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 榨取与国家的兴衰

*本文为「搜狐文化」原创内容

作者:自在

有一本书最近很火热,被称为当代的《国富论》。

是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合著的《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两位作者也是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

[美] 德隆·阿西莫格鲁 / 詹姆斯·A·罗宾逊 著 李增刚 译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6

书里用一个很简洁的理论模型回答了贫富根源的问题。他们认为呢,制度决定了一个国家是成功还是失败,是富裕还是贫穷。他们又把制度细分成两大类型:一类是包容型,另一类是榨取型。

榨取型制度比较类似独裁统治,人民没有选择的自由,没有私有产权的保护、没有法制,劳动力也没有积极性,可能会有短暂的繁荣,但注定衰败走向贫穷。

相反,包容型制度能包容所有的人来参与经济发展,对那些榨取他人果实的人加以限制,有良性的激励和保护,因此会有源源不断的财富积累,带来持续的繁荣和增长。

制度对国家很重要,这已经被广泛论证且形成共识了。在读的过程中,我更好奇的问题是:

1. 包容性制度是怎么产生的呢?

2. 既然包容性制度那么好,能带来富裕,为什么有些国家不选择呢?

3. 建立起包容性制度国家就能繁荣吗,现在的国家还有没有可能变富?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克洛夫这样评价这本书:多年前苏格兰哲学家写了一部关于国家为什么兴衰的著作——《国富论》,现在仍然被广泛阅读。如今,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具有同样的敏锐力和同样宽广的历史视角,重新解决了我们自己时代的相同的问题,这就是《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新制度经济学: 目前学界解释经济发展和工业革命最流行的理论,经济发展成功与失败的秘诀很简单,即好的政治制度。在经济学关于国家间贫富不均的探索中,新制度经济学引入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力图将制度理论整合到经济学之中。

三位经济学家德隆·阿西莫格鲁、西蒙·约翰逊、詹姆斯·A·罗宾逊因为 “用制度来解释穷富的巨大差距和不同的增长模式” 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本书通过宏大的叙事和简洁的理论框架来解答国家间贫富差距的根源问题。其核心论点是“制度决定论”即国家的兴衰取决于其是“包容型”还是“汲取型”制度,认为制度类型决定了国家的经济命运,有比较浓厚的新制度经济学和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色彩。

什么决定了国家的成功或失败?

1. 一些常见的观点

作者认为上述理论假说没能解释世界繁荣的根源,这本书的目的是呈现不同类型的政策和社会安排如何影响了经济与行为,而这是政治学的过程。

2. 制度决定论

德隆·阿西莫格鲁、詹姆斯·A·罗宾逊认为: 制度决定国家成败 ,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决定了一个国家是走向繁荣还是趋于衰败。

【例子:这本书一开始,就讲述了一个小镇诺加利斯的故事。诺加利斯地跨两个国家,被一道栅栏隔开,北边属于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南边属于墨西哥。虽然边界线两边的人、地理、文化背景都一样,但是经过最近两三百年的发展,几英尺之遥的邻居,情况却全然不同。一个很繁荣,一个却还是处在贫困之中。】

【南北朝鲜的经济对比:经典夜晚卫星图】

3. 两大类型制度

【崛起靠民主、自由和人权?预言失败的埃及,埃及从1820年左右就开始尝试模仿英国的工业革命,到目前还没有成功】

汲取性政治制度: 人民没有表决权和决策权,没有选择的自由,制度成为从多数人那里攫取资源输送给少数人的工具(独裁专制)

汲取性经济制度: 垄断、专卖、市场控制,没有有私有产权保护,没有法制,没有劳动和积累财富的积极性,不会创新发明,因此意味着贫穷。(赤贫刚果)

汲取性经济制度带来的增长: 苏联的计划经济和工业化,运用国家的力量把资源从使用效率不高的农业转移到工业领域

允许某种程度的/不完全的包容性经济制度: 韩国朴正熙带领的韩国快速工业化

包容性政治制度+汲取性经济制度(不存在)

汲取性政治制度+包容性经济制度(不长久)

类比阅读

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他分析大型社会工程失败的背后,其中两个关键因素:一个独裁主义的国家和一个软弱的公民社会。类似这里的榨取型制度。

制度怎么形成的?

为什么有些国家建立起了包容性,有些建立起汲取性制度?

既然包容性制度能促进富裕,为什么有些国家/社会不选择?

难道不是每个公民、每个政治人物、甚至每个剥削人民的独裁者,都希望让自己的国家尽可能富裕吗?

1. 历史演变的偶然性

光荣革命建立起包容性政治制度,为工业革命后包容性经济制度打下基础

关键节点“失之毫厘 谬以千里”: 17世纪英国专制主义走向衰落,西班牙的专制主义却日渐强盛。分化的差异告诉我们,尽管新机会创造了新的关键节点,但不同的制度基础会将这些节点引向不同的方向(最初差异/微小差异很重要,类似人们常说的给你这个机会能不能接得住)

不是所有的关键节点都会导致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先例,在革命或激进运动之后,结果不过是一个暴君被另一个暴君取代

2. 不被选择的富裕

包容性制度在创造经济进步的同时,也是一个转型和动荡的过程,可能造成 收入与权力再分配 ,这是独裁者和喜好掠夺的其他有权力的人不愿意看到的

【刚果1965-1997年约瑟夫·蒙博托统治时期,人民非常贫穷,但其身边的精英们却富的惊人】

【例:地主贵族对工业化的反对,手工技术被机器取代的工匠也反对工业普及;凯伊发明飞梭,其房子却被卢德派人士焚烧等】

一方面,有权力的群体不一定愿意建立促进经济成长的政治制度,更不会主动改变,因为这会稀释他们的政治权力;另一方面,他们又会利用权力建立他们偏好的经济制度。

转变的唯一药方:迫使菁英建立更多元化的制度(寻求意外事件)

一些批判讨论/悬而未决的问题(有了好制度一定能成功吗)

1. 框架的解释力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保持政治集中的情况下实现的,这与“包容性”制度的定义并不完全契合。如何在这样一个并不符合包容性定义的制度下实现巨大的经济成功?

书中回应:汲取性制度也能促进经济增长但不可持续,持续是多久?标准由谁确定?

不难看出,作者是自由民主政治和自由市场经济的信徒

2. 制度决定论的神话

制度决定一切的说法在社会上非常流行,因其逻辑简单粗暴,极易接受理解,“某某制度能解决某某问题”,“某某制度将保证美好未来”,这类的制度神话很有吸引力。

【例:英国的工业革命期间,新兴的工厂制度和劳工关系迫使社会从封建制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型,以更好地支持工业化的生产方式。】

3. 汲取性制度如何转向包容性制度?

总而言之,这本书更多是关于“国家为什么失败”,至于“国家怎么成功”,作者提供了一个可能思路但显然不是唯一的标准答案。


有关于礼仪、竞争和合作、包容、诚信的故事或资料

关于礼仪的故事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 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 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 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 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 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 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 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 ”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 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衡粗肢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 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 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咐世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 ”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 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 ”老人说完就走了。 程门立雪的典故“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 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 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 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 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 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欲不言不动,不予理睬。 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 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萝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 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 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 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 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形容尊敬老师,诚恳求教,人们就往往引用这个典故和这句成语文明礼仪故事1. 诚信知礼--燕昭王求贤打从孟尝君被撤了相位以后,齐闵王又和楚、魏两国灭了宋国,更加骄横起来。 他一心想兼并列国,自己来当天子。 这一来,列国诸侯对他都不满意;特别是齐国北面的燕国,受到齐国的欺负,更想找机会报仇。 燕国本来也是个大国。 后来传到燕王哙(音kuài)手里,听信了坏人的主意,竟学起传说中尧舜让位的办法来,把王位让给了相国子之。 燕国将军和太子平进攻子之,燕国发生大乱。 齐国借平定燕国内乱的名义,打进燕国,燕国差点被灭掉。 后来燕国军民把太子平立为国君,奋起反抗,把齐国军队赶了出去。 太子平即位,就是燕昭王。 他立志使燕国强大起来,下决心物色治国的人才,可是没找到合适的人。 有人提醒他,老臣郭隗(音wěi)挺有见识,不如凳模去找他商量一下。 燕昭王亲自登门拜访郭隗,对郭隗说:“齐国趁我们国家内乱侵略我们,这个耻辱我是忘不了的。 但是现在燕国国力弱小,还不能报这个仇。 要是有个贤人来帮助我报仇雪耻,我宁愿伺候他。 您能不能推荐这样的人才呢?”郭隗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沉思了一下说:“要推荐现成的人才,我也说不上,请允许我先说个故事吧。 ”接着,他就说了个故事:古时候,有个国君,最爱千里马。 他派人到处寻找,找了三年都没找到。 有个侍臣打听到远处某个地方有一匹名贵的千里马,就跟国君说,只要给他一千两金子,准能把千里马买回来。 那个国君挺高兴,就派侍臣带了一千两金子去买。 没料到侍臣到了那里,千里马已经害病死了。 侍臣想,空着双手回去不好交代,就把带去的金子拿出一半,把马骨买了回来。 侍臣把马骨献给国君,国君大发雷霆,说:“我要你买的是活马,谁叫你花了钱把没用的马骨买回来?”侍臣不慌不忙地说:“人家听说你肯花钱买死马,还怕没有人把活马送上来?”国君将信将疑,也不再责备侍臣。 这个消息一传开,大家都认为那位国君真爱惜千里马。 不出一年,果然从四面八方送来了好几匹千里马。 郭隗说完这个故事,说:“大王一定要征求贤才,就不妨把我当马骨来试一试吧。 ”燕昭王听了大受启发,回去以后,马上派人造了一座很精致的房子给郭隗住,还拜郭隗做老师。 各国有才干的人听到燕昭王这样真心实意招请人才,纷纷赶到燕国来求见。 其中最出名的是赵国人乐毅。 燕昭王拜乐毅为亚卿,请他整顿国务。 竞争的故事东街村是个偏远山村,和其他农村相比无疑也是个标准的农村。 现如今,村子里若谁家的孩子还在读书,那真的算成了件愁事。 考上大学还算还,若考不上的话,单不说街坊邻居们的议论,就是孩子自己的出路也真的成了个大问题。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村里的孩子大都读完初中就都去外地打工挣钱了,几年下来也个个都挣了个腰满股满,又是盖房又是娶媳妇儿。 这一切张老汉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想当年张老汉学习成绩优秀,若不是因为家里穷的叮当响,说不定这会自己就不用在面朝黄土,背朝天了。 可为难的是如今三个孩子都在读书,说实话,要他们不上学也学街坊邻居孩子出去打工,张老汉的确有些不忍。 这一夜,张老汉彻夜未眠,一根根抽着烟,思索着孩子将来的出路。 现在的大学一年学费就要好几万,何况自己又有三个孩子?就这几亩薄田能撑住吗?一家五口人现在还住着几间破房,街坊邻居会怎么看自己呢?可如果不争一口气的话,我张老汉就是到了那边也无脸见列祖列宗啊!于是村民们的议论开始了,街坊们早上还没起来,张老汉已经下地去了;街坊们中午吃过饭打麻将时,张老汉背着锄头回来了;街坊们晚上十一点玩够了,张老汉家才吃晚饭,街坊们常常聚在一起聊家常。 谁家的媳妇儿怎么怎么会吃,谁家的孩子一个月挣多少钱,谁家的房子装修的怎么怎么好……至于一提起张老汉,众人无疑会说,他们家除了几间破房还能有什么出息?两年后张老汉的大儿子考上了大学,张老汉东拼西凑送走了大儿子;三年后,张老汉的二儿子考上了大学,张老汉同样东借西凑送走了二儿子。 一年后,三儿子也考上了大学,这可把张老汉个愁坏了,现如今已经有几万块的外债了,真的可以说把亲戚家都给借怕了,何况自己就这几亩薄田,这得还到猴年马月?正发愁之季,张老汉的大儿子带着女朋友回来了,因为发表论文获奖的缘故,一口气拿回来十万块,可把张老汉给乐坏了,自己一辈子也挣不了这么多钱,逢人就说我们家大儿子不费劲就给老爹拿回来十万块。 街坊邻居也是吃惊之余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 用他们的话说:难道这乌鸡真能变凤凰?两年后张老汉的大儿子考上了博士,二儿子考上了研究生,三儿子则被保送出了国……张老汉依旧早出晚归,用他的话说,人老了不能忘本,真没想到就这几亩薄田还真能够种出个瓜来!张老汉曾意味深长地对街坊们说,我就相信这学问能改变命运,以前你们看扁我也就罢了,但可不能耽误了下一代呀!当初我就是憋着劲要跟你们争一把,人富了可不能脑子发热学会享受了。 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啊!几年后因为街坊打工者所在单位效益不好,都纷纷又回到了山村,令他们震惊的是张老汉家依然住着几间破房,不同的是不时从院内传来小孩子的嬉戏声和大人们的阵阵笑声………合作的故事在十四、十五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时候,产生了一种称为包买主的生产方式,它是将生产资料分配给多个手工业者,通过他们的共同合作来完成生产任务。 这也许就是现代商业合作的雏形了吧。 而在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的今天,合作重新被人们所重视,它不在只是一种商业运营方式,而逐渐变为一种精神,成了推动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巨大动力。 合作无处不在。 便是在自然界中,人们也不难发现合作的身影。 在不大的蚂蚁家族中,有着复杂却又严格的分工。 工蚁负责探路和寻找食物,兵蚁肩负蚁巢的安全保障,蚁后则生育后代,还有的哺养后代。 每一个成员既不多做也不少做,缺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行。 蚂蚁家族正是凭借每一个成员的合作精神,才能生存下去。 世界著名飞机协和客机的生产正是通过合作分工完成的。 它的每一个部件,大到机翼,小到起落架上的一颗螺丝,都是由不同国家的专业部门分别制造的。 最后再将不同的部件组装,一架协和机才算上了天。 合作真的融入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合作源于信任。 在现金诸多的国际组织与团体中,其实都是以合作为基础的,而这样的合作正是建立在各国间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 合作是需要不同的个体共同完成的,而且是需要默契的。 如果个体间缺乏充分的信任,就不会有默契,合作也就不可能成功。 譬如世界贸易组织中关于定期汇报签约国财政状况的规则,倘若签约一方为了保留实力而虚报少报相关数据,那么,这种不信任的行为必然会导致合作的失败。 因此,不难看出,缺少诚意和信任的合作毫无存在的价值。 合作就是力量。 如果仅让你用一支筷子吃反,它几乎连块肉都夹不起来,而用一双筷子,结果就会截然相反。 可见,只有合作才能发挥个体不具有的力量,才能拥有大于个体的力量。 正如当年诸葛亮指挥蜀军大败曹兵的战役,大多是以少胜多。 而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诸葛亮清楚地知道,只有合作才具有无穷的力量。 合作的确是一种精神,它源于信任,且无处不在,更重要的是这种精神是难以估量的。 这个时代呼唤许多精神,而合作精神将永远是推动时代前进的不竭动力。 [评语]这篇议论文先分论(合作无处不在——合作源于信任——合作就是力量)后总论(最后一段),结构清晰,中心明确。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轨迹中,悟出合作精神对当代社会的特殊意义(第二、五段)。 当然,本文也有值得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如“合作无处不在”这一段中的例子宜取材于人类社会。 但总的来说,本文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合作江苏 孙晔星期一的语文课上,老师让我们以《张衡传》为题,四人合作出一套古文题,三天后交稿。 星期二 距交稿三天合作,合作,老师每次布置都说“合作”,但每个成功的范例都在考场上。 这次合作不在“天时地利”,恐难成功。 我们小组的四人一“相聚”,肖便嚷了起来:“哎呀,这么艰巨的工作还是吴来干。 ”我在一边做“指导”:“不不不,让马干,她语文好,字写得又漂亮,我嘛在后面指导肖,并给予你们以精神上的支持。 ”“我更不行了,还是你来。 ”“不不,你来!”“你来,你来!”“啊——”我头都快炸了。 “每次都推三阻四的,不如这样,这次我们每人都出,谁也别偷懒,然后,我们选一份最好的交上去。 ”大家点头默许了。 星期三 距交稿还有两天一大早,大家又集合起来,拿出各自的题,互相传阅、讨论。 “哦,肖,看不出来,这些题竟出自你的笔下。 ”“哈,当然,昨天我可花了一整晚,查《古汉语辞典》,紧跟高考形势,这套题可以说是专家级的。 来来,让我看一下吴的。 呦,不错嘛,最后一道文意理解题更是绝了。 ”看样子,每人都在这套题上下了工夫,题目各有千秋,难分仲伯。 “我们把各自的题合在一起吧。 ”“有道理,肖第一道题出得很好,但A项得改一下。 ”“最后一道题就用吴的。 ”“好。 ”星期四 仅剩一天试卷的雏形已经形成,马自告奋勇地担起了誊写工作。 “太棒了,署上大名就大功告成了。 ”“但……谁来当组长呢?”大家都沉默了。 没想到我们竟遇上了比出题还困难的时刻。 当上小组长好啊,不但可以坐在那儿什么事都不干,还可以理直气壮地指挥人,事做成了,还有老师表扬,这等好事谁不想?当上组长的不负责任,当不上组长的更不想负责。 “我不当,还是你们三个中选一个吧。 ”“干吗?”“这次我觉得我们真正合作了一次,我做的工作与你们比起来真是微不足道。 我只想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可不想最后的时候闹出不愉快来。 ”“是啊,这事不说我都忘了,算了,我也不争了。 ”马也退了下来。 “就是嘛,组长有什么好争的。 ”我与肖都笑了起来。 “合作就是合作,大家各负其责,各尽其职。 我们要的是默契,而不是组长。 ”“哗——”一支圆珠笔飞快地在纸上划过。 署谁的名,已经无关紧要。 [评语]这篇记叙文以近乎日记体的形式,叙述了一次四人合作命题的过程。 文中的对话是典型的中学生的语言,很真实,很亲切。 “我们要的是默契,而不是组长”,以及文末的一句话,使全文的主旨得到了升华。 共撑一片天广东 梁蝶艳有一天,天上发生了混战。 东方佛主、西方上帝和真神安拉在会上讨论各自重要性的时候起了争执,久争不下,于是就打了起来。 佛主用浑厚的声音嚷道:“我位居东方,信徒最多,我的重要性最大。 ”上帝不以为然,首先反对,说:“信徒多并不代表什么,我的信徒范围最广,遍布世界各地,我的作用比你大。 ”安拉也很不满,扬声道:“崇拜应该论心。 我的崇拜者最虔诚。 我在人们心目中最重要。 ”于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路神仙各持一方,争得天昏地暗、地动潮涌、电闪雷轰。 人不堪忍受,就派了个白胡子智慧老者上天调停。 老者说:“你们在人们心目中都是很伟大的。 你们在我们心目中共同撑起一片天,世界的和平安定是你们共同的功劳,少一个都不行啊!”三神被捧得昏昏然,虽然有点不以为然,却也不便再发作,于是憋着气,拍拍屁股,走了。 没料到,不久之后,地面也掀起了一场大波。 做官的、做买卖的、工人、农民……好多种不同职业的人也都走到一块,争论各自的重要性。 胖胖的商人摸着圆滚的肚皮,首先发言了:“要说当今世界啊,发展首推经济,经济发展了社会才发展嘛。 现在的市场经济是我们促使流畅的啊。 若论重要性嘛,我们商人……”脾气急躁的工人受不了商人那冗长的论调,不等他说完,就涨着黝黑的脸冲着商人嚷道:“你们商人买的是啥,卖的又是啥?如果我们不把它生产出来,你们流通啥呢?”企业家一听,翘着小胡子,也来劲; :“工人作用大啊!而我们负责组织,管理他们,作用更大!”科学家挺着瘦长的身躯,站了起来:“知识推动发展,发展首推科技。 我们就是社会发展的领航人。 ”企业家一时语塞,突然看见旁边也欲发言的教师,笑了,小胡子一翘一翘的。 他推了推教师,高声说道:“知识重要啊!可如果没有知识的传播者,我想也就没有了科学家啊。 ”教师被推了一把,顺势站了起来,腼腆地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说道:“我觉得教师事业是最重要的。 知识需要一代代的传递积累,没有教师是不行的。 ”同样也架着眼镜的文学家受过老师的栽培,虽然不大赞同,却不敢过于放肆,只是嘀咕着:“难道知识的传播没有我们的功劳吗?”这时候,做官的站了起来,威严地环顾了四周,用洪亮的声音、铿锵的语调把各人的声音都压了下去:“各行各业都要在正常的社会秩序下才能快速地发展。 维护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是我们的义务,与外国政府友好发展、共处是我们的职责。 我们的任务最艰巨,作用最大。 ”敦厚的农民听到那么多人在夸各自的职业,本着对自己职业的热爱,也有微词了:“‘民以食为天’,每个人都要吃我们种出来的粮食才活得下去啊。 ”首先被责难的商人憋了一独自气,现在终于也有插话的机会了:“如不是我们,粮食推不到市场,谁有得吃?米菜烂掉,农民也得穷死。 ”……吵来吵去,一切都只是绕着原点画着圈。 大家伸脖赤脸地吵嚷了几天,都没有定论。 声音冲破云霄,传到佛主、上帝和安拉的耳中,他们往地面一看,明白了缘由,三张老脸也变得通红。 派神下人间调和,人间很快就相安无事了。 神只说了一句,这句话就是:“只有你们共同努力,才能撑起一片美好的天空。 ” 包容的故事 凤凰播出的节目中有一段星云大师对刘长乐先生讲的有关包容的小故事,让我有了将故事转载在博客上的想法。 希望可以有机会让更多的朋友们了解和思考! 大师说:曾经有个小偷偷东西的事情发生在佛光山的禅堂里。 在一个有许多人学佛听佛的禅堂有一天竟然丢了东西,当时大家很气愤竟然在这样的地方也会有人偷东西并且众人都知道是什么人偷的,便向禅堂的大和尚反映应该开除这个人!大和尚听了后,哦、哦、哦。 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偷东西的人发现第一次结果没事便又做了一次,第二天众人们再次很生气的向大和尚要求将这个人赶出去!大和尚听后,哦、哦、哦。 这个人觉得第一次,第二次都没事便再次偷了东西,这次众人实在忍耐不住向大和尚说:这次不赶走他,我们就全部离开这里!大和尚听完说:你们都可以走,这个小偷留下!你们都是正常的人你们离开这里到任何的地方都可以接受你们容纳你们,而在我这个学佛讲佛的地方都容不下这个偷东西的人还有什么地方容的下他! 听完这番话,这个偷东西的人便恍然顿悟知道自己错了!从此自警、自律洗心革面不再犯错。 这番话也给众人上了深刻的一课!关于诚信的故事事其一:18世纪英国的一位有钱的绅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儿拦住了。 “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儿说道。 “我不买”。 绅士回答说。 说着绅士躲开男孩儿继续走,“先生,请您买一包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呢”小男孩儿追上来说。 绅士看到躲不开男孩儿,便说:“可是我没有零钱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给你换零钱”。 说完男孩儿拿着绅士给的一个英镑快步跑走了,绅士等了很久,男孩儿仍然没有回来,绅士无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绅士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工作,仆人说来了一个男孩儿要求面见绅士。 于是男孩儿被叫了进来,这个男孩儿比卖火柴的男孩儿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烂。 “先生,对不起了,我的哥哥让我给您把零钱送来了”“你的哥哥呢?”绅士道。 “我的哥哥在换完零钱回来找你的路上被马车撞成重伤了,在家躺着呢”,绅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儿的诚信所感动。 “走!我们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儿的家一看,家里只要两个男孩的继母在招呼受到重伤的男孩儿。 一见绅士,男孩连忙说:“对不起,我没有给您按时把零钱送回去,失信了!”绅士却被男孩的诚信深深打动了。 当他了解到两个男孩儿的亲父母都双亡时,毅然决定把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担起来。 故事其二;十七世纪的德国军队里面有一个王子对他的下属亲同手足,受到士兵和各级军官的深深爱戴。 一次攻打某国家失败而归的路上,正值冬天的深夜。 严寒、饥饿折磨着他以及一些部下,在极度寒冷和饥肠辘辘的状态下,王子慢慢的进入梦乡、、、、、、。 睡梦中王子梦见阳光格外的灿烂与温暖,他醒来了,发现自己身上被许多件大衣覆盖,生命得以延续。 四周再看,他的部下把大衣都覆盖在王子的身上,早已经全部冻死了。 诚信的故事五则1. 晏殊信誉的树立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 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 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 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 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 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 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 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 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 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 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 ”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 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 ”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2. 华盛顿与尼克松、克林顿的对比华盛顿用小斧头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 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非常气愤,扬言要给那个砍树的一顿教训。 而华盛顿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毫不避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父亲被感动了,称华盛顿的诚实比所有樱桃树都宝贵得多。 同样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因在“水门事件”中撒谎败露而被迫引咎辞职;克林顿也因为不光彩的绯闻案中撒谎而险遭弹劾。 一个因诚实而受到爱戴和尊敬,两位因撒谎而在政史上留下污点。 3.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 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 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 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 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 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 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 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 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 《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 有个渔夫闻声而致。 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 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 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 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 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 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 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 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 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 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 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5. 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 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 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 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 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 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国家兴衰作文

国家的兴衰沉浮,如同历史长河中的潮起潮落,见证着时间的流转与文明的更迭。 在这条波澜壮阔的河流中,每一个国家的兴盛与衰败,都是多种因素交织演化的结果,既有内在动力的推动,也受外在环境的影响。 回望历史,那些颤销屹立于世界之巅的强国,无不具备几个共通的特点:强大的经济基础、先进的科技水平、稳定的政治制度、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 这些国家以创新为引擎,不断推动社会进步;以教育为基石,培养代代英才;以法治为保障,维护社会公正与秩序。 它们的故事,是关于智慧、勇气与远见的赞歌,激励着后人追求更加辉煌的未来。 然而,强盛并非永恒,衰败亦非偶然。 当一个国家开始忽视这些问题——经济泡沫膨胀、科技创新停滞、政治腐败蔓延、文化自信缺失、社会矛盾加剧,其衰败的种子便悄然种下。 闭关锁国导致视野狭隘,资源过度开采引发环境危机,不公不义侵蚀社会信任,这些因素如同蛀虫一般,逐渐侵蚀着国家的根基。 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哪个国家能在这些问题面前长久幸免。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的兴衰更是紧密相连,相互影响。 合作与竞争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 如何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中把握方向,既是对国家智慧的考验,也是对民族精神启洞袭的磨砺。 那些能够顺应时代变化,积极应对全球化挑战,同时保持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国家,往往能够更好地驾驭历史的航船,驶向更加广阔的海域。 因此,国家的兴衰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对未来悄兄的启示。 它提醒我们,无论是站在高峰还是低谷,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勇于自我革新,不断寻求发展之道。 在尊重历史的同时,更要着眼未来,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借鉴,以坚定的步伐走向复兴之路。 国家的强盛,归根结底,是人民的幸福与民族的荣耀,是每一代人不懈努力与共同担当的结果。 总之,国家的兴衰是复杂而深刻的主题,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需要我们以全面而深入的视角去审视和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构建一个更加繁荣昌盛、和谐美好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世界文明发展和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什么

中国探索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虽然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但是世界面临巨大的挑战,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很多,问题和矛盾比较集中,人类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单靠哪一个国家都无法解决,每个国家都赋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责任和义务。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艰辛探索、勇往直前,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为发展中国家选择自己的道路和制度积累了成功的经验道路和制度关乎一个国家的前途与命运,能否由本国人民独立自主地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和制度,决定着国家的兴衰成败。 历史上,很多发展中国家曾经是西方国家的殖民地,道路与制度都是由宗主国安排甚至强加的;即便是通过民族解放运动粉碎了殖民统治,西方国家仍然通过“颜色革命”“茉莉花运动”来耐哗颠覆政权,剥夺发展中国家道路和制度的自主权、选择权,造成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停滞、人心涣散、政局不稳、社会倒退。 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道路的选择上同样留下了惨痛的教训。 第三国际时期苏联就以老子党、领导党自居,形成了干涉其他共产党的传统和习惯,这股恶习一直延续到欧洲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时期。 这两个国际组织解散之后,苏联的大党主义、大国主义变本加厉,二战后建立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无一例外地照搬照抄苏联模式,谁越雷池一步,苏联都以政治打压、经济制裁甚至军事行动进行干涉,社会主义国家怨声载道却敢怒不敢言,其结果是高度集权、发展缓慢、思想僵化、个人崇拜盛行,最终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土崩瓦解。 可喜的是,中国从苏联模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既不改旗易帜又不封闭僵化,通过改革开放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40年来,中国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宽广,并且进入了新时代。 中国的成功探索启示发展中国家,“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才知道”,什么道路和制度最适合国情、最有希望,发言权在本国人民,别国无权干涉。 二、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有效的公共产品进入和平发展时期,全球秩序、全球治理成为了世界人民共明困同的呼声。 面对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伏彼起以及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病、气候变化等等挑战,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敢于作为也有所作为,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着力推进全球化进程、切实维护国际秩序,并为全球治理提供了诸如亚投行、“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公共产品,为解决人类所遇到的世界性难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亚投行起步以后,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理解、支持和响应。 “一带一路”得到了沿线65个国家的拥护,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方面加强了共识,加大了力度。 尤其是中国政府提出的构建人类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以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目标,更加具有世界性的意义和价值,也受到了世界的普遍欢迎。 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意识形态和多样化文明的差异,最大限度地寻求共同价值和共同利益,最大限度地整合世界各国的积极力量,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思,代表了国际社会理性发展的方向与趋势,特别是道出了发展中国家平等走进国际舞台的心声,是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充分表达,将在应对世界重大挑战从而推进激亩念全球治理和全球化进程方面展示更大的魅力。 三、为化解世界矛盾和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当今世界既面临由来已久的老问题,又面临新形势新背景下出现的新矛盾,积重难返,错综复杂,需要创新思维、理清思路,以科学理性的方式方法去认知、把握、化解。 这方面中国在长时间的实践中作了有益的探索,把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化解矛盾和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从世界历史上处理国际问题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和提升,还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提炼出符合当代客观实际的思维方法,使中国智慧在当下熠熠发光。 发掘中国“和”“合”文化的深刻底蕴,中国提出以对话取代对抗、以结伴取代结盟,平等、协商化解世界难题;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抛弃“民族优越论”,强调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摒弃零和思维与零和博弈,代之以正和思维和合作共赢、合作双赢、合作多赢;抛弃“文明优先论”,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这些思维方式和方法,对于化解世界矛盾、促进和平与发展行之有效,有利于促进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平等、共赢的方向发展,是中国这个负责任的大国在解决人类问题方面的积极作为,具有世界性的意义和价值。 ¥5.9网络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立即获取理论文章:中国探索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探索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虽然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但是世界面临巨大的挑战,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很多,问题和矛盾比较集中,人类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单靠哪一个国家都无法解决,每个国家都赋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责任和义务。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艰辛探索、勇往直前,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 1 页一、为发展中国家选择自己的道路和制度积累了成功的经验道路和制度关乎一个国家的前途与命运,能否由本国人民独立自主地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和制度,决定着国家的兴衰成败。 历史上,很多发展中国家曾经是西方国家的殖民地,道路与制度都是由宗主国安排甚至强加的;即便是通过民族解放运动粉碎了殖民统治,西方国家仍然通过“颜色革命”“茉莉花运动”来颠覆政权,剥夺发展中国家道路和制度的自主权、选择权,造成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停滞、人心涣散、政局不稳、社会倒退。 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道路的选择上同样留下了惨痛的教训。 第三国际时期苏联就以老子党、领导党自居,形成了干涉其他共产党的传统和习惯,这股恶习一直延续到欧洲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时期。 这两个国际组织解散之后,苏联的大党主义、大国主义变本加厉,二战后建立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无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27708.html
晋祠银杏进入最佳观赏期
歌咏生命 行走大地 去有风的旷野 阿来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