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战 已迫在眉睫 以色列悍然开火 1名埃及士兵当场死亡

以色列和埃及这两个老冤家如今又交上火了,虽然还不清楚是哪一方先动的手,但吃亏的一方已经可以确定了。悍然开火的以色列国防军,导致1名埃及士兵当场死亡,目前双方正在就此事进行交涉。据了解,双方之所以会发生这次交火,主要是因为以色列把几百万加沙难民往埃及边境赶,然后埃及政府又不好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拦截,所以只能是派了一支部队,驻守在加沙与埃及接壤的那一块地方。

而驻守的那些埃及军人们,尽管有上级的指示不允许随便对以色列开战,但他们和加沙难民终究都是阿拉伯人,看到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民的轰炸和杀戮,他们的内心深处也非常地悲痛。这种情感啊 ,就像是一颗即将爆炸的炸弹,只要有一点火星就会炸开,于是双方就爆发了这次的交火事件。那么,当两国发生交火后,中东局势会不会就此变天,这是否意味着一场大战已经迫在眉睫了呢?

就目前埃及和以色列当下的状态来看,这次交火恐怕只是意外,并不会引发一场新的大战。首先,以色列无力再打开一条新的战线。以色列国防军在上个世纪确实擅长战斗,可如今打个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都尤其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是不愿也无力向埃及开战的。而且这事内塔尼亚胡也没法指望美国,拜登政府只会帮助以色列确保自身利益不遭到破坏,不可能帮助他们去攻打其他国家。

其次,自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埃及方面的表现都是他们并没有暴揍以色列的想法。虽然在历史上他们曾是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对抗的主力,然而,每一次较量的结果都不是那么地好,如果当年不是美国总统卡特的介入,那如今的西奈半岛恐怕都是以色列的。为此呢,在这次以军攻打加沙地带的过程中,埃及始终扮演着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如果不是以色列这一次做得太过分,激发了埃及人心中的悲痛,那恐怕也不会有这次的交火事件。

几次中东战争的失败终究是埃及,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象。就埃及政府一直默不作声的表现来看,因为一个士兵身亡,就导致他们的对以政策出现大的变化也不可能,所以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后续的基本立场应该还是反对以色列占领拉法,然后阻止大量的巴勒斯坦难民逃到西奈半岛。

不过,如果以军在加沙地带的行动一直是这么拉胯,那可就说不准了。虽然埃及不会再派军队正面对以色列开战,但他们出于人道主义,修复一些破损隧道之类的基础设施还是没问题的,有事没事还可以在边境放两枪,牵扯一下内塔尼亚胡政府的经历。总体而言,虽然一场新的大战不会因此开始,但埃及的突然开枪,这对以色列而言不是一个好信号。


中东战争的资料 (不要太多,可以剪切复制!!)

中东战争的主要资料,我为你复制下来了:中东,是西方国家对西亚和北非的埃及等离欧洲较近的东方国家的习惯称呼。 “中东战争”,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 阿拉伯国家是指阿拉伯民族占大多数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北部的中东地区。 以色列是以犹太人为主体建立的国家。 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争端由来已久。 阿拉伯人和犹太人都是古闪米特人的后裔,历史上,阿拉伯民族和犹太民族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位于地中海、死海、约旦河之间)建立过国家。 此后的几千年,巴勒斯坦一直是由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居住,直到现在。 期间他们抗击十字军等侵略者,付出了大量的牺牲。 这个地方最早的居民不是迦南人,而是腓尼斯丁人,比迦南人更早公元前30世纪,原在阿拉伯半岛的迦南人迁至巴勒斯坦沿海和平原地区定居。 公元前13世纪,犹太人的祖先希伯莱人征服迦南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希伯莱王国。 此后,巴勒斯坦先后被波斯帝国、希腊、罗马和土耳其等外来民族征服,犹太人被迫流落到世界各地。 经过三次大起义和三次大屠杀,犹太人死亡150多万人,幸存者几乎全部逃离和被驱逐出巴勒斯坦,从而结束了犹太民族主体在巴勒斯坦生存的历史。 直到20世纪初,犹太人在政治、经济上同巴勒斯坦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了。 历史上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两个民族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都擅长航海和经商。 因此,两个民族从身体素质和智力上都无太大差异。 阿拉伯人是一支尚武民族,军队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并且阿拉伯人一直都在南征北战,像努尔丁、萨拉丁这样的军事人才辈出。 相比之下,一直在外流浪的犹太民族,其军队的战斗力和战斗经验、战斗素质都无法与阿拉伯国家军队相提并论。 而以色列之所以能够在强大的阿拉伯人的围攻下生存下来,除了美国及西方大国的大力援助之外,自身的忧患意识也迫使犹太人努力发展国防科技和寻求外援。 因为犹太人把他们自己看作一支特殊的、生存时刻受到威胁的民族,如今以色列国防军已成为中东地区一支举足轻重的武装力量,并有了同阿拉伯国家局部抗衡的能力。 另外犹太人居留城市,并从事经商事业,大量敛聚财富。 犹太人有坚定的宗教信仰,愈流浪信仰弥笃,至今犹太正教仍是全世界最保守的宗教之一。 [8]188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俄国人怒而屠杀犹太人,19世纪末,大批犹太人陆续移居巴勒斯坦,这是犹太人第一次向巴勒斯坦大量移民。 1897年,第一次全世界犹太人大会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由西奥多·赫茨尔(Herzl, Theodor)当选主席,开始从事锡安主义(又称犹太复国主义;Zionism),准备复国,建国的地点选定在犹太人的故乡巴勒斯坦。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外交部长詹姆士·贝尔福(James Balfour)于1917年发表了《贝福尔宣言》:“英国政府乐于见到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新的国家,并且将尽一切努力协助达成这个目标;我们明白这不应影响巴勒斯坦非犹太人之民权与宗教信仰,以及其他国家之犹太人的权利与政治地位。 ”,在支援犹太人复国,由于美国本土有数以百万计的犹太人,美国总统威尔逊表示支持《贝福尔宣言》,战争结束后,英国顺利接管奥斯曼帝国,有大量的犹太人,尤其是东欧的犹太人涌入巴勒斯坦。 1930年代纳粹迫害犹太人时,移民更是激增。 大量的移民潮,对当地阿拉伯人的生活环境造成很大的冲击,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开始出现流血暴力冲突。 1939年英国限制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的移民人数,每年上限为人。 犹太人这时开始大搞恐怖活动,英国人开始想甩掉这块烫手山芋。 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联大181号决议案”决议(33票赞成,13票反对,10票弃权),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和以色列两个独立的国家,决议文规定把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划给占32%人口的犹太人(原本只拥有7%土地),这项决议案对阿拉伯人非常不公平。 阿拉伯国家的票数一共只有六票,根本无力挽回。 犹太人同意此决议,1948年成立以色列国。 阿拉伯人反对该决议,未建立阿拉伯国。 结果发生5 次阿以战争。 然而事实上,犹太人占领巴勒斯坦的理由是犹太人的祖先在巴勒斯坦生活过,可是这不是犹太人拥有巴勒斯坦的理由,因为他们数千年前就不是巴勒斯坦的主体民族了,而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生活了几千年。 沙特国王曾经这样说:“我们同情犹太人,可是他们建国要在我们的土地上割让领土?历史上谁在迫害犹太人?穆斯林吗?既然德国人杀害犹太人就在德国划出一块土地给他们好了,为什么要损害与犹太人的苦难毫无干系的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编辑本段]第一次中东战争(亦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的起因是,阿拉伯国家不满联合国对巴勒斯坦不平等的分割,且对巴勒斯坦人民权利的剥夺。 第一次中东战争清晰地图1948年5月16日凌晨,以色列建国的隔天凌晨,阿拉伯国家联盟(7个成员国)共集结军队4万多人,向以色列发起进攻,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战争一开始,以色列总兵力有3.4万人,飞机33架,阿拉伯国家处于有利的地位,以色列军队节节败退,以色列军队在特拉维夫南面拼命抵抗,才使战情不致恶化。 由于以色列建国时间过短,国家各职能机构并没有完全正常运行,为争取时间,以色列总理急电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埃班说:“以色列急需几周的时间来重新组织和装备军队”。 5月17日,美国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了一份议案,操纵安理会命令双方在36小时内停火。 6月11日,阿以双方同意停火四周,此时阿拉伯联军已经占领了以色列过半的领土。 以色列喘息甫定,开始大力扩充军备。 这时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立即发起支援以色列的行动,以色列政府正式建起了一支正规的以色列国防军(IDF),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犹太人捐赠的新型轻重武器,从美国、英国进口轰炸机,从法国引进坦克,从捷克获得了大量轻武器、野战炮、炸弹和炸药。 7月9日阿拉伯联军再开攻击,以为十天内就能结束战争,孰料战争一开始联军就陷于被动,已非吴下阿蒙的以色列一口气夺取约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7月15日,联合国安理会再度命令双方停火。 这时在军事上已占尽优势的以色列军队针对埃军的弱点,一口气发动了约夫战役、希拉姆战役、霍雷夫战役。 12月23日,阿隆师主力从比尔谢巴开始向阿里什方向进攻。 以色列的司令兼考古学家发现了一条罗马时代的旧通道,可由比尔谢巴通往奥贾,埃军万万没想到,以色列已秘密将这条旧通道大修成军用道路,可通行装甲战车,沿这条古道包抄埃军后方,埃军大吃一惊,毫无抵抗,全面败退。 阿拉伯联军原本就是以埃军为主力,埃军一败,联军更无斗志,节节败退,完全被赶出了巴勒斯坦。 埃及在军事失利的情况下,于1949年2月24日在希腊的罗得岛签定停战协定。 根据协定,埃及承认除加沙地带外,以色列占有整个内格夫地区。 边界重镇奥贾非军事化,埃及在离奥贾14至17英里内不得设立阵地。 外约旦和以色列的停战谈判3月2日也在罗得岛开始,4月3日,以色列、外约旦正式签订停战协定,“阿拉伯军团”在中部55英里长的战线上平均后撤2英里,以色列承认外约旦与约旦河西部的巴勒斯坦合并。 通过协定,以色列控制了越过卡梅尔山脉到埃斯雷德郎和加利利山谷的战略公路,解除了阿拉伯人对特拉维夫和哈德腊东部沿海平原的军事威胁。 伊拉克拒绝和以色列谈判,但表示遵守以约协定。 以约停战后,伊拉克军队即撤出巴勒斯坦。 以色列和黎巴嫩的停战协定于1949年3月23日签定,协定规定以原来巴勒斯坦和黎巴嫩之间的边界线为分界线,双方各建立非军事区,以色列军队撤出黎巴嫩村庄。 以色列和叙利亚之间的停战谈判与1949年4月12日在边界举行,7月20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 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以色列险胜,阿拉伯国家军队死亡1.5万人,以色列军队死亡约6000人。 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总面积的80%,这场战争中有96万巴勒斯坦人被赶出家园,沦为难民。 [1][编辑本段]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年,由于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公司后禁止以色列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以色列发动战争与埃及争夺通行权。 第二次中东战争清晰地图为了控制蒂朗海峡,以色列联合运河原持有人英法两国的军队向埃及发动进攻,意图重新控制运河。 10月29日,以军1个伞兵营在西奈半岛米特拉山隘空降,地面部队也越过边界进入西奈,配合英、法尔后的进攻。 当时埃及总兵力约15万人,有坦克500余辆,作战飞机250余架(堪用者仅100余架)。 埃及的总统纳赛尔为集中兵力防御联军进攻运河,下令驻西奈的3万部队撤回运河区。 以军出动10个旅,由装甲部队率先突击,5天内占领西奈和加沙地区。 1956年10月31日,英法联军出动各型舰艇100余艘(含航空母舰和巡洋舰10余艘),先以200余架飞机袭击埃海、空军基地,掌握制海权、制空权。 11月5日,在塞得港、富阿德港附近要点实施伞降和直升机机降;6日,出动2.2万名登陆部队占领上述港口。 埃及军民奋起保卫塞得港。 英法第一批伞兵着陆后,埃及当局通过设在各重要地点的广播,迅速告诉居民敌军降落的地点,埃及群众立即集合起来,协助守军消灭敌人。 使英法军队始终没能完全占领塞得港,先头部队只进到塞得港以南27公里的卡卜。 英法的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接受联合国停火决议后,于11月6日宣布停火。 12月,英法军队全部撤出埃及。 次年3月,以军也撤出埃及。 在整个战争过程中,英法对埃及的轰炸持续6天,地面战斗40余小时,伤亡300—400人,损失飞机50余架;以色列伤亡约1000人。 埃及方面死亡1000多人,伤2万多人,损失飞机200架,五大城市遭到严重破坏。 1.2万幢住宅毁于战火。 以色列虽然于次年3月撤离加沙地区和西奈半岛(由联合国部队进驻加沙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但取得了通过蒂朗海峡的航行权。 [2][编辑本段]第三次中东战争(亦称六五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清晰地图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后,成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 1964年5月28日至6月4日,巴勒斯坦各界代表在阿拉伯联盟的支持下,在耶路撒冷东城区举行了第一次巴勒斯坦国民大会,确定组成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建立了巴勒斯坦武装力量“法塔赫”。 从此,法塔赫为了连理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不断的袭击以色列,这支力量在六日战争前已初具规模,对以色列构成了威胁。 所以,削弱阿拉伯联盟的力量,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进而占领巴勒斯坦,成为以色列发动第三次中东战争的重要原因。 1967年5月16日,埃及武装力量总司令要求联合国撤出在埃以边境的观察所驻扎的所有部队。 随即,埃军前出并占领一部分联合国观察所。 1967年5月18日,埃及外交部长通告所有联合国部队派遣国:联合国部队必须立即离开埃及和加沙地带。 1967年5月22日,埃及宣布自次日起封锁西奈半岛的堤蓝海峡。 1967年5月30日,约旦和埃及签署了五年共同防御条约。 至此,埃约联军有机会在半小时内将以色列一分为二。 以色列军队首先攻击,1967年6月5日,在留下12架战机担任本土防空任务后,以色列空军其他战机全部动员起来准备投入到对埃及、约旦和叙利亚军事打击当中。 以军乘埃军早饭和军官上班前戒备松懈之机,集中使用200架飞机空袭埃及各空军基地,将埃军绝大部分飞机摧毁于地面,尔后又击毁叙利亚、约旦大量飞机;并出动22个旅实施多方向快速突击,4天内占领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区,继而攻占耶路撒冷东城区和约旦河西岸地区,10日攻占叙利亚戈兰高地。 埃及对以军突袭估计不足,损失惨重。 约、埃、叙先后被迫同意停火。 结果,以色列又把战略纵深扩大了6.5万公里,数十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以色列赶出家园,沦为难民。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阿、以对抗继续发展。 埃海军舰艇于1967年10月使用舰舰导弹击沉以军驱逐舰“埃拉特”号,首创导弹击沉军舰的纪录。 从1968年下半年开始,埃炮兵部队向运河东岸以军实施大规模炮击,并且被迁小股部队对以色列进行袭击。 以军则从1969年下半年开始向运河西岸包括开罗周围地区实施报复性战略空袭。 1970年8月停火。 阿以双方这两年的战斗被称为“消耗战”。 双方分别从苏、美得到新式武器装备,为下次战争做准备。 苏、美对中东的争夺加剧是导致第四次中东战争的重要国际原因。 [3][编辑本段]第四次中东战争(亦称十月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清晰地图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埃及和叙利亚的土地,将数百万巴勒斯坦人民赶出家园,并占领大片阿拉伯国家土地,阿拉伯国家为了收复失地,发动了这场战争。 1973年10月,埃、叙为摆脱美、苏造成的“不战不和”局面,向以色列开战。 伊拉克、约旦、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沙特阿拉伯、苏丹、科威特、突尼斯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均派遣部队或飞机参与作战。 埃及(总统萨达特)企图收复运河东岸部分失地,为尔后通过谈判收复西奈半岛创造条件。 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企图收复全部戈兰高地。 埃、叙为达成进攻的突然性,采取反复动员复员、进行军事演习等多种欺骗措施并把开战时间选定在伊斯兰教斋月(穆斯林白天斋戒)和犹太教赎罪日(教徒当日斋戒,停止一般公务活动),隐蔽进攻企图和进攻时机。 以色列于1967年得到部分埃、叙部分领土后,扩大了防御纵深,并在运河东岸构筑巴列夫防线和在戈兰高地构筑防线,转取守势战略。 以军自恃有强大的空军、坦克部队和侦察情报系统,过于麻痹,疏于戒备。 直到开战前数小时,以统帅部(总理G.梅厄、国防部长M.达扬等)仍认为埃、叙不敢发动进攻,在西奈半岛只驻4个旅,在戈兰高地只驻3个旅。 10月6日14时,埃、叙使用优势兵力在炮兵、航空火力和防空火网掩护下,分别向西奈半岛(西线)、戈兰高地(北线)同时突然发起进攻。 北线,叙3个步兵师当日突破以军防线,7日,又投入2个装甲师,进抵距以本土数公里的地区。 西线,埃陆军在海、空军协同下强渡运河,第2集团军3个步兵师在大苦湖以北、第3集团军2个步兵师在大苦湖以南迅速突破巴列夫防线,步兵携带反坦克导弹、火箭筒率先穿过以军各支撑点间的空隙,击毁大量以军坦克,以军的王牌装甲旅更是被以逸待劳的埃及步兵歼灭;工程兵快速破堤,9小时打开60条通道,架设浮桥12座,保障2个装甲师、2个机械化师等后续部队渡河。 海军则同以军舰艇进行海战并用舰炮支援地面部队进攻。 首战埃及军队获得全胜。 [7]10月10日,埃军初步达成作战目标并按预定计划停止大规模进攻,并改变计划,想要和阿拉伯联盟国家彻底铲除以色列。 以色列则在损失惨重、极为被动的情况下,迅速运员预备役部队,使总兵力增至近40万人,先以北线为重点,遏止叙军进攻并实施局部反击,集中使用空军主力向叙地面部队和防空导弹阵地展开攻击并空袭叙后方大城市。 10月11日,以军3个师转入进攻,反攻至1967年停火线,形成威胁叙首都大马士革之势,并打击了伊拉克、约旦的援叙部队,夺得北线战场主动权。 继之,以军将重点转向西线。 埃军眼看以色列大部队闯入叙利亚,认为时机已到,于14日投入1000辆坦克对以展开总攻.以军则投入800辆坦克,步、坦、炮协同作战,并使用武装直升机和其他飞机发射“小牛”、“百舌鸟”式空地导弹、“白星眼”式电视制导炸弹等,击毁埃坦克250辆,迫使埃军当日撤回进攻出发阵地。 10月15日晚,以军A.沙龙师向大苦湖地区埃第2、第3集团军接合部穿插突击,先头部队于16日晨在湖北侧德维斯瓦附近渡河,摧毁若干埃防空导弹阵地,为空军活动创造有利条件;架设浮桥后,又有2个师渡河,向南迂回,发展进攻;23日进抵苏伊士湾,占领阿代比耶港,对苏伊士城和埃第3集团军形成合围,夺得西线战场主动权,并以埃第3集团军为筹码,换取了北方战线的缓和。 10月24日,埃及在联合国安理会的调解下决议停战。 埃、叙同以分别于次年1月和5月签署第1阶段脱离军事接触协议。 至此,埃控制了运河东岸纵深约10公里的狭长地带,基本达到战略目的(1982年4月,根据1979年3月埃以和平条约,以色列完全撤出西奈半岛)。 北线以军撤至1967年停火线以西。 在这次战争中,埃、叙经过周密准备对以实施突袭和两线夹击,对以色列形成极大威胁。 以军动员快速,先北后西,重点用兵,化被动为主动,尤其向运河西岸的大纵深突击,对于扭转被动局面发挥了作用。 双方投入的坦克、火炮、飞机、导弹等数量很大,埃、以于14日一天内共展开1800辆坦克的大会战为战争史上所罕见。 阿、以分别使用苏、美当时的先进武器装备和得到苏、美战略空运的及时补充并利用苏、美侦察卫星提供的情报。 埃军由萨姆-2、萨姆-3、萨姆-6、萨姆-7型导弹为主组成的防空体系,在战争初期掌握了战场制空权,使以军飞机数日内不敢进入运河空域;以军则使用“响尾蛇”、“蜻蜓”等空空导弹和“加布里埃尔”舰舰导弹对付阿军的飞机、舰艇。 大规模电子对抗的展开使战场情况更为复杂,作战损耗加大。 双方飞机损失的约60%、舰艇损失的80%以上,大部被毁坦克均为各种导弹所击毁.在战略指导与作战上,广泛利用电子技术和使用各种战术导弹,是这次战争的突出特点。 战争结束后以色列国内强硬派再次抬头,对阿拉伯国家的戒心大大加强。 [4][编辑本段]第五次中东战争(又称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巴勒斯坦人为了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于1964年5月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并展开了同以色列的战争。 巴解游击队的基地设周围的阿拉伯国家,主要设在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国。 1970年,巴解总部和所领导的游击队主力由约旦进驻黎巴嫩,后来又直接介入黎巴嫩国内斗争,扶植和武装伊斯兰势力,打击亲以的基督教势力,逐步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和首都贝鲁特地区,成为“国中之国”。 并构筑军事设施,不时地向以色列北部地区出击和炮轰,尤其是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巴解游击队协助埃及、叙利亚部队,展开游击战,袭击贝鲁特大屠杀以军基地、仓库和雷达站等军事设施。 成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 1982年6月4日,以色列出动飞机空袭贝鲁特和黎南部巴解游击队基地。 6月6日11时,以军出动4个旅约2万余人,经过长达5小时的炮兵和航空兵火力准备后,在武装直升机和海、空军及炮兵火力支援下,在宽达53公里的正面上,分西、中、东三路向巴解游击队发动突然进攻。 并袭击了叙利亚军队的贝卡谷地。 1982年6月27日,联大第七次紧急特别会议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立即停火,并无条件从黎巴嫩撤军。 这时,巴解组织为保存实力,同意撤离贝鲁特西区。 28日,巴解组织向以色列提出了撤出黎巴嫩的三个条件:(1)、以军从贝鲁特南部后撤5公里;(2)、在黎巴嫩军队中保留一支象征性的巴勒斯坦军事单位;(3)在贝鲁特保留巴解组织的政治结构。 以色列拒绝了这三个条件,要求巴解组织有关团体必须向黎军缴械,所有巴解成员撤出贝鲁特和黎巴嫩。 7月6日,巴解组织拒绝由美军护送撤离,要求在贝鲁特部署多国和平部队护送巴解武装安全撤离。 8月1日,以军攻占了国际机场,4日进至贝鲁特西区博物馆地区,5日,包围了巴解总部大楼,6日空袭了巴解总部大楼,此间,以军还空袭了贝卡谷地。 在这场战争中,巴解组织伤亡3000余人,被击毁坦克100余辆,火炮500门,400多座秘密仓库被占领。 叙利亚军队伤亡1000余人,损失坦克400余辆,飞机58架。 [5]贝鲁特大屠杀 贝鲁特大屠杀发生在第五次中东战争期间,黎巴嫩基督教民兵在以色列的支持下杀害了数以千计的巴勒斯坦难民。 1982年6月,以色列对黎巴嫩发动大规模武装入侵,占领黎三分之一的国土,重兵围困贝鲁特。 此间1000多名巴勒斯坦难民于9月15日遭到以色列侵略军和黎巴嫩基督教民兵的血腥屠杀。 这一暴行激起了世界公愤。 9月15日下午,黎巴嫩右翼极端分子开始了军事运输,一辆辆卡车由东贝鲁特向西贝鲁特南端的国际机场驶去。 大约在同一时间,由基督教长枪党分裂出去的另一个派系、同以色列结盟的哈达德少校的士兵沿着以色列控制的道路也向机场进发。 机场内设立了一个叫做“行动室”的指挥部,一位以色列联络官担任着 “行动室”的副职。 整个下午的时间,在难民营外的以色列部队用密集的炮火向难民营轰击,夏蒂拉难民营的南端被破坏,这正是刽子手们预定进入难民营的入口处。 下午5点,大约1200人的队伍在贝鲁特国际机场附近的一个高尔夫球场集结。 这支队伍沿着预先画好的路标前进,这些路标每隔50码一个。 路标一直通向难民营前新的集合地点:科威特使馆所在地的十字路口。 这时,以色列把大部分部队部署在夏蒂拉难民营的西边。 他们沿夏蒙大街至少摆下了12辆以上的坦克和装甲运兵车。 他们还在被炸的联合国机构的一座七层大楼的屋顶上设立了一个指挥所,那里驻扎有带着双筒望远镜的士兵。 在附近的一个高层建筑物上又建立了一个观察站。 从这两个地方可以俯瞰整个难民营。 9月16日下午,在行动开始前,人们可以看到,以色列指挥官正在同右翼极端分子进行磋商。 血洗难民营的计划已经准备就绪。 6时左右,以色列军队按照国防部长沙龙预先下达的指令,将早已集结待命的长枪党右翼民兵队伍放入夏蒂拉和萨布拉难民营,那些面带黑罩、身着伪装、在以色列军队的指使和配合下闯进难民营的歹徒,有计划地开始了屠杀。 他们先沿大街,后入小巷,逐户搜索,见到男人,不分青红皂白,统统反绑起来,押送到附近的体育场,然后乱枪杀死。 这时,以色列开始大炮支援。 当夜幕降临时,以色列又开始发射照明弹,以色列的飞机也在头上盘旋,施放了更多的照明弹,以照亮屠杀现场。 6点半左右,枪声代替了炮声,这表明巴勒斯坦的无辜平民正在一个个被杀戮。 7点左右,一批巴勒斯坦人涌向位于两个难民营之间的加沙医院寻求避难所。 许多厉声尖叫的巴勒斯坦妇女跑出难民营,为他们的孩子和丈夫呼救,但以色列士兵不予理睬。 屠杀持续了一夜。 两个难民营成了大屠场,成千的男女老幼的尸体横七竖八,有的倒在街上,有的被杀在家里。 一些男人被捆绑着,拴在一起押在卡车上拖走,有的青年被割去了生殖器,有的喉管被割断,有的奶头被割掉,还有人头颅被砍掉,有的妇女紧紧地抓住自己的婴儿死去。 几天以后,当国际红十字会人员清理屠杀现场时,人们看到一个接一个的尸体从瓦砾堆中抬出,遇害者呈现出的突然面临死亡的极度痛苦的面容,令人惊悸,令人发指。 一群群巴勒斯坦人围着一堆堆的尸体放声痛哭,人群中不时传出凄厉的叫声,人们对亲人的惨遭杀害,痛苦万状。 一些幸存者后来回忆说:“16日那一夜这里简直是一座地狱,天空始终没有黑下来,枪声始终没有停过,人们一直在尖叫。 ” 9月17日上午,大屠杀的消息已经到处传开,难民营中充满恐怖,成群的难民离开加沙医院向北逃去,大约40名病人也跟着这些难民一起逃走。 这时,屠杀似乎暂时缓和下来,但是,凶手们的注意力又转移到另一所医院阿卡医院。 这个医院有4名医生打着白旗离开医院,但是迎面扔来了一枚手榴弹,3名医生当场被炸死。 过了一会,一队刽子手来到医院,他们轮奸了一名19岁的巴勒斯坦女护士,然后将她杀死。 另有2名巴勒斯坦医生被带出医院,不知去向。 从难民营的地上留下的痕迹判断,一些士兵是靠着墙,一边品尝着小吃、吸着烟,一边杀人取乐的。 地上留下了一些食品箱。 17日下午,凶手们开始掩盖罪行。 3点左右,一辆推土机出现在夏蒂拉的大街上,推土机的铲子上堆满了尸体。 夏蒂拉难民营的入口处,匆忙堆积起90具尸体,尸体之间夹杂着碎石破砖。 有些巴勒斯坦平民就是在推土机夷平房屋时被砸死在房内的。 与此同时,几辆推土机从萨布拉难民营隆隆地开出来,难民营的西墙外已经掘了一个大坟坑,成批的尸体就这样埋在坑内。 这里距以色列的指挥所仅有100米左右。 9月18日上午,在掩盖罪行的同时,屠杀仍继续进行,一直持续到10点半左右,那时一队以色列士兵刚刚开进难民营,此时已经再无可以屠杀的人了。 持续了整整40个小时的屠杀造成的死亡人数至今无法确切统计,有的说1000人,有的说1500人,还有的说遇难者达3000人,另有说法为3万人。

架桥坦克的面世背景是怎样的?

1973年10月,中东战场上发生了一次坦克大战:叙利亚和埃及两面夹攻以色列,以闪电的速度,用突袭的计谋,初战告捷,以色列伤亡惨重。可是,这场战争打到结束谁输谁赢呢?谁都想知道个水落石出。让我们先讲这个故事:10月6日,埃及人曾渡过苏伊士运河,偷袭以色列。现在是10月14日,以色列人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重演渡河那一幕。

那天,以色列的炮群向苏伊士运河西岸猛轰,西岸埃及部队第二军和第三军的交界处,烟尘翻滚,弹云蔽日。两个兄弟军谁都没有注意这个结合部,谁都不重视这薄弱的一环。两个军的最高指挥官的看法是相同的:这是以色列人的正常骚扰。骚扰还分正常与不正常的,真是战争生育的怪论!天色很快暗下来,趁此机会,以色列的大批军队向运河98公里处集中。随即,一种怪模怪样的坦克来到河边。士兵们大叫:“长臂将军来了,长臂将军”!“长臂将军”是坦克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正式的名字是架桥坦克。架桥坦克的顶上没有炮塔,却驮着一个扁扁平平的可以伸缩的钢桥,只见它们来到河边,迅速把折叠桥梁的一头抬起,然后一折一折放开,桥梁的那一头一下子搭到水中,足足有22米长。前后只不过花了3分钟时间。又一辆架桥坦克驶来,也把22米长的桥梁放入水中,并接起前一段浮桥。再一辆架桥坦克驶来……,不一会儿,河上的桥架好了(它的载重量是30~60吨)。以色列军队的士兵和坦克从浮桥上鱼贯而过,到达对岸。埃及军队听见人声、机声、脚步声,胡乱地打了几枪。漆黑的夜晚,敌我难分。清晨,东方拂晓。以色列的700名士兵和20辆坦克已经到达西岸。埃及军队在河边掩体里向东岸观察,把大批正待渡河的以色列士兵,误认为是渡过河去的自己人。以色列人发动了猛烈的攻势,首先全歼埃及的萨姆导弹阵地。然后,部队在坦克的掩护之下,向埃及国土的纵深挺进。后面的增援部队不断通过浮桥跟了上来,3天之内,就有1.5万名士兵和200辆坦克渡过河,他们占领了运河西岸25公里宽的河岸地带。

埃及的大部队正在东岸作战,以色列人却偷偷摸摸从后面直捣埃及人的老家!埃及最高统帅部意识到事态的严重,命令东岸的埃及炮兵调过炮口,向以色列偷袭者开火。千炮齐鸣,黑烟冲天。埃及炮兵不得已,把炮弹打在自己的国土上,解决后患要紧!以色列部队不顾炮火,一举突破埃及第二军和第三军的交界处。数辆架桥坦克在部队中穿梭来往,见水架桥,使坦克驶过大苦湖,躲进棕榈树林隐蔽起来。10月17日,以色列人以500辆坦克和2.5万名士兵的强大兵力,向埃及的苏伊士城发起总攻。事态相当严重!埃及军队拚死抵抗,又一场坦克战在运河西岸打响。经过数天激战,以色列部队没能攻下苏伊士城,但已经占领大苦湖西岸,并切断了苏伊士城与伊斯梅利亚城之间的联系。10月22日,国际组织出面调停。以色列政府和埃及政府都同意停战。以色列当面说和,台下踢脚。22日,以色列统帅部命令部队继续向南攻击,并出动飞机,配合坦克部队进攻苏伊士城。埃及第三军给予以色列军队迎头痛击,一天就击毁以军坦克50辆。10月23日,以色列重新发起总攻,终于包围了苏伊士城。兵临城下!晚上,埃以双方达成协议——停火。以色列军队能在这次中东战争中反败为和,说句公道话:架桥坦克起了重要的作用。没有架桥坦克,他们就不能突袭敌后,把前方的危机缓和下来。架桥坦克能架桥,也不是一“架”而不可收。战争结束,所架桥梁又可由坦克的乘员把它叠起收好,只不过所花时间与放下相比稍慢一些而已。

谁能弄一些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信息,,一大堆的,有帮助学习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英语:World War I、WW I、Great War;简称一战)是一场于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间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 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这场战争。 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称之为“世界大战”。 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20世纪早期的中文又常称为“欧战”[5]。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 德国、奥匈、土耳其、保加利亚属同盟国阵营,英国、法国、日本、俄国﹑意大利和中国则属协约国阵营。 在战争期间,很多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加入协约国。 中国于1917年8月14日对德、奥宣战。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万左右的人丧生,2,000万左右的人受伤。 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估计损失约1,700亿美元(当时币值)。 战争的导火线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对德作战)和南线[6](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匈作战),其中又以西线最惨烈。 开战原因15世纪以来,居住着许多塞尔维亚人的波斯尼亚一直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领土,在1878年却被已经是世界列强的奥匈帝国单方面强行吞并,这引起了塞尔维亚人强烈的仇奥情绪。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族学生普林西普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开枪打死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 普林西普是黑手党成员,这个组织目标是南斯拉夫的统一和从奥匈帝国统治下独立出来。 萨拉热窝暗杀事件引起了一系列强烈反应,最终演变成全面战争。 奥匈帝国发出通牒,要求塞尔维亚采取行动惩罚肇事者,当奥匈帝国认为塞尔维亚没有做到的时候,进而对塞尔维亚宣战。 由于种种集体协定防御条约和复杂性的国际结盟关系,在数周内主要欧洲列强纷纷卷入战争。 民族仇恨[编辑]普法战争主条目:普法战争19世纪中叶,在德国的土地上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由十数个大小不一的日耳曼人小邦国组成的“日耳曼邦联”,分裂造成德国国内资本主义无法发展(因为各邦关卡、课税重重,商品无法自由流通),在欧洲大陆也无法与其他列强鼎立,故其中的最具实力的第二大邦普鲁士为了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进而与奥地利,法国等列强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便领导日耳曼邦联,于公元1870年诱发法国开战并击败法国。 在这场战争中法国大败,御驾亲征的法皇拿破仑三世被俘。 普鲁士大获全胜,后乘势率各邦国联合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德意志帝国。 法国战败后,被逼签下了普鲁士首相奥托·冯·俾斯麦所开出条件非常苛刻的和约:《法兰克福条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洛林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普军在收齐赔款前,可驻军于法国。 此外,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一世的登基大典于法国的凡尔赛宫举行,这大大羞辱了法国,挑起德法两国之仇恨。 战后法国复仇主义盛行,亦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另一主因。 巴尔干主条目:1878年柏林会议巴尔干半岛向来都被称为“欧洲火药库”,当时巴尔干半岛各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发生了两次巴尔干战争,并使得奥匈和俄国的冲突加深,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埋下伏线。 奥匈和俄国的利益冲突源于巴尔干半岛,在1878年的柏林会议上,俄国在保加利亚的势力大大被夺;而奥匈则在黑塞哥维那、波斯尼亚两地取得保护权,这令俄国大为惊慌,试图以支持塞尔维亚以对抗奥匈帝国的扩张。 此后,奥匈和俄国的冲突加深,亦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之一。 同盟对立普法战争后,德国总理奥托·冯·俾斯麦担心法国报复,因此采取结盟政策,以孤立法国。 他本来让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及俄罗斯帝国结成三帝同盟,可是后来在1878年柏林会议上,俄国因巴尔干半岛问题,而与奥匈帝国发生利益冲突。 1879年,德国选择与奥匈缔结了秘密的德奥同盟。 此外,意大利在争夺北非突尼斯失败,让法国在1881年兼并该地。 为了争取支援,意大利跟德国和奥匈结盟,是为三国同盟。 俄国得知德奥两国签订了德奥同盟后,十分不满。 但俾斯麦是一个老练的政治家,为了保持与俄国的良好关系,于1887年与俄国签订了《再保险条约》。 可是俾斯麦在1890年下台后,新任德皇威廉二世不想维持俾斯麦定下的同盟制度,任由条约终止,而选择只与奥国为盟。 法国向俄国提供资本,实现其工业化后,在1894年与俄国结下军事同盟,是为法俄同盟。 英国鉴于法国在埃及、俄国在巴尔干日益扩张,威胁英帝国前往远东的贸易航道,故在1887年2月12日和意大利组成《地中海协定》,互相保证维持地中海、亚德里亚海及黑海的现状,而意大利则支持英国在埃及的行动。 经德国首相俾斯麦支持下,奥匈及西班牙均加入协定,是为《第一次地中海协定》,同年十二月,英、奥、意三国商定共同维持近东现状,对抗俄国对土耳其帝国之影响,是为《第二次地中海协定》,不过两次协定没有明确规定英国承担具体的军事义务,故英国并未放弃其光荣孤立政策。 直至德国海军日扩,威胁英国的制海权,英国才着手在欧陆寻求盟友。 1904年英国终与法国签订《英法协约》,但此协定并非军事同盟,而是一项解决两国有关殖民地纠纷的协定;相对于德奥同盟或法俄同盟,其合作无疑是较为松散。 不过在第一次摩洛哥危机中,此协定充分反映英法坚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受到法国鼓励,英俄双方终于在1907年结束其殖民地纠纷,签订《英俄条约》。 同年,法国、英国和俄国有感德国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扩张,是以组成三国协约。 欧洲从此分为两大阵营,因此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都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因为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遭到暗杀而引起的。 争夺殖民地经济及工业化发展催促著当时各国政府争夺殖民地以取得原料供应地及市场。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兴起。 在俾斯麦时代,鉴于统一德意志帝国初立,故对殖民地的争夺较少参与。 后来,国内商人势力兴起,便要求德国政府争取海外资源和市场。 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麦被罢后,德皇认为德国殖民地太少,原料产地及商品市场不足,实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划分全球势力范围。 这触犯了老牌殖民大国──英国和法国的利益。 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和法国的既得利益有所冲突,这亦使得两大阵营的冲突加剧,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越发加大。 军备竞赛两大军事集团在战前进行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德国于1900年制订海军法,将海军规模大加扩充,英国为保持海上力量优势以维持安全,在1905年开始建造无畏舰,并在1907年德国开始建造无畏舰时以二对一海军政策,即保持自身无畏舰数为德方之两倍以相应付。 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后,更联同法俄两国实施三国海军联防,即英国在北海、法国在地中海、俄国在波罗的海分别对付德奥两国海军而在陆军方面,由1880年到1913年,德国常备军由42万扩充至87万;法国则由50万扩充至81万;俄罗斯也准备由80万增加到230万,最后虽未达标,唯其陆军已有140万,乃全欧之冠,不过其质素甚为低下,无法和德法两国之陆军相比;奥匈的军队由47万扩张至85万,步兵质素一般,但重炮部队质素全球第一;意大利由20万扩张至35万,而无论步兵和炮兵质素皆不及德法;最后美国也相应欧洲局势紧张将军队数由3万4千人扩张至16万。 战前危机第一次摩洛哥危机主条目:第一次摩洛哥危机1905年法国向摩洛哥提出改革方案,企图将之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 然而摩洛哥深感法国侵略的压力,欲援引德国抗衡法国。 但当时德国对摩洛哥虎视眈眈,怀有野心,法国士气不振,德国又欲试探英法协约的合作程度,而且此时国际环境有利。 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访摩洛哥北部重要港口丹吉尔时,宣称将会保护摩洛哥的独立及其领土的完整,使其与欲在摩洛哥扩张的法国关系变得紧张,这就是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1906年1月16日,欧洲列强在阿尔赫西拉斯举行会议,并达成决议,承认摩洛哥的独立,但由法国和西班牙两国负责摩洛哥的警务,法国得以控制摩洛哥的海关及警察。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主条目:第二次摩洛哥危机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发生反苏丹的部落起义,法国借机派兵攻占其首都非斯。 德国则要求法国割让部分法属刚果作为补偿,并于该年7月1日,以保护本国商人为借口,出动豹式炮舰(SMS Panther)驶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尔,战争一触即发,这次行动被史家称为“豹的跳跃”。 英国因忌惮德国挑战其海上霸权,因此支援法国,态度强硬。 7月9日,法德两国开始谈判,最后在11月4日达成协议。 德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的地位,并把喀麦隆北部部分领土让与法国(今乍得南部);法国则把法属赤道非洲辖下的法属刚果中南部(今刚果共和国北部)及邻近地区转让给德国,以作赔偿。 1912年3月30日,得到德国之同意后,法国与摩洛哥两国签订非斯条约,摩洛哥正式沦为法国的被保护国。 德国与英、法两国在这两次摩洛哥危机里结怨更深,而德皇更扬言不会再退让,这使战争危机益大。 波斯尼亚危机主条目:波斯尼亚危机奥斯曼帝国在苏丹阿布都·哈密德统治下,改革成效不大,一群年轻军官以“团结进步委员会”的名义组织起来,提倡君主立宪,他们的活动又被人称为“青年土耳其运动”;1908年驻马其顿土耳其军队兵变,要求哈密德立即推行宪政及改革,最终苏丹被迫下台,使土耳其局势出现不稳。 加上巴尔干各国早对土耳其剩余的欧洲领土存有扩张的野心,局势危急,于是奥匈与俄国达成协议,透过召开会议商讨吞并波黑二省的问题,奥匈则承诺协助俄国修改柏林条约,让俄国可以自由出入博普鲁斯-达达尼尔海峡,但最终奥匈单方面采取吞并行动,将与俄国的协议废弃。 1908年10月6日,奥国以保护侨民为理由,吞并了她从1878年开始托管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激起了想获得这两地的塞尔维亚之强烈反奥情绪。 塞尔维亚渴望统治全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但奥国出兵令其希望幻灭,因而反对此行动。 然而,其他欧洲大国并未协助塞尔维亚。 塞尔维亚视吞并一事为屈辱,但俄国未有实质支援,塞亦唯有接受;却种下两次巴尔干半岛战争的祸根,塞尔维亚西进之路已封,唯有一心南下才可突破;而奥匈公然吞并土耳其土地,亦促成日后各国组成巴尔干同盟,参与侵占土耳其领土。 此次危机也被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预演。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主条目: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与蒙特尼哥罗组成巴尔干同盟,联合攻打土耳其奥斯曼帝国。 10月18日,巴尔干同盟与土耳其爆发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结果土耳其大败,1913年5月30日与巴尔干同盟签订《伦敦条约》,宣布放弃除君士坦丁堡附近领土以外所有在巴尔干半岛的领地;保加利亚则取得了马其顿。 塞尔维亚原先可得到通往亚德里亚海的海岸线,但由于奥匈不希望它实力大增,威胁其多民族帝国之安全,遂在会议上鼓吹在该处建立一独立国家,阿尔巴尼亚因而立国。 但奥塞两国之间的嫌隙却因此事而扩大,以致巴尔干同盟出现分裂。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主条目: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保加利亚表示被不公平对待,所以攻打塞尔维亚,开始第二次巴尔干战争1913年6月1日,塞尔维亚与希腊结盟,预备进攻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于其后亦加入同盟。 6月29日,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 奥斯曼帝国亦对保加利亚宣战,结果保加利亚战败。 8月10日,各参战国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多布罗查北部由罗马尼亚取得;马其顿则被分成三部分,其中发达河马其顿(Vardar Macedonia;其边界与今马其顿共和国相若)划归塞尔维亚,皮林马其顿划归保加利亚;爱琴海马其顿(Aegean Macedonia)划归希腊。 这引来了奥匈的不满,因为塞尔维亚在这两次巴尔干战争里获得的利益太大,威胁其在巴尔干半岛的地位,而俄国则借由塞尔维亚插手巴尔干半岛事务,结果与奥匈的冲突加深,使得大战一触即发。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主条目: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此日为塞尔维亚之国庆日。 奥匈帝国皇太子费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族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一名参加塞尔维亚恐怖组织“黑手党”的波斯尼亚学生)枪杀。 奥匈帝国以此为借口,得到德国的支援后,于1914年7月28日出兵塞尔维亚。 这件事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战事爆发1914年7月28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 7月30日,俄国开始总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 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并向法国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在德俄发生战争时保持中立,法国拒绝、并进入总动员。 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 8月4日,德国入侵立国时已保持永久中立的比利时;同日,英国考虑到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又为了确保比利时的中立和维护1839年签署的《伦敦条约》,于是向德国宣战。 8月6日,奥匈缓慢地向俄国宣战。 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宣战。 西面战线在战壕里作战的士兵主条目:西方战线在战争爆发之前几年,德国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战速决为主要特征的施里芬计划:先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集中优势兵力在六星期内打败法国,然后将部队调往东线进攻俄国。 与此相对应,法国也制订了以两个集团军齐头并进,一举收复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第十七号计划。 但战事的发展却出乎这些军事家意料,使得这两个计划皆不可行。 德军进攻1914年8月2日,德军出兵中立国卢森堡,以取得卢森堡的铁路网。 8月3日,德军对比利时不宣而战。 至8月9日,德军成功攻占比利时全境,并且驱逐在比利时境内的法军回法国境内。 8月21日,德军分兵五路攻向法国北部,法军失守,被逼后撤。 9月3日,德军已进逼巴黎,法国政府被逼撤退至波尔多。 9月5-12日,德军与英法联军在巴黎近郊马恩河一线爆发马恩河战役,结果法国获胜,被称为“马恩河奇迹”。 德军只得转入战略防御,固守安纳河一线,战斗开始演变为阵地战。 接着,双方爆发了奔向海边的运动战,结果平分秋色。 德军夺取法国东北部的广阔领土,却始终不能包围法国的战线。 随后双方再爆发佛兰德会战,但双方均无重大成果,结果战事进入胶着对峙状态。 战事僵持1915年春,英法联军趁德军主力集中在东面战线,发动了香巴尼和阿杜瓦两轮攻势。 但因为沿用旧战术,而且欠缺强大火力掩护,结果被德军成功抵挡,己方反而伤亡惨重。 该年4月德军反击,并首次使用毒气,使双方的损失更为惨重。 结果1915年的西面战线,英法联军死伤百万人,德军亦死伤61万人,但战事仍然胶着。 1916年2月,东面战线的压力稍为降低,德军主力再次移师西线,与法军爆发凡尔登会战。 结果在激战7个多月后,德军仍不能攻取凡尔登。 而英法联军为了制衡德军,在该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线与德军爆发索姆河战役,战况更为惨烈。 英军虽然在这场战争里首次使用坦克,但双方在伤亡共约120万人后,战事仍未有重大突破,并持续至该年11月,西线再次变为胶着对峙状态,不过协约国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美国参战1917年4月6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宣布与德国断交的情景1917年2月3日因德国使用无限制潜艇战,使美国多只船只被击沉,美国与德国断交。 2月24日,美国驻英大使佩奇收到破获的齐默曼电报,电报称如果墨西哥对美国宣战,德国将协助把美国西南部还给墨西哥,于是美国以此为根据,于4月6日向德国宣战。 1917年4月,法军于西线开展春季攻势,与德军在兰斯和苏瓦松之间进行会战,历时共一个月,但法军在伤亡10万人后却仍未有进展,引起了法国士兵的骚动,并导致该次战役的策划者、上任不足半年的法军总司令罗贝尔·尼维勒将军被革职。 战事再度胶着,而法军因内部骚动,无力防御,只得由英军负责西线防御。 在该年下半年,美国提供的装备到达欧洲,英军于是再在西线猛攻,但在损失100多万人后,仍无法改变战事的胶着状态。 最后进攻1917年11月,东面战线因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并退出战争而结束,德军立即集中于西线,意图在美军到达欧洲之前,于1918年夏季打败英法两国,以扭转局势。 1918年3月-7月,德军接连于西线发动5次大规模的攻势,头两次攻势在损兵14万后仍无所获。 而美军则已到达欧洲,使协约国兵力大增。 该年5月底,德军发动第三次攻势,这次成功突破法军的防线进逼至距巴黎仅37公里之地,但并不能歼灭英法联军的主力,而己方则损失13万人。 在6月9日-6月13日这5天,德军发动第四次攻势,企图将德军在亚眠和马恩河的两个突出点接连起来,以集中兵力攻击巴黎,但并未能成功。 7月15日,德军死心不息,发动第五次攻势,但在损失15个师后,一无所获,己方军力反而消耗殆尽,只得撤退至兴登堡防线,从此只能作消极防御。 东、南战线俄国动员1914年7月28日,奥匈因为德国向其开出“空白支票”,因此自信心大增,与塞尔维亚断交并对其宣战。 俄国则宣布全国总动员,以支援塞尔维亚与奥匈战斗,这引起德国的不满(而两国的恶性关系也埋下了伏线)。 8月1日,德国以俄国拒绝停止全国总动员为借口向俄国宣战,并同时在西线进侵比利时。 8月4日,英国因比利时为其自身安全的关键,因此对德宣战。 8月6日,奥匈向俄国宣战。 德俄交战俄军乘德军在开战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线之际,在东线向德军发起进攻。 8月下旬,俄军进入东普鲁士,并逼向德国的心脏地带,德军被逼从西线调兵回援。 德国援军行动迅速,很快便抵达东线,并于科穆辛森林附近消灭数万名俄军,使得东线战局发展受到德军控制。 9月11日,俄国的第一集团军再度被击败,德军进逼至俄国境内,俄军损失共25万余人。 在南线方面,俄军开始时在加里西亚和布柯维纳屡次击败奥匈帝国的军队,但德国随后对奥匈提供支援,结果到12月中旬,东线战事亦进入胶着状态。 1915年,德军因为西线的马恩河会战失败,决定先集中兵力击溃俄国,逼使俄国停战,从而结束东线战事,并且避免继续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局,东线于是变成主要战场。 1915年5月,德奥联军以18个师和2000余门大炮,分兵两路进击俄军,并计划将俄军逼至“波兰口袋”内歼灭。 双方交战8个多月,德军攻占普热米什尔、莱姆堡、伊凡哥罗德、华沙、布利兹特、维尔诺及里加,并逼使俄军撤退至从里加湾到德涅斯特河一线,俄军共损失170多万人。 德军虽然大胜,但已方损失亦极大,而且并未消灭俄军主力,结果无法逼迫俄国投降。 而尼古拉二世亦乘机罢免皇叔尼古拉大公的俄军总司令职位,由沙皇本人亲自兼任俄军总司令并御驾亲征,但这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俄军的局面。 土耳其参战德国为了牵制俄国,于是答应向奥斯曼土耳其提供一亿法郎的贷款,以换取其参战。 于是土耳其于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参战(对协约国圣战)。 并与俄国在高加索发生战斗。 俄军初时作战不利,但于1915年1月发动反攻,土耳其的第九集团军被歼灭,共损失约7万多人。 意大利转投协约国1915年5月,意大利因为英法答应在战后分得阜姆和达尔马提亚,于是投向协约国一方,对同盟国宣战。 同时,圣马力诺亦派志愿军协助意大利,以及圣马力诺战地医疗队。 意大利军虽然实力较弱,交战初期即损失近30万人,但却成功拖住了奥匈40个师的兵力,缓减了俄法的压力。 1915年9月,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并出兵30万,配合德奥联军攻击塞尔维亚,结果同盟国很快便占领塞尔维亚全境,塞尔维亚政府及军队被逼撤退至希腊的科孚岛。 俄军反击1916年春,俄国调集3个方面军共200万人向德奥联军发动反攻,在激战一轮后,双方各损失百万兵力,但俄军兵力较多,因此逼退德奥联军,并乘胜攻进加里西亚东部地区,史称勃鲁希洛夫攻势(勃鲁希洛夫为当时的俄军总参谋长)。 罗马尼亚亦于该年8月向同盟国宣战。 德奥联军于是决定攻取罗马尼亚,以夺取石油和粮食补给。 结果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奥军队占领大部分罗马尼亚国土。 进攻伊斯坦布尔主条目:加里波利之战协约国军队为了解除俄国在高加索被奥斯曼土耳其牵制的困局,决定联合进攻奥斯曼土耳其的首都伊斯坦布尔。 1915年初,加里波利之战爆发。 协约国先后有50万士兵远渡重洋来到加里波利半岛。 在近十一个月的战事后,共约13.1万人死亡,26.2万人受伤,结果被逼撤退。 这场战役是一战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也是当时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 英土战争:阿拉伯的劳伦斯主条目:阿拉伯的劳伦斯阿拉伯半岛十四世纪被土耳其占领。 虽然土耳其人也信奉伊斯兰教,但是与阿拉伯人并非是同一民族。 1916年,阿拉伯发生反抗土耳其的民族起义,英国从埃及派军支持,英国少校劳伦斯组织游击队,击败土耳其。 阿拉伯半岛盛产石油,不过一战时期尚未被发现。 俄国退出[编辑]带领布尔什维克发动十月革命的列宁主条目:1917年俄国革命俄国本身为农奴制的经济体系,经不起东线持续的战事,结果其国内经济崩溃,工厂倒闭,失业率骤增,军火补给极度困难,士兵极度厌战。 1916年冬,俄国内部各种矛盾加剧,莫斯科的罢工人数更达至百万人以上,结果,俄国二月革命在1917年3月8日爆发,令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 亚历山大·克伦斯基领导的临时政府仍然继续战争,但又再被德奥联军击败。 结果俄国工人及农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儒略历10月),由布尔什维克领袖列宁领导了一场武装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列宁其后与德国签署《布利兹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并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再详细的超出网络的字数。 。 。 我给你网址自己看吧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jinrong/16288.html
蔚来能源宣布获武汉光创基金等机构15亿元融资
生而为野 专访 光影之舞唤醒深藏的环保意识 出品人陈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