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应打好 组合拳 中新健康丨俞国良

中新网北京4月25日电(韦香惠)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的当下,教师作为与学生紧密相关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俞国良是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跨学科平台首席专家、开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院院长,他长期关注师生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他注意到,中小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背后,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愈发突出。

“教师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更是学生健康成长与幸福生活的‘定海神针’。摸清我国1880多万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家底’,至关重要。”他在近日接受中新健康采访时说。

资料图:学生领取新课本。图/CNSphoto 侯进勇 摄

资料图:学生领取新课本。图/CNSphoto 侯进勇 摄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呈显著恶化趋势

俞国良课题组藉助元分析研究方法,对我国大中小幼各类教师和教师群体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进行了系统研究。

其中,各类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强迫问题、抑郁、焦虑、躯体化、敌对问题、偏执问题。

俞国良介绍,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复杂,但各类心理健康问题具有区域普遍性,并且各类心理健康问题均随年份的增长呈现显著的恶化趋势,尤其是强迫问题和抑郁问题。

资料图:学生在上课。中新社记者 薛蒂 摄

资料图:学生在上课。中新社记者 薛蒂 摄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较突出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逐渐恶化是整体性、多维度的。” 俞国良告诉中新健康,无论是大中小幼各类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还是教师群体的总检出率,均呈现上升且复杂波动的趋势。

从学段来看,幼儿教师的心理问题检出率最低,中学教师最高。小学教师除强迫问题及抑郁检出率偏高外,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尚可。大学教师的焦虑问题则随年代呈恶化趋势,普通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普遍高于高职院校教师。

俞国良表示,“我国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根据研究结果,中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睡眠问题、强迫问题、抑郁、焦虑、偏执问题、敌对问题、躯体化问题。

在中小学教师群体中, “保姆型”班主任的现象一度盛行。多位中学教师曾向中新健康反映工作压力较大。他们提到,一方面,处于学生升学的重要阶段,学校和家长方面会给予教师较高的教学期待。另一外,学生的青春期特点也会给教师日常管理带来考验。

俞国良提醒,从目前趋势来看,中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小幅上升,并有进一步“恶化”的前兆。

资料图:中学生在上体育课。中新网记者 于海洋 摄

资料图:中学生在上体育课。中新网记者 于海洋 摄

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应打好“组合拳”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错综复杂。俞国良认为,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应打好“组合拳”。学校、家庭和国家政府部门协同联动,在全社会搭建起教师心理健康安全网络,提高教师的职业安全感、获得感和成就感。

在国家层面上,一是汇聚全国专业力量,研制科学、规范的教师心理健康检出工具和标准;二是政策先行,促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下行;三是设立专门的机构,建立保护教师心理健康的政府部门、学校机构及社会组织,专注于培育教师群体的良好社会心态。

在学校层面上,一是优化教师管理机制,提升学校健康促进能力;二是提供资源,解决教师的急、难、愁、盼问题;三是减少教师不必要的工作负担与心理压力,让他们能轻装上阵;四是警惕师源性心理问题的出现,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服务援助。

在家庭层面上,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家庭系统可以分为内家庭和外家庭。首先要妥善处理内家庭中的各种关系,履行相关角色责任和义务;其次,教师需要面对的是学生的家长,即外系统家庭,必须正确处理学校与家庭的关系,家长也应看到教师作为普通人的基本需求,降低期望,缓解教师过高的角色压力造成的职业焦虑。(完)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由哪些人组成

出于更好地了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特别是中小学专兼职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与评价,对此我们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查结果表明,第一,心理健康教育已得到大多数中小学校的重视。 在参加调研的学校中,90% 以上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较大成效,大部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能感受到学校领导对他们工作的支持。 第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人员构成复杂,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大部分专职教师有担任其他课程的经历,兼职教师中德育课教师和班主任居多。 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效果感到满意的同时,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希望参加专业培训,提高专业技能。 第三,学校管理者在选择心理健康教师时,非常看重他们的专业背景、学历学位、相关资格认证、授课技能、从业时间与经验及人格等因素。 大多数参加调研的学校管理者满意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及专兼职教师的工作。 ——俞国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路径

2021下辽宁葫芦岛初中教资面试心理健康用什么教材

《心理健康教学参考书》。 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许可证,教师资格证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2021辽宁葫芦岛初中教资面试心理健康用《心理健康教学参考书》教材。 该教材由俞国良教授和李媛教授确定编写思路、组织协调和统稿定稿。

国内哪本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比较好?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而编写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共24册正式出版,这套教材在编写上考虑到了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阅读心理以及目前独生子女的一些特点,既可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又可以作为第二课堂的课外阅读材料。 每一课还分若干个栏目,都以活动和实践为主,通过个案分析、具体活动、实践动手、切身感受和自我调节等,使中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并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该教材主编俞国良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心理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多年来一直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俞教授认为,现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孤立化等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语文、数学,不是一个学科;也不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同时,多数孩子的心理是健康的,并且在主观上是要求心理健康的。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一再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这套教材就是本着以上指导思想编纂的。 他还说,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绝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社会、家庭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套教材也是给家长看的,要让家长意识到教育孩子要“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两条腿走路,不能只重学习成绩和升学率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否则,对现在压力大、学业重、受期望值高的青少年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jinrong/76.html
答案在这上千份回答里 塑料包装怎样环保
马斯克闪现北京 打的什么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