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翻身 大幅收窄!仅亏13.68亿 卖技术 小鹏靠

继理想汽车之后,小鹏紧跟着发布了2024年一季报。

相比于理想汽车财报的“连环炸”,小鹏汽车的这份财报显然要好很多。

根据财报显示,一季度小鹏汽车实现营收65.5亿元,同比增长62.3%;实现净利润为亏损13.68亿元,同比大幅收窄41.5%。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小鹏汽车毛利率已提升至12.89%。

据悉,这是小鹏汽车时隔一年多以来,毛利率再度回到两位数。

在业绩的带动下,小鹏汽车股价迎来了久违的大涨。财报披露后,小鹏汽车美股盘中最高涨幅达到26%,截至收盘,股价回落至5.92%。

实际上,进入2024年之后,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进入“淘汰赛”阶段,小鹏汽车为了提升销量更是多次降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小鹏汽车的业绩能够逐步回暖、毛利率再度重回双位数,就说明了行业虽然竞争压力很大,但依旧存在机会。

侃见财经认为,造车新势力虽然艰难,但是已经在全球形成了自己的竞争优势,尽管国内竞争异常激烈,但淘汰赛之后,出海将为最后胜出的企业提供很大的业绩增长空间。另外,当新能源车企向中低端车型渗透时,也不失为破局的办法。

业绩超预期

业绩的超预期,来自于销量的提升以及价格的提升,小鹏汽车自然也不例外。

拆开财报来看,我们认为,其业绩之所以能够大幅回暖,主要因为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单车均价的提升。 根据“海豚投研”分析,一季度小鹏汽车的单车均价为25.4万元,相比去年四季度的20.3万高出了5.1万元,单车均价提升超过了20%。今年以来,虽然小鹏汽车多次降价,但1月开始交付的小鹏X9却对冲了降价的影响。

数据显示,定价35.98万至41.98万的小鹏X9,在一季度的销量占比中达到36%。跟理想的Mega“滑铁卢”不同,小鹏X9的销量证明了,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第二,小鹏汽车“严控”费用。 据财报显示,一季度小鹏汽车的经营亏损为16.46亿,相比去年的亏损25.85亿明显改善。

据媒体消息,去年开始小鹏汽车启动了“木星计划”的渠道变革方案,增加了授权店的比例,通过扩展经销模式快速扩张下沉市场。由于压缩了经销商的销售返利比例,小鹏汽车扩张了超过70家门店的情况下,经营亏损却大幅减少,可见渠道变革正在发挥作用。

第三,与大众合作的技术研发服务费“到账”。 据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的服务及其他销售为4.623亿,而在2023年一季度,该项业务的营收为3.659亿。据相关分析显示,该项业务之所以能够实现增长,主要的原因就是大与众合作的研发分摊收入“到账”。

从目前来看,小鹏汽车仿佛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找到了一条“蹊径”,靠卖技术赚钱。

总的来说,小鹏汽车之所以能靠技术赚钱,也是依赖过去的研发投入。据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小鹏汽车的研发开支分别为17.26亿、41.14亿、52.15亿和52.77亿,四年时间研发开支合计已经超过了150亿。至2024年一季度,小鹏汽车在研发上依旧没有“懈怠”,研发开支仍高达13.5亿。

不可否认,在竞争加剧、尤其是理想汽车刚刚业绩“暴雷”的情况下,小鹏汽车的这份财报确实非常靓眼,从股价表现就能看出,小鹏汽车正在否极泰来。

“熬”出头了?

实际上,虽然小鹏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但其远未到可以“放松”的时候。

从销量来看,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的累计销量为21821辆,同比增长 19.7%。虽然销量有所增长,但月均销量也才只有7000台左右。此前,侃见财经就多次提到过新能源汽车企业月销一万台是企业的“生死线”,从现在来看,小鹏汽车依旧还没有站上这条线。

何小鹏曾表示, 2024年的目标是业绩要翻倍以上,组织要补充完成所有短板,经营要开始走向高质量第一,预计2024年销目标将超28万辆。

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小鹏汽车的累计销量为31214辆,仅完成目标的15.6%。

如果下半年销售不提速的情况下,按照当下的销量推算,其今年的目标完成率也只有有50%左右。当然这也并非小鹏一家的问题,理想汽车、蔚来汽车也均难以实现此前定下的目标。

实际上,侃见财经不止一次对小鹏汽车进行过分析,其实小鹏汽车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智能化优势的丢失。

近两年,伴随着华为和多家车企开展合作,华为出色的智能化技术让小鹏汽车的智能化技术“黯然失色”。从算法和算力两个方向来进行对比,在算法方面,小鹏汽车选择了英伟达Drive系列芯片,并在软件开发中进行算法的开发,但华为使用的是自研芯片,国内只有华为一家已经实现了量产使用网络算法;而在算力方面,华为目前投入在自动驾驶训练上的算力是1800P,则是小鹏汽车600P算力的三倍。

目前,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下半场”。各家车企也都在智能化狠下功夫。此前虽然小鹏汽车能依靠技术积累保持优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优势也将越来越不明显了。

在这种大背景下,小鹏汽车只能将筹码压向了价格更低的A级市场,以求打开空间,错位竞争。

何小鹏此前就曾表示,小鹏汽车即将推出10万到15万级别的A级汽车,并且面向全球,同时我们会将小鹏的高等级智能驾驶,甚至将来把无人驾驶带入,并且能够做到有利润,这是我们的将来目标。

诚然,走“技术内卷”路线、将自动驾驶下放到A级车不失为一个好策略,不过在A级车市场,极致的性价比才是关键,自动驾驶只是加分项而非必选项,再加上还有比亚、吉利以及一众合资车企相竞争,可以预见小鹏汽车想要成功开拓出A级车市场并不容易。

尽管前路很难走,但小鹏汽车的努力也得到了市场的反馈,其已经迎来了希望的曙光,只是要破局,小鹏还需努力。


小鹏Q4财报告诉我,他们也该向前看了

作为第一批造车新势力成员,「蔚小理」的成绩一直备受关注,目前理想和蔚来均已公布2023年Q4和全年财报数据,其中理想的营收突破千亿元,蔚来的全年净亏损持续扩大,这也更让人期待小鹏会交出怎样的答卷。

3月19日晚,小鹏汽车终于晒出了2023年Q4财报。财报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小鹏汽车的总营收为130.5亿元,同比增长154%,环比第三季度增长53%,第三季度仍处于-6.1%的汽车毛利率,在第四季度直接提高至4.1%,净亏损环比同比大幅收窄。

基于SPEA 2.0扶摇架构,小鹏将智能、动力总成和整车平台整合到统一平台上,平台化的研发和规模效应帮助品牌降低了制造成本和供应链成本,加速实现25%降本目标,毛利率的提升说明小鹏汽车的降本增效已经起到作用。

更重要的是,截至2023年12月31日,小鹏汽车的现金储备上涨至457亿元,相比第三季度结束时增长了92.2亿元,首次实现全年经营性现金流转正。虽说现金储备不及理想(1036.7亿元)和蔚来(573亿元),但小鹏汽车如果能保持这样的增长势头,暂且不说是否有机会超过理想、蔚来,至少被市场淘汰的概率更低了。

整个Q4财报呈现出欣欣向荣,扶摇而上的景象,但如果看2023年整体财报数据,小鹏汽车仍需要积极自救。

Q4腾飞,但2024年的压力并不小

数据显示,小鹏汽车在2023年共营收306.8亿元,其中汽车板块营收280.1亿元,同比增长16.7%,全年累计交付14.2万辆汽车,同比增长16.7%。在营收和交付量层面,小鹏汽车确实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但始终没有摆脱亏损的泥潭。

数据显示,小鹏汽车2023年的净亏损达103.8亿元,而2022年的净亏损为91.4亿元,此外毛利率也从2022年的11.5%下降到2023年的1.5%。

小鹏G6是小鹏汽车2023年销量上涨的主要功臣,而在9月中下旬上市的新款小鹏G9、新款小鹏P5,以及在11月上市的小鹏P7i新增车型,帮助小鹏汽车的季度销量突破了6万辆,也是小鹏汽车在第四季度营收上涨的根本原因。

只不过,这三款新上市的产品,加上小鹏G6,基本是以「低价高配」的产品战略来抢占市场,加上2023年新能源补贴正式结束以及小鹏G3i等产品的存货拨备和UI采购承诺亏损,都是小鹏汽车2023年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官方表示,剔除上述影响之后,整车毛利率可从-1.6%提升至0.8%,但这一数据也要比2022年的9.4%低不少。到目前为止,「蔚小理」中也就只有小鹏在2023年的整车毛利率仍未「转正」。

毛利率被认为是车企持续发展的关键指标之一。车市竞争不只是看短期的市场规模,更需要在规模化、智能化、全球化等多个层面处于领先优势。Q4的成绩斐然,但「低价高配」的方式不是长久之计、「降本增效」的作用有限,在小鹏汽车的全年财报展现得淋漓尽致。

今年第一季度,汽车行业的价格战愈演愈烈,有品牌淘汰,还有苹果公司停止造车,何小鹏更是直言表示2024年-2027年,智能电动车的淘汰赛正式开始,今年是中国汽车行业进入高强度竞争的第一年。为了避免来到淘汰线,小鹏汽车今年必须做出改变。

「便宜」「降本增效」,是小鹏今年的「双重炮」

在Q4财报发布前几天,小鹏汽车就已经官宣将会在今年北京车展期间发布全新子品牌,首款产品也会在届时亮相,预计在今年第三季度上市和交付。官方对该品牌的定位是「中国行业首个10万-15万级价格区间的AI智能汽车品牌」。

显而易见,小鹏也期望通过下沉市场来扩大市场份额。只不过,要想推出一款10万出头且具备较高智能化表现的产品,何其难。

作为成本控制「狂魔」,马斯克仍觉得Model 3和Model Y是「售价昂贵」的车型,但目前的技术很难将这两款产品的价格压得更低,唯有推出定位更低的产品来抢占市场。

小鹏P5是小鹏汽车「智能平权」的第一步。作为小鹏的入门级轿车,小鹏P5直接配备了激光雷达,成为当时购车门槛最低的激光雷达车型,但是直到激光雷达被取消,小鹏P5的下降空间仍有限。

结合此前曝光的消息,全新子品牌是小鹏汽车和滴滴出行联手打造,双方合作可以平摊成本。何小鹏还透露,今年下半年新车型的XNGP硬件成本下降50%,这让产品落在10万元出头更有机会。

更重要的是,有了滴滴出行这一平台,全新子品牌将会增加B端市场这一销售渠道。

确实,抢占C端市场才是企业的生存之道,但竞争对手太多,反而会带来销量数据的波动。目前,除了一线城市之外,新能源网约车仍是一个蓝海,某些车企的交付量足够庞大,很大原因来自以网约车为主的B端市场。

更何况,相比其他主打性价比的网约车,智能化水准越高,可以尽可能缓解长时间驾驶带来的疲劳感。如果产品最终的价格合适,确实有机会成为众多网约车司机的香饽饽。

今年,新势力品牌逐步挖掘更多细分市场,鸿蒙智行在推出智界、问界之后,还计划与北汽、江淮合作;蔚来全新子品牌「乐道」已经曝光,旗下产品定位在20万元-30万元的价格区间,定位更入门的子品牌萤火虫也在路上。

面对市场竞争压力的加剧,何小鹏坦然表示,「全新品牌首款产品将会是今年A级纯电市场最亮眼的爆款新车型」。低价和智能是新品的重要卖点,而智驾则是最主要的差异化优势。小鹏汽车如果能做成,届时的销售规模将远超现在的水准。

小鹏能否在2024年翻身?

2023年,小鹏动作频频,除了推出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实施各种降本增效的措施之外,还与大众汽车集团签订平台与软件战略技术合作联合开发协议,进一步压缩了平台成本。

数据逐步增长的Q4,让小鹏看到了今年胜利的曙光。不过恕小通直言,全新子品牌的推出可能很难在短时间内帮助品牌提高盈利——毕竟每辆10万出头的营收实在太低。

为此,小鹏汽车不仅要发布全新子品牌,还有两件事要做。

一是继续降本增效。除了上述提到了XNGP的硬件成本下降50%、大智能平台实现25%降本目标之外,小鹏汽车在今年第二季度将启动全新的经销商合作模式,建立半个月左右的短期渠道库存,加快终端交付的速度来提高销量数据,管控库存水平,避免传统经销商销售模式出现的「压库存」等弊端。

二是智能技术的优化和变现。小鹏汽车从今年开始将通过智能化技术在全球市场的授权和变现,赚其他车企的钱。与此同时,为了打出强化智能化的优势,小鹏汽车在第二季度还将实现AI智驾大模型量产上车。

小通认为,低价策略很难让企业实现高水平的盈利,但如果将「降本增效」做到极致,确实有机会扭亏为盈。

只不过,小鹏汽车也将面临不少竞争压力。全新子品牌的优势是低价和智能,但是10万级新能源轿车市场的受众群体,智能化并不是刚需。关于子品牌首款产品的信息太少,倘若新车可以在续航、空间等硬实力方面做到「不输竞争对手」的级别,智能化这一加分项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考虑到何小鹏对全新品牌的期待很高,或许新车真的能给到我们惊喜。

【小鹏Q3财报】困则思变,拐点在2023年?

撰文|Misfire

编辑|于杰

出品|汽车产经

“在实现长期目标的道路上,小鹏汽车正在经历一段充满挑战的时期。”

在11月30日召开的小鹏第三季度财报会议上,何小鹏没有避讳公司面临的困境。

10月份,小鹏汽车的交付量仅为5101辆,掉出了新势力前五。

但财报会上,何小鹏表示,“虽然受到G9产能爬坡影响,但11月小鹏汽车的交付量不少于5800辆。”

从第三季度的财报中,也能看到一些积极的信号。比如:

总营收为人民币68.2亿元,同比增长19.3%,其中车辆销售收入62.4亿元,同比增长14.3%。

毛利率13.5%,相较第二季度10.9%有所提升。

净亏损23.8亿元,相较去年同期有所扩大,但相较第二季度的27亿元,环比收窄12%。

现金储备401.2亿元,何小鹏认为这笔资金可以支持小鹏汽车今后几年业务发展的需求。

何小鹏本人,在财报会上依旧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心,并且对于解决当前困境也有明确的思路。

从财报会的沟通情况来看,关于如何“过冬”,何小鹏总结了至少三个要点:即更加聚焦核心战略和汽车业务;优化成本管控,加速产品平台化;全力推动城市NGP落地。

NO.1[何小鹏本人将更聚焦汽车业务]

用户需求,是财报发布会上的一个高频词汇。

看上去小鹏G9“二次上市”事件确实给小鹏汽车留下了深刻“教训”。

在本次财报会中,何小鹏特别强调要更加有效地倾听用户需求,简化产品配置的选择,提升产品软件和硬件的吸引力。

当然,G9的SKU修改事件只是一方面,从过往的一些OTA“事故”中,也能看出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掌握,是小鹏汽车相对薄弱的环节。

今年1月初,小鹏P7通过OTA升级了车内的丹拿音响效果。但效果适得其反,社区里一片吐槽,最后只得通过OTA又改回去;小鹏G9上带有模拟V8发动机声浪的功能,但很多用户在尝试完之后,都表示效果一般,完全没有大排量发动机的气势。

一桩桩小事看上去无伤大雅,但除了反映了小鹏汽车在用户体验上做得不够精细,背后更映射出深层次的内部管理问题。

小鹏汽车目前正在推动的组织变革,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更加精确的把握用户需求。

财报会上,何小鹏表示今后自己将更多聚焦在小鹏汽车的战略、产品规划和研发上,并大幅度减少对小鹏汇天以及小鹏鹏行等生态企业的参与程度。

“我们要让客户价值驱动产品定义、研发、销售的全流程。”何小鹏说道。

作为变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夏珩在财报会议开始前几个小时辞去了执行董事职务,继续担任公司总裁,今后会将所有精力聚焦到产品上。

另外,小鹏汽车对车型管理的组织结构也进行了调整。

据何小鹏介绍,今后每一个平台都将有一位大矩阵产品经理端到端负责,并且统筹负责该平台车型从设计、研发到最后服务的完整生命周期的管理决策。

这样的改变,具体效果还有待检验。但像此前,为一个小问题多部门轮番回访客户最终变成“骚扰”的现象,应该不会再出现了。

NO.2[加速产品平台化]

“公司目前拥有超过400亿元的现金流。”这一点在本次财报发布会上被反复强调。

在现下凋敝的经济环境中,手里捏着大把现金流,底气自然更足。

何小鹏表示,得益于前期在产能上的布局,小鹏汽车未来几年的资本开支需求相比今年会大幅度下降。所以这400亿现金足以支持小鹏汽车今后几年业务发展的需求。

接下来的几个季度,甚至是几年内,不断加强成本管控、提升运营效率,将是小鹏汽车的基本基调。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平台化,让车型之间共享更多的平台和模块,是最重要的举措之一。

在不久前进行的组织架构调整中,小鹏汽车已经对产品进行了重新梳理,决定成立E、F、H三个平台产品矩阵。

其实平台化,在汽车行业,这原本是很常见的手段。但不同于蔚来和理想,这个概念在小鹏汽车上的存在感一直很弱。

目前小鹏汽车在售的四款量产车,经常被吐槽没有章法,产品组合混乱,缺乏连续性。

对此,小鹏汽车曾经解释:这样做是希望在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有成功的产品,以此来保持更加灵活的机制,从而避免被平台约束。

马后炮的角度,这种策略算不上成功。不连续的产品不利于品牌形象的塑造,更重要的是会拖累企业运营效率。

举个例子,新能源汽车行业目前普遍的做法是,精简电池类型规格,因为这个零部件最贵,开发周期最长。

理想和蔚来都是这么干的。从理想ONE,到套娃的L家族,理想的电池包始终是同一种尺寸规格。蔚来车型虽多,但是电池包也只有1种规格,2种电芯。

小鹏则完全相反,早期的G3、P7等车型,一款车6-7种电池包类型非常常见。

这么做固然可以保障供应,但这个过程中工程开发、样件采购、验证测试等,都需要大量甚至是重复投入。

有汽车行业分析师甚至认为,复杂的电池包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小鹏的毛利率。

为了规避上述弊端,最大化共享技术及供应链等资源,小鹏汽车将在接下来,几个季度完成产品的平台化。

“目前E平台已经完成,首款车型G9有望成为30万纯电SUV的前三名,F平台和H平台计划将在明年完成。”何小鹏说道。

“同平台的车型将会非常大比例的共用动力、智能、底盘、电子电器架构以及对应的供应链和生产制造能力等。之后的新品,研发周期会缩短,费用将会大幅减少,并且整车软硬件的质量都会更加稳定。”

NO.3[急需XNGP落地]

小鹏汽车最近的好消息,大多来自智能驾驶。

9月17日,小鹏城市NGP在广州全量开放,小鹏P5以行业较低的硬件成本让辅助驾驶率先进城。

10月31日,小鹏G9以零改装量产车的身份,拿到了广州市自动驾驶道路测试资格,在行业属于首次。

很少有人质疑小鹏汽车在智能驾驶上的硬实力。但当交付量出现颓势,质疑小鹏汽车“没有用对力气”的声音也不绝于耳。

比如,现阶段消费者对于智能驾驶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强烈。再比如,小鹏汽车的智能驾驶虽然领先,但暂时没有到形成竞争壁垒的程度。

不过,看起来这些质疑并没有改变何小鹏的想法。

2017年,他出任董事长兼CEO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赴北美筹备智能技术自研团队。

在斯坦福的招聘演讲中,他说:“只做电动车是没有未来的。”

昨晚的财报会上,何小鹏表示:“智能汽车的时代将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而小鹏汽车正加速开发下一代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功能(XNGP),计划在明年第三季大规模落地,至少能够支持数十个城市。”

在他看来,XNGP的落地将是智能辅助驾驶真正成为高频且刚需功能的拐点。

理由之一是,目前G9车型订单中,有相当高比例的用户在XNGP尚未OTA的情况下,选择了支持该功能的MAX版本车型。

另外,何小鹏认为XNGP的硬件成本,今后会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供应链的成熟而持续下降,进而加速该功能向全国用户普及。

而且从明年第一季度起,小鹏汽车将基于全新平台陆续推出三款新车型,都将搭载XNGP功能。

总之,何小鹏笃信XNGP的推出,能够为小鹏汽车带来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带动销量和平均售价的上涨。

而如果把眼光放长远一点,靠软件盈利绝对是何小鹏未来构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最终实现硬件和软件都取得大规模收入的强者,才能最终在长跑中胜出。”何小鹏在财报会上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总而言之,XNGP是小鹏汽车手里最重要的一张王牌。按照何小鹏的判断,这张牌将从明年下半年开始,真正发挥威力。

NO.4[ 写在最后 ]

某种程度上来说,新势力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挫败、调整都不可避免。一时的销量高低可以客观分析,但并不足以评定一个企业的胜败。

何小鹏在这次财报会上表达了很多期许。包括但不限于:

12月份交付量明显反弹、预计四季度总体交付量在2万辆-2.1万辆之间;G9将成为30万以上SUV前三名;2023年将取得高于行业平均的业绩增长……

受此消息影响,小鹏汽车美股涨超47%,报收10.81美元/股。

蔚小理半年报PK:理想赚最多,蔚来研发最猛,小鹏坐等反弹

随着8月29日蔚来第二季度财报的发布,“蔚小理”三家均交出了2023上半年的成绩单,“蔚小理”三家经营在今年上半年又产生了新变化。

那么,今年二季度财报以及上半年的整体情况,三家的成绩分别如何呢?从财报数据的基本面来看,理想已经站上月销3万辆的水平之上,并率先完成了扭亏转盈;而蔚来和小鹏两家则仍旧在追赶,并陷在持续亏损的泥淖之中。

那么在下半年,随着小鹏和蔚来市场端恢复,理想加大对纯电动车的投入,这三家企业的经营业绩是否会发生新的名次变化呢?

谁卖得最多?

要说今年造车新势力中谁最风光,必然非理想莫属。今年第二季度,理想交付量为86,533辆,同比增长201.6%。其中,6月首次突破了3万辆大关,7月份再次突破了3万辆。今年上半年,理想累计交付量为139,117辆,同比增长130%,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总销量,位居一众造车新势力交付量之首。

对于这一交付量数据,理想汽车CEO李想还不够满意,其曾多次在微博上表示,由于年初制定目标过于保守,供应链产能不足导致车辆的产能不足。言外之意是,如果产能充足,交付量远不止于此。车卖得好了,李想也高调地讲起了成功学,不仅在微博上谈起了管理,还直接在得到APP上卖起了产品实战的课程。

而蔚来和小鹏两家,在今年上半年则经历了短暂的低谷。财报显示,在今年二季度,蔚来交付量为23,520辆,同比减少6.1%,环比减少24.2%;今年上半年,蔚来累计交付量为54,561辆,同比增长7.3%。在6月份之后,随着全新ES6上市和权益调整,蔚来交付量逐渐回暖,并在6月再次破万辆,7月首次突破2万辆,达20,462辆。

小鹏二季度交付量为23,205辆,同比下降32.6%,环比增长27.3%;今年上半年交付量为41,435辆,同比下降39.9%。虽然小鹏交付量同比呈现下滑,但是环比来看,小鹏已经连续六个月实现正增长,而随着G6的全面开启交付,小鹏交付量再次破万辆。在7月份,小鹏交付量为11,008 辆,环比增长28%。

谁最能赚钱?谁最烧钱?

随着交付规模的迅速扩大,理想营收也呈现翻倍式增长。今年二季度,理想二季度营收达到286.5亿元,同比增长228.1%;今年上半年,理想累计营收为473.4亿元,超过了2022年全年营收总额(452.9亿元)。

相比之下,蔚来和小鹏则均因为交付量减少等原因,出现了营收的下滑。蔚来二季度营收为87.7亿元,同比减少14.8%,环比下降17.8%。其中,蔚来汽车销售收入为71.85亿元,同比下降24.9%,环比下降22.1%。今年上半年,蔚来营收为194.5亿元,同比下降3.74%。而小鹏的二季度营收为50.6亿元,同比下滑31.9%,环比增长25.5%。其中,二季度汽车销售收入为44.2亿元,同比下滑36.2%,环比增长25.9%。今年上半年,小鹏营收为90.96亿元,同比下降32.92%。

在毛利率方面,由于规模效应扩大,理想依旧排在前列。今年二季度,理想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21.5%上升到了21.8%;汽车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21.3%下降到了21.0%。今年上半年,理想整体的毛利率从去年同期22.1%下降至21.2%,而汽车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21.8%下降至今年的20.5%。无论是上半年整体毛利率还是汽车毛利率,均已超过了特斯拉,特斯拉这两项数据分别为18.7%和17.9%。

而蔚来二季度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3.0%下降到了1.0%,而汽车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6.6%下降到了6.2%。对此,蔚来方面的解释主要由于产品组合变动,部分被电池单位成本的下降所抵销。而小鹏汽车今年二季度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0.9%下滑到了-3.9%;汽车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9.1%下滑到了-8.6%。对此,由于G3i的存货减值及存货采购承诺亏损,对汽车毛利率产生了4.5个百分点的负面影响。此前有消息称,小鹏G3系列有退出市场的打算。

至于盈利,则又是延续了一季度“一家欢喜两家愁”的情况。今年二季度,理想净利润达23.1亿元,上年同期亏损6.41亿元,环比第一季度增长147.4%。这也是理想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是继比亚迪和特斯拉之后,第三家能够连续保持季度盈利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今年上半年,理想净利润为32.4亿元,超过了前三年亏损总额(2020年净亏损1.52亿元、2021年净亏损3.2亿元;2022年净亏损20.32亿元)。

反观蔚来和小鹏,两者则是在亏损扩大了。二季度,蔚来净亏损为60.6亿元,同比扩大119.6%,环比扩大18.8%。今年上半年,蔚来净亏损为108亿元,同比扩大了16.8%。在此前的一季度财报沟通会上,蔚来CEO李斌曾表示,计划将盈亏平衡的日期时间延期一年以内,原计划是在今年4季度实现盈亏平衡。

小鹏汽车第二季度净亏损28亿元,同比扩大3.8%,环比扩大20%。今年上半年,小鹏净亏损为51.42亿元,同比扩大16.9%。对于盈利预期,小鹏汽车方面预计到2024年,将实现季度自由现金流为正;在2025年,实现整个公司的收支平衡。

另一家港股上市的造车新势力零跑,今年上半年零跑交付量为4.45万辆;营业收入58.13亿元,同比增长14.4%;净亏损为22.76亿元,2022年同期为24.44亿元。可见,由于先期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研发、扩充产能和布局渠道,对绝大部分造车新势力来说盈利依旧还是一个难题。

不过,决定盈利的最重要因素是规模,蔚来和小鹏上半年销量波动比较大,这影响了利润表现,两者相信在三季度会好转。

提到成本控制,我们看到各家的研发投入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以构建自身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的护城河。其中,今年上半年蔚来研发投入为64.2亿元,同比增长64.15%;理想研发投入为42.8亿元,同比增幅为47%;小鹏研发投入为26.6亿元,同比增长7.1%。另外,在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方面,今年上半年蔚来投入为53亿元,同比增长23.4%;理想为25.3亿元,同比增加56.4%;而小鹏为29.3亿元,同比减少11.4%。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三家仍然将在这一方面保持着高投入。

而对于第三季度展望,各家整体都持乐观态度。在交付量方面,理想预计其交付量将达到10万辆-10.3万辆;蔚来预计汽车交付量在5.5万辆-5.7万辆;小鹏汽车预计交付量为3.9万辆-4.1万辆。仅从交付量预期来看,卖带有发动机产品的理想似乎仍要领先蔚来和小鹏一个身位,而这种交付量规模的差距又会直接影响三季度的营收和净利润等数据。

按照指引,今年三季度,理想预计营收将首次突破300亿元,达到323.3亿-333.0亿元,同比增长246.0%至256.4%;蔚来预计营收为188.98亿元-195.20亿元,同比增长45.3%-50.1%。小鹏预计营收为85亿元-90亿元,同比增长24.6%-31.9%。

你最看好谁的未来?

对理想而言,产能似乎是限制其交付量增长的首要难题。此前李想已经多次提及产能不足问题。在二季度财报沟通会议上,理想汽车总裁兼总工程师马东辉表示,在二季度已经提升了相关的策略和规划,零部件产线和工装还在调试、验证阶段,今年有信心做到年初制定的销量目标(30万辆),并称三季度的销量指引已经是产能的极限。但随着产能的市场,李想表示在四季度产能提升后实现4万辆的交付目标。

不过,理想近期也在购车上推出了优惠政策,竞争激烈程度远超预期。

小鹏在G6上市后,订单大幅增加,但销量提升还需要时间。在二季度财报电话沟通上,小鹏汽车CEO何小鹏表示,G6订单增长速度非常强势,但是由于智能化相关的一些零部件上准备得不够充分,导致G6 MAX版本交付等待存在挑战。何小鹏表示,有信心随着8-10月份产能的快速爬坡,在四季度,G6单一车型总交付量将过万,整体交付量有望破2万辆。另外,小鹏今年年销量目标为20万辆。按照目前的进度来看,到今年7月份,小鹏共交付52,443辆车,仅完成整体目标的26.2%。后续,如何交付更多的车,是摆在小鹏面前的重要问题。

而蔚来也在为增加销量而发力渠道和销售能力的提升。“在今年6月份,我们意识到了一个问题,我们销售人员的数量和我们的销售能力,还是落后于整个市场的我们竞争对手。”李斌表示,目前,奔驰、宝马等主流豪华品牌的销售人员数量约为蔚来的6-7倍,难以满足同时销售7-8款车的销售需求,从而影响成交率。据李斌透露,当下蔚来正在按照每个月3万辆的月销规模,来招聘销售人员和罗占销售网点,计划9月底完成这一工作,10月份转化为订单的效能。同时,蔚来还将在充换电网络持续投入。

在产品方面,三家均有新品即将推出。蔚来计划于在9月上市并交付全新升级的中型轿跑SUV EC6。至此,蔚来将完成基于NT2.0平台的全部产品切换。李斌相信,随着蔚来8款产品全面进入高端纯电市场,将更好满足高端市场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并推动整体交付量的稳步增长。

李斌表示,明年蔚来品牌不会有全新的产品交付,但有一些产品常规的改进。在此前的2021年,蔚来品牌也是全年没有投放全新产品,但是在销量和毛利等数据表现并不差。李斌还提到,阿尔卑斯品牌首款产品和第二款产品已经在开发中,该品牌定位为大众品牌,需要追求每一款车型销量,因此总体车型数量不会太多。另外,蔚来手机预计在9月下旬可以开启交付。

“我们并不是要去进入到一个像国内的这些手机厂商那样的,去争夺他们的市场。”李斌说道,“我们相信手机的推出对于增加我们车的竞争力是有意义的。”

而理想真正的挑战在下半年才会到来。下半年,理想的纯电MPV——MEGA会推出。这也是理想的首款纯电产品,该车预计在今年4季度发布。李想表示,有信心这款产品将成为50万元以上销量第一的产品。按照规划,理想明年将发布4款新车,包括一款增程SUV和三款纯电车型。接连今年销量的高歌猛进和接下来密集的产品投放,也让理想对明年有了更大胆的规划。“我们有信心在2024年挑战BBA在中国区的销量,在2024年努力成为销量第一的豪华品牌。”李想说道。

粗略计算,想要超越BBA在中国市场的销量,理想需要做到年销75万辆上下,月均销量需要在6万辆的水平。这意味着,在2023年,理想的月销量还需再翻一倍。

而小鹏将在今年四季度发布首款MPV——X9。这是基于扶摇架构打造的首款MPV,预计将在明年开始规模交付。何小鹏表示,已经提前为这款车做供应链工作,目标是做到交付即开始产能的爬坡。另外何小鹏还表示随着成本下降,可以推出15万级别的全自动驾驶汽车。此前,何小鹏曾提到“不会存在15万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按照规划,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小鹏汽车将推出更多新车型及换代车型;基于统一架构,将完成对覆盖15-35万级车型,对个人、小家庭、大家庭等市场的覆盖。

在手中持有的现金储备方面,理想最为充裕。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理想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定期存款及短期投资为737.7亿元;蔚来为315亿元;小鹏为337.4亿元。虽然蔚来和小鹏现金不及理想充裕,但在7月份,蔚来签署了CYVN的7.385亿美元战略性股权投资。而在8月份,小鹏汽车又先后“牵手”大众汽车和滴滴。通过前者,小鹏可以通过收取技术服务费来尽早实现盈利;通过后者小鹏将切入15万元级市场并更进一步布局B端市场。

所以,市场的格局现在还没有定,和何小鹏说的一样,没有谁能说已经拿到了船票。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10896.html
通胀是绝对会影响所有美国人的!
618第一天汇总 苹果 小米最稳 vivo成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