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做战死沙场的人 苏炳添 对话 我不想成为一个逃兵

对于34岁的苏炳添而言,通往巴黎的第四次奥运会之旅,比预期困难了不少。

去年年底,当苏炳添逐渐走出伤病重回训练场时,他的百米个人积分被世界田联清零,按照规则,他需要在6月底前至少跑完5场百米比赛并取得积分,才有理论上的可能争取奥运单项资格;而在5月初的世界接力赛上,当中国队拿下巴黎奥运直通资格时,苏炳添也没有出现在跑道上。

“从去年身体突然出现生理上的问题,我就觉得自己在体育生涯上面的时间不多了。”

5月31日,以嘉宾身份现身上海的Nike On Air体验活动时,苏炳添面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的提问,平静地说出了这番话。即便他依旧是众人口中的“中国短跑领军人物”,但说起能否站上巴黎赛场,苏炳添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理所当然”。

“但我还想坚持。”作为奥运三朝元老,苏炳添还希望和时间老人再较一回劲,一如七年前递交那份退役报告后的自己,执拗地重回跑道创造纪录,“我想做一个战死沙场的人。”

比赛中的苏炳添。

“我不想成为一个逃兵”

自从2014年在波兰索波特的室内田径世锦赛上成为第一位杀入世界大赛短跑决赛的中国飞人,过去10年里,苏炳添一直都是中国短跑军团里最稳定的领跑者。

或许是因为苏炳添的成绩每年都在稳步提升,甚至几度刷新中国百米纪录和亚洲纪录,即便他经常把“老将”挂在嘴边,很多人也没有意识到,他在东京奥林匹克体育场里将亚洲百米极限速度推至9秒83时,已经31岁了。

直到去年因为身体原因提前结束赛季,如今当苏炳添说出“自己在体育生涯上面的时间不多了”,这位老将所面对的身体伤病和年龄增长的双重压力才显得格外分明。

事实上,这几年,苏炳添一直在饱受伤病困扰,此前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苏炳添就表示,自己的运动机能受到两次新冠肺炎的严重影响。彼时,他还找到了钟南山院士进行指标筛查,虽然医学数据报告显示正常,但他在训练中肌肉总是无法发力。最终,在医学专家和训练团队的建议下,他选择放弃2023赛季,为了冲击巴黎奥运全力调整好身体状态。

不过,当苏炳添在这个赛季重回60米赛道和100米赛道时,他的成绩并不算理想——在室内赛季的首秀中,他以6秒66摘得银牌,这个成绩和他的巅峰速度相差了不少;而在一个月前的室外赛季百米首秀上,苏炳添在超风速2.4米的环境下只跑出了10秒50的成绩。

在世界田联官网的赛季成绩纪录里,除去他在美国佛罗里达和中国接力队跑出的一次38秒28,他在这个赛季至今的有效成绩也只有6秒66和10秒50这两个。

2024年全国室内田径大奖赛男子60米决赛,苏炳添摘银。

“其实从3月份我就已经开始围绕国家接力队的奥运资格在做一系列准备了,虽然我最终没有上场,但我也为这个项目做出了自己的努力。”苏炳添自己说,由于这个赛季的状态并没有恢复到理想的水平,他主动找到教练组表达了“让出第三棒”的想法, “我觉得自己的身体状况没有达到最好,可能连小孩(年轻队员)的成绩都不如,我就建议教练组替换掉我的第三棒。”

在巴哈马,由吴智强、谢震业、严海滨和陈佳鹏组成的接力队最终跑出了38秒25,赢下巴黎奥运会的直通资格。苏炳添自己说,“我觉得重点不在于我是否参赛,而是队伍先获得巴黎奥运会参赛资格才最重要。”

也就是在那场比赛之后,关于“苏炳添有可能进不了接力队最终名单”的猜测甚嚣尘上,但在世界接力赛上让出第三棒的苏炳添并没有放弃追逐第四次征战奥运的机会,他透露,下一阶段也会提前去欧洲,在奥运会前参加一两场小型比赛,然后在7月份在巴黎和大部队会合。

“其实我现在还想要坚持下去。”苏炳添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他的脑海里一直有一个想法,让他坚定地想要回到赛场,“我不想成为一个逃兵,我想做一个战死沙场的人。”

苏炳添自己说,他希望能够像博尔特那样跑完最后一场,不管是何时,不管在哪里,“哪怕最后一场比赛是输的,也是在跑道上面去输掉这场比赛,而不是成为一个没有能力去比赛的人,然后离开这个体育场。”

苏炳添。

“我想过放弃很多次,但最终都留下来了”

在这场媒体采访中,一位记者向苏炳添抛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能回到最初走上赛道的那一年,你会对那时的自己留下一句什么话?”

苏炳添思考了片刻,“我会跟自己说一句话:开始了就要坚持下去,不管遇到什么困难。”

作为中国短跑在过去10年的领军人,那种“高处不胜寒”,终究只有苏炳添自己才明白。

2015年,苏炳添在尤金的百米赛道上跑出9秒99,全球媒体都开始关注这个“第一位跑进10秒大关的黄种人”,也就是在那之后,他的名字开始和“中国速度”联系在一起,外界也自然而然开始期待他的更多突破,然而,在个人项目上,那几年的苏炳添进入了竞技体育运动员都会遭遇的平台期。然后,他在2017年递交了自己的退役申请。

“其实我想过放弃很多次,在2017年的时候,我就已经退役了,但是每一次都是鬼使神差的,我又留下来。”如今回顾这十年,苏炳添的一句“鬼使神差”轻描淡写地带过了太多他在那些考虑放弃的日子里所经历的挣扎和纠结,就如他曾和澎湃新闻记者说起2017年的那段故事,“当时我觉得到了二十七八岁的时候,应该是没办法让自己成绩再进步,但后来我又想,我真的还可以跑,所以我最终选择留下来,想要在这个项目当中继续突破。”

苏炳添的坚持,让他遇到了国家队的功勋外教兰迪·亨廷顿,从2017年开始,兰迪教练一步步将苏炳添带入了科学训练的领域,并且为他组建了接近完备的保障团队。

“在东京奥运会之前,我对科学训练这个词都是很陌生的。”苏炳添不算是一个能言善道的体育偶像,但是他说起比赛和训练,从来不遮遮掩掩,“那时候,对我来说,我觉得我就按照教练的方法训练就好。但其实教练与科研人员,与科技助力十分相关,受到兰迪、拉尔夫曼还有我的导师陈小平教授的影响,我感受到科技对于运动提升的威力有多大,包括康复治疗。”

苏炳添始终在强调坚持的力量。

事实上,在东京奥运会半决赛上跑出9秒83之后,兰迪教练就在他的社交账号朋友圈里发了一段很长的文字,感谢了那个超过12人的大团队对于苏炳添的帮助,其中不仅有医疗师、体能师、营养师和科研人员,甚至还有生物力学专家,“感谢保罗·法尔曼弥补了我们在医疗方面的空缺,感谢体能团队告诉我们在爆发力和力量上如何训练。”

如今在上海再回眸三年前的那个“复合团队”以及科研专家们的帮助,苏炳添坦言,当时如果按照拉尔夫曼的冠军模型,苏炳添的极限速度还可以更快, “当时的冠军模型,我是可以跑到9秒78的,但我是人,不是机器,如果站在一个人的角度去看,有很多客观因素,包括参赛的心态、风速,还有很多影响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苏炳添在东京奥运的那场半决赛上,其实给自己设定的目标不是9秒78,而是9秒89,“因为我是1989年出生的,所以给自己设定了这个时间,但没想到超出了我的预期。创造这个成绩已经非常好了,这也证明了中国人真的可以突破9秒8,不过,能做到那个突破的人,首先要比我更加自律,而且贵在坚持。”

坚持,这个词在接近半个小时的Nike On Air“运动员会客厅”环节以及其后大约半个小时的媒体采访环节中,被苏炳添反复提及了很多次。抛开所谓的天赋以及符合团队的科学训练,如果没有苏炳添的坚持和执着,中国短跑或许难以取得这样的突破。

苏炳添东京奥运会战袍。

继续去传承,像刘翔那样激励年轻人

在上海西岸金融城举行的Nike On Air体验活动其实是耐克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巴黎奥运会,特意安排的一场全方位展览,其中不仅包括了Nike 2024国家队装备,还有Nike Air在过去为中国国家队打造的比赛服和跑鞋。

就在属于中国田径的展区里,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上跑出9秒83时穿着的红色战袍被挂在战墙的正中间,战袍下方是“1499”的号码簿和“SU”的名牌,而就在苏炳添的这套装备旁边,是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夺下金牌时的参赛背心。

将这两件代表着中国短跑辉煌历史的装备摆在一起,对苏炳添来说,有着太多不为人知的意义。

“想到翔哥(刘翔),第一时间就想到我的小时候。”苏炳添其实不止一次说过,刘翔算是指引他前进的灯塔, “我知道翔哥是在2004年,但是我第一次见他是在2005年,那年中山举行了一场全国大奖赛,翔哥来了中山,然后被邀请到了中山体校,当时我就在中山体校,那次见面给我的体育生涯埋下了一个种子。”

在那之后,刘翔在2006年以12秒88打破世界纪录,而当时年轻的苏炳添也在不久后正式踏入了成年赛场,并且在两年之后进入国家队。就在东京奥林匹克体育场里,苏炳添曾经说出这样一番感慨,“刘翔就是中国田径的开路人,如果不是刘翔,可能很多人都没想过站在奥运会的决赛线上。”

这次在上海的活动中,苏炳添就分享了几段他和刘翔过往的小故事,而这些故事的背后,是一种传承。

从当年青涩的体校学生到如今中国百米短跑的“老大哥”,苏炳添跟随着刘翔的脚步,也成为了年轻人的灯塔。不过,不同于自己的偶像,苏炳添在职业生涯的后期,开始进行更多尝试,去帮助年轻的运动员并且推广田径——他在暨南大学成立短跑实验室,试图将科学训练的经验传授给更多教练和运动员;他还举办了以个人IP命名的苏炳添速度挑战赛。

“国家现在也在大力地推动青少年的体育运动,我在想能不能利用我的荣誉和名气,带动更多青少年参与,给他们创造一个平台,但说实话,这个比赛我觉得办得不是特别好。”说起自己正在尝试的一些领域,他依旧直言不讳,“田径比赛的观赛人数太少了,商业价值太低,但我还会继续尝试,我希望这个比赛肯定是一直能够办下去,但也要看实际情况。”

说起未来,苏炳添并不急于在这个阶段给自己定下太多比赛之外的具体目标。

“我也在经历转型和转变,但具体的我现在还没想好。我不一定会去完全做一个教练,因为我觉得做教练得先把心沉下来,要对运动员负责任,不能只做一个挂名教练。” 苏炳添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不管未来会是什么身份,他都会把自己在训练上的心得和技巧传承下去,而现在的苏炳添,还想继续奔跑,不管能不能站上巴黎甚至是更远的大湾区全运会,他还想在继续努力。

“虽然我想跑一辈子,但是身体也不允许……等到自己的心静下来了,可能才会去考虑接下来的事情。”


“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的含义

一个士兵,要 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一个士兵,只要不是战死沙场,(无论身在何处)就如同回到故乡。 命在故乡在。

伊索寓言马和驴读后感 500字左右

《马和驴》读后感有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一个人养了一匹马和一头驴,马和驴虽然生活在一起,但命运却不同。 战马吃的是嫩草,喝的是泉水,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而驴却吃的是麦麸,糠皮,干的是最重的活。 驴很不平,就问马,马说:“主人养驴就是让驴给人干活的如果有一天,你不能干活了,主任会毫不客气的把你杀了吃掉。 ”后来,战争爆发了,马随主人上了战场,不幸主人中箭,战马不肯离开,也被凶狠的砍死了。 驴目睹了这场战争。 心里反而平衡了。 他认为:“安逸富足往往与死亡相伴,艰辛的生活却象征着平安。 ”读了这则寓言,我心里很沉重,这个小小的寓言让我知道了很多道理。 首先,驴虽仍吃的很差,干得最多,最累,尽管心里很不平,但还是踏踏实实地把活干完。 他的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而马虽然平时过得挺安逸,但当它与主人冲上战场时,它能勇往直前。 特别是当主人战死沙场,他并没有选择当逃兵,而是与主人一样战斗到底,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 其次,当驴看见马随主人一起战死后,他反而心安理得,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试想,当祖国危难的关键时刻,如果没有人去保卫,哪会有今天的安定祥和,是碌碌无为的过一生还是轰轰烈烈的过一生?哪一个更有意义,哪一个更能体现人生的价值?这是大家都明白的事。 最起码我们要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像驴那样安于现状是不值得提倡的。 所以我们要学习马的勇敢,忠诚,反对驴的安于现状,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进步,我们的国家才会兴旺发达。

洛洛历险记有哲理的句子

您好,这些都是洛洛历险记有哲理的句子1.人生,本就是一场游戏 ;而游戏,也是一场人生。 ——霹雳火2.大丈夫有所不为,有所必为。 ——霹雳火3.兄弟之间的生死与共,对手之间的惺惺相惜。 ——超音速4.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你必须放下怜悯,开始战斗!——时光之城老城主5.在强者面前,没有弱者的席位!——晶晶6.战争是场肮脏的游戏,而我是个肮脏的玩家。 ——猛虎王7. 人生这场游戏,你想玩也得玩,不想玩也得玩。 ——霹雳火8. 大丈夫保家卫国,就算战死沙场也不算冤。 ——霹雳火9. 有时候逃跑不是因为懦弱,而是为了最后的胜利。 ——月神殿老城主10. 这就不对了,是兄弟就要生死与共——急先锋11.我们这辈子是敌人,下辈子再做兄弟!——金铁兽12. 战争没有胜利者,只有失败者。 ——霹雳火13. 现在虽然是最黑暗的时候,但只要我们肯坚持,就一定能见到黎明的曙光了。 ——龙卷风14. 在这个世界上,强者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而弱者的命运,则是掌握在别人的手里。 ——龙卷风15. 帮我们的未必一定是朋友,朋友也未必一定会帮我们。 ——闪电城主16.忠实的未必是仆人,仆人未必就忠实。 ——猛虎王17.情感没有时间界限,没有空间界限,也没有敌我界限。 ——霹雳火18.我萤火虫的光芒怎么能跟天上的太阳相提并论呢?——蓝毒兽 19.战争不仅仅要靠勇气,还要靠脑子。 ——洛洛 20.狂妄不但需要本事,还需要付出代价,而且,是生命的代价。 ——蓝豹兽21.掌握能量者,掌握命运。 ——暴龙神22、狂妄是需要本事的,而我正好有 ——急先锋23、当烟雾散尽之时,就会见到阳光洒在你们的尸体之上。 ——闪电城主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17313.html
童 与你 声动中国丨六一 乐!
保时捷 要破一个更难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