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人不利己 世界说 美国想搞 保护主义联盟 不符合任何国家利益 国际社会

全球

中国日报网5月31日电 近日,美国在七国集团(G7)财长联合公报中再次推动其盟友重新讨论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问题。此前,华盛顿方面刚刚提高了一系列针对中国清洁能源产品的进口关税。但是,美国搞“保护主义联盟”的做法公然违背事实和经济原则,无视开放共赢的合作关系,不仅损害了全球消费者的利益,阻挠各国向清洁能源迈进的步伐,也是对自身的伤害。

美国前财政部长顾问史蒂文·拉特纳(Steven Rattner)认为,美国应该做的是减少贸易壁垒,而不是让它越来越多。在国际贸易中,美国所持的新保护主义思想和立场只会令商品价格更高,使得消费者的选择受到局限,从而危及经济的增长。

损人不利己

他在刊发于《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的评论文章中指出,美国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和其他商品征收关税的做法,主要目的并非出于经济考虑,而是为了讨好选民。由于美国民众对本国经济状况愈发不满,政客们自然就要寻找“替罪羊”。但是,商品价格会随着关税的提高而上浮,从而导致更多而非更少的失业。

拉特纳表示,大量研究发现,更高的价格所带来的负担几乎全部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来承受,美国税务基金会(Tax Foundation)的一项分析显示,美国前任政府的关税导致本国流失了16.6万个工作岗位。他还援引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的报告称,2018年至2020年,美国关税目标商品价格的涨幅约为4%,而非关税目标商品价格则下降了1%。

《纽约时报》评论撰稿人大卫·华莱士-威尔斯(David Wallace-Wells)也在文章中表示,这种规模的贸易保护在半个世纪以前几乎是无法想象的。他写道:“电动汽车保护主义看上去并不像是旨在为美国汽车制造商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市场调整,更像是一堵以将中国出口商品完全排除在美国之外的‘市场墙’。”

由于自身对中国在可再生能源行业取得的进步感到焦虑,美国借着打击“产能过剩”的幌子,征收巨额关税,并向盟友施压,要求他们与自己行动一致。美国打着“公平竞争”旗号的贸易保护主义,只服务于美国的霸权,却破坏了全球多边贸易体制。

如果以史为鉴,保护主义所“保护”的只有经济的停滞。美国追求的“保护主义联盟”必然会破坏全球经济和生态健康。美国的短视和双标不会解决自身的工业困境,反而可能加深全球经济的裂痕。

通过对美国历史上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案例的回顾,拉特纳也发现,在经济低迷时期被描绘成为保护工人、农民利益的加征关税等保护主义手段往往会引发全球保护主义浪潮,加剧经济萧条局面,严重削弱全球贸易。与之相反的是,自由贸易带来关税的下降,给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带来更加实惠和优质的商品,有助于推动强劲的经济增长。

国际社会

德国财政部长克里斯蒂安·林德纳(Christian Lindner)表示说:“贸易战都是输家,不可能赢。”法国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Bruno Le Maire)也指出:“我们绝对应该避免任何形式的贸易战,因为贸易战既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也不符合中国的利益,也不符合欧洲的利益,不符合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利益。”

不符合任何国家利益

(编译:高琳琳 编辑:马芮 韩鹤)

国际 社会

博奕是什么意思

博弈 bo yi 什么是博弈论 博弈论毕竟是数学,更确切地说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谈经论道自然少不了数学语言,外行人看来只是一大堆数学公式。 好在博弈论关心的是日常经济生活问题,所以不能不食人间烟火。 其实这一理论是从棋弈、扑克和战争等带有竞赛、对抗和决策性质的问题中借用的术语,听上去有点玄奥,实际上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博弈论大师看经济社会问题犹如棋局,常常寓深刻道理于游戏之中。 所以,多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凡人小事入手,以我们身边的故事做例子,娓娓道来,并不乏味。 话说有一天,一位富翁在家中被杀,财物被盗。 警方在此案的侦破过程中,抓到两个犯罪嫌疑人,斯卡尔菲丝和那库尔斯,并从他们的住处搜出被害人家中丢失的财物。 但是,他们矢口否认曾杀过人,辩称是先发现富翁被杀,然后只是顺手牵羊偷了点儿东西。 于是警方将两人隔离,分别关在不同的房间进行审讯。 由地方检察官分别和每个人单独谈话。 检察官说,“由于你们的偷盗罪已有确凿的证据,所以可以判你们一年刑期。 但是,我可以和你做个交易。 如果你单独坦白杀人的罪行,我只判你三个月的监禁,但你的同伙要被判十年刑。 如果你拒不坦白,而被同伙检举,那么你就将被判十年刑,他只判三个月的监禁。 但是,如果你们两人都坦白交代,那么,你们都要被判5年刑。 ”斯卡尔菲丝和那库尔斯该怎么办呢?他们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坦白或抵赖。 显然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抵赖,结果是大家都只被判一年。 但是由于两人处于隔离的情况下无法串供。 所以,按照亚当·斯密的理论,每一个人都是从利己的目的出发,他们选择坦白交代是最佳策略。 因为坦白交代可以期望得到很短的监禁———3个月,但前提是同伙抵赖,显然要比自己抵赖要坐10年牢好。 这种策略是损人利己的策略。 不仅如此,坦白还有更多的好处。 如果对方坦白了而自己抵赖了,那自己就得坐10年牢。 太不划算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应该选择坦白交代,即使两人同时坦白,至多也只判5年,总比被判10年好吧。 所以,两人合理的选择是坦白,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抵赖)和结局(被判1年刑)就不会出现。 这样两人都选择坦白的策略以及因此被判5年的结局被称为“纳什均衡”,也叫非合作均衡。 因为,每一方在选择策略时都没有“共谋”(串供),他们只是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而不考虑社会福利或任何其他对手的利益。 也就是说,这种策略组合由所有局中人(也称当事人、参与者)的最佳策略组合构成。 没有人会主动改变自己的策略以便使自己获得更大利益。 “囚徒的两难选择”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意义。 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各人追求利己行为而导致的最终结局是一个“纳什均衡”,也是对所有人都不利的结局。 他们两人都是在坦白与抵赖策略上首先想到自己,这样他们必然要服长的刑期。 只有当他们都首先替对方着想时,或者相互合谋(串供)时,才可以得到最短时间的监禁的结果。 “纳什均衡”首先对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提出挑战。 按照斯密的理论,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人都从利己的目的出发,而最终全社会达到利他的效果。 不妨让我们重温一下这位经济学圣人在《国富论》中的名言:“通过追求(个人的)自身利益,他常常会比其实际上想做的那样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 ”从“纳什均衡”我们引出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一个悖论:从利己目的出发,结果损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 两个囚徒的命运就是如此。 从这个意义上说,“纳什均衡”提出的悖论实际上动摇了西方经济学的基石。 因此,从“纳什均衡”中我们还可以悟出一条真理: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 但它必须符合以下黄金律:按照你愿意别人对你的方式来对别人,但只有他们也按同样方式行事才行。 也就是中国人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但前提是人所不欲勿施于我。 其次,“纳什均衡”是一种非合作博弈均衡,在现实中非合作的情况要比合作情况普遍。 所以“纳什均衡”是对冯·诺依曼和摩根斯特恩的合作博弈理论的重大发展,甚至可以说是一场革命。 ????从“纳什均衡”的普遍意义中我们可以深刻领悟司空见惯的经济、社会、政治、国防、管理和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现象。 我们将例举出许多类似于“囚徒的两难处境”这样的例子。 如价格战、军奋竞赛、污染等等。 一般的博弈问题由三个要素所构成:即局中人(players)又称当事人、参与者、策略等等的集合,策略(strategies)集合以及每一对局中人所做的选择和赢得(payoffs)集合。 其中所谓赢得是指如果一个特定的策略关系被选择,每一局中人所得到的效用。 所有的博弈问题都会遇到这三个要素。 ????价格战博弈:????现在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家电价格大战,彩电大战、冰箱大战、空调大战、微波炉大战……这些大战的受益者首先是消费者。 每当看到一种家电产品的价格大战,百姓都会“没事儿偷着乐”。 在这里,我们可以解释厂家价格大战的结局也是一个“纳什均衡”,而且价格战的结果是谁都没钱赚。 因为博弈双方的利润正好是零。 竞争的结果是稳定的,即是一个“纳什均衡”。 这个结果可能对消费者是有利的,但对厂商而言是灾难性的。 所以,价格战对厂商而言意味着自杀。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引伸出两个问题,一是竞争削价的结果或“纳什均衡”可能导致一个有效率的零利润结局。 二是如果不采取价格战,作为一种敌对博弈论(vivalry game)其结果会如何呢?每一个企业,都会考虑采取正常价格策略,还是采取高价格策略形成垄断价格,并尽力获取垄断利润。 如果垄断可以形成,则博弈双方的共同利润最大。 这种情况就是垄断经营所做的,通常会抬高价格。 另一个极端的情况是厂商用正常的价格,双方都可以获得利润。 从这一点,我们又引出一条基本准则:“把你自己的战略建立在假定对手会按其最佳利益行动的基础上”。 事实上,完全竞争的均衡就是“纳什均衡”或“非合作博弈均衡”。 在这种状态下,每一个厂商或消费者都是按照所有的别人已定的价格来进行决策。 在这种均衡中,每一企业要使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要使效用最大化,结果导致了零利润,也就是说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非合作行为导致了社会所期望的经济效率状态。 如果厂商采取合作行动并决定转向垄断价格,那么社会的经济效率就会遭到破坏。 这就是为什么WTO和各国政府要加强反垄断的意义所在。 ????污染博弈:????假如市场经济中存在着污染,但政府并没有管制的环境,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宁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也绝不会主动增加环保设备投资。 按照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所有企业都会从利己的目的出发,采取不顾环境的策略,从而进入“纳什均衡”状态。 如果一个企业从利他的目的出发,投资治理污染,而其他企业仍然不顾环境污染,那么这个企业的生产成本就会增加,价格就要提高,它的产品就没有竞争力,甚至企业还要破产。 这是一个“看不见的手的有效的完全竞争机制”失败的例证。 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乡镇企业的盲目发展造成严重污染的情况就是如此。 只有在政府加强污染管制时,企业才会采取低污染的策略组合。 企业在这种情况下,获得与高污染同样的利润,但环境将更好。 ????贸易自由与壁垒:????这个问题对于刚刚加入WTO的中国而言尤为重要。 任何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都面临着保持贸易自由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两难选择。 贸易自由与壁垒问题,也是一个“纳什均衡”,这个均衡是贸易双方采取不合作博弈的策略,结果使双方因贸易战受到损害。 X国试图对Y国进行进口贸易限制,比如提高关税,则Y国必然会进行反击,也提高关税,结果谁也没有捞到好处。 反之,如X和Y能达成合作性均衡,即从互惠互利的原则出发,双方都减少关税限制,结果大家都从贸易自由中获得了最大利益,而且全球贸易的总收益也增加了

从经济常识角度看,贸易保护主义是损人利己还是既损人又不利几?

适当的保护是非常有利的,可以对本国或本地区的企业良好的发展。 但是过度的保护则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企业间的竞争,有竞争社会才会发展。

如何理解世界多极化?

当代世界两大趋势—全球化和多极化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 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a、大国间关系的调整为 多极化格局奠定了基础。 b、区域性、洲际性合作组织的产生推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进程。 c、发展中国家实力的增强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 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国际局势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在世界格局多极化与单边主义的斗争中,军事力量仍然是关键因素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15825.html
葫芦兄弟 翻开 回忆录 编剧姚忠礼 中国动画 专访
贵州发布 贵州多举措推动夏季避暑旅游市场 打造宝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