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还会继续降吗 多个品牌 打折

原标题:多个品牌:打折、降价!还会继续降吗?

“五一”假期期间,受国际金价回落及“五一”假期促销等多重因素影响,终端黄金价格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回落。不少品牌黄金优惠后的价格重回600元/克以下。

金价重回“5时代”

据报道,多地多个品牌黄金推出“五一”优惠, 目前报价重回“5时代”,包括周大生、中国黄金等品牌。

“假期每克优惠100元,优惠后599元/克,工本费另算。假期期间,除了门店活动,商场针对购金也有优惠活动,假期购金人比较多。”周大生门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商场金店黄金最新报价(图源:澎湃新闻)

“‘五一’假期的营业额大概是平时的2到3倍,首饰金主要是结婚用途为主,还有一部分是悦己需求。金条最近卖得也比较多,但门店没有现货,需要交完押金调货。”中国黄金门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除了黄金外,以钻石、和田玉为代表的部分产品价格折扣力度也比较大。

“目前,除了黄金是每克减50元优惠外,其他品类的产品基本为5折优惠。‘五一’假期叠加母亲节即将来临,除黄金外的其他品类产品优惠力度都比较大。”老凤祥门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高金价抑制金饰消费需求

因中东地缘政治风险出现缓和迹象以及部分投资者获利了结,本周五国际金价跌至近一个月低点。 纽商所交投最活跃的6月黄金期价报2308.60美元/盎司,跌幅为0.04%,本周累计下跌1.64%。

世界黄金协会最新报告显示,3月金价飙升或多或少影响了上游实物黄金需求。 3月份,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黄金出库量为124吨,较上月小幅下降3吨,较去年同期下降33吨。 随着传统黄金需求淡季的到来,金饰消费可能会持续低迷。另一方面,与其他国内资产相比,黄金的亮眼表现不断吸引投资者的关注,这或将意味着中国的黄金投资需求将持续走强。相比之下,金条和金币的销售有望强势,原因在于金价近期屡刷新高,投资者对其更加关注。

方正证券研报显示,3月以来,金价暴涨短期对黄金饰品消费有一定抑制。从上市公司业绩表现看,毛利率随金价上行提升明显,盈利能力持续向上。

光大证券研报显示, 短期内受金价高企影响,黄金首饰零售端需求偏弱。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3月限额以上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1%,增速较2024年1-2月环比下滑1.8个百分点。但从长期看,黄金仍然是配置的重要标的之一。

对于后市走势,国盛证券研报显示,各国央行购买黄金需求波动较大。央行购买黄金主要受避险情绪、保值需求等因素驱动。一般来说,黄金作为全球通用的一般等价物,当外汇储备不足或者被限制使用时,黄金可直接用于国际贸易的支付和债务兑付。黄金作为拥有实物价值的储备资产,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有利于主权货币国际化。黄金价值稳定,在全球货币超发、流动性泛滥的背景下,黄金配置需求有望持续增加,金价有望维持高位。

责编李耿光 校审孙世建


港版三星S20系列已经连续几天都在降价,还会继续降吗?

三星手机遇冷,现阶段港版S20跌价已经到了5500左右,考虑国行还在掉价,港版估计还会继续掉价。提及港版,相信很多消费者都不陌生,港版的手机都比国行要便宜的多,对于资金不足的消费者都会选择港版手机为主;那么港版三星S20还会掉价吗?小编觉得是可能的,必经国行的三星S20系列也在跌价,港版若不肯跌价就意味着没有消费者去关注了,损失更是严重。

一、三星品牌手机遇冷,电池、系统等问题导致新机发布后市场响应很差

曾经的三星手机确实很香,只可惜其电池以及系统的问题让很多消费者都选择了放弃;就如S20系列退出后,大家都不太愿意花上万元去购买它,导致其不断出现跌价的行为!据了解,港版的三星S20系列手机已经跌至五千到六千的价格,港版的S20大概在5500+,而S20+则在6300+附近,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个价钱还是相对比较高的!不太值得购买。

二、国行三星S20系列还在跌价,作为港版货估计为了减少损失还会继续跌价

港版三星S20手机近几天价格确实比较稳定,但从国行也在掉价的情况看,港版的手机还有机会出现掉价;港版手机最大的取胜就是便宜,而国行的掉价则让港版手机没有任何优势,想真正销售港版手机,就只能随着国行的掉价而下降。随着国行手机的掉价,相信港版S20系列还会出现短时间的掉价的,否则大家都宁愿买价格相差不大的国行去了!不掉价也意味着港版没有市场。

因此,小编觉得港版三星S20系列还会出现短暂的降级,来拉开跟国行的差距。

奥迪Q5L优惠超10万!豪华车再降价,还能更卷吗?

众所周知,由于电动车的加入,时下30万级别及以下的市场都是处于一个非常“卷”的状态,价格战打得激烈,说是头破血流也不为过。而30万以上市场呢,当然也是不可能独善其身的,价格战这个东西,是会有连锁反应的,比如BBA价格也很受市场竞争的影响,据我们了解近期一些主力车型降价幅度也是相当惊人。

奥迪Q5L:最高优惠超10万

我们在广州地区调查,咨询了3家当地经销商,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得知,目前最热销的车型,分别是官方售价为39.68万元的40T时尚版,以及41.76万元的40T豪华版,普遍的优惠都在7.5-8.5万元。

其中,时尚版优惠后裸车价为32万元,优惠了7.68万元,加上购置税及保险,落地价约为36.5万元;而豪华版车型优惠后裸车价为33.2万元,优惠8.56万元,落地约为37.8万元。这优惠力度,比起我们在4月探店是还要更大。

上述还只是全款购车的价格,如果是做金融分期的话,优惠力度则是会进一步加大。如果选择分期的话,有一家店报时尚版落地价为34万元,与全款购车相差了2.5万元。同时,我们可以由此来倒推一下,落地价减去相关的购置税、保险、服务费等,该车的裸车价在29.5万元左右。也就是说,当下的奥迪Q5L优惠价超过了10万元,裸车价压到了30万内。

再以同一款车型举例,在我们4月的探店中,同样是尚版车型,也同样是分期购车方案,其优惠后裸车价为30.98万元,落地价格为35万元左右。

奔驰C级:优惠7万,要加精品

再来看奔驰C级方面,同样是在广州地区,我们分别咨询了2家经销商门店,均表示目前拥有7万元的现金优惠,以最为热销的C260 L为例,该车的指导价为35.43万元,优惠后裸车价为28.43万元,落地价格约在32.5万元。

此外,该车在优惠力度方面,比起此前也是有所增大的。在我们3月的探店中,当时奔驰C级的优惠为6.5万元,比起当下要稍少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奔驰C级不论是全款购车,还是分期购车,其优惠价格均为7万元,并不会因为购车方式的不同,而在价格上存在差异。相反,如果是分期购车的话,还需要支付相关的额外费用。不过要注意的是,以上虽然现金优惠,但是实际中还需要加8000元精品选装的费用。

新势力抢占了豪华车市场?

其实不难看出,在一众新势力品牌到来之后,这些豪华品牌没有了以前高高在上在形态,他们更多是靠不断加大优惠力度,以保证自身在市场中的份额,这一点我觉得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

那么,这个级别中的新能源车型,到底是不是抢占了豪华车的市场呢,某程度上确实如此。首先,以奥迪Q5L为例,其5月的销量为辆,比起同级中的蔚来ES/EC6要高出不少。又以奔驰C级为例,其5月销量为辆,同样是要领先不少新能源对手。

但是,对比两款车型过去一年的销量数据,会发现相比之前是呈现下滑的趋势,一度更是跌到月销只有5000多台,而在后续全靠终端售价的吸引,才能让两者在销量方面逐渐回升。另一方面,新能源对手的到来,确实是给豪华品牌带来了不少的压力,他们也是正因如此,才需要不断去加大优惠,否则的话很容就会地位不保。

优惠力度还会继续卷吗?

回归到标题方面,在豪华品牌方面,他们的价格还会继续再卷吗?我个人认为,是会的。

阿维塔11

很简单,在此前我就曾经提过,当下的BBA品牌,其实在价格方面已经是处于崩盘状态,因为他们要面临的对手实在太多,例如在30-40万元的价格区间,还有像阿维塔,飞凡、智己等一众对手品牌的存在,而为了保证自己能“活着”,他们确实只能这样。同时,他们是有着较大的市场压力,而且用户依然还是以观望为主,这一点对于豪华品牌来说尤为明显。

只不过,那么是继续降价,我认为也不会再有太大的降幅,毕竟当下已经是非常接近底价了,确实也没有太多可以降,基本上也是在5000元左右的区间,这个价格其实只要你肯多谈两次,也能拿下来这个优惠价格。所以,对于一些持币观望的用户来说,如果确实有看上合适的车型,这个时间段还是可以选择出手的,并不需要有太多的担心。

编辑说:综上来说,当下的豪华品牌方面,基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今已经是去到了一个以价格来获胜的现象,也就是常说的“价格战”。所幸的是,整体的价格已经并没有太多可以再下降的区间,在一线豪华品牌方面基本可以放心入手。但是在二线豪华品牌方面,我相信会不断有品牌加大优惠力度,对于用户来说反而可以稍微观望一下。那么,你觉得在之后,又会有哪个品牌或者车型进行大幅度降价?而在同样的价格区间里,你是愿意选择传统豪华品牌,还是新势力品牌?

10多家车企加入降价,“等等党”该不该出手?

在车企“组团”签订承诺书不降价墨迹未干之际,汽车品牌还没等来“金九银十”,就已经先“降”为敬了!

8月以来,10多个汽车品牌相继宣布降价促销。如吉利旗下极氪001降价3万-3.7万元,上汽大众旗下9款SUV车型最高综合优惠6万元,等等。

不降价,等死;降价,找死!

在保价争利润和降价抢份额的“两难”中,车企终究选择加入“价格战”,期待用短期收益来维持自身的现金流。不过,这样的做法也注定是难以持续的,这一轮汽车降价有何不同?车企为何如此匆忙地开启一轮又一轮的降价“自杀潮”?

部分车企降价并非销量不振

降,还是不降?不少品牌嘴上说“不要不要”,身体却很诚实。一进入8月,不约而同地宣布调价,这一轮“降价潮”让在价格阴影下的车市火上浇油。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特斯拉。尽管它不是此轮降价中第一个宣布降价的品牌,但特斯拉引发的“价格海啸”,至今仍让不少品牌心有余悸。

8月14日,特斯拉中国宣布,Model Y长续航版起售价从31.39万元调整为29.99万元,Model Y高性能版从36.39万元调整为34.99万元,两款车型均降价1.4万元。同时,Model 3推出送8000元车险补贴的优惠活动。

两天后,特斯拉再次宣布降价,Model S现车75.49万元起售,原价80.89万元;Model X现车83.69万元起售,原价89.89万元。特斯拉此轮降价最高达到6.2万元。

就连没怎么参与“价格战”的理想,这一次也终于扛不住了,价格开始松动。尽管理想汽车官方未正式宣布降价,但小艾从多家理想汽车门店中了解到,已经陆续有各种补贴政策推出,优惠从1万到3万元不等。

车圈“价格战”打的那叫一个欢,参与的不仅有上汽等传统品牌,更是有零跑、极氪等新势力。截至目前,加入“价格战”的汽车品牌已达十几家之多。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0.1万辆和238.7万辆,环比分别下降6.2%和9%,同比分别下降2.2%和1.4%,产销均出现“双降”。下半年开局受挫,让全年销量目标达成率蒙上阴影,各大企业也因此不得不早早地启动冲量工作。而8月又是传统的车市淡季,这就不难理解,车企为何会不失时机地抓住机会就开始“卷”价格了吧?其背后正是销量的争夺战。

不过,也有相当一部分新能源汽车加入降价,并不是因为销量不好,而是希望通过降价来维持原有的江湖地位。不久前,乘联会发布7月交付排行榜中,Model Y、Model 3分别以43,961辆、20,324辆实现“双车霸榜”,成为最畅销的豪华SUV和豪华轿车。

理想汽车7月共交付新车34,134辆,同比增长227.5%,连续两个月交付量突破3万辆。

这一波降价潮,正如“整个晋西北乱成了一锅粥”,车市格局正在重写,在纷乱中,各大车企或主动或被动选择了降价。

价格战致经销商亏损面扩大?

那么,价格战效果如何?不少汽车品牌至今对上半年的“内卷”和降价潮心有余悸。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汽车累计销量1323.9万辆,同比增长9.8%。从销量来看,差一点重回双位数增长。

销量增长了,那利润呢?正好,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近日发布了《2023上半年汽车经销商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该报告显示,完成半年度销量目标的经销商占比为24.9%,56.9%经销商完成了任务指标的80%以上。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指出,2023年上半年,汽车市场外部环境纷繁复杂,汽车消费需求恢复缓慢,终端交易价格持续下探,以价换量的结果是“增量不增利”,增量的也只是新能源汽车,而传统燃油车销量则是持续下滑。

从整体营业收入来看,新车收入占比虽然有所回落,但依然超过八成。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经销商亏损面持续扩大,亏损经销商占比超过50%,只有35.2%的经销商盈利。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此分析,一辆汽车的销售价格由多个因素决定,其中汽车成本是主要因素,与此同时,汽车行业讲究规模效益,规模越大成本越低。这也是各大车企不惜血本也要把规模做大,保销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降价将极度伤害品牌势能,也难以通过降价方式实现起死回生。”崔东树说,对一些二、三线品牌来说,尽管降价等方式可以提振销量,但这种“透支”从长远来看,并不能带来销量的增长;更关键的是,持续降价会导致品牌吸引力进一步下降。

其实,车企并非不懂其中道理,只是陷入价格“囚徒困境”中。正如,理想汽车CEO李想所说,降价不能提升销量,但能打击对手。在汽车行业弱肉强食的时代,稍微给竞争对手一点空间,简直就是不给自己机会。

市场复苏并不等于价格战结束

各大车企在“嗷嗷待哺”中期盼政府“出手”。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就指出,尽管上半年经销商的经营表现不及预期,但随着各方面促消费政策的落地实施,经销商的经营信心逐渐恢复,约三成的经销商在年中提升了全年度销售目标。

8月16日,浙江召开新能源汽车下乡发布会,为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提出到2025年,全省将累计建成充电桩230万个以上,满足400万辆以上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达到100万辆以上。

山东也提出,力争省内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销量增长10%以上,在全省开展30场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下乡巡展活动。

此外,广东省、上海市等地均出台政策,通过多种形式支持扩大汽车消费。

中汽协提出,2023年,中国汽车销量有望达成2760万辆、同比增长3%的发展目标。这一次,如果没有更强有力的政策刺激,恐怕也是难以达成的目标。

信达证券的研报认为,价格战缓解以及在政策支撑下,车市有望逐步回暖,但市场复苏并不等于价格战会结束。

崔东树认为,产品价格的适度下调有利于激发消费者对汽车的消费需求,但最关键还在于购买力并没有得到明显提升,市场观望情绪浓重。

爱点评

汽车品牌经过百年厮杀,大浪淘沙,留下来的品牌越来越少,相比之下,国内品牌反而在增多,尽管有不少是趁着新能源“东风”崛起的,但本质上也要遵循基本的商业法则——持续亏损的新能源终究难以持续。总之,短时间内,“价格战”还将持续,“淘汰赛”远未结束,一批二、三线品牌注定在这场刺刀见红般的搏击中败下阵。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huangtou/5258.html
俄罗斯有何用意 通缉泽连斯基
热搜爆了!突然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