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接管国米 创历史 苏宁时代结束!张康阳仍未还3.8亿贷款

北京时间5月22日凌晨,关于国米的未来又有了最新消息,32岁的张康阳没有创造奇迹,仍然无能力偿还这笔高达3.8亿欧的贷款,《米兰体育报》确认美国橡树资本将会很快发表声明,正式接管国米俱乐部。

早在2021年,张康阳拿国米的股权作为抵押,向美国橡树资本借款2.75亿欧元,年利率为12%,双方约定2024年5月20日还款,届时张康阳需要连本带利偿还3.8亿欧元左右。

据意大利媒体的报道,原本张康阳团队已经跟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谈判,即将获得融资4.3亿欧元,不过在橡树资本的阻挠之下,最终谈判破裂,张康阳为此发表声明进行了指责。

由于卢森堡的假期,让张康阳还有24个小时得到缓冲,不过国米球迷没有等来奇迹,因为张康阳至今仍然没有找到解决方案,美国橡树资本已经做好了正式接管国米的准备。

据《意大利天空体育》关于质押股份的介绍,质押执行将影响到国米99.6%的股份,里面还有苏宁持有的68.55%股份,只要贷款未还清,橡树资本就会成为国米的所有者,未来将由它管理或选择出售俱乐部。

现在《米兰体育报》最新确认,张康阳离开国米已经进入了倒计时,国米的苏宁时代也随之结束,因为无法偿还贷款及利息后,质押股份将被橡树资本收回,国米俱乐部也将历史首次由美国人控股,官方公告预计将于明天发布。

从2016年到2024年,苏宁控股国米仅仅过去8年时间,张康阳成为俱乐部主席也只有6年,如今不得不拱手让人。


苏宁还不起30亿,张近东父子弃苏宁电器保国米,这选择有毛病吗?

一个人的运气不会永远都那么好。

苏宁和国美的家用电器大战,本是一场旗鼓相当的对决。

甚至,胜利的天枰已经往国美那边倾斜了,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国美创始人黄光裕入狱,致使内部陷入了股权争夺,张近东坐收渔翁之利,一举拿下中国家用电器市场。

现在,风水轮流转,黄光裕刑满释放,重新掌舵国美,卯足劲要带领国美重回巅峰。

只是,曾经的对手张近东正在破产的边缘挣扎。

苏宁追赶国美的日子

时间回到2004年,尽管他们都已经上市了,但是双方差距还是挺大的。

就拿净利润来说,这年苏宁电器净利润为1.84亿元,国美电器净利润为3.74亿元,是苏宁的2倍。

这是属于国美的一年,企业荣誉林林总总加起来有数十个,其中份量最重的是斩获了中国家电零售额的第一名。

在个人荣誉方面,黄光裕如日中天,以105亿元的身家成为中国首富,而张近东在榜单排名很后。

在2008年之前,苏宁稍微落后国美的格局一直没变过。

黄光裕在这期间还两次登上了中国首富的宝座。

那时的国美很强大。

当时,中国家用电器市场主要由国美、苏宁、永乐、大众这四家企业霸占。

2005年国美通过资本市场一口气并购了永乐和大众,向排名第二的苏宁步步紧逼。

国美还放出话,要收购苏宁电器,火药味十足。

从当年双方公布的业绩来看,国美在各方面数据都是略胜一筹的。

也许这就是黄光裕的底气吧。

没想到的是,苏宁在2006主营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

苏宁电器实现净利润同比翻了一番的壮举,主营业务收入249.27亿元;而同期国美电器实现销售收入为247.29亿元。

等于双方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全国人民喜气洋洋,为举办奥运会摇旗呐喊。

但是,对于黄光裕来说,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股票内线交易,锒铛入狱。

这年,是他第三次登上了中国首富之座。

这是转折点。

从此,苏宁迎来了全面压制国美的时代。

2010年,苏宁实现营收达到543.02亿元,利润37.83亿元。国美实现营收372.70亿元,利润18.68亿元。

此时苏宁已经实现大幅反超。

打败了黄光裕,来了个刘强东

2003年,中国电子商务刚刚萌芽,淘宝、京东创立。

因为,京东无法与国美、苏宁线下竞争,刘强东选择了走电商这条路,2010年京东商城电器销售额已经达到了100亿元人民币,来势汹汹。

此时,有人建议张近东开始布局电商平台。

但是拖了2年,2009年张近东预料到京东将会是苏宁最强大的对手,成立了苏宁易购公司。苏宁电器占据60%的股份。另外40%是用来做团队的股权激励,暂时由管理层持有。

2012年,刘强东在社交平台上发话,要挑战苏宁和国美,价格战开打,国美因为消耗不起,中途退出,剩下京东和苏宁对轰。

苏宁打得很吃力,电子商务平台布局太晚,是关键原因之一。

难道张近东真的不知道电子商务时代将要来临吗?

张近东是个聪明人,肯定知道,电商是未来的趋势。

但是他下不了决心。

因为,他明白打败国美电器靠的是不断新开线下门面店,几年下来,苏宁已经扩张到近2000家,如果建立电商平台售卖电器,意味着开店速度需要减缓。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售价问题,如果线上产品的价格和门店售价一样,就会没有优势,如果比线下门店卖的便宜的话,这样又会有排挤效应。

后来,证明张近东的担心是存在的,在与京东商城这一战役,苏宁电器产品线上售价已打95折,直接影响到线下店面的销售额。

京东在那次“ 电器大战”不但赚足了大众眼球,而且打败了苏宁,从那年的年报披露,苏宁营业收入983.57亿元,同比增长仅为4.76%,营业利润30.14亿元,较同期下降53.23%。

也就是说,苏宁大资金投入,换来的是利润下跌。

在我看来,苏宁必败,原因无非是包袱太大。

首先,2012年京东已经有9年的电子商务经验,不仅仅只卖电器,是什么东西都卖,有固定的网上客户群体。

相反,2012年苏宁易购才刚刚运营2年,流量肯定不如京东。

更重要的是,苏宁的付出远远要大于京东,商品打折后对自己实体店面的冲击,再加上人工费用支出。

但是,张近东知道苏宁必须改革。

2012年之后,苏宁开始注重电商平台经营,线上线下齐头并进,并改名苏宁云商。

苏宁大撒钱

电商真不是一般人能玩的,京东商城风光的背后是建立在烧钱抢夺市场的基础上。

2014年3月10日,京东商城为了补充现金,找来腾讯入股, 腾讯向京东购买普通股,占后者上市前普通股的15%。

京东商城获得2.14亿美元现金,同时腾讯旗下APP, 比如QQ、微信为京东提供一级入口。

同样,苏宁也认识到中国资本市场,想要单枪匹马很难,最好的方式就是拉帮结派。

2015年8月10日,阿里巴巴宣布用283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苏宁,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此外,苏宁将以140亿元人民币认购不超过2780万股的阿里新发行股份。

也就是说,双方交叉持股,各取所需。

因为,京东一直想在电子商务领域和淘宝一较高下,阿里巴巴投资苏宁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牵制京东的发展。

而苏宁也如愿以偿得到阿里巴巴的加持。

有钱了就开始大手笔投资,比如 48亿元人民币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 收购万达百货、疯狂开设苏宁小店等原有业务。以苏宁小店为例,2017年时苏宁小店数量只有23家;到了2019年苏宁小店自营店面合计5368家。

然后又再次更名为苏宁易购,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广,主要业务包括零售、物流、地产、金融、文体等。

此时外界对苏宁的评价是什么都参一咖,更像一个投资公司。

张康阳投资足球,就是典型的例子。

按道理说,苏宁没必要去趟这套浑水,张近东也不像许家印是个有足球情怀的人,组建苏宁足球队五年时间,花了63亿人民币,能得到的商业回报很低。

最终选择直接解散冠军球队,宣布退出中国足坛。

也可以说是中国足球给张近东上了一堂课。

另一方面,投资意甲足球队国际米兰,在我看来商业价值很高。

因为获得了2021年意甲联赛冠军,球队估值更上一层楼。

橡树资本对国米未来的估值超过了10亿欧元。

当初张近东花了2.7亿欧元收购国际米兰,再加上后续资金投入5.5亿欧元,总共花了8.2亿欧元。

现在估值10亿欧元,似乎还有赚。

目前的情况是,苏宁持有的国米还是处于负债状况,国米2020年6月的债务净额为3.23亿欧元,这样算起来好像也是亏损。

所以,保守估计张近东父子投资足球,耗资应该上百亿元人民币。

这些投资没得到回报,后续还要不断向国米砸钱,因为球队日常开支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苏宁负债累累,处于破产边缘?

2021年6月9日,一张图在网上流传,苏宁电器新增一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超30.82亿元,执行法院为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为了归还这30.82亿,张近东可能又要卖股权了。

从2021年 6 月2日,苏宁易购发布公告,苏宁电器拟将持有的公司5.2亿股卖给新零售基金。获得现金价31.82亿元。

可能目前还未成交,资金还没到账,所以不能马上归还债主。

其实这不是苏宁电器第一次卖股权了,早在今年2月,苏宁电器就将23%的上市公司股权(包括张近东个人持股),转让给深圳国资企业深国际和鲲鹏资本,拟作价148.17亿元。

张近东卖家业救国米,拿到这笔钱,给了张康阳20多亿解决国米发不出薪水的困局。

近年来,苏宁已经多次被传负债上千亿,现在看来消息不假。

根据苏宁易购的财务报表显示,截至2020年9月末总负债1361亿元。有息债务规模逾700亿元,其中近500多亿近期要还。

那么1361亿元的总负债,是怎么来的呢?

根据苏宁易购往年的年报,2014年以后净利润连续为正。

事实真的如此吗?

这些都只是“表面风光”,收购及出售所持股票、旗下资产是支撑苏宁总体净利润的主力军,懂的人就能看出点端倪,因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后,每年的净利润都是亏损的。

2014年至2019年,分别亏损 12.52亿、14.64亿、11.07亿、0.88亿、3.59亿、57.1亿。

这几年,苏宁主营业务根本不赚钱,漂亮的财务报表是投资所得收益,比如2016年认购了阿里巴巴1.05%股权,通过2017年、2018年2次出售,总获利143亿人民币。

或者每年出售资产,使得每年上市公司年报又赚钱了。 就拿2020年苏宁电器上半年财报来看,苏宁电器营业利润仅为1.81亿元,利润总额为-0.07亿元。

这才是苏宁真正的情况 。

苏宁负债累累是事实,手持的国米股权也被国外机构盯上了。

意大利媒体曝料一家位于卡塔尔首都多哈的金融公司已经向张康阳开价收购。

但是被拒绝了。

因为苏宁方面在今年5月,获得了美国橡树集团2.75亿欧元的贷款,缓解资金压力。

从今年的两次操作来看,张近东父子似乎爱国米胜于苏宁。

总结

张近东一直在保国米,弃苏宁。

每次都是出售手中持有的苏宁易购股份填国米缺钱的坑,沉迷在足球圈不能自拔。

早年苏宁追赶到打败国美,一度让外界误以为整个家电零售市场要被苏宁拿去。

没想到几年后,黄光裕出来, 国美动作频频,入驻京东开设官方旗舰店,后又向拼多多发行2亿美元可转债,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而曾经的对手正在拱手让出创业了20多年的产业,不胜唏嘘。

对于张近东父子将一盘好棋下得稀烂,广大网友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讨论!

张近东辞职,阿里提名黄明端,低调的苏宁太子爷能子承父业吗?

苏宁正式终结张近东时代。

7月12日,苏宁易购发生一件大事,董事长张近东辞任,同时卖掉16.96%的股权获得88亿融资。

不过,张近东的离开并不是出于本意,而是苏宁发展到岔路口,债台高筑的无奈选择。

1990年,年仅27岁的张近东辞职创立苏宁,从一家空调销售门店做起,直到现在线上线下同时经营、业务多元化的商场巨头,苏宁的三十年发展历程倾注了张近东的心血。

一个企业发展规模越大,涉及范围越广,经营起来就更分外小心,一招不慎则会满盘皆输。2020年伊始,关于苏宁资金链断裂的消息就层出不穷。

果然,2月28日,苏宁易购宣布将23%的股份转让给深圳国资背景的深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市鲲鹏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求度过难关。

然后,深国资开始对苏宁进行考察验资阶段。出其不意的是,6月3日,苏宁易购的5.2亿流通股以31.82亿元的价格转让给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隔天就完成过户登记手续。

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有江苏省、南京市的国资背景,阿里、海尔等公司都在其中,实力不容小觑。

但此番操作后,苏宁易购能转让给深国资的股份就剩下了13.11亿股,低于其承诺的13.44亿股。

雪上加霜的是,因种种财务问题,苏宁易购于6月16日停牌了,股价也一路跌到5.59元每股。

而深国资曾与苏宁约定的收购价是6.92元每股,如果继续交易亏的便是深国资,亏本的买卖自然没人愿意干,所以深国资取消了对苏宁易购的股权收购。

这才等来了重头戏的上演。7月5日,苏宁易购宣布将16.96%的股份,共计15.79亿股转让给南京新新零售创业基金二期,共获得融资88.27亿元。

经过转让,张近东虽然还有20%以上的股份,但失去了苏宁易购的控制权,苏宁易购处于无控股股东、无实控人状态。

这就有了开头一幕,张近东辞去苏宁易购董事长职位。

这也就意味着,苏宁易购领导层面临大换血,也到了闯过危机的关键时刻。

那么,靠出售股权融资的88亿元能够完成拯救苏宁易购的使命吗?张近东离开,下一任苏宁易购掌舵人会是谁呢?

对于苏宁易购新一代掌舵人,张近东有自己的安排,已经提名儿子张康阳作为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在此之前,张康阳很少出现在公众视线中,同是富二代公子哥,与行事高调、怒刷存在感的王思聪比较相比,张康阳低调的多。

张康阳出生于1991年,和所有创二代的成长轨迹如出一辙,在南京外国语学校读完初中,15岁的张康阳就去了美国一家精英学校读高中,在校期间成绩突出,收到了多所大学的邀请。

张康阳选择前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深造,大学毕业后,张康阳曾在摩根士丹利资本市场工作,并购和融资业务都有涉猎。

2015年,张康阳回国进入苏宁,张康阳回归后,但张近东没有模仿王健林,放任他随便投资练手,而是直接安排张康阳进入苏宁负责国际业务拓展工作。

张康阳在苏宁集团成绩如何,一句话概括,平平无奇。

2016年,苏宁集团以收购意甲豪门国际米兰俱乐部70%的股份,张康阳进入董事会。2018年,张康阳成为新任米兰俱乐部主席。

也是2016年,苏宁集团收购一只英雄联盟次级联赛战队,即后来的苏宁电子竞技俱乐部(SN),领导人依然是张康阳。

国传统 体育 和新兴竞技,这都是锻炼张康阳的大好机会。

只是,张康阳指挥的这两支队伍,成绩似乎都并不尽如人意。

2020年,张康阳带领苏宁电子竞技战队侥幸进入S10赛场,虽然比赛一开始光芒四射,到最后还是输给了韩国战队。

而相比同样热衷电竞的王思聪,则在两年前就已经拿过冠军,名利双收。

再看苏宁投资的意甲国米,也因一直无法在欧冠小组出线,士气低迷。

还有就是张康阳为第一股东的苏宁小店,因为亏损严重不得不从苏宁易购上市公司中剥离……

如此来看,张康阳虽是一个有上升空间的年轻一代接班人,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取得能够值得引以为傲的资本,他是否有资格成为掌舵人,很多人心里都打着问号。

前面说到,苏宁经历大换血不再是一家独大,而是多方控股。也就是说,新任掌舵人该由谁担任,并不是张近东一人能够做主。

继张近东提名其子张康阳后,南京新新基金零售二期也提名洗汉迪、曹群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这两人的来历都不一般。

洗汉迪目前是中手游联合创始人及董事长,而曹群是华泰紫金投资董事长,两人几十年投资经验,对国内外资本市场都做得如鱼得水。

持股19.9%的淘宝也有自己的算盘,他们提名了高鑫零售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黄明端。

1955年出生的黄明端,毕业于台湾大学商业研究所,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在担任大润发总经理期间因主持了大润发与欧尚合并在香港上市,被称为“陆战之王”,选他来领导零售发家的苏宁再合适不过。

显而易见,与其他三位对比,张康阳不是对手。

话说回来,张康阳也有自己的优势,作为苏宁的“太子爷”,他在苏宁人中的说服力也必然是最强的,对于苏宁系的老人而言,或许更倾向于张康阳。

另一方面,正所谓年轻有年轻的资本,张康阳作为新一代,他能够发挥的潜力,他在年轻一代群体中的号召力也不容忽视。

因此,苏宁下一任掌舵人会是谁,在官方发布之前,一切都只是猜测。而如何靠出售股权获得的这八十多亿资金带领困境中的苏宁走出泥潭,化解债务危机,才是最大的挑战。

这个坎,如果苏宁和新掌门人能够迈过去,则未来可期。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无法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作者:心向吾桐

苏宁不退出,国米降薪!张康阳传达4大信息,明年不求争冠

过去5天,国际米兰俱乐部沉浸在夺得意甲冠军的喜悦之中。已经返回米兰城的国米主席张康阳,正展开2021-21赛季的筹备工作。5月7日的天空 体育 、《都灵 体育 报》等媒体报道,张康阳召开管理会议,传达了一些关键信息。

张康阳回到米兰城没多久,国米就加冕意甲冠军。5月6日,国米迎来夺冠之后的第1次训练,训练基地张贴着“我们是意甲冠军”、“意甲19冠”的庆祝标语。

在米兰城Liberazione大道的国米总部会议室,张康阳与俱乐部管理层召开会议。苏宁少主传达了哪些要点信息?天空 体育 透露,主要有4大要点。

其一, 张康阳向管理层承诺,国米的连续性是“有保证的”。 换句话说,作为国米俱乐部大股东的苏宁,不会选择退出。3天之前,苏宁董事长张近东的祝贺信中也提到,“意甲冠军不是国米的终点,而是起点”,再次表达苏宁坚持运营国米的决心。

其二,也是最关键的信息, 张康阳要求国米俱乐部压缩开支。 2019-20赛季,国米亏损超过1亿欧元,病毒的影响还在继续,财务状况不容乐观。国米必须开源节流,保证 健康 发展,这就要求国米高管、教练、球员、员工降薪。“让我们所有人一起努力,克服这段困难的日子”,天空 体育 透露张康阳的讲话内容。

其三,是对下赛季成绩的要求。今夏的国米,不会进行疯狂豪购,以稳定为主。对于2021-22赛季的战绩,张康阳并没有提出卫冕的要求, “至少保证意甲前4,获得欧冠资格”,这是国米的目标。

其四, 张康阳还表态:俱乐部将在舆论和公众层面捍卫主教练 ——1年之前,孔蒂炮轰国米俱乐部没给自己提供舆论支持,这导致孔蒂和管理层关系破裂,一度传出国米将解雇孔蒂的消息。好在张康阳安抚孔蒂,化解了这次风波,这才有孔蒂带队夺得意甲冠军的辉煌时刻。如今,国米意识到舆论的重要性,坚决捍卫自家主教练。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jinrong/10947.html
会带维纳尔杜姆参加欧洲杯 相信他仍能发挥作用 科曼
最新回应! 国资公募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