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长文 是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 罪与罚 深度参与生活

《罪与罚》的主人公拉斯柯尼科夫(简称罗佳)孤独成性,在大学里简直没有什么朋友;他谁都不愿接近,他不到任何人的家里去,也不欢迎别人来看他。

于是很快,谁也不再理睬他了。

大家也没冤枉他,他也确实是那样。虽然他的确比别人聪明,在见识上高人一等。

但这高人一等的见识居然没能让他谦虚起来,可见他也没什么了不起。

正是这个原因,激发了我对拉祖米欣这个角色的浓厚兴趣。

经过一番对比,我意识到,与生活在云端的主人公相比,拉祖米欣这个在现实世界中既脚踏实地又不失个人本色的生活态度,才是我们应当学习的生活典范。

虚与实

罗佳追求的是抽象的理论和哲学概念,而拉祖米欣则更加注重现实。

罗佳的性格中带有更多的理想主义色彩,而拉祖米欣则更为务实和乐观。

他们的底色都是善良。区别是,罗佳的三观是通过书上、自己的想象和推理中得到的;而拉祖米欣的三观是与现实实打实的碰撞中建立的。

罗佳给人的感觉很“飘”,像是浮在真实世界的上方,这让他能看到现实世界中的人看不到的东西;

拉祖米欣给人的感觉是牢牢地扎根在现实,是现实的一部分。他像是一棵大树一样,顶得住风霜雨雪,受得了虫蛀蚁蚀。在烈日下为人们撑起一片荫凉,在风雨中为飞鸟提供栖息之所。

原文对拉祖米欣的描述如下:

同样是贫穷的大学生,为什么罗佳会陷入极端思维,而拉祖米欣在艰苦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

因为罗佳是现实的观察者,而拉祖米欣是现实的体验者。

罗佳比较“虚”,而拉祖米欣比较“实”。

行为动机

司汤达在《红与黑》中说:

罗佳的行为动机往往是基于理论和思考,而拉祖米欣的行为则出于对现实的热爱。

罗佳喜欢思考、推理,拉祖米欣爱好生活、实践。

罗佳倾向于孤立自己,难以与人建立深层次的情感联系。他的行为更多地是出于个人主义的考量,忽视了他人的情感和社会的责任。

书中,母亲对他的评价是:

在理想和现实冲突的时候,他的想法是:

与现实的冲突让他很矛盾,而几乎每次冲突的结果,他都选择了远离现实。

他这种不切合实际的态度导致他陷入了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他缺乏与他人建立深厚联系的能力,这体现在他对周围人的冷漠以及对自己行为后果的忽视上。

他一直生活在贫困之中,但内心有着强烈的自尊心。这种自尊心使他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甚至在极端情况下,他选择了犯罪来摆脱困境。

他试图用自己的理论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认为自己是超越常规道德的“超人”(即原文中的“第二种人”,活在未来的人,不同于尼采的超人),但内心深处的罪恶感和对生命的尊重使他备受煎熬。

他的理论没问题,问题是,他不是超人。

可以说,符合他理论的超人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而拉祖米欣的行动力很强,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认真做事。

他极少空想,但做事的时候很有技巧。

在因为贫寒而被迫辍学的时候,他就能给自己找那么多的工作。在那个时代来说,是很不容易的。

他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看法,而且不容易受别人影响。

他人高马大,但感觉敏锐。

他欣赏罗佳,觉得“他把自己看的很高,似乎也不无道理”。可见,即便对于一些人、一些事无法理解,他也能依据自己善良而宽容的本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他乐观谦逊的性格,让他不会有“高人一等”的想法,绝不会因为什么理论就判断他人“该死”,这种想法不会出现在他脑子里。

拉祖米欣天生几乎对任何人都没有、也不会有先入为主的看法,这使得他对人和世界的看法更为客观和准确。

所以,在面对困境时,拉祖米欣积极地去寻求解决的具体的办法,想一切合理的办法挣钱,而罗佳则是想一切荒诞的办法逃避,用自己的理论催眠自己。

人际关系

罗佳倾向于孤立自己,难以与人建立深层次的情感联系;而拉祖米欣则擅长与人交往,能够给予他人温暖和支持。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罗佳谁都看不上,结果就是谁也看不上他;

拉祖米欣谁都喜欢,结果就是大家都喜欢他。

拉祖米欣虽然长得膀大腰圆,像头狗熊。但在人际交往中,心细如发。

他在路上看到罗佳,发现他假装没看到自己。为了不让他尴尬,也假装没看到他。

他在照顾生病的罗佳时的真诚,简直让人无法拒绝。

他那种发自内心的关心、信仰一样的走程序,才是罗佳无法拒绝的理由。

这个描述,让他显得格外笨拙可爱。

他不仅关心拉斯柯尔尼科夫的身体健康,还试图帮助他克服精神上的困境。

他的善良和真诚为罗佳提供了情感上的支持,也是后者最终走向自我救赎的重要原因之一。

罗佳从来没有称赞过谁,却说他勉强配得上自己很优秀的妹妹。

罗佳对拉祖米欣并不热心,甚至路上看到他都假装看不见。相当长的时间不联系,一联系就让他帮助自己找事做。

即便这样,拉祖米欣依然对罗佳很关心。

罗佳想要事做,拉祖米欣就认真的帮他找事做。罗佳突然不想做了,也没关系,拉祖米欣可以自己接手。

听说罗佳病了,拉祖米欣赶过去,悉心的照顾他。

我想,在拉祖米欣的世界里,几乎每个人都是可爱的,值得照顾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大家都认可他、信赖他。

如果说罗佳是精神世界的先行者(当然不包括他的极端思想和行为),那么拉祖米欣就是现实世界的强者。

罗佳属于极少数的“有新思想,而且不怕自己有新思想”的人,他自视甚高,认为自己具备超凡的能力和思想,缺乏深度参与世界的实感。

造成他犯罪的不是他的贫穷,而是他的极端思想。

与之相反,拉祖米欣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具体的人,他不怕现实,脚踏实地、非常具有务实精神。

虽然同样来自一个贫穷的家庭,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生活条件,并且乐于助人。

似乎任何失败也不能使他灰心丧气,任何逆境都无法把他压倒。

拉祖米欣的性格体现了真正的仁慈和人性的美好,

通过这两个角色的对比,陀思妥耶夫斯基展示了人性的不同面向,以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

拉祖米欣代表了一种更加健康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他通过实际行动展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而拉斯柯尔尼科夫则在经历一系列事件后,最终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开始了自己的救赎之旅。

这让我想起电影《心灵捕手》里那位教授说的一段话:

科技的发展,让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便捷。

我们说我们知道,但当亲身体验之后,会发现“知道”和“知道”还是有天壤之别的。

因此,摘下虚幻的认知、甩掉无用的自尊和高傲,走向现实,是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

1. 文中没做说明的引用部分,内容均来自《罪与罚》原文。

2. 尼采在晚年认识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他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可以给他以指引,甚至把与其结识看成自己一生最大的成就。

3. 个人不认可宗教信仰是解决罗佳精神慰藉的有效途径,这个观点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另一部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也得以体现。对于我们大多数,着眼现实是解决精神危机的唯一途径。

4. 文中插图为德国画家、雕塑家马克斯·克林格尔作品。


罪与罚讲的大意是什么?

罪与罚Crime and Punishment (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и наказание) by Fyodor Dostoevsky (Фёдо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Достое́вский, 1821 - 1881).·内容提要·在彼得堡贫民区一家公寓的五层楼斗室里,住着一个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 他正在经历着一场痛苦而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要确定自己是属于可以为所欲为的不平凡的人,还是只配做不平凡的人的工具的普通人。 他原在法律系就学,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现在靠母亲和妹妹从拮据的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钱维持生活。 他已经很久没有交房租了。 近来,房东太太不仅停止供给他伙食,而且催租甚紧。 这时他遇见了小公务员马尔美拉陀夫。 马尔美拉陀夫因失业而陷入绝境,长女索尼娅被迫当了街头妓女。 拉斯柯尔尼科夫不愿像马尔美拉陀夫那样任人宰割,他打算用“实验”来证明自己是一个“不平凡的人”。 离他住处不远有家当铺,老板娘是个高利贷者,心狠手辣。 一天晚上,拉斯柯尔尼科夫乘她一人在家,闯入室内,把她杀死。 此时老板娘的异母妹妹外出返回,拉斯柯尔尼科夫在慌乱中又杀死了她。 次日清晨,他收到警察局的传票,惊恐万分,后知是为追交欠款时才松了口气。 他在离开时无意中听到警官谈论昨晚凶杀案,紧张得昏厥过去,引起一警官注意。 他清醒后回到家里就卧床不起,几天不省人事,后来病情有所好转,但内心却处于更痛苦的矛盾冲突中。 几天后,拉斯柯尔尼科夫偶然见到因车祸而生命垂危的马尔美拉陀夫。 他要求警察将伤者送回家中,马尔美拉陀夫到家后就死去。 拉斯柯尔尼科夫同情孤儿寡母的不幸,拿出母亲刚寄来的25卢布接济她们。 律师卢仁想用欺骗手段娶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妹妹杜尼娅,由于遭到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极力反对而告吹。 卢仁怀恨在心,企图以诬陷索尼娅偷他的钱来证明拉斯柯尔尼科夫行为不端——将母亲的血汗钱送给坏女人。 拉斯柯尔尼科夫当众揭穿了卢仁的无耻行为,索尼姬十分感激他。 拉斯柯尔尼科夫杀人后,尽管没露痕迹,但是却无法摆脱内心的恐惧,他感到自己原先的一切美好的感情都随之泯灭了,这是比法律惩罚更严厉的良心惩罚。 他意识到自己的“实验”失败了。 他怀着痛苦的心情来到索尼娅处,受到索尼娅宗教思想的感召,向她说出了犯罪的真相与动机。 在索尼娅的劝说下,他向警方投案自首。 拉斯柯尔尼科夫被判处8年苦役,来到了西伯利亚。 不久,索尼娅也来到了那里。 一天清晨,两人在河边相遇。 他们决心虔信上帝,以忏悔的心情承受一切苦难,获取精神上的新生。 ·作品赏析·《罪与罚》是一部卓越的社会心理小说,它的发表标志着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风格的成熟。 小说以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犯罪及犯罪后受到良心和道德惩罚为主线,广泛地描写了俄国城市贫民走投无路的悲惨境遇和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 作者笔下的京城彼得堡是一派暗无天日的景象:草市场上聚集着眼睛被打得发青的妓女,污浊的河水中挣扎着投河自尽的女工,穷困潦倒的小公务员被马车撞倒在街头,发疯的女人带着孩子沿街乞讨……与此同时,高利贷老太婆瞪大着凶狠的眼睛,要榨干穷人的最后一滴血汗,满身铜臭的市侩不惜用诱骗、诬陷的手段残害“小人物”,以达到利己的目的,而荒淫无度的贵族地主为满足自己的兽欲,不断干出令人发指的勾当……作者怀着真切的同情和满腔的激愤,将19世纪60年代沙俄京城的黑暗、赤贫、绝望和污浊一起无情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拉斯柯尔尼科夫是小说中的中心人物,这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双重人格的形象:他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穷大学生,一个有天赋、有正义感的青年,但同时他的性格阴郁、孤僻,“有时甚至冷漠无情、麻木不仁到了毫无人性的地步”,为了证明自己是个“下平凡的人”,竟然去行凶杀人,“在他身上似乎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在交替变化”。 正是这双重人格之间的激烈冲突,使主人公不断地动摇在对自己的“理论”(即关于“平凡的人”与“不平凡的人”的观点)的肯定与否定之间。 对于拉斯柯尔尼科夫来说,如果甘愿做逆来顺受的“平凡的人”,那么等待他的是马尔美拉陀夫的悲惨结局,如果去做一个不顾一切道德准则的“人类主宰者”,那就会与为非作歹的卑鄙之徒卢仁和斯维德里加伊洛夫同流合污。 他的人格中的主导面终于在白热化的搏斗中占了优势,并推动他最后否定自己的“理论”,向索尼娅靠拢。 小说通过这一形象,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弱肉强食”原则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毒害,有力地批判了这一原则的反人道主义的实质,并且从客观上否定了建立在“超人”哲学基础上的无政府主义式的反抗,因为这种反抗决不可能给被压迫者带来新生活的转机。 然而,作者作出的上述揭露和批判仅仅是从伦理道德观念和宗教思想出发的。 作者认为一切以暴力抗恶的作法都不足取,因为人无法逃避内心的惩罚,在毁灭他人的同时也毁灭了自身。 作者还力图把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犯罪行为归结为抛弃了对上帝的信仰所致。 用索尼娅的话来说,是因为“您离开了上帝,上帝惩罚了您,把您交给了魔鬼!”作者为拉斯柯尔尼科夫安排的一条“新生”之路,实际上就是一条与黑暗现实妥协的道路,也就是所谓“索尼娅的道路”。 作者把索尼娅看作人类苦难的象征,并在她身上体现了虔信上帝,承受不幸,通过痛苦净化灵魂的思想,作为一个黑暗社会的牺牲品,一个受压迫最深的女性,索尼娅的形象有着不可低估的典型意义,但是作为一个理想人物,这一形象却显得十分苍白。 显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中宣扬的这些宗教思想,与整部作品所显示的强大批判力量是不相协调的:这里充分表现出作者世界观的尖锐矛盾。 《罪与罚》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小说比较全面地显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关于“刻画人的心灵深处的奥秘”的特点。 作者始终让人物处在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通过人物悲剧性的内心冲突揭示人物性格,同时作者对幻觉、梦魇和变态心理的刻画也极为出色。 小说中,由于作者着力拓宽人物的心理结构,情节结构相对地处于从属地位。 尽管作品中马尔美拉陀夫一家的遭遇令人同情,凶杀事件扣人心弦,但它们都只是“一份犯罪的心理报告”的组成部分。 正因为这样,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才以前所未有的幅度和深度展现在读者面前。 此外,这部小说场面转换快,场景推移迅速,主要情节过程只用了几天时间,在浓缩的时空中容纳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小说的时代色彩和政论色彩十分鲜明。 ·作家风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国19世纪文坛上享有世界声誉的一位小说家,他的创作具有极其复杂、矛盾的性质。 陀思妥耶夫斯基生于医生家庭,自幼喜爱文学。 遵父愿入大学学工程,但毕业后不久即弃工从文。 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潮影响下,他醉心于空想社会主义,参加了彼得堡进步知识分子组织的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的革命活动,与涅克拉索夫、别林斯基过往甚密。 1846年发表处女作《穷人》,继承并发展了普希金《驿站长》和果戈里《外套》写“小人物”的传统,对他们在物质、精神上备受欺凌、含垢忍辱的悲惨遭遇表示深切同情。 唤醒他们抗议这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双重人格》(1846)、《女房东》(1847)、《白昼》(1848)和《脆弱的心》(1848)等几个中篇小说使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别林斯基分歧日益加剧,乃至关系破裂。 后者认为上述小说流露出神秘色彩、病态心理以及为疯狂而写疯狂的倾向,“幻想情调”使小说脱离了当时的进步文学。 1849~185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沙皇政府逮捕并流放西伯利亚。 十年苦役、长期脱离进步的社会力量,使他思想中沮丧和悲观成分加强,从早年的空想社会主义滑到“性恶论”,形成了一套以唯心主义和宗教反对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以温顺妥协反对向专制制度进行革命斗争的矛盾世界观。 他流放回来后创作重点逐渐转向心理悲剧。 长篇小说《被侮辱与被损害的》(1861)继承了“小人物”的主题。 《穷人》里偶尔还能发出抗议的善良的人,已成了听任命运摆布的驯良的人;人道主义为宗教的感伤主义所代替。 《死屋手记》(1861~1862)记载了作者对苦役生活的切身感受,小说描写了苦役犯的优秀道德品质,控诉了苦役制对犯人肉体的、精神的惨无人道的摧残,无情揭露了沙皇俄国的黑暗统治。 《罪与罚》(1866)是一部使作者获得世界声誉的重要作品。 《白痴》(1868)发展了“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主题,女主人公娜斯塔西亚强烈的叛逆性和作为正面人物的梅什金公爵的善良与纯洁,使小说透出光明的色调。 但一些用以攻击革命者的“虚无主义者”形象,削弱了小说的揭露力量。 在《群魔》(1871~1872)中已没有被侮辱与损害者的形象,而只有对革命者的攻击了。 最后一部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1880)是作者哲学思考的总结。 作者以巨大的艺术力量描写了无耻、卑鄙的卡拉马佐夫家族的堕落崩溃。 对颠沛流离、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表示深厚同情,但也流露出消极的一面,例如认为只有皈依宗教才能保全道德的价值,只有宽恕和仁慈才能拯救人类社会等说教。 陀思妥耶夫斯基擅长心理剖析,尤其是揭示内心分裂。 他对人类肉体与精神痛苦的震撼人心的描写是其他作家难以企及的。 他的小说戏剧性强,情节发展快,接踵而至的灾难性事件往往伴随着复杂激烈的心理斗争和痛苦的精神危机,以此揭露资产阶级关系的纷繁复杂。 矛盾重重和深刻的悲剧性。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善恶矛盾性格组合、深层心理活动描写都对后世作家产生深刻影响。 ·书摘·卡捷琳娜·伊万诺芙娜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仿佛五雷轰顶,一下子呆住了。 她不能理解,彼得·彼特罗维奇怎么能否认曾经受过她爸爸的款待。 既然她臆造了这种款待,自己对此已经深信不疑。 彼得·彼特罗维奇那种打官腔似的、冷冰冰的、甚至充满轻蔑意味的威胁语气也使她大为震惊。 然而他一出现,不知怎的大家都渐渐安静下来了。 此外,这个“精明能干、神情严肃”的人与这儿的这伙人实在太不协调,他们之间的差别实在太显著了,不仅如此,而且可以看出,他到这里来是有什么很重要的事情,大概是有什么很不寻常的原因才使他来到这伙人中间,可见马上就会发生什么事情,一定会出事。 站在索尼娅身旁的拉斯科利尼科夫走开了,让他过去;彼得·彼特罗维奇好像根本没看到他。 过了一会儿,列别贾特尼科夫也在门口出现了;他没进屋里来,不过也怀着某种特殊的好奇心,几乎是带着惊讶的神情站到门口;他在留心倾听,不过好像好久都弄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对不起,我也许打断了大家的谈话,不过我的事情相当重要,”彼得·彼特罗维奇说,似乎这话是对大家,而不是特别对某一个人说的,“大家都在这儿,对此我甚至感到高兴。 阿玛莉娅·伊万诺芙娜,我极诚恳地恳求您,以房东的身份,注意听着我和索菲娅·伊万诺芙娜下面的谈话。 索菲娅·伊万诺芙娜,”他直接对异常惊讶、而且事先就已经感到害怕的索尼娅接着说,“在我的朋友安德烈·谢苗诺维奇·列别贾特尼科夫屋里,刚才您来过以后,我的一张一百卢布的钞票从我的桌子上不翼而飞了。 如果您不论以任何方式知道它现在在什么地方,并且告诉我们,那么我以人格担保,并请大家作证,这件事情就算了结了。 不然的话,我将不得不采取十分严厉的措施,到那时……就只能怨您自己了!”屋里鸦雀无声,一片寂静。 就连正在哭着的孩子们也住了声。 索尼娅站在那里,脸色白得像死人一样,看着卢任,什么也不能回答。 她似乎还没听懂。 几秒钟过去了。 “嗯,那么怎么样?”卢任凝神注视着她,问。 “我不知道……我什么也不知道……”最后索尼娅用微弱的声音说。 “不知道?您不知道?”卢任追问,又沉默了几秒种。 “您想想看,小姐,”他严厉地说,不过好像仍然是劝说的口吻,“好好考虑考虑,我同意再给您一些考虑的时间。 您要明白,如果我不是这样深信不疑,当然,凭我的经验,我决不会冒险这样直截了当地归罪于您;因为像这样直截了当公开指控别人,然而是诬告,或者甚至只不过是弄错了,在某种意义上,我是要负责的。 这一点我是知道的。 因为需要,今天早上我把几张五厘债券兑换成现款,票面总额是三千卢布。 这笔帐已经记在了我的皮夹子里。 回家以后,——安德烈·谢苗诺维奇可以作证——我开始数钱,点出两千三百卢布,放进皮夹子里,又把皮夹子装到了常礼服侧面的口袋里。 桌子上还剩下大约五百卢布现钞,其中有三张票面是一百卢布的。 就在这时候,您来了(是我请您来的)——后来您在我那儿的这段时间里,一直很窘,谈话中间,您甚至曾三次站起来,不知为什么急于要走,尽管我们的谈话还没结束。 对这一切安德烈·谢苗诺维奇都可以作证。 小姐,您自己大概也不会否认,不能不说,我通过安德烈·谢苗诺维奇把您请去,唯一目的是为了和您谈谈您的亲属卡捷琳娜·伊万诺芙娜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处境(我不能来她这里参加酬客宴),而且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做点儿什么对她有益的事情,譬如募捐、抽彩或者其他这一类的事情。 您向我道谢,甚至落泪了(我把这些情况原原本本都说出来,第一,是为了提醒您,第二,是为了让您明白,就连最小的细节我也没有忘记)。 随后我从桌子上拿了一张十卢布的钞票,以我个人的名义送给了您,作为对您亲属的第一次帮助。 这一切安德烈·谢苗诺维奇都看见了。 随后我把您送到了房门口,您一直还是那么窘,——在这以后,就只剩下了我和安德烈·谢苗诺维奇两个人,我和他谈了大约十来分钟,安德烈·谢苗诺维奇出去了,我又转身回到放着钞票的桌子跟前,想把钱点一点,照我早先打算的那样,把它们另外放着。 使我大吃一惊的是,其中一张一百卢布的票子不见了。 请您想想看:无论如何,对安德烈·谢苗诺维奇我是决不能怀疑的;就连作这样的猜测,我也感到可耻。 我数错了,这也不可能;因为在您来以前一分钟,我点完以后,发觉总数是正确的。 您自己也应该同意,我回想起您的窘态,回想起您急于要走,回想起您有一会儿曾经把双手都放在桌子上;而且考虑到您的社会地位,以及与这种地位有连带关系的习惯,我,可以说是惊恐地,甚至是违反自己的意志,不得不对您产生怀疑,——当然,这怀疑是无情的,不过也是公正的!我要补充一句,再说一遍,尽管我对此深信不疑,可是我也明白,我现在提出的指控,对我来说还是有某种冒险成分。 不过。 您可以看得出来,我不会就此罢休;我要追查到底,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而且我要告诉您,这是为了什么:小姐,唯一的原因就是您忘恩负义!怎么?我请您去,是为了您那位极端贫困的亲属的利益,我向您表示,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周济您十个卢布,您却立刻以这样的行为来报答我!不,这太不像话了!必须给予教训。 请您好好考虑考虑;而且,作为您真正的朋友,我请求您(因为在目前您不可能有更好的朋友了),好好想想吧!不然的话,我可是铁面无情的!嗯,怎么样?”“我什么也没拿您的,”索尼娅恐惧地低声说,“您给了我十个卢布,这就是的,您拿回去吧。 ”索尼娅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小手帕,找到上面打的那个结,把它解开,取出那张十卢布的钞票,递给卢任。 “另外那一百卢布,您却不承认吗?”他责备地坚持说,没有收下这张钞票。 索尼娅朝四下里望了望。 大家都在瞅着她,他们的脸都那么可怕,那么严厉,带着嘲讽和憎恨的神情。 她朝拉斯科利尼科夫看了一眼,……他站在墙边,双手交叉,抱在胸前,目光炯炯,正在看着她。 “噢,上帝啊!”索尼娅突然喊了一声。 (第五章第三节)

罪与罚的作者是

《罪与罚》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

小说描写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受无政府主义思想毒害,认为自己是个超人,可以为所欲为。 为生计所迫,他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廖娜和她的无辜妹妹丽扎韦塔,制造了一起震惊全俄的凶杀案。 经历了一场内心痛苦的忏悔后,他最终在基督徒索尼娅姑娘的规劝下,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 作品着重刻画主人公犯罪后的心理变化,揭示俄国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国作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于小贵族家庭,童年在莫斯科和乡间度过。 1846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穷人》,受到高度评价。 1848年发表中篇小说《白夜》。 1849年因参加反农奴制活动而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此期间发表有长篇小说《被侮辱和被损害的》、《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等作品。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戏剧性强,情节发展快,接踵而至的灾难性事件往往伴随着复杂激烈的心理斗争和痛苦的精神危机,以此揭露出资产阶级关系的纷繁复杂、矛盾重重和深刻的悲剧性。

1821年11月11日,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在俄罗斯的一个医生家庭,也是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在七个孩子中排名老二。 他的父亲是一名退休军医和彻彻底底的酒鬼,工作于莫斯科的玛利亚济贫医院。 父亲工作的医院地处圣彼得堡的荒郊野岭,犯人公墓、精神病院和孤儿院便是仅有地标式建筑。 这些景象给年纪尚小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穷困者的怜悯深深刺痛着他的心灵。 虽然父母不允许,年轻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还是喜欢去医院花园走走,看看那些晒太阳的病人,听他们讲故事,因而接触到了农奴的实际生活。

坊间流传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父亲对待孩子很粗暴,比如他要求自己的孩子在他上班回来打盹时轮流替他驱赶苍蝇,而且必须保持绝对安静。 然而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传记的作家约瑟夫·弗兰克却认为《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父亲的原型并非作者本人的父亲。 父子间的信件包括他们自己的言论都指向父子间的关系十分不错。

陀思妥耶夫斯基患有癫痫病,9岁首次发病,之后间或发作伴其一生。 《白痴》中,梅什金公爵也患有癫痫,不得不认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有意为之。

1834年他进入莫斯科契尔马克寄宿中学,毕业后入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在该校工程部制图局工作。 一年后,他自动离职,专门从事文学创作。

1837年他妈妈死于肺结核,他和他弟弟被送入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 1839年在莫斯科当医生的父亲去世,死因不明。 有人说是因为他醉后对农奴发脾气,农奴被激怒将他制服,灌入伏特加直至他溺死。 也有人认为是自然死亡,而临近的地主为了把土地轻易拿到手而编了这个故事。 或许这个专制的父亲给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很大的影响,以至于他把父亲的形象搬到了《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老卡拉马佐夫这个邪恶而感情脆弱的小丑父亲身上。

在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期间,陀思妥耶夫斯基学习他于之不屑的数学。 与此同时,他还涉猎了莎士比亚、帕斯卡尔、维克多·雨果等人的文学作品。 在文学上涉猎颇广的他考试成绩优秀,于1841接受委任。 那年,他已完成了两部浪漫主义剧作,深受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席勒影响的剧作《玛丽·斯图亚特》、《鲍里斯·戈东诺夫》,但均失散。 他的弟弟安德列·米哈依洛维奇证实:他阅读较多的是严肃的历史著作。 作家从И.凯达诺夫的《新历史》一书中描述法国革命和拿破仑的出现那一章的开头记住了永生难忘的一句名言:当伟大的腓特烈永远闭上眼睛之时,寂静正笼罩着整个欧洲;但这样的寂静永远不会出现在这样伟大的风暴之前!

创作起点

1842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受命成为中尉,并在一年后从军事工程学校毕业。 1843年,他将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译成俄文,可惜并没有人因此而关注他。 于是在1844年他退伍后,陀思妥耶夫斯基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

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40年代结识了涅克拉索夫,在涅克拉索夫的鼓励下,1845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出他的处女作--书信体短篇小说《穷人》。 1846年1月《穷人》连载于期刊《彼得堡文集》上,广获好评。 据说任杂志社主编的涅克拉索夫在读完小说后兴奋地冲进俄罗斯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的办公室,大叫:又一个果戈理出现了!别林斯基和他的追随者看后都有一样的感觉,别林斯基更称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俄罗斯文学的天才。

《穷人》的单行本在一年后正式出版,陀思妥耶夫斯基也在24岁时成为了文学界的名人。 但是不久之后由于文学上的分歧,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涅克拉索夫、别林斯基决裂。

思想转折

1847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空想社会主义感兴趣,参加了彼得堡拉舍夫斯基小组的革命活动。 同年果戈理发表《与友人书信选》别林斯基撰写《给果戈理的一封信》对其观点给予驳斥。 陀思妥耶夫斯基非常喜欢别林斯基这篇文章,并寻找到手抄本在小组上朗读。 1849年4月23日他因牵涉反对沙皇的革命活动而被捕,并于11月16日执行死刑。 在行刑之前的一刻才改判成了流放西伯利亚。 在西伯利亚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变,同时癫痫症发作的也愈发频繁。 1854年他被释放,但是要求必须在西伯利亚服役。 1858年他升为少尉,从此可以有自己的时间来思考与写作。 从假处决事件到西伯利亚服刑这十年时间是他人生主要的转折,他开始反省自己笃信宗教。 也正是在在西伯利亚,他遇到了今后的妻子-玛丽亚·季米特里耶夫娜·伊萨耶娃。

后期创作

1863年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1860年,陀思妥耶夫斯基返回圣彼得堡,次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这部作品可以被看作是他前后期的过渡作品,既有前期的对社会苦难人民的描写,又带有后期的宗教与哲学探讨。 这段时间他文学上有所进展,但生活却连遭打击。 1864年他的妻子和兄长相继逝世,他还需要照顾兄长的家人,这使得他濒临破产。 他希望通过赌博来还清债务,却欠下更多债,整个人陷入消沉之中。

为了躲避债主,他被迫到欧洲避债。 出版商答应给他预付款,但是要求他要在半年内写一部长篇小说。 陀思妥耶夫斯基当时正在写《罪与罚》,没有时间再写一部,但是出于生计只得同意。 1866年他的代表作《罪与罚》出版,为作者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事实上陀思妥耶夫斯基许多世界文学杰作都是先发表于报章文艺副刊,受到俄国人普遍欢迎欲罢不能,再予出版社出版;受欢迎程度达到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口述说话方式,同时说不同三篇小说故事给三位秘书写,堪称文学特技。 而另一部长篇离交稿一个月,还没有写。 在朋友介绍下,他认识了速记学校的高材生安娜,两人高效率的工作,一个月内完成了《赌徒》,于1867年出版。 同年两人结婚,在安娜的鼓励与帮助下,他的生活才开始安定下来。 [7]

1868年他完成了《白痴》。 这部小说中,拿破仑和1812年的卫国战争是重要的背景题材。 在1863年6月17日写给屠格涅夫的信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曾回忆起1812年:那时整个俄罗斯、军队、社会以及全体人民都充满了爱国主义。 这一思想在他的作品中多次重复。 在关于俄罗斯文学的系列文章中作家指出,1812年俄罗斯唯一要做的就是拯救祖国。 1876年四月出版的月刊《作家日记》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借着他所虚构的离奇人物之口把战争当作一件强大的、能够鼓舞和净化人心、团结全社会的现象进行了讴歌:1812年地主和农奴并肩作战,他们相互之间比在村子里、在和平的庄园里时更亲近。 战争给予了大众尊重自己的理由,因此人民也喜欢这场战争。

1872年,完成了《群魔》。 1873年开始他创办“作家日记”期刊,很受欢迎。 1880年他发表了 《卡拉马佐夫兄弟》,这是他后期最重要的作品。

1880年发表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或译《卡拉马助夫兄弟们》),是作者哲学思考的总结。

意外逝世

1881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准备写作《卡拉马佐夫兄弟》第二部。 2月9日他的笔筒掉到地上,滚到柜子底下,他在搬柜子过程中用力过大,结果导致血管破裂,当天去世,弥留前妻子为他朗诵圣经。 葬于圣彼得堡。

世界名著里的绝美文案

世界名著里的绝美文案

世界名著里的绝美文案,能被称为世界名著的书籍都有着一定的内涵,书里面的文字本身就是一个作家精神载体的精髓,里面的文案是令人深省的。 一起来看看世界名著里的绝美文案吧。

世界名著里的绝美文案1

一、少年就是少年,他们看春风不喜,看夏蝉不烦,看秋风不悲,看冬雪不叹,看满身富贵懒察觉,看不公不允敢面对,只因他们是少年。——《少年》

二、我追索人心的深度,却看到了人心的浅薄。——《云雀叫了一整天》

三、希望夏天就是夏天的样子。 对那挡也挡不住的烈日,擦也擦不干的汗水,任何人都无可奈何,所做的只能是拼命地喝水,默默地忍耐。 即便如此,仍然希望夏天就是夏天的样子。 ——《夏天的样子》

四、记得当时年纪小,我爱谈天你爱笑。 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在叫,我们不知怎样困觉了,梦里花儿知多少。 ——《梦里花落知多少》

五、“你是冬夜里的炉火,点点星光,微暖人心。 恰似一盏茶花灯,予以世间芬芳。 ” ——《冬日集》

六、“生活的本质就是苦难,支持我的信念就是,要对得起所经过的这些苦难”——《伪装者》

七、我选择的那一条路,看起来孤独又曲折,没有那么多阳光和雨露,没有那么多欢声和笑语。——《岁月忽已暮》

八、彩云易散琉璃脆,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从来没办法长久。——《佳期如梦之今生今世》

九、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从前慢》

十、我相信自己,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不凋不败,妖冶如火。——《生如夏花》

十一、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 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十一、太阳下山了夜里也有灯打开,你看这世界不坏——《无感》

十二、成长是一种蜕变,失去了旧的,必然因为又来了新的,这就是公平。——《亲爱的三毛》

十三、那些因为缘分而来的东西,终有缘尽而别的时候。——《我的宝贝》

十四、就是时光倒流,生命再一次重演,我选择的仍是这条同样的道路。——《雨季不再来》

十五、人活在世界上,重要的是爱人的能力,而不是被爱。 我们不懂得爱人又如何能被人所爱。 ——《亲爱的三毛》

十六、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三毛

十七、鱼说,你看不到我眼中的泪,因为我在水中。 水说,我能感觉到你的泪,因为你在我心中。 ——《鱼和水的爱恋》

十八、刚刚好,看见你幸福的样子,于是幸福着你的幸福。——《国境以南太阳以西》

十九、在某种情况下,一个人的存在本身就要伤害另一个人。——《国境以南太阳以西》

二十、我们领教了世界是何等凶顽,同时又得知世界也可以变得温存和美好。——《海边的卡夫卡》

世界名著里的绝美文案2

1、神要是公然去跟人作对,那是任何人都难以对付的。 (《荷马史诗》)

2、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哈姆雷特》)

3、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浮士德》)

4、认识自己的无知是认识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 (《随笔集》)

5、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发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无法离开我,就像我现在无法离开你一样。 虽然上帝没有这么做,可我们在精神上依然是平等的。 (《简·爱》)

6、大人都学坏了,上帝正考验他们呢,你还没有受考验,你应当照着孩子的想法生活。 (《童年》)

7、你越没有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地打击人家,人家就怕你。 只能把男男女女当作驿马,把它们骑得筋疲力尽,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你就能达到欲望的最高峰。 (《高老头》)

8、我只想证明一件事,就是,那时魔鬼引诱我,后来又告诉我,说我没有权利走那条路,因为我不过是个虱子,和所有其余的人一样。 (《罪与罚》)

9、你瞧,桑丘·潘沙朋友,那边出现了三十多个大得出奇的巨人。 (《堂·吉诃德》)

10、我并不愿意你受的苦比我受的还大,希斯克利夫。我只愿我们永远不分离:如果我有一句话使你今后难过,想想我在地下也感到一样的难过,看在我自己的份上,饶恕我吧! (《呼啸山庄》)

11、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 (《安娜·卡列尼娜》)

12、唉,奴隶般的意大利,你哀痛之逆旅,你这暴风雨中没有舵手的孤舟,你不再是各省的主妇,而是妓的院! (《神曲》)

13、将感情埋藏得太深有时是件坏事。 如果一个女人掩饰了对自己所爱的男子的感情,她也许就失去了得到他的机会。 (《傲慢与偏见》)

14、钟声又鸣响了……一声又一声,静谧而安详,即使在女人做新娘的那个好月份里,钟声里也总带有秋天的味道。 (《喧嚣与骚动》)

15、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老人与海》)

16、当然,行是行的,这固然很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啊。 (《套中人》)

17、面包!面包!我们要面包! (《萌芽》)

18、我从没有爱过这世界,它对我也一样。 (《拜伦诗选》)

19、爱情应该给人一种自由感,而不是囚禁感。 (《儿子与情人》)

20、暴风雨将要在那一天,甚至把一些槲树吹倒,一些教堂的高塔要倒塌,一些宫殿也将要动摇! (《海涅诗选》)

21、自己的行为最惹人耻笑的人,却永远是最先去说别人坏话的人。 (《伪君子》)

22、这时一种精神上的感慨油然而生,认为人生是由啜泣、抽噎和微笑组成的,而抽噎占了其中绝大部分。(《欧·亨利短篇小说选》)

23、历史喜爱英勇豪迈的事迹,同时也谴责这种事迹所造成的后果。 (《神秘岛》)

24、整个下半天,人都听凭羊脂球去思索。不过本来一直称呼她作“夫人”,现在却简单地称呼她作“小姐”了,谁也不很知道这是为着什么,仿佛她从前在评 价当中爬到了某种地位,现在呢,人都想把她从那种地位拉下一级似的,使她明白自己的地位是尚叩摹?(《莫泊桑短篇小说选》)

25、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诗选》)

26、我明白了,我已经找到了存在的答案,我恶心的答案,我整个生命的答案。 其实,我所理解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归结为荒诞这个根本的东西。 (《恶心》)

27、世界上有这样一些幸福的人,他们把自己的痛苦化作他人的幸福,他们挥泪埋葬了自己在尘世间的希望,它却变成了种子,长出鲜花和香膏,为孤苦伶仃的苦命人医治创伤。(《汤姆叔叔的小屋》)

28、当格里高·萨姆莎从烦躁不安的梦中醒来时,发现他在床上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跳蚤。(《变形记》)

29、当现实折过来严丝合缝地贴在我们长期的梦想上时,它盖住了梦想,与它混为一体,如同两个同样的图形重叠起来合而为一一样。(《追忆似水年华》)

30、人与人之间,最可痛心的事莫过于在你认为理应获得善意和友谊的地方,却遭受了烦扰和损害。(《巨人传》)

31、现在我说的您要特别注意听:在别人心中存在的人,就是这个人的灵魂。 这才是您本身,才是您的意识在一生当中赖以呼吸、营养以至陶醉的东西,这也就是您的灵魂、您的不朽和存在于别人身上的您的生命。 (《日瓦戈医生》)

32、美德犹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培根论说文集》)

33、亲爱的艾妮斯,我出国,为了爱你,我留在国外,为了爱你,我回国,也是为了爱你!(《大卫·科波菲尔》)

34、强迫经常使热恋的人更加铁心,而从来不能叫他们回心转意。(《阴谋与爱情》)

35、在各种事物的常理中,爱情是无法改变和阻挡的`,因为就本性而言,爱只会自行消亡,任何计谋都难以使它逆转。(《十日谈》)

36、只要你是天鹅蛋,就是生在养鸡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安徒生童话》)

37、就投机钻营来说,世故的价值永远是无可比拟的。(《死魂灵》)

38、 谁都可能出个错儿,你在一件事情上越琢磨得多就越容易出错。(《好兵帅克历险记》)

39、我们经历着生活中突然降临的一切,毫无防备,就像演员进入初排。如果生活中的第一次彩排便是生活本身,那生活有什么价值呢?(《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40、他发现了人类行为的一大法则,自己还不知道--那就是,为了要使一个大人或小孩极想干某样事情,只需要设法把那件事情弄得不易到手就行了。(《汤姆·索亚历险记》)

世界名著里的绝美文案3

精选世界名著摘抄及赏析

1、《繁星》

阳光空进石隙里,和极小的刺果说:“借我的力量伸出头来罢,解放了你幽囚的自己!”树干儿穿出来了,坚固的盘石,裂成两半了。

赏析:在第二句中作者(冰心老先生)以极小的刺果为主人公,后来刺果借助阳光的力量伴随着自己的信心解放了自己的幽囚;因为借助阳光的力量和坚定胜利的信力,刺果最终穿出来了,坚固的岩石(盘石)被裂成两半了。 本篇这首诗中写出刺果坚定的信念,欲话说得好正定胜邪。

2、《老人与海》

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至今已去了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逮住。

赏析:吸引人的悬念。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一开始就设了两个悬念:老人一连84天一条鱼也没捉到,他准备第85天继续捕鱼,他很背运(孩子的父母这样看他),那么,他能否捕倒一条大鱼?老人在感到他的力气可能不支的情况下,认为自己有信心有诀窍,认为像他这样一个“古怪”的老头子会做好一切的,那么,他有什么样的信心和诀窍?他的“古怪”又表现在哪里呢?这是读者迫切想要知道的,这股巨大的吸引力牢牢牵着你去寻找你所想知道的一切,最后读完作品才会得到比较圆满的答案。

3、《格列佛游记》

你已十分清楚地证明:无知、懒散和腐化有时也许正是做一个立法者所必备的唯一条件;那些有兴趣、有能力曲解、混淆和逃避法律的人,才能最好地解释、说明和应用法律。 我想你们有几条规章制度原本还是可行的,可是那一半已被废除了,剩下的全被腐败所玷污。

从你所说的一切来看,在你们那儿,获取任何职位似乎都不需要有一点道德,更不用说要有什么美德才能封爵了。 教士地位升迁不是因为其虔诚或博学;军人晋级不是因为其品行或勇武;法官高升不是因为其廉洁公正;议会议员也不是因为其爱国,国家参政大臣也不是因为其智慧而分别得到升迁。 至于你呢,”

国王接着说,“你生命的大半时间一直在旅行,我很希望你到现在为止还未沾染上你那个国家的许多罪恶。

但是,根据你自己的叙述以及我费了好大的劲才从你口里挤出的回答来看,我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你的同胞中,大部分人是大自然从古到今容忍在地面上爬行的小小害虫中最有毒害的一类。”

赏析:通过大人国国王对格列佛引以为荣的英国选举制度、议会制度以及种种政教措施所进行的尖锐的抨击,对英国各种制度及政教措施表示了怀疑和否定。

4、《绿屋的安妮》

11岁的孤儿安妮被错送到住在绿屋的一对夫妇家,因为安妮的可爱,那对夫妇收留了安妮。于是绿屋的安妮上学了,发生了许多让人又可气又可笑的故事……

赏析:看完了这本书,我不又喜欢上了安妮这个人物形象,她活泼、大胆、可爱、聪明、善良,最重要的是她极富想象力,乐观极了,在她眼里,什么都是美好的。 她爱说话,中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我倒希望和她交朋友,有她在我永远都不会寂寞了。 我希望能做个像安妮一样的女孩,讨人喜欢的可爱女孩。 因为女孩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5、《钢铁是怎么样练成的》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要抓紧时间赶快生活,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疾病,或者一个意外的悲惨事件,都会使生命中断。

赏析:这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著名段落。 保尔以为负伤而难以参加工作,伤愈之时,他在街上漫步,走到烈士墓附近,保尔十分悲痛。 这是著名的独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前进。 它从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人生观的角度阐述了人生的意义在何处。 有反应了保尔因伤而产生出无法为人民奉献的失望心情。 保尔因而产生要珍惜时光,赶快生活的思想。

6、《老人与海》

一个鱼食送下四十英寸的深处,第二个鱼食送下七十五英寸的深处,第三个和第四个鱼使分别送到了大海下面一百英寸和一百二十五英寸的地方去了。

赏析:《老人与海》产生的视觉形象,画面感很强,这与作者应用部分电影化手法是分不开的。 作品一开始就使用了特写镜头,对帆和老人的面部做了展示。 近景在老人下鱼食的细节上体现最为充分:一个一个放钓丝的动作那么仔细、真切。

7、《格列佛游记》

一个党叫做特莱姆克三,一个党叫做斯莱姆克三,区别就在于一个党的鞋跟高些,另一个党的鞋跟低些。 事实上,据说高跟党最合古法,但不论怎样,皇帝却决意一切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只起用低跟党人。

这一点你是一定觉察得到的,皇帝的鞋跟就特别得低,和朝廷中任何一位官员比,他的鞋跟至少要低一‘都尔’(‘都尔’是一种长度,约等于十四分之一英寸)。 两党间积怨极深,从不在一块儿吃喝或谈话。

赏析:本段所描绘的小人国的情景乃是大英帝国的缩影。英国国内托利党和辉格党常年无聊的斗争!

8、《没有了爱,世界就成了荒野》

我发现了“爱”会让人笑;“爱”会让人哭;“爱”会让人烦……人所有的喜怒哀乐都是来自与“爱”,但是“爱”却令人无法抗拒,令人无法放弃。

赏析:如果,这个世界充满爱,那每个人的脸上就会只剩下笑容;如果,这个世界没有爱,那每个人的脸上就会只剩下悔恨的泪。 在这两者之间,你会选择哪一个呢?如果选择前者,那世界便会“欢迎你”,如果选择后者,那世界便会“远离你”!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

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赏析:初一时就背过的文章,当时觉得索然无味, 现在读一读倒觉得乐在其中。 首先两个“不必说”勾起读者兴趣,“单是”更引人入胜。 两个“不必”本已情趣盎然,可见那“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更是其乐无穷啊!还有后面的“油蛉”“蟋蟀”等等同样也富有丰富的童年乐趣。

10、《朝花夕拾》

我们现在走的是一条狭窄险阻的小路,左面是一个广漠无际的泥潭,右面也是一片广漠无际的浮砂,前面是遥遥茫茫荫在薄雾的里面的目的地。

赏析:这是鲁迅先生写的乡下人不可能做到的事。 我很喜欢这句话,他对当时乡下人的生活理念用深刻而美好的语言描绘得淋漓尽致。 鲁迅认为乡下人不会写出这种“热昏似的妙语”,也写出了当时乡下人的素质低下,为后文写活无常作铺垫。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25995.html
为何风靡全球 艾米丽在巴黎 马克龙夫妇也爱追的肥皂剧
5年期以上LPR调降25基点 降息!10月1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