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向泽连斯基坦白一件事 北约秘书长突访基辅

北约秘书长突访基辅:我要向泽连斯基坦白一件事

北约秘书长突访基辅:我要向泽连斯基坦白一件事

北约新闻处4月29日发布消息,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抵达乌克兰首都基辅,进行未经宣布的访问。斯托尔滕贝格将与乌总统泽连斯基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还将向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发表讲话。

路透社称,这是斯托尔滕贝格自2022年2月以来第三次访乌。斯托尔滕贝格当天在前往基辅的火车上表示:“我也会对泽连斯基总统和拉达非常诚实地表示,北约盟国没有兑现我们过去几个月的承诺。”

斯托尔滕贝格表示,7月将于美国举行的北约峰会上,北约成员国尚不会就乌克兰加入北约一事达成结论,乌克兰只会在合适的时间加入北约。

北约秘书长突访基辅:我要向泽连斯基坦白一件事


乌东地区战况升级,巴赫穆特成俄乌激战焦点,乌士兵喊话泽连斯基

近日,俄乌战局紧张,双方在乌东地区战况持续升级。 俄媒报道称,俄军对顿涅茨克阿夫杰耶夫卡方向发起强攻,在哈尔科夫州、赫尔松州以及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等地击落了十多架乌军无人机。 此外,俄军使用高精度空基导弹打击了乌东部城市克拉马托尔斯克的一处大型弹药库。 乌军则在强大火力压制下被迫放弃已经占领的阵地。 有分析认为,未来双方在该方向上的攻防预计还将加强。 美国战争研究所则认为,俄军可能从扎波罗热地区前线附近的阵地撤出人员。 分析人士认为,俄军在扎波罗热地区的调动,或表明俄军旨在减少乌军对其不断进行的打击造成的影响。 不过,不排除俄军部队是在进行重新部署的可能。 值得关注的是,数月以来,乌克兰顿涅茨克州城市巴赫穆特成了俄乌双方作战的重点。 俄军试图夺取这座城市,乌军则试图守住它。 严寒天气下,作战双方陷入消耗战、壕沟战,战况惨烈,日均伤亡人数上百。 从乌克兰国防部公布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前线战壕中满是泥浆积水,士兵们不仅要长期守在战壕中作战,还得在泥浆中睡觉。 前线的作战环境对乌军实在不友好,而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士兵已经出现厌战情绪,开始拒绝上战场,并扬言不会当泽连斯基的炮灰。 乌军第58旅下属的步兵连队通过视频向泽连斯基喊话,连长表示,他们的队伍伤亡极其严重,但却得不到及时救助,许多伤势过重的士兵还没送到后方医院就直接死亡。 士兵们纷纷抱怨,在前线缺乏设备、医疗援助等。 在这个节骨眼上,美国总统拜登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如果俄罗斯总统普京有结束俄乌冲突的意愿,他会在与北约盟友协商后与其进行会谈。 表面上看似乎是拜登在积极为俄乌和谈创造条件,实际上不过是在玩儿“逻辑”,毕竟目前美西方对乌克兰的军援并没有停止。 近日,德国政府网站发布消息称,德国正在准备向乌克兰额外提供7辆德国“猎豹”防空坦克。 路透社还提到,德国总理朔尔茨8月时曾在德国奥尔登堡一处军事训练基地视察乌克兰士兵训练使用这种武器。 他当时在一辆“猎豹”防空坦克前留影。 更搞笑的是,朔尔茨也和拜登如出一辙,在其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的电话中,舒尔茨在通话中呼吁俄方以外交途径解决俄乌冲突,同时尽快撤军。 普京则表示德国及其他西方国家全面的援乌政策有很大破坏性,它们促使乌方拒绝和谈,并对乌东地区平民犯下更严重的罪行。 显而易见,俄罗斯不会吃这一套,俄乌冲突目前暂时也没有和谈的条件。 近日,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达尼洛夫1日在基辅安全论坛上呼吁摧毁俄罗斯。 对此,俄联邦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表示,基辅宣布目标并非拯救乌克兰民主,俄没有必要回应达尼洛夫的言论,“因为这些言论纯属胡说八道”。 延伸阅读:媒体:巴赫穆特成绞肉机战场俄方的进攻不顾一切巴赫穆特,乌克兰东部的一座城市,又成为俄乌冲突的焦点地区。 5个多月前,俄军攻下北顿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之后,就部署重兵要拿下的这个重镇。 5个月后,仍然是双方战事的焦点之一。 双方投入大量的资源,在这里一寸一寸土地地进行争夺,媒体惊呼,这里已经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式的绞肉机战场。 “巴赫穆特附近的乌克兰军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壕中作战”,俄glavny电视台报道称,巴赫穆特,在俄被称为阿尔乔莫夫斯克,这里附近前线战壕中的乌克兰武装分子抱怨他们糟糕的阵地状况——他们必须在膝盖深的泥水中作战。 报道称,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相关照片正在传出,这表明乌克兰武装部队的士兵们状况令人遗憾,由于天气恶化,他们身处泥泞之中,那里的战壕更是让人想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战壕。 报道还称,俄罗斯军队继续在这一地区进行特别行动,众所周知的一个战果是,在阿尔乔莫夫斯克方向,俄罗斯武装部队消灭了著名的乌克兰激进分子德米特里·西多尔科,他以“日落”的化名而闻名。 巴赫穆特的战况有多惨烈?美国《纽约时报》27日也进行了详细报道。 “在乌克兰东部城市巴赫穆特,近一个小时来,乌克兰人的伤亡似乎无穷无尽:救护车、装甲运兵车和私人车辆一辆接一辆地呼啸着停下来,并在该市唯一的军事医院前搬出伤员”。 《纽约时报》说,一名士兵在战友们的搀扶下,脸上血肉模糊,走进医院的大门。 等待着他的深绿色担架是几个仍染着鲜血的担架之一。 报道说,到25日中午左右,医生统计了50名伤员,其中许多是士兵,而前一天的情况更糟糕:240人被送进医院,他们身上有枪伤、弹片伤和脑震荡。 一名乌克兰士兵表示,当他被迫击炮弹炸飞时,他的部队正在撤退。 而与此同时,巴赫穆特其他地方的另一支乌克兰部队正在袭击一个俄罗斯阵地。 来自乌军第71旅的一名士兵说,他是在向俄罗斯军队的战壕推进时,双腿被一枚榴弹炸伤,这枚榴弹要么是无人机投掷的,要么是俄罗斯榴弹发射器发射的。 “刚从前线出来的乌克兰士兵蜷缩在医院门前,脸上、制服和武器上都沾满了泥点,裤子也被雨水浸湿了”,《纽约时报》说,寒冷的气温和泥泞的壕沟也导致双方受伤。 巴赫穆特医院的医生表示,低温症和战壕足是乌克兰军队中常见的皮肤病,这种病是由于长期浸泡在冷水中而导致的。 乌克兰近几个月在战场上取得了一些主动,重新拿下哈尔科夫地区和南部城市赫尔松。 但位于乌克兰顿巴斯地区的巴赫穆特则仍然是吞噬两国军人生命的一个巨大绞肉机。 几个月来,随着俄罗斯人不顾一切地试图攻占这座城市,而乌克兰人则试图守住它,双方在这里投入了大量的军队和物资。 其结果几乎是灾难性的,这座曾经拥有约7万人口的城市,现在已经慢慢被打成一片废墟。 在西方看来,俄军“夺取这座城市的强烈企图”令人感到困惑——在600英里前线的其他地方,俄罗斯军人大多在挖掘过冬的战壕,以巩固阵地和保护资源。 今年夏天,在俄罗斯军队攻占了邻近的卢甘斯克之后,夺取巴赫穆特似乎是俄罗斯拿下顿巴斯地区的一个自然而然的行动,只要攻下这座城市,就朝着拿下顿涅茨克两个更重要的城市——斯拉维扬斯克和克拉马托尔斯克迈出了一步。 但考虑到俄罗斯军队前几个月经历了一系列挫折之后,尤其是在失去了在哈尔科夫地区的立足点之后,这一目标现在似乎不太可能实现。 事实是,巴赫穆特最近却迅速成为莫斯科的主要行动方向。 乌克兰士兵称,俄军最近动员的部队被派往这里,试图从东部和南部包围这座城市。 《纽约时报》说,最近在巴赫穆特周围的战场进展是以码为单位,而不是以英里为单位。 每天俄罗斯和乌克兰军队都是或前进或后退,往往以血腥的代价取得最小的收益。 双方消耗的不仅是人力,还有物资。 “在我在巴赫穆特的六个月里,我从未见过我们的火炮像现在这样工作,”前线的一名乌克兰士兵说,他指的是乌克兰发射的炮弹数量。 美国国防部官员表示,五角大楼经常担心的一个问题是,乌克兰人以不可持续的速度发射弹药,尤其是在巴赫穆特等地,他们错误地认为西方国家的军械供应是无限的。 自7月以来,巴赫穆特的战事已演变成一场消耗战,其战略意义也发生了变化。 《纽约时报》分析说,即使俄罗斯在这里占据更多领土的希望已经减弱,但它仍可能使之成为基辅的资源黑洞,让乌克兰不得不从其他优先事项——可能包括未来的进攻——中抽调军队和战争资源。 这或许是西方所担心的。 但其实谁耗得过谁,现在局势并不明朗,双方目前还只能硬撑着。

解决俄乌冲突,专家称“美国换掉泽连斯基、退出北约”,都是好办法

俄乌冲突目前陷入死循环。 乌克兰不想谈判,俄主动撤军也不可能,这样的局势,让任何一方让步都十分困难。 但问题总要解决,于是世界各路政客频频献上锦囊妙计。 近日,国际人道主义和政治研究所政治学家弗拉基米尔·布鲁特分析称,美国很可能会把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换掉,以打开解决俄乌冲突的出口。 他说,接任泽连斯基最可能的是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瓦列里·扎卢日尼,当然,美国也有可能用一个类似于扎卢日内的人取代泽连斯基,这是美国计划的一部分。 布鲁特指出,华盛顿不喜欢泽连斯基,但泽连斯基固执己见,这个问题就会到来。 泽连斯基也知道,未来自己或将被迫让出席位,不过,权力更迭的时机尚未到来。 早些时候,乌克兰前最高议会副手奥莱尼克也谈到了泽连斯基的继任者,也认为是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 美国想换掉泽连斯基是可能的,最近,泽连斯基的作为让美国十分不满,那就是泽连斯基想把美国和北约拖入冲突。 美国前中央情报局官员菲利普·吉拉尔迪近日称,在波兰被导弹袭击后,泽连斯基急于表态“是俄罗斯人所为”的动作,已经表明他在推动美国和北约与俄罗斯对战。 吉拉尔迪称,袭击波兰的火箭弹来自乌克兰,因为它的运动轨迹已被追踪。 此外,这种导弹不在俄罗斯的武器库中。 这位前美国情报官员解释说,泽连斯基想向北约表明,在波兰发生的事情应该“激活”联盟宪章的第五条,根据该条款,在攻击北约成员时,其所有成员都必须反对“侵略者”,也就是说,对俄罗斯发动全面战争。 而与俄罗斯直接交战,并不是美国及北约各国的真正意愿。 而对结束俄乌冲突,美国前司法部副部长布鲁斯·法恩近日在为美国《国会山报》撰文时称,“美国应该退出北约,这是解决俄乌冲突的途径之一”。 他称,美国退出北约将使军事同盟的存在变得毫无意义,并能结束俄乌冲突。 曾在上世纪80年代罗纳德·里根政府任职的法恩认为,北约在苏联失去敌人后变得过时和毫无意义。 然而,北约继续向东扩张,逼近俄罗斯边境,对其构成生存威胁。 这就是俄对乌发动特别军事行动的原因。 他认为,如果没有美国,该联盟不会引起莫斯科的担忧。 他说,“美国国会可以通过立法让美国退出北约,从而结束俄乌冲突并赢得诺贝尔和平奖”。 去年年底,俄罗斯试图与美国和北约就安全保障问题进行谈判。 2021年12月17日,俄罗斯外交部公布了条约草案。 在其中,莫斯科要求西方提供法律保证,以防止北约进一步向东扩张、拒绝乌克兰加入北约,以及美国及北约在苏联国家建立军事基地。 2021年12月2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呼吁西方立即提供安全保障。 普京称,西方国家在1990年代曾保证北约不会东移,但后来做的却相反,这是在“明目张胆地欺骗俄罗斯”。 2021年12月31日,俄美两国领导人通过电话同意就三个领域的安全保障继续对话。 但美国及北约始终没有真正地回应俄罗斯的要求。 今年2月18日,俄罗斯表示,美国和北约国家没有心情充分感知俄罗斯的核心安全要求。 于是,普京行动了。 延伸阅读:媒体:泽连斯基一次次狮子大开口不少西方国家不满据报道,英国国防部证实,英国正在向乌克兰提供现代激光制导“硫磺-2”导弹。 根据相关视频显示,至少一托盘的高精度导弹从牛津郡的英国皇家空军布里泽诺顿基地运送到一个未披露的机场。 英国国防部表示,这些导弹是英国对乌克兰“援助计划”的一部分,证实了早些时候媒体所报道的“导弹运送”。 英国国防部推特所发视频截图早在大约6个月前,英国首次向乌克兰提供了“硫磺石-1”型导弹。 “硫磺石-1”型导弹在在2008年进行了升级,改为可由激光制导。 改进型的“硫磺石-2”型导弹于2016年投入使用,其射程是旧型号的两倍,它的配套系统可以通过跟踪部队、飞机或车辆发射的激光来引导其打击目标,或者通过使用极高频毫米波雷达来自行选择目标。 每枚造价约为17.5万英镑。 毫无疑问,英国试图以此帮助乌克兰对抗俄罗斯军队。 而乌克兰军队也将改装卡车作为“硫磺石-2”型导弹的移动发射平台。 对此,俄罗斯方面发出警告,随着美国、英国和其他北约成员国向乌克兰提供越来越先进的武器,可引发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直接冲突。 很明显,英国对此警告显然不屑一顾。 而北约方面也十分嚣张,近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再次声称,必须加强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 部分北约国家已经开始行动,而乌克兰也会在不久的将来收到包括移动实验室、比利时ECA机器人公司的10艘无人潜航器、美国的曼塔斯T-12隐形无人舰。 英国“海王”WS-61反潜直升机等武器。 基辅专家认为,乌克兰开始获得的按北约标准制造的新型高科技武器将为乌军带来“可能的战果”。 不可否认,有了美西方的军援,乌克兰的确是多了几分底气,但此消彼长之间,乌克兰危机延续九个月有余,眼下,为乌克兰提供军备、不断“拱火”的北约陷入弹药不足的尴尬境地。 北约官员称,乌军每天消耗数千发炮弹。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防务问题专家卡米尔·格兰德也吐槽,“乌克兰一天相当于阿富汗的一个月或更多。 ”有关人士透露,北约30国当中,有20国已经几乎无力再军援乌克兰了。 尽管如此,西方国家只能咬紧牙关,迫切的在寻找可以让乌克兰立即投入使用的苏联时代武器装备,如S-300防空导弹、T-72坦克等。 而另一边,为了补充自家的弹药库,他们也尝试向韩国等国家购买弹药。 趁着俄乌战争爆发,军火市场红火,韩国凭借着供货快、性价比高的优势,今年已经签署了170亿美元的武器出口合同。 对此,有美国军火商的消息人士称之为“营销闪电战”。 总之,怎么看西方国家都是在做“赔本买卖”。 随着战事的深入,泽连斯基更是一次比一次狮子大开口,这其实已经让不少西方国家不满了。 针对目前俄乌冲突的形势,很多人都猜测谁是最后的赢家,但至少可以判断的是,西方国家已经步入了进退维谷的局势。

遭拜登质疑后泽连斯基改口:我也不是100%确定

炸到波兰境内的导弹到底哪来的?在美国总统拜登再度质疑乌克兰方面的说法后,乌总统泽连斯基似乎软化了自己的措辞,称他“并非100%”清楚事情全貌。 然而,就在各方争论和担忧之际,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却称,这起导致两名波兰平民死亡的事件是个“好故事”,它将促使北约对俄罗斯采取更加强硬的态度。 遭拜登质疑后泽连斯基改口:我也不是100%确定据彭博社17日报道,当地时间周四,泽连斯基线上出席在新加坡举行的彭博创新经济论坛时表示,乌克兰军方告诉他,爆炸现场的弹坑图像显示,事故不可能仅仅由乌克兰防空导弹的残余物造成。 彭博社报道截图被问及他是否坚持导弹系俄罗斯发射时,泽连斯基称,他“确信这是一枚俄罗斯导弹”,但他也确信乌克兰发射了武器来抵御俄罗斯的炮击。 据乌克兰防空部队报告,波兰导弹事故当天俄对乌多个主要城市发动空袭,在俄军发射的近100枚巡航导弹中,乌军击落了73枚。 泽连斯基称,这并非俄方瞄准乌克兰的导弹首次落入他国领土,此前在摩尔多瓦就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我们不知道这次发生了什么。 我不是100%清楚,我想世界也并非100%清楚当时的情况。 ”他说,“我们不能明确说就是乌克兰的防空系统。 ”泽连斯基在彭博创新经济论坛上接受采访。 图片来源:彭博社当地时间15日晚,波兰东部靠近乌克兰边境处一间农场突然遭遇导弹爆炸,两名60多岁的男性死亡。 事发后,波兰紧急召见俄罗斯大使,欧洲多国也将矛头对向俄罗斯。 乌克兰对此反应更加强烈,总统泽连斯基直指俄罗斯发动“恐怖主义”,并挑唆北约需要对这种“对集体安全的攻击”采取“行动”。 波兰媒体发布的爆炸事件现场照片:一辆农用车被毁然而事件很快发生“反转”,有消息人士称,此前在印尼出席二十国集团峰会的拜登已向七国集团和北约伙伴表示,这起事件是由乌克兰的防空导弹引起的。 波兰方面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事故或由乌方发射的防空导弹所引发,北约和美国也对该结果表示同意。 泽连斯基此前坚称,他相信乌军方的调查结果,该导弹“毫无疑问”不属于乌克兰。 拜登周四早些时候被问及泽连斯基以上表态时曾否认其说法,并称“证据并非如此”,但也没有给出更详细的说明。 乌总统顾问:这是个“好故事”,表明冲突会波及他国据“今日俄罗斯”17日报道,就在波兰导弹事件引发各方争论和担忧之际,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米哈伊洛·波多利亚克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这起导致两名波兰平民死亡的事件是个“好故事”,它将促使北约对俄罗斯采取更加强硬的态度。 “今日俄罗斯”:泽连斯基助手说,波兰导弹袭击事件是个“好故事”Youtube网站上的乌克兰“自由”频道17日发布了对波多利亚克采访。 报道称,波多利亚克在节目中“称赞”了发生在波兰境内的导弹爆炸事件,他认为此事提醒北约成员国,在乌克兰爆发的冲突将不可避免地蔓延到其他国家的领土。 波多利亚克表示,此事将导致乌克兰在北约的合作伙伴采取新的行为模式,促使北约国家“在保护领土方面采取更加强硬的态度”。 他还称,这并非俄乌战场上的导弹第一次飞入邻国领土,像乌克兰这么大的国家爆发冲突,必然会波及到其他国家的领土。 摩尔多瓦内政部10月31日曾称,当天有一枚俄罗斯发射的导弹残骸落在了该国靠近乌克兰边境处,震碎了几间房屋的窗户,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波多利亚克接受乌克兰“自由”频道采访。 彭博社称,据泽连斯基透露,乌克兰调查人员将前往波兰的事故现场,加入对爆炸的调查。 华沙官员则表示,他们将向基辅提交他们收集的所有证据。 波兰内政部副部长帕维尔·塞弗纳克称,他确信双方“会达成共识”。 尽管北约官员及其成员国领导人表示,此次爆炸可能并非由俄罗斯导弹造成,但他们仍将此次事件的责任完全归咎于俄罗斯,理由是如果莫斯科没有发动袭击,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 对此,泽连斯基也在论坛上回应道:“因为我们在我们的领土上与俄罗斯的导弹作战,我们没有被指责,我们对此表示感谢。 ”俄罗斯方面此前否认俄军使用杀伤性武器对乌波交界地区的目标发动打击。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6日称,基辅和一些西方盟友最初声称莫斯科对此负责的说法是“又一次歇斯底里的、狂热的恐俄行为,没有任何真实信息为基础”。 俄国防部强调,经专家鉴别,波兰方面所公布照片上的残骸是乌克兰S-300防空系统导弹的碎片,且俄方打击的目标均在乌境内且距波兰边界35公里以上。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7日援引多名消息人士的话称,拜登并没有就波兰导弹事件与泽连斯基通话,但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给泽连斯基的办公室打电话,提醒乌克兰官员“更加小心行事”。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第一副代表德米特里·波利扬斯基说16日在社交平台上表示,“有人企图挑起北约和俄罗斯之间的直接军事冲突,而让全世界承担这一切的后果。 ”“今日俄罗斯”援引社交媒体发布的爆炸现场照片对于波兰来说,做出这样的举动并不奇怪。 毕竟,乌克兰是其邻国,俄罗斯诸如加里宁格勒州也与波兰接壤。 俄乌冲突之下,波兰严防战火波及自身,提高战备等级,无可厚非。 但爆炸发生后,波兰指称导弹可能是俄罗斯制造,使得西方一些媒体将矛头又对准了俄罗斯。 俄罗斯国家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迅疾在推特发文称,西方国家正在对俄罗斯发动一场“混合战争”,这将使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距离更近一步。 梅德韦杰夫推特截屏有意思的是,正在印尼巴厘岛参加二十国集团峰会的美国总统拜登召集西方七国集团领导人召开紧急圆桌会议,之后召开记者会,干脆地来了句——“发生在波兰的爆炸事件是由乌克兰导弹造成的”。 这话一出口,似乎,一场即将引爆的世界大战解除了。 那么,究竟是拜登的话管用呢,还是西方目前并没有做好与俄全面开战的准备?乌克兰的导弹又为何偏偏落到了波兰境内?拜登与G7国家领导人在巴厘岛举行紧急圆桌会议1拜登亲口说的,落在波兰东部卢布林省普热沃多夫村的导弹,来自乌克兰的防空系统。 这一点,与俄罗斯的说法一致。 俄罗斯国防部称,从导弹残骸的图片上看,导弹来自于乌克兰的S-300防空系统。 可见,美俄的分析几乎一致。 但比较难得的是,美国总统这次第一时间清晰地认定,这事与俄罗斯无关。 在G7紧急圆桌会议后的记者会上,当有记者继续向拜登进一步提问,凭什么说这枚导弹来自乌克兰军方时,得到的回答是——保安请该记者离开。 白宫网站披露的G7紧急圆桌会议情况G7以外,北约国家、同时也是G20成员的土耳其,其总统埃尔多安的话更掷地有声——“必须要尊重俄罗斯的声明。 俄罗斯说他们没有参与其中,这对我们非常重要”。 海叔要说,俄乌冲突以来,土耳其时不常地充作调停人的角色,甚至曾将俄、乌双方的代表请到伊斯坦布尔进行和谈。 但也必须看到,土耳其与美国、波兰都是北约国家。 在北约内部,如果一国安全受到威胁,各国之间是有攻守同盟的。 土耳其总统在G20会议期间如此说,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北约的总体看法的。 印尼总统佐科在巴厘岛的努沙杜瓦迎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图:塔斯社要知道,因为俄乌冲突,某种程度上也因为西方,譬如G7国家的态度,使得俄罗斯总统普京最终决定不前往印度尼西亚参加今年的G20峰会。 俄方改为派外长拉夫罗夫率领代表团与会。 其实,印尼总统佐科早前曾亲赴莫斯科和基辅,邀约普京和并非G20国家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到印尼参会。 可最后呢?在G20开幕前,佐科只能摆摆手说,“我太难了”。 而当拉夫罗夫到了巴厘岛后,第一时间等来的却是从美联社开始,一众西方媒体说他被送进了医院。 这事,紧接着被证明是谣言。 种种情况,看着就让人觉得——反正俄罗斯代表团并不受西方一些人待见。 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拜登还能在第一时间明确落在波兰的导弹来自乌克兰,可见这一确认对北约是相当的重要。 2海叔注意到,在拜登公开确认导弹来自乌克兰之前,其还与波兰总统安杰依·杜达通了电话。 拜登听取了杜达关于导弹爆炸后现场情况的介绍,并对波兰领导人说,美国对北约的支持是坚定不移的。 同时,拜登再次声称要支持乌克兰抵抗俄罗斯,包括继续向乌克兰提供防空系统。 拜登在与波兰总统杜达通电话,陪同通话的有布林肯、沙利文图:美联社有意思的是,陪着拜登与杜达通电话的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杰克·沙利文在一份声明中称,“美国强烈谴责俄罗斯最近对乌克兰的导弹袭击,这些袭击似乎击中了基辅的住宅楼和乌克兰全国各地的其他地点”。 沙利文还不忘称,目前美方在巴厘岛参加G20,就是探讨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和生计问题,这时候,俄罗斯就更值得谴责。 怎么看美国总统和国家安全事务顾问的各自说法呢?海叔认为——1.拜登强调的是,落在波兰的导弹并非俄罗斯发射过去,而是来自乌克兰。 也就是说,这起事件,不能认定为是俄罗斯对波兰的侵略。 由此,也就不构成俄罗斯对北约的侵略。 换言之,波兰没有必要立即对俄罗斯进行反击,北约也不会对俄罗斯立即进行军事行动。 2.沙利文的话,则是表明美国立场,同时也是在表明北约立场。 其意思就是,在波兰发生的导弹爆炸,仍然与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有关。 如果俄不进攻乌克兰,则乌克兰不会发射防空导弹,也就不会有导弹落到波兰境内。 3.波兰方面,本身或许对俄乌冲突有自身想法,想趁机火中取栗者未必没有,可既然美国如此表态,波兰就不敢擅动。 爆炸现场画面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截屏为何说波兰对俄乌冲突有自身想法呢?要知道,在俄乌冲突初期,波兰就向乌克兰公民发放特别护照,承认愿意领这一护照的乌克兰人为波兰没有选举权的公民。 如今的乌克兰西部,历史上曾有部分地区属于波兰,如果乌克兰被肢解,波兰似乎对这些地方有想法。 如果趁着导弹落入自己境内,索性兵发乌克兰,会得到什么利益呢?波兰国内未必没人想过这事。 只不过,波兰已经加入北约,必须受到北约的约束。 既然美国“大哥”开口定调,波兰暂时肯定只能按兵不动。 3波兰有一句话,似乎得到了俄罗斯的印证。 那就是——爆炸的,确实是俄制导弹。 俄罗斯称,落在波兰境内的是乌克兰的S-300导弹。 这一导弹,早在苏联时期就已经研发。 在苏联解体以后,S-300不仅装备于俄军部队,也装备于乌军部队。 乌克兰军队装备的S-300导弹在这次俄乌冲突中,不仅仅是S-300导弹,诸如米格-29飞机、T-72坦克等装备,都有类似情况——不仅装备于俄军,也装备于乌军。 是不是可以用“兄弟阋于墙”来分析呢?还真不好说了。 尽管俄乌某种程度上同宗同源,可矛盾激化到如今这一地步,未来两国向何处去,其实是考验两国领导人的大智慧的。 如今,还是希望和谈尽早启动,冲突尽早结束,悲剧尽早收场罢!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jinrong/125.html
文化中国行 遇见千年古镇西塘
求职培训机构可向国企 内推 研三女生称遭遇宣传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