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竞渡普者黑

锣鼓齐鸣,百舸争流。6月7日下午,第八届普者黑杯职工四季体育运动会夏季龙舟大赛举行,来自丘北县的85支队伍1360多人,在美丽的普者黑湖面上演速度与激情。这一展现风土人情、促进文旅融合的龙舟赛,已成为端午期间当地的一桩文体盛事。(记者 张文峰)


要汨罗的民风民俗

古代龙舟竞渡是一项融纪念屈原、祭神、祈福、禳灾于一体的民间体育活动,一般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下午举行,汩罗是其发源地,俗称为“划龙船”。 汩罗江畔人民为再现祖先们当年鼎力拯救屈原的情景,历来使用当地传统捕鱼的“渔划子”和打草、运货、渡人的“板划子”临时装点成龙舟,参加竞渡。 50年代起,开始打造正式龙船。 龙船船身用杉木构造,长约16-24米,宽1.10米左右,桡板因船长短而定,每小舱2桡,一般为32-36桡,多的48桡。 龙船竞赛时设摧桡指挥1人,手执小红旗侧身立于船身前1/3处的龙骨木上;棹手1人,由经验丰富的人充当;锣鼓手各1人,在船体中部,按指挥或棹手之意以锣鼓节奏指挥桡手,俗有“听鼓下桡”之说。 每逢端午节划龙船,汩罗江上各竞渡点两岸观众云集,铳炮喧天,水上彩船游戈,龙舟穿梭,锣鼓声与欢呼声汇合在一起,好一派热闹景象。

福建端午节习俗

在福建,人们都认为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与包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这两项活动成了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此外还有挂艾叶、菖蒲,饮雄黄酒等。 各地区还有一些不同的习俗。 端午节期间,从闽南到闽北,从闽东到闽西,海滨湖汊,大江小河,几乎都能看到竞渡的龙舟,都能听到喧天的锣鼓。 龙舟竞渡俗称“扒龙船”,龙舟的样式、参赛人员和比赛方式等,全省各地大同小异。 福州重龙舟竞渡,旧时台江、西湖皆有之,而苏岐特盛,龙舟长3丈多,宽5尺左右,首尾如龙形,两侧绘有五彩的龙身。 划舟手28至30人,加上司舵、执旗、锣鼓手、放鞭炮者,合计有34至38人之多。 福州沿江及临湖的乡社,都拥有自己的龙舟。 端午节前,准备“扒龙船”的乡社便开始集资。 人们敲锣打鼓,带着本乡龙舟的旗帜,挨户募捐,俗称“采莲”。 乡间大户出钱请“扒龙船”者宴饮的,就可坐“龙船”头,这是一件很风光的事。 坐龙船头的人,还负责背本乡龙船神(各乡的龙船都奉有一种神)的香火袋,成为本乡龙船的领头人。 “扒龙船”的场面热烈壮观,清代有诗云:“凉船过处水生风,鳌鼓声喧万桨同。 若个锦标先夺得,蒲葵扇系手巾红。 ”诗作者自注:“土音呼斗龙舟为扒凉船。 好事者以中扇为标系竹竿,插岸上。 众舟鼓木世争先,以得为荣。 鼓声、锣声为与人声共阗,水为之沸。 ”(清·董平章:《秦川焚余草》中《榕城端午竹枝词》)现在,福州的赛龙舟依然红火。 虽然象“采莲”及挂香火袋的习俗不多见了,但在人员组成、训练及参赛等事宜,仍然由各乡村农民自发组织。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端午节的由来第一自然短

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与《端午的历史教育》论文中考证认为:古代的百越民族是以龙为图腾的,为表示他们是“龙子”的身分,藉以巩固本身的被保护权。 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 粽子投入江河水里祭祀龙神,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8]他们不仅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而且每年在五月五日这一天,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中有一项活动便是在急鼓声中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面上作竞渡的游戏,绘图腾神,也给自己取乐。 这便是龙舟竞渡习俗的由来。 古研究的发展和发掘的大量出土文物证实,闻一多先生的考证是科学的。 中国的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源地。 从发掘的原始文化遗存和历史传说结合起来看,中国长江以南曾居住着一个龙的图腾族群,即古百越族。 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龙祖的节日。 端午龙舟竞渡之俗起源于南方,把农历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附会以纪念屈原跳江自尽而最后形成端午节传统风俗。 端午节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随着历史发展又注入新的内容。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28421.html
打不过不要掀桌子 还有下一局 比亚迪李云飞回应吉利杨学良
暂无