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 十余年 我用一张张照片陪伴山里娃成长

十几年前,他们攀爬天梯悬崖、跨越冰天雪地、穿梭城中之村……

求学路上,充满艰险。

十多年来,他们或读大学深造,或工作打拼,或结婚生子……

成长路上,有苦有乐。

当我和他们一起分享一个个定格成长的瞬间时,他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

不少人情不自禁地哼起那段熟悉的旋律:“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他们说,谢谢你,陪伴我们一路成长;谢谢你,用相机为我们留下了那么多美好的回忆。

是的,照片是有力量的,照片是有温度的。

熊三耶(右一)和伙伴们在柳州市马鞍山眺望城市(2013年8月26日摄)。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前两天,熊三耶在大学教室里给我发来两张照片,一张是教材的封面,另一张是教材内文的配图——那是一群在校园里欢快跳舞的少年。

他说,看到拍摄者是我,就有一种莫名的感动。那一刻,他很怀念在小学的时光,那时我经常去给他们拍照,他是欢快的“打铁少年”。

十多年前,我冲洗了很多照片给他,他只觉得很好玩,也很新奇。如今,他说这些瞬间一直藏在心底,很温暖。

在柳州市街头,熊三耶和爸爸外出“打铁”(2011年7月29日摄)。

在柳州市白沙村,熊三耶(中)在上课(2013年9月12日摄)。

今年23岁的熊三耶在广西桂林读大学本科。1岁时,他就跟随打工的父母从贵州的大苗山里来到广西柳州生活,父母以拾荒、“打铁”(挖掘建筑工地里的废铁)为生,一家人已在柳州市生活了20多年。

2008年至2013年,我每年都会多次采访拍摄熊三耶的学习生活情况。当时,他还叫“熊三三”。

今年2月份,当我们时隔11年后再见面时,远远相望,彼此脱口而出当年熟悉的问候声。熊三耶还和那时一样,阳光、热情、乐观。

在柳州市鹧鸪江路附近的出租屋外,熊三耶在晒被子(2024年2月11日摄)。

在柳州市鹧鸪江路附近的出租屋外,熊三耶在计算水电费(2024年2月11日摄)。

小时候,熊三耶经常利用假期,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帮助家人分忧。少儿时期的别样经历,锤炼了他不一样的品质。

他说自己除了口才变好了,其他什么都没有变,然后就唱起了“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熊三耶郑重地告诉我,他早就不叫“三三”了,因为这个名字看起来太幼稚,父母在他上中学前,就改成了现在的名字。

“但我还是喜欢你叫我三三!”他说,“十多年了,我还是很单纯,但我成长了很多。”

照片,能让世界看到我们

半个月后,我又来到桂林市全州县蕉江瑶族乡大源村,找到了13年前那个在冰天雪地求学路上满脸冻红的小女孩凤艳萍。看着当年的照片,凤艳萍一眼就认出了自己,随后她从屋里拿出了我后来送给她的照片。这些照片,她一直珍藏着。

在桂林市全州县蕉江瑶族乡大源村,8岁的凤艳萍和同学走在放学回家的山路上(2011年1月10日摄)。

“我把照片里的同学们都聚起来吧。”

她还是一样的开朗勇敢,就像当年放学回家时,主动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21岁的凤艳萍刚结婚成家,在桂林市务工。她说,当年的同学有的工作了,有的成家了,更多的人还在读书。各奔东西这么多年,她能联系到的,也只有本寨的几个。

凤艳萍马上建了班级微信群,很快就聚集了20多人。当我把老照片发到群里,同学们瞬间兴奋起来。

“十多年了,从没想到会看到小时候的照片。”

“哈哈哈哈哈哈……”

“有我的照片吗?”

拼版照片:左图为21岁的凤艳萍在大源村家门口(2024年2月27日摄);右图为9岁的凤艳萍在大源小学教室里上课(2012年1月9日摄)。

同学们争相把老照片和现在的照片拼版,然后告诉我,这个就是他。

还有热心的同学,把同学们的名字一一标注到照片上。

短短几天,微信群的聊天记录就达上万条:哪个同学外号是什么,谁干过什么“囧事”,谁又“暗恋”谁,谁又偷偷到河里捉鱼……

在桂林市全州县蕉江瑶族乡大源村,孩子们在老师和家长的护送下,走在放学回家的山路上(2011年1月10日摄)。

已经成家了的凤小兰说,感谢记者给我们留下珍贵的童年记忆。

此刻,一张张老照片,是一座通往记忆深处的桥梁,把他们带回了那个盼望长大的年纪。

凤艳萍说:“每当看到这些照片,就感觉到被更多人关注,有人默默地爱着我们。”

那个照相的叔叔一直在我们身边

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弄勇村。

当春节前我回到这里,不断有青年们围过来。

“黄叔叔,我是蒙萱汰,技校毕业了,现在在广东。”

“我是蒙萱任,现在在辽宁读书,大二了。”

最后,他们都提到了一个问题:可以把小时候的照片发给我们吗?

“当年我已经洗出来给你们了啊。”

“想要更多电子版的,要全部。”

拼版照片:上图为2023年5月27日,22岁的蒙秋艳站在她就读的广西医科大学校门口(新华社发);下图为2012年9月3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雷村哈保屯,11岁的蒙秋艳(右一)在悬崖边护着低年级的小伙伴回家(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蒙秋艳如今在广西医科大学读大三。每年春节,她都会发祝福信息给我,邀我去家里一起过年。她在转发新华社稿件时说,很幸运有人来记录他们的成长,图片很温暖,也给他们力量。

十多年前,在他们读小学时,我每年都会跟他们朝夕相处很长一段时间,拍摄他们攀天梯、爬悬崖去上学、睡大通铺、吃黄豆拌饭……孩子们经常带我去山上看风景,找野果分给我吃,教我玩他们的小游戏。我则在工作同时牵线搭桥,建宿舍、修水柜……推动改善他们的学习环境。

2015年,我在弄勇村过春节。因为山里缺水,我从县城带了一大桶水,用来洗漱,晚上就睡在车上。今年春节,蒙萱任和蒙萱汰热情邀请我到家里住。他们说:“现在家里建起了三层小楼,还有大水柜,很方便了。”

蒙萱汰说,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他们搬进了新宿舍楼,还备有席子、棉被、饭盒等等,内宿生都不用带生活用具去学校了。他说:“黄叔叔,一定是你也在帮我们。”

拼版照片:左图为2012年9月3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7岁的蓝天德(右一)攀爬“天梯”去学校;右图为2023年1月23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即将从技校毕业的蓝天德回家过年。

今年春节前,蓝天德成家了。当他告诉我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有些惋惜。去年春节见面时,还在学校读书的他在征求我的意见后,畅想未来:从技校毕业后继续读大专,甚至还要读本科。

2023年6月,蓝天德的父亲病重,医疗费用很高。他只能先结婚成家,外出挣钱。如今,父亲的身体恢复得很好,他觉得一切都很值得。

他也非常感谢我在他父亲病重期间的安慰和支持,给我发了这样一条信息:“感受到了另一种如山的父爱。”

拼版照片:左图为2012年7月16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4岁的蒙宣宏(左)穿着姐姐的旧衣服和同为4岁的蓝小帅在一起玩耍;右图为2023年1月21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蒙宣宏(左)和蓝小帅合影。

从2012年起,我坚持在广西的大山和城中村里,跟踪采访一批山里娃在大山里求学、在城市里逐梦的故事。我深入校园、家庭、田野等,系统性地记录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状态和成长环境,共拍摄了20多万张照片和大量的视频素材,不间断播发了大量稿件,从多个角度展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少年的成长故事、追梦历程和命运变迁。

有的读技校,有的上大学,有的在外地闯荡,有的返回大山,有的已经成家,有的继续在城市追逐梦想……镜头里,大山的孩子,走出了多样的人生。

蒙秋艳、蒙萱任已经实现了走出大山上大学的目标。

蒙富松从卫校毕业,回到家乡当一名村医。

熊三耶很喜欢柳州的螺蛳粉和那里的城市文化,还有一年多就大学毕业的他,希望以后在柳州扎根,为儿时梦想继续拼搏。

熊三耶在柳州市马鞍山上眺望城市(2024年2月11日摄)。

照片不语,见证了大山的沧海桑田。

影像有光,继续温暖孩子们前行成长的路。

记者:黄孝邦

编辑:吕帅


相机胶卷是用什麽做的

照片作为影像纪录的一种手段,不过才一百多年的历史。 在这一百年中,摄影器材历经改革,从简陋、原始、笨重的“箱子”到精密、现代、轻便的“盒子”。 这其中,我们大家普遍接触到摄影的时间更短,不超过20年,就单是这二十年,变化更大,甚至可以说是革命性的。 工业的信息化,使影像纪录手段从胶卷发展到了数码,如今,从高端的新闻媒体、工作室到社会大众,普遍接受了数码相机。 但,这并不意味着胶卷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它以独特的魅力继续活跃在影像世界。 今天咱们就让胶卷和数码这两种纪录手段来一次对决,一试高低:一、成本: 胶卷:使用传统相机,需要购买、选择胶片,需要彩扩,才能最终得到影像器材以F80为例,相机5000元,普通负片18元,冲卷费4元,彩扩0.6元/张数码:使用数码相机,需要存储卡,随拍随看器材以D80为例,相机6500元,2G高速存储卡80元,彩扩0.8元/张 小结:单从得到一张照片来看,传统的胶卷是比数码成本要低一点,但买相机不是就为了得到一张照片,数码的前期投入较高,传统胶卷后续费用高。 二、照片质量: 135胶卷的单张感光面积大于一般的CCD尺寸,要是使用专业的反转片,没有哪家相机厂商敢说自己的数码机出来的照片效果超过胶卷。 但这限于使用专业相机、专业胶片、专业冲扩、专业拍摄,从大众的角度看,数码占优势。 三、保存: 胶卷:有保质期,底片的保存有严格的要求,不利于长时间保存 数码:只要硬件不损坏,可以无限期保存,硬件的保存也有一定的要求 小结:总的看,还是数码保存有优势,刻成盘,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也方便复制。 胶片即使得到专业的保存,随着时间的增长,也会出现感光涂层的褪变。 四、后期处理 胶卷:需要专业的设备,特别是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 数码:需要电脑、处理软件 小结:在以前,专业摄影师必备的技能就是处理底片,冲薄、冲厚,没个五六年的经验做不到,现在,只要用心,谁都可以成为后期高手,并且,有些效果传统胶片处理不了。 总的来说,数码以绝对的优势战胜了胶卷,这一点早被证实了,我想说的是,胶卷作为最早出现的纪录影像的载体,毕竟有存在的科学性,数码在某些领域代替不了胶卷,例如犯罪现场的影像资料、特定要求的证件照等。 在专业摄影领域,胶卷的色彩还原和影像饱和度,是数码做不出来的,哪怕是再厉害的后期高手,特别是在风光拍摄领域,大画幅的传统相机和大尺寸胶片的运用,高水平的风景图片还是很有市场的。 数码最为一种先进的影像纪录手段,也会越来越完善,但近期内数码与传统胶片并存的现象还会持续下去

如何将两幅图片合在一起变成一张图片?

1。打开photoshop,新建,然后把2幅图图都拖到新建的背景里面去,ctrl+t调整图图大小,方向,双击完成变换。裁剪工具可以把周围的边剪掉。调整,图像大小可以改变图图大小,合并图层后保存。

2。photoshop里有个工具可以自动合成的

3。把另一张的主体用钢笔工具或套索工具或其他方法扣出来。然后托进做背景的图片里。在PS里,根据现场情况,改变大小,位置,色调,亮度等等属性,使这个图像协调。另存为JGP。OK

祝你好运

我由南向北行驶对面红绿灯坏了我在转弯转过去啦看到西边红绿灯是绿灯算闯红灯吗

转弯转过去啦看到西边红绿灯是绿灯算闯红灯吗。 转弯过去你在右道看到的是左道红灯。 不是闯红灯。 现在所有红绿灯路口都会按照规定,安装监控摄像头对违规闯红灯的行为进行拍照。 交警会根据违章照片对闯红灯者进行处罚。 2015年机动车闯红灯由罚款200改为罚款200记3分改为记6分1.遇红灯过线即停车问:红灯亮时,车来不及刹住,车头冲出停止线,这算不算闯红灯?答:如果车辆在红灯时只是刚刚越过停止线,但立即停住了,交管部门不会对其进行处罚,但如果过线后还有明显的位置移动,就会被处罚。 电子眼拍摄闯红灯的3张照片为:车辆驶过停止线,随后两张是车辆驶到路口中间以及到达对面路口。 只有当这3张照片齐备时,才会被认定为闯红灯,在新规中扣6分。 2.交警指挥下闯红灯问:虽然信号灯是红灯,但执勤交警示意可以通行,这样是否算闯红灯?答:当信号灯与交警手势发生冲突时,机动车驾驶人要服从交警的现场指挥。 如果因交警现场指挥“被闯红灯”,驾驶人可以到事发地交警大队开具调流证明,免于处罚。 当事人若对处罚有异议,可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渠道申诉解决。 3.遇红灯车身全越线停车问:如果没来得及刹车,导致车身全部越过停止线,这算闯红灯吗?答:如果车辆全身越过停止线后没再继续移动,这样并不算闯红灯。 但这种情况是越线停车,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分值》第4条第5项,“行经交叉路口不按规定行车或者停车的,一次扣2分。 ”4.越线停车后又倒车问:遇红灯越线停车后,企图通过倒车来躲避处罚,这能被处罚吗?答:机动车不得在铁路道口、交叉路口、单行路、桥梁、急弯、陡坡或者隧道中倒车。 如果违规倒车,可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5.跟大车后“误闯”红灯问:有时因为前方的大车挡住了视线,便跟着大车驶过路口,这算闯红灯吗?答:驾驶人要保持足够的望范围,要以能看到前方的信号灯、保证安全刹车距离为标准。 一般情况下,机动车跟在大型车辆后面被拍,都是因为过路口抢信号。 这种行为只能按闯红灯予以处罚。 6.闯黄灯经过路口问:驾驶人在信号灯变黄时经过路口,算闯红灯吗?答:交警部门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路口黄灯闪烁时,已经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 如果黄灯已经亮起,还继续抢行通过,那么这样被拍也算闯红灯。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16809.html
商汤科技概念股板块5月31日涨0.81% 主力资金净流入49
公元2024年生肖运势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