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租赁 保障性住房……楼市政策组合拳让购房者享受实实在在利好 人才安居

央视网消息: 近日,楼市迎来诸多利好,多项重磅政策同时出炉,包括购房首付比例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等,还有一项是收购库存房源充当保障房。其中,央行将提供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政府收储行为。为何现在提振存量房消费,成了当前房地产复苏的当务之急?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为7455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7%。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24.5%。

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易成栋表示,目前,市场上出现刚性需求,有买房的愿望,这个时候就需要政府采取一些政策,打破这个循环,让市场走向平稳健康。

据易居研究院统计,全国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库存销售周期目前为25.3个月,而新建商品住宅的合理销售周期应为12—14个月。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这些政策和现在消化市场上新房、二手房等有直接的关系,对包括房屋买卖市场的情绪、房企的销售状况和资金状况等都能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对于提振市场将产生积极作用。

专家:此轮楼市政策核心点在于“以购代建”

在此次多项重磅政策当中,有一项明确规定,就是商品房库存较多的城市可“以需定购”,酌情以合理价格收购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这被称为“以购代建”的模式。专家表示,“以购代建”也是此次政策最核心的要点。

近期,多个城市或地区已经出台“以购代建”相关政策,鼓励收购存量房用于保障房。杭州临安区近日就表示,要在临安区范围内收购一批商品住房用作公共租赁住房。绍兴越城区批量购买商品住宅用于人才安居工程。南京则表示,将适当改建或收购存量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盘活利用闲置土地和房屋。

从目前各地的政策来看,“以购代建”主要有两个目标,一是加快存量商品房去库存,二是助力保交楼和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的建立。专家表示,通过收购存量住房改为保障性住房,目前看可以实现一举多得的效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赵秀池表示,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为保障房,使开发商的商品房能够顺利实现其价值,另一方面增加了保障房供给,满足了更多被保家庭的需要,促进商品房与保障房双轮驱动双轨运行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中国推出政策“组合拳”稳楼市 受到国际舆论关注

中国政府稳楼市的重磅政策“组合拳”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国际机构和主流媒体纷纷表示,这将会有力提振消费者和企业的信心。

安永大中华区房地产行业主管合伙人汤哲辉表示,就供给侧来看,通过国有企业收购存量住宅和土地,将有力支持房地产企业增强流动性。各地政府在督促企业打好商品“保交付”攻坚战的同时,支持企业逐步恢复自身“造血”功能,发挥好房地产行业对中国经济的支撑作用。就需求侧来看,通过降低首付比例与降利率,满足百姓的刚性需求,特别是首付比例降低至历史新低,并配有“以旧换新”等举措,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渐回暖。

瑞银大中华区房地产研究主管分析师林镇鸿表示,政策比较积极,首套房首付比例也是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大概是15%这样水平,这也是部分反映国家的一个决心。

美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吴温妮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出台的新一轮房地产政策,从供需两端双管齐下,提振市场信心。

美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吴温妮表示,需求面最重要的是让房地产再次具有吸引力,而新政有望创造足够的势能,增强民众购房的意愿。在供给侧出台的消化存量商品房的举措也非常有力。

国际舆论纷纷对此予以关注。路透社在报道中称,投资者希望此次政策“组合拳”是稳定楼市的新起点,而金融市场也予以了积极反馈。新政在近日公布后,沪深300房地产股指数跳涨9.1%。澳新银行经济学家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去库存将增加房地产开发商的现金流,改善其金融稳定性。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称,此次新政公布前,外界已有对中国地方政府收购商品房这一去库存政策的预期,而这份预期推动投资者带资入场。自4月份以来,海外资金稳步回流,提振中国股市表现。

法新社的相关报道援引了汇丰银行的研究报告。研报指出,中国政府稳定楼市的计划正在实施当中,预计相关计划执行得越快、实施力度越大,收效就越好。

已发放公积金贷款明年起执行新利率

日前,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到底缴存人能得到多大实惠,住房城乡建设部公积金管理司相关负责人5月18日表示,新政策对缴存人解决住房支持力度将更大。

以一笔金额100万元、期限30年的首套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例,选择等额本息还款方式,月供将由4270.16元降至4135.57元,减少约135元,总利息支出将减少4.85万元。购房人得到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

据介绍,此次贷款利率调整范围既包括新发放的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也包括存量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2024年5月18日前已发放的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自2025年1月1日起执行新利率。2024年5月18日(含)后新发放的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将直接按照调整后的新利率执行。

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将指导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按照规定,做好政策衔接工作,确保缴存人能够第一时间享受到政策优惠。


南京人才安居政策2023

2023南京人才安居政策主要修订内容如下:1、将公共租赁住房调整为保障性租赁住房:人才安居采取实物配置和货币补贴两种方式,实物配置包括提供共有产权住房、人才公寓、保障性租赁住房,并视房源情况接受申请;2、将F类人才租赁补贴与高校毕业生补贴合并:F类人才租赁补贴与人社部门的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存在部门交叉检验不及时,部分人才重复享受补贴等情况,本次将两类补贴进行了合并,F类人才安居租赁补贴统一纳入市人社的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租赁补贴的受理、标准和享受期限按照本市公共租赁住房货币化保障的相关规定执行。 即,本科、硕士、博士补贴标准仍然为每月600元、800元和2000元,补贴期限由5年调整为累计36个月;3、将人才名单公示日期由季度月末调整为每季度首月:人才安居工作是多部门并联审核,审核工作会延至每季度月末,考虑到审核数据的完整性及工作时效,将公示时间由原每季度末调整每季度首月,将上季度人才安居名单向社会公示5个工作日;4、删除了关于“其他安居方式”的表述;5、删除了F类资金筹集的表述;6、不符合享受政策的处置方式在合同中约定;7、调整了违规处理的相关表述;8、预留了未来发展通道,考虑到今后人才集聚平台建设需要,预留了政策发展通道,表述为:为加快本市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建设,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本办法实物配置和货币补贴标准,制定人才安居专项计划。 南京市人才安居的适用对象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属于《南京市人才安居办法适用企业范围》中在岗在职人员;2、符合《南京市人才安居办法适用对象(目录)》中A、B、C、D、E、F类人才的认定条件;3、本市户籍、自有住房未达到本办法确定的安居标准,或者非本市户籍、在本市无自有住房,且均在本市5年内无住房登记信息和房屋交易记录。 综上所述,为改善人才安居条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更好吸引和留住各类优秀人才在本市创业创新,加快建设人才强市和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制定南京市人才安居办法,所称人才安居,是指政府使用财政资金或者提供优惠政策,为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提供住房保障的活动。 【法律依据】:《南京市人才安居办法》第七条人才安居采取实物配置和货币补贴两种方式。 实物配置包括提供共有产权住房、人才公寓、保障性租赁住房,视房源情况接受申请。 货币补贴包括购房补贴和租赁补贴,补贴标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鼓励人才选择货币补贴的安居方式。 在本市工作不满一年的,享受政策的首年原则上以租赁补贴为主。 第八条本办法所称共有产权住房,是指个人与代表政府持有产权份额的公有产权人按照一定比例共同拥有产权的住房;人才公寓,是指在一定政策期限内,供符合条件的人才免租金或者以低于市场租金租赁的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是指由政府给予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引导多主体投资、多渠道供给,主要面向本市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供应的小户型、低租金的租赁住房。 本办法所称购房补贴,是指政府向符合条件的人才在本市购买商品住房和存量房时发放的补贴;租赁补贴,是指政府向符合条件的人才自行租房时发放的补贴。

长沙楼市新政

近段时间以来,各地稳楼市政策密集出台,中原地产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当月累计有超过56个城市发布了稳楼市政策。 就在5月23日,哈尔滨也加入稳楼市行列,发布通知废止了2018年5月出台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 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此轮房地产新政呈现三大新特征:第一,此轮房地产新政不再单纯为刺激购房需求,而是与当地人口政策、人才政策等相结合,寄望一举多得,如武汉、杭州、东莞、泸州、常州、沈阳等地最新房产政策;第二,此轮购房政策不再全国相对统一,而是各地拥有了更多自主权,它们均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稳楼市措施因城施策,如长沙、杭州、沈阳、德州、日照、连云港、惠州等;第三,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及全国少数重点二线城市调控仍未明显放松,三四线城市放松力度最大,不同城市间购房政策差距拉大。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及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房地产市场最大的问题是社会信心不足,目前的政策调节仍称不上是重大利好,只是局部调整,短期内难以对市场产生大规模提振效应,但整体而言目前房地产市场已开始筑底回升。 与人口人才政策结合与人口政策、人才政策等其他政策相结合是此轮稳楼市新政潮呈现出的新特点,也是未来新趋势。 5月14日,东莞市住建局凌晨出台楼市新政指出,商业银行要执行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合理确定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另外,对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生育二孩或三孩的居民家庭,允许其新增购买一套商品住房。 无独有偶,南京市最新购房新政也指出,生育两个孩子及以上的南京户籍居民家庭可新增购买一套商品住房的同时,还可享受相关银行最优惠贷款利率等支持。 杭州的新政则明确,符合条件的三孩家庭在报名参加新建商品住房公开摇号销售时,参照“无房家庭”优先摇号。 类似楼市新政与其他政策相结合的案例不少,沈阳最新购房政策限购放松的条件同时向二孩或多孩家庭、以及青年人才倾斜。 沈阳明确,对生育二孩、三孩未满18周岁的居民家庭在沈阳行政区域内已拥有2套住房的,可在沈阳限购区域内再购买1套新建商品住房。 沈阳还规定,对生育二孩、三孩未满18周岁的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家庭,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自住住房的,贷款限额可放宽到当期最高贷款额度的1.3倍。 另外,针对青年人才,沈阳市再次扩大公积金贷款支持范围和力度,在沈就业的毕业5年以内全日制本科以上高校毕业生,公积金贷款限额可放宽到当期最高贷款额度的1.2倍。 5月19日,四川泸州也发文明确,对现役军人、退役军人、泸州市农村户籍人员、非泸州市户籍人员、毕业未满五年的大学(包括专科和本科)毕业生,以及二孩、三孩家庭购新房给予一次性总购房款2%的补助。 此外,安徽芜湖对符合条件的青年英才给予最高20万元的购房补贴,山东日照则对青年人才给予最高10万的购房补贴,同时将首次公积金贷款购房最高额度提高到100万元。 相关情况已成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杭州、南京、无锡、东莞、乐山、绵阳、达州、苏州、泸州等多个城市针对多孩家庭出台购房新政,内容涉及发放购房补贴、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以及放松限购政策等。 另外,常州、芜湖、沈阳、鹤壁、日照、扬州、泸州等城市最新出台的购房政策都针对青年人才给予了放款限售条件方面的倾斜。 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张磊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我国将进入少子化高龄化社会,不断减少的新生人口和快递增加的老年人口是我国将来的人口趋势,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政策经验表明,任何单独的政策措施都无法对生育率提升起到决定性作用,只有设立涵盖婚恋、生育、教育、住房、养老、社保等方面的一揽子家庭支持计划,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和公共资源配置,才能全面保障家庭发展,提升家庭生育意愿,这是此轮多地购房新政与人才、人口等政策结合的原因。 平安不动产市场研究副总监岳翔宇也对记者表示,以家庭多孩为放松限制的前提条件,实际是缩小了政策适用范围,减轻了宽松力度,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地区希望通过试探性宽松来逐步加码,避免放松节奏过快导致市场迅速升温,与以往的宽松政策相比形式更加丰富。 多位专家表示,与人口、人才政策结合正逐渐成为新一轮房地产政策优化的新趋势,针对多孩家庭的购房支持政策既能促进合理购房需求的释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鼓励生育、促进人口增长,与人才政策结合则有利于各地吸引人才就业,预计后续将有更多城市跟进。 形式多样因城施策各地购房政策更加灵活、多样、本地化也是此轮稳楼市政策潮所呈现的一大特点。 此轮已出台的政策中,各地均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采取了调整公积金、优化限贷、降低首付比例、实施契税优惠、减少限售年限、给予购房补贴、盘活租赁市场等其中一种或多种措施,对所在城市购房政策进行调整。 长沙算此轮稳楼市新政潮中较引人注目的一个城市。 其最新购房政策明确已实现网签备案交房或已办理不动产登记的房屋,盘活供作租赁住房后,不纳入家庭住房套数计算。 对此,有声音认为,长沙新政相当于给绝大多数置换需求强烈的改善一族发放了一张免费“房票”。 不过,不过长沙住建局方面官方答疑称,该政策依然有所限制,比如业主需要与试点企业签订《长沙市盘活存量房供作租赁住房合作协议》,将存量房盘活供作租赁住房,运营年限时间不得低于10年,同时目前资格审核时,以家庭为单位,盘活一套或多套住房用作租赁的,暂按“一户核减一套”的原则核减家庭住房总套数,即有多套住房出租的家庭,在家庭住房套数计算时均只核减一套。 天津、东莞、惠州、佛山、杭州、苏州、武汉、济南等一批热点城市也已根据自身情况推出了“自选动作”。 天津将购买家庭首套住房的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由60万元上调至80万元;东莞将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征免年限由5年调整为2年,商品住房取得不动产权证满2年的可以进行交易转让;惠州取消惠阳区、大亚湾区限购;佛山满5年二手房不占购房名额,交易也不限购;杭州新政规定,落户未满5年在限购范围买二手房取消社保要求,非本市户籍家庭连续缴纳社保或个税满12个月即可购房,降低二手房限购门槛;苏州一手房限售3年调整为2年,二手房限售全面取消。 部分城市则推出了刺激购房组合拳,如四川泸州最新稳楼市政策涉及给予购房补贴、优化土地出让条件、调整落实税收政策、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取消按揭贷款保证金、优化完善二手房网签备案、办税、办理转移登记工作流程等多方面。 江苏常州、辽宁沈阳稳楼市政策也诚意满满,其中常州将限售时间由取得不动产权证后满4年调整为满2年,同时将第二次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由50%降低至30%,同时提高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30万至60万,家庭最高至90万。 此外,常州还加大了对常州博士和35周岁以下硕士等高端人才的支持力度。 其他城市稳楼市新政也丰富多样,洛阳、上饶、连云港、梅州等城市降低首付比例至二成,株洲、南阳、黄石、岳阳、鹤壁等或契税优惠、或购房补贴财政“托市”;无锡将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免征年限由5年调整为2年。 松绑尺度差别大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几个全国一线城市除了全国性的降息政策外,暂无其他显著稳楼市政策出台。 而南京取消二手房限购新政则在官宣不到三小时即被紧急删除,此前今年4月广州有银行启动“接力贷”也被当日叫停。 足见,在楼市方面,北上广深等重点城市依然未显著放松。 中指研究院分析,从各线城市政策侧重点来看,一线城市在购房补贴、落户/引才等方面微调政策,二线城市更加侧重优化限购、调整公积金、发放购房补贴、落户/引才等方面,三四线城市调整的政策更多地聚焦在发放购房补贴、多孩家庭住房支持以及落户/引才等方面,弱三四线城市将贷款政策放宽至国家政策规定最低水平,在刺激购房消费的力度上均是本轮政策潮中最强。 中指研究院认为,短期来看,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楼市“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各地因城施策落地的节奏有望进一步加快,力度或继续加大,预计一线城市政策将继续以微调为主,以引才或纾困为突破口,修复市场信心,其他城市政策力度有望继续加大,限贷、限售等限制性政策存在优化预期。 4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23条措施,再次明确“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房地产定调。 4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据了解,这是多年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行业特别关注的一次,可见房地产市场形势严峻。 中央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表明了中央对各地因城施策完善房地产政策的支持态度,释放出更为积极明确的信号。 从数据上看,今年一季度我国房地产业确实不容乐观。 今年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0.7%,增速进一步下滑,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3.8%,销售额同比下降22.7%。 3月份30个重点监测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增长48%,同比跌幅扩至47%,百强房企整体业绩规模也同比大幅降低47%。 信心不足是最大问题张磊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今年在疫情的新一轮冲击下,房地产市场加速下行。 4月份,房地产投资、销售、新开工、施工等各主要数据同比增速继续为负,且降幅不断扩大,房地产行业企稳难上加难。 目前对房地产来讲,信心不足是最大问题,转变房地产下行趋势的关键,是扭转社会特别是居民对房地产行业的预期。 目前的政策调节仍称不上是重大利好,只是局部调整,短期内难以对整个市场产生大规模提振效应。 岳翔宇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本轮疫情前宏观经济、房地产销售均处于下行,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部分地区居民难以出门,看房购房自然也无从谈起,这令房地产市场加速触底。 正常情况下,房地产调控政策无论是宽松还是收紧,即便有效,也必然有一定的滞后性。 疫情影响下,各类政策的效果也会进一步延后,至少要到封控结束后才会较为明显。 此外,“房住不炒”基调不变的情况下,各地政府会尽力稳定房价走势、避免暴涨暴跌,居民购房也将更加理性,因此虽然市场回暖的确定性很高,但节奏不会太快。 全联并购工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也对记者表示,目前整个房地产行业处于严重的下滑期,今年年初至今不断反复的新冠肺炎疫情又令行业雪上加霜,预计目前密集出台的房产政策效果有限。 金融系统业内人士武忠言则表示,房地产行业链条长、带动效应强,此轮稳楼市政策对新市民、青年大学生安居乐业、扎根一地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与积极作用,也利于房企加快存量新房出清和房企资金回笼等。 从各地购房者动向来看,此轮稳楼市政策已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者的购房需求。 据媒体报道,机构数据显示,杭州新政后两天二手住房的日均挂牌量,是新政前近一月里日均净挂牌量的近7倍。 多位受访的房产经纪人表示,从17日开始,二手房的咨询量明显增加。 出于对市场前景的看好,杭州个别业主应声上调挂牌价,有业主一次性上调了80万元。 但对于大幅涨价的业主,经纪人直言有点离谱。 来自深圳、天津、苏州的房产中介也表示,近来看房的人开始多起来了。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分析认为,4月房地产市场总体面还未呈现全面复苏态势,部分城市房价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市场信心处于筑底回升阶段。 另外,从全国来看,楼市政策宽松力度也越来越强。 5月20日,距离5月15日首套个人住房商业贷款利率下限下调20个基点后不到一周时间,央行再公布新一期LPR利率,与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密切相关的5年期以上LPR下调15个基点至4.45%。 这意味着,房贷利率下调空间进一步打开,最低可至4.25%。 根据贝壳研究院发布重点城市主流房贷利率数据,2022年5月贝壳研究院监测的103个重点城市主流首套房贷利率为4.91%,二套利率为5.32%,分别较上月回落26个、13个基点,再创2019年以来新低。 2021年在长沙买房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购房者须具有合法有效的身份证和户口薄等身份证明;2、非长沙市户籍,在本市无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家庭,凭在长沙市连续缴纳24个月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限购1套商品住房。 不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外地户口的购房者只能购买一套;3、长沙本地户口,可以购买两套房;4、如果申请贷款买房的话,购房者必须有达到购房款总额三成比例的首付款。 而且购房者必须信用良好,收入稳定,并有一定的还款能力;5、相关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长沙买房注意事项包括:1、如果是通过社保在长沙购买二手房,可补缴为6个月的社保或个税;2、父母投靠成年子女落户不满2年的,不得作为单独家庭在限购区域内购买商品住房;3、对符合人才引进条件的,其购房资格、住房公积金使用不受上述限制,但须获得市组织人事部门的认定;4、服役地为长沙/入伍地在长沙/征兵前户籍为长沙/在长沙专业、退伍军人,提供团级以上部门出具的证明,即可在限购区购房。 法律依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十九条按套(单元)计价的预售房屋,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合同中附所售房屋的平面图。 平面图应当标明详细尺寸,并约定误差范围。 房屋交付时,套型与设计图纸一致,相关尺寸也在约定的误差范围内,维持总价款不变;套型与设计图纸不一致或者相关尺寸超出约定的误差范围,合同中未约定处理方式的,买受人可以退房或者与房地产开发企业重新约定总价款。 买受人退房的,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违约责任。

重磅!30省定调房地产工作:16省均强调这4个字

地方两会相继召开,安排2022年经济工作重点。 截至2月11日,除天津外,其余30个省市自治区的地方两会已召开并发布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住房更是居民消费中的重要部分。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总体稳定,2022年房地产投资有望平稳健康发展。 30个省份的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均对房地产工作进行安排,20余个省份在民生和社会保障中部署房地产工作,强调坚持“房住不炒”,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等等,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黑龙江、吉林、江苏、浙江、青海、陕西、新疆、宁夏等均提出要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黑龙江和新疆还在扩大和促进消费中提到住房相关内容。 房地产风险关系社会民生和金融系统稳定,吉林、河北、浙江、广东等十余地区在安全和化解风险相关板块中明确房地产风险防控、房企债务风险或问题楼盘等内容。 另外,吉林、河南等地还强调了人才的住房保障问题。 宁吉喆指出,房地产属地性比较强,因地制宜发展十分重要。 坚持“房住不炒”,坚持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因城施策进行调节,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也有利于保障群众正常居住需要。 坚持“房住不炒”定位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北京、上海、重庆、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江苏等16个地方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均再次对“房住不炒”进行强调。 上海、重庆、贵州和青海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三稳”的重要性,如上海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完善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房地产精准调控机制。 部分省市也有类似表述,如北京规定要“保持房地产调控政策连续性稳定性”。 北京、上海、重庆、黑龙江、河北、山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北等20余地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均将全部或部分房地产相关内容放在改善民生,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促进共同富裕相关部署中,强调房地产的社会保障属性。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强调“房住不炒”和住房保障是不会改变的政策调控长效机制和顶层设计。 住建部部长王蒙徽在2021年8月31日召开的“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新闻发布会上谈到,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9.8平方米。 “十四五”期间将以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 在2022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保障性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成为高频词,北京、上海、重庆、山东、山西、江苏、浙江、福建等28个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有相关内容涉及,其中20个省份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相关内容。 2022年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明确,2021年全国40个城市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94.2万套。 2022年要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以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为重点,全年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40万套(间)。 北京、上海、河北、浙江、贵州、陕西、新疆等21个省市自治区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保障性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具体目标。 如上海在2021年建设筹措6.7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基础上,明确2022年要进一步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建设筹措17.3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 部分地区针对本地实际推出保障性住房建设“组合拳”。 如海南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以满足本地居民、新市民、年轻人和引进人才住房需求为出发点,构建以安居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 建设安居房5万套、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1.4万套。 另外,为配合生育政策和家庭结构变化,更好满足多胎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北京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研究适应多子女家庭的公租房政策,调整建设标准和配租办法。 河南、山东、山西、江西、湖南、海南、云南、贵州、四川、新疆、宁夏等地将棚改、旧改、城市更新、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等房地产内容高碧置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化质量,城市治理或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板块。 对此,贝壳研究院首席分析师许小乐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上一阶段的城镇化发展更多受人口数量驱动,但大量进城人口买不起商品房,也未被纳入住房保障体系,面临住房困难、住房环境差等难题,城市中也存在大量老旧小区不能满足人们改善住房的需求。 未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长租、旧改等可以有效拉动投资,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 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我国仍处于城镇化持续发展阶段,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末城镇常住人口比2020年末增加1205万人,流动人口3.8亿人,增加了885万人,人口流动带来新增住房需求。 宁吉喆指出,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居民正常住房消费的愿望转化为现实,再加上金融等政策的支持,城市住房需求特别是改善性住房需求有望持续释放。 在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之外,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明确要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 加快构建商品住房、保障性住房等多层次住房体系。 在今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黑龙江、吉林、江苏、浙江、广东、青海、陕西、新疆、宁夏等9地明确提出要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 其中黑龙江和新疆将住房消费纳入促进和扩大消费相关内容。 黑龙江政府工作报告在多措并举扩大消费、充分释放内需潜力中提出要推动消费扩容提质升级,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新疆在着力促进消费方面明确,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突出抓好旅游、汽车和住房消费等,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支持刚性购房需求。 李宇嘉表示,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与“房住不炒”并不矛盾,满足购房者购置首套房和换房需求的前提是不能过度加杠杆,让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 “在强调‘房住不炒’基础上,今年可能会更多强调满足合理住房需求,主要控制买房杠杆,在其他政策上应该不会有明显大动作。 ”为更好引育人才,满足人才合理住房需求,吉林、河南和福建政府工作报告中在人才培育相关内容中也涉及住房相关内容。 吉林提出要细化人才住房保障等配套实施细则,河南提出要强化人才住房等服务保障,福建提出要分行业分领域大力培养急需的技能人才,并在住房等方面给予优厚待遇。 另外,上海提出要实施租购并举的人才住房政策,黑龙江提出要面向符合条件的新市民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和人才住房,海南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注到人才住房问题。 许小乐指出,吉林、河南等省份多存在人口流出较多的问题,为提高人口吸引力、激发人才活力,预计后续这类省份在人才住房等相关政策方面将有配套细则出台。 黑龙江、吉林、河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湖北、广东、四川、陕西、内蒙古等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还关注到房地产防风险问题。 如黑龙江提出要完善地产项目风险处置机制,妥善解决房地产领域突出问题;吉林提出要坚决有力处置房地产企业风险,维护群众合法利益;广东明确要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做好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处置工作;四川明确要按照“一楼一策”分类化解房地产风险隐患,坚决防止房地产风险向金融、社会等领域传导等等。 许小乐表示,房地产风险关系社会民生和金融系统的稳定,预计2022年房企到期债务约9603亿元,仍处于接近万亿的偿债规模高位。 为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预计后续还将有调整房地产企业资金监管等相关政策推出。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huangtou/8882.html
食客称被高档餐厅收两千多服务费 龙虾还是冒牌货!店家回应
在新疆大显身手 智慧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