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人 在这个小国暴富

“感觉上当了。”这是来自中国南方的薄少尉,第一次落地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时,心里冒出的第一个想法。

这是大概15年前,2009年夏季的一天。从北京搭上了一周仅有两到三趟的飞乌兰巴托的国际航班,薄少尉没有想到,未来自己的事业和人生,与这个当时完全陌生的草原国度,就这样深深地绑定了。

薄少尉的第一次蒙古国之行,是抱着商业考察的初衷前往的。在此之前,于上海的一处电脑城里,经营售卖电脑配件和网络电子类产品的他,一直安稳地做着自己的生意——直到一位蒙古国大学生的到店搭讪,让薄少尉的人生轨迹发生了转变。

乌兰巴托初考察

这位以留学的名义来到上海的蒙古国大学生,寻到薄少尉的店里,原意是想从这里购买一定批量的电子设备,再发到乌兰巴托赚取差价。和刚好身在门店的薄少尉一番交谈过后,后者被大学生口中的蒙古国吸引住了:这个神秘的北方邻国具有魅力,亮丽的发展景象正等待着尚不了解的中国游客,去见识一番。

薄少尉对蒙古国的好奇心,就这样被一位突然造访的异域大学生勾了起来。

从事信息工程相关行业的他,自然先在网上搜寻了一番——但彼时国内的互联网上,有关这样一个夹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牧业国家,真实披露的有价值信息少之又少,零星的几条帖子,也是讲述蒙古国的负面为主,似乎大家的关注重心,从来就不在这个邻居身上。

“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蒙古国是如此神秘。既然大家都不知道这个地方,我就更感兴趣了,想要出发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想着反正是过去看一看,玩一玩也无所谓。”自述性格里带有探索欲的薄少尉,在那位初相识的大学生的声声邀请中,对蒙古国愈发有强烈的揭秘渴望,迫不及待开始了动身准备。

蒙古乌兰巴托市/图源:视觉中国

大学生的父亲在蒙古国是一名警察,通过亲戚朋友开设在当地的公司,很快向位于北京的蒙古国驻华大使馆发去了一封关于商务考察的邀请函,对象是薄少尉。 感受到了对方的诚意,赶到北京的薄少尉找到代办的中介,办理签证的手续流程就更加顺畅了。

要知道,仅是近十余年来,中国商务部和驻蒙使馆就不止一次,对计划赴蒙务工的中国公民发起提醒,称已屡屡接到在蒙工作的中国同胞反映,在当地遭遇了种种困境,包括未能依法办理务工人员的工作签证及在蒙工作、居留证件,受包工头辱骂、殴打,等等。

但对当时的薄少尉来说,自己抱着商务考察和游玩的目的前往,在蒙古大学生的美言美语之下,并没有将这些同胞们踩过的“坑”,当成必须防范的风险多加警惕。这也为他此后在蒙的投资波折埋下了伏笔。

拿着允许赴蒙的商务(B)类签证,可以在蒙古国足足停留30天。薄少尉将自己的第一次乌兰巴托之旅的具体时间,选在了当年的7月。这既有薄少尉出于参观蒙古国“那达慕”大会的考虑——这个主题为草原游牧民族传统运动的盛大竞技节庆,一般是在每年的7月中旬举行——也有他想避开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蒙古国寒冷漫长的冬季,趁着天气状况相对良好的年中,更充足地考察当地商业业态的打算。

告别北京的机场,飞机升空,直到降落在另一个国家的首都,大约1200公里的路途,这近三个小时的行程里,薄少尉的心中“满是探索的激情”。

不过,激情随着薄少尉走出旧成吉思汗国际机场的步伐,渐渐消退。

映入他眼帘的蒙古国首都,和此前对方口中描述的美丽盛况,根本不是一回事:乌兰巴托城里的建筑,最高不过五六层,望不见十几层高的楼房;很多楼看风格,还是苏联时期建造的,“很破败”;从机场到乌兰巴托市区,几十公里的道路,路面上全是泥和坑洼——属于简易公路,且仅为双向双车道。

2008年9月,蒙古国,乌兰巴托街景/图源:视觉中国

从宏观来看,包括道路、能源和电力在内,蒙古国的基础设施并不十分完善,公路以砂石路和自然路为主,只有少部分是柏油马路。

在这个世界第二大的内陆国,人口密度不高,分布也极度不均,有将近一半的居民集中在首都——刚下飞机的薄少尉望去,乌兰巴托人倒是不少,沿街做买卖的商铺却没几家,商贸业并不繁荣,“现代化的气息少得可怜”。

从上海到北京,再到乌兰巴托,落差显而易见。薄少尉说,当时的自己,“感觉就像一下到了非洲”。要在“这么贫穷和落后的地方”,掏出真金白银去投资,他犹豫了。

待了一个月后,无功而返的薄少尉作别了蒙古高原,和漠北大地的联系却没有因此中断。意识到那位大学生想用夸张的描述,吸引自己过去投资,薄少尉并未与对方断交;相反,后者持续发出的合作邀请,让他有了盛情难却的想法。

止损“吃空饷”

一年后的2010年7月,带着一位同样有着考察意愿的朋友,薄少尉再度来到了乌兰巴托。

这一次,他下定决心要将自己的投资付诸行动。

考虑到大学生家庭有警察背景的缘故,在当地政策允许的背景下,双方计划合作开设一家安保公司。

身处情况未明的异国他乡,薄少尉也不敢投入太多,前期几十万元人民币的成本转账过去,公司就正式运转起来了。

先是签订相关的合作合同等文书,所有的文件都是合作伙伴用蒙古语拟就的,交到薄少尉手里的中文版本,还是他找当地的翻译去译写的——而公司用的翻译,就是那位和他在华结缘的蒙古大学生。

事后回想起来,从懵懂状态中惊醒的薄少尉才意识到,对乌兰巴托当地的法律条款一无所知的自己,在语言和文字都不通的情况下,和当地的父子二人合伙做生意,受骗上当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从头到尾,自己稀里糊涂签过名的那些文件合同,我根本不知道里面写的是什么内容。感觉人家要骗我,我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

然后是人力和物资成本支出。 从发自中国的器械,到衣服和汽车,再到警棍、手铐甚至枪支等特殊装备,购买资金全都是从薄少尉的腰包流出。 承担了大部分的前期投入,按理说出了钱就应该有股份——可让他大感意外的是,在这家算得上是跨国合作的安保公司里,自己居然不是股东。

发现不对的薄少尉,又拿出了那份草草签订的合作合同,发现里面除了注明合作期限等基础事项之外,并没有与投资相关的保证条款或损失追责说明,更不用提自己的股东身份认证。他去问合作伙伴,对方却拿出一套“蒙古人的公司外国人不方便加入”的说辞,将他搪塞了过去。

公司开门营业了,眼见木已成舟,薄少尉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投入资金,支撑着它的日常运营。公司的员工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从财务到经理,再到各个部门的管理岗位,合作伙伴将关系好的亲戚和朋友,陆续安排进来任职。这些人每个月的工资,都得薄少尉按时发放。

支出的负担越来越重,距离公司盈利的那一天,却始终遥不可及。

在当初商谈合作的时候,对方曾对薄少尉摆起了本地警察的架子,称自己有权力,能承揽许多企业和工地的安保业务——“画饼”的承诺是如此美好,但薄少尉很快发现,他的合作伙伴,根本不是什么在警察局身居要职的领导,也并不想和自己踏踏实实地合作,来经营好这家公司,在对外自荐过两三次安保服务遭拒后,就再也没有行动过了。

整整一年的时光,就在薄少尉期盼公司扭亏为盈的无望等待中虚度了。等他终于对不靠谱的警察和大学生父子俩失去信心,将这家“吃空饷”的安保公司关停,时间已经来到2011年。

回到老本行

在蒙古国闯荡这么些年后,逐渐增长了见闻和阅历的薄少尉才发现,自己的遭遇,与许多后来赴蒙的中国人类似—— 都是以认识一位在蒙古国“有实力有背景的大佬”为开端,而展开的。

一个不能忽视的背景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地区得到越来越多的响应,许多赴蒙投资的中国中小民营企业,对于境外投资的相关理论准备不足。

很多关于投资项目的具体信息,仅仅是通过熟人介绍获得,对项目的前期可行性研究工作没有做到位,对其涉及的行业发展情况、蒙古国的相关法律和政策更是缺乏分析评估,且由于了解不足的原因,还时常发生跟风过度投资(如从众押注矿产业)的现象,导致中资企业在蒙盲目投资、吃亏受损的情况并不少见。

别人踩过的坑,自己都踩过,但薄少尉并没有就这样打道回府——动身来到乌兰巴托之前,在上海的亲友都知道他要闯荡蒙古国外贸江湖的目标。“区区两年半过去了,自己就灰溜溜地回去了,那也是挺没面子的。”

面子之外,促使薄少尉在外蒙坚持下去的,还有他对当地商机的坚定判断。

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见识到蒙古国相对落后状态的薄少尉相信, 包括资源丰富的矿产行业在内,正在起步发展的各行各业将来一定有更大的发展机会。 “也许是三五年,也许要十年,我不知道,但前景一定是有的。”

蒙古乌兰巴托,某工厂羊绒服装生产线上的员工/图源:视觉中国

坐在乌兰巴托租来的房子里,痛定思痛的薄少尉想了又想,还是觉得自己在蒙古国的出路,是做回自己的老本行,即网络安全设备工程相关行业。

他说,这是自己从第一次的经历里,吸取到的最大教训——“在人生地不熟的国外做生意,一定要选择自己深耕过的懂行的领域。这样即使法律、人文环境不一样,至少自己踩过的坑、有过的经验是相通的,做同一个行业,有共同点,自己是专业的,成功的概率才会更大。”

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在乌兰巴托没有任何门路和资源的薄少尉,只能凭借自己过往在国内积累的行业经验和知识,从最基础的设备推销做起。不懂蒙语,就连去哪里找市场相关方都不知道,薄少尉只得找到翻译公司上门,请求对方的指引和带路,慢慢摸索和学习。

“前期两到三年的时间里,我处于起步探索的阶段,都是赔钱的。”

开拓蓝海市场

2010年下半年时,在和西方国家往来频密的现代蒙古国首都,学习中文的居民并不十分多见。

吃过语言隔膜造成的大亏,薄少尉给自己制订了学习蒙语的目标,请了老师教会基础的拼音读法后,花三个月的时间每天认真自学蒙古语,又在工作和生活中向本地人请教,由此掌握了简单的日常交流用语。

从亲身经历出发,薄少尉发现, 如今在蒙事业发展相对顺利的中国企业家,基本都通晓一定程度的蒙古语。 “对于我们需要经常经商往来的人来说,语言不通就会到处碰壁,像个傻子一样。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我们不一样,通过翻译的转述可能根本意识不到,自己要表达的想法,也没有办法用语言和对方沟通,沦落到上当的下场在所难免。”

掌握了和当地人日常交流的技能,剩下的就是付诸行动。

从广州和深圳统一发货,通过铁路运输,到达边境口岸后进行报关,再通过转运送至乌兰巴托,一趟流程走下来不过十余天。相比当地原有主流的俄式设备,薄少尉从国内引进的新设备和系统,性能表现更为优异,可乌兰巴托的大部分业内公司,却从来没接触过——这是个不折不扣的蓝海市场。

为了掌握和当地人日常交流的技能,薄少尉给自己制订了学习蒙语的目标/图源:视觉中国

但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打开当地市场的销路,薄少尉将运到蒙古国的设备做好检验后,就从最原始的上门推销做起,又尝试在报纸上登广告,利用在乌兰巴托刚刚兴起的网络营销,来尽可能扩大自己产品的知名度。

客户对新设备的了解全然空白,他只能一户接一户登门拜访,展示介绍再手把手展示试用。“最重要的是要把设备的效果展示出来,客户发现有不同,就能慢慢建立合作。”

得益于对比明显的信息差和地域差,薄少尉在熬过开拓期几年的积累阶段后,在乌兰巴托的网络工程事业终于收获了盈利。发展多年后,他的事业实现了从产品销售到工程承包的跨越,公司从最早自己落脚的出租房,也变成了约500平米带院子的大宅。

一晃而过15年,在乌兰巴托已经组建了自己家庭的薄少尉,对蒙古国首都点滴推进的经济变化都看在眼里:在曾经难觅中文翻译的乌兰巴托街头,他和越来越多的同胞擦肩而过;当年门庭冷落的商店里,如今来自日韩和欧美的各式商品供应充足,一切都在变得更多。

一切都在上涨,物价翻了好几倍,人工成本继续上升 ——2010年的时候,他给公司员工开的月工资为大概500元人民币,15年过去,这一数字翻了十倍;房价和地价也在以令人咋舌的速度浮动着,他那500平米自建的宅院,当年的买地价不过30万元人民币,“现在估计要超过100万了”。

新冠疫情期间,由于来自国内的物流一度中断,薄少尉的网络工程公司三年没有开张,所幸公司有自己的物业,相比当地其他仍然需要交租的中资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强一点”。

在人员和物资恢复流通的后疫情时代,薄少尉说,时间走过了这些年,自己依然看好蒙古国的发展势头。“不少行业有非常多的商机等待挖掘,相比国内,这里没有那么‘卷’,还是‘新的’。”

陆港开启新局面

如今的乌兰巴托,围绕着中心区域成吉思汗广场,参差林立着各种现代样式的摩天大楼与上了年份的苏式建筑,逐渐告别了薄少尉第一次来这里所目睹的“非洲”景象。这个资源富饶的内陆大国,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富裕起来。

在矿产行业的推动下,蒙古国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吸引了外资强烈的投资兴趣。 14对口岸,顺着两国4700多公里绵延的边界线依次排开。在过去的十余年里,中国已经成为了蒙古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和投资国。

蒙古乌兰巴托市区景象/图源:视觉中国

2014年,蒙古国提出了“草原之路”倡议,包括修建连接中俄的高速公路、电气线路和扩展跨国铁路、天然气管道、石油管道在内的多个项目。

对于步入发展快车道的草原国度来说,一个清晰的战略目标由此显现:通过落实“草原之路”倡议,来发挥自身地处大国之间的地理位置优势,凭借跨境运输贸易来振兴经济,而这也与“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的推进高度契合。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是由于作为一个内陆国, 蒙古国只有中、俄两个邻国,这一独特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具备与这两个区域内大国发展经贸关系的便利性。

换句话说,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进程,抓住随着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而至的机遇,成为了蒙古国培育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途径。

不过,蒙古国并不满足于充当过境通道,它要充分利用能够为己所用的海港。

2023年11月9日,在开展中蒙班列服务已有30多年历史的天津港,一列装载食品、日用百货和机械配件等货物的班列开出,驶向蒙古国——这是该年度在津发运的整整第600列中蒙班列,也标志着中蒙经贸合作正驶入更深层次的合作水域。

2023年9月18日,中欧(中亚)班列天津港第488列开行/图源:视觉中国

天津港是距离蒙古国最近的海港。对于没有出海口的蒙古国来说,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这是对其最为重要的进出口海上通道之一。直到近年,蒙古国经铁路运输的约90%过境货物,都由天津港进行转运。

从这个“中蒙俄经济走廊”东部起点出发,借助天津港广泛的对外联系,往来运抵蒙古国和海外国家的货物,得以安全高效到达。

从蒙古国的扎门乌德到天津,再到韩国仁川和日本大阪,繁荣的“海铁联运”过境运输业务,将一车车矿产品、手工艺品、食品、汽车和其他生活必需品,惠及更多目的地的民众,凸显着天津港“桥头堡”对于蒙古国加速融入所联通区域经济的重要作用。

今年1月,来自蒙古国政府的确切消息传出:依托位于蒙古国东戈壁省扎门乌德市的区域物流中心,包括扎门乌德国际陆港在内,该国计划新建8个铁路口岸陆港,来扩大与邻国的贸易规模。对外运输管道的建设日益兴盛,更多如薄少尉一样的华商,还将跨过国门北上,以自身的奋斗故事,汇入中蒙经贸合作的新潮流。

End -

希望和你一起共鸣!

weixin-queen2019


北京学生和上海商人在五四运动中分别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你不应该说是北京学生和上海商人,他们只是在瑶湖呐喊,商人出资出力起的作用相对更大一些,但是已经藏在了幕后

上海首个开法拉利的狂妄富豪,服刑期拉狱警下水,后来怎样?

李嘉诚何许人也?相信这个问题大家都能回答,中国最富有的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实业家,连续15年荣登华人首富榜,连续21年蝉联香港首富,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他是商界最具传奇的风云人物,出生贫寒的他,没有读完初中,父亲就不幸病逝,14岁的李嘉诚就被迫辍学到社会中谋生,那时他就紧记父亲临终遗言“求人还不如求自己,只有吃得苦中苦,方可成为人中龙凤。”到了22岁,他用节俭下来的7000美金,创办了实业塑胶厂,取名叫“长江塑胶厂”,寓意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

由此起步,李嘉诚的事业靠着脚踏实地,诚诚恳恳逐步走向了辉煌,成为了商界一个璀璨耀眼的商界明星,李嘉诚不仅拥有香港大紫荆勋章,还拥有5个国家授予他不同的勋衔,这样无上的殊荣,仅李嘉诚一例。众所周知,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涌进了大批外资企业,这无疑给中国的经济繁荣和就业带来了巨大影响,但到了九十年代,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国内出现了外资撤离的大潮,而就在此困难时期,李嘉诚逆流险进,把大批资金投到了内地,此举曾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

李嘉诚凭借过人的胆识和独具慧眼,在中国国内商界以然成了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在任何地方投资,银行都会追着求着借钱给他,在商界打拼几十年,他经历了无数的大风大浪,无论是经商之道还是人生阅历,他都是当之无愧的强者,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巨人,却有一个人一点也不认可他,这个人曾说李嘉诚,“如果他有一千个亿现金,那么其中一定有一千五百个亿都是借贷。”他认为李嘉诚的财力远没有外界传闻的那样雄厚,其实力根本不足可惧。

如此大言不惭怼李嘉诚的人,也是中国富豪榜榜上有名的人物,他叫周正毅,2000年福布斯排行榜名列第九十四位,对于排行榜上这样的位置,他很是不以为然,曾公开对所有媒体夸下海口说:“其实我的家产远不止这点钱,我的家族就上海发展的房地产,每年的营业额都在40多亿元以上,还有其他项目的收入也都在几十亿。”听得出他很高调,古训中有“财不露富”的说法,因此很多富人其实都很不情愿上富豪排行榜的,但周正毅不同,他主动找到了《胡润百富》创刊人胡润,为他提供了自己的财产信息,2002年,依据他提供的信息,周正毅在富豪榜上重新排名,已经排在了全国第11位。

他的高调做人做事,主动曝光自己财富的行为,曾一度令人咂舌,他是全上海第一位开法拉利豪车的富人,在香港他拥有两座豪宅,价值在万港元,花在这两座豪宅上的装修,就超过了3000多万。周正毅不仅很高调,也特爱炫富,在他的家中随时都可以看到堆积如山的现金,因此也被小偷盯上,在2000年他家中一次失窃,就被偷了现金130万港元,此事曾一度成为香港人的笑柄,轰动全港。

富人一般都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李嘉诚式一步一个脚印,从底层慢慢打拼,逐渐积累起来的富豪,另一种就是周正毅式靠投机取巧迅速暴发的暴富者,前者注重经营自己来之不易的人脉关系,家族声望以及企业运作,不断提高整个家族的素养,为自己的财富传承,打下牢固夯实的基础。后者热衷于炫富显摆,还特别自视清高,有明显的瞧不起前者的自大心理,像这类暴发户其素质低下,极高调花钱,奢侈生活,因为突然取得的财富,也让他们得意忘形。

为什么要说周正毅是属于后者暴发户呢?其实在他的父辈时,家境还十分贫穷,1961年周正毅在上海出生,兄弟姐妹5人和母亲都仅靠父亲一人养活,很多时候他们家吃饭都成问题,更别说给孩子们读书了,家庭的困境使得周正毅,因此读完了小学后就被迫辍学。19岁那年,他有幸结识了一位女子,叫毛玉萍,后来成为了他的妻子,八十年代中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好时期,他们俩商量着开了一间专卖馄饨的小铺子,可惜没开多长就亏本关门了。

看着身边的朋友一个个地都富了起来,周正毅与毛玉萍极不甘心,他们又借了一点钱开了一家杂货铺,虽然赚了一点小钱,不过仅够日常过日子,距离富人的行列还是遥不可及,为了成为富人,两个心比天大的年轻人,决定背水一战,他们商议决定,周正毅去日本发展,毛玉萍去香港努力,他们还相互发誓,不混成个人样就决不回来。于是,周正毅通过打通关系,小学都没毕业的他,竟然”留学“日本,在日本他跟人合伙走私带货,从中牟取暴利。

而让他真正改变命运的是那一次巧遇,有一天他在日本的一家咖啡馆里,遇到了一位香港女子被人调戏,在女子最无助的时候,周正毅竟然英雄救美,出手救下了该女子,后来两人认识后,慢慢地交往了起来,再后来那个香港女子莫名地爱上了他,香港女子的家境很不错,当周正毅提出很想回上海发展事业的愿望时,香港女子毫不犹豫地资助了他600万港元,这在当时的那个年代,无疑是一笔巨资,于是周正毅带着这笔巨款回到了上海。

周正毅的奇遇有点像电影剧情里的情节,而他的女友毛玉萍到了香港以后,也有一段非常奇特的经历,很多影视剧里都有如她类似的描写,毛玉萍年轻漂亮,这就是女人最大的资本,香港是一个很复杂纸醉金迷的社会,只要你漂亮够放得开,就很容易接触到上流社会上的各种人物,毛玉萍不仅颇有姿色,还能说会道,为人圆滑,很快她就认识了两位东南亚的商人,她看到了机会,不失时宜地认下了这两人做干爹,在干爹的牵线搭桥下,身无分文的她竟然也跻身到了商圈,经过了几年的“努力”,毛玉萍就已经身价千万了。

已经成功了的毛玉萍按照当初的约定,也回到了上海,此时的周正毅因为有了本金,在家乡发展的也很不错,他与毛玉萍结婚后,两人开始共同经营娱乐性质的KTV,桑拿与餐饮等生意,这个时期他们的运气特别好,生意也很红火,年利润都超过了千万,有了资金的积累和对商业经营的理解,他们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商业契机。这个时期中国国企职工股票开始在市场流通,而几乎所有的国企职工,对这个新兴的股票都还不是很理解,他们不是商人,根本不知道股票的意义,人民币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而周正毅与毛玉萍很早就已经接触过股票,明白股票能带来无法预估的巨大利润,于是他们拿出了所有资金,以极低的价格从国企职工手里买来股票,尔后再高价抛出,在极短的时间内,他们俩仅靠操作股票生意,资产就已经有了数亿。尝到了巨大甜头的夫妻俩,认为股票金融是一个一本万利的生意,他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放在了股票生意上。1997年全亚洲都受到了金融风暴的严重影响,港股出现了历史新低,周正毅认为这是一个投机的绝佳时机,于是就带着妻子南下去了香江。

这两人不仅有经营股票生意的头脑,还有胆子特别地大,再者运气也是出奇地好,他们买下了李嘉诚旗下大量的蓝筹股,尔后这个股开始反弹不断飙升,他们看准时机及时抛出,这一次他们大赚特赚,赚得盆满钵满。有了过亿的资产,做任何生意都有了胆气,也比较容易起来。这个时候,他们又看到了一种比股票生意风险低很多的另一个投机生意,他们再次把战略目标转回到了上海,开发房地产,这个生意只要有本金就是暴利,而且是稳赚不赔。

刚刚进入房地产行业,他们惊奇地发现这个生意是股票利润的10倍,在几年的时间里,他们只做了几个房地产项目,就赚了十几个亿,接下来他们的生意像滚雪球一样,资产也是越滚越大,真正地成为了上海屈指可数的大富豪,有了钱,他们开始变得目空一切,甚至都不把李嘉诚放在了眼里,在香港周正毅时常出入豪华高档会所,身边美女如云,什么当红歌星影星无不都围着他转,这让他非常满足,也很有成就感。

虽然过上了顶级富豪的生活,但他对身边的诸多美女,也都只是逢场作戏,始终不敢忘记与自己一起打拼的妻子毛玉萍,对她也是言听计从,敬爱无比。而此时的毛玉萍早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黄毛丫头了,有了钱的她,甚至比周正毅更加地飞扬跋扈,骄横放肆和目中无人,有一次周正毅在意大利餐厅,身边自然少不了美女明星,当时杨恭如也在他的身边,毛玉萍得知后,一气赶到了餐厅,在众多顾客众目睽睽之下,她狠狠地给了杨恭如一个很响亮的耳光。

当时的周正毅见到妻子如此,竟吓得连大气也不敢出,而杨恭如受到了如此侮辱,在大庭广众之下丢了脸,又不能对她怎么样,生气,屈辱,羞愧涌上了心头,饱受委屈的杨恭如为此宣布永远地退出娱乐圈,不再复出。不管周正毅有多富,但他始终都是一个暴发户的心态,开豪车,住豪宅,玩明星等等,他是全上海第一个开着法拉利显摆的年轻暴发户,被人称着周公子,无不显示了其素质的低下,他还放狂言贬低李嘉诚,也说明了其心理的阴暗和卑鄙。

他之所以敢大放厥词质疑李嘉诚的财力,是因为他盲目地高估了自己的资产,对自己的财力也是过于自信,但他的这种自信,在我们大众的眼里,其实就是一种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无耻狂妄。水满为溢,人过必衰,2003年9月5日,周正毅涉嫌虚报注册资本罪以及非法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被上海公安机关依法逮捕,2004年6月,上海市法院依法判处了周正毅3年的有期徒刑,关押在上海提篮桥监狱。从一个狂傲的大富豪一下子成为了阶下囚,按理应该好好地反省了,但是,周正毅没有,他仍然嚣张“自信”。

周正毅始终相信“能用钱摆平的事,那都不是个事”,这样的人生信条,他有的是钱,在监狱里他用钱当作了通行证,享受到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各项特权,监狱自然比不了豪宅住得舒适,天气一热,狭小的空间里就热不可耐,于是,他花钱给每一个监舍里都安装了一台空调,而看守他的狱警,在他的金钱下也当了俘虏,任由周正毅驱使,为他打开了各种方便之门,在监狱内,他以戴罪之身仍然可以操控自己的公司,甚至可以召集手下到监狱里开董事会议。

这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却是真正发生过的事情,这个世界有时候,真的可以用钱让小鬼推磨,周正毅再次用钱打通关节,通过行贿的手段,为自己成功减刑,他很“自信”地迈着方步走出了监狱,继续过上了富豪的生活。不过很快就东窗事发,被他买通的狱警和看守所所长,因为受贿等多项罪名,换下了警察服装改穿罪犯囚衣,从监狱外住进了囚室。而走出了监狱,才过上不多时奢侈生活的周正毅,不得不再次脱下了价值不菲的西装,重新换上棉质布料的囚服,被关进了没有空调的监狱囚室。

这一次,他把自己彻底地玩完了,数罪并罚,各项罪名一起被判了16年,此次钱不仅请不到小鬼了,也许还会为他增加刑期,因此,他只好夹起了高傲的尾巴,老老实实地在监狱里没有特权的服刑。而此时,他的妻子毛玉萍也在香港被捕,香港法院通过审理,以串谋造市及妨碍司法公正罪,依法判处了3年半的监禁。真是同命鸳鸯,这对靠投机生意暴富的夫妻,连坐牢都赶在了同时。

2008年,毛玉萍获得了假释出狱,这里不得不说,上天对她还是极其眷顾的,毛玉萍从下海以来,没有一天停歇过投资生意,但是在服刑的3年时间里,她没有办法再去投资,而2008年正是全球金融风暴,她在监狱里意外地躲过了恐怖的金融危机,3年过去,她出了监狱,而她银行账户的资金,光是利息,都能让一个普通人一跃成为富翁。出来后的毛玉萍依然过着光鲜快乐的日子,而她的丈夫周正毅,却要在监狱里过上很长一段没有自由的生活。

二进宫的周正毅,再也没有了特权,剃了与其他犯人一样的短发,吃他们同样的饭菜,睡同样的硬邦邦铁床,做同样辛苦的工作,最主要的是2019年7月这个夏天,他不能再给监房里安空调享受舒适的清凉日子了。上海大名鼎鼎的首富人物,扬言要超过李嘉诚的狂妄男人,曾经在商界叱诧风云的重量级大佬周正毅,再也没有了昔日的威风,此时此地,我们很难想象他有着怎样的心境。

上海近代知名商人有那些 尤其是姓周的

周正毅家族 农凯集团/上海 房地产、金融、农业 男 42 刘永行 东方希望集团/上海 动物饲料、投资 男 许荣茂 世茂集团/上海 房地产 男 54 叶立培 仲盛集团/上海 房地产 男 59 童锦泉 长峰房地产/上海 上海房地产 男 48 陶新康 新高潮集团/上海 家具、木材贸易 男 50 2002年度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11名年龄:42出生地:上海教育:小学主要公司:农凯集团公司总部:上海第一次上市:上海——英雄股份(2001年),香港主板——1104上海商贸控股(2001年5月)主要行业:上海房地产,基础设施,农业,金融资产:3.2亿美元(2001年0.66亿美元)早年周正毅曾经开过点心店、服装店、KTV歌厅。 八十年代后期他去日本和美国淘金,虽然在那里没赚到多少钱,却学到了如何做生意的本领。 回到上海后,他在股市里积累起了巨大的财富,到去年为止他旗下有4家上市公司,其中两家在香港(1104上海商贸控股和0067上海地产控股),两家在上海(英雄股份和海鸟发展)。 到目前为止,周正毅大多数的业务都在上海,包括农业、房地产、高速公路、贸易以及金融。 农凯集团去年的销售收入达5.40亿美元,纳税0.12亿美元,有4000名员工。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huangtou/1064.html
当贝PadGo 24小时的闺蜜 随时陪你追剧看电视
在武汉中国建筑科技馆 西班牙国宝级建筑大师高迪 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