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chel凭什么还是美国男人的白月光 老友记 播出30年后

自1994年《老友记》首播以来,这部情景喜剧就成为了全球观众心中的经典。

而这部剧的主角们更是凭借各自的穿搭,在时尚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其中,Jennifer Aniston饰演的Rachel Green,以其独特的穿衣风格,成为了90年代时尚的代表,甚至在30年后的今天,她的造型依旧被无数人奉为经典,成为美国男性心目中的白月光。

今天,SO姐就带大家深扒一下这位“美国白月光”的穿搭法则。

中西结合的特殊outfits

Rachel的穿搭之所以能够跨越时间的限制,首先得益于她服装选择的特殊性。

第一季——初次登场,一件复古的珍珠刺绣婚纱就让这个“天降新娘”抓住了所有人的眼光。

这套婚纱即使放在30年后看也丝毫不过时,设计非常经典,一字肩的上半身布满珍珠刺绣,缎面布料捏成褶皱呈A字裙型扩散出去,配合夸张的头纱,都让Rachel看起来像童话中的“在逃公主”。

除了婚纱奠定“白月光”基础,Rachel也深知神秘的东方力量对西方男人致命的吸引力,在剧中她就多次上身旗袍和带中国元素的裙装。

像这条黑色花鸟刺绣旗袍就把她凹凸有致的身材体现的淋漓尽致,同时还多了几分优雅。

她还穿过另一身全黑的缎面旗袍,不需要过多的装饰就让她有了几分东方女性的知性。

在后面她还穿过一条改良式的中式抹胸礼服,款式更加新颖,无论是暗纹还是刺绣都相当别致。

个性鲜明的风格标签

除了前面说到的婚纱旗袍这种在特殊情况下让人眼前一亮的造型,其实Rachel的每个造型都有其鲜明的个性。

第一季的Rachel在咖啡当服务员,打工时的服装主要以休闲为主。

这一季简直的她尤其钟爱牛仔元素和格纹,穿上后充满美式复古的味道,展现了她俏皮可爱的一面。

这一季同时还是围裙Show time,她有各式各样风格各异,色彩鲜明的可爱小围裙,这让她成为了最时髦的咖啡小妹。

多少人当年对Rachel这身黑色短裙白围裙的造型念念不忘。

随着人物的成长,Rachel在第三季进入了正规的职场,不同于之前的美式甜心和邻家美女造型,从这开始她有了非常多OL的造型。

像这身baby blue的西服套装,既不会像黑色那样沉闷单调,又足够正式,凸显了她成熟、专业的形象。

而当穿上黑西装时,Rachel又不是用简单的白衬衫搭配,而是选择了一件印花黑白衬衫,还把领子翻了出来,这样让她在职业的同时多了几分随意自在。

又或者穿一身黑的套装时,选择将白衬衫的领口敞开穿,这样多了几分法式的复古。

这种多变而又不失个性的风格,让她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百变的OL职场造型中,Rachel的服装都巧妙地融合了经典与现代元素,展现出一种超越时代的时尚感。

亲民而实用的穿搭法则

Rachel的穿搭不仅时尚,而且亲民实用。

她的许多搭配,如背带裤配白T、高腰下装加短上衣等,都是简单易学的穿搭公式。

这些搭配不仅适合日常穿着,也能够适应不同的场合,让每个人都能从Rachel的衣柜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

可以说,Rachel给30年后的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美式复古造型模版。

时至今日,国外依然有不少博主就原封不动copy Rachel的造型,随随便便就能获得超多点赞。

细节决定成败

最后,在Rachel的穿搭中,细节的处理尤为关键。

第一季刚出场时,她就用三层的珍珠项链搭配了自己的珍珠刺绣婚纱。

在各种造型中,她都会用戒指、耳环、项链等配饰来装扮自己。

小巧精致,起到很好的点缀作用。

同时,作为一个爱购物的时尚icon,Rachel也真的很爱买包了。

提着大包小包的购物袋满载而归,Rachel选择了一个长绳的单肩包。

她的这个黑色方形包是单肩和手提二合一的,很好搭配了她黑色的连衣裙。

而这几年大火的腋下包,Rachel 30年前就背了, 鲜艳的绿色很好点缀了造型。

到了秋冬,她也会背深棕色的腋下包,小巧又时髦。

这些细节的点缀都让整体造型更加精致和完整,而对细节的重视,也是Rachel造型能够成为经典的重要原因。

30年过去了,《老友记》和Rachel Green的时尚影响力丝毫未减。


《老友记》中的六人分别代表着什么社会阶级?

《老友记》作为一个体现日常生活的情感美剧,文笔朴素,行文流畅,初看不惊奇,但是故事讲得好,有头有尾,人物塑造饱满,成长逻辑合理。

其中的主人公也都代表了各自的阶级。总体上,他们代表了美国当时主流社会中积极的二三十岁的青年。

Rachel:上层阶级

富有且美丽的完美结合体,典型的白富美,她长了一张没被欺负过的脸。和美貌无关,就是自信和底气。这种妹子不卑微,哪怕偶尔放低身段也显得不是卑微而更像是一种审时度势的迁就。她的果断是相对其他人轻松的,因为即使她真的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她也会是公主。而且她生活中还很随和,是一个自信勇敢的人。

Monica:中产阶级

传统家庭出身的传统家庭主妇,强迫症晚期;或许一起生活的时候会觉得Monica的洁癖有点小烦,但看剧的时候就觉得很可爱。一直觉得欧美女性很喜欢性感,但Mon那种自然的可爱我很喜欢。和她交朋友一定是最轻松的,不是说想从她那儿占便宜,主要是她不跟你计较,有时候没注意到的点就一笔带过了,她不会跟你深究。

Phoebe:下层阶级

吃过不少苦,但幸运的是最后找到了好归宿;菲比是天使,令这个俗世多了一丝跳跃的光。真的觉得她好可爱,很纯粹的一个人,“浪漫的疯子。”当看到她对瑞秋说“第一,朋友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第二,我从不说谎;第三,我做的小饼干全世界最好吃。”我就觉得她很棒。

Joey:中产阶级

爱岗敬业的小演员,他最单纯,心地善良,如果你身边有这么一个人,你真的会很愉快的,如果他看书害怕的话,还会把书塞到冰箱里,超可爱。“一片天真烂漫到底”。

Chandler:上层阶级

家境好,但原生家庭不幸福。但Chandler和Monica的感情确实吸引到了我。“我们的关系是结束了吗” “为什么 ?我们不过是吵架而已 ,情侣之间常有的啊” Monica顿悟为什么Chandler每段恋爱时间都很短了 ,她微笑着张开双手, 抱住那个父母离异最讨厌感恩节总是用开玩笑掩饰尴尬的男人, 说:“ 欢迎来到成人的感情世界 ,又包容又坦诚 ,真是美好。”

Ross:上层阶级

是传统意义上的学霸。看了好几遍老友记,一直都被ross感动着,他就是有好多自己很清楚就是改不了的小缺点,可是对亲人、朋友、Rachel、事业都好过自己,要说不忘初心,ross是多真实得像孩子啊,一个永远不会变坏的孩子对让人放心啊,也是因为他真的细腻、敏感、充满正能量,救赎每个人包括自己,所以一次又一次的辐射着光。

初看《老友记》时,那时候只看到了老友记里的喜。后来再大一点,慢慢的又体会到了老友记里的悲。而现在,又逐渐了解老友记里那六个人的情感交织,凑成一对结婚的人冲破了友谊,而没能凑成一对的人也早已超脱友谊,他们的感情很难用一种固定的社会感情去定义。

虽然六人出身各异,但《老友记》演绎出阶级无法成为阻拦友谊的围墙。

老友记结局是什么

最后一集,罗斯意识到自己仍然爱着瑞秋,并赶到机场告诉了她,但瑞秋婉拒了。罗斯沮丧地回到公寓,但瑞秋下了飞机回到了公寓,于是两人拥吻了。结尾,所有人都留下自己的一把钥匙离开了钱德勒和摩妮卡的旧公寓,然后一起喝咖啡。临走时钱德勒说了一句讽刺意味的幽默:“Where?”到哪里去呢?

扩展资料:

《好莱坞报道》不久前刚发布了一个调查结果,2800位业内人士参与投票“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出来的100部电视节目名单中,《老友记》赫然名列第一。你看,时代照旧选择自己的心像。

如果你问一个《老友记》剧迷,六人当中更爱哪一个,常常出现的一幕是,对方用表情上演了起承转合后,好歹说出一个名字,却仍然是语调上扬用疑问结尾。

无论从故事的角度,还是人生的轨迹,爱情这条线必不可少,罗斯(Ross)和他的恐龙化石你中有我,呆板书生必敌不过风流浪子,一句“How you doing”是搭讪起始句,不过用乔伊(Joey)自己的话说,则是“还没有准备好开始认真的恋情‘’,但高达7岁的智商和大型贪吃症婴儿总有令人不耐的时候,这样看来,钱德勒(Chandler)倒好一些,可是冷笑话听多了,也会想,男人还是要有点担当。

雷切尔(Rachel)是继梅格·瑞恩后的美国甜心新代表,同时兼任颜值和时尚担当,可惜大小姐脾气,无意中或者还遥远地成为绿茶婊一派的先锋人物,倒是莫妮卡(Monica),是完美的主妇和煮妇,不过处女座般的控制欲和洁癖令男人避之不及。

所以菲比(Phoebe)的古灵精怪脑洞无边似乎更妙,更何况还是“绅士们都中意”的金发美女那一类型,但只有很少人会像最后求婚的迈克(Mike)那样,可以欣赏“奇妙而怪怪”的她(wonderfully wired)。

如此环顾一圈,六人里其实本没有完美者。事实上,完美的角色,才不会令人喜欢。难怪六选一,不是件容易下手之事,这只能意味着一件事,人们爱他们,或许好比父母爱自己的孩子们,是“手心手背”那一类家人似的爱。

而六位演员本身,也有一种从不叫人失望的契合,或者说,他们之间奇妙的化学反应才是我们能够感同身受的前提。例如,在罗斯的扮演者大卫(David Schwimmer)的坚持下,六位演员从头至尾都保持了片酬的一致性,最后一季时达到了每集100万美元,在情景喜剧领域内至今鲜有人出其右。

这种共同进退的原则,按照编剧之一考夫曼(Marta Kauffman)的说法:“恰好维护了六人之间的化学反应,而且将其一直保持到了最后。”

我们开始有资格通过网络“追”剧情的时候,《老友记》大约已完结。而美国观众与剧中人物共同成长的经验早数不胜数,即便如此,仍架不住大结局那晚万人空巷的盛况——超过5000万观众,何况在它10季共240余集当中,达到这个级别收视率的还不在少数。

此前,热剧《绝命毒师》(Breaking bad)最后一集的收视率是1000万余,今年艾美奖上收获颇丰的《权力的游戏》(Game of Thrones)到最后一集,同样是1000万有余。如果硬要在“情景喜剧”这个类别里做比较,《摩登家庭》(Modern Family)和《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绝非一个量级的对手。

20世纪90年代,正是美国经济发展持续增长之时。《老友记》不像只早它四五年开播的《宋飞传》(Seinfeld),他们当中的每个人,都有与“职业发展”这条剧情设计相关的故事贯穿整部戏,令年轻人如在其中。当年与它共同成长10年的观众,除了美国人自己,还可以加上欧洲若干国家。

曾在法国朋友家中看到他们珍而重之收藏的《老友记》蓝光版本,他们从20多岁开始看剧,中间历经事业起落,生活变迁,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告别旧的感情,成立新的家庭,有意无意地,都会与六人的轨迹在时空里相呼应。

正是这种“年轻人成长”价值范畴内的普适性,以及,原来情景剧不仅负责搞笑,主角们同样“具备社会功能”,《老友记》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的影响才不是其他同类电视剧可以比拟,从这个角度,它创造了情景剧的新生态。

与同步追剧的国外观众比,我们多半以更浓缩的方式进入六人的生活,但各有各的陪伴故事。有的是在寂寞的留学时光里,不知播过多少遍的《老友记》是狭小宿舍里的背景声,有人专用它清扫消沉和坏情绪。并非励志与鸡汤,却总有一些温暖的关怀,令人贪恋。

无论是哪一种情形,哪一国人,看过《老友记》后,会再看第二遍、第三遍,这种重复是普通人温习青春和回忆。

参考资料:网络百科-老友记

不管人生如不如意,都要再次重看《老友记》

《老友记》重聚万众瞩目,但越是珍视的东西自然就越怕失望。今天早上搜《老友记重聚特辑》相关口碑着实紧张了一下下。

一是看到了有这——么长的客串艺人名单,有点担心做成奇怪的拼盘。

二是烂番茄貌似评价很一般。

但那有什么办法呢,这毕竟是刻在我们生命里的《老友记》啊,就算是《王牌对王牌老友记特辑》不也得看嘛。

第一时间蹲守看完之后的我,兴高采烈地被自己打脸,还是很好看的。而且竟然还有瓜可以吃,首次披露哦,当场吓傻的程度哦!

客串的角色都好惊喜,每个登场的效果都是“O!M!G!”

看重聚特辑海报的时候,很多观众都会说,主角们现在已经是另一个年纪了,再重聚是不是“毁童年”。这可能是类似“美人迟暮”的感慨,50多岁的人聚在一起就算欢声笑语也带着一点时光一去不复返的忧伤。

可是看到他们六个主演本人走到当年的场景里的时候,所有观众都会觉得,重聚不是更说明重聚很好吗,共同的记忆已经成为彼此生命的一部分,一见面就自动开启了。正是岁月证明了感情的存在呀。

他们相互打招呼,叫的都是彼此的昵称,好亲近。(很奇怪,我假想的重聚,场面都是他们叫角色的名字。)

这种时刻让我想到演员是演员自己,他们有真实的生活,他们真的在一起共同度过了十年而且感情很好,现在重聚也是回忆和现实交织的温馨。这是我们过去没有注意到的温柔。

今昔对比并不伤感,挺好看的。很多中国观众是延迟观剧的,本剧第一季是1994年在美国开播,我们很难直接感受到那种轰动。

而《重聚特辑》展示了这部剧和演员们一炮而红的细节,第一季播完,所有杂志封面都是他们,电视台用直升机直播他们六个人的家里。

奖项纷至沓来。

所到之处观众都为之疯狂。

每个女孩都想要Rachel的发型。

到今天我也依然想要吼。

我还想要她每件衣服!

国内观众也可以在这些片段里穿越时空去感受他们六个人青春正得意的时候。趁年轻,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每个细节都完美地成功,真好啊。

从演员到编剧、制片人的回忆里,除了有情怀,也有启发性。

尽管这个《重聚特辑》无意分析《老友记》为何成功,但已经长大了的我看他们的讲述,却感受到风靡几十年的神剧诞生自有原因:从故事立意、出发点、选角到演员的表演和投入,《老友记》都是无可挑剔的。

编剧是从自身经验出发写了一个“朋友即家人”的年轻人故事,而且突破性地放弃了“一个主角和朋友们”的结构,给六个人平均着墨。

角色设置都来自编剧们的生活,选角也是最精准的:“稍稍有哪个情况改变,可能就不会是这六位演员,那这出剧肯定迥然不同。”

幸运的是他们选到了六个最契合角色的演员,每个演员都跟角色相互生长到一起了。

Ross这个角色就是编剧在看过大卫·修蒙表演后,在他表情和声音的基础上写的。

当主创都觉得柯特妮·考克斯是Rachel,她主动说自己更像Monica,之后拿下了这个角色。(如果按内娱怪风气,一个六人的群像戏里,粉丝可能也会把Rachel算成一番女主,导致艺人会不顾自身条件去争取这个“一番女主”。)

马特·勒布朗本人就很Joey,他最后一次试镜前跟朋友喝酒把鼻子搞受伤,脸上好大一个疤,还是拿到了角色——相信所有观众听到这个故事都会说,因为他受伤得太Joey了。

Rachel找了超级久,主创见了无数无数的女演员都不满意,因为需要找一个漂亮被宠爱却不讨厌的女孩,要让观众也能爱上这个女孩,最后锁定了还有另一档电视剧在演的詹妮弗·安妮斯顿。

所以现在想想,詹妮弗·安妮斯顿在美国本土和海外都有惊人的路人缘,光说这是角色滤镜可能也是不全面的,因为她本人就是有一种不管做什么大家都会喜欢她的本事啊。

Phoebe是找了好多人都不合适,主创在另一个剧里看到丽莎·库卓的表现去邀请她,主创认为她不仅达到了预期还升华了角色。

看《重聚特辑》的时候经常会想,究竟是他们入戏太深,还是他们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为什么在没有剧本的访谈中,每个人都都表现得跟角色一样呢?

不过,也是因为,每个演员都和角色那么贴合,我们常常忘了他们都是很好的演员,都忘了注意到,出演《老友记》的难度和演员的努力。

可是这几位演员的确是在认真演戏,向彼此学习的。

Joey(马特·勒布朗)到现在都记得Ross(大卫·修蒙)在皮裤戏里对肢体语言的处理,称赞他每个细节都设计过。

就是这场戏

演员之间也会相互启发和比较,他们一边演一边带着征服观众的野心。

抬沙发上楼著名的“pivot”戏份现在看都很好笑

但是扮演过“琼恩·雪诺”基特·哈灵顿一分析我才发现这场戏的厉害,剧本里台词就几句话,全靠演员的肢体动作来发挥。

基特·哈灵顿说,这部戏的六个演员都是肢体喜剧大师。所以不要因为过于轻松好笑就低估他们的演技和努力啊。

在听到这些故事之前我真的没有想过会被这几个人励志到,我们看到的欢笑是他们认真工作和创作的结果。

演员本身就和角色很像,再加上他们又很努力融入角色,整部戏的确是人戏不分,他们拍摄时吃饭都在一起吃。

而这种“人戏不分”居然藏着一段今天才揭秘的八卦—— RR是真的!

扮演Ross的大卫·修蒙和扮演Rachel的詹妮弗·安妮斯顿,他们承认在第一季拍摄时,彼此是有过感觉的!

但是大卫·修蒙说,他们各自有交往的对象,时机不合适,就一直没有越线彼此尊重。

Joey马特·勒布朗这时强势点评:“Bullshit!”(中文字幕翻译成“最好是”。)

詹妮弗·安妮斯顿赶紧澄清真的没有越界。

安妮斯顿说,两个人之间的初吻,给了观众。

在六位主演回忆Ross和Rachel第一次吻戏的时候,Monica(柯特妮·考克斯)说自己最近重看还看哭了,夸他们演技好。结果当事人自己说:“其实不是演技好……”(是真情实感!)

天哪天哪,我喜欢RR这对,就是因为他们两个在第一第二季里兜兜转转和终于确认彼此那段真的是火花四溅,想起来心里都会变得柔软。

现在才知道,当时他们真的是相互有好感的!!但是感情被放到戏里了!!所以每个细节每个眼神都带着感情。

重看两个人第一次吻戏简直了简直了!!

大卫·修蒙还说,头两年他跟安妮斯顿非常亲密,休息都一起靠在沙发上睡觉,大家怎么没发现。结果其他人一片:知道知道都知道……

但是柯特妮·考克斯也点评了,如果他们当初真的在一起了,结局不一定是现在这样美好。

也对,如果他们真的在一起,会是从开始到现在的童话,还是感情无法走到最后呢?如果他们感情生变的话,这个剧是不是会尴尬呢?(就像Ross和Rachel在剧中分手导致朋友们都很尴尬只能分头跟两个人玩一样……)

暧昧过却放在戏中,生活里友谊长存,也是很好的结局,他们简直是用自己的生命成全了Ross和Rachel的荧幕恋情佳话。

2021年了,我竟然在《老友记重聚特辑》放出的花絮找到了RR的真糖。

连这个暧昧故事本身都很《老友记》,感情上的心动犹豫错过,双方多年后都很坦诚,大家还是可以相亲相爱。

在《老友记重聚特辑》里,也专门放了全球各地观众对于这部剧的告白,很多人都提到一点,《老友记》启发了观众的生活态度让我们价值观变得更多元包容。

比如女性要自主、对LGBT人群的认知、对 情感 的态度更现代一点……

这也是《老友记》对于很多中国观众的启蒙意义,我们是在这部剧里学会做一个轻松自在现代价值观的人。女孩不必带着贞操观去谈恋爱,可以大方谈论性,知道世界有各种各样的人,性少数群体也没什么不一样。单身妈妈就是可以自己想生就生而且不用结婚,当单身妈妈也可以选择别人约会。

这么完美的剧集还会再拍吗?《重聚特辑》里也有答案:不会。连重聚都不会再有了。

柯特妮·考克斯说,这将是六位主角最后一次聚到一起谈论这部剧。但他们会相互联络私下聚会。我理解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们并不想把一切都展示给观众,毕竟过多的展示也许令人厌倦;以及,真的感情,需要很多很多在镜头外的时间。

丽莎·库卓也用编剧说过的话回应了,不会再有新的故事。因为如果再起新的篇章,就要搅乱原来圆满的结局,这并不好。

更何况,原来的圆满结局就是编剧深思熟虑的结果,他们曾经犹豫是否要让Rachel和Ross明确复合,还是做开放式结局。但是他们想到,这是《老友记》,观众等了十年,应该满足观众的期待,所以做了百分百的大团圆结尾。

既然《老友记》已经用十季剧情去为每个角色安排好了结局,那真的不应该再强行续写了。

惦记这部剧、又不知道还应不应该期待新故事的观众,看到这些真的应该释然了。

故事很好,就应该落幕,《重聚特辑》里还公布了他们拍摄最后一个镜头之后抱在一起哭的画面,和大家临时起意的告别聚会,有这些就非常圆满了。

Phoebe本人都教我们了:人总要学会成长。

不过呢,我又从编剧结束剧情的理由里想到另一件事。她说人生里有把朋友当家人的时光,当你真的有自己的家庭,自然会进入另一个阶段。

可是对于现在丰富多元的 社会 形态来讲,很多人大约真的要跟朋友做一辈子家人了,好好珍惜彼此吧。

总之,《老友记》已经很美好了,有没有《重聚特辑》都很美好,现在有了更美好,是一个完美的重聚!

回忆往昔的桥段一点都不尬,经典重现的部分也很惊喜。

还有很多珍贵花絮,大家都好美好可爱。

总之,又想看《老友记》了!

只要有《老友记》,就会有好事发生!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25521.html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东城公安全力护航辖区5518名考生高考
盘中跳水跌停!天风证券股价创历史新低 公司回应境外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