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张公子的百亿资产 被美国收割了

作者| 猫哥

2012年,对苏宁来说,是个转折点。

此前,他们跟国美打了好几年,随着黄光裕入狱,压力顿减,苏宁的老板老张早就是首富了,现在觉得可以坐稳龙头,结果北京冒出来一个刘强东,通过电商把销售额做到了苏宁的3倍。

老张一咬牙,把苏宁改成苏宁易购,死磕线上,要跟京东打到底。

2012年, “双东大战打响”,拼命比谁的价格低,一打三年,最后发改委下场调停才休战 ,这时京东线上卖的电器最多,苏宁出现了上市后的头一次亏损。

好在那些年是钱找人,苏宁自然不缺钱,为了追赶线上的规模, 他们和阿里相互参股,消息一出,当天京东大跌6%

然后老张开始轰轰烈烈的搞多元化,花钱跟流水一样,投资的项目很多:

房地产、酒店、百货、电商、支付、分期、保险、消费金融、基金、高尔夫、应用商店、阅读、云、文创、旅行、彩票、天气、团购、母婴、共享干衣、赛事转播、手机、直播、电竞、小店、药房、社区团购……

但,大多数都不行。

成绩最好的,居然是足球。

2020年11月,老张手里的江苏苏宁俱乐部拿下中超冠军,半年之后,小张带领的国际米兰俱乐部拿下意甲联赛的冠军,只不过这时,江苏苏宁俱乐部已经解散了。

夺冠后被直接解散,在足坛历史上绝无仅有,这也是江苏球迷一辈子的意难平。

原因很简单,苏宁没钱了。

这时候清理影子银行、表外业务已经开始了四五年, 张家5年花了700亿,还慷慨的给了恒大200亿,都没了。

所以2020年,曾经的大富豪家道中落,老张为了挽回败局,随后引入很多国资, 股份不断稀释,最后连董事长的位子都没了

但另一头,小张风生水起。

2016年, 苏宁花了2.7亿欧元买下了国际米兰俱乐部68.55%的股份 ,成了大股东,随后莱恩资本买入了31.05%的股份,但意媒认为,这部分股份只是为张家代持,但这个说法始终没有证实。

国米俱乐部历史悠久,战绩辉煌,但在资本看来, 意甲的球队回报率不高 ,毕竟,国米连球场都不是自己的,还得和AC米兰共用。

张家为什么买它?可能就像中产家庭给孩子买个PS5,算是给公子的一个大玩具,于是, 张公子就成了国米历史上最年轻的主席

说实话,他管理俱乐部非常不错,奈何国米是个亏损大户,前任主席莫拉蒂对它爱得深沉,但也架不住老得拿钱补贴,实在拿不起了,才转卖给张公子。

能亏多少呢?

少的时候一个赛季亏几千万欧元,多的时候亏一两亿欧元。

弥补亏损的办法也不多—— 要不借钱,要不卖球员,要不股东自己掏钱补窟窿。

多数老板选择卖球员,有钱的会选择自己掏钱,比如前切尔西的俄罗斯老板阿布,垫了10亿欧元,后来随着俱乐部被英国人强卖,这些钱也就不提了。

苏宁虽然没钱了,但公子的事业不能丢啊,所以二选一,老张解散了自己的球队, 当初5.23亿的收购款清零,还留下了5亿的债务,包括欠了球员很多薪水。

老张骂名自己担,但承诺,会继续支持国米。

这也意味着,国米不会用卖出球员的方式解决问题,那怎么填窟窿呢?

小张的选择是借钱。

苏宁小店曾被老张看作是复兴希望,2019年,小张成了小店的实控人。

但这个业务基本没做起来, 资金链紧绷,缺钱啊, 于是小张的全资子公司Great Matrix Limited 在香港跟建行借款2.5亿美元

这笔钱用在哪儿?

自然是小张做主,2021年7月,这笔钱到期了。

这时候,离奇的事来了, 小张居然不认了

他说这个借款协议可能是无效的,因为自己的签名可能被伪造了。

建行一听就懵了啊,赶紧请专家鉴定,开听证会,最后认定, 协议总共6个签名,5个是小张的亲笔签名,还有一个是电子签,全是真的。

那人家不认咋办呢?建行赶紧在香港起诉了小张。

官司赢了,但钱一分也没拿到 ,因为小张在香港根本就没什么资产 。你说这是凑巧呢,还是早就设计好的?不清楚了。

转过年来没办法,建行又去美国起诉,钱是没要到,但这次诉讼的一大收获是, 基本主流金融机构都知道了小张欠中国国有银行大额资金不还的事情了 ,小张的信用分哗哗掉。

去年2月,建行又直接去意大利起诉了,但钱,还是没要回来。

不过,小张就算拿了这笔钱,也填不满国际米兰的亏空。

疫情开始后,因为要空场比赛,所以门票收入也没了,国米开始欠薪,亏损从几千万欧增加到1亿欧、1.4亿欧, 2.45亿欧

这肯定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小张对球队成绩有很高追求—— 这不仅是一个荣誉,还能增加俱乐部的估值 ——所以,他也没有甩卖球员,而是选择了再次借钱。

这是在2021年,给他们贷款的, 是美国的橡树资本。

这是一家另类投资公司,管理规模1900亿美元,其实 主要业务就是不良资产, 所以这家公司的很多客户,都是在正常渠道拿不到钱、带点问题的公司。

当然,橡树资本开出的条件也很苛刻。

贷款2.75亿美元,每年12%的利息,同时还约定,如果小张在贷款期限内出售俱乐部,价格超过8亿美元的话,超出部分橡树资本要拿走20%。

抵押物是小张在国米的股份,具体是多少有两种说法, 一种认为是小张手里的68.55%,但意媒认为,除此之外,莱恩资本31.05%的股份也被抵押了, 这么算的话,就是99.6%,不论怎样,还不了钱,小张大股东的位置肯定没了。

为什么他们要提出这样的条件呢?

橡树资本最初对这笔贷款的定义就是挣笔快钱,按他们的推算,小张想靠营收还这笔钱是没希望的,他很可能在度过最艰难的时期后出售俱乐部,所以 提出了额外20%的分成诉求。

他们哪知道,小张不走寻常路啊。

小张指望的是俱乐部的总经理、号称“意大利第一经理人”的马洛塔,这人为意甲豪门尤文图斯服务多年,因为意见不合辞职,小张三顾茅庐请到国米。

马洛塔搞球队运营非常有一套,有人算过, 四年时间光从球员买卖中他就给国米挣了3亿欧元,同时球队成绩迅速提升, 拿下两个意甲冠军、两个意大利杯赛冠军和三座意大利超级杯,最重要的,还打入了欧冠决赛,在此之前的半决赛, 国米的单场门票收入接近1000万欧元 ,这都让小张看到了挣钱还贷的希望。

但这个希望很快落空了。

22-23赛季,俱乐部收入创新高, 达到4.25亿欧,但还是亏损了8000万欧, 为了维持运营, 俱乐部发行了4.15亿欧元的债券 ,用来循环贷款。

这时候,小张开始担心快要到期的橡树资本那笔钱,必须解决啊。

办法其实就两个:

1、 直接卖掉, 据说小张找过沙特、欧洲和美国的金主,但因为价格原因没谈拢,12亿美元的估值被认为太高了。

2、还有一个办法就是 借新还旧,以贷养贷 。这条路同样不通畅,因为小张的信用分已经被扣了不少,同时他也没有拿得出手的抵押物了,最值钱的是国米的股份,但都抵押给了橡树资本。

最后一个愿意坐下来谈的潜在投资人,是 美国的Pimco ,一度有望达成协议,但最后也失败了。

小张非常愤怒,他认为橡树从中作梗,搅乱了贷款计划,威胁要起诉对方。

但橡树资本咋回应的呢?

说你既然没有还款,我就执行借款协议里的条款,这有什么问题呢?

所以这两天,还款时间一过,橡树就发了个通知, 要接管俱乐部。

很多人认为这是橡树资本做的局,要抢夺中国资产,就算是吧,他们也是拿着小张签字的协议、合理合法拿走的,倒是 小张欠建行的钱,黑不提白不提,那这算不算对中国资产的抢夺呢?

大家都知道意大利生产奢侈品,但是见惯了大场面的意大利人也被小张的奢侈惊呆了,因为小张在社媒里显示出来的随身物件实在是太豪横了,比如 至少3辆价值超过800万美元的豪华跑车,以及总价值近1500万美元的豪华手表。

所以, 他欠建行的钱,到底还不还呢?


面对美国的货币大宽松,我们应该怎么避免被收割?

普通个人财富安危依赖国内宏观经济 社会 条件,就大环境讲稳定是大局,应着手做强农业,保障国内充分供给,稳住物价,同时加速内部供需循环体系建设,形成支撑。 收紧资本管制,宽进严出,增加黄金储备,应对外部金融攻击。 王石前两天发过一个微博,在全球货币大放水的背景下,普通人无法避免。 理论上来说,我们应该用钱赚取更多的钱。 并且收益率是越高越好。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很多人会选择进入楼市和股市以及基金市场,其中让人最熟悉的就是楼市和股市。 首先,说一下房地产市场。 这两年一线城市和发达的二线城市及部分三线城市,房价上升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虽然国家出台了各项政策,但是由于资金本身的特性,它一定是流向收益率最高的地方,货币是最聪明和灵敏的,所以我们发现还是有很多地方房价在上涨,期待楼市进行暴跌或者是破灭的确实是一种幻想。 对于楼市来说,我就一句话:早点上车,但是不能乱上车,要上一线城市,发达二线城市和有巨大升值潜力的前沿三线城市的核心地段。 其次,说一下股市。 对于股市,我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他不能用理论方法去进行分析,更多的像一种赌博,就看谁运气好。 什么技术层面分析,各种理论大道理在中国股市没用。 第三,说说基金。 不想说基金了,无言以对。 不要在房地产和股市逗留太久,发展实体经济,发展高 科技 产品和民生经济是当前切实可行的。 美国想用房地产泡沫和股市泡沫摧毁中国经济。 中国只要把粮食及农产品以及石油相关产品储蓄妥当,才能保证相当长时间不会被他国讹制。

美国疯狂放水32万亿,越南扛不住了?美国是如何收割全球财富的?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直言,“如果通胀继续严重,将会加速减码计划。 ”这意味着美联储的加息行动可能会比市场预期的时间要更早。 迫使鲍威尔发出这种言论的是美国近一年多来32万亿的放水行为。 美国商务部在11月24日公布的PCE指标上涨了5%,这是衡量国家通胀水平的重要指数,这意味着美国的通胀预期可能要比市场预估的更加严重。 另一方面,美国失业人数虽然明显下降,不过这也意味着美国经济活动的活跃度会很高,这对于目前深陷通胀的美国可能并不是个好消息,因为经济活动的加速同样也会加速通胀的严重程度。 现在短期美债收益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同样预示着美联储将会在货币政策上有大动作。 根据美联储的会议记录显示,会将每月缩债150亿美元的计划持续到2022年中期。 这个缩债计划虽然是加息前的预兆,不过截止到12月份,美联储的月购债规模依然在千亿以上。 市场上的美元流动性也会因为美联储的购债规模而发生变化。 而M2和M1的表现也证明了美元存在泛滥的流动性问题。 不久前美国还通过了1.3万亿美元的基建计划和2万亿美元的经济救助计划,这将会让美国29万亿美元的债务飙升到32万亿美元。 目前美国的运输费用翻了2倍,食品、房价、能源成本都有高幅度的上涨,美国人民的生活成本更是在不断攀升。 根据鲍威尔日前透露出来的货币政策意向证明,美联储在今后的每一个日子里都有可能选择加息,这对美国金融市场来说无异于是一个“不定时炸弹”。 美联储清晰地透露出的货币紧缩政策,将会让市面上的美元流动性大大减小,事实上受到政策影响,美元在11月份已经在走强了,美元指数目前已经到了96.7,而美元的强势必然会作用到金融市场,引起金融市场的大地震。 最近土耳其股市暴跌正是美元对世界金融市场作用的前兆。 土耳其的通胀水平一路走高,部分食品价格在11月24日一天涨了1/10,土耳其的法定货币更是遭到了美元的重创,贬值了56%。 这说明了土耳其金融市场的脆弱性,在应对美元吸筹过程中毫无抵抗力。 全球资产都急于寻找一个避风港来逃避美元的收割,因为这让土耳其这样的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风险大大增加。 越南、缅甸、印尼、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因为是新兴金融市场的原因,所以在应对美元冲击的能力上必然不会太强,土耳其经济崩溃的多米诺骨牌也会在这些国家之中越倒越快。 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市场具有一定的脆弱性,不过正是这样的市场风险和收益才成正比,那些追逐风险收益的资本家呼啸而至,当听到美联储货币政策发生改变时,又会在顷刻之间卷走当地金融市场的大部分财富。 越南和土耳其两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发生巨震,正是美元吹响了美元收割的号角, 历史 更是无数次地证明了这个铁的汇率。 虽然说现在越南股市暂时止住了下跌,不过越南金融市场依然存在很大的风险性,很多机构和投资者趁这个机会赶紧从越南股市抽离。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今年越南股市净卖出金额是去年同期的3.3倍,这个数据足以说明一切问题。 另外,越南楼市也在金融危机中疯涨,难道越南要扛不住了吗? 根据今年7月份越南的楼市数据显示,越南多个城市的房价出现了上涨情况,与此同时,中国的房价呈现下跌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越南楼市又为什么会逆势增长,其中崩盘的可能性有多大? 越南跟中国一样是一个 社会 主义国家,这就注定了越南的土地是所有越南人民共有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越南发生了经济危机,通胀情况十分严重,为了研究国内的经济情况,越南只能放开了土地政策。 越南土地经过九十年代的土地改革已经和资本国家一样变成了可以买卖的商品。 进入了21世纪,越南又对土地法进行了细则要求,这让越南土地的金融属性越发地明确。 与之伴随的是越南经济的走强,当时越南经济增长超过了7%。 这个时候的越南楼市开始蓄力,出现了1000美元一平的公寓,而且在越南供不应求。 不过,当时越南的穷人是买不起楼房的,这也就意味着买越南楼市的基本上是那些有钱人。 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越南在其中更是深受通胀的危害,当时的通胀率达到了惊人的23%。 越南为了有效地控制国内的通胀和楼市价格,学习隔壁的中国政府政策,因为两个国家都是 社会 主义国家,也更有借鉴的意义。 越南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让房地产泡沫蒸发3成,不过,这仅仅是表象,实际上越南地产酝酿着新一轮的疯狂。 要知道,当时的越南经济对银行信贷有很强的依赖性,现在楼市崩了,受到最直接影响的就是越南的这些银行了。 虽然越南给出的银行坏账率只有6.6%,不过这个数据远远低于外界预测的20%以上,很多资本家和金融机构都认为“越南官方做假数据”。 越南楼市对越南GDP的拉动作用占了10%以上,而楼市的崩溃也让越南GDP增速放缓。 越南政府看到了房地产对本国经济的重要性,想要GDP再上一个台阶,就必须让房地产市场重新活跃起来,为此越南政府又放开了对外国人投资房地产的限制。 这给越南楼市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楼市短期内疯狂拉升,不过事出反常必有妖,越南房地产出现这么大的泡沫,而且是在引入国外资本才形成的,这种没有实体经济支撑的经济很有可能会在一夜之间发生剧烈变化,这个后果是越南政府无法承受的,而越南房地产爆炸的引线又是握在国外资本手中,可以说这是非常的危险。 但话又说回来,美国是如何收割世界财富的呢? 美国收割世界财富的武器就是它的法定货币——美元,美联储通过货币宽松政策和货币紧缩政策,一放一收就可以为美国带来世界海量的财富,不过,美国想要顺利的完成财富收割,与全球产业链也有很重要的关系,所谓的全球产业链就是说,一件商品从设计到生产再到销售是在不同的国家完成的。 而美国给自己的定义就是消费国,也就是说,不管商品在哪里生产怎么生产,最后还是要卖出去才真的完成了产业链的闭环,美国只要站在最顶端的消费端,就可以从容的掌控一切。 除了站在消费端之外,美国手中还握着各种高精尖技术,而高精尖技术需要付出的成本和代价是最高的,这就意味着美国既能保证自己在产业链中有话语权,还把全世界大部分的财富收拢到了自己国家。 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也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在中国工业和制造业是其他国家无法企及的高度,可以说是站在了生产国的前列,不过,中国挣的都是血汗钱,出力气最多挣钱最少的国家,不过,因为中国吃苦耐劳,商品质量又有保证,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保持着生产大国的位置。 美国放水这么厉害,目的就是为了摧毁中国的工业和制造业,不过,没有想到中国制造业韧性这么强,即便在通胀这么严重的情况下也挺了下来,结果就是想象中的恶性通胀没能到来,美国自己就先不行了。 中国在世界经济动荡的时刻,起到了稳定世界经济的作用。 让美国害怕的是,中国制造业要进行转型了,这意味着美国的地位可能要受到动摇,美国害怕了,所以对中国展开了疯狂的针对。 中国帮助世界其他国家减缓了美元收割的节奏,可是很多国家却看不清这个事实。 中国有个成语叫,“四面楚歌”。 面对美元的围剿,中国没有所谓盟友,中国依靠着在制造业上的优势,让世界范围内没有出现恶性通胀,充当着关键的角色。 美国收割世界财富说到底就是,用老百姓的钱来为自己国家的通胀买单,不过,相信正义必将站在中国这一方,美国的阴谋是不会得逞的。

6.8亿人都在用的拼多多,没了百亿补贴还会“香”吗?

2015年,拼多多还只是个依托微信公众号卖低价商品的电商公司,2020年,它已经成为国内第二大电商平台。从人人反感的“砍单”到一次次的“真香”,从“这也能上市”到千亿美金市值,拼多多用了5年时间打造了一个电商奇迹。

消费降级,社交电商,百亿补贴,不起眼的动作却都变成市场的导向。农业不断发力,并变成拼多多核心战略。百亿补贴还在继续,从最初吸引高端用户,到成为其重要的商品标签。

5年时间,拼多多增长似乎也到了乏力的阶段。阿里京东在下沉市场不断围追堵截,在高端市场巩固壁垒,新型业务也竞争激烈,直播电商起色甚微,社区团购前途未知,至今没有盈利的拼多多能否实现突破也充满疑问。

室友6块6买了个电动车护膝,同事9块9买了个加湿器,微信群里同学正在喊着帮他的0元微波炉砍一刀,看着13块钱5斤的猕猴桃,自己终于没忍住下了单。

不管你是否在拼多多上买过东西,近7亿的年活跃用户已经被拼多多俘获。拼多多8月份公布的2020年二季度财报显示, 平台年活跃用户已达6.832亿人,相比去年净增2亿人 ,同比增长41%,其中单季度增加5510万人,创下上市以来的单季度净增纪录。

持续的用户增长带动股价攀升,今年6月,拼多多市值已经突破千亿美元,相比2018年7月上市时的300亿美元已实现三倍以上的增长。而自成立以来的光速增长正是其受资本青睐的主要原因。

2015 年 9 月,拼多多正式创立,通过拼团的方式在微信公众号卖低价商品,两周粉丝即破百万。2016年 9月平台用户数破1亿,2017年9月用户数破2亿,2018年6月用户数破 3 亿。2018 年 7 月,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2018年9月,年活跃买家达到3.88亿,超越京东。2019年11月用户破5亿,GMV(成交总额)破万亿。2020年6月,年活跃用户达6.832亿, 与阿里的活跃用户(7.42亿)相差不到1亿 。

急速发展的背后,是拼多多带给中国电商的关键词: 消费降级和社交电商 ,也正是这两个关键词对用户、商家、平台自身的组合作用共同推动拼多多迅速成长。

消费降级对用户的推动作用最大。 2015年,移动互联网已将第一波高消费群体的人口红利收割完毕,而“五环外”、低线城市和农村互联网用户的消费需求一直被忽略。此类用户对价格敏感,高端商品、品牌商品无法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

社交电商则成为了解决需求的完美方式。 分享拼单、朋友砍价,以农产品和白牌(非品牌)产品切入,远远低于品牌商品的价格收获了本就存在的一大波潜在消费群体。相比其他品类,农产品能够更快的通过渠道问题实现更低价格,而相比3C电子、服装等品牌类产品,抽纸、玩具等小品类“白牌”产品同样能以低价出售。

这也是商家受到推动的原因。 售卖农产品和“白牌”类产品的多为中小商家,2015年,京东还在强调正品体验,阿里不断加码天猫的品牌属性,中小商家在两家平台上几乎得不到流量扶持,较高的营销成本也使得其难以与诸多高端品牌竞争。拼多多初期的产品定位吸引了众多的中小商家从淘宝、京东迁移过来。

社交电商的模式和拼多多的产品设计则继续让商家实现更低价格出售商品 。依托于微信群和朋友圈,商家有了更低成本的营销途径,不必再局限于在电商平台内实现推广营销。而早期拼多多没有搜索框的信息流“推荐”模式也降低了商家的推广成本,首页的展示根据用户的喜好属性实现动态匹配,以流量普惠的形式增加商家的曝光率。

同时,相比于天猫、京东更高的开店门槛和扣点(交易佣金),拼多多大大简化了开店流程,且不收取交易佣金(只代收取0.6%第三方支付费用),以在线营销服务作为核心营收,进一步降低商家成本。

中小商家在拼多多实现的也是规模经济,低价商品的利润虽低,但在巨大的产能供应下,薄利多销得以实现。

社交电商的形式对平台的推动则是最终结果。 除了和商家一样能够降低推广成本,分享拼单、砍价的形式最为重要的是更快地使平台获取用户,参与拼单的人又成为下一个拼单的发起者,疯狂的裂变传播,利用微信强大的流量不断渗透。

分享拼单的新模式带来的高速增长让资本看到新型电商崛起的机会,而其进一步的成长则让资本看到下一个淘宝诞生的可能。

农产品是拼多多的最初起家品类,也在此后一直被其大力扶持。如果说淘宝天猫的优势是服饰,京东的优势是3C电子, 那么拼多多的基本盘则是农业。

如前面提到,相对低价的属性是拼多多选择农业切入的原因之一,也奠定了其一直以来的低价基调。品牌类商家已和天猫深度绑定,京东自营更是壁垒重重,而以水果类为主的农产品,既避免了与巨头竞争,农产品极低的电商参与度也使得拼多多有机会获取广阔市场。

在2016年与拼好货合并,舍弃了自营电商业务后,拼多多在农业领域开始新的 探索 。2017 年,拼多多共计投入34亿元用在公益推广贫困区农产品,解决数百万农户的“卖货难”问题,覆盖了730个国家级贫困县,扶持了4.8万个农村商户,使这些店铺年度营收同比增 310%。

拼多多在改造农产品供应链的同时也试图深入到农业生产的上游,从源头优化其农货拼购服务。 这也是拼多多C2M(用户直连工厂)模式的最初 探索 领域, 2018 年,拼多多再次投入100 亿元营销资源协助500个产地的农产品卖向全国,并扶持1 万名新农人建立其商业品牌,从而解决货源方面的难题。

2019年,拼多多GMV突破万亿元时,其农(副)产品成交额已达1364亿元,占据平台最大品类比例。在2020年上半年财报会议上,CEO陈磊仍在强调,拼多多会持续在农业供应链投入。

农业是基本盘,但其他品类也必须强化。拼多多早期的产品中,除了农产品,更多是“白牌”产品,其中有不少山寨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在早期严重影响平台形象。

C2M始于农业,并不断扩展到更多品类解决商品品牌问题。 2018年,拼多多开启“新品牌计划”,开始扶持平台内的“拼工厂” 。国内的中小厂家制造能力并不差,但品牌建立意识薄弱,更多是为国外品牌代工,自主品牌因知名度不够,销量不佳。同时,中小厂家大多只关注制造,销售留给了更多经销商,中间环节的层层加利,使得本就不受关注的商品更加不具竞争力,最终使得工厂经营艰难。

拼多多的 “新品牌计划”旨在利用平台模式,直连工厂,以更低成本打造工厂品牌,利用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双重改革赋能两端。“拼工厂”给拼多多自身带来的则是扩充品类下,同样超低价格的工厂商品。在国内,拼多多也是率先规模利用C2M模式的电商企业。

C2M的目的是以更低的价格扩充品类,“百亿补贴”则是向高端领域扩充品类。

2019年618期间,拼多多上线了至今被各大平台效仿的“百亿补贴”计划,以“假一赔十”的正品保证,向手机、家电、品牌服饰等商品大力补贴。

百亿补贴是拼多多“去低端化”和向一二线城市用户发力的重要方式。 “低质、假货”是拼多多自成立以来一直伴随左右的标签,更低的客单价也不利于平台长久发展。

在拼多多的百亿补贴中,苹果手机是代表商品。2019年双11期间,拼多多的百亿补贴覆盖了2.3万款热门产品,其中iPhone 11系列每台直接补贴500元,共卖出40万部,仅此一项就补贴2亿元。其他如苹果耳机、品牌家电、品牌服饰也都均有补贴,且都是直接降价。

百亿补贴确实威胁到了对手,阿里聚划算、京东也纷纷喊出“百亿补贴”的口号。但相比拼多多的直降,因为有更强的品牌信任度,阿里京东的补贴成本会非常高,百亿补贴难以覆盖更多商品,多为限时抢购。

除了直接撒钱,投资国美则进一步显示了拼多多对“去低端”化的渴求。

今年4月,拼多多认购国美零售发行的2亿美元可转债,获配12.8亿股国美新股份,约占后者发行转换股份扩大后股本的5.62%。

拼多多和国美的合作很早就已开始。国美2018年在拼多多开设旗舰店,并在此后承接了拼多多大家电业务的物流服务。和国美合作,在补全物流业务的同时,拼多多在3C和家电业务中能够和阿里京东做更多对抗。京东家电业务的自营、阿里和苏宁的深度合作都强烈打压着拼多多向高端商品的扩展。

有效拓展品类和高端化进军是拼多多过去一年的重点,但放缓的增长似乎越发显示出市场的疑惑:没了百亿补贴,用户还会用拼多多吗?

在拼多多8月份发布的2020年Q2财报中,增长的放缓已经让资本有些担忧。财报显示,2020年Q2,拼多多年GMV为万亿元,同比增长79%,相比2019Q2的171%和2020Q1的107%已显著回落。而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为1857元,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仅为0.79%。

尽管用户规模仍保持着正常增长,但GMV和ARPU增速的放缓还是让资本市场出现了一些疑问,Q2财报公布后股价大跌11%。

相比拼多多不足2000元的ARPU,阿里巴巴2019年电商业务ARPU为8756元。在拼多多努力向高端进军的时候,GMV和ARPU增速的放缓都在表明仅靠百亿补贴并不能很好地带动其向高端渗透。

高端品类疑问满满的同时,其核心阵地却也正在被对手渗透。

如果说阿里重启聚划算对拼多多遏制还不够,那么淘宝特价版则是阿里对拼多多的再次打击。今年3月,阿里上线淘宝特价版,其同样以C2M直连工厂的模式直接对准了拼多多。上线半年,淘宝特价版月活已达5500万,一度冲在移动应用下载榜前列。10月又在双11来临之际推出“1元更香节”和线下1元旗舰店,其打压拼多多的决心不言而喻。

再加上9月份云栖大会上推出的“犀牛制造”,阿里直接从生产端入手,采用比C2M更高一筹的形式赋能平台商家,未来也必将给拼多多造成不小的阻碍。

同时,拼多多新型业务的开展也阻力重重。直播电商领域,淘宝直播已经站稳脚步,且和抖音的合作不断深入,京东则和快手联姻,拼多多目前虽也开有直播通道,但竞争力颇弱。

而不久前刚刚宣布进军的买菜业务“多多买菜”也挑战颇多,不仅面对众多垂直生鲜电商如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的阻力,阿里的盒马、京东的京东到家也都已深耕多时,而7月份成立优选事业部的美团杀入社区团购的同时,更是直接对标了多多买菜。

从股价来看,拼多多似乎进入了稳定期,从3月一路狂涨破千亿美金,到8月份创新高后开始回调。但到了稳定期,拼多多面临的问题仍然不会少,电商二选一问题,补贴后的用户留存问题,品类拓展问题等等。

不过,亏损的大幅下降还是让拼多多看到了不小的希望。Q2财报中,拼多多净亏损为7700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1亿美元、今年一季度的31亿美元已显著收窄。同时,今年9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宣布,拼多多已拿下春晚独家红包合作,成为继BAT和快手之后,第5家独家冠名春晚的互联网企业。拿下红包互动,拼多多有可能借机推出自己的支付通道,不再利用第三方支付。

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黄铮带领拼多多从一个微信公众号,做到千亿美金市值的电商平台,成为威胁到阿里、京东的电商第三极,已是一个难得的奇迹。狂奔后进入稳定期,也可以让拼多多更好的思考未来怎么走。即便仍在亏损,但庞大的用户规模还是让更多的投资者看到了下一个淘宝诞生的可能。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11801.html
始祖鸟母公司在华营收同比增长51% 消费参考丨消费分级
资金正流向这……后市咋看 一涨就卖!这些港股ETF遭遇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