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传奇篇章 讲述守护 在沪开演 音乐剧 忠诚 中央文库

曹玲娟

由上海音乐学院出品的红色题材音乐剧《忠诚》自2021年在上海首演以来已走过北京、厦门等城市。5月29日至5月31日,这部以“中央文库”历史为蓝本的原创音乐剧在上音歌剧院再度开演,向年轻一代鲜活讲述守护“一号机密”档案的前辈们的英雄往事。

“作为上音音乐戏剧系的毕业大戏,《忠诚》的排演已跨越了三届毕业班,同学们在舞台实践中获得了宝贵经验。”《忠诚》作曲兼音乐总监、上音音乐戏剧系主任安栋教授介绍。据悉,本轮演出纳入上音学科建设展演季暨上音歌剧院春季演出季,方书剑、胡超政、马良、夏振凯、袁野等音乐剧演员加盟。

音乐剧《忠诚》

在“中央文库”这座中国共产党首个中央级秘密档案库中,保存着中共中央从1922年至1935年的2万余件历史文献。从1927年中共中央秘书处建立到1949年上海解放,在长达20余年的动荡岁月和战火硝烟中,中国共产党的“一号机密”就秘密存放在十里洋场的大上海,隐匿在国内外反动势力的眼皮底下。20多年中,10余位地下党员呕心沥血、舍生忘死,接力守护着党的“一号机密”。解放后,这些珍贵的档案资料都完好无损地入藏中央档案馆,它们被誉为“比黄金还要珍贵的国宝”。

音乐剧《忠诚》讲述的正是以张唯一、陈为人、韩慧英、陈来生等为人物原型的我党地下工作者,在上世纪接力守护“中央文库”、完成光荣使命的故事,也是首次以音乐剧形式展现这段中共隐蔽战线斗争史上的传奇篇章。

音乐剧《忠诚》

盛大的群舞场面与多媒体画面结合,把观众带入上世纪30年代的动荡岁月。当谢幕音乐响起时,一幅幅“中央文库档案”守护者原型黑白照片呈现在舞台正中央大屏幕上,向英雄们致敬。“我们在创作《忠诚》时,注重让整体音乐更具现当代风格,让旋律易于流传。”安栋介绍,作为发生在上海的故事,《忠诚》还融入江南音乐、上海沪剧小调、部分沪语台词等,让作品充分体现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特色。

剧中黄包车夫向晓辉的扮演者之一、青年音乐剧演员方书剑深有感触。“向晓辉和他的父亲这样的小人物,无论遭受过多少身心磨难都义无反顾地为党、为祖国的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全部。”为了尽可能还原凡人英雄,方书剑努力去感受作为黄包车夫的生活状态。“作为年轻一辈音乐学子,我们要不忘初心、用心演绎,让更多人通过音乐剧了解我们党的光辉历史。”

据悉,《忠诚》这部剧,融入了上音本科四年级课程《音乐剧剧目排演》课程的教学。“在上音‘教创演研’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我们将原创剧目的排演过程融入课程,而剧目通过不断上演所获得的反馈也能反哺课程教学。”安栋说。此前,《忠诚》主创还和上海市档案馆合作,走进厦门理工大学开展音乐党课。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上音音乐戏剧系毕业班学生将《忠诚》(音乐会版)送进上海杉达学院,这也是该剧目首次以音乐会的形式进入高校。


音乐剧歌剧魅影的观后感 1000字左右

剧院魅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881年的巴黎的故事。 一个卡西莫多似的苦命人游荡在巴黎歌剧院迷宫般的地下室中。 年少的不幸让人们同情他的身世,但丑陋的面容更使人们对他恐惧与排斥,不知道他来了歌剧院多少年,但他安于成为人们心中的魔鬼,成为歌剧院的幽灵。 这幕歌剧,便是讲述这个剧院魅影的传奇故事。 一出悲喜剧 在这场歌剧中,有人只出现短短的一瞬,便消逝了。 有的人却经历物是人非的变迁,依然健在。 有的人咆哮命运的不公、向社会报复,有的人享受贵族的荣耀与幸福,安享生活。 沉陷于爱情的泥沼,或者为爱疯狂。 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在巴黎歌剧院的剧场内。 这是一幕爱恨交织的悲喜剧。 结局出人意料,却也是皆大欢喜。 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什么是爱?谁能说得清道得白呢?两情相悦的幸福,背后总有自我牺牲的悲壮。 包容是爱,宠溺是爱,暗恋是爱、依恋是爱、虐恋也是爱……我们每个人都深深的陷入爱的漩涡。 期待着、享受着、回味着、追忆着爱。 剧院魅影,一个出生于贵族家庭的“象人”,面具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以后穿的第一件衣裳。 仅仅是因为他的容貌。 他被光鲜的世界排斥了,没有尊宠、没有关爱。 漂泊四方,在任何地方都成为别人猎奇的目标,甚至成为马戏团铁笼中的小丑。 …… 喜爱“魅影”这个角色,因为他虽然容貌丑陋,但这掩盖不住他那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遮蔽不了他出众的才华,也无法抑止他对爱的追求。 他爱克里斯汀,一个巴黎歌剧院里看上去默默无闻的舞者。 “魅影”为她创作优美的音乐、华丽的歌剧、教导她歌唱、训练她的舞姿。 帮助她成为一个令整个巴黎倾倒的女神。 “魅影”以为克里斯汀就是他的,或者说是因为他向她倾注了所有的热情。 她代表了他所有的理性(对音乐的热爱)与非理性(对爱的痴狂)的追求。 当克里斯汀与拉乌尔在巴黎歌剧院的楼顶海誓山盟的时候,魅影的心碎了。 再次感到无依无靠、被抛弃。 凄厉的呼喊响彻巴黎的夜空,却仍然无法改变命运的安排。 他并不想复仇,或者说,他也知道自己无力改变现实世界中的一切,所以他才会使用偷梁换柱的手法,杀死皮昂吉,把自己扮演成唐璜,成为他为克里斯汀创作的歌剧中的角色,在厚厚的披风下掩饰自己的面容,在警察遍布的巴黎歌剧院中,在舞台上与他心中的爱人上演这幕绝唱。 希望在他自己创造的世界中,成为爱的主宰。 也许,他知道,在现实上演的悲喜剧中,他必须死。 他带走了克里斯汀,然而,他真的是为了占有她、霸占她吗?未必。 因为当克里斯汀不在乎他的容貌,给他深情的一吻时,他颤抖了。 我甚至能感觉到那副“怪兽”似的脸上在流泪。 这是一种幸福的感觉,一种常人难以体味的幸福。 他并不残忍,也不缺同情心,他需要的是他人的尊重,所爱的人对他的尊重。 他可以放弃克里斯汀,让她与拉乌尔远走高飞。 但希望看到克里斯汀的坦诚,看到拉乌尔的执着。 当拉乌尔宁肯被吊死,也不愿放弃克里斯汀的时候,魅影明白了,这个看似柔弱的男人,拥有更大的勇气。 对爱的追求,能给人和脆弱的人带来巨大的勇气。 爱的力量能促使我们忘记一切恐惧、去争取。 也许我们可以说,魅影的残忍来自于他童年的不幸经历、来自于他自卑的人格。 但我们又怎能评价一个人人格的优劣呢?每个人都是在一次次的伤害中成长。 受到别人伤害的时候,往往也会伤害别人。 但我觉得,拉乌尔对克里斯汀的爱,更多的是一种对年少伙伴的梦幻般想象。 或者说,歌剧在对他们两人爱情的刻画上多少显得有些单薄。 让人感到只是一个灰姑娘遇见王子的梦幻。 甚至让人以为,克里斯汀因为拉乌尔贵族的身份和财富才跟他在一起的。 而拉乌尔和克里斯汀后来怎样呢?无从得知。 歌剧开始的拍卖会上,为什么只有拉乌尔一个人呢?克里斯汀呢?30年的时间已是沧海变桑田,但这个倾城的美丽女孩,是否已长眠地下了呢?更不知道她是否还记得那个拥有丑陋却极富才华的 魅影 。 一种令人心醉的美丽 华丽的服饰、精致的布景、变幻莫测的舞台,再加上专业的演员。 使得这幕百老汇的歌剧显得如此美丽。 从演出开始,巴黎歌剧院的拍卖会上展示第663件拍品的时候,就感觉自己仿佛来到了1911年的巴黎。 昏暗的拍卖会现场、垂垂老矣的拉乌尔,落满灰尘的海报,有些机械失灵的铙钹,倾覆的吊灯,让人情不自禁的投入其中。 倏的一下时空倒转,30年前的巴黎歌剧院一片金碧辉煌。 《汉尼拔》的排演,有些耍大牌的皮昂吉腆着肚子在演唱。 灯光照得他将军的盔甲闪闪发亮。 只有惊叹的份。 …… 当场景转移到歌剧院的地下湖时,干冰营造出梦幻般的效果。 小舟在湖面穿行。 魅影此时仿佛变成驾驶贡多拉的船工,引领着克里斯汀来到他的宫殿。 当拉乌尔与克里斯汀为了避开魅影,来到歌剧院楼顶的时候,背景墙上显现的是19世纪巴黎的迷人夜景。 街巷里闪烁的烛光与满天繁星呼应。 仿佛在星河中徘徊。 克里斯汀来到她父亲的墓前倾诉心声与困扰。 魅影出现在十字架旁。 深情的演唱,矛盾的心理,灰暗的服饰、苍白的面具,加上幽暗的十字架。 让人也为他感到无限悲哀。 而当歌剧的最后,一个女孩来到曲折的地下室,发现魅影那件披风下的面具,拿起端详、定格的时候,忽然间感到时光流转。 这感觉不亚于电影中的蒙太奇镜头。 看到这个场面,我是第一次彻底折服于剧场演出的魅力。 令人无法言表的感动,那是一种令人心醉的美丽。 第一次进上海大剧院看演出,深深的折服于歌剧的魅力。 只能说,《剧院魅影》带给我的感觉,就是一段传奇,一出悲喜剧,一个关于爱的故事,一种令人心醉的美丽。

问大家一部电影,绝对高分!!!

不知道,给你介绍几部,不错的

好看的电影多得很: 1.《深渊》 经典中的经典,个人感觉是水下电影最好看的一部。 2.《12只猴子》 布鲁斯威利主演的一部科幻片,感觉还可以。 3.《别惹蚂蚁》 一部好看的动画片 4.《幽灵船》 有点恐怖 5.《黑洞表面》不错的一部惊悚片 6.《龙虎门》由甄子丹、谢霆锋、董洁主演 7.《回到未来》3部曲,经典啊。科幻迷必看的 8.《纳尼亚传奇》2部曲,有点魔幻类,感觉可以。 9.《完美风暴》海上灾难片,很不错的一部,引人深思。 10.《美国派》5部曲,青春搞笑影片。 11.《人工智能》不错的科幻片 12.《钢铁侠》还可以。 13.《图书馆员》不错的冒险片。 14.《生死狙击线》不错的动作大片。听名字就知道 15.《歌舞青春》校园音乐剧,挺不错 16.《新海神号历险记 》海上灾难片 17.《生死时速》经典,顶下,里面的紧张情节环环相扣。 18.《魔力玩具盒》一部魔幻型的影片,感觉不错, 19.《侏罗纪公园》听名字就知道,恐龙电影,斯皮尔伯格导演的。 20.《超时空接触》个人感觉不是很好,但是都说好看,还是给你推荐下 21.《独立日》科幻中的经典 22.《末日侵袭》很不错的科幻片,但愿你看得懂。呵呵 23.《极度深寒》海上怪物片,也拍得不错哟 23.《异形大战铁血战士》,有两部,只看第一部吧,第一部很可以的,第二部不行,感觉废品。 24.《逃出克隆岛》虽然票房不佳,但是的确好看。 25.《异次元骇客》经典啊,不错的影片,一定要看的 26.《异次元杀阵》有3部好像,看头两部就可以,不错的影片,亏老美想得出来 27.《异形》经典的科幻片 28.《电锯惊魂》影响食欲的电影。 29.《记忆裂痕》不错的科幻片。 30.《活死人归来》哈哈,不错加恶心的电影。 就推荐这些吧,还有很多经典的,看完了再说。本人科幻迷,所以科幻片比较多。以上电影本人全部看过,感觉不错才拿出来的。珍惜劳动成果。

音乐剧《猫》的主题曲回忆怎么样,请赏析

1 戏剧内涵:音乐剧《猫》在海外20年的狂潮不衰,除了作品本身的精纯以外,更多的还应该归功于《猫》剧所倡导的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与理念,和这种理念可以在生活中对应的人群。 猫的伶俐、猫的乖张、猫的自由的生活方式,如此新奇的吸引着人们,从猫的生活方式中,找到一个全新的自我定位,这是个奇特的发现过程,没有人愿意用自己的生活与一只猫咪的生活做比,但是从音乐剧《猫》中,从那些千奇百怪的小生灵身上,从他们梦幻般的生活中,我们却可以从生活以外的角度,审视自我和自我的生活。 就象下面的一段文字描述的那样:在桀骜的独来独往中高贵着,在傲慢的灵性间我行我素的美丽着;智慧、敏锐而带着些许凌厉的心扉可以在永无止境的奔忙中悠然自若;放纵、忘我、酣畅淋漓的感受世界,享受着、付出着,肆无忌惮的生存;一群猫,造物的禀赋,让她们成为猫。 《猫》是一个舞台奇观,从该剧一开始,它就用开场音乐告诉观众这是一部非凡之作。 他巧妙的用猫的世界来隐喻人类的社会,这是一次关于世界观和人生态度的探讨。 2戏剧的表现形式英国式芭蕾,古典乐,摇滚乐,爵士乐为主要表现风格。 a音乐《猫》中的舞蹈《猫》中的舞蹈相当突出,这里既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又有凝重华丽的芭蕾舞,还有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现代舞,使全剧风格奔放,活力四射。 优美的舞姿、高难度的动作让我们体会到了一种纯洁无暇的美。 轻松活泼的踢踏舞体现了保姆猫风趣幽默的性格特征。 她非常具有亲和力,她总是忙忙碌碌,为猫族做一些慈善公益性的事业。 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欢她。 b音乐剧《猫》中的音乐《猫》的音乐非常动人,前后四次出现的主题曲《回忆》更是一首百听不厌的金曲。 它传遍了全世界,成为当代的经典歌曲,多次获奖。 现在《回忆》已经和《猫》剧紧紧地连系在一起,成为该剧的招牌和象征。 c音乐剧《猫》中的戏剧。 韦伯非常注重音乐剧题材的选择,这是充分的考虑到音乐剧的另外一个要素:戏剧性。 音乐的写作对于表现剧情的戏剧性矛盾冲突有着天然的优势,当剧情需要表现人物内心激烈复杂的情感斗争而又不能通过言语或肢体来传达时,音乐就承担了这个任务。 在《猫》中,当衣衫褴褛的格里泽贝拉动情的唱出“回忆”(Memroy)时,那经典的旋律把这只饱受生活摧残,离群多年而又风光不在的老猫的内心世界表达的淋漓尽致,她对美好生活的那份憧憬和盼望回到猫家族中的向往,把整部剧推向了最高潮。 每当“回忆”的旋律响起,观众总是抱以热烈的掌声,仿佛自己也成为了杰里科猫的一员,来共同庆祝格里泽贝拉被选中升上九重天获得新生。 可见音乐为烘托剧情起到的巨大作用。 这些经典乐曲都在剧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并成为每部音乐剧的标志和象征。 \\3 音乐的作用此剧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还是那些美妙的音乐,正是这些风格各异而又高度统一的音乐才把剧情一次又一次的推向高潮,让观众在惊喜和兴奋的同时完全融入到剧情当中,进入到曼妙的神话世界。 创造这个音乐神话的人正是当代音乐剧大师,英国作曲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 这位声名显赫的音乐家身上有许多耀眼的光环,他曾四次获得托尼奖、四次Drama Desk奖、三次葛莱美奖以及五次劳伦斯•奥利弗奖。 他的《猫》更是成为世界上演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音乐剧,正如这部音乐剧宣传海报上所写着的“Now And Forever”现在和永远,这也许是它经典地位的最好表达,它会续写自己的神话,吸引更多的观众。 他开创了一个音乐剧的新时代,用他独特的音乐语言诠释着他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 音乐剧四大经典名作中竟有两部都是他创作的。 无论是剧中气势辉宏的交响乐乐段还是温柔倾诉的优美旋律都深深打动着每一位观众的心。 音乐剧中的音乐创作,不同于其他形式的舞台表演艺术,有许多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则。 音乐是音乐剧中的灵魂,音乐标示了音乐剧的存在,而音乐剧也使得经典的音乐唱段得以流传经久不衰。 音乐的出色与否决定了一部剧作能否成为传世的经典。 让我们从音乐主题的选择、整体性、旋律性、戏剧性、多样性等几个宏观的方面来看韦伯音乐创作的特点:一. 主题的选择。 韦伯的音乐剧创作非常注重题材的选择,他喜欢选择一些具有严肃的社会意义、深刻的思想内涵,能引起人们内心普遍共鸣的主题。 因为这样的主题极具戏剧性、冲突性;这样,他的音乐创作就可以有很大的空间和自由度把戏剧性的剧情用音乐连接起来。 二. 整体性。 音乐剧的创作非常讲究整体性。 这是什么意思呢?音乐剧讲述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它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音乐是其中贯穿始终的线索。 从序曲到幕间音乐直至剧终谢幕的音乐,都需要有体现其整体性的音乐把它们完美的联系起来,一气呵成,使观众产生完美的整体感,而不是一首首毫无关联的歌曲大联唱。 韦伯无疑具有这种过人的整体把握能力。 从他的音乐剧中不难看出,作品的风格是一致的。 韦伯的音乐是流行、摇滚和美声的综合体,使用不同的音乐语言不仅拓宽了音乐剧的表现手段及范围,还巧妙的让人们接受了严肃题材的音乐剧也可以用轻松活泼的轻音乐甚至是摇滚乐来诠释的观念。 在配器上,他打破了管弦乐的限制,将电声乐器引入到音乐剧中,同时加入具有古典风格的合唱来渲染歌曲所要表现的内容,以此来加强作品的时代感和表现力。 要把这些不同风格的音乐语言统一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做的不好就是不伦不类。 然而,在观众听来,韦伯是很善于处理这不同“种类”的音乐的,在他的剧中,不同的乐段和不同的场景、剧情珠联璧合,古典的、流行的、甚至是激进的摇滚乐都在同一部剧中依次亮相。 我们感受到的这种结合是非常自然、统一的,并没有牵强的感觉。 从演出的效果来看,观众并没有对这种尝试提出什么异议,反而是为他喝彩,可见他把这种看似矛盾的问题在他的音乐创作中巧妙的解决了。 这不由的让人产生一份敬佩之情。 对于韦伯来说,那是一种游走于古典与流行中的自在与从容。 三. 旋律性。 旋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歌曲的灵魂。 每一部成功的音乐剧必然有让观众难以忘怀的优美旋律。 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这些经典的旋律才成就了剧作的不朽。 这一点在古典歌剧中的情况也是一样的,正如当提到《图兰多》人们马上会想到“今夜无人入睡”、说起《卡门》我们就会想起“斗牛士之歌”。 很多人也许对整部歌剧并不熟悉,然而说到其中的著名唱段,却是无人不知。 可见,好的旋律对作品的影响是多么巨大。 旋律的创作最能体现作曲家的天才,几乎在韦伯所有的音乐剧作品中,都有几首歌曲成为经典。 1978年上演的《艾薇塔》又一次引起了轰动。 提到这部音乐剧,我们马上会想到“阿根廷,别为我哭泣”这首著名的歌曲,歌曲情深意重,闻者无不为之动容,正是通过这首歌曲,人们知道了贝隆夫人的传奇故事。 无论是充满矛盾、斗争的场面,还是轻松欢快的喜剧氛围抑或是温柔缠绵的倾诉,都在他神奇的笔下妙笔生花。 听上去是那么的恰如其分。 出众的驾驭旋律的能力使他的作品总能让听者过耳难忘。 但他并没有因为讨巧的旋律而丧失创作的艺术水准,这正是他的大量作品得以成为经典和广为流传的重要原因。 说到《猫》,这恐怕是国人最为熟悉的一部音乐剧了,作为世界四大音乐剧之一,它在全球巡演的历史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自1981年上演以来,一直到现在它还在继续自己的神话,它的足迹遍及世界的很多角落。 伴随这部音乐剧的是一首经典的歌曲“回忆”,这首歌曲可以说是韦伯的代表作,是一首超越语言和地域限制而传遍全球的名作。 它已经和《猫》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该剧的招牌和象征。 就在《猫》剧的现场,当“回忆”的旋律响起,包括笔者,全场的观众都情不自禁的长时间鼓掌,那是多么令人激动的场面。 据统计,有超过200位的各类艺术家都录制过它,被录制达600多次,包括芭芭拉•史翠珊、娜塔莉•科尔和多明戈等。 当然,作为一位出色的音乐家,韦伯的音乐才能不仅体现在音乐剧领域,1996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主题歌“永恒的朋友”也出自他的手笔,莎拉•布莱曼和卡雷拉斯的倾情演唱为之增色不少,也使这首歌曲家喻户晓。 四.戏剧性。 在上面已经提到韦伯非常注重音乐剧题材的选择,这是充分的考虑到音乐剧的另外一个要素:戏剧性。 音乐的写作对于表现剧情的戏剧性矛盾冲突有着天然的优势,当剧情需要表现人物内心激烈复杂的情感斗争而又不能通过言语或肢体来传达时,音乐就承担了这个任务。 在《歌剧院的幽灵》中,韦伯创新的引进了“音乐戏剧性展开”的概念和方法,把歌曲插入到对话当中,使他们成为连接剧情的线索。 同时,在这样的剧情背景下,音乐剧中就包含了歌剧所有的要素,他不但大量的采用古典音乐的背景,用歌剧中的宣叙调,咏叹调来发展剧情,还使用一些大歌剧的片断,演员的演唱也必须用传统的意大利美声唱法。 其中的经典唱段和歌曲如“夜之歌”(The music of night),“想着我”(Think of me),“对你的渴求”(All I ask of you)等都极大的推进了剧情的发展。 《艾薇塔》中同样有“阿根廷,别为我哭泣”(Don’t cry for me,Argentina)这样的金曲,很好的完成音乐渲染剧情的任务。 这些经典乐曲都在剧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并成为每部音乐剧的标志和象征。 五.多样性。 这里主要是指韦伯创作风格的多元化和丰富性,他有一种糅合各种音乐风格的能力。 通常来讲懂严肃音乐的人一般都是专业学习音乐的,他们没有写作流行音乐的经验,也写不出具有流行味的音乐作品来。 而懂流行音乐的人又往往缺少西方传统音乐需要的那种修养,没有驾驭大型戏剧音乐的能力。 但是,音乐剧恰巧是这两者的结合,缺乏任何一种能力都不可能成为杰出的音乐剧作曲家。 韦伯出生在英国的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父母是皇家音乐学院的教授和钢琴教师,他十九岁考入了皇家音乐学院学习管弦乐编曲,严格的音乐训练使他具备了良好的音乐素质,同时,年轻的他对那时在英国正大为流行的摇滚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结合不同风格的音乐成为他一直追求的艺术目标,他成功的做到了这些。 正如他自己所言:“我创作的时候没有觉的音乐剧和歌剧有什么不同;可能是因为我出生在20世纪,如果出生在18世纪,我可能就写歌剧了。 ”在他的音乐作品当中,音乐风格不拘一格,不受任何公式化模式的限制,他大胆的使用一切可能的音乐元素,音乐风格也越来越难以简单的给出定义,时而是古典音乐,时而又是爵士乐、摇滚乐、迪斯科拉丁舞曲等。 他的最新作品《孟买之梦》再一次体现了他不断创新的探索精神,与印度作曲家拉赫曼的合作是他试图将东方文明的魅力引入音乐剧的又一次大胆尝试,评论界对这部剧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评语,但一切都需要时间来检验。 我相信人们会给韦伯一个的评判。 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他是一个素养全面、艺术视野开阔的音乐家,他并不固守某一种艺术趣味,而是大胆的借鉴,使用各种各样的音乐素材,只要是可以恰当的表达音乐剧作品的需要,就把他们融入其中。 这些都体现出韦伯作为艺术家全面的艺术修养和扎实的音乐功力。 韦伯不愧是一位音乐剧的革新者和大师,他为音乐剧开辟了宽广的艺术表现道路,并以自己的巨大成就开创了“现代派”的音乐剧流派。 为当时处于低靡状态的音乐剧注入了新的活力。 他的成功崛起使英国音乐剧走向国际,和百老汇音乐剧分庭抗礼。 在承袭传统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使自己的艺术有了不断发展的动力。 这种不断推陈出新的精神和努力成为如今繁荣的英国音乐剧市场的重要基础。 由于他的作品受到大众的喜爱,客观上,还帮助音乐剧这种剧场艺术真正走入了大众的生活。 他的作品影响着与他同时代以及后来的无数音乐剧作曲家,为他们树立了一个典范,他们永远可以在韦伯的作品中找到新的素材,新的视角。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14212.html
股价两连跌 质疑多项业务及盈利能力
2年5进欧战决赛仅1冠 紫百合遭绝杀蝉联亚军 4亚王!意甲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