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分享 孩子过度依赖网络背后可能有这些心理需求 互联护苗

孩子为何会过度依赖网络?背后隐藏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哪些问题?这个“六一”儿童节,由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市委网信办主办、新京报社承办的“互联护苗2024”主题网络活动,邀请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王四营人民法庭副庭长宋晓佩、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党委书记管杰以及腾讯未成年人保护营地家庭教育专家梁玲玲做客新京报“六一”直播间,解读孩子过度依赖网络背后的心理需求,为家长支招。此次访谈在新京报客户端、微博、抖音、快手等多平台同步直播,受到各界广泛关注。

6月1日,三位专家做客“互联护苗2024”主题网络活动的直播间,谈家庭教育有关的话题。 新京报记者李木易 摄

“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家庭”

孩子的用网习惯和对网络的依赖程度是否与年龄相关?管杰介绍,首都师范大学相关部门曾经做过专门研究,探究不同年龄段(小学段、初中段和高中段)学生使用手机的行为特点。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使用手机的频率和时间确实要长一些,但精确分析来看,没有“孩子年龄越大越依赖手机”的结论。但有研究显示,13岁以下的孩子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可能会影响孩子大脑皮层的发育,影响孩子的智力和学业能力水平。

“我们需要辩证地看这个问题。孩子是否过度依赖手机、网络,更多是受个人自控能力、家庭环境的影响。即便成年人也存在对手机依赖的情况。”管杰认为,对于未成年人,更多应考虑如何培养其自我控制能力,让他们自我约束并合理使用手机。管杰特别提醒年轻父母,在孩子很小时,尽可能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网络,以免对孩子心理、生理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在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当下,也要正视网络的工具属性,让网络助力孩子们学习和成长。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党委书记管杰(左)和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王四营人民法庭副庭长宋晓佩。 新京报记者李木易 摄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王四营法庭是妇女儿童维权合议庭。基于多年来积累的审判经验,宋晓佩亦认为,未成年人是否依赖网络和电子产品与家庭有着非常大的相关性。宋晓佩介绍,在解决离异、子女探访、抚养权等家事纠纷中,以及接触校园霸凌、未成年人网络打赏等案件中,会发现确实有部分家庭存在孩子爱玩手机、沉迷网络的困扰,经过分析,隔代养育、父母缺位、未成年人和父母有效沟通少、家庭关系不和谐的家庭普遍存在孩子沉迷网络和电子产品的现象。

“从实际案例中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家庭。”宋晓佩说道。

四类家庭的孩子易出现网络沉迷情况

提到家庭教育,梁玲玲表示,腾讯未成年人保护营地主要处理涉未成年人社交、游戏、安全等网络相关问题。实际调研发现,家庭教育的缺失会导致儿童出现网络问题,其中,有四类家庭容易出现孩子网络沉迷的情况,第一类为“放任型家庭”,即缺乏陪伴。有的家长不在孩子身边,无法以身作则,而有的家长即便在身边,但父母陪伴时和孩子间没有情感交流和互动,此类家庭占比为39%。

第二类家庭为“掌控型”,父母比较严格,会忽略孩子做某件事情的难度,选择指责、批评、打骂等传统的教育方式,此类家庭占比为27%。第三类是“强加型家庭”,要么父母把自己意愿强加给孩子,让他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要么特别溺爱,孩子逐步学会要挟家长,让父母听自己的。这两种情况会导致家庭规则缺失,双方过度要求对方使规则难以建立,此类家庭占比为20%。

腾讯未成年人保护营地家庭教育专家梁玲玲(右)。 新京报记者李木易 摄

“最后一类为‘脱离型家庭',这不是指家长缺位,而是虽然家长在场,但始终认为孩子所玩的东西是不务正业。”梁玲玲介绍,孩子在网上接触了新鲜的事物想和家长聊,家长却认为是不务正业,这说明家长和孩子间缺少共同话题,导致孩子的生活单调而乏味,此类家庭占比约14%。梁玲玲认为,家长可以比照这四类家庭的情况反思自己在养育中存在的问题,“不要家长玩家长的,孩子玩孩子的,亲子间要建立共同的网络氛围,有共同的兴趣点和话题。”

“有些家庭有时对孩子严加控制,家长工作忙时就‘放羊’。”管杰认为,爱玩游戏是人的天性,对于孩子来讲,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们学会自律,这才是正确的家庭教育。“家长和孩子一起通过网络游戏娱乐,共同讨论网络的利弊,会有效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管杰建议家长和孩子共同找到生活、学习、工作的节奏和作息,这是集智慧与情感的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做好网络教育的第一课堂。”

“有效陪伴”是家庭陪伴的关键

日前,围绕家庭陪伴话题,新京报发起了一项儿童节特别调查“你多久没有认真陪伴孩子了”,参与调查的群体多为孩子母亲,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认同父母陪伴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有影响。对于无法陪伴孩子的原因,近七成受访者表示“工作太累或太忙”,亦有家长认为自己没有耐心“想自己消遣”。即便有近九成家长认为沟通和陪伴孩子最为重要,但“聊天谈心”的陪伴形式不多,受访家长对孩子的陪伴大多还是集中在辅导作业和逛博物馆、图书馆和旅游等活动。

亲子间有效的沟通,建立情感的链接是大家的共识。宋晓佩通过一个特殊的案例强调了亲子间培养感情的重要性。在一起监护权纠纷中,孩子因父母离异而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从小便依赖手机、沉迷网络,只要不看手机、平板电脑就会出现严重的“戒断反应”,大喊大叫、要挟家长。在其父亲去世后,母亲再婚生子成立了新的家庭,孩子姑姑为帮助孩子回归正常的家庭生活,向法院要求得到孩子的监护权。

“他的父亲虽然此前是孩子的监护人,但对孩子不管不问,缺乏感情交流,导致孩子沉浸在虚拟世界。”宋晓佩介绍,通过定期回访,法官发现姑姑把孩子接到了家后,加强对孩子的关爱和沟通,引导孩子通过参加户外游戏等有利于身心的活动,分散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渐渐地将孩子拉回正轨。经过一两年的调整,孩子学业和专注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直播中,管杰介绍了北京市第十八中学不久前举办的“聚·宽”家长夜校的情况,这是学校牵头与方庄街道办事处、社区共同探索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格局,而此次夜校主要探讨的问题之一正是如何提升家长的沟通能力,实现沟通的目的。从教育者的角度,管杰认为“有效陪伴”是家庭陪伴的关键。

新京报记者 刘洋 校对 卢茜


这个时代的青少年为什么会沉迷网络呢?

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1. 社交需求:青少年正处于社交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与同龄人建立联系和交流。 网络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平台,使他们能够与朋友保持联系,分享生活和情感。 2. 娱乐需求:网络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如游戏、音乐、电影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青少年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3. 逃避现实:有些青少年可能会沉迷于网络,以逃避现实中的问题和挑战。 他们可能感到无法应对学业、家庭或社交压力,因此选择在虚拟世界中寻求安慰和满足。 4. 缺乏监管:有些家长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或能力来监管孩子的网络使用,导致孩子沉迷于网络。 5. 网络成瘾:一些青少年可能会因为生理或心理原因而对网络产生依赖,无法自控地使用网络。 需要注意的是,沉迷网络可能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影响学业、社交能力、睡眠质量等。 因此,家长和学校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教育和监管,帮助他们正确地使用网络。

孩子沉迷网络的原因,都有哪些?

网络游戏越来越针对一些年轻人和青少年,很容易吸引这些人。导致很多孩子越来越沉迷于游戏。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不好的,也是家长和老师的责任。学校要采取相关措施,然后家庭要关注孩子这方面,让孩子摆脱网络游戏。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网络空间特征网络空间是一个精神文化空间,它模糊了现实与虚幻人工体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

互联网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取决于,网络空间这一特殊虚拟情境的特征。虚拟网络空间与人们内心世界体验的现实大不相同。数字化的人,关系和群体延长了人类互动的时间和方式。青少年在网络空间的独特心理体验可以概括为九个特点,有限的感性体验。灵活匿名的个人身份。地位平等。超越空间界限。时间延长和集中永久记录。容易建立很多人际关系奇妙的变化体验。

黑洞体验正是这些特点让年轻人不可抗拒,让他们在虚拟世界中得到满足。弥补现实中的缺陷和空虚,沉迷于这种虚拟现实。青少年网瘾者很少将互联网作为搜索信息的工具,而是在互联网上寻求社会支持和满足,并利用互联网打造新的人格面具。他们越是使用互联网,越是被网络空间的生活方式所吸引,以至于花在上网上的时间越来越多,甚至忽略了自己的真实生活。

有些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会一味地批评孩子。往往会让孩子因为压力过大而失去信心。互联网宽松自由的环境让这些孩子痴迷于互联网。或者一些家庭的父母经常打骂孩子,在玩网络游戏的时候,孩子往往会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变成一个令人敬畏的英雄人物,从而使他们不仅在游戏中找到了自己的自信和尊严,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孩子突然沉迷网络,这些问题和父母有哪些关系呢?

孩子突然沉迷网络,这些问题与父母有着很大的关系,主要原因是孩子在生活中并没有找到其他感兴趣的事情,就会让孩子沉迷于游戏,无法自拔。父母在这个时候需要做孩子的好榜样,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的与孩子进行沟通,要让孩子认识到这种行为是错误的,要让孩子知道未来只有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奋斗,才能够让自己的生活变得美好。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就需要家长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以及发展情况,并不能够一味的忙于工作,却没有时间去陪伴孩子,否则就会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也会让孩子慢慢与父母疏离。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并不能够在孩子面前总是玩手机,否则就会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误的观念,也不会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小编发现很多家长在带孩子过程中,总是嫌孩子烦,就一味的将手机或者电脑给孩子玩,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而且也会让孩子对这些电子产品的依赖性过重。孩子如果对网络游戏沉迷程度过高,没有得到父母的及时帮助,就很可能会让孩子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而且也会影响孩子日后生活,影响孩子的学习,会让孩子一事无成,慢慢的找不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父母如果想要改善这种情况,就需要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告诉孩子这种行为是不对的,而且还可以与孩子做一个约定,让孩子在每天固定的时间去玩一会儿,不能够让孩子玩的时间过长。家长可以在平时带孩子多出去玩,让孩子去多交朋友,就会让孩子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这样也能够让孩子的人生更加充实,就不会总是想要玩游戏。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17656.html
革故鼎新 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 习言道 文脉华章
不带激光雷达 余承东要做20万元以下的汽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