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以 大模型 为代表的 人工智能 技术,《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深度赋能,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和 智能化 升级。为促进人工智能与 医疗 健康的跨界融合,中国信息通信 研究院 在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下,按照“标准先行”的工作路径,联合产学研用医各方,共同搭建医疗健康行业大模型标准体系,已形成技术要求、测试方法及成熟度评估三大系列。
· 技术要求系列 :包含总体技术要求、应用技术要求、合成服务治理总体要求、安全能力总体要求四个方面。重点关注大模型的基础设施、数据处理、安全治理等通用技术规范;同时聚焦医疗健康领域的特定需求,如医院侧医疗服务、患者侧医疗服务、智慧医保、公共卫生、临床科研、医学教育、健康管理、传统中医等;
· 测试方法系列 :制定大模型性能评估和应用效果验证的标准方法;
· 成熟度评估系列 :研究面向不同用户提供特定服务的医疗健康行业大模型成熟度模型架构,包含咨询、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场景。
同时,中国信通院依托系列标准,为多家技术厂商提供医疗健康大模型的能力符合性验证,持续完善评价细则,提升标准实用性和适用性,助力行业大模型规范化、集约化发展。
2024年6月起,中国信通院选取GPT-4Turbo、GPT-4O等国外通用大模型,文心一言、通义千问、混元和智谱清言ChatGLM等国内通用大模型,灵医Bot、夸克健康助手、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和华佗GPT II等医疗健康行业大模型展开效能评估。通过构建测试数据集、开展符合性验证和模拟实际应用场景,邀请医疗健康、人工智能领域十余位专家形成评估小组,对参测大模型的多轮问询结果进行准确性、完整性、流畅性、可解释性等维度的综合评分,考察大模型在 多学科知识问答、多形式语言理解、多场景文书生成、多环节辅助诊疗、多轮对话交互、多模态支持 等六大方向的实际应用效能,助力医疗健康行业大模型的规范化发展,支持医疗机构选取可信大模型产品,协助技术厂商加快能力提升。
结果显示,通用大模型在医学知识广度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医疗健康行业大模型在特定医疗任务上表现优异。
以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为例,在 个人画像、健康干预方案、病历文书生成及质控、检验检查报告解读、体检报告单解读、药盒解读 等细分任务中表现均处于领先,在健康常识、疾病百科、用药知识、电子病历结构化、专业知识生活化、考试辅助智能化、导医导诊便民化、辅助首诊及推荐检验检查、辅助确诊、用药安全指导等方向上均展现高度专业性。
下一步,中国信通院将继续联合医疗机构、科研院所、技术厂商等各界力量,结合动态 效能评价工作经验,持续推进医疗健康行业大模型成熟度系列标准研制 , 建立针对不同医疗任务的大模型成熟度评价细则, 确保标准贴合实际应用需求, 促进能力提升和应用落地 。通过优化评估数据集、构建自动化测试平台,打造可信、互信的产业生态,树立产业发展风向标,加强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创新应用,释放数字健康经济新动能。
根据我国的战略方针和国防现状如何能打赢高科技信息化局部战争?
怎样打赢信息化战争\x0d\x0a一、树立适应信息化战争的国防观念。 \x0d\x0a人们以什么样的方式生产,就以什么样的方式制胜。 农业时代以冷兵器体能制胜,工业化时代以机械化和技能制胜,信息时代以计算机、网络和智能制胜。 机械化战争中军队的机动能力空前提高,火力空前增强,战争的规模也空前扩大,钢铁产量、火炮口径、飞机、舰艇、坦克折数量及操作这些钢铁兵器的战士的技能成为新的制胜因素。 20世纪后半叶起,由计算机、通信卫星和全球网络带来的生产方式的改变导致战争方式的切底改变。 1991年的海湾战争,从机械化战争的标准看,伊军和美军的装备差距并不大,但瞬间一边倒的结局让全世界看到了信息优势所带来的全新的战争制胜要素。 此后20年来所进行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则一而再、再而三的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我们必需要树立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国防观念。 \x0d\x0a新的制胜因素的出现,必然给国防建设带来一系列的挑战。 这种挑战的表现在以下几点:\x0d\x0aA、制胜优势的转型,制信息权成为超越制空权、制海权、制陆权的新的制高点;\x0d\x0aB、信息技术优势导致战场全维领域的透明,夜战、电子战、侦察与反侦察成为贯穿战争始终的要领;\x0d\x0aC、非线性、非对称、前后方界限消失、战略战术概念模糊??新理念扑面而来,武器装备的代差甚至隔代差的出现,超视距作战、远程精确打击、网络中心战??全新战法的出现;\x0d\x0aD、信息化推动军事组织结构不断创新,指挥机构趋向简捷,陆海空三军的区分趋向模糊;\x0d\x0aE、人的智能得到极大扩展,信息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供人类充分利用的智能空间。 \x0d\x0a纵观百年世纪战争,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机械制胜还是信息制胜,说到底都是物化了的人的综合素质的较量。 没有高素质的军人,打不赢机械化战争,更打不赢信息化战争。 所以,面对信息化战争的到来,树立与之相适应的国防观念,首先必需要树立一个人才的综合素质观念。 \x0d\x0a二、增强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作战能力\x0d\x0a打赢信息化战争,取决于多方面因素,但具备必需的物质条件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x0d\x0aA、着力铸造杀手锏,为打赢创造物质条件\x0d\x0a杀手锏,也就是说在关键时刻使出最拿手的置敌于死地的武器。 从总体上说,我们在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武器系统方面与主要作战对手存在较大的技术差,目前有不少方面还比较落后。 但我们也不必自卑,经过我们的艰苦努力,我们在较短时期内在某些领域完全有能力铸造自己的杀手锏。 \x0d\x0a1、下大力发展情报预警系统\x0d\x0a随着武器信息化和军队整体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整个军事系统和作战行动对情报信息的依赖越来越大。 从目前情况看,我军情报侦察的手段还相对比较落后,侦察的手段还比较单一,必需大力加强和发展这方面的手段和装备。 首先要建立战略早期防空预警系统,力争对敌人的突然袭击行动能够早期发现、预警准备。 还要重点发展战场监视系统,包括无人侦察机、预警机、战场探测雷达、战场电视监视系统以及各种性能先进的夜视器材和电子侦察设备,以提高战场的透明度。 \x0d\x0a2、有重点的发展精确打击武器\x0d\x0a高精度、突防能力强的中远程精确打击武器将成为未来战争的杀手锏。 在这方面,我们已有较强的实力,但设计及生产的能力不强,有必要继续加强,务必使我们在对空、对地、对海上等目标的精确打击上有令敌人生畏的杀手锏。 此外,防空、反导导弹系统是对抗空袭的重要手段,在这一方面也要有一定的经费投入和科技力量的投入,形成自己的防御体系,以免被动挨打。 \x0d\x0a3、进一步加强一体化C4ISR系统建设\x0d\x0aC4ISR系统不仅是信息作战的力量倍增器,而且是信息系统的核心。 当前,在继续加强和完善战略级C4ISR系统建设的同时,应重视战术级C4ISR系统的建设,特别是在提高通信能力和情报获取能力上力争有所突破。 \x0d\x0a4、在提高电子战能力上下功夫\x0d\x0a电子战是具有21世纪时代特征的信息对抗,已成为信息战的主要作战样式,是夺取信息优势的主要内容。 我军的电子对抗装备应在提高性能、扩展频谱上下功夫,电子战飞机要能执行雷达对抗、通信对抗和发射反辐射导弹等任务,并且有战场毁伤评估能力。 此外,各种作战平台要装备综合电子对抗系统和自卫干扰系统,以适应未来信息作战的复杂电磁环境。 还要注重研制计算机病毒武器和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提高计算机空间的对抗能力。 \x0d\x0a5、注重发展新概念武器\x0d\x0a随着新概念武器陆续登上战争舞台并得到广泛应用,我军也要注重对新概念武器的开发和研制。 如动能武器、高能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等,还有非致命武器如激光致盲武器、次声波武器、光学弹药、失能剂、材料摧毁剂??,虽然我们不能做到全面发展,在这方面我们应该有所作为,只要有一定的经费和科技力量投入,组织攻关,在某些方面是能够见效的。 \x0d\x0aB、造就信息化战争的“伏魔”精兵\x0d\x0a培养能够适应信息作战要求和从事信息作战的人才,是信息化军队建设的重要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作战是具有高科技知识的人才较量,我军必需把培养人才作为作战准备的基础工程,作为刻不容缓的战略性任务。 \x0d\x0a在信息时代,军事对抗双方人员的信息素质已经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 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需坚持育人为本,与时俱进。 要抓住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军事斗争准备等历史机遇,创新人才培养总体设计,稳步推进现代化教学科研工程。 \x0d\x0a毛主席说过“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无论信息化武器如何发展,其威力如何巨大,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这一真理是不会改变的。 因为在人和武器结合的统一体中,人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信息化武器的发展,只不过是人的能力的延伸,丝毫也没有降低人的因素作用。 相反,武器装备越是信息化,对人的素质要求也越高,人的因素就越重要。 \x0d\x0a适应信息作战需要,不仅要普遍提高全体军人的素质,而且要下大力培养关键人才。 信息作战关键人才,主要包括中、高级指挥人才,信息网络管理人才和高层次科技人才。 中、高级尤其是高级指挥员,必需是具备扎实信息知识,拥有驾驭信息作战能力,具有高技术谋略意识,善于利用信息技术组织指挥作战的复合型人才;信息网络系统组织指挥人才,是信息网络系统的具体组织者、指挥者,他们应当是既通晓信息技术、熟悉信息技术装备和信息网络,又精通信息作战特点和战法,有较强组织指挥能力的指、技合一型人才;高层次信息科技人才,是信息作战各类信息技术手段的设计者、管理者,他们必需通晓信息作战特点、战法与技术保障的要求,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撑信息侦察、信息进攻和信息防御作战,能使己方信息技术手段效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x0d\x0a三、进一步完善国防动员体制\x0d\x0a国防动员建设是国家军事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 当今时代,衡量一个国家的国防强弱,不单要看其军事实力,还应看其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的能力,也就是国防动员的能力。 如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动员参战的后备役人员达25万之众,与参战的现役部队人数相比约为一比一。 在信息化战争登上战争舞台之际,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实行精兵政策,大幅消减现役部队员额,同时加强高技术兵种和快速反应部队以及军事航天、信息作战等新型力量建设。 现役部队的精干化,无形中提高了对国防动员的要求,凸显了国防动员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为此,必需加强和完善国防动员体制。 \x0d\x0aA、动员体制要与信息化战争的需要相适应\x0d\x0a国防动员体制作为国家军事组织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需顺应战争形态的转变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创新思维,积极转型,坚决摒弃那些已经不适应时代潮流的陈旧观念和思维,从有利于信息流的快速流动与使用着眼,从强化政府动员职能着手,改革国防动员指挥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各级动员机构的横向的互联互通,最大限度的弥补和消除传统动员体制信息流程长、信息流速慢、抗毁能力差等弱点,构建纵横一体、上下贯通的“网”状动员指挥体制。 我国的国防动员体制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更应加强并逐步完善。 当前体制变革的重点,主要是围绕强化政府动员职能,健全动员机构,完善动员法规,理顺动员关系,搞好平战转换等方面而展开,以尽快建立起权威高效、上下贯通、军地协调、平战结合的国防动员体制。 \x0d\x0aB、把科技和信息动员作为国防动员的重中之重\x0d\x0a随着制信息权在战争中的运用越来越重要,战争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国与国之间信息技术、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人才间的较量。 尤其是在网络战中,非军人和非军事机构同样可以参与战争,民间的信息技术、设施和人才都可以动员起来,或直接参战,或为作战服务。 科索沃战争期间,正是来自雷声、波音等公司的工程师与美国空军协作,仅用了4天时间就迅速开发出针对南联盟特定防空与干扰系统技术,大幅度改进了美军飞机的电子对抗能力,使B1B轰炸机能在高威胁区进行正常投弹飞行。 因此,我们必需未雨绸缪,努力加强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建立起完善的科技和信息动员机制,将有限的科技资源和信息资源通过国防动员准备,有效的整合在一起,使分散在民间的科技和信息力量能够在战时有效的生成和转化为信息战斗力、信息突击力,以满足应对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要。 \x0d\x0a四、进一步强化国防后备力量建设\x0d\x0a随着信息化战争的到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正在进入一个以信息化为标志的新的发展时期。 当前,在积极推进国防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中,必需解决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x0d\x0aA、统一思想认识,切实把推进国防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紧迫任务来抓\x0d\x0a伊拉克战争再次说明,现代战争谁拥有制信息权,谁就将掌握战争主动,最终赢得战争胜利。 我军信息作战能力与世界军事发达国家相比,处于劣势的状况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将难以发生根本改变。 在军事斗争准备日益紧迫的情况下,有效的动员地方信息资源参战支前,充分发挥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信息作战优势,弥补我军信息作战能力的不足,越来越凸显出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 所以,我们必需牢固树立以信息提升战斗力的观念,紧紧抓住国家深化改革,信息化建设日新月异的大好时机,充分发挥地方的信息技术优势,积极推进国防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促进其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奠定坚实的基础。 \x0d\x0aB、搞好顶层设计,科学制定国防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思路\x0d\x0a搞好顶层设计,事关国防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我们必需紧紧围绕未来信息化战争如何打,国防后备力量如何配合现役部队开展信息作战等问题来筹划,明确思路。 一是要有前瞻性。 要树立超前意识、依靠意识和创新意识,利用最前沿的理论成果、最先进的信息系统、最优势的人才资源,在缩短建设周期上求跨越,在综合集成建设上见成效,在创新开拓中谋发展。 二是要有系统性。 各级各单位要在统一规划指导下,根据任务分工组织实施,避免出现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的现象。 三是要有规划性。 国家必需建立国防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统一的领导体制、建设标准和法规制度等政策规定,切实依法抓建,确保国防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快速、有序、健康的发展。 \x0d\x0aC、突出建设重点,尽快建立一支强大的信息作战后备力量\x0d\x0a推进国防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在于通过民兵组织把地方广泛的信息资源和众多的信息科技人员整合起来,发挥好作用,建立一支强大的信息作战后备力量。 一是要建立适应任务需要和信息人才颁特点的组织体系。 我们要根据后备信息作战力量战时担负的主要任务和参战的主要形式,制定组织建设的总体规划,明确力量编成、编组种类和任务区分。 要根据地方信息技术、人才、装备的分布特点和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因地制宜,分类建设。 二是要建立适应打赢要求和作息作战后备力量专业特点的训练体系,加强民兵信息战分队的科学施训。 三是要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信息作战后备力量装备保障体系。 对信息作战后备力量的装备保障,要坚持军地兼容、合理配置、多方保障的原则,打破只在地方对口单位预编的形式。 要采取军队配发专用装备,省市政府采购补充,编组单位预编抽编等办法来解决。 \x0d\x0aD、从国情军情出发,建立完善国防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的领导保障价机制\x0d\x0a一是要建立军地统一的领导体制。 建议建立以政府为主体、军队为补充的信息动员组织机构,在本级国防动员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二是要建立健全政策激励机制。 对地方信息力量动员和国防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作出相应的规定,依法动员和组织地方信息技术力量参加民兵组织和参战支前,对参与人员要建立奖励制度,特别是对战时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要给予重奖;三是要科学制定动员预案。 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要把地方信息资源的储备情况作为国防动员潜力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年组织一次调查摸底和登记统计,建立信息动员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应急动员预案。 \x0d\x0aE、多策并举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向信息化转型\x0d\x0a一是应着眼双赢推进国防后备力量的信息化建设。 要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上下功夫,谋求经济利益和国防利益实现双赢。 二是应抓住人才建设这个根本不放松。 国防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人才是根本。 要加大对国防后备力量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投入,建立人才培养机制,防止人才流失。 三是充分利用地方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成果。 要搞好军地协作,建立和完善军地联合攻关、合力转型的保障机制,构建国防后备力量信息系统与国民经济动员系统互相联通的信息网络系统,充分利用地方,特别是高校在信息、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为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转型创造有利条件;四是建用并举,用信息化建设的成果促进战斗力增长。 可以充分利用基础网络平台的作用,发挥网络平台的效能,以用促建,建用并举,改进指挥训练手段,提升训练层次,促进战斗力增长。 \x0d\x0a\x0d\x0a以上内容参考左惟主编《大学军事教程》,丁晓昌、张政文主编《军事理论教程》,汪维余编著《新军事变革与信息化战争》,张召忠《怎样打赢信息化战争》。
GPEM系统包括哪些模块?
一种创新的卓越班组管理模式(GroupPerformanceExcellentModel,简称GPEM)在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日渐成形,有效地促进了企业文化落地,并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企业管理有三个阶段:一是活性管理,以灵活的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二是刚性管理,通过实施集中化和强力改革等方式,推动企业稳步持续发展;三是柔性管理,实现跨团队和无边界管理,这一阶段的管理具有无为而治、自动自发、低成本等特点,是实现企业从优秀到卓越的重要保障。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总经理徐龙告诉记者这番管理心得时,“活力100”卓越班组建设活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荼。 以人为本 管理下沉展公司新貌庄子说“无为而无不为”,中国式管理讲究“无为而治”,相对现在来说就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前提是基层自觉、自治,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的“活力100”工程就是一种管理下沉的模式,它发挥全公司3000个班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发掘和培养基层管理人才,从根本上释放企业人才的核心力,也逐步增强着企业持续发展和进步的原动力。 “深圳分公司市场经营部服务管理室的这篇博文《排队等待解难题》是一篇比较好的博文,也是我们公司服务创新的一种比较好的案例。 博文里面有模式,从班组的角度,从管理的方法,找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还有评估问题实施、解决后的结果,这个案例有很多创新的亮点……”7月4日晚,在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第二届总经理沟通会上,徐龙总经理对部分优秀班组博文进行了点评。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活力100”卓越班组管理工程于今年3月正式启动。 据了解,深圳分公司市场经营部服务管理室的博文《排队等待解难题》,针对当前营业厅办理业务排队难的现状,该班组就怎样解决客户排队难、如何使客户等待时间按照集团公司要求不超过15分钟等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预受理业务、营业员‘站起来、走出去’”、“用各种电子化服务手段分流营业厅的客户”等,一个个创新亮点在博文里生动地展现出来,成为“活力100”活动一个典型缩影,受到徐龙总经理的赞扬,在全省各级班组中传为佳话。 “班组强企业强,班组优企业优”,“班组是组织的最小单元,最小单元的活力决定组织活力”。 从这一认识出发,早在2006年,广东公司便全面开展调研、座谈和收集案例,总结往年班组管理的经验,然后在广州、珠海、中山、汕头、江门、肇庆6个市公司试点运行。 在今年3月,公司在全省正式启动了“活力100”卓越班组管理工程,目标十分明确——将公司近3000个基层班组打造成高绩效自我管理团队,真正实现“文化到员工、管理到班组”的目标,进而推进广东公司从优秀到卓越的根本跨越。 据介绍,卓越班组管理模式(GPEM)是对在企业广为应用的卓越绩效模式(PerformanceExcellentModel,简称PEM)的一次创新。 它从一个班组的角度对整个公司层面的PEM七大模块进行分解、优化和选择,进而将其塑造成为班组的日常工作规范。 广东公司徐龙总经理形象地把班组长称为“最小的一把手”,直接指明了班组长同样要关注和思考公司领导日常所关注和思考的价值观引导、明确目标、战略落地、过程管理、资源配置、测量分析与改进以及班组工作结果等七个方面的问题,不断引导班组向企业提出的战略迈进,最终形成所有层面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为确保各级班组卓越步伐一致,中国移动广东公司还拟定了自己的“红宝书”——《卓越班组建设指引——理论、方法与案例》。 基于卓越班组管理模式(GPEM),“活力100”班组管理工程主要包括班组十大制度建设和班组主题攻关两个内容。 公司要求各班组建立例会、创新、文化、学习、沟通、激励等十大制度,实现班组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主题攻关主要包括创新提案、QC小组、兴趣小组、学习互动会和信息化体验“五个一”。 公司还将战略进一步分解落实到了班组,为“五个一”提供方向。 记者了解到,“活力100”班组管理工程启动以来,广东公司全员积极参与。 截至目前,在主题攻关及其“五个一”活动方面,全公司共注册730个QC小组,其中主题QC小组就有467个;员工共提交1.2万条提案,其中主题创新提案2800条;12万人次参与飞信、手机报纸等信息化体验;作为最受大家欢迎的博客平台,目前有多名员工、3000多个班组完成系统注册,日均访问人次,发表博文30万篇,日均发表博文3400篇,活动以燎原之势在全公司各个角落蔓延开来。 独具特色 和谐管理促文化落地管理学上有一个“X理论”和“Y理论”,认为只有重视每一个员工,才能收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功效。 广东公司徐龙总经理曾指出,高层管理者和基层互相了解对方信息只有10%,只有加强高层和基层的沟通,才能消除这种信息不对称现象。 “活力100”卓越班组建设,就是要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和谐大舞台。 它不仅重视员工的工作状态,而且关注员工的生活状态,最大限度地融入了沟通、激励和快乐三个元素,以促使企业了解员工、凝聚员工、经营员工,最终实现企业文化切实落地,使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和谐发展。 它通过领导电子穿越、班组互动、OGSM(目标管理体系)到班组等有效方式,实现了“四个拉近”——拉近中高管理层和班组间的距离;拉近班组与班组间的距离;拉近战略任务与班组间的距离和拉近模范班组和普通班组间的距离,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文化的落地。 在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总经理沟通会上,“激情工作,快乐生活”成为领导和班组的共同话题。 今年5月初,一名中山分公司的普通员工在班组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大猫》的博文。 让他和他所在的班组没有想到的是,几天后,该文章竟然被分公司胡伟总经理推荐到市场部,并要求其仔细研究该员工提出的“通过家政公司推广家庭服务业务”的建议。 这在中山分公司一石激起千层浪,总经理和员工的直接对话成为公司文化的又一道靓丽风景。 据介绍,这种高层管理者不定期电子穿越班组博客,并非中山分公司仅有,在广东公司各级分公司和部门都已开展起来。 管理层通过班组博客,为班组员工解答疑惑,更是鼓舞了大家的士气,不但提高了员工对新业务的了解程度,还提高了管理服务的响应速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员工在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增强班组活力。 记者在惠州分公司看到,他们的“活力100”之活力读书会——“活力论坛”开展得有声有色,公司员工不仅在论坛互动环节中展开热烈讨论,还在班组博客网站上提出了“设想一下上3G后的10年发展前景”等问题,掀起了学习风暴,为员工拓展了更宽广的交流和展示空间。 中山分公司则结合省公司对推广“飞信”业务以及“活力100”工程的要求,提出了“新业务推广与班组管理并轨提升模式”暨“飞信线上沟通会”,创新性地把新业务体验有机融入班组管理,扩大了班组交流的范围,使线上沟通日常化、制度化。 值得一提的是,班组博客作为卓越班组建设工程的亮点,对员工和各个班组展现自我、相互沟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通过这个博客平台,基本上所有分公司的班组的活动情况,各个员工的体会、经验、工作情况都可以在上面得到反映,同时大家可以通过这个开放式的平台交流经验,共同提高。 为切实实现“班组文化落地”,全公司各个班组导入了班组文化建设工具方法,所有员工对班组基本管理要求有了共同认识,班组管理意识也进一步增强。 公司把“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与班组管理紧密结合,形成了针对性强、卓有成效的管理模式,一个个“学习型、创新型、责任型”班组陆续脱颖而出。 “我们只有好的一线的团队,才会创造一流的企业。 ”徐龙总经理一语道破班组建设的重要性。 “活力100”卓越班组建设是个长久的管理工程,在第一阶段全公司建设的115个样板班组的基础上,广东公司将总结经验,重点建设460个班组。 为推动“活力100”班组管理工程的深入开展,省市公司领导和部门经理将不定期电子穿越班组的博客,并点评回复。 公司领导还将加入联系点班组的博客,指导班组长开展班组管理,继续倡导“激情工作,快乐生活”,争取让每个员工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可以说,“活力100”卓越班组管理工程是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开辟出的一种独特的管理模式,它正在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文化执行力,加速广东公司从优秀到卓越的步伐。 当然,如果能最终将卓越班组管理模式实践成熟并推向社会,那对于国内企业的发展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锐意探索 创新管理蓄跨越之势广东公司开展的“活力100”班组管理工程一经启动就受到全体员工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 但我们看到,这种凝心聚力的管理创新在该公司是一直延续的。 “公司领导来到我们身边,倾听我们工作中的喜怒哀愁,小到员工心里的疙瘩,大到套餐资费的建议,他们的聆听让我们倍感温暖和自信。 ”中山分公司彭凯君说出的这段肺腑之言,源于广东公司2005年6月启动的“流程穿越”项目。 当时,为提升服务管理水平,省公司徐龙总经理带领500多名高管齐下基层,亲自为客户提供服务,并从头到尾体验了整个流程,发现短板及时解决,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客户员工的广泛好评。 快乐的学习分享促使广东公司客户服务(佛山)中心话务一室支撑岗组朝着卓越支撑团队不断迈进。 2006年6月初,广东公司综合部创新性地提出“结对子”活动方案,通过现场调研、流程体验、交流座谈等形式,让结对子的双方互帮互学,打造班组共建的新模式。 除此以外,广东公司还积极促进群众性管理活动蓬勃开展,实施了“创新123”计划,开展了“跨越2005”主题创新活动,设立了100万元创新奖励基金,组建了200个群众性创新小组……这一系列柔性管理,为构建广东公司的高效团队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今年的“活力100”卓越班组管理活动中,公司管理创新成果更是如雨后春笋,从小的工作细节到大的企业发展,方法创新、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接连不断。 “我在公司干了几十年,老觉得自己做的就是一些杂活,有计划也是很粗放的。 亲自参与创制了策略地图,才发现原来我的工作还有这么多内容可以去做,而且对公司目标的实现很有帮助,这让我很激动,好像有一团热火在心中燃烧。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珠海分公司一位党群工会部的老员工在“活力100”卓越班组管理工程开展后感慨万千。 珠海分公司充分激发众人活力,集部门员工和公司管理层之合力,共同创制了2007年“策略地图”。 目前,通过该地图,珠海分公司有了全年的“策略地图”,部门有了本部门的“策略地图”,关键岗位的员工也有了自己的“策略地图”,各“图”之间相互承接,员工对全年的具体工作都熟记于心,对公司战略的理解与共识也正在转变为一致的行动,形成了珠海分公司完整的计划闭环管理机制,而“策略地图”也将担当起为全年工作导航的重任。 为保持这种创新的激情并不断丰富创新的层面,下半年,广东公司计划主要围绕创新的有序性、实效性持续推进,以创新提案的转化和实施为重点,加强攻关主题创新指导,加强专利和标准创新指导,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人才力量,推动公司从创新到创收的跨越发展。 接轨国际 本土管理创一流企业“一个企业拥有多方面的资源,管理就是使各种资源更好地有效配置,达到最满意的目标。 管理就是使1+1=3,甚至更多,多出的部分就是管理创造的价值,无论是服务也好,业务也好,技术也好,实际上都不同程度地体现着管理的优与劣,而管理创新正是企业更好地服务于客户的保障。 ”对于管理创新,中国移动王建宙总裁如是说。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大背景下,要做到“正德厚生臻于至善”,就必然要与国际接轨,以国外同行为标杆不断推进管理跨越。 正是基于这一考虑,2005年9月,广东公司便深入推进“TL9000贯标”工作,凭借优秀的执行能力和良好的管理基础,在4个多月的时间内就完成了TL9000认证所要做的各项工作,创造了大型电信企业通过TL9000认证速度的新纪录。 广东公司高质量的TL9000体系运行和维护工作也获得专家的一致高度评价,最终顺利通过认证。 广东公司的发展史,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一个不断创新的历程。 而管理创新作为其最主要的一环,在整个管理历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飞机模型”理念、柔性管理思路的提出,还是“选优配强”等工程的开展,广东公司一方面引入与国际接轨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导入卓越绩效模式,一方面建立了诚信、透明、公开、高效的公司治理环境。 2006年广东公司争创的全国质量奖,更是进一步提高了管理效能,促进了企业管理实现从质量管理到管理质量、从标杆学习到标杆跨越、从注重结果到注重执行、从优秀到卓越的“四个转变”,在运营体制、管理制度方法上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创新,提高了管理效益,促进了公司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使公司发展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2007年,广东公司更是将国际先进管理理念与公司的实践相结合,实现集中、集成、集约的管理,创新本土化的管理模式,实现各项管理工作的落地。 上半年,广东公司内外并举,加强创新技能培训和人才培养;以支撑“活力100”工程为目标,对创新管理流程和系统功能进行优化;以创新管理绩效为目标,关注创新转化和实现、创新质量和效益及从创新到创收的方向引导等。 佛山公司上佳服务厅2006年的创新提案转化率非常低,仅有8%,经过专家诊断,发现该班组的员工创新提案大多针对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文化以及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而这些建议常常因为不切实际而不能实施。 在专家的指导下,该班组开始结合本班组职能和员工具体岗位实际进行头脑风暴式创新,共同讨论,认真钻研,3~5月份提出了20多条关于工作方法、管理方法和公司具体业务方面的建议,创新转化率超过40%,极大地提升了公司及班组的工作效率,班组一名成员还荣获了广东公司“创新之星”称号。 纵观中国企业目前的管理,面临的最大困境不是ERP和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精神价值的重建、创新管理的到位,这是我们全民族的历史使命,而不仅仅是管理学家的任务。 如何使国际先进管理经验与广东公司的实践相结合,实现集中、集成、集约的管理,创新本土化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水平国际一流化,已然成为广东公司的重要使命。 作为中国移动最大的省级公司,广东公司一直都朝着“创世界一流通信企业”的目标而奋进,要实现这个目标,企业管理上的高标准、严要求必不可少。 而国际先进电信运营商更是成为广东公司学习和追赶的对象,参照国际先进通信企业管理制度并结合公司自身情况以及中国通信市场的本土特色进行大胆创新,则是广东公司在企业管理中的“独门绝技”。 以“活力100”卓越班组管理工程为代表的管理创新,是广东公司的管理水平走向国际前列的一个跳板,它能促成企业员工激情勃发,其“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志向、动力、追求,必将会成为广东公司不断实现管理创新的强劲动力,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腾飞。
全国首份!数据经纪人团标(DBCMM)正式实施
国内数据经纪人领域迎来里程碑式突破!全国首份DBCMM团标正式实施
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携手广州市海珠区及清华大学的智慧结晶——《数据经纪人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DBCMM),于近期在国家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正式发布并实施,这一创新举措填补了国内数据经纪人能力评估领域的空白,标志着我国对数据经纪人的规范与效能提升迈入新阶段。
DBCMM旨在构建一套全面而精准的数据经纪能力评价体系,它以国家数据局的改革精神为导向,旨在提升数据经纪人在数据流通服务中的专业素养和规范操作,从而培育一个健康有序的数据要素市场生态。 通过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DBCMM助力我国数据要素市场的繁荣发展。
在海珠区,作为国内首批数据经纪人的试点区,该地积极践行改革,制定出了一系列标准和措施,如分级分类遴选标准,已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统计,全国首批数据经纪人已赋能超过85万家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随着6家本土企业的加入,数据经纪人的队伍进一步壮大,业务领域广泛拓展到通信、建筑、交通等多个行业,为数据要素的协同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DBCMM以科学的4个评价维度(组织、制度、流程和技术)和5个核心能力域(生态协同、组织保障、数据安全、数据运营和技术创新)为基石,构建出一个19项能力项的评估框架,充分考虑不同类型数据经纪人的特性,通过权重调整实现公正评估。 此外,DBCMM对数据经纪人能力成熟度进行分级,从初始级到优化级,清晰展示了业务成熟度的梯度,助力企业精准定位和提升。
DBCMM的出台不仅填补了行业空白,更为数据经纪人的专业服务提供了标准化指引。 通过标准的实施,数据交易市场将变得更加透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数据利用效率,从而释放数据的真正价值。 这对于推动行业创新、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来说,DBCMM的诞生是数据经纪行业迈向规范化、专业化的里程碑,它将为数据经纪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助力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迈向新的高度。 让我们共同期待DBCMM在推动数据价值释放、激发市场活力方面发挥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