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 无人机珠峰送

4月30日,大疆运载无人机在珠穆朗玛峰尼泊尔一侧进行物资运输测试(视频截图)。新华社发

知名无人机企业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5日宣布,该企业近期在其他机构的协助下,在珠穆朗玛峰尼泊尔一侧完成了首次民用无人机高海拔运输测试。这也是全球首次民用运载无人机在海拔5300米至6000米航线上的往返运输测试,创造了民用无人机最高海拔运输记录。据介绍,大疆运载无人机测试团队4月25日起在海拔5364米的珠峰南坡大本营及以上海拔地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无人机高海拔飞行及运输能力测试,对无人机悬停、空载飞行及载物飞行的高原适应性进行了有效验证。团队在珠峰南坡大本营到1号营地之间“搭建”了一条无人机运输航线,上行运输氧气瓶,下行运输废品。测试显示,执飞的无人机FC30在珠峰地区飞行海拔最高达6191.8米,6000米海拔地区可稳定载重15公斤。

飞行高度

在海拔5300米至6000米航线上进行往返运输测试,创造了民用无人机最高海拔运输纪录。

测试内容

对无人机悬停、空载飞行及载物飞行的高原适应性进行了有效验证。

测试结果

执飞的无人机FC30在珠峰地区飞行海拔最高达6191.8米,6000米海拔地区可稳定载重15公斤。

P10 天下


从放牛娃到登顶珠峰“珠峰队长”苏拉王平:做自己人生的攀登者

世界之巅的风景是什么样的?

全世界仅有0.%的人亲眼看过,苏拉王平是其中一个。

2019年,登山队长苏拉王平带领队员,在历经40天艰辛后,登顶珠穆朗玛峰。那一刻,他被深深震撼:登山这么多年来看过的风景,都比不上这里的一眼。

2019年,苏拉王平和队友成功登顶珠峰。

这些风景,这段旅途,都被苏拉王平和队员用镜头完整地拍摄了下来。他们还创造出许多奇迹:2019年全球第一支登上珠峰的队伍;第一次用无人机全程拍摄珠峰并完整呈现攀登全程;第一次在8480米以上海拔完成无人机起飞航拍。

此次攀登过程中的画面和故事,即将上映的电影《珠峰队长》中,一一向观众呈现。登山20余年,苏拉王平说,他一直在路上。当年在四川阿坝黑水县雪山脚下长大的放牛娃,终于也登上了自己心中的“珠峰”。

少年的命运

苏拉王平的家乡—阿坝州黑水县三奥雪山脚下八家寨

苏拉王平出生在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三奥雪山脚下的八家寨。从小生活在雪山脚下,苏拉王平和村里小伙伴一样,放牛放羊、挖虫草……整个童年都是在大山中度过的。但他怎么也没想到,未来的命运,会因这座大山发生改变。

与登山结缘的那一年,苏拉王平23岁。当时,作为村里少有的上过学的人,正在家里等待着分配工作。“我中专学的机电专业,以后应该就是到哪个水电厂工作。”

而如果不是一支登山队的到来,苏拉王平应该会像父亲期望的那样,做着一份稳定的工作。

苏拉王平

2001年,一支登山队来到三奥雪山考察攀登,邀请了村民们帮忙背东西。因为喜欢 体育 ,又特别好奇,苏拉王平也申请加入了队伍。

因为上过学好沟通,体能又好,登山队的人看上了他。一个月以后,一名登山运动员回到村子,找到苏拉王平,问他愿不愿意出去做登山工作。这名运动员,就是国内优秀的攀登者马一骅。

那时的苏拉王平对登山并不了解,具体是做什么,他也不清楚。他只知道,这是一次很难得的机会,可以走出大山。“我二话没说,直接答应了。”

于是,这一年,这个23岁的小伙凭着一腔孤勇和热忱,背了个包,就毅然决然地离开家乡,开启了新的人生。

四川的“藏队”

刚入行的头两年,光是学习攀登技术,就让苏拉王平吃尽了苦头,但这也并没有浇灭自己心中对登山的热情。

在这过程中,苏拉王平也逐渐了解了自己作为高山向导的意义。“攀登爱好者越来越多,他们想去完成自己的雪山梦想,就需要专业的高山向导,去帮助他们实现这个梦想。”

而对于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大山,苏拉王平也有了新的认识。“以前我们靠山吃山,是种地、挖药材、放牛放羊。但现在有了更好的选择,如果冰雪运动火了,就会有更多的人去登山,也会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苏拉王平说,国内雪山资源最丰富的,除了西藏就是四川,西藏有攀登水平高的藏队,但当时四川却没有。想到这儿,苏拉王平脑子里也冒出了更大胆的想法:将自己从小长大的小伙伴也带出大山,成立一支四川的“藏队”。

川藏队的前身—三奥雪山协作队

“因为我的小伙们从小生活在雪山脚下,他们有着许多人不能比拟的强大体能天赋和地形熟识度,人也很纯朴、简单。”苏拉王平说,只要加强他们的登山技术和相关意识,一定能成为优秀的登山队员。

2003年,苏拉王平找到了一起长大的6个兄弟,成立了三奥雪山协作队,也就是川藏队的前身。

热爱与责任

日常艰苦登山

对于川藏队来说,前行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甚至比想象中艰难得多。那时,国内的民间登山发展才刚刚起步,没人知道川藏队,苏拉王平更是没有知名度。自然,找他们当高山向导的人非常少。

而对于从老家带出来的兄弟,苏拉王平不仅要教他们攀登技术,还得每天发30或50元的工资。从2003年到2008年,苏拉王平成立的登山公司一直亏损,他也只得勒紧裤腰带坚持。

更大的压力来自家人。“我爸是公务员,想着好不容易把我培养到毕业,马上就要工作了,我却去登山了,他想不通。”对于登山这个行业,苏拉王平的父亲并不看好,“我爸说,登山那么危险,甚至要命,谁还愿意花钱给你们,你们这个肯定不行。”

但苏拉王平还是很坚持。他认为,登山运动在国外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国内也渐渐兴起,日后更多的人会参与进来,那么高山向导这个行业肯定有很好的前景。

因此,即使这6年过得非常艰难,但苏拉王平还是带着队员硬是咬牙坚持了下来。“一个是热爱,另一个是责任。”

厚积薄发

川藏队成员开始用影像记录雪山

秋去冬来,当大山被大雪覆盖时,那是大山在积蓄能量。

虽然这6年时间一直亏损在,但苏拉王平和队员们登顶了很多座非常有难度的雪山,向行业内证明了川藏队的实力。尤其是在2005年,苏拉王平把目光投向了邛崃山脉的山峰--婆缪峰。

婆缪峰是一座美丽但令人畏惧的山峰。1400米的攀爬绳距,迷宫般的路线,没有水没有宿营地,再加之变幻不定的雹雨,几乎无法攀登。买不起装备的苏拉王平和另外两名队员,为了完成这场高海拔的大岩壁攀登,只穿着军用胶鞋就踏上了这场疯狂征途。

一路的攀登都非常艰难,一直遭遇暴风雪突袭的苏拉王平和队友,被冻得手脚僵硬,眼也睁不开,脚上的胶鞋像两块硬冰紧贴在脚上。在历经5个惊心动魄的昼夜后,苏拉王平和队友终于成功登顶婆缪峰。正是因为这一场攀登,年轻热血的川藏队,在登山圈站住了脚。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川藏队从最初的7名队员,发展到如今拥有55名具有高山向导从业资质的协作队员和10余名工作人员。

圆梦珠峰

每个登山人的心中,可能都有一个登顶珠峰的梦。苏拉王平也不例外,为了这个梦,他准备了10多年。“前期主要是没钱,还有想将登顶珠峰的全过程做成电影。”

在一次次向雪山进发的过程中,苏拉王平萌生了“电影梦”。“仅有语言和图片,很难将雪山的攀登过程及壮阔美景完整地记录下来。”

2019秒,攀登珠峰的过程中航拍

多年来,川藏队还参与了各大户外电影、纪录片的专业拍摄。经过学习和成长,苏拉王平知道,川藏队离心中的珠峰梦和电影梦越来越近。

2019年,苏拉王平和队友攀登珠峰照

站上世界之巅的那一刻,苏拉王平见到了登山生涯中最为震撼的风景。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群山之巅若隐若现,从这里看世界,世界都在自己脚下。

“珠峰队长”

《珠峰队长》5月13日正式上映

这一路的风景,与攀登的艰辛,都被完整记录了下来。再经过3年多的努力,这部中国首个沉浸式体验攀登珠峰全程的电影《珠峰队长》,即将于5月13日与观众见面。

虽然得到了观众的强烈好评。但毕竟题材小众,苏拉王平也不知道,这部影片能取得怎样的成绩。但他说,自己完成了梦想并不后悔,也希望能通过这部影片,向更多人普及科学的登山知识,让大家感受登山永不放弃的精神,促进民间登山行业的发展。

“登山精神,就是不畏艰险,顽强拼搏、永不放弃。”苏拉王平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珠峰”,只要有一颗攀登的心,人人都可以登顶心中的那座“珠峰”。

或许在21年前,当苏拉王平毅然走出大山之时,这个藏族放牛娃,就已经成为自己人生的“珠峰队长”。

5月13日,让我们共同期待《珠峰队长》首映。

无人机的发展史?

研制背景

无人机最早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英国的卡德尔和皮切尔两位将军,向英国军事航空学会提出了一项建议:研制一种不用人驾驶,而用无线电操纵的小型飞机,使它能够飞到敌方某一目标区上空,将事先装在小飞机上的炸弹投下去。

这种大胆的设想立即得到当时英国军事航空学会理事长戴·亨德森爵士赏识。他指定由A.M.洛教授率领一班人马进行研制。无人机当时是作为训练用的靶机使用的。

是一个许多国家用于描述最新一代无人驾驶飞机的术语。从字面上讲,这个术语可以描述从风筝,无线电遥控飞机,到V-1飞弹从发展来的巡航导弹,但是在军方的术语中仅限于可重复使用的比空气重的飞行器。

研发历程

20世纪40年代,二战中无人靶机用于训练防空炮手。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将多余或者是退役的飞机改装成为特殊研究或者是靶机,成为近代无人机使用趋势的先河。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无人机在担任侦查任务的角色上开始展露他的弹性与重要性。

20世纪55年到74年的越南战争,海湾战争乃至北约空袭南斯拉夫的过程中,无人机都被频繁地用于执行军事任务。

1982年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IAI)首创以无人机担任其他角色的军事任务。在加利利和平行动(黎巴嫩战争)时期,侦察者无人机无人机系统曾经在以色列陆军和以色列空军的服役中担任重要战斗角色。以色列国防军主要用无人机进行侦察,情报收集,跟踪和通讯。

1991年的沙漠风暴作战当中,美军曾经发射专门设计欺骗雷达系统的小型无人机作为诱饵,这种诱饵也成为其他国家效彷的对象。

1996年3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研制出两架试验机:X-36试验型无尾无人战斗机。该型长5.7米,重88公斤,其大小相当于普通战斗机的28%。该型使用的分列副翼和转向推力系统比常规战斗机更具有灵活性。

水平垂直的尾翼既减轻了重量和拉力,也缩小了雷达反射截面。无人驾驶战斗机将执行的理想任务是压制敌防空、遮断、战斗损失评估、战区导弹防御以及超高空攻击,特别适合在政治敏感区执行任务。

20世纪晚期之前, 他们不过是比全尺寸的遥控飞机小一些而已。美国军方在这类飞行器上的兴趣不断增长,因为他们提供了成本低廉,极富任务弹性的战斗机器,这些战斗机器可以被使用而不存在飞行员死亡的风险。

20世纪90年代,海湾战争后,无人机开始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美国军队曾经购买和自制先锋无人机在对伊拉克的第二次和第三次 海湾战争中作为可靠的系统。

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国家充分认识到无人机在战争中的作用,竞相把高新技术应用到无人机的研制与发展上:

新翼型和轻型材料大大增加了无人机的续航时间;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与通信技术提高了无人机的图像传递速度和数字化传输速度;先进的自动驾驶仪使无人机不再需要陆基电视屏幕领航,而是按程序飞往盘旋点,改变高度和飞往下一个目标。

商业应用

无人机的全球市场在近年大幅增长,现已成为商业、政府和消费应用的重要工具。其能够支持诸多领域的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建筑、石油、天然气、能源、农业等领域。以下列出常见的无人机商业应用领域实例。

1、物流运输。对比传统物流,无人机物流优势明显。不同于传统的常见的公路、铁路等运输,无人机的空运能有效避免交通堵塞、规避危险地形,运输更为快捷高效安全。尤其是在山区,无人机物流运输能比传统物流节省更多时间和成本。此外,无人机物流运输能减少对人力资源的依赖。

2、农业植保。

对比传统的农业植保(一般是人驾驶飞机植保),无人机农业植保单位面积施药液量小,无需专用起降机场,机动性好,植保作业效率更高,植保成本更低(节省约50%的农药使用量,约90%的用水量),植保过程更加安全精准,植保的效果更优良。无人机农业植保包括喷洒农药种子、巡逻监视、病虫监察等具体应用。

3、安防救援。无人机救援包括如边防监控、消防监控、环境保护、刑侦反恐、治安巡逻等具体应用。其在突发救援任务中能有效规避地面障碍,快速准确的到达指定现场,利用热成像仪等高新技术产品把实时信息回传指挥中心,为指挥人员决策提供依据。

无人机救援包括如边防监控、消防监控、环境保护、刑侦反恐、治安巡逻等具体应用。其在突发救援任务中能有效规避地面障碍,快速准确的到达指定现场,利用热成像仪等高新技术产品把实时信息回传指挥中心,为指挥人员决策提供依据。

无人机安防包括建筑外墙巡检、电力巡检、基站巡检、石油管线巡检、河道巡检等具体应用。在日常巡检中,无人机相较传统人力巡检,具有成本低,灵活性强,安全性高,受自然环境及地形影响较小、视角更优等特点。

4、地理测绘。

无人机在抢险、科研、教育、智慧农业、智慧城市、勘察、场景巡检等具体应用中,测绘是关键的一环。对比传统人力测绘制作地图通常需要数天甚至几周的时间,无人机甚至能通过抓取镜头数据毫秒级实现生成实时实景地图,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数据精确、操作灵活、侧面信息可用等特点,能满足不同测绘行业人员的需求。

5、网络直播。

无人机的加入,给依托于高速网络而诞生的网络直播带来了全新的拍摄视角(上帝视角、全景视角等)。伴随着5G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5G无人机VR直播将会广泛应用于用于体育赛事、演艺活动等大型活动极致体验直播以及广告、新闻、电影等商业活动拍摄中[15]。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百科-无人机

航拍无人机的发展过程是什么?

无人机是“无人驾驶飞机”的简称(Unmanned Aerial Vehicle,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包括无人直升机、固定翼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飞艇、无人伞翼机。从某种角度来看,无人机可以在无人驾驶的条件下完成复杂的空中飞行任务和各种负载任务,可以说是“空中机器人”。

从应用领域来看,无人机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无人机分为侦察机、靶机、电子对抗机和战斗机等。在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治安监控、交通巡逻、海岸缉私、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影视拍摄等领域的应用,丰富了无人机的用途。

提到无人机,很多人以为它是现代科技的产物。事实上,从航空技术萌芽之时,军方就开始研发不需要飞行员驾驶的飞机了。无人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4年,英国皇家空军用一架小型飞机装上炸药,通过无线电引导飞机攻击德国空中和地面目标,这是无人机的雏形。当英国人摆弄无人机上天的时候,美国人也开始了无人机的试制。1917年11月,美国第一架无人机由寇蒂斯公司研制成功,但这个飞机是个“自动飞行的炸弹”,也就是程控飞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人机。真正的无人机是上世纪30年代英国制造的蜂后无人机(Queen Bee target drone)。德·哈维兰公司(de Havilland)生产的这种无人机是无线电遥控靶机,在1934年至1943年间共生产了420架,这些无人机被当作靶机,用于训练飞行员、炮兵和防空部队的射击能力。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用新发明的导弹袭击英国本土,盟军就想用无人机这种新式武器还以颜色。当时驻英的美国海军航空队启动了代号为“铁砧”的行动,将百余架有人驾驶的轰炸机改造成“准无人机”。机舱内去掉一切无用装备,机组成员减至两人:一个是驾驶员,另一个是工程师,他们把飞机开到700米高度,安上炸弹引信,然后跳伞。轰炸机上安装了两套电视摄像机,可以将仪表盘上的图像实时传输给跟在后面的遥控者。不过,由于无线电遥控技术不过关,这些无人轰炸机还没飞过英吉利海峡就全坠毁了。

二战结束后,冷战的来临,又推动了无人机的蓬勃发展。上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美国用无人机提取原子弹试验后的空气样本,还参与朝鲜战争,进行战场侦察。越南战争时期,美国“火蜂”系列无人机(Ryan firebee)被广泛用于战场,用来执行侦察、电子窃听、电台干扰等任务。到1975年美军撤出东南亚,该系列无人机一共执行了3435次任务。但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无人机的性能、可靠性、导航精度和控制能力还达不到实战需要,越战结束后,美国国防部终止了无人机的发展计划。但另一个国家—以色列却钟情于无人机,经过对无人机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后,1976年以色列率先将无人机用于中东战争,引诱埃及军队的地面防空火力开火,在无人机的掩护下,以军战斗轰炸机对埃军地面目标实施轰炸,取得了显著的战果,发展了无人机的佯攻功能。1982年6月,以色列在与叙利亚的战争中,开创了无人机和有人机协同作战的先例,使无人机大出风头。

无人机以其突出的战绩使各国军事首脑对它刮目相看,对无人机提升军队战斗力的作用及其潜在的军事价值取得了共识,为无人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动力,而控制科学、人工智能和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又为无人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20世纪90年代以来,军事作战理论变革,立体战成为主要战争样式,无人机成为三维战中无人化作战平台的主要武器装备之一,无人机以其自身优势能适应高风险地区作战需要,因而提高了部队的作战效能。

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借鉴了以色列的成功经验,动用了“先锋”、“指针”等无人机系统,在侦察、监视、目标捕获、战场管理、炮火支援和空袭后目标毁伤评估等方面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调用美、英、法、德和意大利等五个国家,七种类型200多架的无人机投入战争,对南联盟武装力量进行侦察和监视。

无人机技术在 20 世纪末经历了三次发展浪潮,真正进入了第一个“黄金时代”。

首先是1990年后,全球共有30多个国家装备了师级(大型)战术无人机系统,代表机型有美国“猎人”“先驱者”,以色列“侦察兵”“先锋”等。

其次是1993年后,中高空长航时军用无人机得到迅速发展,以美国“蒂尔”无人机发展计划为代表,在波黑战争中大放异彩。

最后是20世纪末,旅团级(中小型)固定翼和旋翼战术无人机系统出现,其体积小、价格更低、机动性好,标志着无人机进入大规模应用时代。

无人机不受人员生理与生命风险的限制,减少了战斗人员伤亡或被俘虏的风险;有人驾驶的航空载具,在机动性、速度等很多方面都会受驾驶员身体素质的制约,比如已经退役的SR-71黑鸟无人侦察机,飞行速度最高达到3.4马赫,飞行员必须穿得像宇航员一样才能够承受得住,而无人机就不再受人类体质的制约;无人机的成本,相对有人驾驶的航天载具来说更加低廉,更方便维护和保养。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22656.html
可能强制退市! A股又添一例!市值太低
!多只QDII基金宣布 开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