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分科技IPO三大问题待解

上会通过后近7个月,苏州赛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分科技”)科创板IPO于近日提交注册。赛分科技主要产品为色谱柱和色谱填料,系制药企业在进行药物开发生产所需的关键核心耗材,与同行相比,赛分科技市场占有率低,营收、净利规模也较同行存在差距,公司业绩成长性值得关注。赛分科技大客户包括甘李药业、复星医药等多家知名药企。不过,报告期内,赛分科技前五大客户变动大,且存在部分客户入股后收入大增的情形。此外,报告期内,赛分科技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不足,在此情况下,公司募资扩产新增产能能否消化是个重要问题。

市场占有率较低

上交所官网显示,赛分科技科创板IPO于2022年12月30日获得受理,2023年1月20日进入已问询阶段,并于2024年1月11日上会获得通过。过会近7个月后,赛分科技科创板IPO于今年8月9日提交注册。

招股书显示,赛分科技致力于研发和生产用于药物分析检测和分离纯化的液相色谱材料,是集研发、生产与全球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核心产品为应用于生物大分子药物及小分子化学药物分析检测和分离纯化的色谱柱和色谱填料,贯穿药物开发生产的全过程,应用于药物研发、IND申报、临床试验、申请上市、商业化生产等多个环节,是制药企业特别是生物药企从药物早期研发到商业化大规模生产所需要的关键核心耗材。

不过,赛分科技市场占有率较低。据悉,Cytiva、Thermo Fisher、Tosoh等国际主流厂商在我国色谱介质市场占据了超过50%的市场份额,2023年赛分科技国内分析色谱市场占有率约为5.16%,工业纯化(色谱介质)市场占有率约为1.02%,生物大分子色谱介质市场占有率约为1.2%,与行业内起步较早的海外龙头企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与国内可比公司相比,赛分科技在营收、净利规模方面仍存差距。科创板上市公司纳微科技近年来亦进军分析色谱领域,其业务布局包括色谱材料、光电、仪器等多个领域。财务数据显示,纳微科技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约为5.87亿元,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6857万元。赛分科技2023年的营业收入、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2.45亿元、5249万元。

赛分科技也提示风险称,较低的市场占有率限制了公司业务的规模效应,可能对未来公司市场开拓及成长性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在上市委会议上,上市委要求赛分科技结合行业惯例、产品特点和验证周期、下游客户需求以及新客户开发情况,说明公司未来业绩是否具有成长性和可持续性。

前五大客户变动大

赛分科技表示,经过长期的经营,公司积累了大量优质客户,包括甘李药业、信达生物、复星医药等。

不过,报告期内,赛分科技前五大客户变动较大。2023年,在过去两年未出现在公司前五大客户名单中的甘李药业“空降”公司第一大客户,当期对其实现的销售收入为4621.02万元,占比为18.85%。当年公司的第二大客户通化安睿特也同样是新面孔,销售金额为2360.58万元。

2021—2023年,赛分科技固定在前五大客户中的企业仅有Agilent、Thermo Fisher两家。其中Agilent 2021年系公司第一大客户,2022年下降至第三位,2023年进一步下降至第四位。

此外,赛分科技2022年第一大客户信达生物、第二大客户复星医药,也仅在当年出现在公司前五大客户名单中。

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表示,前五大客户变动容易造成IPO审核机构对于企业经营的稳定性提出质疑,同时也更加谨慎关注企业与前五大客户的关联交易的潜在可能。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甘李药业、复星医药均为公司关联方,其中甘李药业于2021年10月以增资形式成为赛分科技股东。复星医药控股股东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控制的企业复星惟盈,于2021年2月以受让股份及增资的形式入股赛分科技。

财务数据显示,2021—2022年,赛分科技向甘李药业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31.42万元、695.62万元;赛分科技向复星医药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1.35万元、1900.82万元。这也意味着在上述股东入股后的次年,赛分科技向相关关联客户实现的销售收入出现大幅增长。

拟募资扩产

赛分科技还存在产能利用率不足还要募资扩产的情形。

报告期内,赛分科技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并不饱和。财务数据显示,2021—2023年,赛分科技分析色谱柱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0.24%、79.14%、58.73%,呈逐年下滑趋势;生物大分子层析介质产能利用率分别为25.43%、35%、69.73%;硅胶基质填料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9.25%、63.66%、89.47%。

赛分科技表示,公司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呈下降趋势需要系扬州赛分投产后产能大幅提升,建成初期由于人员需熟悉操作,工艺优化稳定需要一定时间进行过渡,此外重点客户需求兑现需要一定时间,导致生物大分子层析介质产能利用率较低。

此次科创板IPO,赛分科技拟募资扩产。招股书显示,赛分科技拟募集资金不超8亿元,分别投向20万升/年生物医药分离纯化用辅料、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拟分别投入募资额3.34亿元、1.95亿元、2.71亿元。

其中,20万升/年生物医药分离纯化用辅料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新建20万升/年生物医药分离纯化用辅料的生产基地,购置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以扩大公司分离纯化用色谱介质产品产能规模。项目建成后,年新增20万升色谱介质产能,主要包括离子交换填料、亲和层析填料、复合层析填料等。

在审核过程中,监管层多次提到公司新增产能消化问题。诸如,在上市委会议上,上市委要求赛分科技说明募投项目产能规划的合理性以及产能消化措施的可行性等。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如果新增产能无法顺利消化,可能会导致生产过剩和成本增加。公司需要关注新增产能的消化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强市场营销、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的客户和市场等。

针对公司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赛分科技方面发去采访函,不过截至记者发稿,未收到公司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 丁宁


国内激光雷达第一股?禾赛科技IPO暴露自动驾驶成本之痛

出品 | 搜狐 科技

作者 | 梁昌均

编辑 | 杨锦

继美国多家激光雷达公司开启上市后,禾赛 科技 近日也提交了科创板招股书,意图冲刺国内激光雷达第一股。

禾赛 科技 成立于2014年,至今已推出十款激光雷达产品。 近年来,国内外自动驾驶的发展让禾赛 科技 营收翻倍增长,全球第一大 汽车 供应商博世和国内自动驾驶第一梯队的网络不仅是其重要股东,还是其重要客户。

这家公司的产品卖得也不错,激光雷达销量在三年内从百余套增长到数千套,但未逃脱世界首富、特斯拉CEO马斯克对激光雷达作出的价格昂贵且难以下降的“诅咒”,最近三年的平均售价均超过10万元。 这也使得禾赛 科技 毛利率达75%,远高于同行。

这对于亟需规模落地的自动驾驶来说,显然无法承受。 禾赛 科技 要想更好地站稳这一赛道,还需在盈利和价格之间作出平衡。

营收翻倍增长,未实现稳定盈利

激光雷达是一种通过发射激光来测量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精确距离的主动测量装置,被誉为机器人的“眼睛”。 它通过激光器和传感器感知周边环境,并结合高精地图等,可以帮助机器人实现避障和自主导航等功能。

美国在激光雷达行业走在前列,已有多家公司迈出上市步伐。 激光雷达鼻祖Velodyne以及Luminar在去年先后登陆纳斯达克,此外还有Aeva、Innoviz、Ouster等预计在今年上半年内完成上市。 就国内而言,禾赛 科技 有望成为激光雷达第一股。

资料显示,禾赛 科技 起源于硅谷,最初主要研发用于气体检测的激光气体传感器,包括激光甲烷遥测仪和激光氧气传感器两款产品,自2016年开始拓展新的发展方向——用于机器人和无人车等领域的激光雷达。

随后禾赛 科技 陆续推出多个产品,在无人驾驶领域先后推出了40线、60线、128线(线束越多,测量精度越高,安全性越高)的多款激光雷达,并布局高级辅助驾驶(ADAS)、机器人、车联网等领域,共推出10款产品,其中无人驾驶领域是发展重点。

随着国内外自动驾驶企业逐渐进入商业化试运营阶段,这些产品的推出给禾赛 科技 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2017年至2019年,公司营收分别约为0.19亿元、1.33亿元、3.48亿元,呈现翻倍增长;去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约为2.53亿元。

从营收结构来看,激光雷达产品是禾赛 科技 最主要的业绩来源,占比一度高达近97%。 去年前三季度,激光雷达产品实现收入1.91亿元,占比达到75%;其中Pandar64在2019年销售收入达2.24亿元,系为公司贡献64%营收的大单品,公司产品结构有所失衡。

不过,禾赛 科技 并未实现稳定盈利。 在前述报告期内,其仅在2018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正,约为0.16亿元,其余期内均为亏损,2019年更是亏损达到1.50亿元,去年前三季度也亏损0.94亿元。

在研发方面,2017年至2019年,禾赛 科技 研发投入从0.29亿元增长至1.68亿元,占营收比例在一度高达150%,去年前三季度投入1.63亿元,这也是公司未能持续盈利的重要原因。

网络博世加持,创始人身家达40亿

和不少 科技 创业公司一样,禾赛 科技 的创始团队也有着颇为光鲜的背景。 根据官网披露的信息,禾赛 科技 由博士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孙恺、向少卿,以及博士毕业于伊利诺伊香槟分校的李一帆联合于硅谷创立,后三人决定回国,2014年落户上海。

禾赛 科技 三位创始人孙恺、李一帆、向少卿合计直接持股30.03%,并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控制公司37.16%的股份,对应71.45%的表决权。 目前,孙恺担任禾赛 科技 首席科学家,向少卿为首席技术官,李一帆担任首席执行官。

按照禾赛 科技 此次20亿元的融资规模和计划发行股本的上限(636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不超过15.01%)计算,禾赛 科技 估值约 133亿元,三名创始人身价合计约40亿元,其中持股稍多的孙恺身价接近15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全球第一大 汽车 供应商博世和网络还是禾赛 科技 的股东。 自成立以来,禾赛 科技 对外披露的融资金额超过15亿元,其中网络在2017年9月领投B轮融资,博世在2019年5月领投C轮融资,并获得美企安森美半导体、光速资本、真格基金、启明创投等资本的青睐。

在此次发行前,光速资本及其关联方是禾赛 科技 最大外部机构,合计持股达到17.5%;网络和博世中国位居其后,持股分别约为7.88%、7.65%。

产品售价超10万,暴露自动驾驶成本之痛

随着国内外不少自动驾驶企业进入商业化试运营,禾赛 科技 的激光雷达销量不断增长,从2017年的126套增长到2019年的2890套,去年前三季度为2132套,但对应的产销率分别约36%、45%、53%、50%,显示仍存在一定滞销风险。

禾赛 科技 也暴露了自动驾驶成本之痛,其激光雷达产品的平均售价连续三年超过10万元,去年前三季度才略降至近9万元,公司称主要是由于较低价格的PandarQT销售占比上升所致。

高昂的定价也使得禾赛 科技 的盈利能力远超竞争对手。 2017年到2019年,禾赛 科技 的毛利率维持在75%左右的水平,而同期Velodyne的毛利率最高不过44%,而Luminar更是难以覆盖成本,2019年毛利率为-32%。

在具体的客户拓展方面,据禾赛 科技 介绍,公司产品已服务的客户包括北美三大 汽车 制造商中的两家、德国四大 汽车 制造商之一、美国加州2019年DMV路测里程前15名中过半的自动驾驶公司,以及大多数国内领先的自动驾驶公司。 近些年,前五大客户合计为禾赛 科技 贡献了超过45%的收入。

根据招股书,禾赛 科技 的股东博世连续三年位列前五大客户之列,网络在2019年贡献了2300多万元的收入,获得亚马逊投资的美国自动驾驶公司Aurora在2018年和去年也是公司客户,文远知行的关联公司景骐集团在2019年也是第四大客户。

值得一提的是,网络在投资禾赛 科技 之前,曾以1.5亿美元联合福特投资了Velodyne。 去年10月,网络和Velodyne签订了三年激光雷达解决方案AlphaPrime的销售协议,为网络的无人驾驶计划阿波罗(Apollo)服务。

更有意思的是,同样都是网络投资的激光雷达公司,禾赛 科技 与Velodyne此前还因专利而互诉。 2019年8月,Velodyne指控禾赛 科技 侵犯了其在美国注册的激光雷达相关专利,随后禾赛 科技 先后在德国和上海法院提起诉讼,指控Velodyne侵犯其激光雷达相关专利。

去年6月,禾赛 科技 与Velodyne签署和解协议,双方均在协议中否认对另一方的专利存在侵权行为,并约定在全球范围内交叉许可双方现有和未来的专利,有效期限至2030年2月,承诺期内不在旋转式激光雷达领域对对方提出任何专利诉讼。

但禾赛 科技 为此付出不低代价,其需向Velodyne支付一次性专利许可补偿及后续按年支付的专利许可使用费。 2019年禾赛 科技 就支付了高达1.6亿元的专利许可补偿,这也直接导致该年出现大幅亏损,长达10年的专利许可费或将对公司盈利持续产生影响。

自动驾驶路线尚存争议,拟用13亿扩产

目前,激光雷达行业市场处于起步阶段,而其在自动驾驶上的必要性和“性价比”也一直存在争议,这也是禾赛 科技 未来需要面对的挑战。

在自动驾驶领域,由于超声波雷达和毫米波雷达分别在泊车和烟雾灰尘场景下,具有不可替代性和成本可控性,已经成为绕不开的技术支持,业内争议主要存在摄像头和激光雷达之间,因此也形成了两种路线:一种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视觉主导方案,另一种是以激光雷达为主导,典型代表是Waymo。

相较激光雷达,摄像头技术更为成熟,且成本低廉,可以支持基于深度学习的类型识别,但容易受到天气、光线等因素影响,只能获得2D平面数据。 激光雷达通过发射激光束感知周围物体位置、速度等特征,探测距离更远,且能实现精准建模,从而构建三维信息。

目前,业内的主流看法是,L1、L2级自动驾驶可以不用激光雷达,而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是否需要激光雷达尚存分歧,争议点正是激光雷达高企的成本。

据电动车百人会预测,去年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平均成本分别为60美元、12美元、90美元,按当前1个前视摄像头+4个环视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3个毫米波雷达的主流组合,总成本在714美元。

但激光雷达当前价格多在3000美元以上,如Velodyne此前在宣布将无人驾驶用16线激光雷达降价50%后,售价仍高达3999美元,Waymo的激光雷达的成本更是高达7000美金,速腾聚创推出的125线固态激光雷达RS-LiDAR-M1售价则在1898美元。 仅仅是激光雷达成本就已是前述组合的数倍,而售价达10万的禾赛 科技 更是其20倍。

这也是特斯拉坚持视觉算法的重要原因,不久前刚登上世界首富的特斯拉CEO马斯克曾多次炮轰激光雷达,斥其“昂贵、丑陋、没有必要”,直言“傻子才用激光雷达”。

马斯克认为,激光雷达相关生产厂家较少,且技术相对比较封闭,因此激光雷达的价格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大幅度下降。 业内多数观点认为,1000美元将是车企应用激光雷达的心理价位,而如果要大规模应用则还需继续下降。

高企的成本也导致激光雷达商用进程受到影响。 Velodyne作为全球营收最高的激光雷达公司,其在2019年收入也仅有7亿多元。 目前来看,自动驾驶两种路线之争短期仍会继续,而随着自动驾驶安全性、智能性的要求,以及激光雷达成本的降低,激光雷达上车将会是一个时间问题。

实际上,目前已经有不少车企,如奥迪、丰田、奔驰、宝马、长城等均推出或计划推出应用激光雷达的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 汽车 ,国内造车新势力小鹏也在年初宣布将推出打造激光雷达的新车,蔚来不久前发布的首款轿车ET7也搭载1个超远距高精度激光雷达。

可以说,激光雷达跟自动驾驶密切相关,自动驾驶的不断发展将刺激激光雷达市场需求增长,低成本激光雷达的量产又将反作用于自动驾驶商业进程。 沙利文预测称,2025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135亿美元,较2019年可实现6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其中无人驾驶、高级辅助驾驶、车联网会是主要的应用市场。

对于禾赛 科技 来说,如何打破马斯克对于价格的“诅咒”是一大挑战,而其也计划通过此次上市募资为扩产降本做准备。 公司拟将13亿元用于建造智能制造中心项目,三年建成后将新增超265万件产能;另外7亿元继续加码研发,将用于激光雷达核心芯片自研,以提升产品性能降低成本,同时还将加强激光雷达输出点云后的处理算法,以及ADAS、车联网等领域客户需要的激光雷达硬件及算法研发。

不过,目前国内外从事激光雷达的企业也不少,其中不乏华为这样拥有更强研发和制造能力的 科技 巨头。 此前华为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透露,华为有总计1万多人正在研发激光雷达技术,目标是迅速开发出100线激光雷达,并且未来计划将激光雷达的成本降低至200美元,甚至是100美元。

踏上自动驾驶赛道的禾赛 科技 ,如何寻求盈利和价格之间的平衡,将是未来能否在市场站稳脚跟的关键。

「人汽」极氪IPO背后的四重洞见

作者:宋家婷风口之上靠口才,风口过去看实力。 在这个流量时代,如果说汽车圈还有什么能够与泼天的流量一争高下,那恐怕要算明星汽车品牌的上市了。 极氪在纽交所的上市就是其一。 刚刚成立就开始筹备资本化的极氪,在经过了37个月的蛰伏后,终于在大洋彼岸挂牌上市并创下了新能源车企从成立到上市时间最快的纪录。 不过,也正由于“车二代”的特殊身份,极氪从创立之初就保持着极高的曝光率,到现在极氪的上市之于外界的意义可能已经远远大于其之于极氪自身的意义。 洞见1:对中概股的促进虽然坊间对于中概股的评价不一,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从1992年华晨汽车登陆纽交所起,三十余年间中概股对中国对外开放和全球资本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某种程度上,中概股的成功上市和表现也增加了全球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和认可度。 但是,复杂多变的中美关系始终笼罩在全球资本市场上空。 也正因此,中概股也成为折射中美关系的一面镜子。 其中,2015年在美中概股就经历过集体暴跌,2018年更是引发了中概股回流潮。 2020年中概股迎来短暂的春天,超过25家中国企业赴美上市。 但好景不长,2022年起,围绕着中美两国的监管政策变化和激烈博弈,在美上市中概股一度雪崩。 公开报道称,当年在美上市的263支中概股总市值为7.15万亿元人民,较2021年年末蒸发5.27万亿元。 实际上,以滴滴2021年6月30日赴美上市327天后即宣布退市为风向标,中概股赴美上市就陷入了冰点。 在这个背景之下,再来看极氪此次的赴美IPO,意义自然不一般。 时间再往前一点,今年2月路特斯同样实现赴美IPO,吉利集团旗下的这两大汽车品牌可以说大大提振了中概股信心。 当然,极氪赴美成功IPO也得益于中美关系在跌跌撞撞中的时而回暖。 去年以来监管机构对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赴境外上市抱持支持态度,以及境外上市备案管理相关制度规则的成熟,为中国企业走向海外资本市场铺平了道路。 2023年,共计11家中概股企业通过SPAC成功上市。 普华永道判断,今年中概股赴美股市场上市将进一步回暖。 洞见2:对中国新能源车企的启迪“从成立到上市时间最快纪录”,是极氪此次赴美IPO的又一个注脚。 同时,极氪也是第四家赴美IPO成功的中国新能源车企。 作为对比,其它三家的数据分别是:蔚来花了四年时间,理想汽车五年,小鹏汽车六年年。 表面上结果一样,实际上过程和内在的意义却大为不同。 从融资环境来看,蔚小理上市前后虽然资本市场也收紧了钱袋子,但特斯拉起量之后仍旧带来一波拉动效应,彼时仍有新的玩家进入市场。 现在电动汽车市场则已经进入真正的洗牌之战,更非上市的好时机。 这从极氪的募资额就能看出来。 虽然获得超额认购,但是较之于2022年底极氪向美国证监会递表时逾10亿美元的募资额,还是远远低于预期了。 然而,对比半途折戟甚至已经灰飞烟灭的新势力们,极氪能够在晦暗不明的市场环境之中实现IPO,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风口之上靠口才,风口过去看实力。 极氪无疑是有实力的。 作为传统车企孵化出来的“新实力”、“创二代”,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一语道破了核心——极氪速度的表象背后,实则是母公司吉利控股集团创业37年的积淀,以及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第三赛道开创性的探索。 ▲极氪智能科技CEO 安聪慧此前他就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吉利打造一个高端独立的全球品牌这一想法甚至早于领克面世。 为了能够一击必中,吉利围绕智能电动产业链做足了功课,包括吉利浩瀚架构的开发、三电系统乃至智能化的布局。 与之对应的是,三年时间里极氪迅速推出了包括极氪001、极氪001FR、极氪007、极氪009、极氪X等在内的多个车型,累计销量接近25万辆,总营收从创建第一年的65.27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16.73亿元,整车毛利率2023年达到15%,同比增长超10个百分点。 “极氪速度”的实现,当然得益于吉利体系赋予的垂直整合能力。 但同时,它还得益于极氪对于自身定位的笃定。 参照同时期电动车企,极氪很少有摇摆的时刻。 这从极氪的产品就可见一斑,从极氪001、极氪009、极氪X到极氪007,极氪基本上都是在按照自己的节奏推进,而不是盲目的去追风口,这令其很容易就贴上了特立独行的标签。 这也使得,极氪成为“蔚小理”之后几乎唯一有着自己鲜明IP的电动汽车新品牌。 这非常重要。 在中美欧电动汽车争端不断升级的当下,没有稳定的内核就没有未来可言。 以此而言,极氪可谓给当下大起大落的电动汽车新老品牌带来两点启示:第一,造车需要扎实深厚的功底;第二,造车需要坚定不移的信念。 洞见3:对吉利集团的锦上添花作为吉利集团的第九个IPO,极氪的上市对于吉利集团也有着复杂且深刻的意义。 其一,极氪独立上市背景一是2020年吉利、沃尔沃业务整合分别上市计划折戟,二是2021年吉利科创板上市受阻,由此,极氪品牌从诞生开始就充满了曲线救国的意味。 然而也正因为如此,极氪撕掉了吉利品牌和燃油车的两个标签,提到极氪不会有人将之与吉利混淆,提到极氪也不会有人想到燃油车。 换言之,领克没有做到的事极氪做到了。 其二,深入全球化。 如果说燃油车时代李书福的目标是将吉利汽车打造成一家能与丰田齐名的全球化企业。 那么,新能源时代吉利有了新的方向:成为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大众集团。 截至目前,吉利体系下已经拥有吉利汽车、沃尔沃汽车、钱江摩托、极星、亿咖通、汉马科技、力帆科技、路特斯以及极氪等9家上市公司,且分布在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纳斯达克、瑞交所等境内外交易所。 由是,吉利集团也成功实现了全球资本化的深入布局,尽管体量上尚有差距,但是从子品牌数量和业务版图上,已经逼近大众汽车集团的水平。 以此为基础再看新能源赛道上的比拼,吉利反而布局更全面一些,旗下中国星、银河、几何定位面向大众市场;领克聚焦混动,定位中高端;极氪聚焦纯电定位豪华智能。 与此同时,极氪也是吉利高端新能源全球化的前锋。 2023年6月极氪已经进入瑞典、荷兰市场,今年它将进入全球58个新兴市场。 在美国市场,极氪与动驾驶公司Waymo的合作定制车型也有望年内上市。 随着全球化进入深水区,如何适应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制度发展也就提上日程。 “我们希望通过战略性实施IPO,进一步能够提升极氪全球规范治理,能够有更加透明的管理,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全球市场,遵守全球各地的法规和标准,通过自身产品和技术的能力来赢得用户。 ”正如安聪慧所言,这也将是极氪需要承担的新使命。 洞见4:极氪亟待盈利最后,回到极氪自身。 虽然,官方多次表示极氪上市不是为了圈钱,但是不得不说,同为新造车公司的极氪到了“蔚来时刻”。 招股书能够说明问题。 如同大部分的造车新实力一样,截至目前极氪仍旧是亏损的。 2021年至2023年,极氪净亏损为45.14亿元、76.55亿元、82.64亿元。 亏损背后是巨大的研发开支。 2021年至2023年,极氪研发费用分别为31.60亿元、54.46亿元、83.69亿元,同比增长72.3%、53.67%。 还有一个数字令人揪心:2023财年,极氪的资产负债率高达132%,这一数字远高于蔚来的75%、理想的58%和小鹏汽车的57%。 同样作为对比,吉利汽车2023年资产负债率为55.79%。 此外,截至2023年末极氪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金额仅余32.6亿元。 接下来的研发缺口,不能只靠内部输血了。 此时,极氪的造血能力也尚未完善。 尽管其营收构成主要来源于三块业务,包括整车销售、三电业务、研发及其他服务。 但显然,整车销售仍旧是大头。 因此,寻求外部资金输血是必然之举。 然而,就如同我们此前所言,资本也是双刃剑,新造车企业通过上市解决了燃眉之急,但身不由己的时刻也会越来越多,极氪是否能够一边接受资本的扶持,一边突破资本市场的裹挟?显然,即便是有实力有靠山的极氪,想要资本面前“踩住刹车,打好方向”也绝非易事。 这些,都将是极氪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 现在,真正考验的时刻到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人汽,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最后一只AI独角兽,终于要IPO了

久违的AI独角兽终于可以上市了。

投资界获悉,4月6日晚间,证监会已同意云从 科技 科创板注册申请。 这意味着云从 科技 离IPO又近了一步。 此前,云从 科技 曾在2020年12月递交招股书,但中间过程一波三折,直到2021年7月才通过科创板上市委审议。 正如云从的投资人感叹,这个过程很揪心。

云从 科技 的历程,是一位80后博士创业的故事。 1981年,周曦出生于四川内江市,先后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取得了计算机博士学位。 2011年,周曦放弃留美,选择回国——到重庆研究AI。 云从 科技 正是脱胎于周曦参与的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研究院项目,2015年正式应运而生。

成立时间最晚,云从 科技 是“AI四小龙”最后一只独角兽 ,一路走来融资至少11轮,曾经蔚然壮观。 此后,中国AI赛道开始沉寂。 经历了大浪淘沙之后,商汤终于成功上市,旷视上会也获得通过,而依图选择终止IPO。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这群中国最耀眼的AI独角兽悄然间走向了不一样的命运。

中科大学霸创业

7年,做出估值300亿

云从 科技的故事,起源于 中科院的一间实验室 。

1981年出生于四川内江市的 周曦 ,自小成绩优异被称为“神童”,18岁那年顺利考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读于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在这座被誉为“科学家摇篮”的高等学府,周曦开始崭露头角,曾凭借声纹识别研究获得NIST评测世界冠军。

在中科大完成了本硕连读之后,周曦继续着求学之旅,在2006年来到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下称“UIUC”),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 值得一提的是,周曦的博士生导师正是“计算机视觉之父”黄煦涛教授,而后者当年仅在全球招收三位学生。

读博期间,周曦将研究方向由语音识别转向了图像识别。 这一过程无疑是痛苦的,周曦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他曾回忆过,“实验结果基本上都会很坏,因为程序、推导可能写错,假设也可能出错。 在这么长的链条上,很多时候我们还根本不知道错在哪里。 ”

但很快周曦就找到了突破口,在UIUC搭建了Cluster服务器阵列,将语音识别与图像识别领域交叉实践,获得的成果显著。 此后,周曦带领团队代表UIUC接连参加了多项国际比赛,先后战胜了MIT、东京大学、IBM、Sony等著名研究机构,拿到六次世界智能识别大赛冠军,并发表了数十篇论文,被引用上千次。

博士毕业之后,周曦收到了多份高薪工作的邀请。 时值2011年,中国科学院计划在西南地区筹建研究院,筹备人袁家虎(现任中国科学院重庆研究院院长)三次赴美与黄煦涛教授及周曦见面,希望能够为国内引进全球顶尖的 科技 人才。 袁家虎院长的诚意和表态,让周曦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 回国工作 。

因此,在留美5年之后,周曦放弃了优渥生活和事业,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创办了中国科学院重庆研究院智能多媒体中心,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包括图像识别与人脸识别技术等。

2015年,周曦再次做出了一项重大抉择,决定带领团队投身创业。 谈及创业初衷,他曾表示,前沿尖端技术的创业,如果研究人员不能亲力亲为,成功的机会等于零, “亲力亲为,或许也只有很小的几率成功,即便如此,我也愿意一搏。 ”

于是,云从 科技 在这一年3月正式成立,并先将目光瞄向了银行。 当时,为了拿下一家银行的身份核验项目,云从 科技 的团队憋了好多天,写了十几页的方案。 结果,银行却表示从来没见过这么短的方案,最少都是300页起。

最终为了这个订单,周曦带着团队用2年时间提交了48种方案,直到内部测试准确率达到99.8%,客户才签下合同。 “这件事让我意识到,要想把技术落地,就要扎根行业,与行业共同成长。 ”周曦曾回忆道。

时至今日,云从 科技 实现了从智能感知到认知、决策的核心技术闭环。 公司自主研发的跨镜追踪、3D结构光人脸识别、双层异构深度神经网络和对抗性神经网络技术等AI技术均处于业界领先水平。 在业务布局方面,云从 科技 也已在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业四大领域已逐步实现成熟落地应用。

当然, 持续亏损仍是云从 科技 无法忽视的问题 。 招股书显示,其2018年至2020年的营收分别为4.84亿元、8.07亿元、7.55亿元;净亏损则分别为2亿元、17.63亿元、7.2亿元,尚未实现盈利。

根据招股书,云从 科技 的估值大约在 300亿-400亿 ,但具体还是要看发行情况。 回顾创业,周曦曾经感慨,“我知道很难,但没想到这么难。 ” 好在他坚持了下来,云从 科技 如今距离登陆科创板也只剩下时间问题。 周曦,即将斩获属于自己的第一个IPO。

融资11轮,VC/PE队伍庞大

IPO一波三折

在“AI四小龙”中,云从 科技 的融资历程并没有见到太多一线美元基金的身影。

人工智能元年2015年,刚成立的云从 科技 天使轮融资6000万元,投资方为人工智能公司佳都 科技 、杰翱资本,同年年底,云从A轮融资近2亿元。 用投资人的话来说, 当时市场不是特别明朗,但云从估值已经很高了。

随后,AI在国内大爆发。 2017年,云从 科技 B轮获得5亿元融资。 此时我们能看到诸多国资背景的机构,如元禾原点、广州基金、越秀产业基金等。 背靠产业集团小米的顺为资本也来了,还有星河集团与工程院院士发起设立的基金星河·领创天下,以及人民币基金普华资本、兴旺投资等,同时还出现了老股东杰翱资本、佳都 科技 的身影。

2018年的另一个标志性节点,云从 科技 B+轮融资超10亿元, 融资规模和B轮相比扩大了一倍 ,粤科金融、中国国新控股、广州基金、联升资本、渤海产业基金、张江星河、前海德升、越秀金控等近10家机构集体赶来。 2019年,云从 科技 也获得了新鼎资本、金泉投资、众安资本、善金资本等机构的支持。

2020年更不用说。 2020年5月,云从 科技 C轮融资18亿元,投资方包含中网投、上海国盛集团、南沙金控、长三角产业创新基金、工商银行、海尔金控、信中利、工银亚投、高捷资本等等知名机构。 彼时有报道称,云从 科技 有望在2020年底上市。

但后续云从上市之路经历了一波三折。 云从C轮融资完成后,很快被纳入了美国商务部“实体清单”。 一位投资人提到,当时担心可能对后期业务拓展有影响,所幸这并未耽误上市进程。 2020年8月,云从 科技 在广东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同年12月递交招股书,但很快又被美国列入制裁名单。

更戏剧性的是,经历问询后,2021年3月底,云从 科技 因财务资料过期,上市申请被中止审核。 “这是最痛苦的时候” ,北京一位投资人描述。 随后在2021年6月,云从 科技 更新了财务资料,上交所恢复上市审核进程。 2021年7月,云从 科技 顺利通过科创板上市委审议,多了一道曙光。

此后经历了一段漫长的等待。 就在昨日(4月6日),云从 科技 终于通过科创板注册。 一位参与了云从融资的投资人感慨,这是最让他揪心的一个项目,“凡项目上会必过的信心差点被摧残殆尽”。 接下来,便是等待云从 科技 的IPO敲钟。

最后一只AI独角兽,

唏嘘间,大家走向不同的命运

云从 科技 终于等来了IPO,宣告这一个时代的落幕。

曾几何时,无VC不投AI。 数据显示,2015年-2018年,AI领域的投资频次和投资总额均快速增长,在2018年最高峰时,这一领域投资总额过千亿元,投资笔数接近500笔。 融资似乎成了一场竞赛,行业的融资记录被一遍又一遍地刷新,成为中国创投史上罕见的一幕。

在当时,几乎每一家投资机构在被问到人工智能时,给出的回答不是“我们已经投了”就是“我们正在看”。 正是在这样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下,以“AI四小龙”为代表的的一批创业公司应运而生。

其中, 云从 科技 成立时间最晚 ,2015年——而商汤 科技 成立于2014年,依图 科技 成立于2012年,旷视 科技 成立于2011年。 伴随着AI融资狂潮,AI四小龙一时炙手可热。

但好景不长,在烧钱、亏损的质疑下,国内AI行业急转直下。 “我已经很长时间没看AI的创业项目了”,一位北京VC投资人曾对投资界坦言。 随着AI融资寒冬,云从 科技 成为了所剩不多跻身独角兽行列的AI创业公司。

而一旦没有了输血,摆在AI公司面前的选择并不多:要么悄悄关门,要么谋求上市之路。 兜兜转转,“AI四小龙”各自走上了不一样的命运。

2021年12月30日,商汤 科技 正式挂牌港交所,最新市值高达2000亿港元,成为国内AI第一股。 如果按原计划,商汤 科技 本应在12月中旬就已完成IPO。 结果却在12月10日突生变故,因地缘政治原因不得不推迟发行。 在这场生死博弈中,商汤 科技 选择坚定不移推进IPO——仅经过一个星期的调整,再次宣布重启公开招股,最终成功上市。

而其他人上市之路十分坎坷。 早在2020年11月,科创板就宣布依图 科技 IPO获得受理;仅仅一个月后,四小龙中成立时间最晚的云从 科技 ,科创板IPO也获受理;随后在2021年3月,旷视 科技 也申报了科创板上市。

令人意外的是,2021年7月初,依图 科技 主动撤单,IPO之旅戛然而止。 同月,云从 科技 上会获得通过,旷视 科技 也在两个月后上会获得通过。 如今,在提交注册超8个月后,云从 科技 先于旷视 科技 获批注册。 根据上交所最新显示,旷视 科技 注册申请目前处于中止状态,原因为公司财报更新。

而另外一家被寄予厚望的AI企业格灵深瞳,上市后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成立于2013年的格灵深瞳,在上市之前至少获得7轮融资,背后集结了一众知名VC/PE。 曾经创投圈认为格灵深瞳估值能够达到3000亿美元。 然而今年3月,格灵深瞳正式登陆科创板,但开盘即破发,最新市值仅有50亿元,实在是令人唏嘘。

即便惨淡,但上市起码还有翻身的机会。 一级市场投资人感叹: “现在的形势是哪里能上就上哪里 。 AI公司做各个行业的落地,摊子铺得很大,成本投入很高,上市肯定是为了确保有持续的现金流注入。 ”这一次,留给AI独角兽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13726.html
姚明被迫提前退役 王治郅也被祸害 他让中国篮球倒退二十年!
AI 智能眼镜 苹果被曝正开发 或将明年推出 便宜版 V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