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 的湖北回答 中部

原标题:中部“三问”的湖北回答

又是一年五月天,荆楚大地一派生机。

犹记得五年前的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南昌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会上,总书记一连提了三个问题—— “中部地区发展势头能不能持续下去?能不能在先进技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有更大突破?能不能在高质量发展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时至今日,这三问仍直逼人心、发人深省。

纵观荆楚,五年来,湖北锚定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目标定位,奋楫前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科技产业实力不断增强,枢纽地位不断巩固,始终以昂扬向上的发展姿态直面这“三问”。

总书记的第一个问题,“中部地区发展势头能不能持续下去?”

回望这些年,中部地区崛起势头强劲,在区域发展板块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十三五”时期,中部地区经济年均增长8.6%,增速居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之首,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超越。

2023年,中部地区生产总值近27万亿元,在全国占比超过1/5。中部“脊梁”在全国的骨干支撑作用愈发明显。

其中,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湖北,可以说是顶压前行,难中求成。

困难压不垮,英雄湖北韧性十足。

2020年正是湖北经济发展的分水岭。在遭受疫情重创,一季度GDP断崖式下跌39.2%的情况下,湖北千方百计挺了过来,当年硬是恢复到了上一年度的95.6%。

再到2021年,湖北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节点,五万亿!GDP达到50012.94亿元,实现历史性跨越,排名重回全国第7。

随后2022年重回主赛道,保持全国第7;2023年修复向好,经济增速一季比一季快,全年增长6%。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实践证明,湖北经济韧性强、潜力大。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疫情的叠加冲击下,湖北不但没有被压垮,反而走出了一条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

发展态势好,全省上下“一盘棋”。

就在前不久,湖北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GDP增长6.1%,保持了高于全国,领先中部的良好势头。

不仅如此,湖北不再是武汉“一城独大”。2023年武汉GDP跨越2万亿,襄阳、宜昌的GDP也突破5000亿,分别位居中部非省份城市第1、第2。从区域上来看,一季度武汉都市圈、襄阳都市圈、宜荆荆都市圈GDP分别增长6.0%、5.8%、6.7%。

由此可见,湖北三大都市圈已经走向协同发展的“快车道”,这样的发展态势会让湖北整体经济越来越好。

发展后劲足,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

如果说发展韧劲强、态势好靠湖北的努力,而发展后劲则要看国家的战略布局。

随着世界格局的深刻演变,我国及时提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以国内为主的双循环背景之下,中部地区的优势又重新显露出来。

湖北地处中国中部、长江中游,是全国唯一一个同时布局航空专业货运枢纽、长江航运枢纽、国际铁路货运枢纽的省份。近年来,随着各大枢纽型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湖北作为陆海空三个“丝绸之路”交汇点的枢纽地位更加凸显。

其中,鄂州花湖机场自2023年4月1日开通首条国际航线以来,已开通国内货运航线48条、国际货运航线14条。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专业货运航空枢纽,花湖机场的货邮吞吐量从0到1万吨用时7个月,从1万吨到10万吨、从10万吨到30万吨均用时仅3个月。目前,花湖机场单日最高货运航班起降120架次、货邮吞吐量近3000吨。

通达便利的区位交通优势,有力支撑湖北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加速成为对外开放新高地。拥有强大韧劲的湖北,必将乘势而为,利用好得天独厚的优势,抓住机遇,当好支点、挑好担子。

总书记的第二个问题,“能不能在先进技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有更大突破?”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翻下湖北最宝贵的“压箱家底”。 湖北是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拥有院士81位、全国第4,高校132所、在校大学生200万,科研机构3600家、研发人员35万;湖北还有1家国家实验室、10家湖北实验室、8个大科学装置、16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477家创新研发机构……这是湖北在先进技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有更大突破的最大潜力所在。

正因如此, 近年来,湖北每次获评国家科学技术奖数量都居全国前5,多项世界领先在湖北诞生:

全球首款128层闪存芯片研发成功。

800G超高速硅光芯片单通道速率世界领先。

1.6Tb/s硅光通信芯片、232层NAND存储芯片全球首发。

全球首个人体肺部气体多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上市。

全球首个千亿参数全模态大模型“紫东太初2.0”问世。

衷华脑机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芯片居国际领先水平……

随着越来越多全球领先成果的涌现,湖北以核心竞争力制胜新赛道,底气十足。习近平总书记肯定湖北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独树一帜。

排名彰显实力: 2023年,武汉国际创新排名不断提升,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3全球创新指数-科技集群”中的排名跃升至全球第13、全国第5;在《自然》杂志“2023自然指数-科研城市”中的排名跃升至全球第10、全国第5。

重点领域前瞻布局——

细看湖北科技创新发展之路,其实不难发现,湖北科创能力持续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正是其在重点领域立柱架梁,而形成的极具自身特色的科技力量矩阵。

相关信息显示,目前湖北已形成由国家实验室、湖北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构成的实验室战略矩阵。湖北实验室聚焦国家战略和湖北产业创新需求,聚集各类人才近3000人。还形成“6英寸碳化硅沟槽MOSFET技术”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多项成果为国内首创。

当前,湖北正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把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产业优势、发展优势,为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

总书记的第三个问题,“能不能在高质量发展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于湖北来说,这个问题并不是“能”和“不能”的选择,而是“如何走好”的必答题。

以流域综合治理绘就“新画卷”。

湖北因水而兴、因江而盛。湖北是习近平总书记为长江经济带“立规矩”的地方。“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是湖北的政治责任。这,决定了湖北必须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2023年以来,湖北深入实施流域综合治理,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协同共进。

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修复生态: “关改搬转”沿江化工企业452家,腾退长江岸线149.8公里;禁渔、治岸、增绿、活水,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断提升。

以“敢为人先”的气魄绿色转型: 湖北碳市场交易规模、引进社会资金量、纳入企业参与度等指标均居全国试点省市前列;可再生能源装机逾全省发电总装机容量六成,“绿电”成为湖北最大的能源结构。在这样的理念带动下,湖北用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的经济增长。

以“三线并进”促进新旧动能转换。

湖北工业基础雄厚,新中国建立之初,武钢、武重、武锅、武船等“武”字头齐整亮相,刷新了新中国多项第一。现如今,面对高质量发展的大考,“新旧动能转换”是这场考试的“必答题”。

湖北给出答案—— “三线并进” ,为什么要三线并进?因为要快!作为老工业城市,新旧动能转换必须快做,而且还要做好。

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 :在湖北鄂州,一座昔日“傻大黑粗”、污染严重的钢厂,蝶变成一座智慧绿色花园,并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这就是宝武集团鄂城钢铁有限公司主动求变,大力治气、治水、治废的完美转型;在“中国车谷”,智能驾驶畅跑江城,武汉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辐射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远超全球第二大自动驾驶示范区硅谷的服务面积……

如今,在技改提能、制造焕新的引领下,湖北全力推进钢铁转向高端化、化工转向精细化、汽车转向新能源与汽车网联,让更多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才能迸发更加强劲的动能。

新兴产业“新苗更茁壮”: 可以将玻璃切割成A4纸的厚度,并实现随意弯折;可以在十几米的大型钢材上,以0.1毫米的精度实现雕花功夫……这是华工科技智能制造未来产业园生产车间内的工作常态。

如今,湖北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着力构建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10个五千亿级优势产业、20个千亿级特色产业为骨架的“51020”现代产业集群,目前,湖北高新企业达到2.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5万家,实现两年翻番。

未来产业“下好先手棋”: 在“中国光谷”,烽火通信打造起武汉首个双5G智慧工厂,实现“用5G制造5G”;在武汉未来科技城,最强大脑昼夜“转动”,超级计算中心掀起算力变革;在中碳登大厦,碳市场累计成交4.5亿吨,成交额超255亿元,规模位居全球首位……

当今,湖北前瞻布局,谋划了人形机器人突破、6G创新发展等8大行动,努力拓展新领域、开辟新赛道,推动湖北产业向更高层级加速迈进。

正如同在今年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于湖南长沙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时提到的那样, “上一次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召开5年来,中部区域经济总体平稳,创新发展动能不断增强,产业基础明显改善,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中部地区发展站到了更高起点上。”

总书记的话充满信心和力量。新征程上,湖北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使命任务,锚定支点建设“五个功能定位”,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

出品人:王彬

总监制:岑卓

监制:洪燕

编审:梁延 康耀方 林如峰

统筹:罗峰

记者:邹敏

美编:杨紫悦


湖北省有多大面积?多少人口?

湖北省位于中国的中部,长江中游的洞庭湖以北,故称湖北,简称鄂。 湖北省北接河南省,东连安徽省,东南和南邻江西、湖南两省,西靠重庆市,西北与陕西省为邻。 介于北纬29°05′~33°20′,东经108°21′~116°07′。 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4%,居全国第16位。 截止2000年11月,全省人口6027.82万人。 全省设有武汉、黄石、十堰、荆州、宜昌、襄樊、鄂州、荆门、孝感、黄冈、咸宁、随州12个省辖市,仙桃、天门、潜江3个省直管市,1个恩施自治州和1个神农架林区;市辖区(县级)35个,市辖县(市)63个,其中22个县级市,39个县,2个自治县。 省会城市为武汉市。 湖北是中国开发较早的省份之一。 京山县屈家岭文化遗址发掘证明,距今四五千年前已有陶器制作和水稻种植;战国时,今荆州市江陵区纪南城为楚郢都遗址,亦是长江流域“楚文化”的中心,楚国曾建都于此达411年。 春秋战国时大冶已有采铜冶炼。 秦汉时,由于湖北接近黄河中下游地区,江陵和襄阳发展成为经济和军事重镇。 南北朝时中国经济中心开始南移,中原居民大量南迁,加速两湖地区的开发。 唐代湖北地区稻、麦、麻、茶和蚕丝等农作物有较大发展。 江陵成为中国南方经济中心。 宋代江汉平原广泛挽堤围垸,使汛期漫水常淹的江汉平原成为主要农业区,故元明时流行“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 唐宋时,武汉即以商业著称,江夏城(今武汉市武昌)和建康(今南京)、临安(今杭州)并列为南宋三大都会。 明中后期,汉江下游和举水、倒水下游地区引种棉花,至清中期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已跃居经济作物首位,手工纺织业迅速发展,武汉成为长江、汉江沿岸和两湖地区农副产品的大集散地,汉口发展成为中国四大商业名镇之一。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势力由沿海侵入湖北,汉口、宜昌、沙市辟为商埠,开办工厂,在汉口等地建立制茶、烟草等加工工业。 1904年京汉铁路和1918年粤汉铁路武昌至长沙段通车后,武汉成为华中最大水陆交通枢纽,内地最大港口。 同时建立近代工业,有汉阳兵工厂、汉阳铁厂(汉冶萍公司),武昌纺、织、丝、麻四局等,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 1911年10月10日,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举起了辛亥革命的大旗。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湖北人民为了自由和解放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北伐战争、黄麻起义、湘鄂赣边区革命根据地以及将军县——红安在中国革命史上都写下了壮丽的篇章。 1947年后,刘邓大军南下,相继在鄂北、豫南一带建立江汉、桐柏和豫南行政公署。 1949年5月6日,武汉解放。 麻烦采纳,谢谢!

(32分)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近些年,“干湖之省”湖北针对省情,夯实

(1) I区分别位于西北部山区和东部平原、湖区。 西北部山区耕地快速减少,主要因为退耕还林,东部平原、湖区耕地快速减少,主要因为快速城市化和退田还湖。 (2)修建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加固大堤,治理河道等;山区: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湖区:退田还湖;城市:完善排水系统;农村: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以法治水,加强洪涝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简述,参加水灾保险等。 (3)(对武汉市的积极影响):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和土地占用;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改善城市环境。 (对防城港市的积极影响):扩大港口规模;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区域发展。

(2013?常德)读湖南和湖北两省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湖北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市;湖南省的简称

(1)图中湖北省的行政中心是武汉,湖南省的简称是湘;(2)李刚的家乡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夏秋多,冬春少,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容易产生旱涝灾害.当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斯、水热条件好,为水稻的种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3)韶山,位于湖南省中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的故乡,全国著名革命纪念地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旅游景区.240千米=厘米,根据: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 = .故答案为:(1)武汉;湘;(2)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夏秋多,冬春少,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斯、水热条件好;(3)韶山;l.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aijing/7198.html
切断腿送轮椅 美国在加沙地带建码头被批荒谬可笑
张艺谋 中国电影45年的 戛纳之路 陈凯歌到王家卫 管虎 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