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姚明回归无望很可惜! 山东男篮选帅范围缩小 郭士强现身济南

现在山东男篮重新集结已经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虽说球队重新集结的时间非常的早,但是由于丁伟的离开,山东男篮到现在还没有主教练。虽然李敬宇现在代理教练的职责,但是他不可能被扶正,毕竟他经验不足,球队不可能拿球队当成他的试验品。主教练没有确定,那球员的调整就无从说起。都快过去一个月了,教练的人选到现在还没有确定下来。现在山东男篮的选帅范围逐渐的缩小,而郭士强现身济南,让球迷无比的兴奋,小姚明回归真的没有希望。

山东男篮是一支以内线为主的球队,而山东男篮的外援能力一直不强,所以最近几个赛季无论哪个教练来山东男篮,重点就是要解决外线能力不强的问题,但是几位教练都没有找到一个平衡点,不仅没有增加外线的实力,而且内线的优势也是荡然无存,现在陶汉林的状态也是越来越差,而贾诚和焦海龙直接歇菜。再有一位有绝对高度的高中锋朱荣振的表现没有达到预期。

可能是他有着绝对的先天条件,再加上他的起点太高,年少成名参加了国家队多个梯队的比赛,再加上自己后天努力不足,本来身高接近2米20的高中锋,在CBA多个赛季而且经历了三支球队,本来租借到辽宁男篮,主教练杨鸣给了他大量的机会,而且第加盟辽宁男篮的第二个赛季就随球队拿到了CBA的总冠军,但是回到山东男篮后,依然是没有机会。上赛季山东男篮把他租借到四川男篮。

本来希望他在弱队中建立起自己核心的地位,但是整个赛季场均仅仅出场15.4分钟,拿到5分还有3.9个篮板,投篮命中率仅有41.9%,状态真的是非常一般。上赛季他的B类合同已经到期,但是现在山东男篮已经重新开始集训了,而朱荣振也没有出现在球队的训练当中,可见山东男篮现在已经有没有朱荣振的位置,离开球队已经成为了大概率的事情,可以说朱荣振现在这样的状态真的是非常的可惜。

虽然现在山东男篮的主教练人选还没有最终确定,但是有关媒体已经报道,山东男篮这一次不会选择外籍教练,所以山东男篮的主教练人选还从要从国内教练选择。而被广大球迷最认可的巩晓彬从现在来看依然是没有回归的迹象,看来山东高速与巩晓彬之间的矛盾真的是根深蒂固了。而此前有消息称浙江广厦的主教练王博已经离开广厦,大家都觉得他将成为山东男篮主教练的最佳人选。

但是广州男篮主教练郭士强现在现身济南给球迷带来了无限的遐想。现在由于广州男篮资金方面出现了问题,球队也是更换了总经理,而原老板的儿子接管了俱乐部,球队高层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动,再加上球队将出售大量的球员来回笼资金,而郭士强对球队非常的失望,已经没有待下去的必要了,此前有消息称他要去山西男篮,但是现在山西男篮已经宣布杨学增依然是球队的主教练,所以山西男篮已经排除。

如果他真的能成为山东男篮主教练的话,那对山东男篮来说真的是一大福音,首先他与高诗岩将再度重逢,他可以提升高诗岩的状态,再加上他在广州男篮已经获得了成功,他绝对是CBA教练少壮派的代表,有了郭士强山东男篮未来真的是非常有希望,希望郭士强现身济南就是与山东男篮谈合同,大家觉得呢?


9年前“小姚明”张佳迪逝世,郭士强痛哭惋惜,其骨灰撒向了大海

2012年5月7日下午,篮球界传来噩耗,年仅24岁,身高2米18、被称为“小姚明”的张佳迪因心脏病发作在沈阳去世。

消息一经传出,张佳迪的父母一夜白了头,教练郭士强痛哭流涕,无数同行和球迷也为之深感惋惜。

出事之前,张佳迪在篮球界其实一直默默无闻,就像他刚注册的社交平台一样,鲜有人问津,他最后的更新于3月17号: “终于回家了!”

只是没想到,这句话成了他和这个世界最后的诀别。

张佳迪1988年出生于辽宁鞍山,从小继承了妈妈的身高基因, 年仅13岁就长到了1米8的身高, 在打篮球之前他还练过3年的排球,一度入选了辽宁男排少年队。

后来,通过测骨龄显示,张佳迪至少可以长到2米2, 加上他从小接触的篮球也比较多 (他的妈妈也是打篮球的),自己也很喜欢篮球,所以张佳迪决定放弃排球,转战篮球,并且在不久后就加入了辽宁男篮预备队。

当时的辽宁队一直苦于没有高大的中锋,正一筹莫展之际,发现了张佳迪这个有着巨大潜力的好苗子,于是将其列为重点培养对象。

2006年,张佳迪被派往美国进行特训, 参加了由NBA举办的“大个子训练营”。

在这期间,张佳迪刻苦训练,加上他的身高优势,一度被很多外国教练称为“来自中国的小姚明”。

一年后,结束特训的张佳迪回到了祖国,回到了辽宁队。

但是,此时的辽宁队已经有了新的中锋——韩德君。

张佳迪虽然有身高优势,可训练篮球的起步年龄较晚,加上身体一直存在隐患,影响了他的进一步提高。

所以,回国后的张佳迪一直没有机会征战CBA。

于是,张佳迪在2008年被租借到了 浙江广厦队。

广厦队主教练王非本就是一个十分严格的教练,加上对张佳迪寄予厚望,所以对他就更严格了。

然而,张佳迪的身体有先天隐患,力量不足,高强度的训练扛不住,技术也不是太好,所以王非也没有重用他,张佳迪再次无缘CBA。

在广厦不得志的张佳迪决定北上, 参加北京队的试训。

此时的北京队已经引进了同样司职中锋的孙明明,但还是愿意给张佳迪一个试训的机会,看看他的表现。

但是在试训中,身材较为削弱的张佳迪很难与孙明明进行身体对抗,因此在两人的竞争中落了下风,最终也没能留在北京队。

离开北京队的张佳迪回到了辽宁,2010-2011赛季,辽宁队打算给张佳迪一个机会,让他上场试一试。

但很不幸的是,在体检中张佳迪被查出患有马氏综合症。

这是一种遗传性的结缔组织疾病,患者的心血管系统会出现异常,同时也会影响其他很多器官的正常发育和运作。

得了这种病的人是不能剧烈运动的,否则会有性命危险,上世纪80年代著名排球运动员海曼,我国男排名将朱刚,沈阳篮球运动员武强,都是因为此病猝死。

检查出患有马氏综合症的张佳迪再一次错失了打CBA的机会,甚至是失去了打篮球的机会。

“检测结果出来以后,我们都劝他赶紧手术治疗,先把篮球放一放。” 辽宁男篮队队医杨宗群回忆说。

张佳迪的家人朋友也都在劝他放弃篮球, 毕竟这种病实在太过危险,一个不小心就是要命的事。

但是,生性倔强的张佳迪不愿就此放弃自己的梦想,他还想再搏一把。

张佳迪的父母说: “我们都很担心他,很怕他出事,也在劝他放弃篮球,但是他从小就非常要强,非想在篮球上打出名堂,怎么说都不听。”

2011年,张佳迪再次试训青岛队,并且表现得也很好,本来青岛队已经打算跟他签合同了,但同样是体检这关没过,张佳迪只能黯然离开。

职业联赛没了指望,张佳迪还不死心,他打算去学校打球。

同年年底, 张佳迪开始代表东北大学征战大学生篮球联赛 ,继续追求自己的篮球梦想。

其实张佳迪的家庭并不富裕,父亲在铁路单位工作,是个普通的工人,母亲早些年就下了岗,这些年跟在儿子身边东奔西走,从辽宁到杭州,从杭州到北京,再从辽宁到青岛,一路上都是母亲在照顾着张佳迪的生活。

张佳迪追求篮球梦想的这些日子里,虽然很艰难,但是一家人也是其乐融融,并不觉得生活苦。

张佳迪还对父母说: “等将来打篮球挣到钱了,给你们买个大房子。”

不过,这美好的愿望还没来得及实现,就被突如其来的病魔打破了。

2012年3月份,张佳迪就开始感觉身体有点不对劲,体力明显下降,胃也不舒服,但是为了比赛他一直忍着不去医院。

接下来的几天里,张佳迪的胃部情况持续恶化,疼痛难忍,最终不得不住进了医院。

后来据张佳迪的前队友赵欣说: “他一开始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就悄悄跟我微信说过,我也劝他别拖着,赶快去医院,但他说自己心里有数,还能坚持。”

杨宗群后来在接受采访时也证实了这点: “张佳迪刚开始的确是因为胃疼的原因住进了医院,但是经过仔细检查后发现,其实是他的心脏出了问题,心脏动脉那里长了一个夹层瘤,他在住院不久后就进行了手术治疗。”

20日,张佳迪做完了心脏手术后便一直在医院休养,并且身体也在朝着好的方向恢复。

张佳迪也在努力地进行着康复训练,想着身体好了之后就重返赛场。

就在出事的前几天,张佳迪还高兴地给父母打电话,说自己恢复得很好,很快就可以重新回到赛场了,他甚至在社交平台上发了 “重生” 两个字。

可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张佳迪的身体马上就要康复的时候,病魔再次袭来了。

5月6日,正在休养中的张佳迪突然感觉到胸口疼痛难忍,被马上送到了沈阳军区总医院,医生诊断旧病复发,而且这次更严重了。

这一次张佳迪没有被上天眷顾,5月7日下午,张佳迪心脏病发,最终抢救无效,离开了这个世界,也离开了他最爱的篮球。

张佳迪的父母收到儿子再次病危的消息后,马不停蹄地赶往沈阳,但还是没能见儿子最后一面。

老两口始终不愿相信自己引以为傲的儿子离开了,直到看到儿子已经没有了呼吸的身体,那一刻,两人的世界崩塌了,在病房里哭得天昏地暗。

当天晚上,父母带着张佳迪连夜回到了鞍山。

5月8日下午,鞍山的一个小区内一片死寂,只有门前的几个花圈在默默地阐述着死者短暂的一生。

这里是张佳迪的家,是他出生、长大的地方,他本应是家里的支柱,父母的骄傲,辽宁篮球的未来,但是现在这个偌大的家里只剩下了一对孤寡老人。

得到消息的亲戚朋友纷纷赶来慰问,看着两鬓斑白、失魂落魄的张父张母,所有人都红了眼眶。

家里没有其他的孩子了,张父张母要一边承受着丧子之痛,一边还要为儿子料理后事。

张佳迪的舅舅说: “这件事对他们的打击太大了,佳迪是我们所有人都引以为傲的孩子,他们两个也为孩子付出了太多,没想到会白发人送黑发人,我们看着也特别难受,但是这种事不发生在自己身上,是体会不到那种彻骨之痛的”

5月9日的7时50分左右, 张佳迪追悼会在鞍山市殡仪馆举行,遗体四周放满了花篮、花圈。

张佳迪的球迷、往日的队友、教练等百余人为他送行。

送行的人们每人手持一支菊花按照次序向张佳迪行礼告别,亲属们含着泪水站在一旁。

他的前教练郭士强说 :“他是一个好苗子,但是我们了解到他的身体有点问题,就没敢让他参加CBA,没想到就这么走了,可惜了,真的可惜了。”

接军(时任辽宁男篮助理教练)说:“他绝对是个打篮球的好苗子,可惜了。”

闵鹿蕾(时任北京男篮主帅)说:“很善良很单纯的的孩子,真的很可惜,一路走好。”

16日,在亲友的安排下, 最终, 张佳迪的父母选择了将儿子的骨灰撒向了大海。

张佳迪的英年早逝引得无数人惋惜,很多球迷也到张佳迪的社交平台底下留言:佳迪一路走好,愿天堂也有篮球。

张佳迪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也一直在赛场上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即使是身患重症,倔强的他也没有向命运屈服。

这种坚韧不拔而又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但是我们也必须从中警醒。

这些年来,运动员因为疾病而猝死的悲剧不止一例,不光是马氏综合症,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心脏疾病也在威胁着运动员的身体 健康 。

有些疾病是显性的,也有许多先天性疾病是不容易被检测出来的,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加强对运动员身体的检查,而另一方面,也要提升运动员自身的 健康 意识,及时注意自己身体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

有梦想是好事,为了梦想不懈努力、永不放弃更是让人尊敬。

但是一定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能因为梦想就置生命于不顾。

希望张佳迪的例子可以给我们一个警醒,也希望类似的惨剧不要再酿成。

9年前“小姚明”张佳迪去世,郭士强痛哭惋惜,其骨灰撒向了大海

你相信命运吗?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被奉为“国漫巅峰”,其中哪吒怒吼出的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感染了不少观影的人。

就是这一句烂俗到不能再烂俗的话,冲击到了多少人的泪点。为什么?所以你相信命运吗?你敢直面命运的不公吗?

有一个人敢!他就是CBA辽宁盼盼队的前职业中锋——张佳迪。

1988年的夏天,在辽宁鞍山,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为这个平凡的工薪阶层家庭,平添了一份喜气。

张佳迪的出生无疑是平凡的,张佳迪父亲是鞍山的一名普通铁路工人,而她的妈妈曾经是一名篮球运动员。

但是张佳迪的家庭无疑是充满温馨的,虽然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但是张佳迪的素质教育却没落下,六岁的时候就开始跟妈妈打篮球。

九十年代初期,张佳迪的妈妈无奈下岗,只能找其他的工作户口,而一家人的吃穿用度,全都落在了张爸爸的身上。

白天爸爸负责赚钱养家,妈妈就在家辅导孩子的学习,学累了也陪他打打篮球,从小张佳迪的体质就比一般的孩子强。

可以说张佳迪的童年一点也不富裕,甚至日子还过得紧紧巴巴的,但是爸爸妈妈给张佳迪的爱却一点都不少。

小小的张佳迪由于妈妈的影响,很早就表现出了自己出色的运动天赋,但那时的他并没有走妈妈的“老路”,而是被安排去参加了排球兴趣班。

在学校排球队的张佳迪一直是个特别出挑的存在。小张佳迪的身高特别有优势,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无论是弹跳能力还是耐力,张佳迪都有十分出色的表现,连当时他的排球教练都说,“张佳迪是个好苗子!”

本来会按部就班地在排球事业上发光发热的张佳迪,却在13岁时,迎来了他第一个“命运”的拐点。

那时候的张佳迪刚上初中,就已经被选入了辽宁排球的“青少年训练队”,而13岁身高一米八的他,特别容易被关注。

于是在教练的建议下,张佳迪去到医院接受了骨龄检测。而检测的结果是,张佳迪的身高很有可能突破两米二。

这无疑是个惊人的数字,在当时运动员的身高甚至连两米一的都少有,而两米二六的姚明更是后来才成名的。

而当时张佳迪所在的排球队,对身高并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反而是作为一个篮球运动员更能发挥他的优势。

在得知张佳迪的骨龄测试结果之后,他所在城市的 体育 圈子一下子沸腾了,毕竟这样难得一见的“好苗子”应该被重点培养。

当时还在排球青训队的张佳迪很快收到了许多篮球教练递出来的橄榄枝,而他本人对篮球的兴趣也是远远大于对排球的。

于是张佳迪“听从了内心的召唤”,“半路出家”成为了一名篮球运动员。

而直到张佳迪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他都保有着对篮球的高度热情,可以说他是一个用生命打篮球的人。

决定投身篮球事业之后,张佳迪没日没夜的训练,为他所热爱的事业不断的练习着,希望有朝一日能入选CBA。

张佳迪因为身高,常常会有人将他与前辈姚明进行比较。虽然张佳迪在身体素质和品格上与姚明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张佳迪的篮球之路却并不像姚明那样的顺利,不仅不顺利,可以说他是为了梦想而一路披荆斩棘。

在2006年时张佳迪因为卓越的篮球天赋,加入了辽宁省青训队。张佳迪非常珍惜这个机会,训练也尤其刻苦。

同年他因为卓越的天赋和身高优势,被列为“种子选手”进行培养。当时NBA开办了一个“大个子训练营”,张佳迪也受邀前往美国特训。

而被精心筛选出来的张佳迪,并没有辜负队里的期望,在异国他乡也是日日刻苦训练。当时负责他训练的教练也对他赞不绝口。

当时NBA的教练,传授了张佳迪不少临场发挥的技巧,而张佳迪的勤奋也让他颇受赏识,甚至有人称他为“小姚明”。

不过同人不同命,姚明的际遇和张佳迪还是有天差地别的。无论是身体条件还是个人出身,姚明的成功都是难以复制的。

而张佳迪归根结底,只是一个没有挣脱命运的普通人而已。虽然没能摆脱命运的轨迹,但是他对命运的抗争却依旧发人深省。

回国之后,张佳迪依然是没日没夜的辛苦训练,终于2008年他的付出有了回报。他得到了人生中第一次进入CBA的机会。

2008年CBA的浙江广厦队从辽宁队引进了张佳迪,但是张佳迪并未得到当时主教练的重用,相当于做了两年的冷板凳。

而两年后,张佳迪重返辽宁队,作为中锋的他回归辽宁队后,发现队里引进了韩德君作为中锋位置,而职责的重复注定了他依然无法得到重用。

这几年的篮球生涯可以用“郁郁不得志”来形容,而张佳迪没有别的办法只能通过更加刻苦的训练,希望能谋得一线生机。

由于无法得到重用,张佳迪转战全国男子篮球联赛,进入到当时的宁夏哈纳斯队,对于他来说,只要能打篮球那他就是无怨无悔的。

当时张佳迪有一位女朋友,同时国家队女篮的运动员——梁云天,梁云天也是个大高个,两人在一起特别般配。

梁云天后来回忆起和张佳迪的交往过程时曾经说,“他曾经不止一次说,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再次打回CBA。”

可是命运就是这么爱开玩笑,本来在宁夏哈纳斯队打得好好的张佳迪,再次受到命运的重锤——他所效力的球队,解散了!

当时年仅23岁的张佳迪,虽然有着卓越的篮球天赋,他的职业年龄也还年轻,可是却在本该绽放的年纪“无球可打”。

反复思量之下,张佳迪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为了延续自己的职业生涯,代表东北大学参加中国大学生超级联赛。

而在当时所有人不知道的是,这已经是张佳迪短暂的生命当中,最后的两个年头了。

作为一个天赋型选手,张佳迪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可是为什么这样一位勤奋且“天才”的运动员却屡屡无法得到重用呢?

原因要从2010年说起,当年原本效力于辽宁男篮二队的张佳迪凭借自己的努力,颇受当时的主教练郭士强赏识。

教练组上下经过研究,准备把张佳迪从一队调入二队,而产生调动前,首先需要对运动员进行例行的体检。

也就是因为这个体检,几乎隔绝了张佳迪的篮球之梦。体检结果显示,张佳迪有先天的马凡氏综合征。

这种病几乎是无法治愈的,多发现于身材高大的人群。这种病的特征之一就是手指脚趾特别纤细、瘦长,颧骨特别突出。

但凡得了这种病常常会伴随,眼球的晶状体脱落、关节脱落、心血管疾病等等,而对运动员的来讲,马凡氏综合征的确诊无疑等同于职业生涯被画上了句号。

但是张佳迪却是一个要强的人,他心里想的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再次打回CBA”。

一旦罹患马凡氏综合征,一个极为可能的结果就是心肌缺血导致的猝死。

而运动员恰恰是一个需要拥有强大心脏的职业,马凡氏综合征也因为其特性被称为“运动员杀手”。

国内外许多优秀的运动员都是因为罹患该病症而走向了死亡,据不完全统计,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生存的平均年龄在28~50岁间。

当张佳迪被确诊为马凡氏综合征患者时,这对他来讲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因为当时所有人都在劝他,不要再打篮球了。

可是,人生在世,好像真的有比活着更重要的事。这件事对于张佳迪来说就是篮球比赛。

于是张佳迪不顾所有人的反对,为了这个梦想,用性命开始了对命运的对抗。

代表东北大学出站全国大学生男子篮球联赛,对张佳迪来讲无疑是降级出征,毕竟他之前一直效力的是CBA球队。

而张佳迪在CUBS的表现确实不俗,效力期间他也为东北大学贡献了不少分值。

而命运并没有宽待这位为了梦想而战的大男孩,2012年1月29日,张佳迪因为“胃疼”浑身难受,当时他还发了一个微博吐槽。

仅仅时隔两个月之后,他再次因为“胃疼”住院,住院之后才发现这根本不是什么“胃疼”,而是他的心脏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同年3月,张佳迪接受了心脏手术,接受手术后他又发了一条微博,只有两个字——重生。

也许是身体上获得 健康 的重生,也许是投入CUBS后职业生涯的重生。无论是哪一种,都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可是事与愿违,2012年5月7日 年仅24岁,张佳迪因马凡氏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去世。

那一天,少年依然在坚持训练、那一天也是胸口开始剧痛,大家都以为他可以挺过来的,没有想到张佳迪的生命定格在了这一天。

和他一起训练过的队友和教练都震惊于张佳迪的突然离世,在他们心中张佳迪一直是一个勤奋、有天赋的运动员。

虽然职业生涯太过短暂,但是张佳迪耀眼的表现也俘获了许多粉丝,在他离世的当天,来自五湖四海的球迷纷纷送上哀思。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不会痛了,天堂再也不会有病痛,却会有你一直钟爱的篮球。”

张佳迪离世的时候,还没有满24周岁,似乎还没来得及绽放,他的人生就已经终结。对世人而言,张佳迪的去世,无异于天才的早夭。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上天给了张佳迪太多得天独厚的条件——爆发力、腿部力量、谦逊的性格,却唯独没有给他 健康 的身体。

或许,没有遇到篮球,他罹患的马凡综合征还能够有更长的潜伏期,但是他作为一个运动员,无疑是激化了这个病症。

生而为人,总有些事情不得不去坚持。在生命的最后两年里,张佳迪没有成为他所想成为的篮球巨星,但是他依然是明星。

因为他单枪匹马对抗病魔,他不畏艰险,不管病痛,心中只有他的目标——打回CBA。

虽然这个目标最终落空了,他却成为了无数球迷心中的英雄。他离开这个世界后,张佳迪的家人尊重了他的遗愿。

送别张佳迪时,时任辽宁男篮主教练的郭士强,十分感慨,他说,“张佳迪是个好苗子,我教了他两年,可惜,哎……”

曾经的张佳迪,生在海边长在海边,死后他的爸爸妈妈也把他的骨灰撒向了大海,至此他脱离了他的躯壳,获得了真正的重生。

回想起当初张佳迪被选中远赴重洋,在NBA训练的时候,外籍的教练还夸他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姚明”,但是同人不同命。

逝去的张佳迪,一如每一个在命运的漩涡中挣扎的我们。日复一日地进行着循环往复的生活工作。

开心的不开心的事情,每天都差不多。差不多生活、差不多的人,让我们每一天都活得倦怠厌烦。

作为一个打工人,心中常常会有各种不平不忿,想着自己每天敲着键盘,拿着刚刚够温饱的工资,为什么老板开豪车住大平层。

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世界上的因缘际会本身就是不可捉摸的。而不公则是命运的底色。

而张佳迪,他不仅仅是一个篮球运动员,他更是一个斗士,一个敢于直面命运的斗士。

在确诊了马凡氏综合征后,所有人、包括他的教练员纷纷劝说他放弃职业联赛,好好静养治疗。

可他呢?作为当事人,他一定是最了解这疾病的人,尽管失去打CBA的机会,可是他自己却从没有放弃过篮球。

为了延续自己的篮球生涯,他宁愿降级参加CUBS也要把自己的梦想进行到底,而他的信仰就是两个字——篮球。

而我们呢,是否在生命中有必须坚持的事?在感慨命运不公的时候,是选择躺平还是直面不公呢?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19993.html
本田和马自达公开道歉;梵克雅宝回应涨价;蔚来创新业务集群多部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 打造海外出口 新名片 动力电池加快技术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