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籍学者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历久弥坚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当其时

葡萄牙籍学者

澳门大学副教授利天佑(Francisco José Leandro)日前在《中国日报》撰文称,中国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历久弥坚,如今中国又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治理指明方向。

文章 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历久弥坚

文章指出,1953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同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确认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万隆会议在中国、印度、缅甸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提出了十项原则。197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之国际法原则之宣言》,其中包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标志着这些原则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演变对多国外交关系产生巨大影响,特别是对上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摆脱殖民统治实现独立的主权国家。时至今日,各国仍然遵循这五项原则,谋求发展、团结、共处、合作共赢。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当其时

文章进一步分析称,在当代国际关系背景下,我们应当赋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的时代内涵,让它发挥更大作用。

近年来,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完全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并为全球治理指明了方向。

文章最后强调,世界各国积极参与全球倡议,踊跃开展经贸、人文交流,这正是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有力体现。

(编辑:严玉洁 王辉)


年代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些原则是中国一贯坚持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核心,也是中国处理与其他国家关系的根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中国政府提出,并与印度政府共同倡导的。1953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在亚非会议上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改为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得到了印方的赞同,并写入了1954年4月29日签订的《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获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影响。它提醒世界各国彼此尊重、平等相待、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建立国际关系准则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实践证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是发展和平与稳定的新型国际关系的成功实践。在此基础上,中国提出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主张世界各国应该紧密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总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结晶,也是世界各国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中国将继续坚持这些原则,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什么

法律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第六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外军事关系,开展军事交流与合作。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时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时间1953年12月31日

1953年12月,在中国政府和印度政府的谈判中,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印度方面的赞同。1954年4月,这五项原则正式写入中印双方达成的《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的序言中。由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新中国登上国际舞台,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全球

1.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内容是:

互相尊重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2.集中体现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集中体现了主权、正义、民主、法治的价值观,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所有国家主权一律平等,反对任何国家垄断国际事务。

中国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积极倡导者和坚定实践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载入了中国宪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这些原则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捍卫国家主权和独立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开辟了崭新道路,为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历久弥坚

第六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外军事关系,开展军事交流与合作。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25576.html
宝马5系重制版假想图亮相 网友 这完全是艺术品! 气场碾压奥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