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野 专访 光影之舞唤醒深藏的环保意识 出品人陈沂欢

万物有灵且美!今天(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而为野》近日出版,本套画册集纳了219幅国际级佳作,用精彩的影像和凝练的文字,讲述“为野而生”的自然摄影师与“生而为野”的野生生物邂逅共鸣的故事。

搜狐文化特约本书出品人中国国家地理·图书总经理、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出品人陈沂欢老师讲述本书背后的创作故事以及分享了如何通过生态摄影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搜狐文化:全书章节设置为地球(EARTH)、栖息(HABITAT)、行为( BEHAVIOR)、凝视( GAZE)、聚焦( FOCUS)五个部分,很有创新性和灵动感,能谈一谈这样分的逻辑么?

月夜暗杀-朱兴超

陈沂欢:在这本画册中,我们打破传统的编排逻辑,不再以物种或地貌为基准,而是选择更为直观的视觉叙事。全书分为“地球”、“栖息”、“行为”、“凝视”、“聚焦”五个章节,摄影照片的创作是人在用双眼观看并记录世界,而这本画册,我们也从人的“观看”出发,从空中俯瞰地球,落脚到动物栖息地,观察有趣的动物行为,一步步深入,直到最微小的生物细胞肌理——这像是一次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不仅带给感官强烈的视觉冲击,甚至还能激发人们的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达到一种通感。

陈沂欢:首先,我们会选择一部分“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的获奖作品(书中收录了84幅),因为这些作品已经获得大赛组委会和关注者的广泛认可;同时,我们也选择了一些并未获奖但依然非常优秀的作品,让这本画册变得更有层次,更有收藏价值。

生死对决-鲍永清

在照片内容和质量的选择上,我们不局限于技术、参数以及拍摄难度,而是以画面和主题为重,比如在“地球”一章中,大量无人机影像设备的使用,体现出新一代摄影师的巧思;在“行为”一章中,会尽量优先考虑选入更多的物种,来增加内容的丰富度。

搜狐文化:本书打破了传统记录逻辑,将纪实摄影与艺术摄影相融合,您印象最深的是哪幅摄影作品?

陈沂欢:首先肯定是封面的这张照片《危险!请注意!》。它是2022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摄影单元鸟类组的冠军作品,拍摄于甘肃碌曲的则岔保护区。

危险!请注意!-朱兴超

摄影师刚好捕捉到了高山兀鹫直视镜头、伸出利爪的珍贵瞬间,极具冲击力。而且这张照片也与观者形成了一种巧妙的互动关系:我们仿佛猎物,即将被这只兀鹫带入《生而为野》书中的野性世界。

另外,书中还有很多照片展现了中国的特有物种:比如第76-77页的藏野驴、第143页的川金丝猴、第198页的荒漠猫等等。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照片,让公众意识到:原来除了家喻户晓的大熊猫,中国的广袤大地还孕育了如此丰富多样的野生生物。这类相对“冷门”的“中国特有种”,同样值得我们给予更多关注。

地球心脏-刘雪瑶

最后,除了第1章场面相对恢弘的自然风光作品,第5章的微距摄影作品也很有意思。比如第261页的《孢子粉的舞蹈》、第284页的《蝴蝶鳞片》等等。其实我们肉眼不可见的微观世界,也有着惊人的美丽。

搜狐文化:中国国家地理·图书为什么要做《生而为野》这样一本书?

陈沂欢:美国著名的摄影评论家苏珊·桑塔格曾表达过一个观点:讨论摄影不啻是讨论世界,收集照片就是收集世界。这本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的收集,而是希望书中收集的照片能够成为人们观察并理解这个世界的切片。一直以来,中国国家地理·图书都坚定地在自然摄影领域探索,希望借助影像的力量多维度展现生物多样性。早在2014年,我们就出版了《极致之美》自然摄影画册,将中国国家地理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优秀摄影作品进行精选、集结。六年后的2020年,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以下简称年赛)启动之初,我们便已有了将年赛的优秀作品集结成册的出版计划。四年后,年赛摄影单元全球投稿数量达到近12万幅时,时机终于成熟。

搜狐文化:本书提到了“影像保护自然”的概念,您觉得如何通过生态摄影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陈沂欢:为本书撰写推荐序的珍·古道尔博士说过一句令人深思的话,“唯有了解,我们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我们才会行动;唯有行动,生命才会有希望!”对普通人来说,自然影像是能让普通人最直观地了解生命科学的方式,在摄影师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一只鸟飞翔的优雅姿态,兔狲与藏狐互相厮杀的激烈行为,受伤的赤狐血肉模糊的半张脸,肉眼看不见的蝴蝶鳞片之美……这些视觉上的直接震撼,是枯燥的科学术语永远无法做到的。每一个看到的人都会被触动。而我们通过这本画册,这场比赛,让这些珍贵的自然影像出现在人们视野之中,这已经是很有价值的举动。人类的工业化发展是不可逆的,但是环境保护依然能以微小改变宏观,至少让我们更能够意识到,我们与自然是融为一体,互相生长的。未来如果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无论是摄影记录,或仅仅是观看,都已经能让我们的心灵更贴近自然,更懂得珍惜环境。

文/袁立聪 审/钱琪瑶


当今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1 引言随着全球规模的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环境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责和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环境问题的成因有正确的深刻的认识。 人类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刚开始,人们认为环境问题就是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不足而引起的,倾向于仅从技术角度来研究环境问题的解决之道。 但是,环境问题并没有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得以解决,非但如此,反而变得更为严重。 后来,人们又从经济学、伦理学等的角度来研究环境问题,环境经济学、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环境法学等新兴的科学由此而诞生。 我们认为,环境问题的产生是相当复杂的,应当从多学科的、多维的视角予以研究。 在当代社会,环境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和经济问题,它还是一个哲学问题、宗教问题、伦理问题。 归根结底,它是文明问题,它深刻地揭示了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宣告了传统工业文明必将走向终结的命运,它也预示了一个新文明——生态文明的诞生。 2 环境问题产生的哲学根源哲学是科学的科学,是我们时代精神的反映。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西方世界“主客二分”的哲学传统有密切的关系。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开“主客二分”思想之先河,近代的伽利略、培根和笛卡尔,特别是笛卡尔,对“主客二分”式的机械论哲学的最终确立和占据统治地位,作出了最有成效的努力。 在著名的笛卡尔的“心物二元论”中,他在精神和肉体之间划出了一道截然分明的界限,他“以外科手术般的精细态度,从物质本性中剔除精神的每一丝痕迹,留下一片由惰性的物质碎片杂乱堆积而成的、没有生命的疆域。 ”[1]主客二分的哲学模式对于确立人的主体性和科技的发展,的确发挥了进步的历史意义。 但是它忽视了大自然的整体性和价值尊严,它导致了人类对自然界盲目的肆无忌惮的征服和改造。 “现在,深刻化的地球规模的环境破坏的真正原因,在于将物质与精神完全分离的物心二元论西方自然观,以及席卷整个世界的势头。 ”[2]3 环境问题产生的宗教根源西方的基督教对环境问题的产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传统基督教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经典解释是:惟有人是按上帝的形象造的;上帝造人是要人在地上行使统治万物的权利。 根据这些教义,传统基督教认为,只要为了人的利益,征服和掠夺自然是天经地义的。 《旧约全书·创世记》的第1章第28节说,“上帝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 ”《创世记》的第9章说,“神就赐福给挪亚和他的儿子,对他们说,你们要生养众多,遍满了地。 凡地上的走兽和空中的飞鸟都必惊恐,惧怕你们,连地上一切的昆虫并海里一切的鱼都交付你们的手。 凡活着的动物都可以作你们的食物。 ”在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今日,基督教也面临着如何生态化、绿色化的问题。 “当前,基督教共同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为生态保护问题肩负起伦理责任。 生态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或财政资源问题。 归根结底,生态问题要求一种新的信仰角度,根据这种信仰,人类同其余被造物的关系既是领袖群伦的关系,也是合作搭档的关系,简言之,需要一种新的伦理,新的属灵式,新的宗教仪式。 ”[3]4 环境问题产生的伦理学根源在传统的伦理学中,所谓伦理即是人伦之理。 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人与自然的关系则被排除于外。 自然界只有工具价值,没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它的价值仅是满足人类永无止境的欲望。 由于自然界没有获得“道德关怀”的资格,由于大自然没有自身的价值和尊严,人类在征服和利用大自然的过程中就缺少了必要的伦理准则的制约。 5 环境问题产生的技术根源一方面,很多环境问题的产生,是由于技术发展的不足。 由于人类理性的有限性,人们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认识总是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一些反自然、反科学的人类行为,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另一方面,技术就像是一把高悬在人类头顶之上的达摩克利斯剑,对技术的滥用往往会使人类反受其害。 例如,对核能和生物技术的滥用,会导致无可估量的生态恶果。

保护公园环境的标语

走近保护区、体验自然之旅,品味和谐之关 2. 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共同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环境。 3. 健康的湿地、健康的人类。 4. 我用我心热爱自然,我用我行保护湿地。 5. 与湿地握手、和生态拥抱。 6. 绿色友好、健康湿地、生态家园。 7. 保护绿色湿地、构筑生态文明。 8. 保护湿地功在当代、生态平衡惠千秋。 9. 湿地孕育和谐文化,林城崇尚科学发展。 10. 保护湿地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 11. 保护湿地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12. 美好的湿地环境来自我们每个人珍惜和维护。 13. 保护湿地、受益你我,请您给湿地多一些关爱。 14. 保护湿地、关注生命、呵护健康。 15. 热爱湿地、保护湿地、欣赏湿地、共享湿地。 16. 保护一片湿地、撑起一片蓝天。 17. 实施《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8. 亲近湿地、感知友好。 19. 保护湿地是一种使命,更是一种文明。 20. 与湿地同行,为友好喝彩。 21. 维护生命之水、维护健康湿地。 22. 传播环保理念、共创人水和谐。 23. 保护生物多样性,降解人类的废弃物是湿地千百年来不懈怠的付出。 24. 保护湿地、维护生态安全。 25. 保护湿地、保护地球之肾。 26. 保护湿地、保护生物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27. 湿是生命之源。 28. 从高山之颠到大海之滨、湿地无处不在为我们服务。 29. 改善湿地、保护家园。 30. 保护湿地、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31. 保护湿地、热爱人类自己的家园。 32. 保护湿地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33.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34. 为实现我国湿地保护工作的跨世纪目标而努力奋斗。

上海世博会利用创新技术践行低碳理念的实例

位于世博浦西园区的六家央企馆——国家电网馆、太空家园馆、中国航空馆、中国船舶馆、石油馆、信息通信馆,成了世博会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它们以其创新的展示方式,传达着对于未来的美好愿景,传达着科技创新的先进理念,更传达着一份央企所独有的社会责任。 设计用材环保 利用清洁能源 在六家央企馆,“绿色世博”绝非只是一句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感触。 从展馆的建筑设计伊始,环保节能的指导理念就贯穿其间,这些展馆本身就是一座环保楼宇,建筑的细节处处体现着环保的理念。 在建材装配方面,各馆都优先采用了清洁材料,有的经由工业废弃物加工而成,有的可再回收利用。 例如,石油馆的蓝色外立面所采用的异型PC板,可以回收循环利用。 中国船舶馆的建筑由老厂房改建,节约了大量建筑用材,且结构采用可循环利用钢材。 太空家园馆的建筑外立面采用纤维织物幕墙,不仅美观,还能隔热、防风等,同时也能回收再利用。 在能源利用方面,各馆都综合利用清洁能源,从源头为低碳环保做贡献。 国家电网馆高度利用自然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维持日常运作。 中国航空馆的“云朵”外观下实施了匠心独运的“空腔”设计,降低了整个馆的能耗。 信息通信馆的绿色屋顶,不但为展馆提供天然遮阳区、降低等候区的温度,还收集并循环利用天然雨水及馆内废水,“梦想花园”的繁花绿叶均由回收处理的雨水和废水来灌溉。 能量传输改进 空间距离拉近 很多人心中都曾描摹过未来理想生活的图景:清洁能源无处不在、新型交通工具可达世界各地、远程通信逼真得像在眼前、外太空不再神秘……在央企馆,参观者会发现,原来梦想离现实如此之近。 石油馆的4D电影在紧张刺激中向观众传达了“珍惜石油,爱护地球”的主张 ,而三家石油公司也同时坚持投入资金研究新技术,发展新工艺,始终致力于发展绿色、清洁能源,不断探索低碳经济模式。 同时,未来的能量传输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国家电网公司将在中国广阔的领土上建造二纵二横的特高压输电线路。 通过低压复合光纤电缆的应用,电线将不单单只能传送能量,还能传送信息,形成多网融合。 城市储能技术也将更有效地利用清洁能源,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而同时,智能电表使得远程操控家电成为可能。 除了能量传输,在未来,空间距离也不再是问题。 在中船公司研制建造的绿色环保概念船“世博未来”号上,商业楼宇、学校、医院、机场、码头、天文台、气象中心等陆域城市所拥有的各种功能齐全,再远的旅行也像在家般舒适。 “世博绿洲”号是一艘巨型漂移农场船,它能自产自销食物以供给“海上居民”,这也标志着“海洋时代”的到来。 科技融入生活 体现世博主题 在“绿色制造,绿色飞行”主题下,中航工业集团及下属子公司研制的锂电池让绿色动力前景光明。 而东方航空公司则积极倡导“低碳飞行”,在国际长航线上,则采用了双发飞机延伸航程运行和二次放行技术,油量消耗减少6%。 另一方面,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也将突破时空,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与任何人进行任何内容的通信。 在信息通信馆中,独一无二的手持ICT终端与屏幕互动体验形式,让参观者感受听、视、味、嗅、触感的“五感”通信。 而物联网的应运而生,能够使物品在生产、流通、消费、使用直至报废的各个过程都具备智能。 而在未来,人类也将突破地球局限,前往外太空寻求发展的可能。 在太空家园馆中,太空卫士、女娲卫士以及能量卫士共同护卫着一个低碳、高效的智能城市。 同时,太空育种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为未来城市带来更多绿色,太空农业将以航天技术为基础,开发利用太空环境资源,培育出产量更高、质量更好、抗逆性更强的农作物品种。 世博会上,央企馆展示出中国的创新力量,将科技真正融入了生活,完美演绎了此次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它们在给参观者提供舒适便捷的参观环境的同时,也在参观者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未来更环保、更智能、更便捷生活的图景不再是纸上谈兵,创新的科技正在将其点亮,人类的生活也切实地被一点点影响着、改变着。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jinrong/16290.html
一场大战 已迫在眉睫 以色列悍然开火 1名埃及士兵当场死亡
603818 股票行情快报 曲美家居 5月31日主力资金净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