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 的是安全 司机 新能源车 放飞

驾驶员对待智能驾驶技术,不能有轻佻的心态

有博主发布的视频显示,一辆汽车在“无人驾驶”状态下自动行驶。图/社交平台截图

|柯锐

据极目新闻报道,5月5日,有博主发布的视频显示,一辆理想汽车上,驾驶员离开驾驶座,让汽车在“无人驾驶”状态下自动行驶。5日,理想汽车客服回复媒体称,该功能现阶段是辅助驾驶而非自动驾驶,这种司机离开驾驶座的情况非常危险,要坚决杜绝。

驾驶座上没有司机,副驾驶座上是名儿童,道路前方还有其它车辆在行驶。该视频里的这一幕,不禁让人捏了一把汗。目前,视频的真实性还有待权威部门进一步验证。如果属实,那这种行为不仅是对自己与孩子安全的不负责任,也对公共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

事实上,这并非首次出现类似情况。据报道,2023年7月,也有驾驶员进行过类似危险操作,其将饮料瓶插在方向盘上,而自己却离开了驾驶座;近日,一款林肯汽车在路上“无人驾驶”行驶的视频也在网上热传。4月30日,涉事车企称,“林肯汽车暂时无法自动驾驶,行驶中,手不可以离开方向盘。”

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智能驾驶的安全性问题备受关注。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智能驾驶分为6个等级,即无自动化

L1-L2级属于辅助驾驶,司机不可或缺。当前,我国市场车企实装的智能驾驶系统基本为L1-L2级。这意味着,现实的智能驾驶场景中,车辆仍需司机主导,司机绝不可“放飞”。

公开信息显示,完全智能驾驶,目前仅有极少数车型在封闭的特定测试道路上实现过。例如,北京市在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60平方公里范围内,可进行公开道路的无人化自动驾驶载人示范应用。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城市也在跟进。

这意味着,目前,真正意义上的智能驾驶有着严格的限制条件,仅在极少区域内测试运行,而并未实现大规模商用。这种看似略显“保守”的智能驾驶改革,是务实的,也和智能驾驶技术的进展相契合。

相反,个别车主在行驶途中完全仰赖智能驾驶技术,却无视既有约束条件,是非常危险的。此外,将儿童置于副驾驶且不系安全带的行为,也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从报道看,该车辆行驶道路前方还有其他车辆在行驶。就此去看,该车主的这种行为,无疑有很大安全隐患,严重者可能涉嫌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智能驾驶技术的进步,为人类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无论处于哪个阶段,安全性都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在当前智能驾驶技术和配套尚未完善的初级阶段,无视自己和他人交通安全的行为,显然要不得,必须严厉抵制。

说到底,车辆行驶安全涉及人身安全,因此,驾驶员对待智能驾驶技术,不能有轻佻的心态。这也提示力推智能驾驶的车企,在营销宣传中要杜绝夸大宣传,做到“有一说一”。当然,车企在销售过程中也要尽到提醒义务,这是非常必要的。


电动汽车新推出的「无人驾驶」功能怎么样?

电动汽车的无人驾驶功能是一种新型的技术,它可以让人们在驾驶时更加放松,同时也可以提高行车安全性。 不过,目前这项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测试。 电动汽车的无人驾驶功能通常被称为“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它可以通过激光雷达、高精地图和AI芯片等技术来实现。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驾驶员避免一些危险情况,例如避免碰撞、保持车道等。

2024年正式实施!江苏交警解读“无人驾驶”管理新规

【2024年新规解读】江苏交警详解“智能驾驶”未来之路随着科技革新与互联网出行的飞速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和无人驾驶技术日新月异,然而,随之而来的安全挑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江苏交警率先发布的新修订的《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法治之力推动这一领域向前迈进,旨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条例》针对自动驾驶技术的最新进展,设定了严格的规定。 第59条明确指出,尽管自动驾驶汽车技术日益成熟,但驾驶人必须在场并监督,确保在必要时能接管车辆。 在自动驾驶模式下,驾驶人必须始终保持警惕,确保汽车的运行安全。 对于完全自动驾驶汽车,法规要求其具备在紧急情况下自动降低风险的功能,如开启危险警示灯、停车或远程接管。 数据管理是智能网联汽车监管的关键环节。 第60条规定,自动驾驶汽车在测试或行驶时必须记录详尽的行驶数据,包括行车状态、驾驶模式等,以便在事故调查中提供有力证据。 这一规定旨在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交通事故的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法律责任方面,《条例》强调了对所有相关主体的严格要求。 无论是有条件自动驾驶汽车的驾驶人,还是完全自动驾驶汽车的所有者或管理人,一旦发生交通安全违法行为,都将依法受到相应处罚。 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施和停车问题同样受到重视。 第41条明确规定,新建建筑必须配备充足的充电停车位,并确保其与主体工程同步投入使用。 此外,鼓励各类机构开放停车场资源,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针对互联网出行平台,《条例》要求强化行业监管,确保网络预约出租汽车服务的安全性。 驾驶人必须接受实时监控,纠正超速和疲劳驾驶等行为,保障乘客和公共道路的安全。 2024年的《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不仅为智能驾驶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法制保障,也为所有道路使用者的安全和便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期待这一法规将引导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走向更安全、更高效的未来。 END

理想车主“躺平式”开车。辅助驾驶:放心交给我一定会搞砸

随着智能化驾驶进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企在对外宣传时带有“辅助驾驶”等字眼。

何谓“辅助驾驶”呢?

——新能源车搭载了一些智能化系统,基于传感器、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给车主提供驾驶辅助的相关服务,比如辅助变道、自动泊车、车道保持辅助、车道偏离预警、自动紧急刹车等。

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国家法律规定,现在只允许辅助驾驶达到L2级别。即所有的辅助驾驶功能都是建立在驾驶员保持清醒的前提下才能够开启的,辅助驾驶不等于自动驾驶。

即便如此,车企在对外宣传时,仍旧过分夸大辅助驾驶的可实施性。如小鹏汽车对外宣称其XV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能够实现高速场景每千公里接管次数少于1次!

划重点,是每千公里,并不是每公里,这实在是太夸张了。在众多的过度宣传的车企中,这不过是冰山一角。

在这样夸张宣传的渲染下,不少人误以为“辅助驾驶便是自动驾驶”,抱有侥幸和好玩心理而放松警惕,不经意中导致危险驾驶。

近日,有车主在高速上“躺平式”驾驶汽车的相关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中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车主直接双脚离地躺在放平了的驾驶椅上,双手离开方向盘,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

况且,从视频中看来,当时外面可下着不小的雨,看把这雨刷给忙碌的,我寻思人家雨刷都比你敬业多了。

评论区的网友纷纷表示无法理解此种行为。还有网友调侃道:“这个视角是挺像躺在棺材里的。”这位网友是懂评论的。

从网友的评论中也可以得知,这个事件并非个例,其称在朋友圈也看过有人带着炫耀的口吻称自己开着特斯拉不小心睡着了。从某个方面来看,这个世界着实是公平的,因为奇葩到处都有,均匀分配。

此前,也有理想车主发微博称:“理想跑高速不需做什么,看看风景聊天就可以了。”并且,车主还在方向盘上安装了“辅助驾驶欺骗环”——配重环,通过在方向盘上施加重量从而达到让车辆误以为车主实时操控车辆的目的。

面对网友的好言相劝,该车主无动于衷。在他看来,辅助驾驶甚至比人为驾驶更加安全可靠。(请问,辅助驾驶是给你打了多少钱?)

不久后,该车主开着辅助驾驶后发生了事故,好在并没有发生太大的事故。

只能说现阶段的辅助驾驶尚未成熟,并不能等同于自动驾驶。智能化驾驶系统误判的先例不在少数。

根据媒体的报道,5月25日,四川甘孜的时先生驾驶汽车正在路上正常行驶,突然车速从 80km/h降到了20多km/h,最后直接刹停。

时先生表示,当时路上没有任何障碍物,只有前方不远处的一个广告牌。

事后时先生联系了汽车售后客服,得到的回复是因为系统把广告牌上准备起跑的苏炳添画像识别成了在路中间的真人,所以才紧急刹停。

相信大家在高速公路上也见过假人,如果某天汽车的辅助驾驶系统将假人误判而进行紧急刹停,想想都知道这该有多危险。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辅助驾驶系统误判而导致事故的发生,这个时候又该如何划分责任呢?

责任该由车企承担,还是由车主承担呢?如果说可以交由警方进行调查,那么是否存在泄露车主信息的隐患?通过曝光自己的隐私换取事故责任的公平判定,这对车主来说是否有些许不公平呢?

智能化驾驶夸张宣传导致事故发生,其后果及责任的界定标准仍有待商榷。这也是目前国家在法律层面只承认L2级别的智能辅助驾驶的原因所在。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aijing/7232.html
它一接一个准 你是豌豆射手吗 女生直接用嘴吐食物给马犬吃
沪上的 上海博物馆藏欧洲陶瓷评述 器物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