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然气拟获中国年代喀什北项目石油合约权益 拟斥资18亿元

喀什北

6月23日晚新天然气(603393)公告,拟通过境外子公司佳鹰有限公司对中能控股、共创投控控制权收购,进而享有中国年代对喀什北项目的投资及勘探开发生产的石油合约权益,交易价格合计约18.51亿元。

资料显示,喀什北项目是中国年代与中石油,于2008年12月开始开展的集勘探期、开发期、生产期三阶段同时存在的国际合作项目,中国年代与中石油按照49%和51%的比例享有喀什北项目产品分成。据了解,该区块地处塔里木盆地西南缘,位于天山山脉的南缘,石油合同区面积约为3146平方千米。其中,喀什北项目第一指定地区天然气探明储量446.44亿立方米,该气田已于2020年10月1日进入商业生产期;第二指定地区目前仍处于勘探期,初步预计资源量为天然气约2000亿方、原油约8000万吨(最终以实际勘探成果为准)。

从权属关系来看,2009年以前,共创投控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共创投资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持有中国年代100%股份。2009年至2010年期间,中能控股(00228.HK)收购了中国年代及其所持有的石油合约部分权益。目前喀什北项目第一指定地区为中能控股所有,第二指定地区权益由共创投控实际享有。

年代

因此,新天然气欲取得中国年代对喀什北项目的投资及勘探开发生产的石油合约权益,则须取得对中能控股和共创投控控制权。

具体来看该次交易,收购中能控股控制权方面,新天然气子公司佳鹰拟以4.47亿港元(折合为人民币4.11亿元)现金对价收购沃邦石油持有的中能控股未偿还本金额为港币4.47亿元的可换股票据,该等可换股票据可转换为最多266,000万股中能控股股份(约占换股后中能控股全部已发行股份的21.87%)。在实施此次收购之前,佳鹰已间接持有中能控股97,000万股股份。中能控股控制权收购完成后,新天然气将通过佳鹰直接及间接持有中能控股合计29.84%已发行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中能控股近20个交易日均价为0.10港元/股、可换股票据的转股价格0.168港元,新天然气本次收购中能控股控制权收购价格相对于可换股票据无溢价,转股价格相对当前的市场均价溢价68%。

项目

收购共创投控控制权方面,佳鹰拟以等值于14.40亿元人民币的港币现金对价收购共创投控实控人王耀昆所持的100%已发行股份。据第三方评估,共创投控在指定矿区范围内享有的石油勘探、开发和生产的权益估算价值为26.05亿元,交易价格与合同权益评估价值折价率为44.72%。

据公告,本次交易为现金收购,佳鹰将通过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方式筹集本次交易所需资金,并按照协议约定支付共计人民币18.51亿元交易价款。

据公告,截至今年3月31日,新天然气账面货币资金约32.78亿元(未经审计),新天然气预计本次交易自筹资金不超过10亿元,即自筹资金占本次交易价款比例约为54%。新天然气称,将结合本次交易进展,综合多方支持统筹安排融资事项,合理控制融资比例。

不过,新天然气也提示了该次交易或存在资源勘探开发不达预期、商誉减值、外部审批等多项风险。该公司称,目前喀什北项目的勘探钻井工作正在进行中,尚未完成资源储量报告,资源实际储量和可采储量与预估值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喀什北的资源开发生产作业与预期也可能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喀什北项目由于勘探资源储量、开发效果不及预期而导致投资效益不确定性的风险。此外,本次交易对价超过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将被确认为商誉,进而导致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将形成一定金额的商誉资产。

新天然气还特别提到,前期喀什北项目投资及开发勘探资金的投入,未来公司将面临一定的资金支出压力。但公司具备良好的资信记录,融资渠道畅通,将结合本次交易进展及喀什北项目推进情况,综合多方支持统筹安排融资事项。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对喀什北项目的开发方案优化管理,及勘探的优化投资。

新天然气展望,随着阿克莫木气田逐渐达产,以及勘探区域发现新的油气田逐步注入油气生产阶段,将大幅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增强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提升公司的战略布局,预计对公司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将产生积极影响。

拟斥资18亿元

分析当前及明年石油的海上运输的市场状况

中国

美国《管道与气体杂志》最新调查表明,世界在建和计划建造的油气管道有千米。 世界能源环境的变化影响着未来的管道建设,据BP2001年的《能源统计评论》,2000全球的天然气消费增长了4.8%,亚太地区增长最快达8%,中国可能增长了16%;加拿大增长了5.1%;原苏联增幅为 2.9%,改变了一直下跌的趋势。 全球的天然气产量增长了 4.1%,尼日利亚和阿曼由于LNG项目投产,天然气产量增幅超过50%;土库曼斯坦产量则增长了一倍。 原苏联和东欧 原苏联和东欧的新建和计划建造的管道达千米。 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和出口国,土耳其75%的天然气消费要靠俄罗斯供应,欧盟国家消费的天然气有1/3来自俄罗斯。 里海管道集团(CPC)由田吉兹至新诺沃西斯克的石油管道将于今年投运,全长1579千米。 田吉兹油田可采储量有60亿至90亿桶,预计2010年日产量高峰可达70万桶。 土库曼斯坦伊朗天然气管道工程已进入第二阶段,2002年可望每日向伊朗供气2000立方米。 里海至波兰的输油管道工程进展很快。 石油先经由巴库苏普萨(Supsa)管道,再通过油轮运往奥德萨,最后再由奥德萨布罗迪管道及其相连的友谊管道运抵波兰,最终年输油能力可达4000万桶。 巴库 — 第比利斯 — 杰伊汉输油管道的工程研究基本完成,管道全长1743千米,投资1.5亿美元,预计2002年第二季度开工,2004年可把阿赛拜疆的石油运往西方市场。 跨里海的蓝流管道将于明年把俄罗斯的天然气输往土耳其,管道全长1206千米,水下部分长约350千米。 计划中的还有把阿塞拜疆的天然气输送到土耳其的埃尔祖鲁姆霍拉桑,管道全长980千米,该系统将与伊朗天然气管道和安卡拉以东50公里的蓝流管道相连。 BP与俄伊尔库茨克地方政府合作开发东西伯利亚的柯维克金巨型凝析气田,双方计划建造3000千米管道,管道将进入中国,可能还会连接韩国。 这条管道可将对中国的天然气供应量增加一倍。 据估计,柯维克金气田的储量达1万亿立方米,2005年至2010年投产。 俄罗斯天然气公司(Gazprom)十分重视对西欧的天然气供应。 公司还计划在2010年前投资200亿美元,提高本国的管道网络效率,10年内还要再建造1.5万千米管道。 未来15年公司将重点对北方海洋大陆架进行开发。 欧洲建设与开发银行拟向乌克兰、俄罗斯、土耳其三方合资公司提供7000万美元信贷,为阿纳聂夫 ? 蒂拉斯波 ? 伊兹梅尔管道修建一条70千米长的复线,使俄罗斯向土耳其和巴尔干国家的供气量增加到700万立方米。 亚美尼亚、希腊和伊朗为加强能源合作,三国外长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亚美尼亚和伊朗还表示要建造一条天然气管道,由伊朗向亚美尼亚出口天然气。 哈萨克斯坦为向中国出口阿克托别油田的石油,计划建造一条3000千米的管道,项目投资预计达30亿美元,但这要取决于阿克托别油田的储量大小。 在远东的萨哈林岛,俄有7个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的油气田,估计天然气储量36亿立方米,石油储量10亿吨。 其中萨哈林1、3区块的开发项目将要建造2299千米海洋管道,连接日本,预计2006年开始输气,2010年日输气量可达283万立方米。 非 洲 非洲在建和计划建造的管道有8183千米,政治趋于稳定和燃气发电,使非洲对管道的需求增加。 埃克森美孚承担了乍得的一个最大的项目,今年开始建造1049千米输油管道,使这个内陆国家的原油通过喀麦隆出口海外市场,管道项目投资35亿美元,埃克森美孚拥有项目权益40%。 阿尔及利亚是北非最大的管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供应国,未来5年将有大量管道工程。 包括:为开发陆上阿赫奈特 ? Ahnet ? 气田而建造380千米天然气管道,由BP和阿国家石油公司施工;连接豪德-哈姆拉的阿尔泽油田与地中海阿尔泽港炼厂的原油管道,由一个美国阿尔及利亚财团与俄罗斯公司承担,管道长822千米。 由多家公司参与的西非天然气管道项目(WAG),投资4亿美元,已指定雪佛龙公司为经营者。 该管道长804千米,其中新建管道569千米,将通过贝宁和多哥向加纳供气,预计初期日供气量为283万立方米。 在南非,沃利(Worley)公司获得南非萨索尔(Sosal)公司的合同,要建造一条900千米天然气管道,自莫桑比克的特马内气田至南非的塞肯达(Secunda)炼厂,明年第三季度开工,计划在2004年第一季度供气。 目前在南非西海岸新发现的一个气田正在钻井,预计将要建造连接气田和开普敦、萨尔达尼亚港以及位于莫赛尔湾天然气合成液厂的管道。 西欧与欧盟 西欧将新建管道近5630千米,天然气供应格局正在发生改变。 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天然气需求增长很快,近期内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在增加。 爱尔兰的海上科里布气田将于2003年投产,目前管道正在意大利南部的一家管道生产厂制造。 在北海,BP的马格努斯(Magnus)气田正在安装一条418千米的天然气管道。 挪威的海德罗公司将为开发格拉纳油田,明年将安装235千米管道;挪国家石油公司为实施克维特(Kvitebjorn)项目,将建146千米管道,处理特罗尔(Troll)油田的天然气,预计2003年开工。 为开发挪威西北的奥尔曼-朗奇(Ormen Lange)气田,将需要建造多相流管道,该气田预计要在2007年以后投产。 另外,波兰、丹麦和挪威的三家公司将组建一个财团,实施230千米的波罗的海管道工程,把丹麦和挪威的北海气田与波兰西北部的涅霍尔兹(Niechorz)连接起来。 波兰过去主要靠俄罗斯供应天然气,为了能源供应安全,波兰目前正同荷兰和德国就天然气供应进行谈判。 加拿大 加拿大在建和计划建造的管道有7597千米。 美国近期完成的5个主要天然气管道项目增加了两国之间的天然气贸易。 加拿大为阿尔萨巴斯卡(Althabasca)油砂开采项目建造的克里多尔(Corridor)管道,长455千米,已完成了40%,预计2002年投运。 整个系统把马斯基格矿与斯科特福德(Scotford)炼制加工厂连接起来。 为了将新斯科舍的海上天然气供应新布伦瑞克、魁北克和安大略市场,计划在魁北克建造262千米管道。 帝国石油公司已得到正式批准,要建造251千米管道输送冷湖的搀稀沥青,同时建造156千米管道由哈迪斯蒂向冷湖输送液态轻烃,该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市场研究。 中南美洲 在该地区,南美各国新建和在建管道有3855千米,墨西哥有1609千米。 两个地区都有可观的原油储量和未探明天然气储量。 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智利和玻利维亚的天然气市场十分活跃。 智利已经有两条跨国天然气管道,计划还要建几条管道。 一条是连接巴西和玻利维亚的管道,另一条则要从阿根廷的巴拉那至巴西的乌鲁瓜尼亚纳。 随着美国天然气需求的增长,1998以来,墨西哥的管道出口能力增加了70%,为扩大两国间的贸易,一些项目纷纷出台。 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表示,要增加天然气产量,计划在2004年实现零进口。 一个主要项目是将连接阿根廷和巴西的565千米管道两端各延长25千米,一端是向特莫发电厂供气,另一端是特里温福石化厂供气。 安然公司计划自哥伦比亚北部海上气田建一条527千米管道,把天然气引向巴拿马的科隆,向计划兴建的热电厂供气。 在秘鲁,卡米西(Camisea)天然气项目将需要建造两条跨安第斯地区管道,把天然气和凝析液输送到首都利马,从卡米西至潘帕-克拉里塔的液体管道长540千米,预计明年开工,2003年投产。 中 东 中东未来的天然气出口将推动近期的管道建设,该地区在建和计划建造的管道总共有千米。 最近刚竣工的伊朗 ? 土耳其管道长2574千米,7月31日已开始输气。 阿曼气体公司计划建造一条707千米的管道,把沙赫-劳尔(Salh Rawl)气田与阿拉伯海的滨海城市沙拉拉连接起来。 预计2002年第三季度通气。 虽然中东产油国不希望外资介入本国石油业,但这些上百亿美元的大项目促使它们改变态度,沙特就已同埃克森美孚、大陆、壳牌等跨国公司开始合作。 亚 太 未来20年,亚太地区天然气的需求将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新建和计划建造的管道达千米。 印尼和新加坡已正式达成协议,由西纳土纳17个海上气田通过656千米管道向廊裕岛供气。 另外,苏门答腊的3个气田也要在2003年之前向新加坡供气。 西纳土纳系统还要建立第二条管道,与未来的东南亚国家供气网络相连。 今年6月,马兰帕亚项目已经开工,从菲律宾的海上生产平台建造通往吕宋岛的天然气出口管道,全长505千米。 全球的经济衰退延缓了马来西亚-泰国的管道项目,但并没有放弃的迹象。 这个项目要建两座气体分离厂,还要建一条360千米管道,将天然气运出马泰海上联合开发区。 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官员现与菲律宾谈判,打算通过卡马哥(Camago)-马兰帕亚南中国海管道,把马来西亚东部的沙巴同菲律宾的巴拉望连接起来输送天然气,马兰帕亚气田将于10月投产。 中国的西气东输工程全长4000多千米,将把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长江三角洲、上海及其周边新兴天然气市场,预计在2005年竣工。 联合加州公司计划斥资9亿美元,建造一条天然气出口管道,把孟加拉东北部与印度新德里地区连接起来,该管道全长1350千米,其中350千米在孟加拉境内,1000米在印度境内,年输气量可达50亿立方米。 印度石油公司也有几个要开发的管道项目,如从瑟拉亚至马图拉的原油管道,为科雅里(Koyali)项目增建的两条管道。 在越南,为了确保外商投资的海上南昆山盆地油气田明年投产,将要建造一条360千米管道,把天然气输送到南部的胡志明市。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亚太的一个热点,也是国际投资者的首选,近期有100亿美元投资用于新油气田的开发。 最有影响的基础设施项目之一就是达尔文到蒙巴的管道,长约2000千米,还有提升蒙巴至阿德莱德管道输送能力的工程。 预计2004年投运。 澳大利亚三家电力能源公司达成协议,要在维多利亚至阿德莱德之间建造660千米天然气管道,预计2003年开始输送维多利亚气田的天然气。 杜克(Duke)能源国际公司,计划在维多利亚和南澳大利亚州之间建造416千米天然气管道,估计投资1.32亿美元,预计工程在2003年竣工。 菲利普斯等公司已达成意向协议,要建500千米海上管道,为新建的达尔文LNG厂提供天然气,预计自2005年开始供气,为期20年。 澳大利亚管道托拉斯首席执行官最近宣布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要将天然气管道系统与澳大利亚北部地区、昆士兰、南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连接起来,使澳东部地区的用户用上西澳大利亚边陲东部所有盆地的天然气。 杜克能源公司计划在今年12月开工建造塔斯马尼亚天然气管道,该管道长735千米,其中陆上部分长430千米。 另外305千米将横跨巴斯海峡,管道将使贝尔发电厂改造为燃气电厂,预计在2002年6月竣工。 (《石油商报》) 我国船舶工业造船产量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三位,在世界船舶工业中所占份额由2000年的6%提高到2005年的20%。 到2015年我国的船舶产量将达2400万载重吨,达到“世界第一”。 造船业高速发展主要有以下一些诱发原因:一是中国对铁矿石等原料的巨大需求,导致散装货船供不应求;二是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原油进口国,政府要求原油进口50%要自己运输,导致对油轮需求增大;三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造成集装箱船紧张。

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是你并购他,就是他并购你,看似并购模式各种各样,其结果必然形成少数几个企业独霸市场的新格局。 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进程中,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一方面得益于政府产业和贸易政策的有力支持;另一方面,又在积极推进全球化经营发展战略,建立新的国际生产经营分工体系;资本积累越来越雄厚,财富聚集越来越集中,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强。 与此同时,这些跨国公司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实行“大鱼吃大鱼、活鱼吃活鱼”的跨国公司并购,进一步形成少数几个跨国公司独霸全球市场的新格局,以致我国乃至世界大多数国家的企业,无论从规模、资本和市场,还是从技术、管理和效率方面都难以与之进行有效的抗衡,并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和生存危机。 例如:当今世界汽车产业总的竞争态势是跨国公司全方位垄断市场,领导汽车产业发展新潮流。 2002年,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大众、丰田、雷诺-日产、本田、标致-雪铁龙和宝马九大跨国汽车公司通过各自的并购重组,公司规模越来越大,实力越来越强,年销售总量就达到世界汽车销售总量的92%,明显占有全球市场的绝对优势。 又如:2002年,法国于齐诺尔公司并购卢森堡阿尔贝德公司和西班牙的埃塞雷亚公司,并购交易金额达31亿美元。 此次并购造就了全球规模最大的阿塞洛钢铁公司。 2003年,阿塞洛钢年产量约为4,000多万吨,年销售额达到293亿美元,已远远超过此前全球排名第一和第二的日本新日铁和韩国浦项制铁。 后两者的钢年产量均在2,600万吨左右。 再如:2003年,新日铁、阿塞洛与宝钢实行强强联合,三方投资65亿元,引进新日铁的设备、技术和工艺流程,共同生产高等级汽车钢板,以抢占我国作为世界汽车制造大国的板材市场。 面对跨国公司并购活动,我们的应对策略是,我国政府主管部门要主动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快调整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战略和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完善市场机制,开放资本市场,健全法律体系,引导和支持一些企业尽快成为跨国公司并购主体或并购对象,参与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竞争与合作。 我国企业既要学习全球商业运作模式,增强跨国公司并购意识,又要调整自身经营发展战略,推进管理变革,积极寻求与跨国公司实行并购重组及合资合作模式,以求获取更多的资本、技术和管理方法,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国500强企业,特别是已经从事海外投资的企业,要全面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在并购与联盟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突出核心竞争力,科学制定全球化经营发展战略;在公司经营层面要加强资本运作,提升品牌效应,重视文化整合,进而加速创建我国自己的跨国公司。 跨国并购四点忠告企业进行兼并仅是扩张的开始,如何整合好收购后的企业是扩张成功的关键,而进行跨国收购,整合的难度和挑战对中国企业而言应是空前巨大的,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案时,应注意以下四点:(1)必须做好兼并后整合计划和准备:收购后整合必须是系统的,严谨地通过计划来完成,而绝不可能通过随意的或收购方企业的意志便能完成。 企业必须做好准备,在对被收购企业内外部情况十分了解的情况下制定出明晰的整合计划。 (2)整体有效的管理和协调至关重要:由于整合涉及的所有利益相关者,企业内部所有的部门业务和员工,必须自上而下在企业管理层直接领导下来强有力地推进和完成,特别注意要按照既定的时间表和计划来完成。 我们建设企业应设立专门的项目中心领导和协调各业务和职能部门的整合工作,对整合工作的效率和有效性能有所保证。 (3)整合涉及到的规模和影响巨大,管理层少数人能推进和完成,企业应充分与公司员工和各级管理人员沟通,特别是被收购方人员,以求达到共识和得到他们的充分理解和支持。 事实上中国企业进行跨国收购,一样也存在着本土化管理的问题,必须积极挑选、提拔和招募当地优秀的人才来进行管理,而非依靠输出人才,尤其是中国本土具有这种跨国管理的人才本身就十分匮乏。 (4)必须从兼并第一天就开始进行企业文化的整合工作,其目的决非强制式地输出本企业的文化,而是根据企业新的战略目标和企业之间存在的差异,通过有机的一套整合方案来创立公司共同的一种新型文化,以求得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起云涌。 TCL收购了汤姆逊公司;上海汽车工业公司收购韩国双龙;联想集团收购IBM的PC集团。 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仅是扩张的开始,如何整合好收购后的企业才是扩张成功的关键。 因为在时间和文化这两个层面上承受巨大压力,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整合的难度和挑战空前巨大。

中能控股

海外并购的相关信息

适合中国企业的Mini尽职调查正式进入并购流程后,以最少的成本减少并购风险是关键性原则。 所有企业都必须有风险意识。 尤其是在并购项目中首先考虑的应是风险,而不是收益。 设计一个项目的交易结构,应先把项目中可能产生风险的环节找出来,提出解决方案。 若无风险控制能力,并购项目的成功就难以保障。 并购顾问发现,在中国中小企业在德国进行并购时,企业普遍会直接选择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律师事务所进行详尽的尽职调查。 纵观中德并购项目,在欲收购德国企业的中国企业中,竟有高达50%以上的中国企业在进行完详细尽职调查后最终依然选择放弃收购,原因是尽职调查结果不尽人意。 详细的尽职调查包括财务、商业、税务及信息技术等一系列尽职调查内容,费用极为高昂。 企业一旦放弃收购,就意味着浪费了一大笔资金,且白白投入了企业宝贵的人力、物力及时间成本。 因此,进行一个前期初步的调研是切实有必要的,只有基于一个合理的调查确定项目的可操作性后,企业方可放心大胆地继续执行收购计划。 根据多次跟踪并购的经验,制定出了针对中国企业的Mini尽职调查服务项目。 Mini尽职调查是在买方签订收购意向书及进行真正的尽职调查前所进行的初步前期尽职调查,旨在:1. 判断项目质量,直接确定并购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为企业节省日后不必要的支出;2. 给企业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办法,推动项目的进一步实施。 3. 结合该Mini尽职调查结果,进行进一步深入分析探讨财务及税务风险规避。 2009上半年我国企业重要海外并购一览表行业金额公司被收购公司国别备注能源4亿英镑中化集团英国中化集团正在与英国油气公司Gulfsands Petroleum Plc洽谈收购事宜,最高出价4亿英镑(6.514亿美元)。 Gulfsands与中化集团正在并购的Emerald Energy为叙利亚东Khurbet油田的合资伙伴。 如果对Gulfsands的并购成功,中化集团将拥有东Khurbet油田的全部权益。 8.75亿美元英国8月,中化声明称,以8.75亿美元(约59.8亿元人民币)的价格,现金收购Emerald能源公司,交易溢价约11.%。 Emerald能源公司为一家在伦敦上市的油气上游企业。 ——印尼中化集团宣布,该公司与印尼一家私营石油公司Pt. Sele Raya成功地交割了印尼勘探区块的工作权益。 这是中化公司第一次收购海外纯上游勘探资产。 17亿美元中石油加拿大中国石油同意斥资19亿加元(约17亿美元),向阿萨巴斯卡油砂公司(Athabasca Oil Sands Corp),收购旗下位于加拿大西部省份阿尔伯达东北部地区的Mackay River及Dover油砂专案的60%开采权益。 410.3亿美元澳大利亚26日,澳大利亚政府宣布:有条件批准埃克森美孚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称“中石油”)于上周签署的LNG(液化天然气)购销协议。 8月18日,中石油与埃克森美孚澳大利亚资源有限公司签订协议,计划从后者处每年购买225万吨的LNG,协议期限为20年。 该协议交易量高达4500万吨,总价值500亿澳元(约合410.3亿美元),为中澳有史以来最大的贸易协议。 100亿美元马来西亚马来西亚私营企业M erapoh在吉隆坡媒体会上表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将在马来西亚向一价值100亿美元的炼化项目投资,并同意在20年内收购该炼厂生产的油品。 此炼厂位于马来西亚西北部的吉打,日炼化量将达35万桶,项目仍在等待有关环保部门批准,预计9月出结果。 ——日本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收购新日本石油大阪炼厂49%股权。 10.2亿美元新加坡——加拿大法国道达尔集团4月宣布已将其在加拿大“北极之光”油砂项目的10%股权,出售给中石化集团子公司中加石油公司,但并未披露具体交易价格,至此中石化已拥有了此油砂项目50%的股权。 30-50亿美元中海油加纳8月,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证实参与竞购非洲的油气企业Kosmos Energy的油田。 Kosmos Energy拟出售的油田资产位于加纳,交易价值将达30亿美元至50亿美元,该离岸油田是过去10年来西非发现的最大油田之一。 189.51亿元人民币兖州煤业澳大利亚8月13日,兖州煤业披露收购澳洲煤矿,交易收购价为每股16.95澳元。 总收购代价约为33.33亿澳元,折算为人民币约189.51亿元。 1.04亿元人民币神华澳大利亚7月,神华证实收购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西北部的6处农田,预计成交支付金额为1873万澳元(折合人民币1.04亿元)。 中国神华的目的不是做个悠闲的“农场主”,而主要用作开矿和煤矿的缓冲区。 钢铁1.62亿澳元鞍钢澳大利亚2008年11月时,鞍钢宣布拟斥资1.62亿澳元,以0.85澳元/股的价格认购金达必新发行的1.9亿股股票。 这项议案在金达必公司股东大会以及FIRB的批准。 加上之前购买的股票,鞍钢集团完成认购后将合计持有金达必36.28%的股权,从而跃居其第一大股东。 12.718亿澳元华菱澳大利亚华菱钢铁在注资FMG公司,交易价值12.718亿澳元,华菱拥有17.3%的股份以及一名董事,华菱成为FMG仅次于董事长Andrew Forrest的第二大股东。 2.4亿美元武钢加拿大中国武汉钢铁集团与加拿大专营勘探开发的矿业公司Consolidated Thompson Iron Mines Ltd.达成交易意向,武钢以2.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CLM公司19.9%的股份。 有色金属13.86亿美元五矿澳大利亚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宣布,经OZMinerals公司年度股东大会投票通过,中国五矿100%收购OZMinerals公司主要资产的交易获得成功。 此次交易将有效增加我国锌、铜、铅等主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储备。 1.4亿美元广晟资产澳大利亚7月1日,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收购澳大利亚铜矿上市公司泛澳公司,广晟资产以1.4亿美元认购泛澳公司4.6亿股新股,每股作价0.395澳元,约占扩股后19.9%股权,并成为第一大股东。 4500万澳元中金岭南澳大利亚2月,中金岭南公司收购澳大利亚上市公司PERILYA LIMITED50.1%股份,价值4500万澳元。 Perilya公司旗下共有三个矿山,按照已探明的情况估计,三个矿山的锌储量约222万吨,铅约141万吨,铜约20万吨。 900万美元中色国际英国中色集团旗下的中色国际与英国恰拉特黄金公司签署协议以收购后者19.9%的股份,交易金额900万美元。 农业——中化集团澳大利亚7月26日,中化集团公司称,其正与澳大利亚农业化学集团新农公司(NuFarmLimited)就潜在收购项目进行前期探讨。 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农业化学公司新农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除草剂、草甘膦等农药产品,属仿制农药类别,公司销售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现有市值为24.25亿澳元,合135亿元人民币。 家电——苏宁日本苏宁电器宣布认购LAOX定向增发股份,持有LAOX公司27.36%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正式入主这一有近八十年历史的日本老字号电器连锁企业。 服装——上海中服意大利上海中服进出口有限公司与皮尔·卡丹公司中国地区代表在上海宣布,上海中服整体收购皮尔·卡丹大中国区(包括大陆和港澳台地区)商标所有权。 汽车20亿美元吉利汽车瑞典吉利汽车以18亿美元收购福特旗下沃尔沃汽车。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120.77.238.70/caijing/37383.html
2024龙年通盛及生肖运势6月25日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