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模式再获肯定 WUXI入选中国报业创新案例 IP IP

5月29日,在河南开封举办的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大会传来喜讯——由澎湃新闻技术团队开发建设的IP WUXI ,成功入选2023年度中国报业经营管理优秀单位创新案例。

IP WUXI于2023年12月29日正式上线。

IP WUXI城市形象平台,是澎湃新闻与无锡日报报业集团合作,根据成功建设运营全国首个城市形象资源共享平台——IP SHANGHAI 的经验,开发建设的又一城市形象传播平台。

2023年7月,无锡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澎湃新闻)、无锡日报报业集团三方签署共建战略协议,共同打造IP WUXI城市形象资源库,共建创新、开源、共享的城市形象内容生态系统,共谋数智时代城市形象塑造、视觉展示、传播推广等领域的新理念与新路径。

IP WUXI战略合作协议签署。

2023年12月29日,IP WUXI正式上线,是当年无锡城市视觉形象建设工程重点项目之一,今年则被纳入无锡市委宣传部“无锡市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重点实施项目”。其整体定位是集无锡城市形象传播平台、宣传推广视觉生态系统、全新城市文化创意品牌、新型全媒体融合传播平台为一身,助力更多内容创作者生产更多无锡城市形象宣传内容。

中国报业协会表示,包括IP WUXI在内的入选案例,反映了近年来我国报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示范性。

IP WUXI是当前全国各地建设城市形象平台的成功案例之一。

2021年,为探索超大城市国际传播的上海样本,上海市委宣传部、市委外宣办率先推出城市形象资源共享平台——IP SHANGHAI,并委托上海报业集团澎湃新闻建设运营,使之成为国内首个广泛汇聚政府、媒体和社会创作资源,服务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的资源共享平台。

IP SHANGHAI围绕内容建设和社群运营,突出上海形象的视觉表达,激发大众创作和民间叙事,探索众创型资源共享模式,壮大国际传播社群力量,先后推出“Z世代在上海”、“上海,无限可能”、“机遇上海”等重大国际传播项目,发起“城市摄影大赛”、“SHANGHAI IN MY MIND”等系列主题活动,已吸引3万名专业创作者、820余家机构用户入驻,海外账号运营一年粉丝超过60万,触达海外账号数6500万,成为海外平台成长最快的城市形象类账号之一。荣获“第三届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和上海市“中华文化走出去”、“银鸽奖”等多项荣誉。

据不完全统计,IP SHANGHAI引领带动的已上线运行的城市形象IP平台还包括:IP WUHAN(武汉)、IP YANGZHOU(扬州)、 IP LINYI(临沂)等。


IP热究竟热的是IP本身还是一种商业的操纵模式

关于“IP热”这个话题,我们已经进行过多次或深或浅的报道或分析了,这篇的特色之处在于,会把很概念的道理说的比较简单,更重要的是,作者同样坚持:IP并不是“现象”,好的IP是一个长期命题。 IP热是什么意思?IP,英语“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直译为“知识产权”。 IP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也可以是一个概念、一个形象甚至一句话;IP可以用在多种领域,音乐、戏剧、电影、电视、动漫、游戏……但不管形式如何,一个具备市场价值的IP一定是拥有一定知名度、有潜在变现能力的东西。 美国迪士尼公司就是运营IP的高手,依靠米老鼠等深入人心的形象,不但拍摄动画电影,还创造了史上最成功的主题乐园。 印有米老鼠等形象的玩具、服饰等衍生产品所创造的利润远远超过电影本身的产值。 中国众多影视公司正以迪士尼为榜样,力图复制这一模式。 那些具备一定知名度、拥有较多粉丝的作家作品于是成为影视公司紧盯的对象。 “IP热”告诉我们什么?聚焦当下文化消费市场,“IP热”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关键词。 改编自热门网络小说《鬼吹灯》系列的电影 《寻龙诀》上映后凭借16亿元票房领跑新年贺岁档;《花千骨》《琅琊榜》等IP改编剧不仅获得了高收视和高点击量,衍生游戏也获得了不俗的下载量;演出市 场上,根据网络小说《玩命爱一个姑娘》改编的同名舞台剧正在北京火热开演……从内容来源到开发方式,从营销手段到产业模式,抢占IP资源成为颇为流行的行业现象。 如何看待“IP热”现象?是文化产品价值链的延伸还是折射出原创能力的匮乏?该如何理性挖掘IP价值?开发潮,热闹背后虚火也旺【案例】根据畅销小说《左耳》改编的同名话剧如今正在北京上演,仅在预演阶段就预订出了全年60场演出,剧组的排练视频在网络上获得了超过100万次的点击量;同 名电影在2015年4月上映后,获得了近5亿元的高票房。 话剧《左耳》出品方负责人表示,喜欢原著的读者至少带来三成票房收入,收回制作成本有了保证。 《左耳》在电影、话剧市场上的火爆,是近年来IP开发热潮的一个缩影。 乐视视频1月20日宣布,未来将投入70亿元扶植基金打造超级原创IP;阿里影业表示,要以逐轮淘汰方式研发“超级IP”。 进军IP开发成为很多互联网巨头、影视文化企业的共同选择。 IP是英语“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直译为“知识产权”。 现在通常所说的IP,广泛意义上来讲是指那些被广大受 众所熟知的、可开发潜力巨大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IP的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也可以是一个概念、一个形象甚至一句话,可以应用于音乐、影 视、游戏等多个领域。 美国迪士尼公司即是运营IP的成功典范,依靠米老鼠等广受欢迎的形象IP,衍生出主题乐园、玩具、服装等多种产品,收益远超电影本 身。 IP概念在中国影视文化界火热起来大约始于2014年。 这一年的影视产业被称为“网生代”元年,“小时代”系列、《匆匆那年》《同桌的你》等由 小说或歌曲改编而成的作品在市场上纷纷取得高票房,IP改编热潮到来。 数据显示,我国2013年基本没有特别大的网络剧,2014年小说IP改编作品有 20部左右,2015年有40多部IP改编剧,到2016年,这一数字有望突破100部。 在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看来,IP开发热潮的到来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的必然体现。 随着收入水平逐步提高,人们的精神文 化需求越来越旺盛,文化消费市场越来越大,文化产品形态越来越丰富。 如果说IP是一个内核,它存在的方式则可以在漫画、小说、电影、玩具、游戏等不同形态 中转换。 通过对热门IP的多元化开发、多渠道推广,将其价值最大化发挥,这也是成熟文化市场的惯常做法。 尽管IP改编热在我国兴起较晚,但发展迅猛,热门IP早已被一抢而空。 业内人士介绍说,近一两年网络IP版权费一涨再涨,3年前10万元一个, 如今随便一个IP就是100万元,有的达到千万元高价,一些IP价值被过分高估。 抢IP、囤IP成为不少影视企业的工作重心,一首流行歌曲,一篇点击率高 的帖子,甚至《新华字典》、“俄罗斯方块”等概念,都被买去当作IP开发。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赵晖坦言,IP概念并不是中国独有,但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当下中国的影视业这般追捧IP,乃至达到疯狂的程 度,这种现象折射出中国影视行业的深层问题。 资本追逐IP,目的是想把一个项目尽快变现,反映了影视文化业界的急功近利和浮躁心态。 如果一味地依赖IP、 热炒IP,而摒弃影视内容本体,那么在资本的裹挟下,创作会越来越粗糙,原本就较弱的原创能力将受到进一步损害。 2.创意短缺,“IP热”折射影视发展困局【数据】2015年,国内有近30部IP改编的电影,贡献了约80亿元的票房。 招商证券发布的报告显示,上游的IP储备与交易、中游的影视剧制作与运营、下游的衍生品市场这三者形成了完整的影视剧IP产业链,三者互通将打造出超万亿元IP市场。 影视产业购买文学作品版权的传统由来已久,IP开发将推动这一传统做法的操作规范化和精准化。 在业内人士看来,近年来IP改编热潮的出现是影视文化产业迅猛发展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 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吴兵认为,IP改编的“井喷”并非是原创动力不够,而是目前的市场判断机制还不能准确提供对原创剧本的判断依据,而IP则能直观地展示一个作品的潜在消费群体和市场价值。 中国影视产业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创意短缺是“IP热”出现的首要动力。 从2010年的刚过100亿元到2015年的440亿元,中国电影票房突飞猛进。 随着银幕增长数量向三四线城市下沉,中国电影市场依然具备巨大 的发展潜力,吸引了大量投资者蜂拥而入。 目前,网络、阿里巴巴、腾讯、乐视等互联网巨头纷纷成立了影视部门。 电影产业不缺资本,缺的是能拍成电影的创意, 拥有较强“粉丝”基础的IP则成为重要的创意来源。 “利用成熟IP开发影视作品的最大好处是可以降低投资风险。 ”中文在线总裁童之磊分析说,以IP主要来源网络小说为例,这些畅销小说是广大网民 从海量作品中筛选出来的,符合网络时代读者的审美,将它们改编成影视剧、游戏等产品更容易引起共鸣。 游戏产业的市场反应佐证了童之磊的看法——有数据显 示,有IP的手机游戏下载转化率是无IP游戏的2.4倍,收入则是无IP游戏的两倍。 “IP热”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影视产业原有的创作模式。 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影视制作不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是可以和受众实现充分互 动,提高关注度的过程。 IP改编成影视作品的过程中,创作者与受众保持互动会不断引起热议,更易得到受众的关注,从而在宣传推广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 超级IP《鬼吹灯》改编的电影《九层妖塔》《寻龙诀》为例看,《鬼吹灯》的IP号召力为影片省掉了上亿元的宣传费。 显然,作为一种影视运作方式,IP是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艺术创作综合开发的范例。 业内人士坦言,凭借天然的话题度与庞大受众群,与原创剧本相比,IP改编确实讨巧而省力。 乐视影业高级经理梁女嫣介绍说,“IP热”本质上看是 粉丝经济效应,粉丝数量及粉丝类型是投资方选择IP时最看重的因素,数量大意味着转化为观众的基数大,粉丝类型更集中则营销效率更高。 需要引起关注的是,大量涌入影视产业的商业资本并不具备相应的专业背景,缺乏对原创作品的判断力,只能靠追逐有名气的IP控制试错成本。 腾讯视 频总编辑王娟表示,IP不是万能的,在当下单纯追逐IP的热潮中,更需要冷静。 影视文化产业归根到底是内容主导产业,如果对内容重视不够,即使热门IP也 很难获得市场认可。 3.丰富内涵,警惕出现“一窝蜂、一阵风”【探索】网络成立了网络文学,并签约影视、游戏等多家合作伙伴,进行IP产业链开发。 腾讯收购盛大文学成立阅文集团,以文学为源头,促进精品IP在线下出版、影视、游戏、动漫、音乐、周边等泛娱乐领域的多态呈现,实现文字阅读市场价值最大化。 对于当前的IP开发热潮,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指出,业界一定要理性对待,警惕出现“一窝蜂、一阵风”。 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重 视IP说明业界已认识到内容质量的重要性,但也要看到IP开发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急功近利。 影视产业投资较大,投资方肯定不仅希望IP的“粉丝”来看, 也希望其他人都来看,如何打动后面这批人,才是充分挖掘IP价值的关键所在。 制作方与IP提供方分工合作,各取所长,从而提升作品质量,达成商业利益最大化,这是影视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如果单纯利用IP带来的“粉 丝经济”进行一次性开发,无疑是对IP的过度消费,很可能毁掉一个优质IP。 在IP的“老树”上开出“新花”,通过影视产业与文学、动漫、游戏等领域的跨 界融合进行模式创新,创作出不同业态的精品,丰富IP内涵、提升IP价值,从迎合消费需求转为主动引导消费需求,这是IP开发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IP开发热潮中,不断出现的版权纠纷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不久前,《匆匆那年》小说作者九夜茴要求某视频网站停止播放网络剧《匆匆那年:好久不 见》;悬疑小说家周浩晖起诉电视剧《美人制造》涉嫌抄袭其小说《邪恶催眠师》。 业内人士预测,由于IP价格被炒高,今年的著作权纠纷将会更集中。 中国版权 保护中心法律部主任孙洁表示,IP凝结着作者创作作品的价值,完善版权保护政策,降低维权门槛,加大侵权处罚力度是IP开发的必要前提。 在魏鹏举看来,构建健康的IP生态首先要继续鼓励原创,只有越来越多的原创作品进入市场竞争,才能优中选优,提升IP的审美价值。 同时,要在法 律层面加强监管。 此外,当前影视文化产业出现一种“产品经理”现象,投资方一味追求项目盈利状况,而不管作品本身好不好。 “文化产品不仅具有经济属性,更 需注重社会效益,要引导从业者在IP开发过程中‘两个效益’并重。 ”魏鹏举指出。 中国电影市场主要IP来源●网络小说类:这是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IP来源。 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开始,越来越多的影视投资人关 注到网络小说领域。 仅在2015年“五一档”,就有由小说改编而成的《何以笙箫默》《左耳》《万物生长》等多部作品上映。 《死亡循环》《三生三世十里桃 花》《盗墓笔记》等一大批网络小说已公布了IP项目的启动。 ●音乐类:由高晓松监制的电影《同桌的你》拿下近5亿元的高票房,让热门歌曲IP在电影圈获得了青睐。 何炅执导的《栀子花开》、流行金曲《爱之初体验》同名大电影均在2015年暑期档上映。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小苹果》《一生有你》等流行歌曲演化而来的电影也已全部立项。 ●动漫类:改编自日本动漫的电影《哆啦A梦:伴我同行》在2015年“六一”档上映,票房突破5亿元。 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源自国产动漫形象的《黑猫警长之翡翠之星》《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备受瞩目。 ●游戏类:IP这个词原本是在网游行业被炒得火热,随着互联网企业深入到影视行业,更多热门游戏被搬上大银幕。 《古剑奇谭》《仙剑奇侠传》《轩辕剑》等知名游戏都被传出即将改编为电影的消息。 ●热门综艺类:同名电视综艺节目改编而成的电影《爸爸去哪儿(1、2)》两部票房近10亿元,《奔跑吧兄弟》票房达到4.3亿元。 《中国好声音》《极速挑战》等多个热门电视节目均被制造成了电影版本。

COD手游再获动视肯定,更多超级IP将洗牌全球手游市场?

每一次财报的公布,都是 游戏 巨头们“大秀肌肉”的时候,这些财报不仅展示了巨头们在某一时间段的整体成绩,还包含了他们对于 游戏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

近日,动视暴雪公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4月1日-6月30日)财报。财报显示,动视暴雪第二季度净营收达到了19.3亿美元,相比于预期的16.9亿美元高出13%,同时也高于去年同期的13.96亿美元;净利润为5.8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3.28亿美元相比增长77%。

其中,动视成为了推动营收的主力军。在Q2季度中,动视的收入达到9.92亿美元,相比于去年同期增长了270%,惊人的成绩背后是《使命召唤16》和《使命召唤:战区》在市场上的巨大成功。

据了解,《使命召唤16:战区》的玩家人数目前已突破了7500万人,而《使命召唤:现代战争》在发行季度之外增加的玩家数量超过了《使命召唤》系列的任何一款 游戏 。PC上,《现代战争》迄今为止的消费是前作的两倍多。

得益于《使命召唤》(COD)IP的巨大成功,立足于这一经典IP而生的《使命召唤》手游也迎来了强劲的表现。据财报透露,《使命召唤》手游的玩家参与度和消费投资能力均实现了强劲的环比增长,不仅占据了美国应用商店收入榜中的榜首位置,而且第二季度的三个赛季每个赛季产生的净预订量均高于前一赛季。

《使命召唤手游》的成功对于如今逐步走向全球的中国 游戏 厂商来说,似乎具有更大的启发意义。

全球性IP的正确打开方式

尽管在该份财报中,动视暴雪并没有披露关于《使命召唤手游》的相关营收信息,但据Sensor tower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至6月24日,由动视暴雪与腾讯天美工作室合作推出《使命召唤手游》在全球的下载量已经突破了2.5亿次,而这一数据包括了由动视暴雪,腾讯及Garena Online发行的所有版本。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上线于2019年10月1日的射击类手游,仅仅用了8个月便达到这一伟大的里程碑,而花费同样时间的Epic Games《堡垒之夜》和《PUBG Mobile》全球移动端的累计下载量分别为7800万和2.36亿。其中,《使命召唤手游》下载量最大的市场在美国,贡献了近4500万次下载。

而在营收方面,《使命召唤手游》在全球的总收入达到3.27亿美元,相较于《PUBG Mobile》在同等时间内的收入高出78%,是《堡垒之夜》在iOS同期收入的83%。

《使命召唤手游》强劲的势头让一直不被玩家看好的动视暴雪更加坚定了自己在移动端的战略部署。在2020年Q2季度财务电话会议的问答环节中,动视暴雪首席财务官Dennis Durkin表示,《使命召唤》手游的成功证明动视在其移动端战略上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使命召唤手游》并不是动视暴雪公布的第一款手游作品。早在2018年,暴雪就向玩家透露将会和网易推出《暗黑破坏神》手游版——《暗黑破坏神:不朽》。但在消息公布之后,动视暴雪却遭到了不少玩家的吐槽和反感,YouTube上的宣传片更是在短时间内被踩36万次。

让大多数人感到疑惑和不解的是,一个主机厂商为何要“屈尊”去做手游?在这种预设的“优越感”下,暴雪在移动端的战略被不少人认为是“恰烂钱”,其中除了包含部分玩家内心根深蒂固的 游戏 鄙视链外,也有部分玩家担心,若动视暴雪一旦进军移动端领域,会把“暴雪出品必属精品”这玩家所瞻仰多年的金字招牌给砸烂。

实际上,随着近年来中国 游戏 厂商出海的产品被市场逐渐认可,中国公司在 游戏 研发能力上也实现了从以前追赶日韩,到如今业界公认的手游研发实力世界领先地位的转变。这样的转变所带来的结果,便是中国厂商出品的手游相较于外国手游而言,在品质和研发经验上存在着巨大的优势。

在这一点上,中国公司完全可以利用自己领先世界的手游研发能力,搭载上欧美主机IP,打通全球市场。这也是中外厂商多年来所设想并尝试的全球手游市场战略,而《使命召唤手游》的出现和成功,正把这种设想第一次转化为实践,并证明了这一战略的可行性,剩下的问题便是这些拥有世界级IP的公司是否愿意把IP的改编权、海外发行权授予中国公司。

研发能力受认可,IP战略成中国厂商出海新选择

“大IP授权+中国厂商研发并在全球发行”这一个崭新的合作模式,在手游市场全球化浪潮下显得尤为让人瞩目,因为这不仅能弥补国外厂商在手游研发上的短板,而且对中国厂商出海同样意义重大。

在以前,中国 游戏 厂商跟手握大IP的欧美主机厂商合作推出一款IP手游产品,一般都仅限于在部分地区发行,不允许在全球发行,比如育碧授权、龙图研发的《英雄无敌》,其发行范围就仅限于亚洲地区。

当出海热成为主流后,大多数中国出海产品又会面临出海没IP的尴尬情况。即便是与中国厂商接触最多的日本公司,也不太愿意把IP海外市场的发行权给中国公司,使自己多一个竞争对手。况且日本本土IP影响力大多只限于亚洲地区,在全球市场背景下,改编日本的IP比较难适应西方市场。

随着国内手游市场的成绩逐渐取得成效,中国厂商的名气开始打响,中外厂商的信任度也有所上升,双方的进一步合作成为了全球化浪潮下双方的必然选择。腾讯、网易等一些中国最强的手游研发团队近年来开始尝试与世界级的IP接触,不再把重心局限于国内市场,而是扩散到全球市场上。

比如漫威与网易合作推出的《漫威:超级战争》、宝可梦和腾讯合作的《宝可梦大集结》等等,这些 游戏 都是计划立足于全球市场这一制高点,来进行部署和运营。通常而言,这些合作授权的IP都具备普适性,能够在全球市场上找到不同地区玩家间的最大公约数,其中则以欧美IP居多。

在这些全球发行的中外合作产品中,成绩的好坏通常与 游戏 的核心战斗玩法存在着巨大的关联。这是因为战斗玩法是玩家的对 游戏 的最强烈的第一印象,而这一印象是否符合玩家脑海中对于经典IP的想象尤为重要。

《PUBG Mobile》、《使命召唤手游》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咎于腾讯对于这两款 游戏 在主机/PC端上玩法的最大程度还原。同时这也给各大出海厂商提了一个醒,即便手中握有全球性IP也不代表就能成功,如何在手机上重现经典IP“内味儿”是其中的关键。

结语

在动视暴雪季度财务电话会议上,Durkin在被问到《暗黑破坏神:不朽》将如何影响《使命召唤》手游时,说:“在移动领域,还有很多东西要做。《使命召唤》手游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不过这仅仅只是皮毛。”意思很明显,动视暴雪将会继续加大在移动端的投入。

《使命召唤手游》作为第一款依附经典主机IP、中国厂商研发的全球性产品,它的成功意味着此后将会有绵绵不拒绝的大主机IP的改编手游将在海外登场,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厂商所扮演的角色也将越来越重要。

可以预见的是,在欧美大厂进驻移动端领域的过程中,这一个新的中外合作模式必将会越来越多地出现,这意味着中国厂商的出海之路又将多了一项可选项,而对于国外厂商来说则更像是一个必选项。

这也给中国出海的厂商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即在下一阶段的全球化市场中,中国厂商们依旧占有“客场优势”。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13829.html
弘扬中阿友好精神 推进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
品牌主宰搜索排名 用户数据被挪用 2500页文档曝谷歌搜索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