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回应 港股大爆发 机构预计11月前难降息 美国经济或将陷入滞涨 移民潮令抵御通胀之路更为艰难 释放四大关键信号

通胀

原标题:港股大爆发 美国经济或将陷入滞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回应 释放四大关键信号 机构预计11月前难降息 移民潮令抵御通胀之路更为艰难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回应 【财经要闻及评论】

美国经济或将陷入滞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回应 称降息时间点将取决于经济数据 (更新)

美国经济或将陷入滞涨

美东时间5月1日周三,美联储在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会后宣布,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仍维持在5.25%到5.50%区间。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FOMC会议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实现 2% 的通胀目标方面“缺乏进一步进展”,但重申并强调美联储坚定致力于让通胀率回落至这一目标。

他补充说,获得减息信心的时间可能需要比之前预期的要更长,减息的时间节点将取决于经济数据。

但他也表示,美联储尚未考虑加息以应对近期通胀上升。他不认为下一次政策利率变动可能是加息。

本年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为1.6%,低于市场预期,也低于去年第三季度4.9%和第四季度3.4%的增长率,这是自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今年前三个月通胀率为3.4%,与2023年最后三个月1.8%的通胀率相比,涨幅较大。

回应 最新经济数据引发了一些分析人士对美国经济会否出现滞胀的担忧。

港股大爆发 美国财经新闻网站市场观察25日报道称,近期的美国经济数据给交易员、经济学家和其他人士敲响了警钟,他们开始表达对这个世界最大经济体或将陷入滞胀的担忧。滞胀是通胀上升和经济增长放缓的结合,被美联储政策制定者视为所有可能结果中最糟糕的,因为它比经济衰退更难解决。

鲍威尔 周三鲍威尔表示,尽管通胀仍居高位,一些增长放缓的迹象已开始出现,但美国经济并未出现滞胀迹象。


鲍威尔:通胀压力已超出美联储控制范围异常强劲的需求是关键因素

美东时间周四,美联储官员重申将坚定致力于降低40多年来的最高通胀,供应链中断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油价,但中断这个问题却不受他们的控制。当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众议院做证词陈述时重申,美联储控制物价上涨的承诺是“无条件的”。

鲍威尔周四在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发言时强调,政策制定者“真的需要”将通胀压低至2%,“因为如果不这样做,我们就不能有一个持续充分就业,且人们工资不被高通胀吞噬的时期。我们劳动力市场处于某种不可持续的充分就业状态,我们离我们的通胀目标还很远。”

在通胀问题上,鲍威尔承认,随着美国经济在新冠疫情后重启,政策制定者低估了通胀,认为供应紧缩是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如今,鲍威尔指出,“异常强劲的需求”是导致高通胀的一个关键因素。

鲍威尔还以油价的上涨为例,称一些通胀压力已经超出了美联储所能控制的范围。鲍威尔在谈到资本市场时还表示,尽管股票和加密货币等资产的价格最近有所下降,但金融市场运行良好,银行的资本金也充足。

鲍威尔周四在被问及全球形势时,对众议院的议员们表示,“美国的通胀更多地来自需求端,我们也确实有工具来满足需求的增加。”此外,鲍威尔也明确表示,尽管美联储有可能使美国经济实现“软着陆”,但这将是一个挑战。他认为,目前的联邦基金利率并不高,而且由于经济持续受到冲击,供应端受到抑制,要在保持经济和就业市场强劲的同时压低物价将很困难。

“我们有工作要做。唯一能让我们回到低通胀状态的方法,是努力让需求和供应恢复平衡。”鲍威尔说道。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注意到,美联储理事、2022年FOMC票委鲍曼也于同日马萨诸塞州银行家协会举办的会议上表示,“基于目前的通胀数据,我预计在下次FOMC会议上再加息75个基点是合适的,在接下来的几次会议上再加息至少50个基点也将是合适的。在那之后,可能需要进一步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但这取决于经济的发展。”

鲍曼预计,随着美联储加息,劳动力市场仍将保持强劲。她指出,尽管供应受限,但劳动力市场仍处于历史高位。不过,鲍曼认为“这些加息并非没有风险”。“但在美联储看来,首要责任是降低通胀。”鲍曼说道。

牛津经济研究院首席美国经济学家凯西·博斯特扬契奇(KathyBostjancic)在发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置评邮件中表示,美联储大举提前加息增加了美国经济硬着陆的几率,尤其是在2023年。因为,该机构也下调了美国GDP增长预期。

但博斯特扬契奇同时也指出,他们认为经济衰退并非不可避免。他对记者指出,“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在这次的经济扩张中,一些独特的因素给了美联储实现软着陆的机会,如家庭和企业资产负债表持续保持良好状态的事实。”

如果想实时了解更多财经要闻,欢迎关注我们。

美联储连续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释放了什么信号?

北京时间7月17日凌晨,美联储公布7月 FOMC会议纪要。会议纪要显示,美国经济活动增长势头强劲,就业市场强劲,通胀持续低于2%的目标,且劳动力市场状况继续改善。基于上述原因, FOMC委员们一致同意加息75个基点到2.75%-2.75%区间。至此,美联储已经连续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0.1%)。

从历史数据看,本次加息75个基点的结果是非常积极的。根据彭博对四位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委员(FOMC主席鲍威尔、 FOMC副主席克拉里达、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的采访来看,他们都表示自己愿意在未来12-18个月内继续加息75个基点(或更多)。另外一个比较大的疑问是,为何近期市场利率呈现下行趋势?

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6月通胀数据创2009年6月以来新低;二是美联储内部对美联储加息周期的预期开始转变。美联储内部对美联储加息周期的预期转变的原因是目前美联储的政策路径是: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逐步上移,从1.25-1.75%下降至1.25%-2.5%;同时,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胀压力减弱,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逐步向2.5%-3.5%区间变动。此次 FOMC会议纪要显示:与会者普遍认为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自2019年以来已经升至2.5%-2.8%区间(6月曾升至2.8%),今年也将升至这一区间(今年年初至今);

此外,美国6月就业数据好于预期,失业率降至3.7%(3月)以来最低水平,显示美国就业市场继续扩张并持续改善。目前看来就业情况进一步改善是导致此次 FOMC会议纪要中所提及薪资涨幅不断缩小(3月 CPI同比增幅0.7%)的原因所在。美联储在7月 FOMC会议上讨论了三个加息方向:(1)短期内上调联邦基金利率;(2)逐步收缩资产负债表规模;(3)将利率维持在接近零水平。

全球股市反弹时机远未到来!市场调查:滞涨是明年最大风险

市场调查显示,多数市场投资者们认为,滞胀是2023年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在今年全是股市经历了一轮残酷的抛售之后,现在就期待股市反弹还为时尚早。

“滞涨”将拖累风险资产走势

在接受彭博MLIVPulse最新调查的388名受访者中,近半数表示,明年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全球经济增长持续放缓,而通胀仍居高不下的滞涨情况。第二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全球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而认为明年将出现高通胀且经济复苏的人最少。

这一结果表明,全球风险资产面临着又一个充满挑战的一年。

此前,全球央行收紧政策、通胀飙升以及俄乌冲突的影响,引发了全球股市经历了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的暴跌。在这种严峻的背景下,尽管美股在第四季度出现反弹,但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市场可能目前仍对于风险资产过于乐观。

科尔尼策资本管理公司(Kornitzer)水牛国际基金驻巴黎的投资组合经理科尔尼策尔(NicoleKornitzer)表示:“明年依然会很艰难。毫无疑问,滞胀是目前的前景。”

美元预计将会走软

约60%的受访者预计,一个月后美元将进一步走软。这与上月形成鲜明对比,当时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将在11月美联储会议前持有美元多头头寸。

今年以来,美元持续走强,并使多个资产类别承受相当大压力,比如欧元等其他货币和新兴市场股票。

大多数投资者预计,虽然2023年可能将是乏善可陈的一年,但美元的贬值可能会创造大量投资机会。

“整个2023年,美元可能会走软,”科尔尼策尔指出,“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趋势很可能是向下的。”

她表示,美国经济衰退和利率走向将是美元走向的关键催化剂。

标普500指数预计明年窄幅震荡

几乎所有人都预计,随着美联储利率在更长时间内维持在较高水平,经济增长可能会进一步受到阻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此前已经预示了这一局面。

超过一半的受访者预计,标准普尔500指数2023年将在10%的上下区间内盘整。这与华尔街的预期基本吻合,高盛、摩根士丹利和美国银行的策略师都认为,标普500指数在未来12个月将相对保持不变。不过他们都预计企业收益恶化将拖累股价表现。

投资公司VanLanschotKempen董事长AnnekaTreon对2023年后的股市走向持保守看法。他表示:“分析师需要向下调整他们的盈利预期。我们预计欧洲将出现经济收缩,美国可能只能出现温和增长。”

明年利率和经济增长将主导市场

尽管今年俄乌冲突爆发,但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明年地缘政治冲突升级的可能性不大。

瑞士银行高级分析师伊佩克·奥兹卡德卡亚亚表示:

“2023年上半年将被利率上升的故事所主导。然而,在明年第三和第四季度左右,我们预计市场言论将转向‘低增长和衰退’。”

就投资机会而言,接受调查的投资者们认为,长期债券和科技股等具备买入的机会。由于利率大幅上升,这两个资产类别今年都受到了打击。

此外,受调查者们认为,2023年的其他潜在风险包括英国和加拿大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受调查者们认为,这两个国家房地产崩盘的可能性比其他国家高20%,因为这两个国家借贷成本正在飙升,并迫使一些潜在买家退出市场,这可能会加剧房价下跌的预期。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jinrong/763.html
史记·秦本纪 的考古学解读
香港2024年第一季度本地生产总值预估同比上升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