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放开武器限制后 普京摊牌 俄核潜艇将至古巴 俄乌冲突质变

俄乌冲突已经两年多,战场却突然出现了变数,美欧放开了限制,允许乌克兰用自家武器攻击俄本土目标。俄罗斯划下的红线已被抹平,普京在最新讲话中摊牌,称西方国家胆敢参与对俄军事打击,就等同于对俄开战。千钧一发之际,美方向中国发出信号。

美总统拜登证实,已经授权乌克兰将美国的武器用于打击俄边境目标,德国也已经松了口,法国更是早就主张向乌克兰派兵,俄乌战场已经产生了质变,美俄、东西欧间的正面对决已经开了头,连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都说,俄乌冲突中的所有“红线”都已不复存在。

日前,俄总统普京发表了最新讲话,他提到了一个让美西方难以安眠的可能性,称俄罗斯也可以向世界其他地区提供远程武器,好让这些地区用俄武器打击向乌克兰供武的国家。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尽管俄罗斯遭遇美西方的重重制裁,但仍有能力向外投射自己的军事力量,其国防工业产能也足以支撑俄政府这么做。第二, 俄罗斯不惧和整个西方发生直接冲突。

俄乌冲突的一开始,俄军错估了乌军的实力,在战场上连连吃瘪。两年过去,俄军早已重整旗鼓,发挥出了原有的战斗力并连连取得胜利,目前,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在俄军的猛攻下已经是难以招架。另外,普京指出乌军每月损失约5万人,俄乌战损比约为1比5,这就意味着再打下去,乌克兰迟早一天会彻底“家破人亡”。

美西方为此殚精竭虑,这才决定初步放开武器限制,而战场一旦从乌克兰扩大到俄罗斯本土,俄罗斯政治、经济、国家安全都会遭遇冲击,俄军的战场优势势必会大幅降低,整个冲突都会再度升级。更可怕的是,普京前不久已经下令进行了核武器演习,美西方此举直接造成了核风险的直线上升。

普京言出法随,多名美国官员透露,俄罗斯舰机将在未来几周内抵达加勒比海海域,并参加军事演习,还可能停靠在委内瑞拉和古巴的港口。6日,古巴官员证实了这个消息,下周,包括一艘核动力潜艇在内的四艘俄军舰将抵达哈瓦那。古巴方面声称,俄军坚挺将发射21发炮弹向古巴人民致敬,古巴革命武装力量炮兵连将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回礼。

普京几乎把枪口抵在了美西方的脑门上,也难怪泽连斯基拼了命地呼吁中国参加瑞士和平峰会,在遭到中方拒绝之后,仍然坚持派副外长访华继续进行协商。还不只是乌克兰,面对已经开进自家“后院”的俄军舰机,美国也向中方发出了信号。美国务院发言人隔空喊话中国,声称美国“鼓励”中方参加6月在瑞士举行的乌克兰和平峰会。

美方看似是在呼吁中国出席,实际上是求助。普京5月份重申愿意参加乌克兰和谈,但仍未获邀参加此次和会,想也知道此次峰会不可能达成有效共识,即便是美西方想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俄罗斯,俄方也不会接受。唯有让中方出席,才能提升此次和会的级别,增强其正当性,也让俄罗斯有所顾忌。

美国的算盘打得响,但中国早就已经表态,由于和会安排同中方的要求和国际社会的期待有着明显差距,中方难以参会。归根结底,中国并不是俄乌冲突的当事方,美方要想维护自身的安全,停止向乌克兰供武就是,何必大费周章,强拉中国下水。


俄导弹狂炸乌克兰,俄乌冲突进入关键时刻

俄乌冲突的烽火愈演愈烈,一系列关键事件揭示了这场冲突的深度与国际舞台的复杂博弈。起源于北约东扩对俄罗斯的潜在威胁,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请求被拒,两国间的紧张局势逐渐升级。

军事行动与制裁:2月,普京果断采取军事行动,西方国家随之实施严厉制裁,战争陷入消耗战的泥潭。然而,普京的战略眼光并未局限于眼前,他调整目标,转向了更深远的战略布局。

在9月22日,普京宣布动员30万大军,乌东四州并入俄罗斯版图,此举震动全球,尤其“北溪1号”和“2号”天然气管道的爆炸事件,直接冲击了欧洲能源供应,凸显了冲突对全球经济的深远影响。

报复与挑衅:10月8日,克里米亚大桥遭受袭击,普京回应称是乌克兰特工所为,12人被捕,乌国防情报局局长被卷入其中。这座象征俄罗斯实力的桥梁遭到破坏,修复需时半月,对普京而言无疑是一次极大的羞辱。

正当普京在70岁生日和“入俄公投”后遭遇这一打击,战争性质变得更为严峻。普京指控乌克兰破坏更多设施,甚至威胁动用核武器,这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警觉。

盟友与对抗:美国坚定支持乌克兰,承诺提供防空系统,这使得俄罗斯发出警告,称可能引发冲突。北约成员国法国虽对美国的立场有所保留,但仍选择跟进,新西兰前官员的分析更显战争扩大的可能性。泽连斯基则在盟友的支持下,耐心等待最佳反击时机。

然而,西方的军事介入可能导致局势进一步升级。普京警告,包括核武在内的所有手段都将被考虑,这使得战争的潜在破坏性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拜登之前对普京的核威胁渲染,如今转为更为谨慎的评估,美国可能调整对俄政策以避免核灾难的爆发。

这场冲突本质上是俄罗斯与美国之间权力的较量,乌克兰在西方的庇护下进行反击,核武器的阴影始终笼罩。全球核武器主要由俄罗斯和美国掌控,一旦爆发核战,将引发全球性动荡,五大常任理事国的核武器将导致核扩散和集团对抗,世界和平面临严峻考验。

结论:俄乌冲突的每一个阶段都牵动着国际社会的神经,它不仅考验着各方的决策智慧,也预示着未来国际关系的走势。在这一关键节点,各方的选择将决定这场冲突的走向,以及全球和平的未来。

乌东地区战况升级,巴赫穆特成俄乌激战焦点,乌士兵喊话泽连斯基

近日,俄乌冲突在乌东地区持续升温。 据俄媒报道,俄军在顿涅茨克阿夫杰耶夫卡方向发起猛烈攻势,并在哈尔科夫州、赫尔松州以及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等地击落多架乌军无人机。 同时,俄军使用高精度空基导弹对乌东部城市克拉马托尔斯克的一处大型弹药库实施了打击。 乌军在强大火力压制下,被迫放弃部分已占领的阵地。 分析认为,未来双方在该方向上的攻防战预计将更加激烈。 美国战争研究所指出,俄军可能从扎波罗热地区前线附近的阵地撤出部分人员。 有分析人士认为,俄军在扎波罗热地区的调动,可能是为了减少乌军对其不断进行的打击造成的影响。 不过,也不排除俄军部队是在进行重新部署的可能。 巴赫穆特,这座乌克兰顿涅茨克州的城市,近期成为俄乌双方作战的重点。 俄军试图夺取这座城市,而乌军则竭力守卫。 在严寒和恶劣天气条件下,双方陷入消耗战和壕沟战,战斗惨烈,日均伤亡人数达上百。 乌克兰国防部公布的照片显示,前线战壕中满是泥浆积水,士兵们不仅要长期守在战壕中作战,还得在泥浆中睡觉。 前线士兵出现厌战情绪,不少士兵拒绝上战场,并表示不愿成为泽连斯基的炮灰。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如果俄罗斯总统普京有结束俄乌冲突的意愿,他会在与北约盟友协商后与其进行会谈。 然而,事实上,美西方对乌克兰的军援仍在继续。 德国政府网站发布消息称,德国正在准备向乌克兰额外提供7辆德国“猎豹”防空坦克。 德国总理朔尔茨曾在今年8月视察乌克兰士兵训练使用这种武器。 与此同时,朔尔茨也呼吁俄方以外交途径解决俄乌冲突,并尽快撤军。 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达尼洛夫近日在基辅安全论坛上呼吁摧毁俄罗斯。 对此,俄联邦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表示,基辅的这一目标并非旨在拯救乌克兰的民主,俄没有必要回应达尼洛夫的言论,“因为这些言论纯属胡说八道”。 巴赫穆特的战况惨烈,成为俄乌冲突中的焦点。 双方在该地区的战斗持续升级,投入大量资源和人力。 然而,这座城市的战略意义发生变化,即使俄罗斯军队占据更多领土的希望已经减弱,但它仍可能使之成为乌克兰的资源黑洞,让乌克兰不得不从其他优先事项中抽调军队和战争资源。 目前,局势尚不明朗,双方只能继续硬撑。

普京称将尽快结束俄乌冲突,在头条热榜看到了普京称将尽快结束俄乌冲突

#普京称将尽快结束俄乌冲突#在头条热榜看到了普京称将尽快结束俄乌冲突,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会见印度总理莫迪时表示,俄罗斯将尽一切努力尽快结束在乌克兰的冲突。 关于此事,我们或许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方面,仅从效果和政治影响来看,普京政府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达成了目的。 虽然近期乌军的大反攻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夺回了约6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但俄罗斯和亲俄武装组织仍控制着乌克兰东部和南部超10万平方公里的地盘,约合乌克兰领土面积的20%。 况且仅以地盘的得失来衡量交战双方的胜负,还是略显片面了一些。 对于俄罗斯来说,通过俄乌冲突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为自己争取缓冲区、让欧洲陷入通胀危机和能源危机,以及促使欧盟内部和欧洲与美国的分化,上述目的基本都已实现或部分实现。 尽快结束这场俄乌冲突,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不过另一方面,普京的话说得又很含糊,这个“尽快”究竟是多快?他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时间点。 考虑到俄罗斯仍在向乌克兰境内投入新部队,故短期内恐怕仍不会停止“特别军事行动”。 毕竟,俄罗斯手中仍有一些好牌还没打,也未能让欧洲诸国彻底摆脱美国的影响,现在仍有向欧洲各国施压的空间。 虽然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在西方遭遇了巨大的阻碍,但也成功开发了亚洲方向的能源市场,且借由卢布与能源的直接锚定,实现了“能源武器化”的效果,等于让这张手牌有了更大的威力。 同时应该看到的是,俄乌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单极世界”格局,推动全球向着多极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些趋势仍未彻底成为大潮流之前,俄方或也不会那么简单就收手。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chuangtou/30101.html
*ST美谷控股股东遭警示 V观财报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