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1.4万亿元资产挑战 80后代理行长履职

作者|一杭工作室

5月14日,恒丰银行等单位主办的“碳交易与碳金融”平行论坛成功举行。次日,恒丰银行官网新闻稿显示,白雨石以恒丰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代为履行行长职责)身份出席活动,在此之前,他的身份还是恒丰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白雨石。悄悄地,白雨石就完成了代理行长的蝶变。

除了白雨石这位年轻行长以外,银行业近年来也有不少“80后”高管崛起,江山代有人才出啊。然而同一时间,“7年轮岗”制度下,仍有部分银行高管“超期服役”,如西安银行独董任职6年后继续领取津贴,任职年龄超过监管红线被责令改正。

一边是年轻”后浪“奔赴大行上任,一边是老前辈因“超期服役”被罚。银行业高管任职为何会出现如此“两极分化”的现象?

最年轻的副行长代理行长来了

从恒丰银行官网5月15日的新闻稿可知,目前恒丰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白雨石已代为履行行长职责。据公开信息,白雨石出生于1982年,是恒丰银行最年轻的副行长,于去年一月被任命为副行长,如今履行代理行长一职后,他将是目前唯一的80后全国性股份行行长。

近年来,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以及农商行均有不少“掌门人”出现变更,银行开始进入新老更替的高峰期,“70后”“80”后高管逐渐崭露头角。

1月12日,贵阳银行召开了第五届董事会2024年度第一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杨轩先生为贵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的议案》,同意聘任杨轩为该公司副行长,据贵阳银行披露,杨轩出生于1985年。除此之外,在常熟农商银行、无锡农商银行、紫金农商银行、苏州农商银行、上海农商银行等银行的高管团队中,均有 “80后”成员。

如今,银行高管年轻化可谓大势所趋。有业内人士表示,年轻高管任职能够更新管理层的思维方式,为银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尤其是助力银行数字化转型。不过,年轻高管们也面临着能否适应岗位职责要求的挑战,对领导干部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7年轮岗”制度下,为何仍有高管“超期服役”?

5月15日晚间,西安银行发布了关于《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陕西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的整改报告》,回应了4月25日陕西证监局出示的《关于对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廖志生采取责令改正监管措施的决定》(陕证监措施字〔2024〕9号)。

据陕西证监局监管公告内容,主要是对陕西银行独立董事廖志生超期服役的问题执行监管。经查,西安银行现任独立董事雎国余、廖志生截至2022年11月已连续任职满6年。雎国余曾于2023年3月向该行提交辞职报告,但该行至今未完成独立董事的补选工作;廖志生明知连续任职仍继续任职并领取津贴,至今(发布公告时)未向董事会提交书面辞职报告。

有意思的是,西安银行原董事长郭军也有超期服役的行为。公开信息显示,郭军于2007年起担任西安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在2015年起担任西安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直到2023年9月,郭军才辞去董事长。

事实上,近年来西安银行的高层人员调整十分混乱,不仅多位高管存在“超期服役”的现象,人事变动还错综复杂。原董事长离职后,其新董事长梁邦海的履职还待监管批准。目前,梁邦海身兼多职,一肩挑起西安银行行长、董事长、董秘三职务大梁,必定难言轻松。

也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董事会补选工作拖延,或与股东结构有关。西安银行的股权结构较为分散,外资为第一大股东,或许是因为股东诉求差异的问题,导致候补独立董事人选难以确定。这也反映出一个问题,超期服役不仅是简单的人事管理“合规”问题,背后往往涉及到该行一些深层次管理问题的体现。

除了西安银行以外,业内还有不少银行存在着高管超期服役的现象,比如厦门银行副行长李朝晖、重庆银行副行长杨世银等。不难看出,银行业内高管超期服役的现象由来已久,该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个人客户金融资产超15万亿,建设银行启用企业微信加速数字化战略转型

鞭牛士报道如何用金融温柔的手术刀解决社会痛点问题?建设银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3月29日,建设银行公布2021年全年经营业绩。 财报显示,2021年末,建设银行资产总额达30.25万亿元,增幅7.54%;净利润达3039.28亿元,较上年增长11.09%。 突破更为显著的是建设银行的个人银行业务,截至2021年末,人客户金融资产超15万亿元,较上年新增1.4万亿,在六大行中位居第一。 建设银行当前个人全量客户7.26亿人。 财报显示,个人银行业务的利润贡献度进一步提升,在净利润中的占比达56.74%。 个人银行业务的强劲表现,与建设银行提前进行数字化转型布局,实现精细化私域服务密不可分。 最新调研显示,80后等中坚力量用户愈来愈少前往线下网店点办理业务。 而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公域获客服务成本水涨船高,私域流量已成金融机构的必争之地。 因此,相对传统的金融行业也在逐渐开放,拥抱互联网公司,以期形成合力,重塑原有业务流程。 “我们重塑银行服务模式,让业务从柜台走上‘云端’,让金融资源精准投送到最需要的地方,也让许许多多基层员工跳出‘金融内卷’”,在《董事长年报致辞》中,建行董事长田国立提及了建行客户经营流程的重塑,而这也是建行能够服务7亿多客户的重要原因。 通过在业内率先探索企业微信等连接工具,建设银行的直营客户经理形成“一对一”和“一对多”服务模式,实现对价值客户和潜力客户的连接、服务和运营,不断深化客户关系、扩充服务触点、提升数字化经营产能。 目前,“中国建设银行企业微信”已面向全行推广,截至2021年底,建设银行通过企业微信累计连接客户1100万,云工作室累计访问客户4710万人,实现资产配置6779亿元,私域价值创造能力显现。 近年以来,企业微信逐步提升连接微信生态的产品能力,可以使机构通过服务把外部流量真正留存和沉淀下来,进而反复触达,直到形成稳定的客户群体,因此在金融机构中开始受到更多重视。 金融机构部署企业微信后,不仅可零距离触达C端客户,贯穿渠道、营销、运营、风控等环节,从业务底层逻辑强化银行零售业务的数字化能力;还能通过企业微信协同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微信支付等微信生态组件,也更方便金融机构在微信生态内展业。 金融行业稳定事关民众个人财产安全,用户对于金融服务人员身份真实性要求谨慎。 企业微信可以为金融机构提供真人实名认证,也可以辅助其完成服务流程合规。 不久前,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布交易即时通讯工具及运营商信息登记名单,企业微信名列其中,也印证了企业微信产品的安全、合规。 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机构逐步走入数字化转型深水区。 以个人金融产品为代表的零售业务成为各大银行的增长新动能。 作为银行业数字化的优等生,建设银行无疑已经提交了一份高分作业。 “无科技,不金融”,在业绩发布会上,田国立进一步强调了数字化与金融行业的紧密联系。 “建行未来的理想是要努力服务社会,服务更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更多中小微企业,用扎实的金融科技能力,重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逻辑,让更多人公平地享受到金融服务。 ”田国立说。

中国人寿正式编制待遇,中国人寿招聘岗位2023

1、中国人寿正式编制待遇

中国人寿是中国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它的待遇也是最高的。中国人寿正式编制待遇包括丰厚的薪酬、完善的福利待遇和完善的培训机制等。

首先,中国人寿正式编制待遇的薪酬待遇是最为丰厚的,它不仅按照国家规定的工资标准给予员工薪酬,而且还有一定的提成等额外收入。此外,还有补贴、奖金等津贴,可以满足员工的基本生活需求。

其次,中国人寿正式编制待遇的福利待遇也很完善,它为员工提供了全面的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可以让员工有一定的保障,避免因疾病、意外等原因而带来的经济损失。此外,它还为员工提供了休假、带薪年假等政策,可以让员工有更多的休闲和娱乐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中国人寿正式编制待遇的培训机制也很完善,它为员工提供了定期的培训课程,使员工可以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以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总之,中国人寿正式编制待遇是一种完善的待遇,它既能满足员工的基本生活需求,又能保障员工的社会福利,还能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2、中国人寿招聘岗位2023

中国人寿招聘岗位2023

中国人寿是一家规模庞大的保险公司,专注于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保险服务。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中国人寿将在2023年招聘若干岗位。

首先,中国人寿将招聘销售代表,主要负责推广公司的保险产品,了解客户的需求,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提高客户满意度。

其次,中国人寿将招聘理赔专员,负责处理客户的理赔申请,确保理赔过程的顺利进行,为客户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

此外,中国人寿还将招聘客服人员,负责接听客户的咨询电话,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解答客户的疑问,确保客户满意度。

总之,中国人寿在2023年将招聘销售代表、理赔专员和客服人员,旨在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欢迎有志之士加入中国人寿大家庭,共同把中国人寿打造成为保险行业的佼佼者。

3、中国人寿社招是正式编制吗

中国人寿社招是正式编制吗?答案是肯定的。

中国人寿社是中国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也是中国保险业的龙头企业,为满足公司的发展需要,不断招聘各类人才。其中,正式编制人员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正式编制人员是指经过公司正式审批,经过公司法定程序,编入公司正式编制的职工。正式编制人员在公司的职工中具有较高的地位,享受公司给予的一系列福利待遇,包括薪酬、社会保险、公积金、带薪年假等。

此外,中国人寿社还为正式编制人员提供丰富的培训机会,以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提高员工的技术能力,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中国人寿社招正式编制人员是肯定的,欢迎各类有志之士加入中国人寿社,为公司发展做出贡献!

4、中国十大保险公司排名

中国十大保险公司排名一直是中国保险行业的重要参考标准。根据最新的《中国保险报》的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7月,中国十大保险公司排名如下:

第一名: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达到4.4万亿元,在中国保险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名: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达到3.9万亿元,在中国保险行业中拥有极高的市场份额。

第三名: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达到2.6万亿元,是中国保险行业的重要参与者。

第四名: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达到1.8万亿元,在中国保险行业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第五名: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达到1.6万亿元,是中国保险行业的重要参与者。

第六名: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达到1.4万亿元,在中国保险行业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第七名:中国民生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达到1.2万亿元,是中国保险行业的重要参与者。

第八名:中国人寿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达到1.1万亿元,是中国保险行业的重要参与者。

第九名: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达到1万亿元,是中国保险行业的重要参与者。

第十名: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达到9000亿元,是中国保险行业的重要参与者。

以上就是中国十大保险公司排名。中国保险行业正在迅速发展,各家保险公司都在努力提升服务质量,为更多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保障。

印度将在未来五年内投资1.4万亿美元做基建,基建目的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知道基建所表示的就是基本建设,主要指的就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为了发展生产全面进行的一个巩固资产的扩大再生产。也就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为增加固定资产进行的建筑购置和安装工作的总成,就比如说公路铁路桥梁和各类工业以及民用建筑等等这些方面。

在前几天的时候,印度财务部长西塔拉曼表示,印度政府将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投资100万亿卢比,也就是相当于1.4万亿美元,用做基础设施建设。而印度财务部在一份声明当中也表示,对于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是实现广泛和包容增长的先决条件,同时基础设施的投资对于维持印度高速增长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对于这一次,他们之所以花这么大的价格进行基建,目的就是为了在2024到2025财年实现5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目标,所以他们需要在最近这几年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

其实在去年的时候,印度经济的增长速度就已经放缓了,并且放缓幅度有扩大趋势。对于有些人认为个人消费和企业投资不正是导致印度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的原因。而现如今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加大当地市场对水泥,钢材等方面的需求。与此同时也可以增加对印度农村居民的用工需求,从而有效地改善农村居民收入,进而提升社会整体消费需求。

所以对于印度在未来五年的规划,做基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提高自己国家的经济收益。其实对于印度来说,本身他们就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但是同样也被称之为战斗民族,所以能够做好这些基建设施,那么对于今后他们国家的发展也会带来很多的好处。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10284.html
奥尔特加是否留队也待定 镜报 埃德森今夏可能离开曼城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