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迹者 推测 福建发现全球最大恐爪龙类足迹 体长至少5米

原标题:福建发现全球最大恐爪龙类足迹 推测“造迹者”体长至少5米

6日,由中国地质大学、福建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等机构的专家组成的中外科学家团队宣布,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的龙翔恐龙足迹群,发现的大型恐爪龙类恐龙足迹,是已知全球最大的恐爪龙类足迹,相关论文已于4月在知名国际学术期刊iScience上发表。

福建龙翔恐龙足迹群位于龙岩市上杭县临城镇龙翔大道附近,是大规模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目前这里已发现大型蜥脚类、鸟脚类、大型三趾型兽脚类等至少八种造迹恐龙的足迹,其中,有5枚大型两趾型恐爪龙类足迹,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

足迹平均长约36.4厘米,宽16.9厘米,远超过之前发现的山东驰龙足迹的长度,是当今中国乃至全世界发现的最大的恐爪龙类足迹。根据推测,这个足迹的主人体长至少5米,臀高可达近2米,代表了恐爪龙类在美洲以外的又一次独立的体形巨大化。

恐爪龙是一类生活于晚侏罗世至白垩纪的肉食性或杂食性兽脚类恐龙,它们身披羽毛, 每只脚有三个主要脚趾,第二趾具有巨大的镰刀状爪子,在行进时爪子通常会向上抬起,从而在地面上留下由第三、四趾组成的二趾型足印。

此次发现极大地拓展了恐爪龙类足迹的尺寸范围,代表了恐爪龙类在亚洲的一次独立的体形巨大化尝试,显示了福建龙翔恐龙足迹群的巨大研究潜力,对于我国晚白垩世恐龙动物群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文/记者 黄珊 郭紫约

(央视新闻客户端)


白垩纪恐龙足迹群在福建被发现,恐龙灭绝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人民网福州1月12日电 (陈欢欢)12日,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临城镇龙翔村首次发现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化石,这是福建省在恐龙及其遗迹方面的首次发现。据初步勘察,该化石产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现已清理出240余枚恐龙足迹,其中包括植食性蜥脚类、大、中、小型鸟脚类、肉食性大型三趾型兽脚类、两趾型恐爪龙类、小型兽脚类等至少8种造迹者。该化石产地呈现出面积较大、多样性较高、保存较好等特点。此次发现对全球白垩纪晚期恐龙动物群的分布与多样性研究也具有重大意义。恐龙灭绝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误吞食物慢性中毒

有一些科学家认为恐龙是不服了一些有毒的生物碱的植物而导致灭亡的。这些生物碱的植物有当时遍布全球的苏铁,羊齿等裸子植物,这些植物他为了保护自身的生存和繁衍。在自身体内产生一些有毒的生物碱,如尼古丁、番木硷、马飞等。在一些时扫的恐龙吞下这些有毒的植物后,少量没关系,但是量多的话就会引起生物碱中毒了。就像我们有些有一些中药也是含有生物碱的:如有我们最常见的中药麻黄,一般我们风寒感冒表实证都会用到它。一般用量在三克左右,如果大量使用就会引起人食用大量生物碱的中毒死亡。但是动物们他们不知道啊,所以相比它们,我们人类更能够活的久的原因也就体现在日常的一些注意了。食肉的恐龙会吃食草的恐龙,所以在食物链的作用下这样恶性循环下去,最终导致整个恐龙种族的灭绝。

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死亡穿行”

这一点被科学家普遍认为是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我们都知道九大行星在太阳系中围绕着太阳旋转。而太阳系则又以银河系为中心旋转,旋转一周需要2.5亿年。在受其从中心释放出的强烈放射性物质的影响下,一块“死亡地带”在银河系的一部分地区形成了。距今6500万〜7000万年前,太阳系刚好在这个“死亡地带”中穿行,放射性射线袭击了所有的地球生物,恐龙也在这次灾难中惨遭灭顶之灾。所以,恐龙及其可能在这一时期受到了灭绝了。

另外还有依据达尔文的进化论,一些科学家认为恐龙自身种族的老化,以及在与新兴哺乳动物的进化竞争中的失败导致恐龙最终灭绝。当然还有还有氧气过量说、便秘说,还有火山爆发引起等等。不过目前科学家们还在探讨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而我们人类要做的是保护好我们的地球,地球好了,我们人类也就好了。

福建发现罕见恐龙足迹群,这是哪些恐龙留下的痕迹?

首度发掘就有240余枚恐龙足迹化石!这是中国迄今发现面积最大、多样性最高的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也是福建省首次发现恐龙活动记录。12日,多位中国古生物化石专家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了这一消息。

一、呈现面积较大、多样性较高等特点

据由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王丽霞,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原馆长彭光照,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甘肃农业大学古脊椎动物研究所所长李大庆三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认定,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临城镇于2020年11月7日发现的,是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化石。据初步勘察,上杭化石产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现已清理出240余枚恐龙足迹,呈现出面积较大、多样性较高、保存较好等特点。

二、发现了至少八种造迹者或有人类未知的“新恐龙”

恐龙足迹是自己的分类系统,不同大类的恐龙,其足部骨骼结构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些独有的特征会反映到脚印的形状上,因此我们可以由此判断造迹恐龙是肉食性还是植食性。

根据恐龙脚印的轮廓及形状还可以区分兽脚类、蜥脚类、小型鸟脚类、禽龙-鸭嘴龙类、剑龙类、甲龙类和角龙类等。

三、揭秘福建上杭恐龙足迹群化石背后的故事

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坦言,恐龙化石的保存需要连续的陆相沉积岩。福建省东部由于燕山运动,被大量火山岩覆盖,只有闽西和闽北有少量晚白垩世红层,且零星分布在白垩纪华东南地区的大量断裂带之间,分散破碎,发现恐龙化石的难度很大。

贵州首次发现恐爪龙类足迹,专家对此是如何解读的?

据新闻媒体报道,在6月29日,中国古生物学学家称他们在贵州省地区赤水白垩纪加关组地层中发现了一批恐龙化石,这批恐龙化石是一批兽脚类恐龙足迹,其中大部分兽脚类足迹与以往一样,但这次发现有二趾类恐龙化石,是首次在贵州省发现了二趾类兽脚类足迹。此次足迹造迹者是著名恐爪龙类恐龙,此次研究学家是贵州省地质博物馆的课题组。

一、什么是恐爪龙

恐爪龙是存活于侏罗纪到白垩纪期间的恐龙,是群肉食性或杂食性恐龙,因为第二脚趾类似于弹簧刀而命名。恐爪龙著名特征是后脚第二脚趾有大型大幅弯曲的镰刀状齿爪,当行走跑动时,第二脚脚趾往上缩,不接触地面。自从发现了恐爪龙类化石后,关于第二趾爪功能存在很多意见,最初理论认为这个器官类似于刀片,是砍伤武器,这种恐龙能用强壮第二趾爪挖开猎物身体,而恐爪龙大腿较短,可能有大型肌肉,肌腱可做出强壮动作。

二、专家如何看待这次发现

此次发现恐爪龙包括了伶盗龙和伤齿龙类,这类恐龙共同之处是它们长有大型弹簧刀般的第二脚趾,是捕猎用的杀手锏。专家认为此次发现对进一步明确,贵州白垩纪恐龙动物群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贵州赤水长期以来都有各种传说认为是有天鸡下凡在岩石上留下了神迹,实际上这些足迹很多都是兽脚类恐龙足迹。

三、有什么深远意义?

此次发现对发掘团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证明了曾有大量恐龙在贵州赤水这里生活,此次发现也填补了贵州省地质博物馆长期以来没有二趾类恐龙化石空白,为下一步发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大量的史实资料,使课题组在这里初步重建了中国西南白垩纪恐龙的面貌。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贵州首次发现恐爪类足迹,对于专家来说进一步明确了贵州白垩纪时期有着恐龙动物群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aijing/6047.html
瓦妮莎42岁生日 前往科比墓地探望亡夫 她又想念科比了
整活 特调被外媒报道 咖啡店 被迫营业 上海有家 早上7点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