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 木
“欧洲资本市场联盟——最后的机会?”专研国际金融和商务领域的作者尼古拉斯·比尼奥利-拉克什曼近日以此为题撰文称,欧洲主要国家正讨论采取一项新的资本市场联盟计划,以刺激资本投资,并试图将目前存放在低收益储蓄账户中的资金注入到欧洲那些雄心勃勃的企业中去。数据显示,到2024年,只有18%的欧洲家庭直接或间接持有股票,而美国这一数据达到60%。
据德国《法兰克福汇报》6日报道,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7月向欧洲议会概述她未来5年的工作计划时,再次提起“欧洲资本市场联盟”。欧盟委员会希望把27个不同的市场连接起来,以帮助欧洲企业融资,提振疲软的经济。
事实上,欧盟委员会早在2015年就启动了欧洲资本市场联盟计划,但迄今为止仅有雏形。冯德莱恩希望在她的第二个任期内“完善”这一联盟。她还准备将这一联盟更名为“欧洲储蓄和投资联盟”。就在4月,欧盟委员会和欧元集团表示将尽一切努力“创建真正一体化的欧洲资本市场”。
据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报道,欧盟长期以来一直鼓吹其是单一市场——即人员、商品和资金能在欧盟内自由流动。而在现实中,它未能兑现这一承诺,特别是在资金流动方面,其导致的经济后果现在是显而易见的。资本市场联盟就是纠正这一错误的一种尝试。
目前,一些成员国已表示支持该计划。欧盟新闻网站“欧洲动态”报道称,2月,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部长勒梅尔呼吁,各国“在自愿的基础上”整合资本市场。“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有3到4个国家加入这一倡议,那将是一个良好的基础。”
德国财长林德纳4月在柏林表示:“如果没有资本市场联盟,我们将看到初创企业们诞生在柏林,出现在巴黎(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在巴黎),并在华盛顿、纽约或旧金山成长。”意大利等国目前也是该联盟的支持者。
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直言,这将是“欧洲10万亿欧元的赌注”,如果这一资本市场联盟最终实现,意味着欧洲居民在银行账户中的10万亿欧元储蓄和养老金将投入股市,这将大大帮助欧洲企业的融资并提高海外竞争力,并将提振欧洲“在崩溃边缘”的经济。
不过,该计划面临各种困难。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破产法的统一问题。德国央行行长内格尔表示,像欧盟这样的经济区域内有复杂多样的破产法规,这会阻碍投资者。目前,统一破产法已完全陷入僵局。其次,欧盟需要设立一个新的监管机构。因为未来这一监管机构总部最有可能设在巴黎,很多国家不愿意看到法国成为最大赢家,欧盟内部分歧较大。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评论说,适用于欧洲资本市场联盟的税收、破产程序、证券交易所规定和银行法极其复杂,而且各国之间差异很大。因此,全面统一就更不可能了。创建自愿适用的统一欧盟法规的想法不太可能引起各成员国太大兴趣,但个别措施或许可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其原因
同战前比较,战后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周期和经济危机产生了新的特点。 危机的性质、主要特征、基本原因等等,并没有改变。 但由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以及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使经济周期的发展进程,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等方面出现了以下一些特点: 同期性与非同期性经济危机交错发生 资本主义世界同期性的经济危机与非同期性的经济危机互相交错,而进入 70 年代以后,则由非同期性稳定地转向同期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经济危机在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里趋向于同时爆发,具有比较明显的同期性。 自1847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以后,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1900年、1907年、1920年、1929年、 1937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一齐卷入,都是世界同期性的经济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只有1957~1958年、 1973~1975年、1980~1982年的危机是世界同期性的经济危机,其他各次危机则是非同期性的或部分同期性的经济危机。 例如,美国爆发 1948~1949年战后第一次经济危机时,西欧和日本正处于战后恢复过程中,并未同时发生危机,而当西欧各国爆发1951~1952年和 1964~1966年的经济危机时,美国则由于先后发动侵朝战争和侵越战争,使危机分别推迟到1953~1954年和1969~1970年才爆发。 危机的非同期性或部分同期性,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战后初期,由于资本主义各国遭受战争破坏的程度不同,经济恢复的时间不同,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进程也就很不一致。 ②局部战争,即50年代初的美国侵朝战争和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的美国侵越战争,对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周期的进程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③战后各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各国采取的国家干预措施并不相同,所以抵制外国经济危机影响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④由于某些地区和某些国家的经济关系特别密切并有共同利害关系,战后形成了一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地区性联盟,如欧洲经济共同体等,因此,经济危机有时在这些国家里表现出较明显的地区同期性,而不表现为世界的同期性。 然而,战后国际经济关系日益密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空前发展,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趋势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以上这些因素终于阻止不了经济危机向世界同期性发展。 70年代以后,连续发生了1973~1975 年和1980~1982年两次战后严重的同期性世界经济危机。 由非同期性向同期性转变,这就是战后经济危机发展的历史趋势。 这一转变,反映了经济危机严重程度的加深。 在非同期性的经济危机中,未发生危机的国家还可以吸收那些陷于危机中的国家的过剩商品和过剩资本,起一定的缓冲作用;而在同期性的世界经济危机时,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陷于危机之中,谁也救不了谁,而且还互相转嫁危机,加剧了相互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并使危机的时间拖长。 危机频繁、周期缩短 19世纪70年代初,马克思在修订《资本论》法文版第一卷时曾说过:“直到现在,这种周期的延续时间是十年或十一年,但绝不应该把这个数字看作是固定不变的。 相反,根据我们以上阐述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各个规律,必须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数字是可变的,而且周期的时间将逐渐缩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95页)。 马克思关于周期将逐渐缩短的论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否仍然有效,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由战后只发生过三次同期性的世界经济危机来看,从1957~1958年的危机起到1980~1982年的危机爆发止,23年间发生三次危机,每一个周期略长于11年;而20世纪初从190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1937 年,37年间共发生6次危机,每一个周期略长于7年。 两相比较,战后的经济周期是延长了。 但如果把非同期的经济危机也计算在内,以美国为代表,从1948 年到1980年,32年发生7次危机,每一个周期约为5年零4个月,显然又比战前大大缩短了。 还要看到,1973~1975年的危机以后,只相隔4年多一点就爆发了1980~1982年的危机,这是周期缩短的最近证明。 危机频繁、周期缩短的首要原因,是由于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政府普遍加强了对于经济活动的干预。 每当经济危机爆发时或将要爆发时,各国政府就在财政上和货币金融上实行膨胀政策,如增加预算开支,大搞公共工程,增加货币发行量等等,同时还用减免税收、降低贴现率、放宽房屋抵押贷款条件等措施去刺激私人投资和私人消费。 这些措施人为地激发起新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暂时地缓和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使危机不能充分展开。 这些措施,从短期来看,有时固然能够延缓危机的到来或减轻危机的严重程度;但从长期来看,却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能力,加剧了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为下一轮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危机频繁、周期缩短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技术的迅速进步,固定资本更新的周期大为缩短。 各国政府为了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利润,还采取加速折旧等措施以刺激私人投资,这也促进了固定资本更新周期的缩短。 危机频繁、周期缩短,表明资本主义矛盾的激化,在国家的多方干预下,战后虽然没有发生象30年代那样的大危机,但多次危机合起来,对于资本主义的打击仍然是严重的。 周期变形 从一次危机到另一次危机算是一个经济周期。 危机是经济周期的起点和终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整个周期分为四个阶段,这是周期运动的传统形式。 当时整个周期是在国家不干预或干预较少的情况下自行运转的。 战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由于资产阶级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采取一系列的反周期措施,包括在危机和萧条阶段的膨胀性政策以及在复苏和高涨阶段的紧缩性政策,使周期发生了变形:危机的来势没有过去那样凶猛,萧条和复苏两个阶段,界限不清;高涨阶段经济增长乏力,有时还发生曲折和波动。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萧条和复苏两个阶段混淆在一起,不易划分,从表现形式看,整个周期是由危机、“回升”和高涨三个阶段组成的,而不象过去那样由四个阶段组成。 萧条阶段和复苏阶段混淆不清,不仅50年代和60年代如此,70年代、80年代初期大体上也如此。 如前所述,在1980~1982年的危机中,由于政府加强反危机措施,竟出现了下降—回升—再下降的 W型或几次下降与回升互相交错的锯齿型。 这种周期形态变化的新现象,是由周期运动受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严重干扰所造成的,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经济周期的形态变化,并不是否定过去四个阶段的划分,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仍然是周期变化的基础和前提,资本主义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周期的形态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经济危机的冲力相对减弱 战后虽然周期缩短,危机频繁,但在各次危机中,工业生产下降幅度都没有战前那样大。 1973~1975年的危机,是战后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它使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15.3%,英国下降11.2%,法国下降16.3%;而战前比较严重的1920~1921年的危机,却使这些国家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了32%、55%和24%。 至于1929~1933年那次世界经济大危机,各国工业生产下降的幅度就更大了。 当时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 56.6%,英国下降32.3%,法国下降35.7%。 战后危机冲击力较小的原因,总的来说,是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反危机措施阻碍了危机的展开。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固定资本投资幅度下降不大。 过去危机爆发时,企业一般都中止扩大再生产的投资,甚至暂停固定资本的更新。 但战后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政府实行减免税收,加速折旧,以及其他各种优惠待遇,去鼓励投资,再加上科技革命不断开展,要求固定资本加速更新。 所有这些,即使是在危机期间,也使固定资本投资的下降幅度不大,从而缓和了危机的恶化。 ②个人消费需求下降幅度较小。 过去在危机期间,由于失业工人大量增加,劳动人民的收入减少,使消费品的生产过剩更加严重,转而又加剧了生产资料的生产过剩,推动经济危机进一步发展。 但战后由于消费信贷的扩大,社会保险制度的改进,以及工人组织程度提高,抵抗资本家降低工资的力量增强,使消费的下降遇到了阻力,从而减轻了危机的严重程度。 ③以通货紧缩、银根吃紧、银行挤兑和大批倒闭为主要形式的货币信用危机有所改变。 这样的货币信用危机,是战前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大大加剧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战后由于金融资本力量增强,政府采取膨胀性的货币金融政策,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控制和管理,增强了货币信用体系抵抗经济危机冲击的能力,从而减轻了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 ④由物价暴跌转为物价上涨。 战前的危机是通货紧缩,物价暴跌,人心惶惶,造成严重的紧张局势。 战后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货币金融上和财政上实行膨胀政策,在危机期间,物价不仅不下跌,反而大幅度上涨,尽管留下后患,却暂时缓和了危机的冲击力量。 由于以上各种原因,战后的经济危机不能充分展开,生产下降幅度不大。 这本身就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可以使危机的冲击力减弱;但另一方面,又为危机频繁、周期缩短播下了种子,同时还为70年代以来的停滞膨胀准备了条件。 危机期间物价上涨 如前所述,伴随着战前危机的,是通货紧缩,物价暴跌。 当时的一般情况是:危机阶段,物价暴跌;萧条阶段,物价在低水平上徘徊;复苏阶段,物价回升;高涨阶段,物价迅速上涨;危机再爆发时,物价又大幅度下降。 如此循环反复,起伏波动。 支配这种起伏波动的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周期变化和货币供应量的周期变化,而这是在国家干预较少的条件下自发运行的。
欧洲联盟的简称
【简介】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简称欧盟(EU),是由欧洲共同体 (European Communities,又称欧洲共同市场) 发展而来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 欧盟现有27个成员国和近5亿人口(2007年1月),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欧盟的宗旨是“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通过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 【成立过程】欧洲统一思潮存在已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入高潮。 1946年9月,英国首相丘吉尔曾提议建立 “欧洲合众国”。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罗伯特·舒曼提出欧洲煤钢共同体计划(即舒曼计划),旨在约束德国。 1951年4月18日,法、意、联邦德国、荷、比、卢六国签订了为期50年的《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 1955年6月1日,参加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六国外长在意大利墨西拿举行会议,建议将煤钢共同体的原则推广到其他经济领域,并建立共同市场。 1957年3月25日,6国外长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两个条约,即《罗马条约》,于1958年1月1日生效。 1965年4月8日,6国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起来,统称欧洲共同体。 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 。 欧共体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的《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1992年2月1日,各国外长正式签署马约。 经欧共体各成员国批准,马约于1993 年11月1日正式生效,欧共体开始向欧洲联盟过渡。 【成员国】欧共体创始国为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 至2007年1月止共有27个成员国,他们是: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瑞典、芬兰、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组织机构】欧洲共同体的基础文件《罗马条约》规定其宗旨是:在欧洲各国人民之间建立不断的、愈益密切的、联合的基础,清除分裂欧洲的壁垒,保证各国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和就业的条件,并通过共同贸易政策促进国际交换。 在修改《罗马条约》的《欧洲单一文件》中强调:欧共体及欧洲合作旨在共同切实促进欧洲团结的发展,共同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 欧共体下设:①理事会。 包括欧洲联盟理事会和欧洲理事会。 欧洲联盟理事会原称部长理事会,是欧共体的决策机构,拥有欧共体的绝大部分立法权。 由于马约赋予了部长理事会以欧洲联盟范围内的政府间合作的职责,因此部长理事会自1993年11月 8 日起改称作欧洲联盟理事会。 欧洲联盟理事会分为总务理事会和专门理事会,前者由各国外长参加,后者由各国其他部长参加。 欧洲理事会即欧共体成员国首脑会议,为欧共体内部建设和对外关系制定大政方针。 1974年12月欧共体首脑会议决定,自1975年起使首脑会议制度化,并正式称为欧洲理事会。 1987年7月生效的《欧洲单一文件》中规定,欧洲理事会由各成员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以及欧洲共同体委员会主席组成,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 马约则明确规定了欧洲理事会在欧洲联盟中的中心地位。 理事会主席由各成员国轮流担任,任期半年。 顺序基本按本国文字书写的国名字母排列。 ②委员会。 欧共体委员会是常设执行机构。 负责实施欧共体条约和欧共体理事会作出的决定,向理事会和欧洲议会提出报告和建议,处理欧共体日常事务,代表欧共体进行对外联系和贸易等方面的谈判。 委员会由17人组成 ,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各2人,其他成员国各1人。 主席由首脑会议任命,任期 2 年;委员由部长理事会任命,任期 4 年。 ③欧洲议会。 欧共体监督、咨询机构。 欧洲议会有部分预算决定权,并可以2/3多数弹劾委员会,迫其集体辞职。 议员共有 518 名,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各81名,西班牙60名、荷兰25名,比利时、希腊、葡萄牙各24名,丹麦16名,爱尔兰15名,卢森堡6名。 议长任期2年半 ,议员任期 5 年。 议会秘书处设在卢森堡。 每月一次的议会例行全体会议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特别全体会议和各党团 、委员会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 ④欧洲法院。 欧共体的仲裁机构。 负责审理和裁决在执行欧共体条约和有关规定中发生的各种争执。 ⑤审计院。 欧共体审计院成立于1977年10月,由12人组成,均由理事会在征得欧洲议会同意后予以任命。 审计院负责审计欧共体及其各机构的账目,审查欧共体收支状况,并确保对欧共体财政进行正常管理。 其所在地为卢森堡。 此外,欧共体还设有经济和社会委员会、欧洲煤钢共同体咨询委员会、欧洲投资银行等机构。 〖附:欧盟机构英文名〗欧盟理事会:The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欧盟委员会:The European Commission欧洲议会:The European Parliament欧盟法院:The Court of Justice欧盟审计院:The Court of Auditors欧洲经济和社会委员会:The European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ttee地区委员会:The Committee of the Regions欧盟中央银行: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欧盟投资银行:The European Investment Bank【经济实力】欧盟的诞生使欧洲的商品、劳务、人员、资金自由流通,使欧洲的经济增长速度快速提高。 欧共体是世界上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 12国面积为236.3万平方千米,人口3.46亿。 1992年欧共体12国国内生产总值为亿美元(按当年汇率和价格)。 欧共体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集团,1992年外贸总额约为亿美元,其中出口.6亿美元,进口.7亿美元。 欧盟成立后,经济快速发展,1995年至2000年间经济增速达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97年的1.9万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2.06万美元。 欧盟的经济总量从1993年的约6.7万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近10万亿美元。 目前,欧盟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 而随着欧盟的扩大, 欧盟的经济实力将进一步加强,尤其重要的是, 欧盟不仅因为新加入国家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而拥有更大的市场规模与市场容量,而且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和商品与服务出口国,再加上欧盟相对宽容的对外技术交流与发展合作政策,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至关重要。 欧盟可以称得上是个经济“巨人”。 【主要活动】1、在内部建设方面,欧共体实行一系列共同政策和措施。 ①实现关税同盟和共同外贸政策。 1967年起欧共体对外实行统一的关税率,1968年7月1日起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的关税和限额,建立关税同盟(西班牙、葡萄牙1986年加入后,与其他成员国间的关税需经过10 年的过渡期后才能完全取消)。 1973年,欧共体实现了统一的外贸政策。 马约生效后,为进一步确立欧洲联盟单一市场的共同贸易制度,欧共体各国外长于1994年2月8日一致同意取消此前由各国实行的6400多种进口配额,而代之以一些旨在保护低科技产业的措施。 ②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 1962年7月1日欧共体开始实行共同农业政策。 1968年 8 月开始实行农产品统一价格 ;1969年取消农产品内部关税;1971年起对农产品贸易实施货币补贴制度。 ③建立政治合作制度。 1970年10月建立。 1986年签署,1987年生效的《欧洲单一文件》,把在外交领域进行政治合作正式列入欧共体条约。 为此,部长理事会设立了政治合作秘书处,定期召开成员国外交部长参加的政治合作会议,讨论并决定欧共体对各种国际事务的立场。 1993年11月 1 日马约生效后,政治合作制度被纳入欧洲政治联盟活动范围。 ④基本建成内部统一大市场。 1985年6月欧共体首脑会议批准了建设内部统一大市场的白皮书,1986年2月各成员国正式签署为建成大市场而对《罗马条约》进行修改的《欧洲单一文件》。 统一大市场的目标是逐步取消各种非关税壁垒,包括有形障碍(海关关卡、过境手续、卫生检疫标准等)、技术障碍(法规 、技术标准)和财政障碍(税别、税率差别),于1993年1月1日起实现商品、人员、资本和劳务自由流通。 为此,欧共体委员会于1990年 4 月前提出了实现上述目标的282项指令。 截至 1993 年12月10日,264 项已经理事会批准,尚有18项待批。 在必须转化为12国国内法方可在整个联盟生效的219项法律中,已有115项被12国纳入国内法。 需转化为成员国国内法的法律,平均已完成87%。 1993年1月1日,欧共体宣布其统一大市场基本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 ⑤建立政治联盟。 1990年4月,法国总统密特朗和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联合倡议于当年底召开关于政治联盟问题的政府间会议。 同年10月,欧共体罗马特别首脑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政治联盟的基本方向。 同年12月,欧共体有关建立政治联盟问题的政府间会议开始举行。 经过1年的谈判,12国在1991年12月召开的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上通过了政治联盟条约。 其主要内容是12国将实行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并将最终实行共同的防务政策。 此外还实行了共同的渔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建设经济货币联盟等措施。 2、在对外关系方面,欧共体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和发展了关系。 至1993年,已有 157 个国家向欧共体派驻外交使团,欧共体委员会也已在 107 个国家及国际组织所在地派驻代表团。 欧共体同其中的绝大多数国家缔结了贸易协定、经贸合作协定或其他协定,并与一些地区性组织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关系。 欧共体于1975年5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关系。 【相关知识】1、欧盟的主要出版物:《欧洲联盟公报》、《欧洲联盟月报》、《欧洲文献》、《欧洲新闻—对外关系》和《欧洲经济》等。 2、欧盟的会旗: 1986年5月29日正式悬挂,会旗为天蓝色底,上面有12颗金黄色的星,表示欧洲联盟12个成员国。 制作会旗的目的是表示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增强人们对欧洲联盟和欧洲同一性的印象。 3、欧盟的会徽:1988年1月开始使用,会徽的底呈蓝色,上面12颗星围成一个圆圈,象征着欧共体12个成员国,圆圈中间为各成员国国名。 4、欧盟的盟歌: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 5、欧盟的铭言:“多元一体”。 6、欧盟的庆典日:每年的5月9日为“欧洲日”。 7、欧盟的统一货币——欧元 (euro) :1999年1月1日正式启用。 除英国、希腊、瑞典和丹麦外的11个国家于1998年首批成为欧元国。 2000年6月,欧盟在葡萄牙北部城市费拉举行的首脑会议批准希腊加入欧元区。 这次会议还决定在2003年以前组建一支5000人的联合警察部队,参与处理发生在欧洲的危机和冲突。 2002年1月1日零时,欧元正式流通。 2006年7月11日,欧盟财政部长理事会正式批准斯洛文尼亚在2007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 ,这将是欧元区的首次扩大。 同时该国将成为新加入欧盟的10个中东欧国家中第一个加入欧元区的国家。 【欧盟简史】欧盟(The European Union)的前身是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在法国首都巴黎签署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又称《巴黎条约》),1952年7月25日,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 1957年3月25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署旨在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条约(又称《罗马条约》)。 1958年1月1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组建。 1965年4月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又签署《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 1967年7月1日,《布鲁塞尔条约》生效,欧共体正式诞生。 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入欧共体。 1981年希腊加入欧共体,成为欧共体第十个成员国。 1986年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欧共体,使欧共体成员国增至12个。 1993年11月1日,根据内外发展的需要,欧共体正式易名为欧洲联盟。 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欧盟。 2002年11月18日,欧盟15国外长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决定邀请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十个国家加入欧盟。 2003年4月16日,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上,上述十国正式签署加入欧盟协议。 2004年5月1日,十个新成员国正式加入欧盟。 2007年1月1日,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加入欧盟。
以欧洲为中心的经济格局形成的原因及过程
你好:80年代末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集团化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美日欧三大区域经济中心的较量越来越激烈、复杂,直接推动了西欧、北美、亚太经济区域化的发展,形成了三大区域组织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矛盾斗争的新格局。 相比较而言,欧盟是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区域性集团,现有25个成员国,其一体化程度仍在逐步提高。 欧洲的一体化进程起步于1951年的《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根据《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5年决定三个机构合并,合并条约于1967年生效。 欧共体成立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西欧经济一体化取得巨大成就。 1991年12月,12个欧共体成员国首脑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又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该条约包括《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欧洲政治联盟条约》。 1993年11月,条约生效,欧洲联盟诞生。 1995年1月瑞典、芬兰、奥地利加入,使联盟由12国扩大为15国。 1999年1月1日欧元如期启动,此举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国际货币体系中最重大的变革。 2000年12月,欧盟尼斯会议签署了《欧洲基本权利宪章》,为欧盟的扩大奠定了基础。 截止到2003年,除了英国、丹麦、瑞典外,欧共体的12个国家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实现了经济货币联盟计划。 同时,在欧共体的范围内,已经实现了商品、资本、劳务、人员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其相互关系越来越紧密。 在2002年,欧盟的总人口3.76亿,面积323.5万平方公里,占有全球贸易额的21%和外汇储备的32%。 2004年5月1日,中东欧和地中海10个国家加入了欧盟,使其成员国达到25个。 经过这次扩大,欧盟的领土面积增加了23%,人口达到4.5亿,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0万亿欧元。 预计到2007年后,欧盟成员国可望进一步增加到28个。 欧洲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大大刺激了其他地区一体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