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尝苦果!员工行贿被 营收将下降33亿元! 拉黑

因招投标违规被国家电网“拉黑”后,鼎信通讯(603421)终尝苦果。

6月4日晚间,鼎信通讯披露“风险提示进展公告”称,6月3日收到国家电网发布的通报,公司所有品类在国家电网系统招标采购中被列入黑名单2年(自2024年2月23日至2026年2月22日)。

鼎信通讯称,上述处罚会在未来4—5年内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合计下降约33亿元!其中,2024年会减少公司营业收入约5.5亿元。

被国家电网“拉黑”

营收将下降约33亿元

2月27日,鼎信通讯收到国家电网的通知,由于公司在国网湖北省武汉供电公司招投标活动中存在涉嫌违规的情形,根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供应商关系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决定自2024年2月18日起对公司全部采购品类启动招标采购“熔断机制”,并对公司涉嫌违规事项启动调查。

5月7日,鼎信通讯收到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布的通报,自2024年2月23日至2026年2月22日,公司所有品类在湖北省集中规模招标中被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列入黑名单2年。

被客户“拉黑”后,鼎信通讯未来业绩将面临巨大“缺口”。

根据公告,2022年鼎信通讯在国家电网系统(含各级子公司)中标金额为16.70亿元(含税),其中2022年度确认收入的金额约为4.8亿元,占公司2022年度营业收入的15%,在2023年度确认的收入金额约为9.5亿元。公司2022年度营业收入中从国家电网系统取得约为14.5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47%。

2023年鼎信通讯在国家电网系统中标金额为16.09亿元(含税) ,其中2023年度确认收入的金额约为6.1亿元,占公司2023年度营业收入的17%。公司2023年度营业收入中从国家电网系统取得约为17.0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47%。

鼎信通讯直言,按照近两年公司在国家电网体系的中标金额和确认收入情况估计,国家电网的处罚会在未来4-5年内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合计下降约33亿元,在2024年会减少公司营业收入约5.5亿元,在2025年会减少公司营业收入约14.2亿元,在2026年会减少公司营业收入约9.8亿元。

185万元行贿

导致公司市值暴跌

鼎信通讯此番被实施“熔断机制”,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班长李某华受贿案有关。 李某华被指在5年时间里受贿689.7万元,其中“青岛某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地区区域经理邢某就送了185万元”,邢某所在的公司正是鼎信通讯。

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上述受贿案的细节:

2017年7月,邢某请李某华在武汉供电公司2017年第二批供电配套项目协议库存招投标采购99标段项目的招投标工作中,找武汉供电公司相关领导对青岛XX公司给予关照,并承诺事后对李某华表示感谢。

李某华答应后,请时任武汉供电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戴某帮忙向武汉供电公司物资部主任房某打招呼,戴某答应并转托房某。后李某华前往房某办公室说明请托事项。

考虑到李某华是武汉供电公司老员工及戴某的请托,房某利用其身为武汉供电公司物资部主任负责项目招投标工作的职务便利,向评标专家组长章某打招呼,使青岛XX公司顺利中标。

2017年8月,邢某与李某华商定, 邢某按中标价格的10%付给李某华185万元的好处费, 但青岛XX公司为上市公司,限于财物管理制度等原因无法向李某华支付现金。

因此,邢某提出将中标项目内的采集器安装调试工程交给李某华找施工队施工,并按照市场价格测算,每台采集器施工单价定为560元,其中 预留100元的利润作为李某华好处费, 总工程量18500台,李某华可以借此获得185万元的好处费。

李某华最终共获利360.72万元。 其中185万元系邢某事前承诺送给李某华的好处费,剩余175.72万元系李某华压缩施工单价而赚取的工程利润。

在5月15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提到: 185万元行贿给公司带来了18.5亿市值蒸发,并追问公司有何反思? 对此董事长王建华回应称,熔断事件将对公司业绩产生较大影响,公司将积极调整公司生产经营方向,他还向广大投资者表示“真诚的歉意”。

股份受让方

被交易所通报批评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6月4日晚间,鼎信通讯股份受让方张启予被通报批评。

经查明,鼎信通讯于2024年3月22日披露公告称,因协议纠纷,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王建华所持公司1407.91万股股票被司法冻结,被冻结的股份数占其持股总数的9.27%,占公司总股本的2.16%。本次股份被冻结事项是因王建华与张启离婚分配协议所发生的民事财产纠纷。

上海证券交易所于3月29日向公司发出问询函,要求公司核实并补充披露公司离婚分配协议是否涉及上市公司股权、相关纠纷的处理进展及影响等。

4月4日,鼎信通讯披露问询函回复公告称,2017年1月24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王建华与张启签署《离婚协议书》,《离婚协议书》涉及上市公司股权。王建华持有公司1.08亿股股份,其中3295.17万股股份归张启所有,占公司当时总股本的比例为7.60%;剩余7552.04万股归王建华所有。

为保障公司生产经营的稳定性,避免因股份变动给公司造成不利影响,双方同意对3295.17万股股份不进行交割,由张启委托王建华代为行使该部分股份的全部股东权利,委托期限为15年。因离婚协议纠纷,张启已对王建华提起诉讼。

上海证券交易所指出,上市公司股份受让方作为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权益变动情况以及代为行使股东权利等相关安排。股份受让方张启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王建华签署涉及股权分配的协议,且涉及委托代为行使全部股东权利等相关安排,可能导致控股股东持有公司股份发生较大变化。其未配合公司及时披露上述事项,上述行为违反了《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

对此张启提出异议理由称:一是其不属于相关规则中规定的监管对象,且离婚诉讼正在审理过程中,张启尚不属于公司股东;二是其在签署离婚分配协议时未持有公司股份,且未在公司担任职务,不知晓规则及如何通知董事会相关事宜。

对于上述申辩理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经审核认为:本案中,张启与控股股东王建华签署涉及股权分配的协议,约定公司7.60%的股份归张启所有并对股份表决权作出相关安排,应当及时予以披露。 张启作为协议签署方,在签署相关协议后未履行相关报告及披露义务,违规事实清楚,其提出的不知晓规则、未在公司担任职 务等异议理由不能作为减免违规责任的合理理由,相关离婚诉讼事项与本案违规事实认定及责任承担无关。

鉴于上述违规事实和情节,上海证券交易所作出如下纪律处分决定:对鼎信通讯受让方张启予以通报批评。

责编:陈丽湘

校对:苏焕文


电通数码广州公司CEO被举报侵犯员工、行贿客户,将面临怎样的处罚?

相信许多喜欢数码的朋友们都会知道电通数码这个公司,电通数码由日本电通于2008年出资成立,并于2016年更名为电通数码(北京)广告有限公司,公司总部设立于北京,但在上海和广州都有分公司。该公司立志“成为中国No.1的技术驱动,并能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数字营销公司”。随着如今互联网行业的迅猛发展,电通公司也在不断探索和进步之中,如今已经成为国内著名数码公司。

但不幸的是,网上流传出一份关于“实名举报电通数码CEO张喆翔行贿广汽高层,性侵手下及侮辱中国籍员工”的举报信。信中详细列举了张哲翔勾结广汽集团进行贪污账本作假,职场侵犯与侮辱女员工等罪证。举报信中指出了张喆翔与广汽集团的李靓勾结,电通的账本是亏损的,但实际上两人还有一本暗帐,做假账隐瞒利润可以减少90%的税收。此事引起掀然大波,但因为只有一封举报信,还未有后续的证据,所以这件事情还在调查中。相信如果是污蔑的话,警方一定会还张喆翔一个清白,同样如果是真实情况,张喆翔一定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作为一个国内知名的数码公司,传出这样的丑闻,一定会对公司的声誉造成极大的影响。

并且在这件事情发生不久之前,该公司一个知名汽车企业的团队收到了来自CEO张哲翔以及其助理完善博之提出的离职要求,在糊里糊涂的情况下就被炒了,目前这件事的原因也没有人知道。接二连三的公司丑闻被曝出,如果是真实的话,那么电通公司一定会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张喆翔也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惨痛的代价。

目前许多大牌公司也存在着相同的乱象,公司做假账,高层管理人员掌握公司大权,私底下却挪用公款,并且也有许多关于上司侵犯女员工的新闻。有这样的高层管理人员的公司一定会逐步落幕。这种人缺少道德修养,心思恶劣,思想极端。这就警示相关的执法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尤其是税务部门,要严格查证公司的账目,严禁做假证逃税,一经发现严惩不贷。各知名企业也因优化企业内部氛围,及时发现问题,发现有危害公司的行为,一定要及时找出涉事人员并给予严厉的惩罚。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也应该从自身做起,做好表率,为下属树立榜样。

那些被列入美国黑名单的企业,现在都怎么样了?

2月份,美国再次传来将33家中国企业列入未核实清单的消息,其中还包括中国光刻机龙头企业上海微电子。

这三年里,美国将中国企业不断列入“黑名单”,包括:美国商务部发起的实体清单(Entity List)以及所谓的“中国军工复合体企业”(NS-CMIC List)。到了现在,已经有611家中国公司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

距离最初华为2019年被列入“实体清单”已经过去了3年。不断被拉入黑名单,中国企业已从曾经的猝不及防到现在的习以为常。

被美国拉入黑名单,就意味着冬天来临吗?一家又一家被制裁的企业,在风暴过后仍然挺拔,正在展现中国 科技 的顽强。

中兴:韬光养晦,再看天时

作为最早受一批受到制裁的中国 科技 企业,中兴波折的经历是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

2016年,美国商务部宣布,以违反美国出口管制法规为由,将中兴列入贸易黑名单。虽然在2017年将中兴拉出,但2021年3月份,中兴又被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列入黑名单。

但中兴没有倒下,有知情人士称中兴通讯一直在开发自己的基站处理器,中兴还考虑使用比7nm更先进的芯片制造技术。中兴已经告知供应商,其目标是今年国内服务器出货量实现两位数增长。

虽然中兴尚未在在全球服务器市场占有领先地位,但其服务器和存储解决方案的收入在2021年前三个季度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一位熟悉中兴情况的人士表示,“中兴在过去几年里,对芯片能力的追求变得相当激进。虽然数量仍然很小,但正在取得令人瞩目的进步。”

华为分红500亿:只要人在,希望就在

2019年5月15日,美国将实体清单瞄准中国 科技 企业,华为公司上“单”。

被列入“黑名单”对华为的打击肉眼可见。华为在2017年-2020年间,连续四年位居中国智能手机出货第一名。在遭到制裁的第一年,华为的市场份额仍然比第二名vivo高出近一倍。但在2021年,美国极限施压下,华为国内市场的份额从前一年的38.4%跌至10%,降幅高达68%。

经历打压的三年后,在今年2月份传来消息,华为2021年仍然持续实施股票分红,并且分红额度约为546亿元。营收下降28.9%,依然坚持股票分红,这是华为的担当。任正非曾经表示:“少谈情怀多给钱,谈钱是对员工最好的尊重。”

对华为来说,人才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对于人才需求,是这个巨头 科技 公司发展的根本。目前华为面向 社会 的公开招聘主要针对高级专家,初级岗位减少,对于不同业务人才的重视程度也有所不同,今年校招增加的名额几乎都给了智能 汽车 业务。华为将在智能 汽车 业务带来什么突破,拭目以待。

中芯国际业绩见涨

2020年12月3日,特朗普政府正式把中芯国际加入所谓的“军工企业黑名单”,限制该公司获得高端技术的能力,并且联合施压,禁止中芯国际引进EUV光刻机。

最近,在中芯国际的2021年第四季度的业绩发布会上,中芯国际联席CEO赵海军表示:“2022年初上海临港项目已经破土动工,北京和深圳两个项目稳步推进,预计2022年年底投入生产。”

根据中芯国际发布的Q4季度财报,2021年全年,中芯国际实现营收356.3亿元,同比增长30%,全年盈利107.33亿元,同比增加148%。同时,公司预计2022年全年增幅高于同行业平均值、全年资本支出达到50亿美元。

在被拉入黑名单两年后,中芯国际仍旧在蓬勃生长。

美国最依赖的外交工具是经济制裁。但制裁的效果又有多少呢?北卡罗来纳大学根据数据库的研究表明制裁最多只能在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概率内迫使对方让步。美国政府主要以三个清单和总统行政令作为对中国企业的制裁手段,分别是实体清单、军事最终用户清单(MEU)、所谓“共产党中国军队公司清单”。这三个清单主要限制中国企业的供应链和融资,总统行政令则限制中国企业在美开展业务。上述制裁可以叠加使用。

美国政府的“清单打击”频频指向中国 科技 领域,其主要影响主要有四点:一是增加中国企业技术引进的难度,二是影响中国企业对外国企业对投资收购,三是危及中国企业对关键产品产业链对供应安全,四是影响中美两个对科研合专家学者交流访学、留学生的自由流动。

这也是为什么,在2021年底,美国曾突然宣布拉黑正在寻求IPO的中国AI企业商汤 科技 。尽管最后,商汤 科技 仍然成功上市,但商汤也经历了一番波折。

实际上,美国的影响力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大。

2021年1月5日,中微公司被美国加入国涉军企业名单,中微公司回应,上述情况对本公司生产经营没有实质影响,本公司目前进出口业务情况一切正常。

立昂技术继被列入“实体清单”之后又将被再次列入“投资黑名单”,其表示公司业务并不涉及美国市场,公司云计算、大数据及智慧城市的平台和中台均为公司自主研发,公司被美国列入“投资黑名单”的事件,并不会对公司正常经营以及对所有客户提供的产品及服务产生重大影响,对公司业绩也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表示,任何想要卡中国脖子的做法,只会加速中国的进步,让自己加速失去竞争优势。

面对美国的打压,中国被激起的只有不屈的精神。在关键的核心领域,中国早已展开研究。2014年6月24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颁发,9月大基金一期成立。2019年10月,大基金二期成立。有了政策和资金的双重保证,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八年来,大基金(一期、二期)在“强长板、补短板、上规模、上水平”方面下工夫,完善集成电路产业供应链配套体系建设。

在五年前,中国的半导体器件销售额为130亿美元,仅占全球芯片销售额3.8%。然而,根据SIA的分析,2020年,中国半导体行业极速增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30.6%的年增长率,年总销售额达到398亿美元。销售额的增长使得中国在2020年占据了全球半导体市场9%的份额,连续两年超过中国台湾,紧随日本和欧盟。

国内半导体相关企业存量超过10万家,2021年有近1.5万家中国企业注册为半导体企业,这些新公司中大量是专门从事GPU、EDA、FPGA、AI计算和其他高端芯片设计的无晶圆厂初创公司。其中许多公司正在开发先进的芯片,在前沿工艺节点上设计和流片设备。

中国正在疾步前行,正如华为在一封全员信中写道的,“前路更为艰辛,我们将以勇气、智慧和毅力,在极限施压下挺直脊梁,奋力前行!”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21352.html
lululemon 原因在这3点 渐渐被冷落了!内行人 跌下
每日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