河南大学大礼堂火灾反思 多少古建筑在修缮中毁于星火

原标题:河南大学大礼堂火灾反思:多少古建筑在修缮中毁于星火?

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大礼堂是百年河大的精神地标。

然而,5月2日晚的一场大火吞噬了正在修缮中的大礼堂,消息令万千网友感到心痛,也又一次敲响了古建筑文物保护的警钟。

央视新闻记者从河南省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获悉,2024年5月2日23时20分许,河南大学正在修缮中的明伦校区大礼堂发生火灾。火灾造成建筑物部分屋顶坍塌损毁,无人员伤亡。相关责任人已被公安机关控制。根据消防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河南省消防安全委员会成立由省消防救援总队牵头,公安、应急、教育、文物等部门及开封市政府参加的联合调查组开展提级调查,尽快查明原因,依法追责问责。相关工作正在开展中。

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大礼堂河南大学官网图

河南大学前身为“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创建于1912年。坐落于河南大学明伦校区的大礼堂占地面积393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687平方米,可容纳3000多人,由许心武任校长期间历时三载(1931-1934)修建而成,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90年历史。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逵长期致力于建筑遗产保护工作。他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河南大学大礼堂具有独特的科学、艺术及历史价值,是近代“中西合璧”式高校建筑中的典范。

“相对木构建筑而言,河南大学大礼堂这一类砖混、砖木建筑的火灾风险本应较小,但这类建筑的火灾风险仍不容忽视。”赵逵表示。

涉事公司曾因“工地吸烟”等问题被行政处罚

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2023年8月23日,河南省政府采购网发布“河南大学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大礼堂修缮工程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以650万元的预算采购大礼堂修缮项目,合同履行期限为180日历天,并提供防水工程5年,维修保护工程5年。

公告同时明确了修缮工程的质量要求:按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竣工验收管理暂行办法》、《古建筑修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古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国家的现行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建筑安装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质量等级为合格。

2023年9月15日,河南省政府采购网发布的“河南大学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大礼堂修缮工程项目成交公告”显示,北京同兴古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435.6万元中标该修缮工程项目。

涉事公司查询信息企查查截图

企查查信息显示,北京同兴古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9年,法定代表人为徐长林。招投标信息显示,该公司先后中标全国多地文保单位修缮工程,其中包含故宫博物院、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天峰山古建筑群、原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等。

澎湃新闻记者在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官网上查询到《2023年第一季度行政处罚》发现,2023年3月15日,北京同兴古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曾因消防安全问题,被东城区消防救援支队处以2.5万元行政处罚。

其中违法事实写明:2023年3月8日,我支队执法人员在对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吉祥胡同27号的由北京同兴古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的东城区东吉祥胡同27号装修改造工程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时发现,施工现场设置员工宿舍(住宿29人);施工现场多处有烟头、施工现场存在吸烟现象;检查时了解到该单位未进行经常性的内部防火安全检查,及时制止、纠正违法、违章行为,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

“落架修缮”成建筑遗产火灾频发原因之一

赵逵告诉澎湃新闻,国内外有不少古建筑经历了漫长岁月保存至今,但却在修缮过程中发生火灾而损毁,令人非常痛心。而起火原因往往和“工人吸烟”、“线路短路”、“违规电焊”等情形有直接关系。

他举例说,2018年格拉斯哥艺术学院火灾,起火的建筑是有上百年历史的麦金托什大楼,火灾主要是由于落架施工过程中的疏忽引发的。2019年,举世闻名的巴黎圣母院因电线短路发生火灾,导致其最具代表性的尖顶坍塌,中后部的木质屋顶完全被烧毁。无独有偶,同年7月份,拥有百年历史的武汉江汉饭店也突发火灾,木质屋顶全部烧毁,失火原因是工人在落架维修中的操作不当。

“目前尚不清楚河大礼堂失火的具体原因,有可能因为电气设备老化,也有可能是施工管理不规范,当前还不好下定论。”在中国消防协会科普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纪杰看来,除了日常的防范,文保建筑的修缮施工期间也是各种事故的高发期,消防安全切忌麻痹大意。

纪杰告诉澎湃新闻,建筑内火灾事故往往都是从小火苗蔓延起来的,因此要严格按照防火预案落实安全责任,工地内要备齐灭火设备,一旦发生火情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扑救措施将火情控制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据河南媒体顶端新闻报道,河南大学明伦校区一工作人员称:“本来礼堂应该安有烟感设施的,但在装修就没有,相关事宜还没移交给校方。”对此,纪杰表示,如果因为改造施工需要暂时拆除烟感等技防设备,就要在人防方面落实好相关制度规范。

“施工人员所有的行为都要符合消防安全规范,比如不能随便抽烟,施工动火要提前报备,电动车充电也要远离文物本体……”纪杰特别强调,在对文保建筑进行修缮前要做好防火安全预案,施工人员要进行相关情景的模拟演练,不能放过每一个细节。

纪杰表示,对于高校内文保单位的消防安全,除了高校本身的主体责任外,文物局和消防部门也有监管职责,而对于文保单位的消防安全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文件。

如2019年,国家文物局、应急管理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就强调要加强文物保护工程工地管理:“文物保护工程施工工地要制定并实施消防安全制度,配备临时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设备,施工进场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条件要符合消防要求。电焊、气焊、喷灯等明火作业要采取严格的防火措施,施工现场易燃可燃物品要安全存放,现场废料、废品等可燃物品要及时清理。员工集体宿舍与施工作业区要分开设置,因施工需要搭建的临时性建筑要符合防火要求。”

如何守护精神家园?

赵逵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20世纪初,西方高等教育理念和制度的引入催生了一批融合中西元素的高等学府。这些建筑满足了近代高等教育需求,同时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并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建筑技术。例如,美国建筑师墨菲设计的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开尔斯设计的武汉大学,以及中国第一代建筑师杨延宝和柳士英设计的四川大学和湖南大学。

赵逵表示,在这批“中西合璧”建筑中,河南大学大礼堂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创造了全国最大的大跨度空间。大礼堂选用了27米豪式英国进口钢屋架,八柱一梁支撑钢屋架和楼板重量,水泥加固地基,经历过5次5级以上地震,始终坚固如初。

此外,其中式木构饰件的复杂、精美程度在当时全国的高校建筑中较为少见。在抗日救亡的历史中,大礼堂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接纳过东北流亡的学生,还曾是冼星海唱响激昂悲歌的剧场。

5月3日,河南媒体顶端新闻刊发了河南大学大礼堂火灾现场航拍照片,照片显示大礼堂屋顶已基本坍塌,被火烧过的建筑呈焦黑状。

火灾现场航拍顶端新闻图

“‘木构屋顶’即是中西合璧建筑的精华所在,同时也是其薄弱环节。”赵逵告诉澎湃新闻,从航拍照片可以看出,由于屋顶主要使用木材,几乎完全被烧毁。但又正是由于木材的使用,这类中西合璧式的建筑才能展现出独特的东方韵味。

赵逵介绍,木材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以加工成极其复杂的构件,并进行彩绘。此外,木材质轻,可以构建出宏大尺度、线条优美的屋面。因此,“以西洋为身、以中华为顶”的设计背后,也体现了对材料运用的深思熟虑。

河南大学礼堂火灾发生后,不少河大校友和社会人士纷纷表示了惋惜之情。也有网友对礼堂的复建提出了建议和期待。对于河大礼堂复建的可能性,赵逵表示,文保建筑在大修前一般要做古建筑测绘,因此复建难度并不大。“但复建只是恢复了形状,以前的钢木结构屋架还是比较难恢复。而且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复建后的历史价值肯定会大打折扣。”赵逵强调。

在赵逵看来,高校历史建筑群不仅仅是遗产保护理念教育场所,同时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它们见证了某一地区或国家的教育发展历程,包含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时代特征。另一方面,学校保护建筑大多地处人流密集的地方,维持教育功能的同时也经常处在维修的状态。在高校这种人员密集地区施工木构建筑,防火及其它安全措施更应该得到重视。

在某种程度上说,包含河南大学明伦校区礼堂在内的古建筑已经成为了一代代河大人的精神图腾。

“我第一次登台主持节目、第一次参加校园歌手比赛、第一次听讲座都在这里。一直以来,永远觉得不会分别,只要回来,就会相见,但一别竟是永远……”河南大学1997届校友,总台央视主持人任鲁豫于5月3日中午在其个人微博上写道。


您好,义乌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村镇和传统乡土建筑等历史文化遗存是人类文明的物化成果,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 在我市,祖先留给我们的相关历史文化遗存有多少呢? 据统计,义乌市现有文物保护单位51处。 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义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4处。 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村镇2处。 这些历史文化遗存大都闻名遐迩,老少皆知。 另外还有义乌市级文物保护点291处,如天女散花般散落在全市各地,具体在各镇街分布如下:赤岸镇:古建筑33处,古墓葬2处,石刻1处,古窑址2处。 义亭镇:古建筑20处。 佛堂镇:古建筑50处,石雕1处,古遗址1处。 苏溪镇:古建筑13处,古墓葬2处,革命纪念墓2处。 上溪镇:古建筑20处,名人墓1处,石刻1处。 大陈镇:古建筑16处,革命纪念墓2处。 北苑街道:古建筑19处。 江东街道:古建筑10处,古墓葬6处,石刻1处。 后宅街道:古建筑19处,古遗址1处,革命纪念墓1处。 廿三里街道:古建筑24处,古窑址1处,石刻1处。 稠城街道:古建筑13处,古墓葬1处。 城西街道:古建筑15处,碑刻1处。 稠江街道:古建筑11处。 我们眼前无法回避一个严峻现实:因为历史风雨和各种人为因素,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些古建筑正背对着我们渐行渐远。 不错,每一个地方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都会面临发展与保护的问题。 而视有重要价值的历史遗址为财富,还是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的负担,反映出是否尊重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发生偏差,则经济发展越快,历史文化遗产损坏程度可能会越来越严重。 在当前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古建筑民居等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更加凸现出来。 有些人思想认识上存在着误区,对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认识不到位,认为保存古老建筑将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 因此,保护古建筑民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许多古建筑民居内柴草、杂物随意堆放,电线随意拉接,且多为老年人居住,有的出租给外来打工人员,随意搭灶用火,极易发生火灾,安全隐患很多。 至于日常管理维护等,就更无从谈起。 尤其是村庄整治、旧村改造规划的实施,对古建筑民居保护构成最大威胁。 随着全市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不少农村开始实施旧村拆迁改造与整治规划,因此许多古建筑民居正面临被拆除、毁坏的命运。 面对严峻的现实,一些有识之士大声疾呼: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钢筋水泥,更需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切实做好新农村建设中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令人欣慰的是,市委书记楼国华同志对此一再强调,市委副书记、市长吴蔚荣同志多次批示,市政府日前又出台了《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的若干意见》。 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将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城乡规划。 我市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的春天已经悄然来临了。 这里,还需要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共识。 古建筑是历史和文化的结晶,是过去和未来的桥梁。 每一座古建筑都承载了先人奋斗的结晶,见证着尘世的沧桑,记录着历史的兴衰。 由于历史文化和民俗传说的浸润,现存的古建筑愈加散发出神奇迷离的魅力。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充分发掘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推陈出新,继往开来,从而丰富我们的历史文化底蕴,提升我们的现代文化品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意义实在是重大而深远。 全国罕见的佛堂镇古街 被专家们称为“浙江周庄”的佛堂古镇,以其神秘的街巷布局,成片的集建筑、绘画、雕刻三大特点于一体的古建筑民居群而赢得中外考古建筑专家的极大兴趣。 佛堂古镇街巷规模不大,布局规划却十分高明科学。 直街与横街,宽窄结合、分工明确。 据建筑规划设计的专家、行家们考证,佛堂古镇的街巷布局跟北京的街道布局安排十分相似。 江边的十几个码头遗迹,目前保留得十分完好。 现代称之为农贸市场的新、老市基,是明清时期就形成的柴市、米市,安排十分得体,科学合理。 古镇上的主街副街、横街和市基边的店面屋,均是二层的楼木结构房,是当今不多见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 街道两旁,木雕画廊、鳞次栉比。 条条巷弄窄而弯曲地连接着直街、东街与西街,如此布局便于人货分流、搬运、疏散和来往方便。 四条横街的西头是四五百米长石砌堤岸,一列的江边码头,最繁盛时足有16处。 各处码头串过西街,抵达直街,把上岸货物运送到西街直街各家店铺。 这里又是茶馆、酒肆的集中地。 这些茶馆酒肆尽是二层木结构的店面屋,二楼倚街的一排小阳台,宽五十厘米,整齐而又古色古香。 都装有高约五十厘米的木雕花板,或用圆车木拼装成的“美人靠”。 构成了一条格外幽雅别致的佛堂古街所独有的街巷风景线。 走到此处,见物思景,仿佛耳旁听到当年从美人靠内传出悠扬的琴声,婉转动听令人心醉。 佛堂镇古街巷的布局、构造,古朴典雅,而且保留如此完整为全国罕见。 早在1989年11月,全国传统民居建筑研究会在义乌召开时,时任国家建设部副部长的戴念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汪功等专家,参观了佛堂镇民居和街巷后,拍案惊奇,欣然命笔:“要好好保护佛堂一条街”。 现在,义乌市政府和佛堂镇镇政府都为保护佛堂古镇建筑做了大量的工作,并组织人马研究开发,不久的将来,佛堂古镇将以“浙江周庄”展示在人们面前。 祠堂又成农村文化中心新春佳节,最热闹的莫过于舞龙灯了。 而村里有祠堂的,龙头大都供奉在祠堂里。 这时的祠堂,显然在村民心目中成了最神圣的地方。 近年来,一度曾走向衰落的古老祠堂又焕发出青春。 我市相当多数的祠堂都得到修缮保护。 上溪镇祥贝村投资40多万元,将村里闲置多年的12间祠堂进行重新装修,建起棋牌室、阅览室、乒乓球室、健身房等文化健身中心和老年协会。 在举世闻名的崇山村,村里花巨资修缮祠堂后,把祠堂建成侵华日军细菌战义乌展览馆,不仅成了当地爱国主义教育的中心,还接待了来自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许多国际友人,成了揭露法西斯战争罪行的一个国际窗口。 在义乌市乡土传统建筑中,有不少祠堂、厅堂是一个村落的政治中心,蕴藏着古老而质朴的传统文化内涵,是村民日常聚集、交流的重要场所。 充分发掘祠堂、厅堂深厚的乡风文明,利用祠堂、厅堂开展农村积极向上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活动,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义乌市修缮后的许多祠堂、厅堂,现在已经成为村级组织办公场所、老年活动室、党员活动室或乒乓球室、棋牌室、图书室等政治、体育、文化活动场所。 有的作为科技课堂,设立了科研培训室、远程教育室、广播室、科普阅览室等,及时向农民发布致富信息,传授种养植技术,让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获得技术知识和市场信息。 有些农村还利用古民居、古村镇,组织开展农村休闲旅游,进一步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渐行渐远的背影漫漫历史长河中,一个古建筑的消失只在弹指一挥间。 古建筑固然是不可再生的历史瑰宝,毕竟也难逃生生灭灭的历史轮回。 纵然“铜门铁壁”,也不敌岁月风雨。 素有“铜门铁壁分水岭”说法的铜门坐落在义乌西南重镇赤岸镇的赤岸二村,它始建于明朝中期,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了。 铜门最主要的便是正面的墙和门。 门是由当时赤岸最发达的十八家铜铺和十八家铁铺利用纯铜制成的,这座房子因此而得名“铜门厅”。 而墙是由水磨砖砌成,一点缝隙也看不出来,好像是整块的,所以称为“铁壁”。 据说,这铜门厅的祖先是朝廷的一位重臣,后来告老还乡建了这个铜门厅。 由于厅的布局大,房子的间数多,有犯上之嫌,官场上有小人向皇上搞了一状,皇帝听信谗言,派人前来抄家。 铜门厅的主人知道后,忙用烟将大梁、柱子等熏黑,说是很久以前祖上留下来的,才躲过一劫。 可是,躲过人为的破坏躲不过自然的侵蚀。 如今,铜制的大门也不知去向,后来人们制作了一个木门,在门面上钉满大的铜钉,姑且充当铜门。 南厢房也已经坍塌,中间的大厅在几年前也被火烧毁了,当年铜门的雄姿正在人们眼前消失。 在义乌市的城市化进程中,这样的故事不断地重复着。 不必提文物价值极高的八角坟(为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太孙、义阳王刘辉的陵园,其当年封地在义乌)的毁掉,也不必说浙中罕见的义中文庙大成殿的拆除,不必谈原义师内两座堪与东阳卢宅相媲美的陈大宗祠的拆毁,单论拆除朝阳门古城楼之举,今天看来就极有反思的必要。 如果当年把朝阳门新街往南移几十米,打通毛家巷,把篁园路向西延伸,这样,既不会出现如今的两条断头路(篁园路和县前街),又保护了朝阳门古迹,两全其美,如今却成了憾事一桩。 这样的故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同样在延续。 2005年6月11日,江东街道东新屋村风雨百年的古建筑继序堂遭遇拍卖。 继序堂拍卖的沉重槌声的余音还在商城文史界震撼,前不久我市又一古建筑以24万元价格卖掉,而人家一转手就以80万元成交。 问君心中几多愁?故园不堪回首明月中。 我们祖先留下来的许多古建筑正和我们渐行渐远啊! “风烛暮年”的生存环境目击一:坐落于北苑街道柳青一村的攸芋堂、锄经堂、存厚堂,由杨氏祖孙三代所建。 主体建筑攸芋堂和锄经堂,前后五幢分三个四合院,中间一弄相隔,布局规整。 建筑用材硕大、考究,柱、梁和雕刻构件均用香樟木,而且雕刻精美,梁、檩、枋、牛腿、雀替、斗栱和门窗遍布雕刻,工艺极精,为研究浙中地区清乾隆早、中期建筑构造和东阳木雕工艺的发展脉络提供了实物依据。 该建筑原打算在旧村改造中拆除,村两委听取并采纳了文物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后,引起重视,予以保存下来。 但是,攸芋堂出租办厂,到处堆放货物,通风不畅,保护管理措施不力,不利于文物保护,而且容易引发火灾。 目击二:倍磊古街义性堂(后草堂),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分三进三开间两厢两廊,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规模宏大。 门面用五间式砖雕牌坊门楼,显得雄伟气派。 内容以民间传统福、禄、寿、喜为题材,雕龙凤、仙鹤、鹅、牡丹等图案,雕工精美,技法精湛。 门厅、大厅的梁、檩、枋、牛腿、雀替、斗栱以及门窗等布满了雕刻,集东阳木雕之精华,厢房前檐立面用青石槛墙,也不失为一大特色。 该建筑产权归属十多家住户所有,但仅有少数居住在里面,使用过程中保护、管理不当,脏、乱、差现象严重,梁架糟朽、檐口局部脱落,文物的生存状况令人堪忧,急需修缮。 目击三:佛堂塘下洋村敦厚堂,建于1925年,坐北朝南,正屋三间,左右厢房各三间,平面呈“凹”字型,占地面积304平方米,为前廊式天井院结构。 该建筑木雕工艺精细为一大特色,厅堂梁、檩、枋、雀替、斗栱、牛腿及前檐廊的天花,遍布雕刻,有文武天官、暗八仙、吉祥八宝图案,有凤穿牡丹、鹤鹿延年、蝙蝠如意、官居一品、马上封侯、一路连科等传统吉祥寓意图案,也有“空城计”等三国人物故事和征战打斗的场面。 厢房格扇门木雕用浅浮雕工艺,诗、书、画融合,内容有“耕种图”(呼童早起勤耕种)及“早读图”(教子通眠早读书),“才子佳人图”(花间酌酒劳红袖),很有品位。 还有梅、兰、竹、菊图、祥云牡丹图、三多图、花鸟图等。 该建筑为两家住户所有,西边住房为退休教师,很注意对房屋的保护。 东边住户用于办线塔厂,防火问题存在隐患。 另外正屋厅堂为两家共用,用于堆放杂物,甚为可叹。 财政加大修缮补助力度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问题,关键是修缮经费问题。 市政府在今年初出台的《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的若干意见》中,对古建筑等历史文化遗存修缮维护财政补助的力度之大令人欣慰。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的产权人是修缮和保护的第一责任人。 产权属于国家所有或没有产权人的,由市政府予以修缮。 产权属于企业、事业单位或集体所有的,由企业、事业单位或集体予以修缮和维护。 产权属于个人所有的,由个人予以修缮和维护。 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的若干意见》,我市从2007年开始用五年左右时间,根据轻重缓急,对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进行一次抢救性修缮,解决漏雨、结构性加固和电线老化等三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所需经费属于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由市财政补助80%,属于市级以上文物保护点的由市财政补助60%。 产权属于集体或个人所有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集体或个人愿意自愿捐赠的,可将该历史文化遗存产权整体无偿捐赠给国家,捐赠后由市财政拨款予以修缮。 市政府对捐赠者发给荣誉证书,予以表彰。 也可以在不补偿用地的前提下,按评估价将该历史文化遗存产权整体转让给国家,由市财政拨款予以修缮。 签署捐赠协议或转让协议后,该历史文化遗存的土地所有权和房屋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产权属于集体或个人所有并按规划在原地保护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集体或个人筹集资金进行整体修缮的,可在全体产权人与文物主管部门签订协议,产权人承诺按修缮方案修缮、按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公开招投标,修缮费用经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财政局审核后,由市财政补助修缮总额的40%。 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需要修缮的,由文物主管部门委托设计单位编制修缮方案。 编制修缮方案所需费用由市财政负担。 涉及城镇建设、旧村改造、村庄整理或其他道路、水利等建设工程时予以保留或经批准迁建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等历史文化遗存,其所有权人在申请住宅用地时,应与村集体签订该建筑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置换协议,置换后该建筑物的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归国家所有或村集体所有。 市财政每年安排修缮、保护专项经费,并列入预算。 会诊古建筑开良方眼下,由于全市范围内的大规模新农村建设,一大批古建筑将面临随时被毁的险境。 为此,市博物馆、市建设局档案馆等相关部门纷纷邀请各方专家,会诊古建筑开出保护良方:——建议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建设规划部门划定古建筑保护范围,并根据实际需要划定相应的风貌协调保护区,对古建筑比较集中的区域,文物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建设主管部门制定古建筑整体保护规划,对规划区范围内,要在古建筑周围预留空地;在古建筑风貌协调保护区或者古建筑比较集中的区域内进行建设的,不得破坏古建筑的环境风貌,其建设方案必须征得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从严控制古建筑点周围的建设。 确需建设的,要报经古建筑行政部门批准,并充分考虑到古建筑本身的建筑风格,达到协调统一。 ——继续做好国家级、省级重点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加大列入义乌市级文物管理对象工作的力度。 对古建筑申报等级,就是对古建筑最好的保护和开发,对促进地方的旅游经济,更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如我市城区幸存的明清古建筑一条街——西门街,景点众多,尤其是民族英雄戚继光的义乌募兵处、训练水兵的戚塘、为国捐躯的抗倭将领童子明忠义祠等,结合附近的诸多古建筑,地理上连点成线,历史上贯穿古今,是否可以修建一个义乌精神纪念馆?各古建筑保护单位要充分认识申报工作对我市的古建筑保护及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可结合发展旅游业,充分挖掘、整合古建筑资源,增加我市旅游业的文化内涵,为经济建设服务。 ——在继续做好古建筑调研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现状类别,对症下药,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和修缮措施。 对古建筑进行房屋鉴定,属危房的,建议拆除,拆除的碎片、构件统一堆放,统一管理,通过古建筑附属物的原始积累,建议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建设一座“建筑博物馆”或“古建筑专馆”,保护和抢救这些弥足珍贵的古建筑资源,让后人更多地了解义乌灿烂的历史文化,并且唤起人们保护古建筑的意识。 对目前保存完好且有价值的古建筑,应花大力气进行保护,舍得投入。 同时对古建筑进行全面的测量、绘图、建档,经常性的开展实地勘察,出现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落到实处,尽量使之延年益寿。 对部分已遭破坏但有价值的古建筑,应采取有效措施,或保全残留部分,或异地保护,要尽最大可能保存有价值的残留部分。 有修复可能的,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应在有条件的时候考虑修复,或者异地保护。 例如:2000年旧城改造期间,为保护古民居建筑,“怡园”一进三间二厢房建筑同金山岭顶陶大宗祠一进三间搬迁至孝子祠公园内。 原坐落于湖清门的18间老房,也在旧城改造时搬迁至城北百姓农庄内,使古民居建筑特色更为突出,继续散发着特有的魅力。 八方之“石” 可以攻玉为更有效地保护城市中的古建筑,法国制定了《城市保护法案》,英国制定了《城市文明法令》,日本也在《文化财产保存法》中加进了保护传统建筑群的内容。 正因为有了法令的严明保护,人们今天游览欧洲和日本时,才得以驻足于哥特式风格的建筑、文艺复兴时期的博物馆、京都的古老街道之前。 福建省泉州市政府在古建筑保护上,每年安排给泉州市建设局专项经费200万元,用于购买古建筑构件、碎片及附属物,并落实规划复建用地,建成了“建筑博物馆”,处理好拆除与复建的关系。 江苏省办公机构迁出原国民政府的“总统府”,引出的不仅是办公地点移址的问题,更是古建筑保护的观念、思路问题。 有关部门将“总统府”改建为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符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和原则,博物馆建成后,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去参观游览,成为了江苏省重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实现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是古建筑保护成功的很好的事例。 宁波东钱湖韩岭村旧村改造,被称为“古村落中的‘新村运动’”。 根据该村的规划,村里那几幢特别“耀眼”的新房将要被拆除,而全村91.9%具有地方风格的老式建筑将被保留,并进行统一修缮。 这种对新旧楼房的非常规取舍,彻底颠覆了村民原来对旧村改造的字面理解。 而这种做法,更向我们传递出这样一种信息:新农村建设,不是单纯地除旧立新,在一些古村落的改造中,保护甚至要比新建来得更为重要。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aijing/3124.html
两度夺冠创造历史 日本国奥亚洲杯登顶 图
如何祛魅才不会被割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