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中国的11万日本女性 如今咋样了 日本投降 高邮战役胜利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是从1939年德军闪击波兰开始到1945年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为止,历时6年。在整个战争期间各国人民受到了严重的战争创伤,全世界的经济濒临崩溃,万幸的是同盟国在战争中始终齐心协力、通力合作,打败了法西斯势力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这样的胜利格外来之不易,尤其是在付出惨重代价的中国人眼里,更是弥足珍贵。

在中国,抗日战争一共进行了14年,在这14年间,我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其中平民伤亡3120万余人,军队伤亡380万人,在这些数字中死亡人数高达2100万人,

最终,我们凭借着上下一心的气势和奋不顾身的勇气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然而在日军无条件投降以后,尽管放下武器就地向中国武装部队投降的命令下达到了基层部队,但是仍有一定数量的日本军民难以承受这个结果,他们拒不离开我国领土,拒不投降,继续跟中国的武装力量进行最后的抵抗。

他们趁举国上下共庆战争结束时抢占要地,手持武器,希望依靠囤积的大量补给,顽抗到死。在江苏省内的高邮战役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在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后,盘踞在高邮、泰州和扬州附近的日伪军,就想妄图与我人民军队对抗,幻想以占据的优势地利和必死的决心,改变中国的局势。为收复失地,我

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亲自部署指挥,先

扫除外围防线以及据点,斩其补给,断其退路。

但是高邮城周边湖泊众多,城墙高厚,工事坚固,据情报城内驻有日军独立混成第90旅2个营和伪军第42师7个团,最主要的是高邮之敌随时可得到扬州国民党军的配合行动。但在粟裕将军的指挥下,从12月19日晚战役打响到第二天,华中野战军7纵攻占邵伯,仅一天就切断了敌军南逃路线,并组织兵力形成了对国民党军的防御。战至21日,8纵已经扫除高邮外围据点兵临城下,一面攻城一面攻心,到了25日晚,在猛烈的炮火支援下,攻城部队冒雨从三个方向突击,突破城楼后与敌军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并打退其多次反扑,同时扩大缺口。

8纵主力立即投入战斗,26日晨攻进日军部,迫使驻守日军投降的同时,击退了由扬州北援的国民党军。

至29日,共歼日军1200余人、伪军8000余人,缴获各种炮80余门、枪6000余支。高邮战役是二战结束后,我人民军队和在我国境线内拒不投降的日军进行的最后一场战役,给还抱有一丝幻想的日军当头一棒,对中华民族的革命事业有着深刻的意义。

在日军投降后,国内还有一股势力甚至正式“聘请”日军为其所用

这股势力长期盘踞山西,为首的就是在抗战时期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的阎锡山。这就要从日本投降后战犯冈村宁次与蒋军将领进行秘密谈话说起,在电视剧《潜伏》中就有剧情演绎了在抗战结束不久,

国民党军队秘密接触日军“学习”战斗经验。

在一次会面中,冈村宁次向何应钦提议,在华中和华北的30万日军可以不缴械,让其归属蒋军序列。遭到拒绝后,日军又去拉拢阎锡山,此举正中阎锡山下怀,经过一番见不得光的运作,日军输送6000兵员,后精简成2000人并编为第十总队。如此一来山西的百姓又遭殃了,日军败兵在山西住公馆,开妓院,简直荒唐。时间到了1947年,徐向前出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到了山西战场,徐向前运用其灵活的运动战法,把阎锡山的部队打得节节溃退,我军在山西连战连胜。

次年,阎锡山知道我军势如破竹,这样下去山西不保,索性摆出决战的架势并派出了第十纵队加入战斗。我军在晋中地区通过急行军,快速穿插占据了有利地形并切断了敌人的退路。7月6日,包括由日军组成的第十纵队在内的3万之众进入我解放军的伏击圈。我军于8日向包围圈内的敌军发起了总攻,解放军全体指战员与日军有着血海深仇,得知敌阵有日军全都杀红了眼,与日军展开了白刃战。经此一役绝大部分被我解放军击毙,几乎无残敌逃出,在中国境内的日军再无规模。

战争过后还有为数不少的日本女性遗留在中国

其实除了上述在日本投降之后依然在中国境内负隅顽抗的日本军人之外,还有为数不少的日本女性遗留在中国,她们的数量多达几十万,但在我国,这群人却很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她们是在战争爆发前被有组织的安排进入了中国的境内,而入境的目的却十分的阴险。

在日军的早期侵华战争计划中,三个月灭亡中国一直是日军军部的战略目标,同时日军自上而下充满了对战争的乐观主义情绪,以至于在战争还没开始的时候就开始安排全面占领之后的事情。

日本人热衷于人种的融合,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人希望本国国民变得更加的健壮高大,由此当政者提出通过与欧美人种的通婚来改变日本人的基因。

抗战时期日本往中国有组织地派出女性也是出于这一思路,有所不同的是,日本人对战争的乐观情绪认为,在征服中国之后,日本必将征服全世界,到时候需要有更多的兵源来支撑战线,

所以日本女性那时前来中国找中国人通婚其实是为了其日后的侵略计划,那时的日本女性多数还是自愿前来。

但是事实给了军国主义一记响亮的耳光,在我军民的统一抗战下,三个月,日军连上海都没有攻下来,更不要说灭亡中国了,而其所谓的“人种改变计划”也逐渐变了味。随着战线的拉长,本国的兵员逐渐吃紧,人口下降,

而这些在我国境内的日本女性有的被强征进了工厂,有的在地间长期劳作,甚至一部分成了慰安妇。

随着日军投降后,她们的地位不被日本政府承认,而那时我国人民也刚刚经历过战争的创伤,对其也无好感,这部分日本女性无法回国,同时也适应了中国的习俗,只能在中国安顿下来,并在我国最初的生产建设中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但是我国毕竟是礼仪之邦,对于那些认清了自己国家侵略他国的暴行并投入我国生产建设事业的日本女性,我国政府缓和了姿态改善了她们的生存环境,直至中日建交后,她们中的一部分重新回到了日本,但是更多的选择留在了中国。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对人以礼,待人为客

,但这并不代表我国人民和尊严可以肆意践踏,我们是永远不会忘记在战争中给我国人民带来巨大伤害的军国主义、帝国主义,我们也永远不可能替那些战死沙场的英雄来原谅那些死不悔改的侵略者。

我国的外交辞令中向来是把帝国主义和某国人民区分开来,人民是没有错的,甚至在抗战时期也有为数不少的日军在经过了共产主义熏陶后,主动的投身到了反法西斯主义的斗争中,各个影视作品中也有体现。对于真诚悔改,在我国革命事业中作出力贡献的国际友人,我们一定是用人不疑,但像那些负隅顽抗,拒不投降的敌对分子,我们也会坚决亮剑,将其毁灭。


高邮战役,粟裕看中的并不只是日军的武器,那他看中的是什么?

2020年10月6日,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仍在激战,双方无人机、火箭炮、导弹等先进武器的使用,受到极大关注,现代战争的发展趋势值得深入研究。 箫吹明月在通过手机视频的观感下,再来写我国解放战争往事,心情颇感沉重。

如果粟裕再生,发生在1945年年底的高邮战役该是怎样打法?在箫吹明月看来,起码,如何往高邮城里送政治宣传单就不用费脑子了,无人机就是最好的选择。

是事有凑巧,还是历史使然?1945年11月,蒋介石在重庆召开了一个军事会议,作出了一个决定,确定了先安关内,再图关外的战略步骤。 会后,国民党调兵遣将,陈重兵于华东地区,进占了扬州、泰州、泰兴、南通一线,企图把华中解放区分割成两块,然后南攻两淮,北攻山东。 而同月下旬,我华中野战军整编就绪,中央军委也作出了一个决定,任命粟裕为华中野战军司令员。

华中野战军司令员是什么梗?那个时候中国还不全是共产党的天下,但是在共产党这边,华中的战事就是粟裕说了算,可以说粟裕是共产党在华中地区的“封疆大吏”,华中的仗怎么打,粟裕看着办。

怎么办?在一般人那里可能是个大问题,需要开会研究研究,但是在军事家、战略家粟裕那里,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一个人就琢磨透了。

12月3日,粟裕根据战局形势,向中央和新四军军部建议:集中华中野战军第6、7、8纵队,组织进行高邮邵伯战役。 两天后,中央和军部复电同意。 但第6纵队因形势需要留在淮海地区,第7、第8纵队和苏中军区部队投入备战。

粟裕

高邮,是京杭大运河上江苏省的重镇,南临扬州,北靠两淮。 当时,驻有日军一个步兵大队和一个炮兵中队共1100多人,另有伪军5000多人。

日本不是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了吗,高邮怎么还有日军驻守?这个问题,蒋介石这样回答:要这些日军在那里维持治安,并等已到达扬州的国民党第25军北上接收。

抗战成果是国共合作打下来的,全世界都知道,蒋介石妄想独吞,拿共产党当“二愣子”吗?共产党为了人民可以节俭,但是,对于国民党反动派绝对不当“省油的灯”,国民党想独吞胜利果实,共产党不答应,人民不答应。

粟裕是共产党,因此,对于高邮城里的日本军队想等国民党第25军来受降,粟裕不答应,这是当我粟裕不存在,还是没有把我粟裕看在眼里?

高邮近在咫尺,唾手可得,国民党想美事,那是想多了。要玩硬的,要打仗,日伪军加起来也不是我军的对手,既然你国民党不义,我粟裕也就不客气,不但日军受降是我粟裕的,整个高邮都是我粟裕的!

但是,驻守高邮的日伪军因为有国民党的撑腰,凭借险要地形,拒绝了华中军区要求其无条件投降的最后通牒。

人是苦虫,不打不行。 那就只有来硬的,上手开打。

粟裕打高邮,只是为了接受日军投降,为了日军那点武器吗?箫吹明月回答,这只是其一,粟裕发起高邮战役,看中的并不只是日军的武器,他还有更高的眼光。

粟裕那更高的眼光,看中的就是高邮所处的战略格局。

连国民党都认为:“运河是道门,高邮是门上的锁,有了这把锁,就可以把共军锁在笼子里。 有朝一日,开锁进门,国军便能长驱直入,直捣两淮。 ”

在战略家眼里,战略位置高于一切。 高邮对华中来说,战略位置如此重要,因此,高邮由日伪军占领,那简直就是粟裕眼里的一粒大沙子,睡觉都睡不安稳。

因此,粟裕才发起高邮邵伯战役,把高邮拿到手,心里才踏实。

粟裕将作战分两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以姬鹏飞任司令员的第7纵队和苏中军区部队,从南面攻打邵伯及扬泰线上日伪据点,控制国民党军北援通道运河大堤,并以陶勇任司令员的第8纵队肃清高邮外围。 第二阶段,以第8纵队向高邮发动总攻,全歼守敌,以第7纵队及苏中军区部队坚决打援,并相机歼灭扬泰线增援的国民党军。

姬鹏飞

1945年12月19日,粟裕亲自指挥攻打邵伯,很快拿下。

邵伯一战,歼灭日伪军2000多人,其中有日军150多人。 邵伯位于高邮和扬州之间,邵伯一破,高邮与扬州的联系就被截断了。

邵伯战斗一结束,粟裕马不停蹄赶往高邮。

当粟裕到达高邮城下时,8纵已扫清外围,并将整座城池围得水泄不通。 粟裕亲临8纵,率营以上干部勘察地形,研究敌情,部署战斗。

战役发起之初,中央军委指示华中军区,尽力争取伪军反正,促使日军投降。 外围据点被扫除后,日伪军龟缩高邮城内负隅顽抗,我参战部队一面积极做好攻城准备,一面大力开展政治攻势。

粟裕从华中军区敌工部调来了一批敌工干部和“反战同盟”成员,专门制作油印传单,对日伪军展开攻心战。

日伪军缩在高邮城里,华野又没有飞机可用于撒传单,怎么让城里的敌人看到呢?

敌工部想了很多办法。 有人做了一把大弓箭,可以把传单射到城里,但城墙又高又厚,有时射不进去,即便射进去了也射不远;有人想到了迫击炮,利用迫击炮将成捆的宣传单打进城里;还有人想到了“土飞机”,实际上是用厚牛皮纸糊成的一块瓦式大风筝,把风筝线绕在城外的大树上,风筝上面捆着一包一包的传单,每包传单边上有一根点燃的线香,线香有长有短,当风筝飞临高邮城的上空时,这些线香会将捆传单的绳子依次烧断,然后传单就会落到城里。

真是费心费事,当时如果像现在这样,有无人机就省事多了。

可是,不管怎么样,宣传单总是送进了高邮城里。 宣传单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奉劝伪军不要打内战,站到人民一边来;二是告诉日军士兵,日本已经宣布无条件投降,不要作无为的抵抗,因为从当时情形来看,应该是城里的日军上层指挥官封锁了日本已经宣布投降的消息,日军士兵是被蒙骗作战。

攻心战起到了一定效果,特别是得知日本投降的消息后,日军士兵的思想开始出现混乱。 不久,两个日本兵就利用晚上出城修理铁丝网的机会,跑出来向华野投降。

可是有这样溜出来机会的士兵毕竟不多,日军内部等级森严,士兵普遍对军官有畏惧心理,只要指挥官握着刀站在那里,他们还是会选择继续硬撑下去。

日军不投降,伪军更不敢。

这时粟裕得知,驻扬州的国民党军队已向邵伯出发,并有至高邮受降的意图。

没有时间再耗下去了,必须立即发起总攻。

1945年12月25日晚,这是一个漆黑的雨夜。 粟裕下令对东门进行集团射击。 东门是日军守城司令部所在地,身为高邮城防司令的岩奇大佐就在那里坐镇指挥,他急忙调主力于东门防守。

岩奇上了粟裕的当,因为粟裕的主攻方向并不在东门,而在北门和南门。

千百年过去了,用于城池攻防的基本器械仍然没变:攻城的用云梯,守城的用钩镰枪。 而谋略上运用的也还是2500年前《孙子兵法》上的老套路:声东击西。

这也正是箫吹明月所感叹的地方,比起现在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之间所进行的激战,尤其武器处于劣势的我军所进行的高邮攻坚战何其艰苦。而从1945年至今,才短短的75年,战争形式就发生这么大变化,科技发展就是这么突飞猛进,不仅不令人惊诧!

陶勇

当然,此一时彼一时,我军登城工具原始,武器低劣,但是,我军战士的英勇神武更是令人惊诧。 作为攻城突击队的“老虎团”第七团战士,冒着枪林弹雨,没等敌人的钩镰枪派上用场,手榴弹就雨点般飞了过去,日军急忙闪避,突击队便跃上了城头。

当时的《人民报》对高邮战役作了报道,以下内容选自该报的《高邮战役通讯》,个别句子由箫吹明月整理:

漆黑的夜,伸手不见五指,天下着小雨。 我们的任务,是要从城西北角突上城墙。 轰过了排炮,机枪火力掩护着我们,接近城墙,架好竹梯,突击队六班、七班马上踏上竹梯,突然东边的一把梯子倒了,敌人的手榴弹,从城上丢下来,六班的王阴才同志就负伤了,在云梯上的李满清,赶上去连摔了二个手榴弹,轰轰的一阵,英雄们跟着就胜利地飞上了城头。

城上只是一条很狭很狭的泥路,斜斜的下去是水沟。 一点“地形”也没有。 南边碉堡里的鬼子,用一挺九二式重机枪向城外咆哮,他们没有注意到我们己深入到他们的背后,六班同志飞快地上去,丢了几个手榴弹,敌人的机枪就哑了。

六班和四班继续冲,在黑暗中,前面的大碉堡里一无声息,到十米远的距离,突然排子枪、手榴弹一齐打出来,冲在第一个的钱长贵一手榴弹摔出去,他也跟着敌人的手榴弹的火花倒下去了,刘企先就光荣牺牲在这里……大家都伏在那里,二排长朱本金负伤在地,叫来了增援,五班和一班都跟来了,架上机枪向敌人开火……

箫吹明月之所以写这些细节,不仅仅是为了丰富文章内容,更深的用意,是希望人们记住这些细节里提到的人名,因为他们是人民英雄!

26日凌晨,在我军多路进攻打击下,日伪军纷纷缴枪投降。 据相关文献记载:在高邮邵伯战役中,仅高邮一城,新四军就歼灭日军1100余人,生俘近900人;歼灭伪军5000余人,生俘3500余人;缴获各种炮60余门、枪支4308支,军用品无数,战绩居华中抗日战争之最。

26日凌晨4时,华中野战军第8纵队政治部主任韩念龙主持了驻高邮日军受降仪式。

3天后,粟裕接见投降的日军军官,岩奇恭恭敬敬地将自己祖传的紫云刀奉上,以“献给久已仰慕大名的中国将军”。

高邮邵伯战役之后,1946年1月11日,粟裕又发起陇海线东段战役,通过这一战役,拔除了陇海线东段的日伪据点。

清朝陈澹然在《寤言二·迁都建藩议》里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高邮邵伯战役确保了华中不被分割,陇海线东段战役则打通了华中与山东的交通线,两大战略区由此连成一片。

粟裕已经把大兵团作战的战场摆好了,他说:“如果敌人大举进攻陇海线,我军就可以一部正面守备,主力摆在两侧。”说到这里,他两手环抱,做了一个斩杀动作:“两侧出击,消灭它!”

人生高度不够,看到的都是问题;格局不够,纠结的都是鸡毛蒜皮。

帮我介绍一下粟裕大将

裕简介(粟裕简历) 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 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七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连长、营长、支队长,六十四师师长,红四军参谋长,红一军团教导师政治委员,红十一军参谋长,红七军团参谋长,红十军团参谋长,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 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新四军江南、苏北指挥部副指挥,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苏中军区、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代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委。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 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粟裕生平介绍 一、黄桥决战“出奇兵” 1940年10月4日下午3时,苏北黄桥镇一匹土城上,33岁的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副指挥粟裕手举望远镜,注视着眼前这片敌我双方战火一触即发的土地。 黄桥镇,位于苏北东部靖江、如皋、海安、泰县、泰兴等县的中心。 新四军建立以黄桥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便于向南通、如皋、海门、启乐发展。 只有控制了上述地区,才可以与我江南部队相呼应,控制长江通道,威胁日寇和顽军与江南守敌的联系。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蒋介石手下的反共“专家”、江苏省政府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即令其嫡系主力第89军和独立第6旅等部进击黄桥,以数倍于新四军的兵力与我决战。 当独立第6旅的先头部队抵达黄桥以北两公里半时,粟裕一声令下,我第1纵队兵分四路,犹如四把钢刀,将其切成数段,首歼旅部和后卫团,迫使其先头团回援,然后以一部从侧翼迂回敌后,乘势形成合围。 战役的发展果如粟裕战前所料,激战三小时,第1旅被全歼,中将旅长翁达望着部下横尸遍野,掏出手枪自杀。 选择翁达旅为首歼对象,在兵家眼中是一步奇着。 翁达旅,在韩德勤苏北16方兵力中,是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之一。 全旅3000多人,一色的“中正式”七九式步枪,每个步兵连有崭新的捷克式机枪9挺,军官大都是“军校生”。 按照我军一贯的作战原则,是先打弱,后打强。 但粟裕这次一反“常规”,出真不意,击其要害。 翁旅被消灭后,韩德勤顽军主力第89军完全暴露,粟裕指挥部队发起总攻,一夜激战,89军军部被彻底歼灭。 军长李守维亡图渡河逃窜,失足落水,戴着蒋介石授予他的中将军衔淹没于八尺沟河中。 亲临前线督战的韩德勤见大势已去,率残部千余人狼狈逃窜。 一个月后,新四军与刘少奇及八路军南下部队在海安胜利会师。 黄桥决战,是新四军在苏北进行的一场前所未有的战役决战。 歼敌1万1千人的辉煌战绩,留在了我军灿烂的战史上。 曾任华东野战军参谋长的张震上将说:“粟裕作为一代名将,他用兵的最大特点,是深思熟虑,机断专行,在谋略上出奇谋,用奇兵,建奇功。 ” 二、苏中“七战七捷” 1946年7月的苏中大地,战云密布。 在这严峻关头,华中野战军司令粟裕来到苏中前线。 尽管进犯苏中解放区的国民党军队多达12万之众,而华中野战军只有3万多人,但粟裕信心百倍。 他深知,丧失人心和骄傲狂妄是敌人的致命弱点。 他不相信美国的飞机大炮会使对手成为胜利者。 战幕末拉开,便显示出了粟裕运筹帷幄的能力。 他把初战的战场选择在苏中解放区的南部地区,这是个异平寻常的决策。 迎击进犯之敌,我传统的战法是“诱敌深入”,但粟裕经过周密研究,从“时机、地点、部队”这三个关节考虑,认为在苏中南部地区作战要比纵深地区有利。 宣(家堡)秦(兴)之战,是苏中战役的第一仗。 战斗于7月13日打响。 在此之前,我军获悉,敌整编第83师、第49师和第99旅、第25师#井并乃刀勾分三路向华野大本营海安而来,拉开架势和我军拼消耗。 对此,粟裕在野战军指挥部作战图前把手一挥:“恕不奉陪,我们专打他的一路!”宣、泰守敌整编第83师,原番号为第100军,是蒋介石嫡系部队,全新美械装备,美国教官训练,抗战后期作为远征军到过缅甸作战,战斗力较强。 对于这样的敌人能否首战取胜,包括毛泽东都极为关注。 直到经过一昼夜激战,歼敌两个团、两个营并3000余人的战斗胜利结束时,毛泽东还亲拟电文询问:“打的是否即整编第83师?该师被消灭了多少,尚有多少?” 再战如(皋)南(通),粟裕利用敌人的错误判断,令王力强行军100多里,长途奔袭敌第49师,结果又一次出敌不意,万余敌人被歼。 一次歼敌如此之众,解放战争开始以来还是第一次。 战斗结束当天,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就发来电报:“庆祝你们打了大胜仗!” 敌人两战两败,自不甘心。 国民党总参谋长陈诚田南京到南通,重申苏中“剿匪”决心,给受挫蒋军打气:汤恩伯坐镇南通指挥,白崇禧也赶到徐州督战。 并调集第二梯队共6个旅的兵力分路合击我苏中重镇海安。 而粟裕仅用一个纵队3000多兵力,英勇抗击了5万多敌人的轮番猛攻,并杀伤敌3000多人,而我伤亡仅200余人。 创造了敌我双方伤亡15:1的新纪录。 四战李堡,彻底打破了敌人迅速解决苏中的美梦。 五战丁埝、林梓,另一大收获是粉碎了号称国民党的一支“袖珍王牌军”——敌交通警察中队。 实际上这是由美国特务梅乐斯和国民党军统特务戴笠合作训练出来的特务武装,比其他国民党军队政治上更反动。 他们以“恢复交通”为名,专门对公路沿线我解放区进行“清剿”,配合地主还乡团血腥镇压人民。 为了捕获我地方干部和民兵,他们竟在丁埝储存了几屋子数不尽的镌刻有美国字样的脚镣手铐。 到六战邪伯,七战如(皋)黄(侨),国民党损兵折将共达6个旅和5个交警大队,计5.3万人。 这便是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 整个战役,只用了一个半月。 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后来回忆说:“粟裕在苏中战役中消灭的敌人,比他自己的兵力还要多。 ” 三、毛泽东破例跨出门迎接 常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人都知道,毛泽东与同志、朋友、亲人交往,各有不同特点。 党内同志交往,除非久别重逢,毛泽东很少表现出亲热,基本上是威严而不拘礼节的,言简意赅,直截了当。 也不搞迎客送客之类礼节,当有人来向他请示汇报工作,他也并不起身,继续批阅文件。 主席有时听了几句汇报,才作个手势:“坐么,坐下说”。 对较长时间没见过的老同志,毛泽东要起身迎送,但很少迈出门坎。 1948年粟裕从前线赶到城南庄参加军事会议,毛泽东大步迎上,同粟裕握手,粟裕恭敬地握着主席的手,两人都非常激动,毛泽东这一次破的跨出门去迎接粟裕,成为毛泽东与党内同志交往中的一次例外。 事情得从一份电报说起。 1947年在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形势下,根据中共中央部署,刘邓、陈谢、陈粟三路大军深入中原国统区,完成了战略展开,使国民党军队陷入了被动的地位。 蒋介石也改变了战略,以优势兵力迫使解放军进行长期的、无后方依托的连续作战,使三路大军处于比较困难的境地。 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考虑,决定粟裕率华野的第1、第4和第6纵队渡长江南进,在南方数省实施宽大机动作战任务,以迫使敌人改变战略部署,吸引敌人二十到三十个旅回防江南,从而有利于三路大军歼敌。 电报最后让粟裕“熟筹见复”。 粟裕接到电报后,认真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军事、经济、地理等条件,经反复审时度势之后,认为尽可能多地把敌人消灭在长江以北。 要打大歼灭战,集中兵力于江北有利,分兵渡江则不利。 因此,他在报告中建议,刘邓、陈谢及华野主力依托后方(陇海以北)作战,以便得到足够的炮弹、炸药、手榴弹之补给,发挥现有装备之作用,以便大量消灭敌人。 毛泽东对粟裕的意见极为重视,要粟裕与陈毅前来面谈。 陈粟随即启程,行程800余公里,一路上粟裕与司机轮流驾驶吉普车,于5月5日到达河北阜平县城南庄。 自1934年7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粟裕到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任参谋长以后,一直到1948年5月,粟裕已有14年没有见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了。 十几年前,井冈山斗争时期,粟裕正是跟随毛泽东、朱德学习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十几年后,他自己已经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军事将领了。 久别重逢,又是在中国革命取得最后胜利的前夕,双方都有无限的喜悦。 于是便有了前面的毛泽东破例跨出门去迎接粟裕,两人长时间热烈握手的情形了。 四、“我是沧海一粟啊!” 粟裕虽有赫赫战功,却从不居功自傲。 他对和自己一起工作的首长和同志们都非常尊重,处理重大问题都要事先请示,事后汇报,从不擅作主张。 对上级的每一个指示,都要认真研究,贯彻执行。 在外出期间,每当碰到摄影记者,粟裕总是躲在后面。 他自己不抽烟,但有干部战士到他宿舍时,他总要请他们抽烟喝茶,不抽烟的吃糖果,到了开饭的时候就留下一起用餐。 下部队或去其它单位时,被哨兵拦住了,就自己下车,通报姓名和工作单位,还怕战士听不懂湖南话,常常摘下军帽,把帽子里的名字亮给战士看。 每逢有人提及粟裕在革命战争年代所建立的巨大功勋时,粟裕总是淡然一笑,说:“我是沧海一粟啊!”谈胜利原因时,他总是归结为三个方面:第一,党中央、毛主席的正确指挥;第二,参战指战员的英勇顽强;第三,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日本投降后,中国和日本还爆发了一场战争,你知道吗?

很多人以为,日本宣布投降之后,战争就彻底结束,其实不然。 在日本投降之后,中国与日本还爆发过一场战争,但是这场战争却很少有人知道,这场战争爆发的地点在高邮。 这个城市里面还有一些日军,他们盘踞在城池里面,继续欺压老百姓。 这些日军手里还有一些枪支弹药,生活物资也非常充足。 在高邮城里的日军,以为自己能够利用这个城池,继续进行战争,对中国造成更大的伤害。

当时日军甚至还妄想着,利用这个城市为据点,向周边地区疯狂扩张,如同钉子一般,牢牢的掌控中国的部分土地。 我国的领导没有任由这些侵略者嚣张狂妄,大家齐心协力展开了一系列反击,新四军对高邮城发动进攻的时候,日军其实已经提前得到了消息,他们在城池周边做了很多防御工作,想要靠正常的方式攻下高油城,可以说是非常的困难。

为了减少部队的人员伤亡,领导决定趁夜对高邮城发动进攻,那时候日军已经特别疲累,没有办法像白天那样站岗坚守,我军发动进攻的时候,日本侵略者被打得措手不及,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反抗。 双方还是爆发了一次惨烈的战斗,那时候日本侵略者死活不肯投降,简直已经到了极其疯狂的程度。 双方的战斗持续了好几天,最后日本侵略者被我军彻底打败,负责领导这些日军的一个军官。

因为战败的缘故,还上缴了自己的军刀,作为投降的凭证。 在这场战争中,我国的士兵英勇奋战,随行的战地记者,一直牢牢的记着曾经的场景,即使是已经过了很多年都不敢忘记。 多年以后,有人采访这个战地记者,已经变成老头的战地记者,提起这场战争还是特别激动,他说自己甚至还能回想起当年牺牲的战士,具体长什么样,准确的说出他们的姓名。 如果高邮城里的日军,当年没有负隅顽抗,而是像其他地区一样痛快地投降,我国也不会对高邮城发动进攻,那些年轻勇敢的战士,也不会因为战争而丢掉性命。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11844.html
8月这菜抓紧吃 鸡肉的7倍 中老年常吃腿脚有劲 钙是黄豆的2
做法简单 教你做糖糕 一碗面粉 一杯开水 个个空心 香甜酥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