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探月工程立项20年 奔月之旅 回顾 嫦娥

原标题:中国探月工程立项20年 回顾“嫦娥”奔月之旅

广告 中国探月工程立项20年 回顾“嫦娥”奔月之旅 中国探月工程立项20年 回顾“嫦娥”奔月之旅 广告 广告 广告 了解详情 > 会员跳广告 首月9.9元 秒后跳过广告

开通搜狐视频黄金会员,尊享更高品质体验!

1080P及以上画质仅为 黄金会员专享>

开通/续费会员
抱歉,您观看的视频加载失败 请检查网络连接后重试,有话要说?请点击 我要反馈>> 正在切换清晰度... 播放 按可退出全屏模式 广告 下拉浏览更多 进行中 炫彩HDR VIP尊享HDR视觉盛宴 哎呀,什么都没识别到 反馈 循环播放 跳过片头片尾 画面色彩调整 AI明星识别 视频截取 跳过片头片尾 色彩调整 亮度 标准 饱和度 对比度 恢复默认设置 复制全部log

中国探月工程立项20年 回顾“嫦娥”奔月之旅

今年是中国探月工程立项20年。总台用AI生成技术打造了虚拟的月球环境,一起去看中国人20年来走过的不寻常的探月路↓

中国人对深空的探索是从月球开始的。而今年,正好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也就是嫦娥工程立项20年。2004年立项,2007年“嫦娥一号”就实现了绕月飞行。

嫦娥一号

2007年10月24日,嫦娥家族的大女儿也就是“嫦娥一号”一马当先踏上了奔月之路。

“嫦娥一号”获取了我国第一幅高精度的全月图,这张图分辨率达到120米,是当时世界上公布的精度最高的全月图。

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在丰富海区域完成了受控撞月,永久地留在了月球上,而月面也第一次留下了中国的印记。

嫦娥二号

“嫦娥二号”发射于2010年国庆节当天,是我国的月球探测器中唯一一个没有留在月球表面,也没有返回地球的,它飞往了宇宙的深处,成为我国第一颗像小行星一样围绕太阳运转的人造卫星。数据显示,“嫦娥二号”目前已经飞行了超过三亿公里,相当于在地月之间往返了近400次。

“嫦娥二号”的神奇经历还不止这一个。这颗长得像花生形状的小行星名叫图塔蒂斯,它是以西方神话中的战神来命名的,它是最大的近地小行星之一,被列入了“潜在危险小行星名单”。

为了搞清楚这种危险究竟有多大,2012年12月,我国的科学家安排嫦娥“二姑娘”约会“战神”。在两人相距3.2公里时,“二姑娘”回眸凝视战神,拍下了500多张照片。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对小行星的飞越探测,也是国际上首次实现对“战神”的近距离探测。

嫦娥三号

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探测器搭载着“玉兔号”在月球雨海西北部虹湾软着陆。

玉兔号

2013年12月15日凌晨4时35分,“玉兔号”迈出了她在月球上的第一步。这可是第一面登上月球的五星红旗。

后来,她在月球表面一共行驶了114.8米,这100多米,是中国月球车在月表留下的第一行足迹。

2016年1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批准,“嫦娥三号”着陆点周边区域命名为“广寒宫”。这些中国古老神话故事里的名字,在中国航天人手中成了今天的现实。

嫦娥四号

2019年1月3日,嫦娥家族的“四姑娘”降落在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冯·卡门撞击坑”。艾特肯盆地是太阳系中最大、最深、最古老的陨石坑。冯·卡门是20世纪最伟大的航天工程学家之一,还是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的老师,降落在一个以科学奇才名字命名的撞击坑,注定是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与“玉兔二号”两器互拍成功,在阳光的照射下,我们的五星红旗又一次闪耀在月球之上。中国的探测器不仅成功登陆月球背面,而且实现了对月背的巡视勘察,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

玉兔二号

去年,“玉兔二号”月球车还从38万公里之外给我们送来了一份中秋节礼物,就是这张“月面环拍图”。

最新消息是,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小兔子”——“玉兔二号”月球车已经在月球背面工作了五年多时间了,行驶距离超过了1596米。

嫦娥五号

这里是风暴洋,月球上最大的月海,虽然叫“海”,但并不是海,只是月球上比较平坦的平原。四年前,“嫦娥五号”探测器从这里带着1731克月球样品回到了地球,这是我国第一次实现地外天体的样品采集。

至此,嫦娥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规划圆满收官。 今年,探月工程四期再启新程,月球很快又会迎来“嫦娥六号”探测器。 中国人在月球上的“嫦娥”之路不断向前,让我们一起期待“嫦娥六号”的到来。


嫦娥四号探测器的“奔月”之旅有哪些故事?

2018的中国航天,未完待续。 按计划,还在“奔月”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将在2019年1月择机“落月”。 中国航天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元旦假期的第一天,嫦娥四号探测器却在“出差途中加班”。 12月30日凌晨4时55分,科技人员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嫦娥四号探测器注入调姿和变轨参数。 8时54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动机成功点火,开始实施变轨控制。 8时56分,地面测控站实时遥测数据监视判断,嫦娥四号探测器已由距月面平均高度约100公里的环月轨道,成功实施降轨控制,进入近月点高度约15公里、远月点高度约100公里的环月轨道。 它这一趟的目的之一,就是计划要在月球背面艾肯盆地实现软着陆,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副主任邹永廖说,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人类已经发射了100多个月球探测器,但还没有一个能够实现在月球背面着陆:“月球正面和背面无论从物质成分上、形貌构造上还是岩石年龄,都有很大差异。 艾肯盆地是在整个太阳系固体天体中存在的最大、最深的盆地,我们可以获取月球深部物质的信息。 由于磁环境的原因,在月球正面开展低频射电天文观测效果不好。 恰恰由于月球背面的磁环境非常干净。 在月球背面开展低频射电天文探测这一目标应该说是天文学家梦寐以求的,可以填补射电天文领域上在低频观测段的空白。 ”为了这趟旅程,科技人员还架起了“一座鹊桥”,不是为了牛郎和织女,而是给“嫦娥”准备的。 今年5月21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号中继星发射升空。 正如“鹊桥”之名,嫦娥四号总设计师孙泽州说,中继星为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提供地月中继测控通信。 “鹊桥”中继星成功发射,在L2点稳定运行,为月球背面软着陆应该说做好了准备。 嫦娥四号12月8日就出发了,12月12日成功实施近月制动进入环月轨道以来,嫦娥四号探测器进行了2次环月轨道修正,与“鹊桥”中继星进行了4次中继链路测试,开展了激光测距、三维成像、微波测距测速等导航敏感器在轨测试,为探测器进入预定着陆区、择机实施月球背面软着陆做好准备。 孙泽州表示,这次探索也将为今后探月工程不断实现更深层次的全月科学勘探提供可能。 他说:“这一次我们是从月球的正面扩展到背面,下一步我们要从月球的相当于中高纬地区向月球的两级去拓展,实现对全月球的可到达能力。 ”虽然,新年没有赏月的传统,也没有“嫦娥奔月”的传说,但今晚(12月31日)的跨年夜,不妨抬头看看月亮。 一个实实在在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正在“奔月”。 按照计划,2019年的1月,它将择机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虽然,我们普通人举头望天并看不真切,但天上却有设备能把地球上的我们“看得”清清楚楚。 “天上的星星参北斗”,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告诉你要不要顺着大河向东走。 北斗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今年一年内北斗完成了10箭19星发射,创下世界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和我国同一型号航天发射的新纪录。 12月27日,北斗三号开始提供全球服务,全球定位精度10米;在亚太地区定位精度也由原来的6米提升至5米。 北斗三号系统卫星总设计师林宝军介绍,精度提升的原因就在于她有了一个更厉害的“心脏”。 林宝军说:“我们突破了新型氢原子钟以及原子钟的无缝切换技术,可以说原子钟是导航卫星的‘心脏’,这项技术也决定整个导航精度的一个核心技术。 这项突破使导航系统的时频精度提高了一个量级。 另外,使我们的原子钟可以连续无缝、不间断地工作,这使北斗系统运行的时候,大家会感觉到更稳定、连续、不间断,性能会更好。 ”“北斗”定位不迷路,“鸿雁”传信不失联。 12月29日,鸿雁星座首发星发射成功并进入预定轨道,我国全球低轨互联网卫星系统正式启动建设。 此次搭载发射的首颗试验卫星在轨期间将陆续开展卫星各项功能的试验验证。 按照规划,鸿雁星座一期将由60颗卫星组成,主要实现全球移动通信、物联网、导航增强、航空监视等功能;二期则将再发射数百颗卫星,形成全球覆盖的能力。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志成介绍:“通讯是要连续覆盖的,有的地方还要多重覆盖,所以这样的一个体系就造成了必须接续不断地这个星过来覆盖,所以星座的设计,包括接力的方式、切换的方式是这个的难点。 ”现在我们所用的网络都需要建立基站,但是沙漠、山区、海上等地方很难架设基站,手机就会出现不在服务区的情况。 有了“鸿雁”系统后,这将成为历史。 回顾2018年的中国航天,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研究员、国际宇航联合会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表示,成果丰硕:“今年的发射次数,算上私人公司发射的,(发射次数)首次独居世界第一位。 中国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些对地的遥感星座越来越成熟地走向应用。 空间科学方面,‘张衡一号’发射成功,我们在国际合作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国外的沟通,实现更多的合作项目。 商业航天方面,私人航天公司已经开始进军轨道发射的服务领域。 今年,载人航天方面,用于验证交会对接技术的‘天宫一号’完美落幕。 ”2018年,中国航天未完待续……杨宇光说:“跨年度最引人注目的是嫦娥四号任务,人类第一次在月球背面实施软着陆的尝试,在月球探测领域最引人注目。 其他方面,北斗也将进一步补充更多的卫星构建全球星座,其授时和定位精度也将进一步得到提高和改善。 未来我们不但要保证航天规模,而且更多地要提高我们整个航天活动的技术含量,包括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包括通信、遥感、导航等服务于国计民生的技术领域;包括未来在空间科学、太空探索等方面应该有更深层次的成果,在载人航天方面也进一步拓展空间站的建设。 ”

我们最熟悉的中国探月的故事有哪些?

嫦娥——中国探月工程

送“嫦娥”奔月。

从古至今,“嫦娥奔月”的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浩瀚星空,皎洁明月,人类从未停止对月球的渴望与探索。我国首个探月工程的开启,成为中国航天的又一里程碑。除了承载非凡的意义,它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嫦娥工程。

玉兔——中国首辆月球车

“玉兔”飞天落月。

“在神话传说中,嫦娥怀抱玉兔奔月。玉兔善良、纯洁、敏捷的形象与月球车的构造和使命既形似又神似,反映了我国和平利用太空的立场。”这是时任中国探月工程副总指挥李本正眼里的“玉兔”。嫦娥三号搭载了我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实现了落月与巡视勘察。设计寿命只有三个月的玉兔号,最终超期服役,在月球工作了972天。玉兔号是中国在月球上留下的第一个足迹,意义深远。

鹊桥——嫦娥四号中继星

地月“鹊桥”相会。

“鹊桥”来源于中国民间流传的牛郎织女传说,无数喜鹊在天河架起了天桥帮助牛郎织女相见。这颗蕴含“鹊桥相会”浪漫寓意的中继卫星,不仅是中国首颗、也是世界首颗地球轨道外专用中继通信卫星,搭建起一座通信联络的“太空鹊桥”。它为在月球背面着陆的嫦娥四号和地球提供中继通信服务,成功帮助我国实现首次人类探测器月背着陆和巡视探测。

神舟——中国自主制造的载人飞船

“神舟”飞天。

“神舟”意为“神奇的天河之舟”,又是“神州”的谐音,象征着飞船研制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同时,“神舟”有神气、神采飞扬之意,预示着整个中华民族都将为飞船的诞生而无比骄傲与自豪。随着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腾飞上天,“神舟”这一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的光辉名字,从此传遍神州大地。

“天宫”

“天宫”是中国人对天上世界的称谓,“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家喻户晓。“天宫”工程目标是建成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

2011年9月29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在轨期间,先后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进行了6次交会对接。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航天员景海鹏和刘旺、刘洋一起入住“天宫”。

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发射成功。这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10月17日发射的“神舟十一号”宇航员在“天宫二号”中开展了多项科学实验。

织女探空火箭

1988年12月25日,中国科学院海南探空火箭发射场成功发射了一枚织女一号火箭。至此,中国低纬度区第一次火箭探空试验圆满结束。

1991年1月22日,中国第一枚120公里高空低纬度探空火箭——“织女三号”在海南探空发射场发射试验成功。

探空火箭是直接测量20到200公里区间高空环境参数的唯一手段。这两次发射试验,把中国“气象盲区”的帽子丢给了历史。

悟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悟空”睁开火眼金睛。

关于齐天大圣孙悟空的传说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他炼就的一双火眼金睛可以分辨日月。“悟空”取义“领悟、探索太空”,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除了有“火眼金睛”的美好寓意之外,刚好和暗物质的特性相符合。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如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探测器,可在茫茫太空中识别暗物质的踪影。

鸿雁——全球卫星星座通信系统

“鸿雁”永不失联。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后来,人民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鸿雁的命名,寓意着“鸿雁传信,永不失联”。鸿雁全球卫星星座通信系统具有全天候、全时段及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实时双向通信能力,可为用户提供全球实时数据通信和综合信息服务。

夸父

夸父计划(英文:Kuafu Mission),是中国的一个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又称空间风暴、极光和空间天气探测计划。该计划得名于中国神话中的夸父。夸父计划由三颗卫星组成,用以全天候监测太阳活动的发生及其伴生现象、太阳活动导致的地球近地空间环境的变化以及地球极光分布等。

其中A星设置在距地球150万公里的日地连线上,用来全天候监测太阳活动的发生及其伴生现象。另两颗卫星B1和B2在地球极轨大椭圆轨道上飞行,用来监测太阳活动导致的地球近地空间环境的变化。

嫦娥奔月计划及成果

嫦娥奔月计划就是中国探月工程,该计划是2004年开始的,嫦娥奔月计划的成果是实现在月球演化、月球表面太阳风化等重要科学问题方面的新进展。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于2009年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2010年10月1日18时57分57秒“嫦娥二号”顺利发射,也已圆满并超额完成各项既定任务。

2012年9月19日,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探月工程已经完成嫦娥三号卫星和玉兔号月球车的月面勘测任务。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嫦娥五号主要科学目标包括对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以后的分析与研究。中国人的探月工程,为人类和平使用月球做出了新的贡献。

嫦娥五号实现了44年后人类在月球的采样返回,它是我国迄今最复杂、实施难度最大的航天任务,也是我国最高航天技术水平的结晶。除了在月面采样、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高速再入返回等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科学家们在对月球样品的研究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成果,实现在月球演化、月球表面太阳风化等重要科学问题方面的新进展。

探月的寓意

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落笔的是一群自由飞翔的和平鸽构成,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

从关于“月亮人”的讨论和想象,再到关于外星人月球基地的想象,并不是仅仅具有一般科学探索的意义,或只是为公众提供娱乐,还有着某种非常强烈的象征意义——将来真的会有“月亮人”。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亮人”其实就是地球人类——因为世界各大国对月球的竞逐早已经开始。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百科-中国探月工程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jinrong/3143.html
一场互联网外卖祭奠引发争议 华莱士等就空包致歉 朱小小螺蛳粉
的身体虽苦 大考 但内心丰盈 敦煌壁画修复师李波 每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