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即!教育部发布2024年高考十问十答

2024年高考在即,为更好地帮助广大考生了解考试的注意事项,我们整理了考生常见的问题和相关建议,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

一、考生应如何规划赴考行程?

考前,请考生认真阅读、仔细核对考试时间、考点信息、考生须知等内容。特别是要牢记考试时间、考点位置、考场编号,同时结合考点考场位置、天气及交通等情况,合理安排交通工具,合理规划行程路线。

考试当天按要求提前达到考点,留足进入考点考场身份验证和安检的时间。出现紧急交通状况时,可就近向交通警察寻求帮助。

二、考生的衣着穿戴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考生的衣着要符合当地考试机构的相关要求,建议不佩戴含有金属成分的手镯、项链、发夹等佩饰物品。同时,应根据当地的天气情况,注意增减衣物。

三、对于考生做好个人健康防护有哪些建议?

考生要做好个人防护,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考前尽量减少聚集和流动,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同时,调整好心理状态,保证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身体锻炼,如有不适,要及时就医治疗,谨防因身体不适而影响考试。对于发热或者突发急病等考生,也不必担心恐慌,各地考点都制定了相应的预案。

四、赴考前需要检查哪些物品?

赴考时要记得随身携带好《准考证》和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有效身份证件等必要入场证件。同时,还要注意检查是否带齐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考试用品。自行打印《准考证》的考生,还应检查是否有《准考证》内容以外的字迹。

五、进入考点(学校)一般有哪些要求?

进入考点时,要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有序排队,保持一定间隔,不要将手机等违规物品带入考点。手机最好在赴考前提前存放好,也可在进入考点前交给带队老师及家长,或按照考点规定要求存放。

六、进入考场(教室)一般有哪些要求?

进入考场时,将再次进行考生身份验证和违规物品检查,除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考试用品外,其他物品不要带入考场。进入考场后,要对号入座,将《准考证》和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有效身份证件放在桌上以便核验。

七、违反考场纪律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考生要遵守考场规则和纪律,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管理。考试过程中,考点除有监考员、巡考员等维护考试纪律、巡查考场外,考场内已实现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并全程录像,不仅在考试中专人实时监控巡查,考后也会对视频录像进行必要的回放。一旦发现考生有违规行为,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确定的程序和规定严肃处理,并将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考试作弊将导致高考所有科目的成绩无效,并视情节轻重,给予暂停参加该项考试1至3年的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涉嫌犯罪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规定,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在高考中组织作弊,属于《刑法》规定的“情节严重”的犯罪。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如携带手机等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进入考场,无论使用与否,均将认定为考试作弊。考试过程中使用手机等设备拍摄试题、答题卡等,通过QQ、微信及其他网络平台发布信息、传播试题及答案,均涉嫌犯罪,将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八、考试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考生作答时要沉着冷静,规范书写,确保字迹清楚、卷面整洁。同时按照要求在指定位置正确填涂信息、在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草稿纸上或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将是无效的,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要在答卷(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立即停笔并停止答题。

九、网上关于高考的信息很多,如何辨别真伪?

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和互联网平台开展了“点亮权威考试招生机构官网标识”专项行动,请考生和家长认准官方网站、官方账号,涉高考信息以官方发布的为准,不要相信各类非官方宣传及承诺,以免上当受骗。

同时,不要相信所谓的“命题专家”的言论,更不要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所谓的“猜题”和“押题”上,切勿相信涉及钱财的相关信息。请考生和家长弘扬正能量,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共同营造风清气正、温馨和谐的考试环境,共同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

十、考后应如何查分及填报志愿?

为进一步加强对考生的志愿填报服务,“阳光高考”平台将面向考生开放志愿填报信息服务系统,提供志愿推荐、选科指导、专业介绍、心理测评、就业去向及前景查询等服务。同时,教育部将组织各地各高校举办“202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网上咨询周”活动,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报考咨询服务,解答相关问题。各地招生考试机构还将组织实施系列志愿填报咨询服务活动,提供志愿填报政策培训、志愿填报指导材料、线上直播咨询活动、电视或电台政策宣讲等。各高校也将组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招生宣传咨询服务,请考生和家长关注。

考生和家长如还有其他具体问题 ,可向当地的招生考试机构及学校咨询。


高考答题技巧

近两三年高考阅卷的老师提醒10年考生:平常训练时要注意答题技巧,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才能在未来的竞技中以不变应万变,处于不败之地。 误区一:错字层出 结局:知识学了也白学在高考试卷中,令改卷老师最感手软的就是因错别字被打0分的情况。 比如,今年语文卷的那道6分默写题,不少同学其实是把文字全部默写出来了,但却被打0分。 为什么?因为六个句子中,每一个句子都出现至少一个错别字,而按规定,错一个字,整个句子的分数就全没了。 其实不止是语文,其他科目也是对一样错别字决不留情的。 比如地理科,一旦采分点出现错别字,也是一律不给分的。 如,准噶尔的“噶”写成“葛”;地表疏松的“疏”写成“蔬”等都得不了分。 而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也是很丢分的,今年规定两个字扣一分,最多可扣3分。 不过,据改卷老师说,错字特别多的卷子会影响老师的心理分,可能本来该得50多分的作文,因为老师印象不好,最后只打40多分,一丢可能就是5分甚至更多,那才是最令人遗憾的。 误区二:答卷马虎结局:答案再好都枉然高考答卷马虎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字迹潦草,让改卷老师如看天书。 这种卷子,改卷老师因为看不懂,常常就不给分,或者给很少的分数。 二是卷面脏乱、改动不统一。 有的地方画横线,有的地方画个圈,有的地方又涂成黑块,让老师视觉无比疲劳。 还有的考生是写一段画一段,改卷老师得到处找答案。 这种卷子,得不了高分是肯定的,万一老师找不到关键点,没给分也是常有的事。 三是一些理科运算题,只写答案,没有写步骤,这种情况一般只能得答案分。 有的考生虽有写步骤,但步骤不明确,也会被扣分。 误区三:心理不稳结局:难也丢分易也丢分今年的理综卷普遍反映难度较大,特别是物理的最后一道题较难,不少考生心情大受影响,变得手忙脚乱,连其他平常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题目此时也没了思路,做不出来了。 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考生更是被困在这道物理题中出不来,结果后面的题目都没有时间做。 有时候,放下难题,把简单的题目先完成,再回头来做难题,难题也就不再难了,两头都兼顾。 但如果一味困在难题中,就可能难题没做出来,连简单题也没了思路,那才是难也丢分易也丢分,太不划算了。 误区四:问牛答马结局:哑巴吃黄连据改卷老师透露,今年高考普遍存在几种审题不清造成丢分的失误。 一是审题马虎,不是不会做,是审题不认真,问牛答马,或上面都做对了,搬到下面却错了。 这种情况在高考中是非常忌讳的,得分非常低。 还有很多考生审题非常不认真,没有据题目给的方向答题。 如语文名著中有个题:“流浪汉为什么攻打圣母院?结局如何?”问了两个大点,但很多考生要么只答为什么,要么只回答结局如何。 二是基础知识不扎实、训练不够造成的审题不清。 比如同一个内容的题目,问法不同,结果许多考生一看到相同的内容,就急急忙忙下笔,把平常做的原文抄下,却没看到,人家问的是另一个方向的问题。 改卷老师认为,其实,粗心大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是能力不够,训练不够,如果平常训练时多出一些类似的题目,强化训练,多角度训练,就不会出现这种低级错误。 误区五:投机取巧结局:反蚀一把米今年的语文试卷中出现了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不少考生写作文时,将试卷中一道阅读题全文照抄下来,结果被打成零分卷。 据分析主要还是考生存在投机取巧心理。 虽然,由于改卷时是一人一题,改作文的老师不见得看过试卷的其他内容,有可能一时被蒙混过关,但一旦被发现,代价是非常惨重的。 因此,改卷老师提醒,高考时千万不要投机取巧,就算水平再差,随便写一点也可以拿点分,作文只要不离题,拿个40多分是很容易的事,与0分差距还是相当大的。 误区六:乱做记号结局:惩罚可大可小有些考生,平时做试卷时没有养成规范,喜欢乱涂乱画,乱做记号,这种习惯也被带到了高考答题中。 据反映,这次高考就发现不少同学在试卷中做记号的现象。 比如,有的考生在一些小标题前画上星号或圈圈等,也许只是想让改卷老师看得更清楚一些,也许只是想弄得漂亮一点。 据说,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出现这种情况,轻则被扣分重则被打0分,甚至被取消成绩。 误区七:实话实说结局:吃亏在所难免虽然诚实是一种美德,但是,在高考中,“实话实说”有时是会吃亏的。 在今年高考试卷中,改卷老师们发现不少考生的试卷不经意间透露出了一些真实姓名或信息。 如:我的同桌叫×××;我家住在清源山下;学校高考前组织我们到崇武烘烤……据说,高考试卷中出现这类文字,一不小心就会被当成无效卷的。 而就算没有被打0分,也还是会吃亏的。 要知道,各地区之间本来就明里暗里互相竞争,这种卷子一看就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学生,是哪个地区的学生。 如果碰到其他地区的老师,如果这个老师一念之差把你的分数拉下来,那才真是吃了哑巴亏呢。 误区八:运算太差结局:思路再妙也没用明明思路步骤都对,偏偏答案第一步就错了,结果整道题一分也没得到。 在今年高考试卷中,这样的情况还不少,特别是数学卷,情况比较突出。 往年高考阅卷,只要步骤、思路正确,就算是运算错误,一般也能得一半分。 不过,如今的高考阅卷已经不允许这种将错就错的做法了。 也就是说,在运算题中,如果一步的答案算错了,下面就算步骤、思路完全正确也不能得分。 比如一道数学题,如果你第一步的运算出了错,那么,就算思路完全正确,甚至很有创意,这道题也照样被打零分。 除非下面的问题与这个结论无关。 误区九:时间失控结局:会做的题放空卷今年高考,有数量不少的考生,作文的前面部分写得十分出彩,给老师印象极佳,但卷面一往下拉,却发现只写了两三百字,就没有了。 还有一些其他科的卷子,前面部分都做得相当好,但最后一两题却连动都没有动到,据分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时间不够。 平常都会做的题,到了考试,总是没做出来,究其原因,主要是平常做事没效率,没有强化限时做题的训练。 比如有的考生,平常做题时就磨磨蹭蹭,但因平常没有时间限制,所以都能很好地完成,也没发现隐藏的问题。 但一旦到了考试,问题就出来了———紧赶慢赶,最后还是来不及做完,最可惜的是,明明是些懂得做能拿分的题,却因没时间做了失了分,等于平常读的都白读了。 误区十:主题不明结局:凶多吉少不少考生答题思路不明确,结构混乱,罗罗嗦嗦写了一大堆,结果把主题都掩埋掉了。 要知道,评卷是一项任务重又辛苦的工作,除了要保证评卷质量,还要保证评卷速度。 评卷老师往往只能抓关键词,有则得分,无则失分。 所以不要下笔千言,不切主题,更不要口罗里口罗嗦,把主题掩埋了。 否则,改卷老师一旦找不到关键词,这一题的分数可能就无端丢了。 当然,在主题先明确的情况下,考生倒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多答,尽可能地全面,因为若只从一个角度或只回答一个方面,再完整也只有一个得分点。 2007年,福建省共有30多万人参加普通高考。 据了解,高考的卷子是电脑随机分派到各评卷教师的计算机上的,每个教师只能看到一道题,学生的姓名及考号等完全屏蔽。 为了保证高考评卷工作有序正常地进行,每份卷子都由两个以上的老师来评阅。 同时,每个题目都规定了一定的误差,如果两位老师评出来分数超过规定的误差,卷子最后将自动分派给组长进行仲裁。 因此,相比之下,如今的网上阅卷要公平得多。 不过,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不少题目平均改卷时间只有数秒或数十秒。 由此,迫使评卷人员不得不去寻找一种标准简易、阅题速度较快、评卷相对公平的方式进行评阅。 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这是评卷工作的根本原则。 而评分的原则是按点给分,并非言之有理就给分。 为此,经历过近两三年高考阅卷的老师提醒下一届考生:平常训练时要注意答题技巧,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才能在未来的竞技中以不变应万变,处于不败之地。 高考阅卷老师“自爆”改卷内幕:阅卷速度以秒计答题还得有技巧现象:改一道题有时只用数十秒据近几年参加高考阅卷的老师透露,高考评卷速度要求非常快,很多时候,改一道题平均只用几秒或几十秒时间,一个老师一天平均要改数百份甚至数千份卷子(只改其中一题)。 比如,据说一份作文卷,五六十秒改完算是慢的,有的人只用30秒就能改完,一个老师平均一天能改三四百份作文卷;再比如,有些计算题,十来秒就改完,有的老师一天能改2000多份卷子;还有些文科卷子,平均每位老师一天要评3000多份卷子(平均7~8秒改一份卷)。 对策:面对如此改卷速度,考生在答卷时就要有技巧,尽可能博得老师的好感。 首先,卷面要整洁,字迹要工整,层次清楚。 如果书写模糊,涂改很多,会造成难以辨认,也不能给分。 其次,概念要准确、叙述要简明,让人一看就明白。 另外,要依题作答,不要乱涂乱画。 现象:第一印象好常能得高分据说,有这么一份作文试卷,由于开头写得非常漂亮,两位改卷老师都十分满意,都没往下看,不约而同就给打了50多分。 后来,卷子传到组长处,才被发现,该卷的作文其实只是写了两三百字。 高考改卷,由于时间太紧,很多老师不得不寻找捷径。 据说,有个别老师改卷只凭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好常常就给打高分。 比如有的老师改作文,只是第一段看一下,中间看一下,最后一段看一下,分数打高打低全凭第一感觉。 对策:虽然不是每个老师都凭感觉打分,但给老师一个好印象却肯定是很重要的,特别是作文,一个漂亮的开头可能就奠定了高分的基础。 在高考语文和英语(Q吧)作文改卷过程中,改卷老师每天面对那么多份试卷,如果写作上没有新意,就很容易流于一般。 因此,写得别出心裁、个性鲜明、出彩,也是作文拿高分的策略之一。 现象:不约而同都往平均分上靠高考改卷电脑会将每份卷子同时发给两位老师改,如果两人的评分误差在规定范围内,改完的这份卷子就是有效卷。 而每位老师所改的卷子中有多少是有效卷,电脑会即时体现。 因此,在改卷过程中,不少老师为求稳,不由自主会往某个分数段上打。 如果发现自己的有效率低了,就会慢慢往平均分上靠。 对策:那么,如何突破平均分,让改卷老师眼前一亮,往高分上打?专业人士的建议是:出现这种情况的大多是文科的答题,特别是作文,因此,思路就要尽量地与众不同,有创意,这样才能吸引改卷老师的眼球,才能得高分。 现象:抓评分点成为阅卷关键高考时,每小题的答案都会依题意设置若干个评分点,只有按规定的评分细则的采分点答题才给分。 因此,阅卷过程中,许多老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对评分点的寻找上,实际上就是对某几个关键词进行扫描,而忽略了句子的质量。 对策:答题时,不论答多答少,首先要把答案的关键部分、关键词写出来,第二步才考虑句子的质量。 这样,不论你怎么答,都不用担心失分。 现象:阅卷常常只盯住答对部分由于评卷人员的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上,所以往往只注意答对部分,对于答偏答错部分常常无暇顾及。 “答对得分,答错不失分”的现象非常普遍。 而除了要点之外,改卷老师在改卷时还看答题的基本结构是否正确,句子表达是否准确。 如果结构清晰、句子准确、表达流畅,一般都能得到比较高的分数。 对策:答题也好,作文也好,一定要把要点部分写完整,只有平常多多积累,才能在竞技中处于不败之地。 现象:老师喜欢条理分明的卷子每天要改数百份、甚至数千份的卷子,光是翻看页面,点击鼠标都已经十分辛苦,因此,在繁重枯燥的评卷过程中,条理分明,字迹清晰的试卷无疑给阅卷人员平添一份好感,都尽量给分。 对策:答卷时,一定要注意条理分明,字迹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有些考生害怕答题不能扣紧采分点,不分点啰嗦一大堆,这种做法反而影响了阅卷人员阅题速度,给寻找关键词带来困难,极易引起失分。 现象:重用语规范轻个性感悟用语规范是高考试卷标准答案权威性公正性的具体体现,在各省市制定的评分细则中,对标准答案里关键词的近义词替换有明确的要求,符合就得分,不符合则失分,毫不含糊。 因此,那些个人感悟能力较强而用语欠规范的考生失分几乎成了必然。 失分的原因绝不是阅卷人员的个人水平所致,而是近于死板的评分细则、近于机械的扫描造成。 对策:平常学习时就要养成规范用语、规范表达的习惯,这样才不会在高考中无谓失分。 现象:喜欢锦上添花不爱雪中送炭在评卷过程中,有评卷人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受总分的影响,当考生得分较高时,阅卷人判分往往慎之又慎,检查又检查,反之则易于草率。 这就是评卷人“喜欢锦上添花,决不雪中送炭”的心理表现。 对策:只能靠平时努力。 在网上发现这篇文章,自认为很不错,推荐一下,当然一定太迟了,与你的问题也不太相符,请谅,希望对你有用。 最后祝你高考考出好成绩,早日金榜题名。

高考报志愿最低分问题

不一定。 录取一个学生还有其他许多因素。 比如,其他可能还有许多考生的分数也是300分,如有10个考生都是300分,只能录取5个。 或者在不征求调剂时均已经招满。 平行志愿录取时,各个志愿对于录取学校有同等的效率,都相当于第一志愿。 如果不够第一志愿学校的提档线,就看第二志愿学校的提档线,直到找到一个志愿的提档线不高于你的分数,就把档案放到这个学校。 学校的提档线指这个学校录取的最低分,一般都要高于分数线。 比如假定分数线是500分,你们北大、清华的提档线可能有600分,复旦、南大的提档线可能是550、560 分。 因此,在报考时,要拉开差距(各个学校的提档线,不要都报同样的学校),如报了北大,就不要报清华,但可以报北航、北工大;报了复旦就不要报交大和南大,但可以报同济、上海理工大学。 我不给你具体建议,因为这种建议不一定符合你的情况。 只给你一般性建议,相信对你会有好处:选择专业应做到六要六不要:(1)不要望文生义,而要了解专业目录及内涵。 (2)不要只追热门,而要因人制宜分析就业前景。 (3)不要一厢情愿,而要量力而行、留有余地。 (4)不要就专业论专业,而要分析学校的专业竞争力。 (5)不要用选学校代替择专业,而要把握专业录取办法。 (6)不要看到就是宝,而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善于思考。 选专业时要避免几个盲区,第一不要扎堆热门专业,第二要认清专业本身,要了解所选专业具体是做什么的,有些什么课程,也要了解其专业未来的发展,第三,不要忽略自己的潜能,自己没有尝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近日公布了最新的2011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 统计结果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等12个本科专业的毕业生规模最大,都在5万人以上,其中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会计学的毕业生规模超过10万人。 这12个专业分别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艺术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临床医学、工商管理和会计学。 选对专业是要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不论考生是否有明确的专业倾向,都需要从了解专业入手。 而考生家长为了填报志愿了解专业,与专家学者搞教学科研、做行业研究的角度是不一样的。 在此,提供几点建议,供大你参考:了解专业的内涵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二稿),从这个专业目录里,考生和家长可以初步了解到,目前我国大学本科设有12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 每个学科门类下面设有专业大类,专业大类下是各个专业,共469个。 其实考生家长所要了解的本科专业都包含在这469个里。 在了解某个专业的内涵前,首先要全面了解专业大类以及各大类中有哪些专业,把握专业的整体情况,才能对所选专业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在了解专业大类的基础上,考生家长还要深入了解各个专业的内涵,不能仅从专业的字面意思揣测专业,也不能道听途说。 所谓专业的内涵,指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 (了解专业内涵可通过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学校招生网上关于专业的介绍。 )以往填报志愿时,考生和家长因为不了解专业内涵、混淆专业名称而报错志愿的情况屡有发生。 一些考生喜欢选择那些名称好听、时髦的专业,升入大学后,却对所选专业不感兴趣,产生厌学心理。 每个高校每年的招生专业从十几个到几十个不等。 不少专业的名称并不能反映出专业的实质和将来的职业。 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计算机科学”这两个专业的名称很相似,但是一个是属于工学电气信息类,一个是属于理学数学类。 不论是主修课程还是将来的就业领域都是大不一样。 还有一些专业名称很难从字面上了解其专业性质的,比如,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属于化学与制药类,化学生物学属于化学类。 另外,有的专业侧重于与就业挂钩,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有的专业则侧重基础理论,适合继续深造学习。 这些都需要考生家长心理有数。 因此,了解专业内涵,可以避免或减少想当然、望文生义填报志愿所带来的后悔与无奈。 课程设置情况通常某一个专业会有多所高校开设,比如计算机专业在我国有500多所高校开设,而各高校的课程设置情况也不尽相同,但该专业的主干课程在这些高校中都会开设。 考生家长在选择专业前,应该先了解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这样才能根据考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来确定专业。 因为不少专业的核心课程都是与中学各学科相对应,比如,擅长数学的同学,可以选择数学与应用数学、经济学、金融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物理和数学成绩都不错的同学,可以选择机械类、电气信息类、土建类、航空航天类里面的专业;喜欢化学的同学,可以选择材料科学类、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等专业;对生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农学、医学之中的专业;喜欢文学和外语的同学,可以选择文学、新闻学和外语教育等专业等等。 除了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外,考生家长还要了解各专业的学习年限,虽然大部分本科专业都是四年制,但有少数专业的学习年限有所不同,比如,医学类专业一般需要学习5-8年,了解专业的学习年限,可以在报考时有充分的的心理准备。 专业的就业方向我国的大学教育基本是专业教育,高考志愿时报考的的专业,可以说是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出了第一次选择。 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对口工作,既可以将大学的知识学以致用,也可以更快的适应职场生活。 如今出现不少大学生毕业“转行”的现象,往往是当初选择专业时了解不够。 在选择专业时,考生和家长必须要认真的了解该专业毕业后可以从事什么工作,可以在哪些行业发展。 值得考生和家长注意的是,职业工作内容往往与专业学习内容差别很大。 喜欢学习专业内容,不意味着喜欢职业工作内容。 比如土木工程专业,主要学习力学知识、数学知识,对几何绘图能力有一定要求。 如果一个男同学在高中阶段擅长这几项,学习土木工程专业自然是很得心应手。 但是,如果这位同学不喜欢经常到房屋建筑工地、道桥施工地跑现场的话,那么将来他未必喜欢从事土木工程师这个职业。 填报志愿时选择考生感兴趣的专业,并明确专业的就业方向,那么,在考生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无疑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毕业生就业情况面对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已经成了众多学生和家长填报志愿的导向。 社会对不同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并不平衡,这些专业的供求状况,在不同学校、不同学历层次的表现不一样,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那么,考生和家长就要对某专业社会需求情况有一个前瞻性的了解,还要着重了解欲报考院校某专业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 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明白,表面看起来热门的专业,就业率不一定高。 一项调查显示,2010届本科大学生签约率排名前十位的专业为:能源动力类、化学类、机械类、化工与制药类、土建类、电气信息类、工程力学类、材料科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 这十类就业率高的专业,多为报考时的冷门专业,在一些专业中,90%以上为调剂生。 而报考时的热门专业却成为就业时却遭遇尴尬,比如,法学、医学、国际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 十大类就业率高的专业,往往学习难度大、工作环境艰苦、成功感低,降低了进入这些专业的学生数量,就业率自然上升。 考生和家长要了解所选专业的就业情况,一般可以从教育部公布的专业就业状况、社会调查机构的相关数据、专业所在高校的就业情况、专业行业的统计数据、招聘网站的供求情况等几个方面着眼。 高校开设情况选定了心仪的专业后,考生和家长还要了解哪些学校开设这个专业,是否在你省(市、区)招生等情况。 另外即使是同一专业,由于各高校在培养特色和优势研究方向上也有很大不同。

艺考用的古筝有什么要求吗,大概买多少钱的比较适合?

六、参加考试前需要购置一台好琴吗?答:这个要依个人的情况而定。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考场上评委老师的打分主要依据考生的演奏水平,而不是乐器的好坏。 但是,如果考生目前使用的古筝依然是小时候初学琴时购置的,筝龄已十年有余,那么笔者建议考生可以在艺考前新购置一台质量上乘、音色好的古筝。 古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器乐演奏要通过乐器这一媒介把旋律和情感传达出来,拥有一台音色绝佳的古筝,就像歌唱者拥有了美妙的嗓音,它定会为艺考之路锦上添花。 古筝考试常见问题解析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19687.html
内蒙古启动治理草原超载过牧专项行动
万科吃到 续命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