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启动治理草原超载过牧专项行动

内蒙古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获悉,为促进草原休养生息,巩固提升“三北”工程攻坚战成果,5月至11月,内蒙古启动开展为期7个月的治理草原超载过牧专项行动。

内蒙古草原是欧亚大陆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主阵地,也是打赢“三北”六期工程攻坚战的主战场。专项行动期间,各地将通过开展草原禁牧休牧巡查、推动和规范草畜平衡制度落实、建立健全协同推进机制等,确保治理草原超载过牧专项行动取得成效。

各地为加强草原过牧监测预警巡查,将9.7亿亩草原纳入网格一体化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制止违规放牧行为,并对巡查结果列入2024年度林长制考核。深入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合理控制放牧家畜数量和放牧强度,建立草原补奖资金兑现与草原承包经营者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政策权责挂钩,逐步压实农牧民保护草原生态的义务。林草部门将加强与农牧部门联动,推动建立常态化治理草原超载过牧协同推进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将治理草原超载过牧与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紧密衔接,采取“因地制宜、疏堵结合”和“减畜增草有机结合”等方式,引导农牧民以草定畜、科学养殖。

专项行动期间,各地还将举办草原普法宣传月活动,加大治理草原超载过牧宣传力度,提高农牧民和基层单位依法保护草原的意识,切实增强落实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记者 霍晓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三北

近年内蒙古的草原状况怎样?

最佳答案 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严重,属土地利用不当;蒙古地区处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过去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粮食不足,不合理地开垦土地,破坏了地表植被,致使内蒙古草原荒漠化。

为什么内蒙古不可以发展畜牧业

农牧民

当前草原畜牧业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1.现在有一种迹象,就是以为从传统的游牧经济向现代化的、定居式的畜牧业经济过渡, 只要大搞人工草场、大面积地围封草牧场,似乎已万事俱备。 殊不知,合理有效地利用天然 草场、发展人工草场,一方面需要与当地特殊自然条件相适应的经验性知识和技能,另一方 面需要高深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明智灵活的经营管理。 当前,许多牧区,由于对放牧场的利用 管理不当,对人工草地种植和管理缺乏经验,加剧了草场的退化、沙化。 这些问题的出现, 同普遍忽视研究和推广依据草原畜牧业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经济政策、生 态政策、放牧技术、放牧制度密切相关。 2.当前,人工草场的建设,亦存在着令人担忧的一面。 不少地区把建设人工草场片面的理 解成仅仅是围封草场,建立永久性的打草场,而很少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 3.在家畜规模、结构的科学调控方面亦存在不少问题。 比如不能恰当地处理头数规模与个 体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品种结构与饲养条件、生态环境、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三、建立符合地区特点的政策体系和生产组织模式(一)从草原的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方面制定恰当的经济技术政策,应当是根据地区特点 ,使人工草地、轮作草场和天然草场的布局合理。 我区的草原面积广阔,各地的自然经济条 件有很大的差异,这就需要我们提出和制定比较切实可行的区域性技术政策。 一般来说,土 壤水源条件较好、牲畜多、但牧民人均牲畜少、草畜矛盾又比较突出的地区,应着重发展人 工草地、轮作草场技术;草场资源相对丰富,牲畜仍有发展余地的边远牧区,应重点发展季 节轮牧制度,放牧技术制度;而对那些自然条件较为严酷,草畜矛盾又比较突出的牧区或农 牧交错地带,应同时发展人工草地和轮牧技术,以期达到有效的互补。 (二)在制定有关畜群规模,畜种结构和品种结构、布局方面的政策时,首先应考虑草畜总 量平衡问题,其次要制定区域性、结构性政策。 从区域性草畜总量平衡的状态看,中西部草 场严重超载,近期目标应严格控制牲畜头数,制定限制头数的法规性技术条例。 牲畜头数的 控制和压缩必然带来经济收入减少,因此,有必要通过相关的产业政策,如通过政府采取优 惠的财政、信贷、税收政策,鼓励和发展新兴产业,实现劳动力转移,加快牧区城镇化进程 等产业导向政策,从经济利益上保障限制载畜量政策目标的实现。 对水草条件好,仍有发展 潜力的北部、东部牧区,要增加草原畜牧业技术经济投入,提高畜产品产出率,增加畜产品 贮 存、加工能量及开拓销售等渠道。 从畜种、品种结构调控看,对生态效益好、饲养成本低、 收益相对高的畜种、品种,其发展规模可大些,反之则小些。 在制定具体的硬性指标时,要 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提出不同类型的适度规模模式。 (三)目前,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是以家庭经营为主体。 今后要根据草场 条件,人均拥有的牲畜头数、定居的方式及布局主要发展两种模式,一是具备一定生产规模 的家庭牧场;二是具备较高生产规模的经济联合组织,其具体形式可因地因条件而宜。

内蒙古高原上主要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

牧休牧 林草 超载过牧

内蒙古高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问题。 主要原因:1、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大,多大风;地形平坦,对风的阻挡作用弱;地处半干旱区,植被覆盖率相对较低。 2、人为原因:过度砍伐、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活动。 严重破坏植被;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开矿过程中对表土的不合理处理。 采取措施:大面积植树造、退耕还林、封沙育草、发展人工草场。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19683.html
尝试突破注意力机制 物理传热启发的视觉表征模型vHeat来了
高考在即!教育部发布2024年高考十问十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