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眼·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内外贸一体化 助企打开市场新空间

(原标题:山东青岛去年进出口总额达8759.7亿元,同比增长4.6% 内外贸一体化,助企打开市场新空间(人民眼·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青食公司花生酱加工车间,码垛机器人对花生酱进行装箱。  张 鹰摄

万基万公司砂轮生产部工作人员正在检测砂轮硬度。  金成勋摄

青岛胶州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在福生公司查验"三同"产品。  孟 晓摄

陈玉强(左一)在福生公司鳕鱼排加工车间直播。  王昭脉摄

引子

内外贸标准不同,在同一生产线上加工的同一款产品,能否既出口也内销?

在山东青岛福生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生公司”),记者得到了肯定的答案:鳕鱼排加工车间流水线上,工人们正在同时赶制出口和内销两笔订单。公司总经理张德岩亮出一张证书——中国质量认证中心2022年授予的同线同标同质预包装食品认证证书。

同线同标同质,是指企业在同一生产线上按照相同标准、相同质量要求生产既能出口又可在国内销售的产品。“同线同标同质,让我们企业实现‘两条腿’走路,拓展了市场空间。”张德岩介绍,福生公司2023年销售总额达6亿元,较2020年增长114%,国内市场销售额占比则从23%增至5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国务院办公厅2020年6月印发的《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提出,“在鼓励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支持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开拓国内市场”“促进‘同线同标同质’发展”。2023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之一为“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

2020年9月,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方案,推动实施出口企业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工程,迄今全省培育“三同”企业逾370家。作为外贸大市,青岛以此为契机,构建内外贸一体化标准体系,推进内外贸融合加速。2023年1月,商务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商贸流通专项)第一批典型经验做法》,青岛市“标准化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榜上有名。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内贸外贸新动能活力澎湃。2023年,青岛进出口总额达8759.7亿元、同比增长4.6%,增长率高于全国和山东省平均水平;全市进出口值占山东省总值的26.8%,占比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

日前,记者走进青岛3家企业,实地探访内外贸如何一体化发展。

拓展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

晨风徐徐,晓雾蒙蒙。张德岩一早便来到位于青岛胶州市的福生公司,穿上白褂,换好雨靴,戴上防尘帽,经层层消毒后,进入速食汤加工车间。车间干净敞亮,工人穿戴规范,机器自动下料。

“通过同线同标同质认证后,公司产品可以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顺畅切换。”张德岩说,最近订单增多,每天早上都要到车间转一转才放心。

8年前,福生公司的产品还仅供出口。“企业希望进一步做大市场、扩大规模,国内市场蕴含着巨大潜力。我们不想‘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出口内销‘两条腿’走路,对公司长远发展更有利。”张德岩说。

2016年,福生公司开始试水内销。张德岩在海外市场摸爬滚打多年,原本对转做内销信心满满,没承想“碰了一鼻子灰”。

“我们最先推出一款以菠菜为主原料的速食汤产品。过去,这款产品主要销往东北亚地区,是公司的畅销产品。”张德岩说,“可当这款速食汤推向国内市场时,货没卖出去多少,还接到不符合国内标准的处罚通知。”

原来,这款产品包装标签上标注的部分营养成分含量,国内标准与国外标准有细微差别。“当时我们是按国外标准标注,忽视了国内相关标准的细节规定,就吃了亏。”张德岩回忆说。

福生公司遇到的情况不是个例。主要生产、出口砂轮等产品的青岛万基万工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基万公司”),前几年在开拓国内市场时,同样面临标准不一的烦恼。“同一产品符合出口要求,却不一定符合内销要求,导致部分客户投诉、退货,影响了企业在国内客户中的信任度。”万基万公司砂轮生产部科长金成勋说。

而对青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食公司”)来说,转型国内市场销售的最大阻碍在于品牌不够响。青食公司副总经理田健介绍,花生酱是公司出口的“拳头产品”,但在国内消费者中知晓度不高,开拓山东省外市场尤为困难。

上述3家公司面临的困境都属于出口产品转到国内销售后“水土不服”。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认证认可处副处长江平介绍,青岛曾在全市开展出口企业摸底调查,发现不少出口企业都有意愿开拓国内市场。然而,因消费文化、生活方式等不同,部分产品存在标准难统一、品牌市场辨识度低、销售渠道建设难等问题。

“我们推动实施出口企业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工程,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江平说,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对外贸企业来说,可以助其解决“转内销”难题,降低经营风险,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对消费者来说,意味着将有更多优质产品进入国内市场,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认证认可处处长李新慧介绍,围绕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的《关于推动出口企业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实施方案》,青岛市结合实际细化落实,至今通过政策宣讲、认证培训等方式培育“三同”企业100家,其中12家企业的相关产品通过“三同”产品认证。

并不是所有的外贸企业都能获得“三同”产品认证。记者了解到,以食品生产企业为例,取得“三同”产品认证需要满足3个条件,即获得出口备案资格并有实际的出口业绩,取得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或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并且承诺在同一生产线按相同标准生产出口和内销产品。

衔接内贸与外贸两套标准

穿过几座厂房,拐进办公大楼。一间屋,四面墙,三面柜,里面摆满蓝色文件夹。“喏,这一柜子文件,都是有关生产标准的。”张德岩说着从柜子里抱出一摞资料。

记者随机翻阅一份,这是关于菠菜加工产品生产的企业标准。从头看到尾,内容颇为详细,严格规定了加工、检验、运输、贮存等环节标准,仅“规范性引用文件”就多达几十项。

为推动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福生公司组建技术团队,专门设立了标准制定小组,开展内外贸标准衔接工作,李响玲任副组长。

过去,李响玲研究的都是国外标准,如今要对接国内、国外两套标准,她坦言有难度:“一是对国内标准比较陌生;二是每类产品的内外贸标准差异不少,同时许多差异又很细微,需要学习了解。”

“许多外贸企业在转内销、定标准时,都面临类似问题。”江平介绍,近年来,青岛加强与行业协会、标准化机构等合作,邀请专家为企业讲解“三同”认证标准、要求和流程等;组织企业参加相关研讨会等活动,促进交流与合作,分享标准制定经验。

“产品标签怎么写?如何同时满足内外贸两套标准?……经过一次次培训,疑惑逐渐解开。”李响玲向记者展示她的培训笔记,“先合并同类项,再筛选不同点,同时遵循‘择其高’原则,即哪个标准更严格,就选用哪个标准。”

李响玲举例说,以萝卜上常见的一种农药残留为例,我国的标准是检出含量不超过0.02毫克/千克,一出口目的国的标准是检出含量不超过0.2毫克/千克,我国的标准比对方严格,就要采用我国标准。反之亦然。

实际操作中,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仍时有发生。“就拿砂轮产品来说,出口国外时,我们执行国外标准,使用磨具洛氏硬度计检测产品硬度,但内销产品的硬度指标,需要用喷砂硬度机检测。”金成勋说,“设备不一样,检测得出的结果也不一样,如果更新设备,则需投入大量资金。这个问题困扰我们许久。”

能不能在不更新设备的前提下,得出同时符合内外贸标准的检测数据?“公司所在的西海岸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邀请认证机构专家进驻企业,通过多次试验比对,找出国内外不同检测标准要求及检测设备的差异规律,制定了‘产品硬度等级差异表’供检验员比对使用,使硬度检测结果实现同标同质。”金成勋说。

“企业在制定标准时,难免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不能靠企业单打独斗。政府部门要发挥服务职能,主动上门、靠前服务,送政策、送知识、送方法,让企业不再为生产标准发愁,开展生产才能更加有规可循。”李新慧表示。

推动生产与研发两手齐抓

在福生公司鳕鱼排加工车间流水线上,一条条鳕鱼被去骨、挑刺、斩尾。角落里,工作人员正忙着给鳕鱼“拍X光片”。仔细观察,大到鳕鱼肋骨,小到一根鱼刺,都清晰可见。

为何要给鳕鱼“拍X光片”?

“符合标准仅是第一步。要想进一步打开国内市场,企业还需练好‘内功’,推出个性化、精品化产品,增强竞争力。”张德岩说,商务部门曾组织包括福生公司在内的多家企业到胶州市的幼儿园和小学调研,他发现,虽然鱼肉营养丰富,但不少校园餐很少做这道菜。

“学校当然希望孩子们能够吃上新鲜鱼肉,但又担心他们年龄偏小,不会吐刺,容易被卡到。为安全起见,鱼肉成了学校比较少见的菜品。”一名小学校长解答了张德岩的疑惑。

“能否生产一款无刺鳕鱼产品?”一次外出考察时,张德岩发现一款食品X光机能有效辅助去除鱼刺,但设备价格不菲,“出口产品转内销后,对相关产品的生产、检验等提出了新要求,我们需要加大设备投入,资金压力不小。”

如何帮助企业降本增效?近年来,青岛市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三同”认证企业同步纳入其中。搭上技改“顺风车”,福生公司在相关政策支持下,购置新设备、更新生产线。

“有了食品X光机,细小的鱼刺也能清晰辨识,帮助工人剔除残留。”张德岩说,无刺鳕鱼系列加工产品推出后广受好评,福生公司已成为青岛市50余家幼儿园、小学的鱼制品供货商。

“实施‘三同’工程,既助力企业扩大规模,又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江平说,“三同”产品要求同时满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标准更高更严,企业势必要改进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水平。

为让砂轮产品的硬度指标同时满足出口标准和内销标准,万基万公司组织技术团队对产品技术配方进行提升。“调整配料混料工序的物料配比,调试烧成炉的烧成温度和烧成时间,经多次试验,终于得以实现。”金成勋说。

出口企业调转船头转向国内市场,还要迈过国内外消费者在消费习惯、消费偏好上的差异关,其关键在研发创新。“我们有一款以鳕鱼皮为原料制成的胶原蛋白肽粉,国外销量不错,国内却不尽如人意。”张德岩告诉记者,企业通过组织消费者试吃和开展问卷调查后,终于弄清了原因。

“一是口味上,国外消费者偏爱略带腥味的产品,国内消费者则更喜欢果味产品;二是产品形态上,国内消费者更期待喝到胶原蛋白肽饮品,而非出口国外的粉末状产品。”张德岩说,针对调研结果,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加活性炭去腥,再加入果蔬粉提升口感,“但最终效果一般,不少员工在试吃样品后反映,腥味没去干净,口味还不如从前。”

怎么办?公司所在的胶东街道科技联企员主动找到张德岩。“为帮助外贸企业解决出口转内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们专门设立这一岗位,‘一对一’联系企业、提供服务。”胶东街道党工委书记朱本军介绍,听说福生公司因相关产品口味等原因未能拓宽国内市场,科技联企员便帮助企业协调对接中国海洋大学,推进产学研合作。

“高校科研团队有经验、有技术,他们定期来这里开展研发合作,指导企业生产。”在胶原蛋白生产车间,福生公司胶原蛋白厂副厂长冷传勇带记者参观企业为高校团队安排的实验室和驻点办公室。目前,双方已合作研发出去腥果味胶原蛋白肽饮品,正在开展产品安全测试。

“出口转内销并不只是市场空间的转变,更需要企业转变生产方式。”江平介绍,青岛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引导外贸企业根据国内市场需求调整生产工艺、加强技术创新,有效促进供需对接。

锚定线上与线下双向发力

出口转内销伊始,相关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不高,如何打开市场?

福生公司专门成立了内销团队,陈玉强是其中一员,主要工作是为公司相关产品直播带货。记者点击进入直播间,发现他推销货品很有技巧——

“今天,咱们去看一块鱼皮的‘变身之旅’。”跟随陈玉强的镜头,可见鳕鱼皮在胶原蛋白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上,经过提取、离心、酶解、过滤等多道工序,最终流转至包装车间。陈玉强拿起一瓶白色粉末,在镜头前轻轻晃了晃,“一块鱼皮,经多道加工、严格把关,最终变成胶原蛋白肽粉。”

如今带货有办法,过去弯路没少走。陈玉强坦言:“两年前,我们只顾推销产品,结果流量少得可怜,最少时就几个人在线观看。”

“很多外贸企业转向内销后,希望开辟电商渠道,但往往缺乏专业人才,运营水平不高。”胶州市商务局副局长朱妮妮介绍,商务部门在青岛工学院等高校设立共建产教融合电商实训基地,开设直播实训教室,免费培训“三同”认证企业员工,协助建好电商账号,扩大企业产品销路。

“培训为企业打开了新思路,我们及时调整直播策略,由第三方主卖产品,企业直播账号主要为消费者呈现生产线实景,让他们买得放心、吃得安心。”陈玉强介绍。

福生公司直播账号上线两年来,相关产品线上销售额达到3000多万元。

拓销路,还得打通线下渠道。“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2016年就上线了‘三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供消费者查询。青岛也鼓励出口企业通过自我声明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认证等方式,向社会展示其所供产品符合‘三同’要求,提高消费者知晓度、认可度。”田健说,“尽管如此,国内多数消费者对‘三同’企业、产品仍然不了解、不熟悉,导致很多商超对我们的产品也没有信心。”

“仅靠企业自身很难跨过这一‘鸿沟’,政府要牵线搭桥,依托行业协会等平台加大‘三同’企业及其产品的宣传力度,组织线下展销会,帮助他们与大型连锁超市、零售批发商、社区市集等加强对接,拓展销售渠道。”李新慧表示。

之前,田健联系过几家省外商超,结果屡屡碰壁。可最近一年来,他们的花生酱产品顺利销往了浙江、上海等地。

“公司所在的李沧区商务局、市场监管局等多次带着我们参展,因为得到政府部门推荐,不少商超对我们的产品有了信心。”田健告诉记者,展销会上常有大型连锁超市的负责人主动找到他们,在对“三同”产品有了进一步了解后,多数商超从不敢进货到放心进货,“目前,我们花生酱产品的国内外销售额约各占一半。”

产品转内销后,价格如何?在青岛一家超市,记者看到了青食公司生产的花生酱产品:一瓶净含量为340克的花生酱,零售价约13元,比普通花生酱贵3至4元。

“‘三同’产品的品质普遍更高,价格略贵,但比刚进入国内市场时还是便宜了一些。”田健说,“经过政府部门‘牵线’,我们可以直接供货给超市,没有经销商赚差价;等到销量增长以后,我们又采取了薄利多销策略。”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封闭运行。我们既支持外贸企业加快开拓国内市场,也鼓励外贸企业持续巩固国际市场。”朱妮妮说,近两年,青岛市商务部门积极组织外贸企业“出海”参展,帮助企业结识更多新客户,及时了解国际市场动向。

福生公司销售部部长杨韶梅介绍,她去年随青岛商务部门组织的外贸企业参展团到东北亚国家参展时,一名外国客户在表达合作意向的同时,也向企业提出了改进包装、制成小袋产品的建议。“随后我在当地便利店和超市调研,发现热销的速食汤产品包装确实比我们的小不少。”杨韶梅说,福生公司在相关部门帮助下,引进全自动小包装生产线,目前新包装产品已在海外市场推出。

在前期实践基础上,青岛市“三同”工程正逐步扩大适用范围,由食品领域向一般消费品、工业品领域延伸。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毕见清表示:“我们将持续扩大试点领域,推出惠企政策,锚定供给侧与需求侧发力,帮助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站稳脚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1日13版)


一带一路对经贸的影响

一带一路”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的重要引擎。 我国正在全球50个国家建立118个经贸合作区,其中有77个处在“一带一路”沿线的23个国家。 2014年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或地区进出口双边贸易值接近7万亿元,占同期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四分之一,增长7%左右,比全国进出口增长2.3%的水平高出4.7个百分点。 其中,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增长超过10%,进口增长约为1.5%左右。 在此背景下,对于地处内陆、对外开放水平还比较低的我省,积极融入、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应看作是我省实现对外开放突破和升级的一次重大战略机遇。 对此,《战略纲要》给出了我省的基本判断和科学认识:“未来一个时期,我省仍具备参与国际分工、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综合比较优势,可以通过扩大开放合作、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发展”,并在战略重点中提出了建设航空港国际物流中心、亚欧大宗商品商贸物流中心、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能源储运交易中心等四大中心的建设任务。 从区域发展来讲,“一带一路”战略是一个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战略,是东中西联动发展、互联互通、陆海统筹、迈向产业网络化分工和空间一体化发展的战略。 以新亚欧大陆桥为纽带,以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经济区和城市群为支撑,以重要中心城市为支点,我国的丝路—陆桥经济带已经上升为与沿海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并列的三大国家级发展轴带。 我省正处于环渤海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与关中—天水经济区、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互联互通的中间连接地带,国家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规划布局和中原城市群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发展,非常有利于我省作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优势的进一步加强以及与东部沿海、西部内陆重大交通物流设施和运行机制的无缝衔接,如实现一体化通关,构建海陆空一体化交通物流网络,发展多式联运等。 为此《战略纲要》给出了我省的战略行动计划:“东联西进、贯通全球、构建枢纽”,通过建设无水港,发展铁海联运、公铁联运,推动陆海相通,实现向东与海上丝绸之路链接;通过提升郑欧班列运营水平,形成向西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融合。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业的发展趋势是怎样

1、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因为要配合电商的物流进度查询;2、服务和流程越来越规范,因为要配合电商的高效率、高可靠、高品质、高客户体验度;3、相关保障、服务越来越完善,退货保险、安全险、保价险等越来越完善。

为什么说国际物流是国际贸易的基石

国际物流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同时国际物流也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国际物流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国际贸易的环境,为国际贸易提供了各种便利的条件,世界贸易的飞速增长与国际物流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国际物流的支持,如果国际物流的发展无法跟上国际贸易发展的脚步,将会大大阻碍国际贸易的纵深发展。 本文主要研究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发展的关系,并以北美、日本和欧洲这三个世界上贸易活动最活跃和物流水平较为先进的国家和地区的资料对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的关系做进一步的实证分析。 一、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关系的理论分析 (一)国际贸易促进了国际物流的产生与发展 所谓国际物流,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扩展,是跨越国界的、流通范围扩大了的“物的流通”,是实现货物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间的物理性移动而发生的国际贸易活动。 1从这个概念中可以看到,国际物流实质上就是国际贸易活动的一部分,是为国际贸易活动服务的。 因此,国际物流得以产生的前提就是国际贸易的存在。 如果没有国际贸易,也就没有商品的国际间流动,因此也就不需要有国际物流。 1、国际贸易促进了国际物流的产生 国际贸易是国际物流产生的前提,同时,国际物流也是国际贸易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 如果没有国际物流的支持,商品无法在国家间进行移动,国际贸易也就无法完成。 因此,国际贸易必然会推动国际物流的产生。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贸易双方对国际物流服务的专业化、一体化要求加强,使得国际物流由早期的仅指将货物由一国供应者向另一国需求者的物理性移动,发展成为今天的集采购、包装、运输、储存、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的系统。 可以说,国际贸易产生了国际物流,并且促进了其向现代化国际物流的发展。 2、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国际物流技术的进步 物流技术(Logistics technology)是指物流活动中所采用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方法,以及设施、设备、装置与工艺的总称。 国际贸易的发展给企业及社会的物流预测管理等技术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促使物流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因之一。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各国,各大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虽然质量在消费者眼中越来越重要,消费者关注的不仅仅是价格,但价格仍然是取胜的一个重要因素。 国际贸易的发展要求从各个方面降低成本:原材料价格、订单成本、运输价格、库存成本等等。 这就对国际物流的各个环节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在国际贸易的这种推动下,国际物流从理论上到技术上都有了重大的创新和发展。 3、国际贸易的发展不断对国际物流提出新的要求 全球经济的发展,人类需求层次的提高,一方面,使得国家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是贸易量的快速增长,二是可贸易商品种类极大丰富;另一方面,也使国际贸易的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初级产品、原料等贸易品种正逐步让位于高附加值、精密加工的产品。 国际贸易的变化发展对国际物流的质量、效率、安全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4、国际贸易对国际物流发展趋势的影响 由于国际贸易发展到了买方市场,很多贸易商为迎合消费者日益净化、个性化的产品需求,而采取多样、少量的贸易方式,因而高频度、小批量的配送需求也随之产生。 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些专业的物流服务已形成规模,并有着广泛的发展前途。 伴随着国际贸易商经营取向的变革应运而生了物流经营的专业化、集约化、电子物流和绿色物流等。 总之,国际贸易的发展必将推动国际物流在各个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 当今世界,各国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全球的贸易量也在不断上升,这必将给国际物流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也会给国际物流的发展以更大的推动力。 (二)高效的国际物流系统成为国际贸易持续发展的保证 国际贸易导致了国际物流的诞生,但是,从其诞生之日起,国际物流就开始了自己独立发展的历程,不断发展壮大,并且,国际物流不息的进步与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也起到了深远的促进作用。 在大量跨越国境的贸易中,不可忽视的是货物跨国转移所带来的国际物流量的上升。 贸易量势必带来更多的物流量,这要求国际物流为货物转移在货物的运输、装卸、仓储、信息传输等各个环节都提供便利。 现代物流运用科技手段,使信息快速,准确反馈,采用货物流通的最优渠道,将产品按消费者的需求生产出来,快速送到消费者手中,提高了服务质量,刺激消费需求,加快了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 在供应链联结的各企业间实现了资源共享,大大缩短产品的流通周期,加快物流配送速度。 企业的物流渠道、物流功能、物流环节与制造环节集成化,使物流服务扩大化和系列化,并通过规范作业,使贸易过程中延迟交货、送货不及时或货物损坏灭失等不可控制风险大大降低,从而便利各国企业间达成贸易。 低效率的物流体系同样会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瓶颈,从事国际贸易带来的利益会被巨大的流通费用开支所抵消。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一般认为有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各要素充分发挥各自功能,从而合理、有效地实现物流系统作用的目的。 在货物的国际转移中,对物流各功能的要求更高。 以运输为例,与国内运输相比,国际运输涉及的环节多,风险较大,线长面广,情况更为复杂。 国际运输主要是供应及销售物流中的海运、陆运、空运、管道及多式联运等运输方式的选择,确定合理的运输路线,并对运输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 在整个运输过程中,使用多种运送工具,变化不同运输方式,中途还要经过多次装卸搬运,经过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与各国的货主、保险公司、银行、海关和各种中间代理人打交道。 各国政治、法律、金融货币制度不同,可变的因素非常多,其中某个环节发生问题,会影响到整个物流的效率。 所以,要符合国际贸易对于运输的要求,就必须充分发挥运输在整个国际物流系统中的作用,实现安全、迅速、准确、节省、方便的目标。 随着全球化市场竞争的加剧,很多产品完成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 贸易商竞争的重点是如何更好、更快地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国际贸易中的产品和服务趋向于多样化、定制化。 生产商用标准化的零件实现规模经济,贸易商获知国际市场上客户的具体要求,通过物流的流通加工功能,对零部件按照多种方式进行组合,形成符合客户要求个性化产品,再经过包装、运输、配送把产品送到消费者的手中,实现“门到门”的服务。 高效的物流系统为国际贸易不断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持,使各国参与贸易的利益提高,使更多的非贸易品变为贸易品。 为了实现成本最低化,很多企业从世界成本最低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原材料、零部件的采购,同时,又把产成品销往世界各地。 跨国企业的采购和销售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据统计,跨国企业掌握着全球2/3的国际贸易。 在目前的生产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趋势逐渐加强、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以及日趋激烈的贸易竞争情况下,企业不可能孤军奋战,通过合作伙伴,如供应商、贸易商、零售商、代理商共同参与,才能对产品进行动态改进,不断挖掘客户新的需求,这就需要形成高效的全球供应链体系来不断整合全球资源。 企业可以凭借高度灵活和快速响应的物流和供应链系统,世界全方位重组、要素进一步优化配置,生产定位和布局,进而实现贸易利益的最大化。 在全球供应链的管理中,利用电子商务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首先完成企业内部业务流程一体化,然后再向企业外的合作伙伴延伸,达到生产、采购、库存、销售以及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面整合,使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发挥最大效能,把理想的供应链运做变为现实。 供应链中的全部物流管理可通过供应链所有成员之间的信息沟通、责任分配和相互合作来协调,这样就可以减少链上每个成员的不确定性,减少每个成员的营运成本。 企业可以用较少的设备完成库存的周转,减少资金占用量、削减管理费用,从而降低成本,并提高运输、包装、标识和文书处理等活动的效率。 由此可见,国际物流也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国际物流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国际贸易的环境,为国际贸易提供了各种便利的条件,世界贸易的飞速增长与国际物流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三)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存在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国际物流的支持,如果国际物流的发展无法跟上国际贸易发展的脚步,将会大大阻碍国际贸易的纵深发展。 因此,除了政策支持、全球合作等促进国际贸易的传统方法以外,必须大力发展国际物流,以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促进国际贸易的持久发展。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120.77.238.70/jinrong/34416.html
电影 一代代努力 还有明天 还有明天
我宁愿碰到英格兰而不是丹麦 埃芬博格 英格兰没有比赛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