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推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布局建设 厦门布局建设首批联合实验室

重点推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布局建设

为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难题和科技成果转化需求,厦门市将布局建设首批联合实验室。近日,市科技局印发《厦门市支持联合实验室建设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大力促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融合发展。

根据《指引》,厦门市将支持企业牵头与高校、科研院所、省创新实验室、医疗机构等共建联合实验室,协同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推动在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前沿战略材料、氢能与储能、基因与生物技术、深海空天开发、新一代人工智能、新型显示、创新药械等厦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布局建设。

《指引》还鼓励厦门市龙头企业与金砖国家、粤港澳大湾区、闽西南等地区的企业、高校院所、医疗机构共建联合实验室。

市科技局介绍,联合实验室将采取“主动布局”与“自主申报”相结合的方式,将统一命名为“厦门市+技术领域名称+联合实验室”。为了扶持联合实验室建设,厦门将按企业新增研发设备非财政资金投入的10%给予后补助,最高可达1000万元,补助资金与市级企业研发费用补助、市级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市级新型研发机构设备补助等按“就高不重复”原则执行。而且,符合条件的联合实验室的设备购置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还纳入市工信局技术创新基金政策扶持。

和重点实验室不同的是,联合实验室只需牵头单位为在厦注册企业,共建单位可以来自市域外。据介绍,此举有利于在厦汇聚更多科创资源。

>名词解释

联合实验室

联合实验室是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通过“企业出题、高校科研院所解题,共同破题”协同攻关的模式,构建从基础研究、技术突破、成果转化到产业化应用的格局,把科技创新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记者 吴君宁 通讯员 杨国宁)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未来最吃香的行业有哪些?

未来最吃香的行业有:互联网服务行业、农业、健康管理行业、生物医药行业、律师、传媒行业、信息安全分析行业、智能家居、金融分析师等。

未来最吃香的行业如下:

1、互联网服务行业

互联网行业正在以摧枯拉朽之势改变着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而它们巨大的吸金能量和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和渴望,也使得这几年互联网企业的涨薪速度曲线几近陡直向上。未来趋势:互联网本身是个瞬息万变的大行业,不同子行业的热门程度往往与所在行业的垄断程度、发展速度和从业公司数量有关,目前较为热门的有互联网金融、电商、视频、搜索等。比如大数据开发、云计算、搜索、移动互联网等热门领域都有大量的高薪工作需求。

2、农业

从创业的角度看,我国农村过去几乎是一张白纸,由于新农村、新郊区建设的红火,带动了农民的需求和农村市场的兴旺,催生了大量创业机会,不仅农民创业热情高涨,而且吸引了城里人和大学生前去创业。

高校

如今,城市创业成本高,竞争激烈,农村则生机盎然,优势凸现。农村的劳动力充足,自然资源丰富,创业成本低;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对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层次在提高,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系列创业资金扶持政策,使农村创业成了吸引力最强、利润最高的行业之一。

3、健康管理行业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稳步增长,但在物质生活空前发达的当下,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及不良的生活方式却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健康管理的准确定义为:从事个体或群体健康的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咨询、指导和危险因素干预等工作的专业人员。国家推广实行的“全民健康管理工程”,是一项系列化、数字化的庞大工程,是必须由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完成,其具体工作须由健康管理师来完成。

4、生物医药行业

未来趋势:生物医药是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制药技术将成为未来创新主动力,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对研发人员的薪酬策略上,也可以看到生物医药行业对研发人员的重视程度。

5、律师

伴随经济的迅速发展,相关的各种经济纠纷及贸易冲突也越来越多。而随着社会法律体系的完善,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通过法律途径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性。所以,律师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厦门布局建设首批联合实验室

6、传媒行业

伴随互联网的勃兴,新媒体不断涌现,传媒行业目前人才需求出现多样化和市场化趋势。专题编导、演艺经纪、制片、录音师等职位也呈现出多媒体发展的特色。而中国作为全球传媒业受众最多的国家,占世界受众的20%,电视观众超过9亿人,预计每年还会以一千万户的速度增加。随着国内行业准入许可度的加大,外资公司进入传媒业数量将越来越多,传媒行业的人才竞争与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7、信息安全分析行业

从宏观角度来分析,越来越大的市场规模,会导致人才需求剧增。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对信息安全体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移动支付等领域的应用信息安全逐渐成为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

8、智能家居

联合实验室

统计数据显示,智能家电就国内来言拥有着过亿的潜在客户,特别是追求生活品质的年轻人,对智能家电的要求高,需求大,是最大的潜在客户群。

9、金融分析师

即CFA,他们是一些接受优良教育,具有优秀金融理论素养,经过专业认证的高级金融人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不断涌现,金融分析师这一类人才十分抢手。

特色小镇怎么搞

一、特色小镇培育原则1、产业有优势特色小镇应是推动产业集聚、创新和升级的新平台。 培育特色小镇要求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产业定位科学精准,在产业规模、市场份额和特色方面要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和叠加效应。 同时能够吸纳就业,带来长足发展。 2、风貌有特色特色小镇应是融合风貌、文化、旅游等多元要素特色发展的新载体。 注重对地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将文化元素植入小镇的风貌建设的各个方面,指引建筑、街区、空间、环境等多维度的风貌建设,形成具有文化底蕴的特色风貌,增强文化认同感,同时促进特色旅游发展。 3、发展有成效特色小镇应是创新发展的引擎和有示范作用的排头兵。 特色小镇自身需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能够在短期内快见成效,成为带动自身及周边地区发展的引擎,同时在发展路径、发展模式上能成为条件相似的小城镇发展的范例。 4、动力有保障特色小镇应是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和吸纳社会资本投资的新热土。 培育特色小镇要选择动力有保障的小城镇,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政府重在搭建平台、提供服务,政府为企业创业提供条件,让小城镇在提升社会投资效率、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二、特色小镇培育重点特色小镇培育重点主要体现在“产业、环境、文化、设施服务、体制机制”5个方面。 1、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主导产业定位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有独特性,注重采用新技术手段和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产业优势明显,产品市场占有率和产品知名度高,利润率和装备水平有优势,注重研发投入。 产业环境优良,有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的鼓励政策。 产业增长势头良好且经济社会带动作用明显。 2、建设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城镇风貌和谐统一,能有效彰显小镇特色文化内涵。 镇区新建建筑体量适宜,形式与传统建筑风貌相协调,能较好的表现本地区的建筑文化特色。 镇区沿街建筑立面的体量、色彩、材质、符号、细部协调统一。 特色小镇周边美丽乡村建设要保留乡土特色和田园风光。 3、传承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传承独特的民俗活动、特色餐饮、民间技艺、民间戏曲等传统文化类型。 保护好文保单位、历史街区、传统建筑挂牌等物质文化遗存。 政府支持传承人及非遗文化活动的持续开展。 文化传播具有独特地域文化特质,宣传途径多样。 4、提供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镇区对外交通路面等级在二级以上,且情况良好。 道路附属设施及绿化配置完善。 公用设施建设水平较高,给水管网全覆盖,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镇区污水管网全覆盖,且污水处理设施完善。 建成区小学建设规模、标准、配置数量达到要求,可满足实际需求。 镇区内中心医院、卫生院建设规模和标准达到国家相关规范要求,镇区建有一座综合超市,商业设施可满足多元需求。 5、创建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有创新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符合自身发展规律。 规划建设管理方面实现多规协调,设有专门的规划管理机构,实现“四所合一”,制度健全,能实现规划管理数字化。 社会管理服务水平高,建有综合的办事大厅,基础行政管理适度下放。 在机构人员、购买服务、财政收支、人才培养等方面有突破性创新。 三、做好特色规划1、规划重点特色导向。 作为立镇之本的产业规划要找准自身的特色,要为自身发展提供充足的背景支撑。 文化是特色小镇发展之源,其规划要注重挖掘文化魅力,围绕文化内容深入挖掘。 特色小镇一般生态环境优美,其旅游规划要注重挖掘、整合小镇的特色自然与人文资源。 多元融合。 提高产业竞争力,注重高端产业、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以产业、项目规划,引导特色小镇空间规划的功能组织与布局。 以文化特色、生态资源为导向,在空间、风貌、项目、活动、环境等方面进行落实。 规划内容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高度融合。 2、规划方法纵向综合。 从层次上看,特色小镇规划虽规模较小但涉及方面多,需要立足区域层面的总体规划对小镇进行合理定位,需要立足城镇建设编制城市设计、控规、详规、甚至单体设计于一体的综合、混合设计。 同时还要有可落地实施的项目,甚至包括运作模式和招商引资意向,提供纵向综合的全套解决方案。 多规合一。 从内容上看,除了常规的空间规划内容,还包括产业规划、社区规划、旅游规划、交通规划等,同时需突出生态、文化等功能。 特色小镇规划必须坚持多规融合,突出规划的前瞻性和协调性。 推进产业、空间、设施等方面协调有序发展,引导项目与产业落地。 重点突出。 特色小镇规划的重点应在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上,确保规划的综合性和实用性。 3、规划成果项目落地。 建设项目落地是衡量特色小镇规划可操作性的重要内容,也是规划成败与否的关键性要素之一。 结合小镇特点选择发展项目并进行合理定位布局是保障建设项目落地的重要手段。 近远结合。 近远结合是评价特色小镇规划可实施性的重要标准。 以往的小城镇规划重视规划期末终极蓝图的编制,而忽视近期建设规划的安排。 近期建设项目对于完成规划期末的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特色小镇规划应注重近远结合,尤其要保持近期建设规划的相对完整。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特色小镇“产业研究+规划+落地”服务机构。

互联网发展趋势?

(一)从产业发展整体看,“10+m+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加速构建

2020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迅速,逐渐从概念走向落地,多层次、系统化的平台体系基本形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企业转型、有序复工复产等提供了有效支撑。综合型“双跨”平台获得各方高度认可,海尔、东方国信、用友等十大“双跨”平台平均接入工业设备达到140万台/套、工业APP突破7000个、服务工业企业超过1万家。特色型行业和区域平台快速发展,中联重科、中国电子、中海创等一批龙头企业基于自身行业知识禀赋加速平台布局,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平台近100家。专业型平台不断涌现,和利时、云道智造、兰光创新等企业围绕工业协议解析、工业大数据分析、工业仿真等领域,打造了一批专注特定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技术单点突破的重要抓手。

展望2021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在“新基建”浪潮背景下,实现平台模式创新、工业设备上云、数字化管理、试验等能力的持续提升,平台功能更加完备,多层次平台体系更加完善。

(二)从“平台+技术”看,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融合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深化

2020年,围绕“平台+新技术”的融合创新发展取得快速的发展,各企业积极探索在不同工业场景中深化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和工业互联平台的融合应用,涌现出一批典型应用场景。一是商飞、华为、阿里等企业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5G”应用实践,逐步建立涵盖网络、设备、模式、算法、安全、标准等环节的新型工业互联网体系。二是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平台融合加速,形成了智能检测、工艺优化、辅助决策等创新应用,推动建模优化与迭代升级,增强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区块链助力平台构建可信数据资源存储、管理和服务体系,推动平台数据的归属确权、安全传输和可靠交易。

展望2021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加快形成一批面向设计仿真、生产控制、质量监测、物流配送、供应链协同等工业场景的融合创新应用,进一步为新技术在工业领域落地提供关键支撑,推动融合发展迈向新高度。

(三)从“平台+行业”看,面向细分垂直领域的特色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持续涌现

2020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加速在垂直行业落地深耕,已广泛渗透应用到钢铁、石化、工程机械、电子信息等30多个行业,平台行业赋能水平不断提升。企业聚焦行业痛点问题,将技术突破、模式创新与产业实际需求相结合,形成了一批面向特定场景、具有推广价值的行业系统解决方案。旧动能改造方面,在原材料、高端装备、消费品和电子信息等行业,基于平台的质量管控、设计优化等智能解决方案持续涌现,以“提质、降本、增效”为目标有效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培育方面,融合创新成为行业转型主旋律,平台催生出制造协同、能力共享、工业金融、零工经济等一批新模式新业态,加速拓展市场新空间。

展望2021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在细分垂直领域进一步普及推广,全面赋能传统产业,加速形成一批“平台+行业”优质解决方案,提高行业整体资源配置效率,加速培育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按需制造、共享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实现行业企业的创新发展。

(四)从“平台+区域”看,面向“块状经济”发展的区域级平台将成为带动集聚产业整体提升的有效途径

厦门市

2020年,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加速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块状经济服务。支持江苏、上海、浙江、安徽建设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面向北京、青岛、南京、苏州等重点地区布局“7+12”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各地依托平台打破区域行政划分和市场壁垒,优化地区产业空间布局、科技协同创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加速区域内科技、人才、资本、土地等要素资源集聚和共享,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加速带动区域产业提质增效的有力支撑。

厦门布局建设首批联合实验室

展望2021年,将形成一批面向“块状经济”发展的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进一步整合地方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资源与行业需求,为地方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

(五)从“平台+双链”看,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成为加速补链、优链、强链的有效途径

2020年,工业互联网平台聚焦防疫复工难点痛点,加强协同配合,持续在疫情防控、物资配送、复工复产等领域释放赋能作用,有力支撑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一方面,海尔、腾讯等企业通过平台扩大物资汇聚、供需对接、动态调配等产品及服务供给,有效缓解复工防疫物资及原材料短缺,助力企业生产协同、柔性转产和产能共享,产业链加速协同复工复产、快速实现达产增产。另一方面,智能云科、阿里等平台解决方案提供商帮助制造企业在疫情期间大力推行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智能化生产等新模式,推广在线协同设计、远程设备维护、生产远程调度、车间无人管控等应用,实现“停工不停产”、“减人不减产”,保障了供应链的稳定运行。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19532.html
会碰撞出怎样的 老幼共托 化学反应 后
同一家酒店的同一间客房 为何售价从900元到3000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