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刘驰、孙东明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会明主导的研究团队合作, 发明出一种由石墨烯和锗等混合维度材料构成的“热发射极”晶体管,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受激发射”热载流子生成机制。 相关研究成果15日发表在学术期刊《自然》上。
据介绍,这款新型晶体管由两个耦合的“石墨烯/锗”肖特基结组成。载流子由石墨烯基极注入,随后扩散到发射极,并激发出受电场加热的载流子,从而导致电流急剧增加。 这一设计使晶体管电流每变化一个数量级,所需的电压变化小于1毫伏,突破了传统晶体管的玻尔兹曼极限。 此外,该晶体管在室温下还表现出峰谷电流比超过100的负微分电阻,展示出其在多值逻辑计算中的应用潜力。
研究人员表示,该研究通过可控调制热载流子来提高电流密度,开辟了晶体管器件研究的新领域,为热载流子晶体管家族增添了新成员。
科技日报记者 郝晓明
晶体管是谁发明了?
晶体管是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顿组成的研究小组发明的。
1、1947年12月,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顿组成的研究小组,研制出一种点接触型的锗晶体管,晶体管的问世,是20世纪的一项重大发明,是微电子革命的先声。
2、2016年,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一个团队打破了物理极限,将现有的最精尖的晶体管制程从14nm缩减到了1nm,完成了计算技术界的一大突破。
扩展资料:
1、晶体管,本名是半导体三极管,是内部含有两个PN结,外部通常为三个引出电极的半导体器件。 它对电信号有放大和开关等作用,应用十分广泛。
2、三极管是一种控制电流的半导体器件其作用是把微弱信号放大成幅度值较大的电信号, 也用作无触点开关。
3、晶体管促进并带来了“固态革命”,进而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半导体电子工业,由于晶体管彻底改变了电子线路的结构,集成电路以及大规模集成电路应运而生。
4、晶体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其实质是三极管能以基极电流微小的变化量来控制集电极电流较大的变化量,这是三极管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特性。
参考资料:网络百科_晶体管 网络百科_半导体三极管
激光器是如何发明的?
这里指的是20世纪的一项重要发明——微波激射器。 另一个新名词大家也许早就熟悉,所谓镭射,就是我们常常说到的激光。
晶体管的发明,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激动人心的科技产物,对20世纪后半叶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有极大的推进作用。 然而,无独有偶,就在这个时期,又孕育了另一项重大的科技发明,那就是脉泽和激光。 在脉泽和激光的发明中,运用了20世纪量子理论、无线电电子学、微波波谱学和固体物理学的丰硕成果,也凝聚了一大批物理学家的心血。 这些物理学家很多是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位是美国的物理学家汤斯()。
汤斯是美国南卡罗林纳人,1939年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后进入贝尔实验室。 二次大战期间从事雷达工作。 他非常喜爱理论物理,但军事需要强制他置身于实验工作之中,使他对微波等技术逐渐熟悉。 当时,人们力图提高雷达的工作频率以改善测量精度。 美国空军要求他所在的贝尔实验室研制频率为24 000MHz的雷达,实验室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汤斯。
汤斯对这项工作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样高的频率对雷达是不适宜的,因为他观察的这一频率的辐射极易被大气中的水蒸气吸收,因此雷达信号无法在空间传播,但是美国空军当局坚持要他做下去。 结果仪器做出来了,军事上毫无价值,却成了汤斯手中极为有利的实验装置,达到当时从未有过的高频率和高分辨率,汤斯从此对微波波谱学产生了兴趣,成了这方面的专家。 他用这台设备积极地研究微波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取得了一些成果。
1948年汤斯遇到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拉比()。 拉比建议他去哥伦比亚大学。 这正合汤斯的心愿,遂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 1950年起在那里就任正教授。 雷达技术涉及到微波的发射和接收,而微波是指频谱介于红外和无线电波之间的电磁波。 在哥伦比亚大学,汤斯继续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微波和分子相互作用这一重要课题。
汤斯渴望有一种能产生高强度微波的器件。 通常的器件只能产生波长较长的无线电波,若打算用这种器件来产生微波,器件结构的尺寸就必需极小,以至于实际上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1951年的一个早晨,汤斯坐在华盛顿市一个公园的长凳上,等待饭店开门,以便去进早餐。 这时他突然想到,如果用分子,而不用电子线路,不是就可以得到波长足够小的无线电波吗?分子具有各种不同的振动形式,有些分子的振动正好和微波波段范围的辐射相同。 问题是如何将这些振动转变为辐射。 就氨分子来说,在适当的条件下,它每秒振动2.4×1010次,因此有可能发射波长为114厘米的微波。
他设想通过热或电的方法,把能量送进氨分子中,使氨分子处于“激发”状态。 然后,再设想使这些受激的分子处于具有和氨分子的固有频率相同的微波束中,氨分子受到这一微波束的作用,以同样波长的微波形式放出它的能量,这一能量又继而作用于另一个氨分子,使它也放出能量。 这个很微弱的入射微波束相当于起着对一场雪崩的触发作用,最后就会产生一个很强的微波束。 这样就有可能实现微波束的放大。
汤斯在公园的长凳上思考了所有这一切,并把一些要点记录在一只用过的信封的反面。 汤斯小组历经两年的试验,花费了近3万美元。 1953年的一天,汤斯正在出席波谱学会议,他的助手戈登急切地奔入会议室,大声呼叫道:“它运转了。 ”这就是第一台微波激射器。 汤斯和大家商议,给这种方法取了一个名字,叫“受激辐射微波放大”,英文名为“Microwave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简称MASER(中文音译为脉泽,意译为微波激射器)。
脉泽有许多有趣的用途。 氨分子的振动稳定而精确,用它那稳定精确的微波频率,可用来测定时间。 这样,脉泽实际上就是一种“原子钟”,它的精度远高于以往所有的机械计时器。
1957年,汤斯开始思索设计一种能产生红外或可见光——而不是微波——脉泽的可能性。 他和他的姻弟肖洛()在1958年发表了有关这方面的论文,论文的题目叫《红外区和光学脉泽》,主要是论证将微波激射技术扩展到红外区和可见光区的可能性。
肖洛1921年生于美国纽约,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毕业后又获硕士和博士学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肖洛在拉比的建议下,到汤斯手下当博士后,研究微波波谱学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他们两人1955年合写过一本《微波波谱学》,是这个领域里的权威著作。 当时,肖洛是贝尔实验室的研究员,汤斯正在那里当顾问。
1957年,正当肖洛开始思考怎样做成红外脉泽器时,汤斯来到贝尔实验室。 有一天,两人共进午餐,汤斯谈到他对红外和可见光脉泽器很感兴趣,有没有可能越过远红外,直接进入近红外区或可见光区。 近红外区比较容易实现,因为当时已经掌握了许多材料的特性。 肖洛说,他也正在研究这个问题,并且建议用法布里-珀罗标准具作为谐振腔。 两人谈得十分投机,相约共同攻关。 汤斯把自己关于光脉泽器的笔记交给肖洛,里面记有一些思考和初步计算。 肖洛和汤斯的论文于1958年12月在《物理评论》上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 这是激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文献。 汤斯因此于1964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肖洛也于198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肖洛和汤斯的理论指引下,许多实验室开始研究如何实现光学脉泽,纷纷致力于寻找合适的材料和方法。 他们的思想启示梅曼()做出了第一台激光器。
梅曼用一根红宝石棒产生间断的红光脉冲。 这种光是相干的,在传播时不会漫散开,几乎始终保持成一窄束光。 即使将这样的光束射到32万千米之外的月球上,光点也只扩展到两三千米的范围。 它的能量耗损很小,这样,人们就自然想到向月球表面发射光脉泽束,以绘制月面地形图,这种方法远比以往的望远镜有效得多。
大量的能量聚集在很窄的光束中,使它还能用于医学(例如在某些眼科手术中)和化学分析,它能使物体的一小点汽化,从而进行光谱研究。
这种光比以往产生的任何光具有更强的单色性。 光束中的所有光都具有相同的波长,这就意味着这种光束经调制后可用来传送信息,和普通无线电通信中被调制的无线电载波几乎完全一样。 由于光的频率很高,在给定的频带上,它的信息容量远大于频率较低的无线电波,这就是用光作载波的优点。
可见光脉泽就是现在大家熟悉的激光,激光的英文名字也可音译为镭射(laser),laser是“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受激辐射光放大)的缩写。
梅曼是美国休斯研究实验室量子电子部年轻的负责人。 他于1955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博士学位,研究的正是微波波谱学,在休斯实验室做脉泽的研究工作,并发展了红宝石脉泽,不过需要液氮冷却,后来改用干冰冷却。 梅曼能在红宝石激光首先作出突破,并非偶然,因为他已有用红宝石进行脉泽的经验多年,他预感到用红宝石做激光器的可能性,这种材料具有相当多的优点,例如能级结构比较简单,机械强度比较高,体积小巧,无需低温冷却,等等。 但是,当时他从文献上知道,红宝石的量子效率很低,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没有用场了。 梅曼寻找其他材料,但都不理想,于是他想根据红宝石的特性,寻找类似的材料来代替它。 为此他测量了红宝石的荧光效率。 没有想到,荧光效率竟是75%,接近于1。 梅曼喜出望外,决定用红宝石做激光元件。
通过计算,他认识到最重要的是要有高色温(大约5 000 K)的激烈光源。 起初他设想用水银灯把红宝石棒放在椭圆形柱体中,这样也许有可能起动。 但再一想,觉得无须连续运行,脉冲即可,于是他决定利用氙(Xe)灯。 梅曼查询商品目录,根据商品的技术指标选定通用电气公司出产的闪光灯,它是用于航空摄影的,有足够的亮度,但这种灯具有螺旋状结构,不适于椭圆柱聚光腔。 他又想了一个妙法,把红宝石棒插在螺旋灯管之中,红宝石棒直径大约为1厘米、长为2厘米,正好塞在灯管里。 红宝石两端蒸镀银膜,银膜中部留一小孔,让光逸出。 孔径的大小,通过实验决定。
就这样,梅曼经过9个月的奋斗,花了5万美元,做出了第一台激光器。 可是当梅曼将论文投到《物理评论快报》时,竟遭拒绝。 该刊主编误认为这仍是脉泽,而脉泽发展到这样的地步,已没有什么必要用快报的形式发表了。 梅曼只好在《纽约时报》上宣布这一消息,并寄到英国的《自然》杂志去发表。
梅曼发明红宝石激光器的消息立即传遍全球。 接着又诞生了氦氖激光器。
氦氖激光器是这三四十年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激光器。 它是紧接着固体激光出现的一种以气体为工作介质的激光。 它的诞生首先应归功于多年对气体能级进行测试分析的实验和从事这方面研究的理论工作者。 到60年代,所有这些稀有气体都已经被光谱学家做了详细研究。
不过,氦氖激光器要应用到激光领域,还需要这个领域的专家进行有目的的探索。 又是汤斯的学派开创了这一事业。 他的另一名研究生,来自伊朗的贾万(Javan)有自己的想法。 贾万的基本思路就是利用气体放电来实现粒子数反转。
贾万首选氦、氖气体作为工作介质是一极为成功的选择。 最初得到的激光光束是红外谱线1.15微米。 氖有许多谱线,后来通用的是6 328埃,为什么贾万不选6 328埃,反而选1.15微米呢?这也是贾万高明的一着。 他根据计算,了解到6 328埃的增益比较低,所以宁可选更有把握的1.15微米。 如果一上来就取红线6 328埃,肯定会落空的。
贾万和他的合作者在直径为1.5厘米、长为80厘米的石英管两端贴有13层的蒸发介质膜的平面镜片,放在放电管中,用无线电频率进行激发。 为了调整两块平面镜的取向,竟花费了6~8个月的时间。 1960年12月12日终于获得了红外辐射。
1962年,贾万的同事怀特和里奇获得了6 328埃的激光光束。 这时激光的调整已积累了丰富经验。 里格罗德等人改进了氦氖激光器。 他们把反射镜从放电管内部移到外部,避免了复杂的工艺。 窗口做成按布鲁斯特角固定,再把反射镜做成半径相等的共焦凹面镜。
氦氖激光器一直到现在还在应用,在种类繁多的各种激光器中,氦氖激光器也许是最普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在红宝石激光器和氦氖激光器之后,接踵而至的是效率更高、功率更大的激光器——二氧化氮激光器和经久耐用、灵巧方便的半导体激光器,它们像雨后春笋一般涌现了出来,成了现代高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什么三极管E要叫发射极?
这要追溯到电子控制技术从电子管时代开始进入晶体管时代,电子管都有发射电子的极板,称作发射极[emission],其英文第一字母是E。 如果发射极熄火[属于热发射,靠灯丝发热来加热极板],就无法工作了。 取代电子管的三极管也有发射电子的极板,虽然已经不是热发射而是冷发射了,但依然、很自然地、几乎有点必然地沿用了电子管时代的名字。 不管称作E极还是发射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