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展亮相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 展现黄河生态保护成果

原标题:黄河文化展亮相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展现黄河生态保护成果

南都讯 记者潘珊菊 发自北京 5月1日-5月12日,2024年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举行。当地时间5月1日上午,作为中国外文局(中国国际传播集团)举办的“遇鉴中国——中华文化主题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国际传播中心承办的黄河文化展在博览会上精彩亮相。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董关鹏,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李小超等出席有关活动。

“遇鉴中国——中华文化主题展”举办。主办方供图。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近年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中法文化旅游年,恰逢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创办120周年,向世界讲好黄河故事,意义深远。黄河文化展围绕“九曲黄河 一脉相承”主题,通过视频展播、实物展示以及举办主题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全方位展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弘扬黄河文化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

黄河文化展突出区域化品牌、国际化表达、数字化呈现,现场屏幕轮播由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国际传播中心精心制作的《大河之洲》《黄河故事娓娓道来》等多部中法双语字幕纪录片和短视频,呈现黄河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历史之美。视频既有长期蹲点拍摄的极致镜头,也有创新形式、运用AI技术生成的创意画面。其中,《大河之洲》突出生态文明主题,深度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黄河故事娓娓道来》突出历史文明主题,体现黄河孕育的绚烂黄河文化谱系;《让传统文化“潮”起来》突出民间艺术主题,展示黄河文化的千里锦绣、文脉绵长以及中法、中西文明交流互鉴成果。

在搭建设计上,黄河文化展更是别出心裁,上方悬挂由山东潍坊手艺人制作的“龙”,与沉浸式的“黄河之水天上来”L屏呼应。

据了解,5月4日-12日,山东国际传播中心联合其他沿黄省区,举办沿黄伙伴日活动,通过优质短视频、特色文创展示等,展现沿黄各省区与法国之间的人文交流和合作成果,用国际化语言讲好中国发展和机遇故事。


黄河流域文旅资源“家底”丰厚!山东四项举措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2021年12月22日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聚力落实抓好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的相关举措。

山东黄河流域文化 旅游 资源“家底”丰厚,拥有世界遗产4处,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1处——“济南泉·城文化景观”,国家 历史 文化名城6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1处,不可移动文物近1.7万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3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118个,A级 旅游 景区622处, 旅游 度假区13处。泰山、曲阜“三孔”、“天下第一泉”等享誉海内外。黄河入海口“黄蓝交汇”奇观,以及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野生鸟类等,这些丰富独特的文化和 旅游 资源,成为山东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优势。

山东省文化和 旅游 厅厅长王磊介绍,为全力抓好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任务落地见效,将做到“四个突出”。

突出顶层设计,做好系统谋划规划。 精心组织编制《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黄河文化 旅游 带总体规划》《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规划》等系列规划。着力构建“一轴两带贯通、九大组团联动”的发展格局,其中“一轴”,即黄河干流文化 旅游 融合发展轴;“两带”,即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示范带、黄河故道生态文化协同发展带;“九大组团”,包括黄河入海、黄河入城、黄河济运、黄河入鲁四大片区,曲阜、泰山、临淄三个传统文化高地,以及九河故道、微山湖两大生态文化集群。根据发展布局,谋划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着力打造中华文明保护传承示范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国际著名生态 旅游 目的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黄河文化出海大通道。

突出遗产保护,守好黄河文化根脉。 把黄河文化遗产保护摆在突出位置,在系统保护、科学保护上下功夫、求实效。

在文物保护方面,实施定陶汉墓、济南明府城等一批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做好焦家遗址、铁门关遗址等考古发掘工作。推动黄河干支流线性文化遗产廊道建设,对东平湖三河六岸、济南百里黄河遗产带、入海口盐业遗址群等重点区域进行集中连片保护。加大黄河流域革命文物保护力度,对刘邓大军渡黄河指挥部旧址、羊山战役战地医院旧址等进行修缮保护。

在非遗保护方面,加强对“尧的传说”“泰山传说”“祭孔大典”等涉及中华民族文明发源、文化发祥重点非遗项目的研究保护,推进龙山、曹州、泰山、邹鲁等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开展文化生态名村名镇评选,成立“黄河流域振兴传统工艺城市共同体”,促进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合作。

突出传播弘扬,讲好黄河故事山东篇 。聚焦黄河文化主题,充分运用舞台艺术、美术创作、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等方式,加大传播弘扬力度,彰显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

在舞台艺术创作方面,推出吕剧《大河开凌》、山东梆子《梦圆黄河滩》、杂技情景剧《强渡黄河》、儿童剧《一船星光梦》《黄河滩的孩子们》等一批优秀作品,大型交响音乐会《黄河入海》作为黄河流域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展播开幕式演出节目深受好评。

在美术创作方面,组织山东书画名家赴黄河沿线进行采风写生,举办“黄河入海流·山东省黄河文化主题美术作品展”“大河奔腾·沿黄九省省会城市画院联盟优秀作品联展”等系列展览,全面展示黄河文化主题美术创作新成果。

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方面,策划举办《大河上下·黄河流域史前陶器展》《“我从汉朝来”·文物世界中的汉代济南》《黄河之水天上来·历代黄河舆图特展》等文物展览。依托中国非遗博览会、中国国际文化 旅游 博览会、“孔子家乡·好客山东”文旅推介会等平台,举办黄河文化主题展览和宣传推介活动,传播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

突出项目带动,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注重发挥大项目、大景区的引领作用,完善项目策划储备、融资推介、要素保障等工作机制,形成“竣工一批、开工一批、推进一批、储备一批”的发展态势。在项目遴选储备上,抓好重点项目库建设,目前已储备项目200余个,计划总投资5700多亿元,有127个项目列入省级重点。

在重点项目建设上,近两年,先后贴息2900多万元支持沿黄地区重点文旅项目15个,带动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近110亿元。曲阜尼山圣境、泰山秀城一期、华谊兄弟电影小镇、夏津德百 旅游 小镇等一批项目陆续建成,齐河博物馆群、天下黄河度假区、高唐书画文创产业园等加快建设。

在 旅游 产品打造上,黄河口生态 旅游 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微山湖 旅游 区进入创建5A级景区预备名单,沿黄9市建成省级工业、康养、 体育旅游 示范基地55个,打造文明探源之旅、传统文化体验之旅、大河风光之旅等黄河精品 旅游 线路7条,黄河流域文旅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安澜,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各类活动,适用本法;本法未作规定的,适用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 本法所称黄河流域,是指黄河干流、支流和湖泊的集水区域所涉及的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陕西省、河南省、山东省的相关县级行政区域。 第三条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落实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要求,加强污染防治,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量水而行、节水为重,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谋划、协同推进的原则。 第四条 国家建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统筹协调机制(以下简称黄河流域统筹协调机制),全面指导、统筹协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审议黄河流域重大政策、重大规划、重大项目等,协调跨地区跨部门重大事项,督促检查相关重要工作的落实情况。 黄河流域省、自治区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省级协调机制,组织、协调推进本行政区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 第五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河流域管理机构)及其所属管理机构,依法行使流域水行政监督管理职责,为黄河流域统筹协调机制相关工作提供支撑保障。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机构(以下简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开展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相关工作。 第六条 黄河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 黄河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 黄河流域相关地方根据需要在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制定、规划编制、监督执法等方面加强协作,协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建立省际河湖长联席会议制度。 各级河湖长负责河道、湖泊管理和保护相关工作。 第七条 国务院水行政、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农业农村、发展改革、应急管理、林业和草原、文化和旅游、标准化等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建立健全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沙调控、防汛抗旱、水土保持、水文、水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生态保护与修复、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生物多样性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等标准体系。 第八条 国家在黄河流域实行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促进人口和城市科学合理布局,构建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 黄河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本行政区域组织实施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 第九条 国家在黄河流域强化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和城镇节水降损措施,鼓励、推广使用先进节水技术,加快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有效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第十条 国家统筹黄河干支流防洪体系建设,加强流域及流域间防洪体系协同,推进黄河上中下游防汛抗旱、防凌联动,构建科学高效的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并适时组织评估,有效提升黄河流域防治洪涝等灾害的能力。 第十一条 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定期组织开展黄河流域土地、矿产、水流、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状况调查,建立资源基础数据库,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并向社会公布黄河流域自然资源状况。 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开展黄河流域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状况普查,或者根据需要组织开展专项调查,建立野生动物资源档案,并向社会公布黄河流域野生动物资源状况。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状况评估,并向社会公布黄河流域生态状况。 国务院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开展黄河流域土地荒漠化、沙化调查监测,并定期向社会公布调查监测结果。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黄河流域水土流失调查监测,并定期向社会公布调查监测结果。

2023国考招警考试面试模拟题保护利用让黄河文物绽放新光彩

1.表明态度。

黄河文物承载着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蕴含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根”与“魂”,是展示黄河文化深厚底蕴、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规划》有助于扎扎实实做好黄河文物保护工作,让黄河文物“沃土”滋养心灵,让凝结在文物中的历史记忆和“文明光芒”照进现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2.分析《规划》背景。

(1)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沿黄省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坚持保护优先原则,系统挖掘整理黄河文物资源,积极推动黄河文物保护利用。通过重点建设管控保护区、主题展示区、文旅融合区、传统利用区4类主体功能区,坚持轴带贯通、区域协同、高地支撑,构建“一廊一带四区多点”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格局。(2)问题:黄河流域文物保护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不强,文物保护与展示利用整体水平不高,让文物活起来方法不多。

3.分析《规划》意义。

(1)有效支撑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2)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3)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4.提出对策。

(1)突出顶层设计,做好系统谋划规划。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区位特点,认真谋划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战略布局、重点任务,将文物保护管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监管平台。

(2)突出遗产保护,守好黄河文化根脉。加大对古遗址、古葬墓、传统村落保护,在实施一批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做好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等。

(3)突出传播弘扬,讲好黄河故事。聚焦黄河文化主题,充分运用舞台艺术、美术创作、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等方式,加大传播弘扬力度,彰显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积极推动文旅结合,发展特色产业。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jinrong/7814.html
欧盟称中国车企提供信息不足 将抬高关税 涉及比亚迪 吉利
但有最好的双学区 夹缝房 温州一 住不了 卖了238万 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