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 9家收年报问询函!

中国基金报记者 冯尧

“年报问询函”最近令上市公司提心吊胆。6月3日,前期收到年报问询函的多家上市公司股价大跌,尤其是朗源股份遭遇20CM跌停。

就在6月3日晚间,又有多达9家A股公司收到监管层发来的年报问询函,其中有常年被关注的“问询专业户” 恒信东方、联建光电、中创环保 ,亦有上市不久业绩“变脸”的新面孔 灵鸽科技

据记者统计,这些上市公司被问询的问题集中于 业绩的真实性、收入、净利润异常下滑或者连年亏损的原因 。此外,应收账款的异常变动也成为关注的重点,而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也备受监管层关注。

多家系“问询专业户”

6月3日晚间,收到交易所年报问询函的包括 恒信东方、联建光电、天禄科技、捷成股份、中创环保、蓝盾光电、超越科技、兴源环境和灵鸽科技 等9家上市公司。

其中多家公司是监管层常年关注的“年报问询专业户”。例如 联建光电 自2018年开始便连年收到年报问询函; 捷成股份 自2019年开始,连续5年收到年报问询函;而 恒信东方、中创环保 更是从2017年便开始每年被问询; 兴源环境 也自2019年开始,多次年报被问询。

其他上市公司则是年报问询的新面孔。其中 超越科技 今年是第二次收到年报问询函,而 天禄科技、蓝盾光电和灵鸽科技 则是首次受到年报问询, 灵鸽科技 属于上市首年便“吃”年报问询函。

需要注意的是,就在6月3日早间,深交所对朗源股份下发年报问询函, 要求公司结合控股子公司虚假交易具体情况、发现路径等说明在连续四年造假的情况下,公司是否触及深交所关于风险警示、退市相关规定

这也引发了市场高度关注,朗源股份股价随即20CM跌停。这也引起了其他收到年报问询函个股股价大跌。除朗源股份之外, 美邦服饰、美尔雅、岩石股份、中锐股份等多股跌停,合纵科技、翰宇药业、金利华电、领湃科技等个股均大幅走弱

一时间,被年报问询的上市公司“人人自危”。

业绩连续下滑是主因

纵观年报问询函的问题, 业绩下滑是监管层最为关注的环节

对于连年遭问询的联建光电,深交所最新问询函指出,该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9.81亿元,同比下降21.41%;归母扣非净利润亏损0.21亿元,该公司自2017年以来连续多年持续亏损。

问询函要求公司结合行业发展、业务拓展、主要客户、可比公司等情况,说明业绩连续大幅亏损的原因、持续经营能力是否发生变化、公司为改善盈利能力已采取和拟采取的措施。

数据显示,联建光电营收规模从2018年的40.53亿元,一路下滑至去年的9.81亿元。

交易所对捷成股份的问询函也指出,该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28亿元,同比减少28.33%;归母净利润4.5亿元,同比减少13.5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24亿元,同比减少51.92%。

问询函要求捷成股份结合经营模式、销售价格、成本、主要客户及供应商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按产品类别分别说明营业收入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合理性,并进一步核实说明公司的收入、成本核算是否真实、准确。

被问询的中创环保更是在2021年至2023年之间连年亏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9亿元、-0.83亿元、-1.6亿元。问询函要求公司结合收入、成本、费用等变化情况,量化说明近三年净利润持续亏损的原因。

此外,上市不到4年的蓝盾光电也因营收利润连续两年下滑,受到监管关注。

应收账款背离被重点“照顾”

除了业绩不振引起关注外, 应收账款和关联交易也是监管重点“照顾”的环节

其中,对于多年被问询的 兴源环境 ,年报问询函要求公司结合应收账款回款结算情况,说明账龄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占比进一步提升的原因。

捷成股份 的应收账款也受到监管层重点关注。该公司截至2023年底应收账款余额高达22.58亿元,较年初增长33.97%,但其营收规模却同比减少近三成。

该公司2023年计提坏账准备6102.7万元,坏账准备余额为5.72亿元,计提比例为25.35%,较上年同期下降8.73个百分点。同时,其应收票据余额为1.1亿元,均为商业承兑票据,计提比例为11.67%。

问询函要求说明公司对客户的信用政策是否发生变化,营收与应收账款余额变动趋势背离的原因及合理性。同时,交易所要求公司说明客户是否与公司、实际控制人、5%以上股东、董监高存在关联关系或可能造成利益倾斜的其他关系。

与捷成股份类似, 天禄科技 去年底应收账款余额为1.91亿元,较年初增长37.41%,但该公司营收为5.96亿元,同比下滑8.67%;归母净利润883.72万元,同比下滑67.56%。

监管层要求天禄科技说明对客户的信用政策是否发生变化,营收与应收账款余额变动趋势背离的原因及合理性。

而对于上市首年业绩“变脸”的灵鸽科技,北交所则关注到,该公司第三大供应商无锡灵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为联营企业,2023年采购金额为668.41万元,年度采购占比为3.57%。

年报问询函要求公司详细说明向关联方采购的具体产品、产品定价、结算条款、信用政策等,上述事项与其他主要供应商是否存在重大差异。

哪些公司会被关注?

“一般来说,监管关注点会覆盖经营状况、财务指标、前期会计差错变更、公司治理等多个维度,”一位资深保代人士对记者表示。

在他看来,主要有几个共性问题。其一是,对于营收、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等明显下滑的公司,监管层多会要求结合上下游行业发展、主要客户变化、经营模式等分析原因及合理性,并重点关注净利润、成本费用、存货等指标与营收变动方向、幅度存在差异的情况。

其二是,在公司经营业绩变差的背景下,监管层会重点关注公司应收账款、存货等科目减值计提的充分性。

上述人士认为,关联方通过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等侵害上市公司利益也是监管重点关注的事项,常见于控股股东质押比例较高、存在“存贷双高”现象的公司,此为其三。

而其四则是对外投资必要性、募投项目进展及资金使用。“在自身业绩下滑或被投资公司、项目存在亏损情况下,公司对外投资项目的必要性等亦被监管重点关注。”

编辑:舰长

审核:许闻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股票年报问询函股价会不会下跌

一般来说,收到年报问询函股价下跌的概率大。 上市公司收到证监会的问询函就表示该上市公司有可能存在异常的信息披露行为或者经营状态出现异常,这时上市公司就需要进行自查。 当市场持股投资者看到上市公司问询时,会引发投资者对该上市公司的担忧,因此短期可能会抛售股票,短期来说股票承压大,有一定的利空影响。 小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股票年报问询函股价会不会下跌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股票年报问询函股价会不会下跌有个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九鼎集团收问询函:1季度业绩腰斩 减持额超去年全年

保险业务被售出、券商业务排名倒数、私募业务遭遇监管,九鼎集团尝试寻找各种出路,但却四处碰壁。那么,产业整合、地产业务能否帮助公司东山再起?

继2018年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后,“新三板第一股”九鼎集团()似乎再次陷入险境。3月末,公司曾因宣布将一年前的增持计划延期一年执行,遭到监管层火速下发问询函给予警示;5月24日,交易所又对对公司下发年报问询函,要求其回答高负债情况下为何仍对外借款、质押比居高不下、坏账等问题。

其实,九鼎集团所承受的压力远不止这些。2018年年末,集团旗下子公司九州证券因违约,被暂停新资管业务6个月,同时还被证监会下调到CC级;私募业务方面,去年九鼎投资IPO几乎无一过会,而今年以来,公司正在加速退出投资项目,一季度减持额度远超去年全年。

“2018年是过去十年间最坏的一年,也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这句话对九鼎集团亦是如此?

业绩为何一落千丈?

较于往年的财报披露季相比,九鼎集团今年显得沉默了许多。公司近期公布的2019年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收27.34亿元,同比增长23.42%;归母净利润为2.39亿元,同比下滑56.62%。

2018年年报中的业绩则更为惨淡,去年公司实现营收111.69亿元,同比增长26.26%;归母净利润亏损1.97亿元,同比下降117.11%。九鼎集团对此解释称,富通保险一部分美元债务因为汇率变化产生了巨额的汇兑损失,损失比上期大幅增长 10.69 亿元,这部分变化反应在了其年报中财务费用的部分。根据年报,2018年财务费用陡增6.5倍,从2.3亿元快速放大到17.2亿元。

5月24日,交易所对九鼎集团下发了年报问询函,要求公司解释在目前高资产负债率的情况下,仍对全资子公司JDI公司提供无息借款的原因。根据2018年年报,九鼎集团总资产为909亿元,总负债为633亿元,其中长期借款108亿元,应付债券70.3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9.65%。

问询函还提到,去年9月,控股股东九鼎投资控股将其所持股份(九鼎集团46.21%股权)的97.55%进行了质押,要求公司说明这是否会导致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针对净资产的增长率在各年报数据却不一致的情况。此外,问询函还要求公司解释原因,以及披露投资非上市企业的情况下采用上证综指作为可比指标的合理性。

而最近一次,公司收到的另一则问询函也因负债而起。2018年3月,公司控股股东九鼎控股为防范平仓危机,曾做出增持承诺:拟在一年之内投入10亿元,以不超过5元/股增持公司股票。时隔一年之后,公司实际增持金额只有611万元。2019年3月,公司宣布将增持计划延期一年,此举立即惹来股转公司监管问询函。

对此,九鼎集团解释称,正变卖资产、引进战略投资者,筹集增持资金问题不大,但是去年筹划重大事项敏感期过长,真正可交易时间只有寥寥数天,加上新三板流动性太差,自家股票想买也买不了多少。

IPO项目几乎“颗粒无收”

时间回溯至2016年,九鼎集团的归母净利润达到252.46亿元,与2018年的亏损1.97亿元形成了鲜明对比。彼时这家顶着“新三板第一家千亿市值”的公司还在无限荣光中踌躇满志,连续募资,发布百亿定增计划,大举投资金融业,向着以资管为核心的金控帝国奋力狂奔。

但两年之后,随着证监会对九鼎集团立案调查,公司的命运旋即急转直下。据《财新》报道,证监会发现了九鼎存在体外输血的私募基金,滚动发行、借新还旧,用于承接九鼎集团百亿定向增发中的优先股。

时至今日,业内对于九鼎集团的“东山再起”多持悲观态度。以其主营业务私募管理为例,2018年全年,九鼎投资全年IPO项目几乎无一过会,唯一正常上市的是天风证券。不过,耐人寻味的是,在天风证券IPO前夕,第七大股东“建丰九鼎投资”悄悄将名字改为“建丰投资”,“九鼎”俨然已经成了IPO的禁词。

从2019年一季报数据来看,九鼎在募资方面情况仍然不太理想,新增实缴规模2.78亿元,与2018年一季度的9.04亿元相比相去甚远。与此同时,九鼎投资还在加速减持。今年一季度,其已完全退出10个项目,投资本金共计9.08亿元,单季度收回金额33.22亿元,而去年全年仅收回20.14亿元。

这也意味着九鼎系在私募投资方面的体量越来越小。而更加令人不解的是,公司的券商业务在行业内排名为倒数。2018年11月,九州证券被青海证监局暂停新资管业务6个月,惩罚的理由在于旗下九州瀚海系列资产管理计划违约。证监会公布的2018年证券公司分类结果显示,九州证券被评为CC级,较2017年的B级下降两个级别。

公开资料显示,九州证券是九鼎集团2014年收购的资产,集团意在打造首家PE类券商,号称要布局从创投到IPO的全产业链投资。但现实却不尽人意,2018年九州证券归母净利润为386.51万元,同比下滑95%。

众所周知,2018年年末,九鼎集团出售了富通保险100%股权。这一资产在近三年中为公司贡献了约六成营收。九鼎表示将出售富通保险所得资金的部分用于偿还负债,则届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也将较大幅度下降,剩余的部分将用来投资。

地产被提成重点业务

九鼎集团的管理层似乎早已预见到公司如今境遇。公司创始人之一蔡蕾曾表示,“随着中国金融的发展,未来很有可能也逐步迎来杠杆收购时代,整合投资将是未来中国私募股权投资的方向,即在多个行业中打造众多配套企业,并通过整合它们打造龙头。”

九鼎集团旗下商业地产运营商“九宜城”可以视为其实践其“产业整合”理念的一个尝试。九宜城官网显示,其涉足商业管理、品牌投资孵化、地产营销、智慧商业、婚礼堂等多个领域建立了完善的”管+投“商业闭环,通过收购、股权合作、整租、委托管理等多种模式取得商业地产的运营权,引入优秀的新零售品牌,以提升租金水平及客流量,目前拥有在管商业地产项目近70个,总面积超600万平方米。

而从2018年年报看来,地产业务似乎已成公司重点工作之一。集团董事会近期表示,将推动持有的紫金城商业地产项目的变现工作。

不过在经营模式转变后,九鼎的人才瓶颈也进一步凸显。过去两年间,九鼎集团投资部人才大批量出走。而就在今年5月15日,任职一年半的财务总监李端离职。人才流失是否将成为公司转型中的一个掣肘?而公司私募、券商业务呈现下滑趋势明显,“现金奶牛”保险业务已被置出,在主业不振的情况下,副业能否支撑起公司整体业绩?近日,《投资者网》致电并向九鼎集团董秘办发去调研函。对方一直未给出回复。

本文源自投资者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

收到年报问询函对股价影响

通常情况下,上市公司收到证监会的问询函就表示该上市公司有可能存在异常的信息披露行为或者经营状态出现异常,这时上市公司就需要进行自查。 当市场持股投资者看到上市公司问询时,会引发投资者对该上市公司的担忧,因此短期可能会抛售股票,短期来说股票承压大,有一定的利空影响。 根据规定上市公司收到问询函后7日内要进行回复,如果情况比较复杂,解决难度比较大,可以向交易所申请延期回复,若上市公司没有在规定时间作出回应,那么该上市公司会被出具警示函,可能受到行政罚款。 不过,在股票市场中被发问询函是一种比较正常的现象,因此有些询问函对股价影响有限,主要看其被询问的理由和上市公司给交易所的回复函,如果没有重大问题,股价影响不大。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20098.html
太时髦了! 穿法 五五分 今年流行
众泰汽车年报遭问询 1年仅卖出42辆新能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