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有 顺丰

作者|Eastland

头图|电影《华尔街之狼》

根据顺丰控股(SZ:002352)于2024年3月27日发布的《2023年年度报告》:财年营收2584亿,同比下降3.4%;归母净利润82.3亿,同比增长33.4%。

另据2024年4月30日发布的《2024年一季度报告》:季度营收654.3亿,同比增长7%;归母净利润19.1亿,同比增长11.1%。

从席卷全行业的价格战中抽身后,顺丰营收增速放缓,盈利能力逐年恢复,但未来业绩的走势仍不明朗。

“顺丰溢价”保住了

1)“顺丰溢价”

2014年,顺丰业务量16.1亿件、均价23.6元/件。这一年,全国快递总业务量140亿件、均价14.7元/件。概括起来就是:收费比行业均价高六成(溢价率为61.2%),市场份额超过一成(市场份额为11.5%)。

随后几年,快递行业价格单边下降,顺丰没有参与“内卷”。到2018年,顺丰票均收入23.1元/件,溢价率高达93.7%,但市场份额跌至7.63%。

2019年,顺丰价格略有松动,但仍保持在高位(21.9元/件),溢价率达85.9%、市场份额7.61%。

2020年,顺丰终于低下高贵的头,开始“以价换量”。

但在2021年溢价率跌至64.3%后,顺丰疑似放弃“以价换量”,单票收入逆势上涨。2023年溢价率重返75.7%。

顺丰以直营模式起家,成本天然地高于加盟模式,价格再怎么降仍然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顺丰也曾尝试加盟模式,运营主体是“丰网信息技术”。2023年5月,顺丰以11.83亿出售丰网100%股权, 意味着回归高价提供高品质服务的“主航道”。

2)放弃执念

2023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达1320.7亿件,同比增长19.4%;业务收入1.2万亿,同比增长14.3%;均价9.14元/件(2022年均价9.56元/件)。

快递业务中:异地快递1153.6亿件,同比增长20.5%;同城快递136.4亿件,同比增长6.6%;国际/港澳台快递30.7亿件,同比增长52%。

中通、韵达、圆通、申通、极兔、顺丰六家(不包括京东物流),业务量合计1150亿件,总市场份额达87.1%。

中通、申通、圆通、极兔四家,市场份额都有所增长——中通业务量突破300亿件,市场份额22.9%;圆通业务量达212亿件、市场份额16.1%;申通业务量175亿、市场份额13.3%;极兔业务量153亿、市场份额11.6%;

韵达、顺丰市场份额下滑——韵达业务量189亿、市场份额14.3%,丢失1.6个百分点;顺丰业务量119亿件、市场份额9%,丢失1个百分点。

失去溢价,顺丰将泯然众人;市场份额过低,则行业地位堪忧。

虽说两个都要保,但顺丰对“10%市场份额”似乎并无执念。

“无中生有”的利润

1)“神奇“的毛利润率

以2015年为基准——票均收入23.8元/件,速运业务毛利润率19.9%,每单赚4.7元。

2016年-2019年,票均收入降幅不超过8%,毛利润率降幅不到3个百分点;

2020年开始以价换量,票均收入较2015年下降25.4%,但速运业务毛利润率仍达16.4%;

2023年票均收入较2015年的跌幅达32.6%,速运业务毛利润率为12.7%。

顺丰的神奇之处在于: 2023年较2015年每单少赚7.8元,却没有“送一单赔一单”,而是“无中生有“地赚到2.1元。

2)绩优股本色未改

蓝色折线代表毛利润(率)、彩色堆叠柱代表费用(率),蓝色淹没彩色才能获得经营利润。

价格战前的2018年,顺丰毛利润163亿、毛利润率17.9%;销售、行政、研发三项费用总额为112亿,总费用率12.1%;

价格战中的2021年,毛利润停滞,利润率跌至12.2%;三项费用合计200亿、总费用率9.7%;

2022年,毛利润恢复增长。

2023年再度下跌至331亿,毛利润率12.8%;三项费用合计176亿、总费用率8.9%;

2018年,顺丰毛利润率比总费用率高5.6个百分点;2021年两者差距仅剩2.7个百分点;2023年,重新拉大到4个百分点。

尽管参与价格战,顺丰没有失去绩优股的风范——蓝色“高高在上”,可以像携程那样号称“ 血液里流淌着盈利的基因 ”。

3)成本结构变迁

将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等按性质分类,排在第三位的是外包成本(人力外包、运力外包)、运输成本和职工薪酬。

2023年,此三类支出合计占营收的65.6%,较2018年低10.7个百分点。

2018年,外包成本400亿,占营收的44%;

2020年,外包成本大幅提高到819亿,占营收的53.2%;其中,人力外包547亿,运力外包272亿;

2021年,外包成本突破1000亿,占营收的51.9%;其中,人力外包715亿,运力外包360亿;

2022年,外包成本增至1160亿,占营收的比例大幅回落至43.4%;其中,人力外包778亿,运力外包382亿;

2023年,外包成本1270亿,占营收的49.2%;其中,人力外包886亿,运力外包384亿;

九年前(2015年),顺丰外包成本79.1亿,仅占营收的20%;2016年成功借壳上市,外包成本占营收的比例跳涨至36.5%;2017年外包成本283亿,占营收的39.8%……到2023年,累积增长十几倍!

若非如此,顺丰恐已失去盈利能力。

2017年,顺丰有领薪员工13.64万,总薪酬163亿,人均年薪约12万元。

2020年,顺丰业务量较2017年增长167%,但领薪员工人数下降了10.9%;一线操作类人员更是从2017的10.2万降至2020年的6.6万,降幅达36%。

与2017年相比,2020年顺丰人均处理包裹数提高了3倍!除技术进步、管理水平提高外,2020年顺丰首次年人力外包支出达547亿!

截至2023年末,顺丰领薪员工15.3万(一线操作类8.7万)、薪酬支出318亿,人均年薪约20万。

2018年,薪酬成本占营收的21.9%;2023年降至12.3%,相差9.7个百分点。

顺丰始终没有大规模采用劳务派遣这种用工方式,而采用“更先进”的“人力外包”:前者是用人方、派遣方及劳动者间的三方合作;后者是发包方与承包方间的合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直接法律关系。

运输成本包括陆运、铁运、空运、海运及末端收派件成本。

2018年,顺丰运输成本94亿,占营收的10.3%;

2021年,顺丰运输成本大幅提高到349亿,占营收的16.8%;

2022年,顺丰运输成本686亿,占营收的25.7%;

2023年,顺丰运输成本降至446亿,占营收的17.5%;

截至2023年末,顺丰拥有10万辆干支线货车及10万辆末端收派件车,全年处理近120亿件包裹;

2023年,顺丰全球航空发货总量达210万吨(其中国际发货55万吨)。

2023年,顺丰铁运、海运发货量分别为250万吨,126万标准集装箱。

内卷是全方位的。除了价格,还要卷时效、客户满意度,这些都由庞大、高效的运输能力保障,运输成本是顺丰最硬核的支出,这方面的钱不能省。

稳定赚钱的业务只有一个

1)营收构成

“物流及货代“收入占顺丰总营收的比例接近100%(2023年为97.2%)。

时效快递是顺丰的王牌业务,面向个人、企业、商家提供时效性强的高品牌门到门寄递服务。2023年此项业务营收达1155亿,同比增长9.2%;

经济快递面向电商,提供有品质保障的高性价比服务。电商卖家对价格高度敏感,服务此类客户不是顺丰的长项。2021年经济快递营收254亿,同比增长21.9%;2022年营收增速降至0.5%;2023年,经济快递营收250.5亿,同比下降2%(主要原因是剥离了采取加盟模式的丰网)。

快运/冷运均为To B业务,提供大件配送、批量运输、生鲜/药品运输等服务。2023年,快运/冷运营收434亿,同比增长18.8%;

供应链及国际业务主要服务于制造企业、跨境电商,2022年营收达879亿,同比增长124%;2023年营收跌破600亿,同比下降31.7%。

同城急送面向餐饮门店、零售/电商商家、个人/企业提供即时配送服务,与美团有很大交集。2023年收入72.5亿,同比增长12.6%。

开展的业务虽多,能稳定赚钱的业务却只有一项。

2)分部业绩

2023年,速运及大件分部总营收1868亿(抵消分部间交易),净利润84.5亿(同比增长54.6%)、利润率4.5%;

2023年,同城急送业务首次亏损,净利润5060万、利润率0.7%;

2022年,速运及大件业务净利润达19.5亿;2023年营收暴跌,净亏损5.3亿。

2023年,供应链业务由盈转亏,同城急送扭亏为盈,都无法确认可以稳定赚钱。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你对当前的投资市场有哪些疑惑?

目前作者Eastland的粉丝群正在招募中,他可谓是财报解读方面的专家,本篇是他第989篇上市公司的分析文章,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加入彤师粉丝群,与他直接沟通~


国内快递刚兴起的时候,快递员都要求收件人拆包查看然后签收。现在怎么没这环节了?

现在这个环节还是有的,不对应该是一直有的。 只是现在没人遵守啦,因为太不方便而且扯皮事情很多。 这也和现在快递自己没有严格要求有关,就拿顺丰来说,服务态度没话说,但是你说快递小哥你等等,我拆了再签收,你看他会不会理你。

上市公司更换董事长对股价会有何影响?

换董事长对股票的影响主要有三点:第一是股票有新董事长上任后修改公司经营战略的风险;第二是股票老董事长离任会对公司经营造成影响,例如一个厉害的董事长离任总会让股价出现一定的下跌;第三是董事长更换原因会对公司造成影响,例如一个长期下跌的公司因为换董事长而逆转。 对此,换董事长对股票的影响有好有坏,具体情况还是要具体分析。 在A股,换董事长主要有两方面的影响,如果在国企,更换董事长对于整个股票的变动有限,因为公司的经营总是受到国资委的管控。 如果在民企,那么更换董事长对于整个股票来说有一定的价值提升,例如之前的国美老总、顺丰老总、阿里和华为等等。 这些老董事长往往是整个公司的灵魂,所以一旦更换对于整个公司来说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 拓展资料: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可分为:个别因素和一般因素。 1、个别因素主要包括: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其所处行业地位、收益、资产价值、收益变动、分红变化、增资、减资、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供求关系、股东构成变化、主力机构(如基金公司、券商参股、QFII等等)持股比例、未来三年业绩预测、市盈率、合并与收购等等。 2、一般因素分:市场外因素和市场内因素。 市场外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社会形势;社会大事件;突发性大事件;宏观经济景气动向以及国际的经济景气动向;金融、财政政策;汇率、物价以及预期“消息”甚或是无中生有的“消息”等等。 市场内因素主要包括:市场供求关系;机构法人、个人投资者的动向;券商、外国投资者的动向;证券行政权的行使;股价政策;税金等等。

哪家医院自制月饼?

近日,贵阳市民争相排队购买贵州省人民医院的火腿月饼,有网友称“购买省医月饼需排队四个小时”。贵州省人民医院的工作人员回应北京青年报记者,网络段子存在夸张成分。医院卖的月饼,一年四季都有售卖。

9月29日,有网友发帖称,“贵州省人民医院做的月饼十分好吃,凌晨两点来医院排队买月饼,竟发现有好几百人排队,现场堪比春运”。 从图片可以看到,排队购买月饼的队伍长达数十米,从医院边侧的食堂售卖点排到了儿科急诊大门处。有网友称此队伍“可绕地球好几圈”。9月29日下午,职工食堂发布一则告示称,因月饼加工能力有限,每人限购10斤,请大家谅解。

贵州省人民医院的外科医生胡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月饼只有云腿一种口味,馅里有蜂蜜,口感酥软,甜咸适宜。“月饼出炉的时候非常好吃,我们在20楼都能闻到一楼食堂的月饼香味。” 胡先生称,每年中秋,医院都会给职工发放一张月饼供应票,每人可凭票领5斤月饼,但职工也要排队才能领到月饼。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网友提供的图片中,可看到医院食堂门口放有大量的顺丰快递箱。对此,外科医生胡先生称,医院从未委托过任何机构代送月饼,但由于月饼广受市民欢迎,顺丰速递便在医院旁边开设了一个快递点,帮助市民配送。

市民李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医院的月饼供不应求,有来帮亲戚朋友代购的人,也有卖“省医月饼”的街头商家。“还是自己排队买的放心,今年我也帮亲戚买了10斤,他们人不在贵州,所以我用快递寄给他们,让他们感受一下家里过节的气氛。”李先生对北青报记者说。

对此,医院职工食堂的工作人员称,月饼糕点是为医院职工及其亲属准备的,除了职工食堂和医院对面的盛意食府外,其他商家售卖的“省医月饼”均非来自医院。

外科医生胡先生对北青报记者说,“医院的月饼的确很火,昨晚11点下班时,我还看到有很多人在排队。但医院做月饼不是为了吸引眼球。我们家两代行医。我在这里出生,也在这里长大,现在在这工作满两年。在我的印象中,医院做月饼有十年多了,这也是医院的一个特色。”

北青报记者联系到贵州省人民医院宣传科,工作人员称,医院卖的是职工食堂膳食科制作的日常糕点。因食材新鲜、糕点现做而广受好评,但一年四季都有售卖,不是仅在中秋售卖。排队是由市民自发的,微博段子“排队绕地球好几圈”有夸张的成分,“医院月饼的营业额超过2亿”也是无中生有。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jinrong/9277.html
道指失守40000点关口 纳指创新高 美股分化
股民提前卡点预测南京化纤跌停板 监管或出手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