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 弟媳在弗鲁米嫩塞亮相仪式的观众人数将创巴西国内纪录

直播吧6月7日讯 据《阿斯报》报道, 蒂亚戈-席尔瓦巴西加盟弗鲁米嫩塞后,俱乐部将于当地时间6月7日,在马拉卡纳球场为他举办亮相仪式,预计将有51000名观众出席,这将打破巴西国内的纪录。

此前这一纪录的保持者是路易斯-法比亚诺,当他从塞维利亚回到圣保罗时,吸引了45000名观众。而两年前马塞洛加盟弗鲁米嫩塞时,亮相仪式的观众人数是35000人。

阿斯还统计了到目前球员亮相仪式观众人数前十的数据,具体如下:

1、C罗2009年签约皇马,75000名观众

2、马拉多纳1981年签约博卡,65000名观众

3、伊布2009年签约巴萨,60000名观众

4、特维斯2015年签约博卡,60000名观众

5、内马尔2013年签约巴萨,57000名观众

6、卡卡2009年签约皇马,55000名观众

7、蒂亚戈-席尔瓦2024签约弗鲁米嫩塞,51000名观众

8、阿扎尔2019年签约皇马,50000名观众

9、托雷斯2015年签约马竞,50000名观众

10、路易斯-法比亚诺2011年签约圣保罗,45000名观众


什么叫赤道?

赤道概念[编辑本段] 赤道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赤道半径 6378.137Km ;两极半径 6359.752Km;平均半径 6371.012Km ;赤道周长 .7Km。 如果把地球看做一个绝对的球体的话,赤道距离南北两极相等,是一个大圆。 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赤道的纬度为0°。 赤道是地球上重力最小的地方。 赤道是南北纬线的起点(即零度纬线),也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古代解释[编辑本段] 1、古代主浑天说者认为,天体是个浑圆形的球体,赤道即指天球表面距离南北两极相等的圆周线。 现代天文学称为天球赤道。 ①《汉书·天文志》:“立春、春分,月东从青道……立夏、夏至,南从赤道。 ” ②《后汉书·律历志下》“黄道去极”刘昭注引汉张衡《浑仪》:“赤道横带浑天之腹,去极九十一度十六分之五。 ” ③《书·洪范》“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唐孔颖达疏:“正当天之中央、南北二极中等之处谓之赤道,去南北极各九十一度。 ”④明·何景明《六月望月食》诗:“未月黄衢厄,妖遮赤道行。 ”2、指地球赤道,即环绕地球表面距离南北两极相等的圆周线。 ①清·徐继畲《地球志略》:“地球从东西直剖之,北极在上,南极在下,赤道横绕地球之中,日驭之所正照也。 ”②清·黄遵宪《以莲菊桃作歌》:“地球南北倘倒转,赤道逼人寒暑变。 ”3、犹言知道,谁知道。 ①《金瓶梅词话》第三五回:“赤道干的什么茧儿,恰似守亲的一般。 ” ③《金瓶梅词话》第六八回:“我的马走得快,你步行,赤道挨磨到多咱晚,惹的爹说。 ”赤道地形[编辑本段]▲赤道经过的行星级地貌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赤道经过的山脉安第斯山脉▲赤道经过的陆地大陆: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岛屿(群岛):巴都群岛、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苏拉威西岛、哈马黑拉岛、马尔代夫群岛、吉尔伯特群岛、莱恩群岛赤道气候[编辑本段]▲赤道穿过的气候区热带雨林气候(赤道多雨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高地气候▲活动于赤道的天气系统信风、赤道西风、赤道辐合带等赤道水文[编辑本段]▲赤道穿过的河流、湖泊非洲:刚果河、奥果韦河、朱巴河、维多利亚湖南美洲:亚马孙河亚洲:卡普阿斯河▲赤道经过的海几内亚湾、赤道海峡、明打威海峡、南海、望加锡海峡、托米尼湾、马鲁古海、哈马黑拉海赤道人文[编辑本段]▲赤道经过的国家印度尼西亚、瑙鲁、基里巴斯、厄瓜多尔(以赤道命名的国家)、哥伦比亚、巴西、加蓬、刚果 (布)、刚果 (金)、乌干达、卢旺达、肯尼亚、索马里、马尔代夫、新加坡▲赤道附近的著名城市基多、利伯维尔、内罗毕赤道生物[编辑本段] 赤道是物种的制造厂。 与其他未能这么幸运地享受到这一地理位置优势的物种相比,赤道动物简直是生活在一个近乎完美的环境中,无论从温度、湿度还是从可获取的食物来看,都是如此。 生活在这片乐土上的唯一不利因素,就是要与地球上半数以上的物种分享资源! 在赤道,动植物比其他地方的动植物长得更快、更大,而且外形更怪异。 赤道地区的阳光是地球上最强劲的能量。 由于这里的阳光使海洋大量蒸发,这种冲击会在这样一个大范围中形成湿度柱,进而形成风和潜流,而风和潜流随后会最终给位于异常遥远的地方的生命提供能量。

《伊阿宋和帕利阿斯》的读后感?

《伊阿宋和帕利阿斯》的读后感在最近的假期里,我在图书馆借读了一本书《伊阿宋和帕利阿斯》。 书中讲述了伊阿宋是埃宋的儿子,克瑞透斯的孙子。 克瑞透斯在帖撒利的海湾建立城池和爱俄尔卡斯王国,并把王国传给儿子埃宋。 后来,埃宋的弟弟珀利阿斯篡夺了王位。 埃宋死后,他的儿子伊阿宋逃到半人半马的肯陶洛斯族人喀戎那儿。 喀戎训练伊阿宋做一个英雄。 在珀利阿斯年迈时,他为一种神谕而感到不安。 神谕警告他提防只穿一只鞋的人。 他反复思忖,也猜不透这话的含义。 伊阿宋20岁时,动身返回故乡,要向珀利阿斯讨回王位继承权。 他带了两根长矛,一根用来投掷,一根用来刺杀。 他身上裹着野豹皮,长发披散在肩上。 在途中,他经过一条大河,河旁一位老妇,求他帮助她渡过河去。 实际上,她是神只之母赫拉,是国王珀利阿斯的仇人。 因为她作了伪装,伊阿宋竟没有认出她来。 他背着老妇人过河。 在河中,他一只鞋子陷在泥淖里拔不出来。 他就一只脚穿着鞋子,一只脚赤着,继续赶路,来到爱俄尔卡斯的市场上,一群人正在忙忙碌碌,原来是他叔父珀利阿斯正在那里虔诚地祭献海神波塞冬。 人们看到伊阿宋英俊魁梧,气宇轩昂,都很惊异,以为是阿波罗或阿瑞斯来到了人间。 正在摆设祭品的国王看到走过来的伊阿宋,也不禁吃了一惊,因为这个外乡人只穿了一只鞋子。 当神圣的祭祀仪式完毕后,他立即朝这个外乡人走去,问他是谁,家在哪里。 珀利阿斯问话时尽管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但内心却充满疑虑和恐惧。 伊阿宋大胆地回答说,他是埃宋的儿子,在喀戎的山洞里长大。 现在他回来了,想看看父亲的旧居。 狡黠的珀利阿斯客气地听着,亲切地接待了他,不让丝毫的惊恐与不安流露出来。 他派人带伊阿宋到宫殿内到处走走看看。 伊阿宋以渴慕的目光打量着父亲的旧居,内心感到很满足。 接连五天,他同堂兄弟和亲属们欢宴庆祝他们的重逢。 第六天,他们离开了为宾客特意搭建的帐篷,来到国王珀利阿斯的面前。 伊阿宋谦和地对叔父说:“国王哟,你知道,我是合法君王的儿子,你所占据的一切都是属于我的。 但我仍愿意把羊群、牛群和土地都留给你,尽管这些都是你从我父王那儿夺去的。 我其他什么也不要,只要讨回我父王的权杖和王位。 ”珀利阿斯很快地镇定下来,亲切地说:“我愿意满足你的要求。 但你也必须答应我的一个请求,替我做一件事。 我因为年迈体衰,已经无力做这件事了。 长久以来,我夜里做梦老是梦到佛里克索斯的阴魂。 他要求我让他的灵魂平静,满足他的一个愿望,到科尔喀斯的国王埃厄忒斯那儿去,取回他的遗骸和金羊毛。 照理该我去,但我现在只得把这光荣的使命交给你了,你可以从中获得无尚的荣誉。 当你带回这宝贵的战利品时,你就能得到权杖和王位。 ” 我相信,只有坚定自己的信念也可以创造出奇迹。 《伊阿宋和帕利阿斯》是一本好书,希望大家都可以多读读,从中发现更多的真善美。

春节习俗有关的故事?

春节习俗有关的故事一、熬年守岁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 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 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 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 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 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 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 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 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 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 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 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 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 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 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三、贴春联和门神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 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 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 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 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 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 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 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 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 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 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 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 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 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 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 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 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四、桃符的传说 宋代王安石在《元日》这首诗中写道:“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形容初日的光亮。 诗中的“桃”和“符”是互文,意即总把新桃符换下旧桃符—除旧布新。 关于桃符有个美丽的传说。 很久以前,东海度朔山风景秀丽,山上有一片桃林,其中有一株桃树巨大无比,枝繁叶茂,曲蟠三千里,结的桃子又大又甜,人吃了这树上的桃子能变成神仙。 一个漆黑的夜晚,有青面獠牙、红发绿眼的鬼怪想偷吃仙桃。 桃林主人神荼、郁垒二兄弟用桃枝打败鬼怪,并用草绳捆着喂了看山的老虎。 从此,两兄弟的大名令鬼怪为之惧怕,他们死后变为专门惩治恶鬼的神仙。 后世人们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两神仙像挂在自家门两侧,以驱鬼祛邪,这种桃木板被称作“桃符”。 随着时代的变化,桃符本身也在变化,以后人们又将两个神仙的名字写在桃符上,代替画像,再后来,又发展到“题桃符”,即将字数相等、结构对称、意思相应的短诗题写在桃符上,这就是春联的前身。 五、古代的贺年卡 现代社会通行的贺年卡在我国古代已经实行。 早在宋代,皇亲贵族士大夫的家族与亲族之间已使用专门拜年的贺年片,叫做“名刺”或“名贴”。 它是把梅花笺纸裁成约二寸宽、三寸长的卡片,上面写上自己的姓名、地址。 各家门上粘一红纸袋,称为“门簿”,其上写着主人姓名,用以接收名刺(名贴)。 拜者投名刺(名贴)于门簿,即表示拜年。 其意义与现代贺年卡一样。 六、腊月三十除夕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长的青面獠牙、尖角利爪,凶恶无比。 年长年深居山中,每到除夕才下山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家家户户人们都离家躲避年兽的伤害,把这个称为“过年”。 某年除夕,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 人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到处一片匆忙恐慌景象,没有人关心这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妇包了饺子请老人吃,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 为了报答老妇的好心,老人告诉她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要她穿红衣,在门上张贴红纸、点上红烛,在院内燃烧竹子发出炸响。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 发现村中灯火通明,它的双眼被刺眼的红色逼得睁不开,又听到有人家传来响亮的爆竹声,于是浑身战栗的逃走了。 从此人们知道了赶走年的方法,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恭贺对方渡过了年兽的肆虐。 后来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七、腊八粥的故事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 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看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 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 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 “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 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 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 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 另外传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还有一个腊八粥的传说,朱元璋小时候家庭穷困,常有断炊之患。 一日,他放牛归来饥饿难挨,忽见墙角有一个鼠洞,想逮鼠充饥,不料竟掏出了糯米、黍米、黄豆、红豆、麦粒、花生等物。 他把这些杂粮洗净后煮成粥,美美地吃了一顿饱饭。 后来作了皇帝,整天山珍海味,吃得口腻心烦,忽然想起了小时候掏鼠洞煮粥喝的往事,便命人仿做,群臣共尝,无不称妙。 因这一天正是腊月八日,朱元璋就称此粥为腊八粥。 后来,传至民间,就沿袭成俗。 八、贴福字的传说 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 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福”字。 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 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 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 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 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 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九、老鼠嫁女的传说 “老鼠嫁女”的民间传说,在我国很流行。 但是,各地“老鼠嫁女”的时日有所不同。 江南一带的民间传说中,说老鼠是害人的,不吉利,所以旧历年三十夜要把它嫁出去,以确保来年平安吉祥。 上海郊区有些地方说老鼠嫁女是在正月十六,这天晚上,家家户户炒芝麻糖,就是为老鼠成亲准备的喜糖。 在北方,老鼠嫁女是在正月二十五日的晚上。 在这天夜里,家家户户不点灯,全家人坐在炕头上,一声不响,只是摸黑吃着用面粉做成的“老鼠爪爪”、“蝎子尾巴”和炒大豆。 不点灯、不出声的意思是为老鼠嫁女提供方便,生怕惊扰了娶亲喜事。 吃“老鼠爪爪”表示人们期望老鼠的爪子发痒,好早些起来行动;吃“蝎子尾巴”即是为了老鼠嫁女出洞时不会受到蝎子伤害。 吃炒大豆发出嘎嘣的脆响,似乎是给老鼠娶亲放鞭炮。 在老鼠嫁女夜晚,有的地方在屋角、过道遍插蜡烛,意思是将老鼠娶亲途经之路照得通亮。 十、春节接财神的传说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过了年初一,就要接财神。 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关于财神,民间有诸多传说: 宋朝蔡京富有,民间传说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于正月出五,所以民间把他当作财神来祭把。 后祭京被贬,民间另换财神,当时宋朝的国姓为赵,变给财神起了一个赵玄坛的名字加以敬拜。 玄坛面似锅底,手执钢鞭,身骑黑虎,极其威武。 除了赵玄坛被尊为“正财神”外,民间还有“偏财神”五显财神、“文财神”财帛星君和“武财神”关圣帝君的说法。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24456.html
思创医惠折价卖房 业绩连亏
各种结果的可能性我赛前都预测过 泰国队进步有目共睹 孙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