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印或许还不起4700万

许家印被罚4700万一事,在网络上激起千层浪。到底他还有没有钱交出这笔罚金?许家印的债务纠纷太多了,即便他名下有资产,也被债权人起诉予以冻结,或者是因债务纠纷被转让。

01、“情节很严重,性质很恶劣”

湖北的宋翔看着手机中两张2020年在恒大某楼盘看房时拍的照片,心中不禁感慨万千。那时的恒大地产,楼盘位置虽然偏僻,但人气却异常旺盛,仿佛预示着未来的辉煌。然后,令宋翔没有想到的是,仅仅是一年后的2021年9月,恒大就暴雷了。

这两年多来,恒大和许家印的新闻,就像电视剧里的狗血剧情一样,牵动着所有人的心:许家印“跳楼”了?许家印被抓了......这一次,是许家印被罚了。

5月31日,证监会网站公告称,依法对恒大地产债券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恒大地产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罚款41.75亿元,对恒大地产时任董事长、实际控制人许家印,处以顶格罚款4700万元并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简单来说,恒大地产通过提前确认收入的方式,虚增了收入和利润,导致其发行的债券存在欺诈行为。这个欺诈行为所涉及的金额是庞大的,如恒大地产在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期间,共欺诈发行了208亿元债券。

并且,恒大地产还未按照规定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2022年中期报告以及2022年年度报告,未按照规定披露重大诉讼仲裁的情况,未按规定披露未能清偿到期债务的情况。在措辞上,除了使用了顶格罚款外,处罚决定书对时任董事长许家印使用了“手段特别恶劣,情节特别严重”等用语。

处罚决定书一出,网络上炸开了锅。有网友留言道,“这罚款有点少啊。”实际上,透过层层股权穿透可以看到,恒大地产背后站着的是港股上市公司中国恒大,而中国恒大背后站着的是BVI(英属维尔京群岛)公司。“证监会每一种罚款都是有标准的,不是随便开个高价就可以。恒大地产有些行为不是在国内进行的,证监会就无法进行处罚。”熟悉国内和国际法律的汇生国际资本总裁黄立冲告诉「市界」。

这一次的处罚,针对的正是恒大地产境内债券市场的违法行为,且并不涉及恒大集团旗下其他板块的风险事项。宋翔向「市界」感叹道,证券市场是个讲诚信的地方,恒大地产这么做,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证监会这次的处罚,也是对其他企业的警示。”

与恒大地产和许家印一同被处罚的,还有曾经的恒大高管,如潘大荣、潘翰翎、钱程等均被不同程度地处罚、警告等,罚款在20万元到900万元不等。「市界」看完行政处罚决定全文发现,除了恒大地产、钱程外,许家印、潘大荣等人都提出了陈述、申辩意见。

以许家印为例,他陈述的申辩意见有五点,其中有一点是“相关违法行为是由他人具体组织实施的,认定许家印授意、组织从事违法行为证据不足,亦没有基于实际控制人身份指使他人从事违法行为。”不过,证监会认为,在案证据足以证明,许家印作为恒大地产董事长和实际控制人,安排、组织财务造假事项。

最终,证监会对许家印以及其他人的陈述申辩意见不予采纳。至此,处罚案尘埃落定。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证监会在处罚书中还提到,因无法与夏海钧取得联系,已启动公告送达程序,将对其依法另行处理。

夏海钧是恒大集团的2号人物,也是恒大内部公认“最受许家印信任的男人”。自从许家印被控制后,柯鹏、杜亮、潘大荣等恒大一众高管相继被带走,夏海钧一直音讯全无。即便在今年5月,夏海钧被深交所一纸公告,受到公开谴责的处分,这个恒大集团的关键人物,也仍然处于失联状态。

02、“许家印名下或没有资产了”

对于“许家印是否还得起4700万元”这个问题,网友们议论纷纷。有人说,4700万元这么多,许老板肯定还不起的。也有网友反驳,“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毕竟身家在那儿呢!”

尽管许家印这两年的身家大幅缩水(巅峰时刻为2040亿元),但2023年9月发布《2023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许家印的身家仍有200亿元。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许家印就能够还得起4700万元呢?“他是否有能力支付4700万元的罚款,这取决于他的资产流动性和实际控制情况。”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告诉「市界」。

许家印200亿元的身家主要包括公开的股票和公司资产。如截至2022年12月报告期内,许家印持有中国恒大的股份比例为59.78%,期末参考持股市值为116.34亿元。

不过,黄立冲认为,许家印名下或已经没有资产了,资产很有可能在他前妻丁玉梅手中,比如房子、现金、股票、土地、物业、私人飞机等等。黄立冲之所以得出这样的判断,一则是许家印的债务纠纷太多了,即便他名下有资产,也被债权人起诉予以冻结,或者是因债务纠纷被转让。

并且,自从2021年以来,许家印把个人财产“押的押”、“卖的卖”(包括香港的3栋别墅、广州、深圳的豪宅、几架私人飞机),换回的钱用于一些刚性经营成本。比如,刚刚被买家以约4.7亿港元的价格接手的香港山顶布力径10号B屋,曾由许家印或相关人士持有。

尽管许家印在海外有资产,但很多国家都高度重视保护私人财产。一些国家在宪法或法律中明确规定了私有财产的权利和保护。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在保护私人财产方面力度尤为大。“你要想举证,跨国是很难的。”黄立冲说。

其实,在恒大集团暴雷后,市面上就在传许家印和丁玉梅,通过“技术性离婚”将部分资产转移至境外。据金融界的报道,自从2009年上市以后,恒大集团累计分红达到了733亿元,常年掌握恒大集团将近七成股权的许家印家族,起码在这些年的分红中套现了500亿元。

“她(丁玉梅)到底拿了多少钱都是猜测。毕竟,恒大通常是将钱转走后,投回到债权里。比如美元债。恒大暴雷后,美元债也不会还回来。”黄立冲告诉「市界」。退一万步来说,丁玉梅真的如外界传言,带着不少现金到了国外,她会拿出4700万元,替前夫许家印缴纳罚款吗?这个问题无从得知。

许家印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许智健毕业于清华大学,曾负责恒大集团物业、园林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许腾鹤是哈佛大学“海归”,曾参与恒大公司众多业务,他担任恒大集团珠三角公司董事长多年,也负责过恒大财富的重要工作。

不过,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在许家印被采取强制措施之前,小儿子许腾鹤已经被带走了。直到2024年2月26日,丁玉梅入禀香港高等法院,向自己和许腾鹤追讨10亿港元债务。市场观点普遍认为,丁玉梅表面上看着是讨债,其实恐怕是在帮着许腾鹤逃债。

这让事情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03、“什么时候才能拿回我的钱?”

黄立冲能够确信的一点是,恒大地产难以缴清41.75亿元的罚款。因为,恒大集团暴雷后,作为重要的子公司之一,恒大地产的资产,也相继被各种债权人分割了。

恒大地产的资产分为有抵押的和没被抵押这两种。有抵押的很好理解,比如像前面提到的香港山顶布力径10号B屋,被抵押给了建行亚洲。而没有被抵押的资产,比如公司名下的房子、土地、车辆等等,在恒大暴雷后,通常也会被工程队、供应商到法院去起诉,再由法院去执行这些资产。

“恒大从出现危机到现在,能抵押的都已经抵押了。剩下的都是没有什么抵押价值的东西。既然没有什么抵押价值,那几乎都是不值钱的东西。”黄立冲认为。这种说法「市界」也曾从供应商那里得到了佐证。

不少供应商在追讨债务时发现,怎么也找不到可执行的资产。要么是冻结了,要么是被其他债权人抢先一步拿走了。剩下的,就是售楼处、办公室里的桌子、椅子等等。

天眼查法律诉讼信息显示,5月23日至24日,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新增4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合计9.84亿余元,涉及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部分案件被执行人还包括恒大集团有限公司、恒大地产集团(深圳)有限公司等。

风险信息显示,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现存790余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725亿元。此外,该公司还存在多条限制消费令、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信息。这也就意味着,恒大地产41.75亿元的罚款,证监会恐难拿到。

“在恒大地产无力偿还的情况下,证监会在清盘时候成为债权人,将恒大地产被拍卖的资产拿走。一般来说,这样的罚款优先于无担保债权。”黄立冲再次向「市界」强调道。

好在,恒大保交楼的工作一直有条不紊地展开。恒大地产负责人向媒体表示,公司目前仍全力推进保交楼等重点工作,目前全国范围内保交楼项目已经完成超过80%。“我在一个月前已经离职了,我所在城市的恒大楼盘,都已经交付完了,工程队也原地解散了。”一名负责保交楼的恒大前员工告诉「市界」。

除了恒大地产和许家印、以及保交楼有新的动向外,恒大集团旗下的其他众多板块,似乎只有恒大物业和恒大汽车能在市场上,掀起一点涟漪。

5月27日,恒大物业高开12.66%报0.89港元。市场观点认为,这或被恒大汽车复牌大涨带动。由于严重的资金短缺,恒大汽车在今年年初已停止生产,于5月17日因等待刊发内幕消息而停牌,并于5月27日复牌高开94.74%。

这背后是恒大汽车5月26日释放出的利好信息:31.45亿股潜在待售股份将即时被收购,及32.03亿股潜在待售股份,将成为潜在买方于买卖协议日期后一定期限内的一项可行使选择权的标的。“购买恒大汽车股权的人,很有可能是债权人。因为如果没人买的话,他所有的债权拿不回来。不如再添一点钱,获取主动权,再看能不能有机会重组。”黄立冲向「市界」分析指出。

不过,这几天,外界纷纷猜测这个潜在买家是“小米”。在恒大汽车的股吧群,一群股民热烈讨论该信息,不少人雀跃不已。他们极其渴望这个潜在买家就是小米,毕竟如今论谁财力雄厚,少有公司拼得过小米。“应该不是空穴来风。按照小米汽车现在产能,亟需工厂扩产,其实收购恒大汽车的几个暂停工厂进行改造可以实现产能扩张。”一名股民留言道。

只可惜,事情很快明朗了。5月30日小米在官方账号上辟谣了,“小米汽车从未有过收购或控股恒大汽车的计划和举动。”这让差点信以为真的恒大汽车股民失望不已,“什么时候才能解套啊!”另一边,恒大汽车债权人也在社交平台抱怨道,“什么时候才能拿回我的钱?”

失望的还有那些被恒大卷入其中的更多局中人。比如供应商,比如一些仍没有拿到恒大房子的人。他们站在许家印给他们挖下的坑里,无助而又迷茫。

(文中宋翔、徐枫为化名。)

(作者 | 陶 婷,编辑 | 孙春芳)


恒大正式宣告违约,那些购买恒大期房的人该怎么办?

恒大的债务危机引起了轩然大波。没人料到这位房地产界的领军人物会一落千丈,许家印1.97万亿元的债务更是引起了人们的热议。每天,他都有数百万的利息等着他支付。市场上关于恒大集团的信息较少并不意味着其风险已经消失。恒大宣布无法履行2.6亿美元的债务担保义务,这是恒大首次违约,但绝不是最后一次违约。

已经购买了恒大现有房产的人 无需担心。毕竟,他们已经得到了房子。在那之后,他们只需要继续为装修赚钱。很多人预付了定金,甚至没有看到房子的影子,即使有两三年也会做房,如果没有恒大集团的危机,所以也完全不用担心,但现在已经出现了恒大违约,很多人买了恒大的期房,恒大已经支付了首付款,并开始每月支付抵押贷款,所有的钱都进了恒大的口袋。

自从恒大陷入债务危机以来,很多房产都被暂停了,因为建筑商担心恒大不能正常协商付款,供应商也担心他们的货物没有被付款,所以他们不愿意正常供货。这就像蝴蝶效应,在各行各业引起恐慌和变化。一直以来,根据政府目前的态度,消费者很可能会买到自己买的房子,但交货期可能会晚于最初的交货期。2021年12月30日,海南儋州向恒大地产发出处罚通知书,要求恒大在规定时间内拆除39座非法建筑。2022年1月3日,有消息称,恒大在香港交易所的交易暂停。各种迹象表明,在政府的介入下,恒大的危机比以往更加严重,即使恒大想独善其身,也不可能。但政府不会覆盖恒大,允许它根据市场经济条件发展。

恒大将走出危机,熬过这个冬天,但许家印应该把握住在这条路上的取舍。房子可以正常出售收钱,然后人们也可以得到他们的预售房,正常运作后,不会有大问题。恒大违约其实是第一次在准备给债权人,短期内是不可能开始的,也是上不了钱的,广东已经派了一支队伍进驻恒大,也一直在质疑他们的实际控制槽位,要求他们及时控制风险,据报道,恒大工作团队的入驻是一项监督和管理决策,另一项职能是确保恒大移交公司。对于恒大来说,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对于整个房地产行业来说也是如此。也向所有企业发出一个信号,即它们必须在和平时期做好危险的准备,即使它们发展顺利,也应该给自己留一条出路。

恒大欠了2万亿谁来还

1. 恒大集团负债情况:据数据显示,恒大集团目前负债总额高达2万亿元。 2. 央企介入与资产接盘:目前,包括光大信托、五矿信托,以及浙江建工、浙江地产集团等央企已开始接手恒大的部分业务。 3. 许家印的个人资产偿还:许家印通过出售个人资产的方式,已偿还约70亿元人民币的债务。 4. 恒大地产集团概况:恒大地产集团,全称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中国恒大集团的子公司,2022年资产总值达到1.84万亿元。 5. 恒大集团的业务布局:恒大集团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500强企业集团,业务涵盖地产、金融、健康、旅游和体育等领域,总资产超过万亿,年销售规模超过4000亿,员工人数超过8万,间接解决就业人口超过130万。 6. 恒大地产的发展历程:恒大地产集团自首个项目奠基以来,已拓展至全国50多个城市,拥有500多个地产项目,成为全球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之一。 公司坚持质量与品牌建设,实施目标计划和绩效考核管理,以规模和品牌战略构建了强大的体系竞争力,实现了高速稳健的发展。 7. 创业与高速发展:在亚洲金融风暴期间,恒大地产逆市扩张,首个项目金碧花园以创新的“环境配套先行”理念,创造了广州的销售奇迹。 经过三年的努力,恒大在1999年进入广州地产企业10强,展现了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汽车人】恒大汽车的“败战计”

在机构债权人和地方政府的默契下,恒大汽车没准儿真能找到融资、创造“复产”的奇迹。但在这之后,就得面临新能源汽车行业真正的竞争了。

文 /《汽车人》孟华

5月12日,已经沉寂了一段时间的恒大集团,突然以港股上市公司的身份深夜发公告称:

恒大集团及其附属公司,以及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被广州中院执行四项事项,总计60亿元金额的尚欠分红、滞纳金、违约金及收益。

这并非许家印一个人扛60亿元执行款,但这是他第一次成为被执行人。

为何第一次成为被执行人

恒大高达1.9万亿元债务爆雷两年,官司已经高达3000多起(未能成功立案的不算),才第一次成为被执行人。

虽然只是形式,因为其内地及香港的财产,已经没有什么可供执行的了,恒大港股市值也仅剩218亿元(许个人名下约130亿元)。恒大早就资不抵债了。

自从最高人民法院在2021年8月先声夺人,将所有关于恒大的诉讼要求由广州中院集中管辖以来,许家印就被变相保护起来。

保护他的原因,是让其继续主持大局,赢得时间,稳住局面,这关系到上百万购买恒大房产的购房者利益。这个窟窿太大,必须由始作俑者堵上。地方政府、银行以及其他机构债权人,只能协助延期,尽量帮助其化解债务,根本无法为之兜底。

现在许家印突然被执行,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境内外债务重组取得一定进展,方案有望得到多数海外债权人的同意(同意截止时间延长到北京时间2023年5月18日17时);另一个是这笔执行款本身,就和恒大未来“债转股“为核心重组方案是同一个模式,相当于一次信心测试。

2016年恒大为收购深圳某房地产公司,一年内三次引入战投,收购未成,但钱也没退,被挪用了,战投无奈只能同意债转股。现在诉求就是按股分红(2020财年),许家印作为大股东,2020年可是一文不差地拿到了分红,而当时已经风雨飘摇的恒大,是借债分红。

如果这笔款不付,那么其他债权人有什么理由,相信重组方案能得到执行。因此可以预料,债多不愁的恒大集团和许家印,不介意再多认一笔债。

母公司的最后援助

相同操作的还有恒大汽车。

4月24日晚上,中国恒大和恒大汽车在港交所同时发公告称,前者将以2元的价格,收购后者47个住宅和物业的资产包。这个资产包里面包含了247.89亿元负债,都由恒大接手。恒大汽车将专注经营新能源汽车。

这一操作,将恒大汽车从资不抵债的边缘拉回来,代价是母公司又多了一笔债。

是的,你没看错,恒大汽车拥有一堆无力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当时许家印为了推动恒大汽车上市,将恒大健康的养生地产项目打包注入恒大汽车。因此,在后者还没生产出一辆车的情况下,当时一跃成为中国市值第三的汽车上市公司。

这种左手倒右手、左右互搏、隔空取物、借尸还魂、釜底抽薪的资本把戏,恒大玩的太多了,三十六计都快不够用了。当然,现在反噬也来的加倍猛烈。

同样是4月24日,恒大汽车宣布暂缓生产恒驰5,“预计”2023年5月份复产。同时,恒大汽车表示,需要290亿元才能盘活汽车资产。

恒驰5作为恒大汽车唯一量产交付的产品,半年交了900多辆。当时声称10个小时盲订3.7万辆。虽然无法证伪,但此后的交付节奏表明,这和恒大卖楼时的数据泡沫差不多。

虽然恒大汽车资本操作得飞起,且还没到讨论产品力的阶段,相当于刚起步的初创公司,但负面新闻缠身。

而恒大的核心任务是“保交楼”(这恐怕是当时保许家印的条件),重组就算获得通过,其逐步兑现的利息和本金,也必须从现有业务收益当中来,而全国各地的“保交楼”,还需要额外2500亿-3000亿元融资。

其间现有项目的无杠杆自由现金流,主要用来偿还还在空中的新增融资。而恒大资产抵押能力,已经没有任何空间了。

恒大债务和融资前景错综复杂,但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恒大已经不可能给恒大汽车提供任何资金了。替后者扛一下债务,已经是能力上限了。

那么,母公司自身难保、自己又缺乏融资手段的恒大汽车,“计划”5月复工复产,根本就是空中画饼。

就算这些订单都是真实的,恒大汽车也无力交付。

无人敢挡的“绝望流”打法

恒大汽车的财务窘境,从2021年开始就不断暴露,发展到2022年底,欠供应商货款,以至于后者断供、欠薪、裁员、讨薪。所有运营失败公司的戏份,恒大汽车一个不少。

说句题外话,所有因为现金流枯竭而停产的车企,都声称自己将复工复产,卷土重来。到今天为止,很少有能融资成功而重新站起来的。

据《汽车人》所知,众泰停产两年复产,恐怕是唯一的例子。但是此事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喊了几个月,就是看不到众泰产品。其实也未能证实。

至于恒大汽车,挖的坑比众泰深多了。其品牌运营,一直都没有摆脱母公司那种“绝望的浮夸”风格,因此,哪怕其市值站上6000亿元的时候,商誉也惨不忍睹。

什么叫“绝望的浮夸”?就是人人知道他在吹牛,他也晓得大家都知道,但别无他法,只能硬着头皮假装做大牌(什么2025年销量100万辆,2035年500万辆)。这种吹法,令人不觉其厌憎,只觉其可怜。

但是,从另一角度看,现在恒大汽车毕竟少了248亿元的债务,资产负债表被瞬间扮靓了。天津工厂引入战投,也从完全不可能,变成了有一丝可能性。

地方政府虽然不能蹚浑水,但仍有撮合资本救一救的动机。战投要的,不过是隔离以前的债务,轻装上阵。现在这一操作已经提前完成,融资也就扫清了障碍。

大家也都知道,恒大汽车背负了恒大集团东山再起的最后希望。通过卖车赚钱,实在是太慢了。但是恒大汽车资产重新被视为“正资产”,起码摆脱停牌,对恒大汽车母公司的商誉复苏还是有帮助的。只要恒大汽车运营回到轨道上,股价起来,现金流也是有希望的。

毕竟债权人的信心本身,就是恒大最宝贵的资产包。这里面存在很强的时间换空间的诉求,拖下去是恒大最大的指望。

虽然这个重担能不能担得起是另一回事,但眼下没有债权人敢于阻止恒大汽车的融资。如果许家印彻底摆烂,1.9万亿元债务,哪怕是重组展期并缩小的债务,也得跟着玩完。这是任何利益攸关方都无法承受的后果。

在机构债权人和地方政府的默契下,恒大汽车没准儿真能找到融资、创造“复产”的奇迹。但在这之后,就得面临新能源汽车行业真正的竞争了。即恒大汽车使尽浑身解数,也只为谋得一张入场门票而已。【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17708.html
封神第二部 透露 正在做后期 异人之下 乌尔善说新片 将于暑
独库公路6月1日恢复全线通车 最美天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