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翻车了 全网抵制的钟薛高

槽值

“2024年的第一根雪糕,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

雪糕对夏天的意义不言而喻,凉爽、甜蜜、去暑,总能治愈饱经炎夏之苦的人们。

但近几年,雪糕风评急转直下,动辄20元起跳的价格让人望而却步:我能任性,我的钱包却不行。

曾经的“夏天不能失去雪糕”,一朝成了“请雪糕刺客还夏天一片净土”。

然而,去年网友手撕贵价雪糕的场面还历历在目;到今年,有消息传来,2024年,雪糕行业开局不利。

联合利华宣布剥离冰淇淋业务,进行裁员;钟薛高创始人林盛被限高,直播卖起了42.9元5斤的红薯,又成了“红薯刺客”。

(图/微博)

这一边,是曾经高攀不起的钟薛高,沦落到“直播还债”;

那一边,昔日红红火火的高端雪糕市场,静悄悄。

第一批雪糕刺客,怎么不见了

说钟薛高以一己之力,掀起天价雪糕风潮,不算冤。

2018年,“新中式雪糕”钟薛高横空出世,借助国潮风营销,一举成为网红雪糕第一家。

雪糕界爱马仕的定位,更是朝着年轻消费群体火力全开。

“还有人没吃过钟薛高,那你可out了。”

(图/钟薛高微博)

那段时间,没人比钟薛高更懂拿捏网友的心。

从瓦片造型、回字花纹设计,到20年结一次果的柠檬柚、呼伦贝尔鲜牛奶,再到秸秆做的雪糕棍、果糖替代蔗糖。

钟薛高集当时流行概念于一身:造型是国潮风,原料走高端路线,定位贴合环保概念,还不忘彼时大火的低糖理念。

同时请头部主播带货、明星代言、种草推广、植入广告加速曝光。

随着“填补中国高端雪糕品牌空缺”的口号响彻全网,钟薛高一套让消费者“雪糕消费升级”的组合拳,被无数人奉为圭臬。

(图/钟薛高微博)

然而,历史的规律无数次告诉人们,每一个看似激荡人心的卖点背后,都会标着一个更激荡人心的价格。

环保=贵,健康=很贵,高端=非常贵,xx界的xx(奢侈品)=贵到离谱。

当时,钟薛高的定价大体在13~20元,现在看或许还好(也没那么好)。

但在1块钱拿下小布丁、老冰棍,10块钱买两根巧乐兹都能在超市横着走的当时——

和其他雪糕在冰柜里混卖的钟薛高,如同潜伏的狙击手,瞄准你的钱包,随时开枪。

(图/钟薛高微博)

当年双十一购物节,钟薛高再次出手。

推出价格66元的当日限定款“厄瓜多尔粉钻”雪糕,15小时内,2万支售罄。

这一波营销大获成功,影响深远。

有人说其后的国产雪糕,突破了国外品牌如哈根达斯几十元即是“贵族消费”的瓶颈。

眼看钟薛高将一支小小的雪糕卖出花,同行们摩拳擦掌。

中街1946脱胎于传统雪糕品牌中街冰点,打造“一支专业级的雪糕”;光明则推出高端雪糕品牌“熊小白”;伊利推出须尽欢,定价均在10元以上。

相关人士将这种现象,总结为雪糕版“口红效应:爱马仕太贵,买不起;雪糕界的爱马仕,咬咬牙,还能吃。

“口红效应”指经济不景气时期,口红销量反而会上升。经济萧条时,人们的收入减少,通常会减少对昂贵商品的消费,如购房、购车或出国旅游等;转而把手中的闲钱用于购买那些昂贵商品的替代品,即相对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图/钟薛高微博)

被全网抵制的“雪糕刺客”,是刺向钟薛高的第一把剑,却也在给钟薛高的黑红之路添砖加瓦。

半年营收1亿元,一年内售出雪糕超800万片,成立3年半三轮融资。

人们一边吐槽“不认识的野糕别买”,一边践行“红黑流量本质一致,骂它就是提拔它”。

(图/飞瓜数据)

作为名副其实的“网红产品”,钟薛高蹿红速度快,流量迅猛,短期内没有竞对。

但平静的水面下,还有需求小众,产品认知扁平,消费热情转瞬即逝的隐患伺机爆发。

2021年,钟薛高创始人林盛因一段“钟薛高最贵雪糕66元一支,消费者爱要不要”的言论登上热搜;

接下来,有网友直指钟薛高旗下一款海盐味雪糕,在31℃室温下放置近1小时仍没有完全融化,品质堪忧。

话题阅读量达12.3亿。(图/微博)

钟薛高的应对方法,后来被称为危机公关界的经典负面案例。

先称“爱买不买”言论是恶意剪辑,但收效甚微;

又回应“我们认为用烤雪糕、晒雪糕或者加热雪糕的方式,来评断雪糕品质的好坏,并不科学”,仍未平息争议。

钟薛高的危机,始终离不开雪糕刺客争议:成本不高的雪糕,凭什么这么贵?

大概是响应消费者需求,亦或是抢占市场,2023年3月,钟薛高推出定价为3.5元的Sa'Saa系列新品,代号钟薛不高。

“钟薛不高”是一款成功的产品吗?

很难说不是,因为它的确成功将钟薛高推向了“里外不是人”的境地。

一方面,低价款钟薛高某种程度上掀翻了此前的高端定位,自掀招牌;

另一方面,坐实溢价太高质疑的同时,也将自己推向了内卷严重的低价雪糕市场。

高端雪糕的噱头,消费者不买账;低端雪糕的圈子融不进,消费者另有人选。

仅仅半年后,钟薛高被曝出欠薪传闻;之后,便是钟薛高及其创始人林盛被限消,销售停滞。

商超里再见到它的身影,多是在降价打折,清库存。(图/槽值)

消息一出,不乏网友拍手叫好:“雪糕界失去钟薛高,就像夏天失去了蚊子。”

但钟薛高倒下了,想象中的“一鲸落,万物生”却并没有到来。

“这可能是一个没有雪糕刺客的夏天,也可能是一个雪糕颇为难捱的夏天。”

作为全球最大的冰淇淋生产商,联合利华旗下有和路雪、梦龙、可爱多等品牌,占据了全球大约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2023年,联合利华冰淇淋业务创造的营收,相当于伊利冷饮业务的6倍、蒙牛冰淇淋业务的10倍(以2022年数据计算)。

然而这样一家冰淇淋龙头,前不久也宣布将剥离冰淇淋业务。

联合利华称,冰淇淋业务的分离,将有助于联合利华管理层加快实施其于2023年10月宣布的“增长行动计划”GAP,该GAP专注于做更少、更好、更大的事情,以推动持续和更强的利润增长。(图/微博)

关于剥离业务的原因,从2023年联合利华给其冰淇淋业务的评语中可见一斑:

令人失望,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不断下降。

财报显示,去年全年联合利华冰淇淋营收79亿欧元(人民币约603亿);基本销售额增长2.3%,其中定价增长8.8%,销量下降6%。

东西越卖越贵,销量越来越少。

(图/梦龙微博)

事实上,在夏天到来之前,危机已至。

从业者透露,去年雪糕市场都不好,品牌都有库存积压,钟薛高是最突出的那个。

“2023年是冰淇淋业务充满挑战的一年。”

联合利华在年报里对冰淇淋业务的这句总结,道出了行业的缩影。

据艾媒咨询,过去一年,我国超6成消费者对高定价雪糕的态度是“溢价太高”。

反映在市场接受度上,马上赢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5月至9月的产品销售旺季中,销售Top20产品价格带出现明显下滑。

6元以上的产品数量,从2022年的50%跌至2023年的20%左右。

一方面,近年来“消费降级”成为趋势,平替消费趋势崛起。

人们在消费诉求上剥开问题看本质:只买对的,比如高性价比;不买贵的,比如高溢价,尤其是消耗品。

FoodTalks联合马上赢发布的各地区雪糕销量排行榜中,2023年位列前10的雪糕都在5元以下。

另一方面,钟薛高等一众高端雪糕神话坍塌,也对雪糕市场造成一定冲击。

“整天这个刺客那个刺客,市场人心都搞散了,一个钟薛高倒了,对整个冷饮界都是打击,没人相信能吃到货真价实的东西了。”

没有人,有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的爱好。

但雪糕刺客退热,恐怕并不意味着就回到便宜雪糕为王的时代。

近十年来,雪糕市场的价格在持续上涨。

欧睿国际咨询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20年,中国整体冷饮平均单价上涨了30%。

单价2元以下的雪糕基本绝迹,小时候一元一根的冰棍也难寻踪影。

如果不是被高价雪糕背刺,很多人早忘了那包5毛钱的雪莲,更别提“保卫雪莲”运动。

(图/微博截图)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对冰淇淋单价接受度普遍在3~10元(不含10元),占比高达70.9%。

“不会刻意追求高价雪糕”成为当下不少人的消费理念,但同时还有一个趋势“也不买2元以下的雪糕”——

贵的成分不一定更健康,但便宜的很可能用了添加剂。

一位高级乳业分析师曾提到:“一款用料好的雪糕,如果全部添加纯的奶油和高倍的奶酪,其生产成本可能也要3到4元。”

算上运输、仓储等成本,到消费者手中很难达到5元以下的平价标准。

高价雪糕或许前路颠簸,但所谓“风浪越大鱼越贵”,贵价雪糕之外,仍有很大空间。

据cbndata不完全统计,2023年各品牌共发布70余款新品。其中51%新品为中高端产品,单支价格10元以上,46%新品单支价格集中在3~10元。

市场不仅没有回归平价,反而向中高端定位野蛮生长。

2023年,在同行普遍不好过的情形下,拥有中高端冰淇淋品牌甄稀和须尽欢的伊利,仍闷声发大财,市场份额增速达5.83%。

个别让人意外的例子,大概是在“雪糕刺客”讨论度最高的2022年夏天,69元一份的茅台冰激凌上市,最终实现4.3亿营收后收手,深藏功与名。

(图/茅台冰激凌大众点评)

只是神话难复制,和死磕高端路线相比——

健康、减糖趋势下,卷价格不如卷配料表;联名、跨界火热,未尝不会搏出一个未来。

或者利用现有条件,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盒马选择推出自有冰品品牌。

而曾游走时代浪尖,又被卷到沙滩上的钟薛高,业内评价它算是为数不多给这行业带来创新的品牌,只是步子迈得太大。

消费者唏嘘之余,或许也会赶到高盛的直播间看看“红薯刺客”、抢一抢打折的雪糕。

夏天到来后,可能又有钟薛低出现,但这次,人们会记得打开冰柜后先核对价格。

并铭记钟薛高留给所有人的那一条教训:不认识的雪糕,千万别随便伸手。

[1]命悬一线的钟薛高:代工厂停产,经销商等货,员工讨薪.Tech星球

[2]卖不动雪糕的不止钟薛高.36氪

[3]多批次梦龙“或含金属”被召回:联合利华冰淇淋销量下滑,高端定位败给性价比.蓝鲸财经

[4]钟薛高栽倒,联合利华裁员7500人:卖不动的雪糕行业,正在告别“躺赚”.快刀财经

[5]成也营销败也营销 钟薛高的“至暗时刻”.新京报

[6]钟薛高创始人回应天价雪糕爱买不买:恶意剪辑,移花接木.前瞻网


法律:开车回家,免费捎了同事,出了车祸,司机和同事全部死亡,同事的家属可以向司机家属索赔吗?

如果司机有责任就可以,司机无责由车祸第三方负赔偿责任

上海外环高架属于高速吗?前车停在下坡道中间导致我追尾该怎么办?

上海的外环并不完全属于高速公路,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城市快速路。 至于追尾一般情况下都是全责的,如果你可以证明对方是违反交通法规将车故意停在了车道上且不作任何标识及警告,应该可以减轻你的责任。

二车发生车祸了,又有一辆车上来追尾。追尾的车有责任吗

追尾的车就追尾事故承担主责以上责任。 是主责还是全责就看前面两车有没按规定移动车辆并放置警示标志了。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15647.html
走进科学家世界 弘扬科学家精神 焦点访谈
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