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一句话 让白宫下不来台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前脚刚结束自己的访华行程,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后脚就来。

当谭主问他对新能源汽车的未来有什么想法时,他表示,未来所有的汽车都将是电动的。

包括路透社、法新社在内的90多家境外媒体转引了马斯克的这一判断。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渗透率在18%左右,距离马斯克的设想,还有巨大的空间。

这句话,无疑是对白宫政客近些日子炒作的所谓中国电动汽车“产能过剩”,最大的反讽。

事实上,在拜登政府刚刚上台时,他们同样也认为,新能源汽车就是未来。

2021年8月,刚刚上任半年多的美国总统拜登就签署行政令,给美国新能源车产业设定一项目标:

2030年实现美国境内一半新售汽车为可“零排放”汽车,包括蓄电池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车。

彼时,在美国,这一数字还不到0.5%,从0.5%到50%,可见白宫决心之大。拜登也在媒体面前表态称,电动化,没有回头路。

但短短不到三年时间,美国上下不少人对新能源汽车的态度就发生了转变:

白宫官员频繁炒作所谓中国电动汽车“产能过剩”,福特、通用等美国汽车公司纷纷放弃或缩减电动车计划。

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转变?

利用大数据手段,谭主对2016年至今美国媒体关于电动汽车的报道进行分析后发现,“风险”一词的比重,在持续上升。

进一步分析后,谭主发现,“风险”的集中点在于,中国在新能源行业的领导力。

也就是说,美国并不认为新能源汽车有问题,而是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占据主导优势有问题。

中国有着较为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在长三角,一家新能源整车厂可在4小时车程内解决所需配套零部件供应。

换句话说,所谓中国电动汽车“产能过剩”,是“中国威胁论”的又一变种。这背后,是美国焦虑心态的体现。

正如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在出席哈佛肯尼迪中国论坛开幕式时提到的,问题不是产能过剩,而是焦虑过剩。

新能源汽车,代表的是绿色转型,是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而美国的焦虑,也不只体现在新能源汽车这一个领域。

我们都知道,气候变化是拜登政府挂在嘴边的一个词。上台后,拜登政府就明确提出,要将气候危机“置于美国外交政策与国家安全的中心”。

并且,拜登政府也将气候变化视为美国重回多边体系,重拾所谓“全球领导力”的手段。

但当谭主利用大数据手段搜集、分析了自拜登政府上台以来,外媒关于“美国政府”+“气候变化”的相关报道后,谭主发现,相关报道量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这也能从侧面反映出,拜登政府开始越发不愿意提及气候变化议题。

一个如此受重视的话题,为何报道量会越来越少呢?谭主又分别对每一年的报道进行了主题分析。

2021年,相关报道主要集中在美国政府对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表态和目标上。

到了2022年,相关报道开始关注美国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这一年,报道最多的,是《通胀削减法案》。这一法案,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气候立法”。

按理说,达成如此重要的法案,是一件足以让美国人庆贺的事情。但在对法案相关报道进行情感分析后我们发现,法案推出后,负面情绪在持续上升——从2022年的9.5%上升到2023年的24.7%。

就拿其中触达量较高的一篇文章举例,在《国会山报》这篇名为《为什么乔·拜登的“绿色新世界”是一个昂贵的烂摊子》的报道中提到,“拜登政府大幅增加美国可再生能源的努力在美国现实情况面前‘碰了壁’”。

换句话说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这篇报道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通胀削减法案》分配了大量资金用于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情况下,2022年美国新建的风力发电场和太阳能发电场数量反而比一年前下降了16%。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新项目无法接入当前的电网。

相关报道中提到,美国有超过8100多个能源项目正在等待接入电网的许可,等待时间有四五年之久。这也意味着,一些2022年审批的项目,要到2026年才能投入使用。

而这也只是理论上的可能——美国多地的电网已经处于满负荷运转的状态,要接入新的项目,就需要升级一整套输电系统。这些花费,远比新建一个项目要高得多。此外,对于谁来花这个钱,美国内部也没有达成一致。

很明显,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储能、传输等各个环节,这需要提前规划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协调。

能源专家景春梅告诉谭主,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在政策的制定和协调上,始终存在步调不一的情况。这种各自为政、缺乏系统性规划的状态,也在很大程度上拖累了美国清洁能源行业的发展速度。

这就导致美国的一些新能源项目要不然是建了用不了,要不然就是干脆放弃不建了。

这些现实情况,也让拜登政府雄心勃勃的气候目标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钱都花了,但事情办不成。

美国《纽约时报》就提到,即便目前美国国会兑现所有承诺的补贴,到2030年时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只能在2005年基础上下降25%左右,远远低于曾定下的50%的目标。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报告指出,过去10年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工程。

这对于拜登政府而言,又是不可接受的——拜登政府原本希望通过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重拾美国的领导力,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拜登政府却发现,这是在给中国的影响力“做嫁衣”。

这种反差,让美国在气候变化上的行动变得犹豫起来,以致于拜登政府对气候变化表述的声量,也变得低了起来。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一直在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当前,中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力供应系统和清洁发电体系,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等新能源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位于世界领先地位。

由此,拜登政府希望通过炒作所谓中国电动汽车“产能过剩”,打压中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意图借此提升美国的“领导力”。

但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在阻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也是在打美国政府自己的脸。

事实上,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本就要依靠全球化下的合作。

就拿特斯拉来说,马斯克就提到,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是特斯拉表现最好的工厂。也正是这座工厂,曾多次让特斯拉“起死回生”。

马斯克此次来华,北京恰好在举办国际车展。现场展出了新能源车型278个,而特斯拉没有参展。

有不少分析认为,特斯拉不参展的原因之一,是长时间没有推出新车型。面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接连推出新产品、新功能的竞争环境,特斯拉也面临着较大压力。

而根据外媒报道,马斯克此次访华,也是希望在自动驾驶方面与中国进一步合作。特斯拉认为,这会是电动汽车行业的新增长点。

美国企业希望与中国合作,但一些美国官员,并不这么想。

前不久,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克里斯托弗·唐还专门撰文告诫拜登政府,与中国电动汽车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可以促进美国的创新。拜登政府应该鼓励更多企业进入美国市场。让市场决定胜负,这才是符合美国精神的做法。

曾几何时,美国是自由贸易的旗手,鼓励市场竞争。但现如今,美国政客对于全球贸易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我们以美国官员中与全球贸易最为相关的两个人——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以及美国贸易代表戴琪为例,谭主利用大数据手段搜集、分析了近几年外媒关于“自由贸易” +“戴琪/雷蒙多”的相关报道后发现,报道量呈下降趋势。

与此同时,“公平”成了美国政客频繁提及的词语。

美国政客为何谈“公平”不谈“自由贸易”?从图上可以看到,2022年以来,“自由贸易”这个表述出现的频率开始下降。以这一年为视角进行分析,我们也能明白,什么是美国政客理解的“公平”。

2022年,美国政府发布新版《国家安全战略》。在这份文件中,美国政府首次将中国明确定义为“唯一竞争对手”。这一改变,也是众多智库与分析机构最为关注的重点。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相较于2021年版的《国家安全战略》,这一版文件中还有一个变化。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美国治国方略项目主任克里斯托弗·奇夫维斯就撰文称:

白宫没有发表支持自由贸易的有力声明,这一转变引人注目。

这对于外界来说,是一个预警。这意味着拜登政府会在贸易政策上做出巨大的调整。

调整的抓手,是文件中提到的一个词——“产业政策”。

克里斯托弗·奇夫维斯表示,文件对产业政策的强调表明,美国明显偏离了自己作为全球自由市场经济主要倡导者应负的责任。

而美国所谓的产业政策,实际上就是贸易保护主义。

一位长期关注美国贸易政策变化的业内人士告诉谭主,自由贸易的基础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框架下的多边主义,有关税一类的客观指标可以作为评估标准。而公平贸易则是美国政府通过迫使其他国家退让的方式,来保护本国的贸易利益。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会将自身国内的经济问题,以及贸易逆差问题都认定为是顺差国采取了“不公平的贸易手段”所导致的,而美国就可以以此为借口,制定对美国商品有利,却对其他国家商品不利的“公平贸易”政策。

具体到新能源领域,就是《通胀削减法案》中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条款。

《通胀削减法案》带有强烈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色彩,构成对其他国家相关产业歧视性对待。而这些条款,将其他国家的新能源汽车挡在美国市场之外。

也就是说,其他国家那些质量高、成本低的新能源汽车并没有对美国新能源汽车品牌造成影响,美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也没有什么动力去提升自己的产品力。这对提升美国新能源品牌的竞争力,几乎毫无作用。

这也是为何《通胀削减法案》实施一年多后,美国仍然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如此焦虑的原因,甚至不惜炮制所谓“产能过剩”的议题,来抹黑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事实上,无论是《通胀削减法案》还是所谓“产能过剩论”,其背后体现的,都是美国政客反对自由贸易的心态。当前,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焦点,这也让新能源汽车成为美国重点打压的对象,尤其是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打压,更是无所不用其极。

美国政客曾多次公开表示,希望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同中国合作,但为了打压中国,美国不惜破坏其他国家在减排上的努力,甚至不顾自己曾奉为圭臬的市场经济,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这些“打脸”行径体现出,遏制打压中国的念头,已经蒙蔽了美国政客的双眼。

但正如谭主在此前的报道中提到的,在全球绿色转型的背景下,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中国出口“新三样”,都是稀缺产能、优质产能。这些优质产品,对全球节能减排降碳发挥了巨大作用。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相当于减少国内二氧化碳排放约22.6亿吨,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5.73亿吨,合计减排28.3亿吨,约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碳减排量的41%。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为世界减少碳排放约5000万吨。

这是美国官员再怎么炒作,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在绿色转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行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对于中美两国而言,这些,都是机遇。

前提是,美国政府需要放弃打压中国的念头,正视中国的发展,遵守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则。否则,让白宫下不来台的,不只是马斯克,还有美国向全世界喊过的话。


马斯克回应通用自称电动汽车领导者

11月28日消息,本月早些时候,通用汽车CEO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通用是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导者。 不仅如此,她还表示“不会把领导地位让给任何人。 对此,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回应称,“假设,如果他们真的生产大量的电动汽车,那么他们将成为领导者。 言外之意是,他们目前生产的汽车数量还不够,市场份额还太少。 此外,通用CEO讲的这些话在后来美国总统参观通用汽车的电动车工厂时被放大:“在汽车行业,底特律在电动汽车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方面,我记得你还宣布到2035年,通用汽车将实现100%电动化,玛丽,你做到了,你改变了整个故事。 这也是上周马斯克抨击拜登政府的一个原因,此前,马斯克回应企业家大卫·萨克斯在推特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后者批评拜登政府对特斯拉采取了“史诗般的煤气灯操纵。 萨克斯说:“未来就在眼前,它是由特斯拉打造的。 白宫史无前例的煤气灯操纵,先是在电动汽车峰会上冷落特斯拉,现在又假装他们在BBB上的工会回报将对特斯拉的电动汽车革命负责。 据悉,BBB是拜登政府“BuildBackBetter计划的缩写。 马斯克回复称,特斯拉可能不在拜登政府的“词汇表里面。 他还向特斯拉的粉丝们呼吁“看看我们能否让他们说出‘特斯拉’这个词!

媒体:推特确认将被马斯克以440亿美元收购,外界对此消息作何评价?

外界对此普遍持支持的态度,很多人也非常期待马斯克对推特所带来的影响。

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马斯克本身就有着一定的知名度,当马斯克决定收购推特的时候,很多人非常期待马斯克对推特的各项业务进行调整。与此同时,很多人也非常看好推特的股价的走势,有些人也已经选择提前购买推特的股票,因为大家普遍认为马斯克对推特的股价有加持作用。

推特已经确认将会被马斯克收购。

在马斯克最初准备收购推特的时候,这个行为遭受到了Twitter董事会的抵制。经过了一系列的沟通,推测最终确认将会以440亿美元的价格被马斯克收购,这也意味着马斯克需要在短时间内筹集440亿美元的现金。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马斯克将会以其他公司的名义来全资收购推特。

外界对此普遍持支持态度。

因为很多人相信马斯克对推特的收购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所以外界对此普遍持支持态度,很多人也认为马斯克将会对推特进行全新的业务调整,这些调整会让推特更上一层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很多人对推特的业务经营本身已经存在不满的情况了,所以大家非常期待看到推特的全新面貌。

外界也认为推特会进一步放大马斯克的影响力。

马斯克和推特属于相互成就的状态,因为推特本身属于世界上属于首尔的社交媒体,所以推特会进一步放大马斯克的影响力。有人认为马斯克可能会借助推特进行各种带货行为,有人认为推特会因为马斯克的存在而一路高升。不管情况如何,马斯克收购推特属于一项跨时代的商业行为,很多人也非常期待看到这个收购行为的最终结果。

埃隆马斯克罕见预警中国人口:按目前出生率,每代人损失40%人口

对马斯克来说,中国不仅仅是他最大的海外销售市场,可能是全球最大特斯拉市场,以及超越了美国本土产能的超级工厂:他关注中国的生育率简直胜过了一些国人。于是放文吐槽,希望未来多一点中国人。

moneycontrol标题

scmp标题

1 马斯克最大担忧竟然不是白宫

6月7日,埃隆·马斯克再次表达了对中国人口下降的担忧。这位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在推特上分享了他的忧虑,并表示,按照中国目前的出生率,以及初婚平均值,他计算了一下, 中国每一代人将失去大约40%的人口…

马斯克在推特上回应英国广播公司的一篇文章时说:“ 大多数人仍然认为中国有独生子女政策。而中国去年的出生率是有史以来最低的,尽管它有三孩的政策依然这么低!按照目前的出生率,中国每一代都会失去约40%的人口!人口锐减。 ”

当然,马斯克对中国的关注来自于他对全球最佳特斯拉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的情怀,他希望能多一些中国人,毕竟这个国家有全世界最大的马斯克粉丝团。但是,他也没忘记吐槽美国人的生育率

前不久,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就曾表示,可悲的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生孩子,因为,有人散布谎言说,生孩子对环境有害,这种说法“完全是胡说八道”。 他还分享了一份关于美国生育率下降的报告,并表示:“50年来,美国出生率一直低于一个民族的最低可持续水平。 ”

在一段视频中,马斯克宣布,未来20年最大的问题是人口锐减,在这个话题上,他还得到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马云的支持。 (这两个公司都希望消费者能尽可能多,或者不至于大幅萎缩)

马斯克表示,随着这个快速老龄化的国家,劳动力的光速萎缩,东方大国一直面临着巨大的人口挑战。其出生率在2021创下 历史 新低。据当地媒体报道,去年中国只有1060万婴儿 出生,这是1949年建政以来,最低的 历史 纪录。而对于世界上众多文明来说,繁衍人口的数据是每个朝代最重要的施政衡量指标…

马斯克发表上述言论之际,中国官方正在寻求恢复对人口的信心,虽然他们也只能目睹一系列的 历史 错误铸就了目前的危局。

北京中国与全球化中心(CCG)的人口统计学家兼高级研究员黄先生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表示:“埃隆·马斯克的担忧是有道理的。我和我的同龄人都预测,十年来,中国人口将大幅下降。 ”

“如果官方不彻底改变心态,认识到人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这种下降趋势,将不会逆转。 ”

英语评论区出现了各种询问

有的在询问马斯克,问人口萎缩的真正主因是什么

有的在问为何中国的生育曲线可以下跌得如此迅猛……

还有人在反驳马斯克,她认为人口减少不值得恐慌,因为对于过于饱和的环境来说,下降也有好处

还有人反驳马斯克关于美国人口的担忧:埃隆你真的这么认为吗,如果你站在一个普通人的立场上,到目前为止,大多数人几乎无力支付油费和其他账单,为什么会有人想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我们告诉年轻人,如果你不能养活他们,就不要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大多数美国人不能

马斯克的每日吐槽已经成了英语社交媒体的…一种风景或流量密码。但是,今天他的吐槽,围观起来却让人笑不起来。因为,貌似东方大国的出生率真的一直在下降。那么真正的原因是什么?马斯克和他的粉丝们估计是搞不懂的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huangtou/300.html
上岸 了! 在高铁清洁袋上留言的女生
台海军前舰长 这种进步是不得了的事情 福建舰今日首次海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