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是假的 运20向加沙空投物资 视频搬运的是美国C

近一段时间里,某些网络视频声称“我国使用运-20向加沙地区运输并空投物资”,这说明了什么呢?

这说明了这些视频“发明”者们,连最基本的军事装备常识都没有。

首先说明一点,我国是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向加沙地区进行人道主义援助最为积极的国家之一,但我国从来都没有在加沙进行过物资空投。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直接动用军事力量进行人道主义救援可能引发的国际社会反应、远程空运能输送的物资规模有限、运输机需要经由第三国领空必须进行军事外交协调、机组人员长途飞行的补给休整等等,但归根到底最主要的问题还是空投物资的效率问题:从西方国家在加沙进行的人道主义物资空投实际情况来看,其效果欠佳,不但空投物资数量难以满足需求、空投时容易导致物资破损或投放到难以被当地人捡拾的区域,甚至有过以军事先测算好空投物资着陆点后对捡拾物资的加沙居民开火的恶劣记录。因此,我国对加沙地区的人道主义物资援助以运输到第三国后通过陆路通道入境为主,这一点在官方消息中也能得到证实。

再说回视频中的所谓“运-20”。识别外形接近的航空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确实是个麻烦事,尤其是当代大型军用运输机都采用雪茄形机身+上单翼+T形尾翼+四台涡扇发动机,要是比较清晰的照片还能识别特征,而视频中往往图像相对模糊。

要命的是,运-20和C-17不但都有上述特征,而且其尾翼还都是典型的“麦道式”(不熟悉飞机设计的朋友可以去找一些麦道生产的不同型号的运输机和客机照片,然后看看其垂尾有多么相似),这就更容易让人迷惑了。比如这张视频截图里的运输机,到底是运-20,还是C-17?

答案是:这是一架C-17运输机。看看下面这张运-20与C-17的合影,就不难看出两者的区别:运-20相比于C-17,其机翼之前部分的机身更类似于圆台形,而C-17更接近圆柱形;运-20的发动机短舱通过桁架与机翼连接,而C-17的发动机短舱则直接接驳于机翼下表面;C-17的机翼翼梢有向上折起的翼尖小翼,而运-20没有。

这张截图中的运输机发动机短舱很明显与机翼没有间隔,而翼尖小翼也很清楚,所以这是一架不折不扣的C-17。看来,视频“发明者”们连这种最基本的识别特征都没搞清楚,相关知识是需要好好补补课咯。

如果这些特征还是没法记清楚,其实还有更简单的办法:看机体上面的标识就能确定身份。目前全球范围内有多个国家装备C-17,而运-20还只有中国空军装备,因此如果机体上出现了明显不是我军标识的符号,那它一定不是运-20。

比如下面这个视频截图,该机垂尾上的黑白旗帜图案和机身上的黑白同心圆图案,明显与我军航空器的标识不符,因此可以判断它不是运-20而是C-17。说到这里来个无奖竞猜,你知道这架C-17是哪个国家的吗?(答案在文章末尾揭晓)

所以,虽然我国目前积极参与向加沙地区输送人道主义物资的工作、而且我军拥有规模和质量都不错的大型运输机队伍,但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我国都既没有使用军用运输机向加沙空投物资的必要、也不会采用这种吸引眼球的效应远比为加沙人民雪中送炭更甚的做法,把视频资料里的C-17误认为运-20也只能说是某些视频“发明者”们既不了解我国在巴以冲突中的立场和实际行动、也对我国军事装备缺乏了解和认识。网络鱼龙混杂,真假消息难辨,各位看官老爷们再看到一些缺乏官方证实的消息时,可得多个心眼。

*竞猜答案:这是一架阿联酋空军的C-17运输机。有意思的是,这架飞机其实还来过我国大连。


物流行业的好处何在?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物流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 国民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物流增加值增长继续快于服务业的发展速度,现代物流已经成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 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略有降低。 另一方面,物流发展水平仍相对落后,社会流通缓慢,效率偏低,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一、现代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一)社会物流需求高速增长,国民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存度进一步提升2004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贸易的高速增长,形成了对社会物流需求的高速增长。 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测算,200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38.4万亿元,同比增长29.9%(按现价计算,下同),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 GDP总量与物流总额相比的物流需求系数为2.8,这说明我国每单位GDP产出需要2.8个单位的物流总额来支持。 这一系数明显高于“八五”时期平均1.6,“九五”时期平均1.7的水平。 从社会物流需求比重看,2004年,工业品物流总额为32.5万亿元,同比增长30.2%,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高达84.6%。 反映出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基本特征。 (二)社会物流总成本规模继续扩大,占GDP的比重不断降低200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成本为亿元,同比增长16.6%,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 其中,运输成本为亿元,同比增长18%,增幅比上年同期扩大3.5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成本的比重为57%;保管成本为8467亿元,同比增长14.8%,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成本的比重为29%;管理成本为4089亿元,同比增长14.5%,增幅比上年同期扩大7.2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成本的比重为14%。 2004年,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1.3%,比上年降低0.1个百分点,比1991年降低2.7百分点。 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1991-2004年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比重情况年份 社会物流总成本1991 24. 23. 22. 22. 22. 22. 22. 21. 21. 21. 21. 21. 21. 21.3(三)物流业增加值稳步上升2004年,随着物流需求规模的高速增长,国内物流业实现增加值8459亿元,同比增长8.4%(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 物流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快于整个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的速度。 物流增加值占整个服务业增加值的19.5%。 发展现代物流已经成为加快服务业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的主要途径。 (四)现代物流方式得到迅速发展2004年,物流配送,流通加工,分拣包装等新兴的物流服务业务增加值增长15%,明显高于物流服务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长速度。 这些新兴物流服务业务虽然规模还较小,但代表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方向。 据我们了解一些传统的物资流通企业,已经改变过去单一的经营模式,正在迅速向物流配送,包装加工等现代物流业务拓展。 如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2004年的物流配送业务收入增长了19%,加工业务收入增长一倍,是各项业务收入中增长最快的。 这些新兴物流服务业务迅速增长,推动了物流服务功能迅速提升,也迅速扩大了物流市场规模。 在传统的运输服务中,多式联运的比重在不断扩大。 (五)物流用固定资产投资加速2004年,国内物流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7283亿元,同比增长24.3%,增幅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其中主要是用于交通运输业投资,达到6039亿元,占物流用固定资产总投资的82.9%,同比增长23.3%,增幅比上年提高13.8个百分点。 也是近6年来增幅最高的年份。 这对于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的局面将起到积极作用。 仓储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43亿元,同比增长12.3%,增幅比上年回落18.4个百分点;批发业物流用固定资产投资额为830亿元,同比增长39.7%,增幅比上年提高13.8个百分点;配送、加工、包装业物流用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4亿元,同比增长17.3%;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7亿元,同比增长18.3%。 (六)社会物流快速发展推动我国流通加快,效率提高据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2004年工业企业流动资产年周转次数由上年的2次提高到2.1次,提高0.1次,周转速度加快5%;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对全国50家重点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统计,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次数由上年的2.3次提高到2.6次,提高了0.3次,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加快了13%,商品库存周转期由上年的29.3天缩短到28天,缩短了1.3天,商品库存周转速度加快了4.4%。 据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对其分布在全国20个省会城市的40个仓库和中国物资储运协会10个仓库的统计,2004年库存货物平均周转次数为13.6次,比上年的周转次数加快3次。 说明我国现代物流发展,推动流通效率显著提高。 二、物流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004年,我国社会物流虽然有了快速发展,但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相比,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物流“瓶颈”制约现象突出2004年,我们测算的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率如剔除价格因素,需要运输的实物量增长在20%左右。 而实际完成的货运总量只增长了10.6%,与需求增幅之间至少存在9个百分点的差距。 而这又集中体现在铁路运力偏紧和沿海水路运力偏紧与港口疏运能力不足。 2004年煤炭、石油、焦炭、金属矿石、钢铁及有色金属、水泥等大宗基础原材料新资源总量高达52亿吨,增幅高达44.5%,这些产品通过铁路运输不到16亿吨,只增长10.1%。 其他部分只能通过公路、水路运输解决,既增大了物流成本,也由于运输批量小,速度慢,造成运力紧张的局势。 2004年港口接卸进口铁矿石2亿吨,同比增长38%,由于疏运能力不配套,疏运困难,7月份全国主要港口铁矿石港存达到3400万吨,同比增长了146%,年末仍高达2400万吨。 (二)社会物流依然粗放2004年,我国的货运总量为161亿吨,货物价值总额为38.4万亿元,货运平均价值为2384元人民币/吨。 据美国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美国国内货运总量为115.7亿吨,运输的货物价值总额为亿美元,货运平均价值为733美元/吨。 约合6060元人民币/吨,是我国的3倍。 我国的运输总量比美国大,而运输价值量却只有美国的40%。 这说明在粗放型经济条件下,物流的对象主要是附加值低的产品,对物流需求大,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也使得物流活动还处于低水平、粗放的阶段,很难适应目前多品种,多批次,少批量的流通方式的变化。 (三)物流综合协调的能力薄弱我们认为当前我国物流水平落后的主要矛盾不在于物流设备的落后,即所谓的“硬缺口”,而在于物流综合协调能力薄弱。 一是缺乏全国的物流规划,社会物流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无序状态。 二是管理分割,难以协调。 三是物流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低,造成物流效率低下,资源闲置较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物流设施投入再多,也难以解决问题,反而造成大量闲置。 (四)物流组织管理水平落后,也反映在企业物流经营方面从物流成本构成的差距,可以看出,我国与美国相比,差距最大的在于物流的组织管理水平。 我国物流管理成本占总成本的14%,美国只有3.8%。 反映出我国无论社会物流专业化水平、还是社会物流组织能力和物流管理水平都很低。 总之,2004年我国物流发展继续加速,但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而且差距越来越大。 发展现代物流已经成为加快流通速度,提高经济效率,缓解煤电油运紧张局面的当务之急。

甲乙丙三人要搬运A.B两堆货物,B堆货物是A对货物的5分之4倍,若单独一人去运A货物甲20小时运完乙24小时运

8.4小时解!设丙帮甲x 小时,Y小时后丙帮甲,A为1则B为4/5由题可知甲乙丙效率为1/20;1/24;1/30则Y/20 (1/20 1/30)x=1(1/24 1/30)Y x/24=4/5 =>3Y 5X=60(1)9Y 5x=96 (2)由(2)式减去(1)式,得 6Y=36 Y=6,代入(1)式得 x=8.4

一堆货 甲与乙搬运需15小时 乙与丙搬运需20小时 甲与丙搬运需12小时 若甲乙丙一起搬运需用多少小时

把整个货看作“1”。 则甲与乙搬运每小时运1/15;乙与丙搬运每小时运1/20;甲与丙搬运每小时运1/12;1/15+1/20+1/12=(4+3+5)/60=12/60=1/5;1/5表示感谢2个甲乙丙搬运这批货,每小时可搬货的1/5;那么一个甲乙丙搬这批货每小时可搬货的(1/5)/2=1/10。 所以若甲乙丙一起搬运需用1/(1/10)=10小时。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26239.html
当地回应 正追缴资金 公司资本千万 住廉租房 老总却吃低保
为何没有刮到鼓浪屿 厦门 旅游品质年 行动的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